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分析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分析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84cc6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e.png)
常见的通风技术包括抽出式、压 入式、混合式等。
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 通风技术,以保证风流的有效分
配和污浊空气的及时排出。
02
矿井灾变时期的通风技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灾变时期的定义与特点
灾变时期定义
矿井灾变时期是指矿井发生灾害事故 后,井下环境恶化,通风系统受到破 坏,需要采取有效通风措施的时期。
案例二:某矿井瓦斯泄漏时期的通风控制
总结词
科学调度、预防为主
详细描述
在某矿井瓦斯泄漏时期,科学的通风控制是预防事故扩大的关键。通过调整通风口的位置和数量,降低瓦斯浓度, 确保了作业区的安全,避免了更大事故的发生。
案例三:某矿井水灾时期的通风管理
总结词
保持稳定、预防缺氧
详细描述
在水灾时期,矿井通风管理对于防止缺氧和维护作业环境稳定至关重要。通过保持稳定的通风流量, 及时排出积水,避免了因缺氧造成的人员伤亡,保障了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及时排出有毒有 害气体,降低粉尘浓度,减少火灾、 瓦斯爆炸等事故的风险,保障矿工的 生命安全。
提高生产效率
预防职业病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降低矿工接触有 害物质的浓度,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提供舒适的工作 环境,有利于提高矿工的工作效率。
矿井通风的原理与技术
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通风 机产生风流,通过通风网络将风 流导入矿井下各个工作区域,同
应对灾变时期的通风技术
临时通风设施
局部通风技术
在灾变时期,可以设置临时通风设施,如 临时风机、风筒等,以快速恢复通风系统 。
针对不同区域和作业面的需求,可以采用 局部通风技术,如控制风流、排放瓦斯等 ,以提高通风效果。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分析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6170a1650e52ea551898e4.png)
1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 分析
1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 分析
1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 分析
1 矿井通风系统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事故矿并没有把煤矿 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落到实处。 (1)“通风可靠”不落实:1#联络巷微风、无风, 造成瓦斯积聚等。 (2)“抽采达标”不落实:12403工作面回风巷瓦 斯浓度长期超过1.5%,大于1.0%的要求等。 (3)“监控有效”不落实:①1#联络巷设置有电气 开关等,但没有设置甲烷传感器;②将12403工作 面回风巷瓦斯报警和断电浓度调高至2.5%等。 (4)“管理到位”不落实:电气开关失爆等。
该工作面采用“二进一回”(皮带巷、轨道巷 进风,尾巷回风)的通风方式,轨道进风巷与回风 巷之间设有多个联络巷。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 分析
1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 分析
1 矿井通风系统
1号联络巷安装有两部2×30kw局部通风机和 4台风机开关, 在靠尾巷侧约6m处设有一料石密闭 墙,密闭墙上设有一个调节风窗(开4指宽 )。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及案例 分析
建国以来100人以上煤矿特大事故
1. 1950年2月27日,义马矿务局义洛矿老李沟井瓦斯爆炸,死亡187人。 2. 1954年12月6日,内蒙古包头矿务局大发矿瓦斯爆炸,死亡104人。 3. 1960年5月9日,山西省大同矿务局老白洞矿煤尘爆炸,死亡684人。 4. 1960年5月14日,四川省江津地区同华煤矿煤与瓦斯突出,死亡125人。 5. 1960年11月28日,河南省平顶山局龙山庙矿(五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 187人。 6. 1960年12月15日,四川省中梁山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24人。 7. 1961年3月16日,辽宁省抚顺局胜利矿火灾,死亡110人。 8. 1968年10月24日,山东省新汶局华丰矿煤尘爆炸,死亡108人。 9. 1969年4月4日,山东省新汶局潘西矿煤尘爆炸,死亡115人。 10.1975年5月11日,陕西省铜川局焦坪煤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01人。 11. 1977年2月24日,江西省丰城矿务局坪湖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14人。 12. 1981年12月24日,河南省平顶山局五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33人。 13. 1991年4月21日,山西省洪洞县三交河矿瓦斯煤矿井尘灾爆变时炸期,通风死理亡论与1技4术7及人案。例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霍学磊 )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霍学磊 )](https://img.taocdn.com/s3/m/896b4108227916888486d7c1.png)
两个工作面供风。
(8) 使用局通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时,必须撤人,切断电源。 (9)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通及开关附近10米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百
分之05时,方可人工起动局部通风机。
四、矿井通风设施 作用;生产中,为了保证风流按拟定路线流动,在灾变时仍能保持正常通风或便于风流 调度。矿井通风设施按作用分三类; 引导风流类设施风硐风桥、风障 隔断风流类设施:风门、风墙、防爆门。 调节风流类设施:风窗。
2、矿井瓦斯等级划分:规程规定;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层发现瓦斯,该矿井即为瓦
斯矿井,并依据矿井瓦斯等级进行管理。 按矿井相对、绝对涌出量和矿井瓦斯涌出形式分;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突出矿井。
三、矿井瓦斯爆炸及预防 1、瓦斯爆炸条件 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和足够的氧气。 点火源有;(1)明火火焰(明火、焊接、爆破、失爆)(2)炽热气体和炽热表面(电炉、胶带
二、瓦斯涌出及矿井瓦斯等级的划分 1、瓦斯涌出形式:普通涌出、特殊涌出 1975年8月8日重庆天府矿三汇坝矿一矿在主平硐放振动炮揭穿六号煤层时发生了煤层突 出。突出煤12780吨、瓦斯1400000立方米。是我国发生的最大一次突出。涌出来源;煤 岩层、临近煤层和散落煤中释放(机采比炮采瓦斯涌出量大,往往瓦斯超限)。
中 41114机巷的四台局通同时运转,且41116轨道运输巷因积水回风不畅,造成41114
机巷局通以内部分巷道风流不稳定和产生循环风,至使41114巷道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 限,现场人员违章拆卸矿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③防止出现爆破火焰(不用不合格、变质炸药。使用与瓦斯等级相适应的安全炸药。爆破 符合规程规定要求。用水炮泥。炮泥封实封足,不放明炮,糊炮。禁用裸露爆破母线)。 ④防止撞击摩擦火花(利用合金工具,喷水,降温等) ⑤防止其他火源出现(地面闪电,突发电流通过管道传到井下,静电火花)
矿井灾变通风的特征分析
![矿井灾变通风的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334c580975f46526d3e15e.png)
矿井灾变通风的特征分析1矿井灾变通风的目的及灾变特征矿井灾变通风的目的是在矿井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期,尽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控制风流,减少灾害对矿井正常通风系统的破坏程度减少高温、有毒有害气体的影响,保障人员撤退和救灾人员的安全,为抢险救灾创造安全环境。
矿井灾变时期,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流必然对矿井正常的通风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如煤矿瓦斯爆炸或突出产生的高压冲击波将破坏通风设施,并在一定范围内造成风流方向的瞬时逆转,导致有毒有害气体扩散和通风系统的破坏。
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冲击波在破坏通风系统的同时,还可能诱发火灾、冒顶等二次灾害,增加灾害的损失和救灾的难度。
矿井火灾产生的高温有毒有害气体,不仅流向下风侧,而且在火风压的作用下,可能导致一定区域的风流逆转,而流向进风侧,从而扩大了受灾区域,造成更大的事故损失并增加人员撤退和救灾工作的困难。
因此,分析研究矿井灾变时期根据撤人救灾的要求,有目的地控制风流对于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尤为重要。
2矿井各类灾变对通风系统影响的差异性分析由于各类灾变特性不同,对通风系统的影响也不同。
如煤矿瓦斯爆炸而未引起火灾的事故,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或突出灾害的高压冲击波作用是瞬时且又非常复杂的,对通风设施和通风系统的破坏及其影响是稳定的,即不随时间而变化。
其复杂性和瞬时性决定了不可能在灾变发生的极短时间内作出控风决策并付诸实施。
对于这类灾变事故,必须作好预案,预先分析不同程度的灾害对通风设施和通风系统的可能影响。
在灾变发生后,根据通风系统的破坏情况,依据灾害处置预案由专业救护队恢复灾区通风。
矿井火灾事故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影响时间较长。
由于火源燃烧范围的变化,高温烟流与巷壁热交换强度的变化,风流紊乱现象发生的区域和烟流蔓延的变化,致使与风流状态相关的参数如风量、风压、有害气体组分和浓度等不断变化。
所以,矿井火灾时期延续的长期性和动态特征造成灾变通风具有独有的特性。
其长期性,可能给风流控制、救灾决策和实施提供了较多的时间,但这时间非常有限,如果没有能应付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仅靠发生灾变时,仓促决策和处理事故,往往不能成功救灾。
矿井通风技术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管金海)
![矿井通风技术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管金海)](https://img.taocdn.com/s3/m/3d5d6ac10c22590102029d65.png)
二、矿内有害气体及安全卫生标准
《煤矿安全规程》对有害气体规定 煤矿安全规程》 最高容许浓度( ) 有害气体名称 符号 最高容许浓度(%) CO 0.0024 一氧化碳 NO2 0.00025 二氧化氮 SO2 0.0005 二氧化硫 H2S 0.0006 硫化氢 NH3 0.004 氨气
三、矿井通风的目的
四、矿井最适宜的气候条件
矿井气候条件是指矿井空气的温度、 矿井气候条件是指矿井空气的温度、 湿度和风速三者的综合作用状态。 湿度和风速三者的综合作用状态。这 三个参数的不同组合, 三个参数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 矿井气候条件。 矿井气候条件。矿井气候条件对井下 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有重 要影响。 要影响。
煤矿职业病相当惊人
据1996年底统计,全国省属以上国有 煤矿尘肺病患者达17.5万人,占全国各行 业尘肺病人总数的40%以上。 现有患者121278人,已累计死亡53722人。 九十年代,每年死于尘肺病的人数,达 3000人左右。
煤矿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巨 大
据一些矿务局资料分析:每发生一次事故死1人,平均 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大约30万元左右(抢救、医疗、抚 恤、子女养育费等)。 发生一个尘肺病人一年的经济损失(治疗,失去工作能 力)近万元。 全国一年由于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损失近40亿元,相当 于国有重点矿一年煤炭销售收入的10%左右。
理中心主任、岭底乡党委副书记兼乡长、副乡长实行停职检查的组织处理。
(3)、黑龙江省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公司新富煤矿三区一采"3.14"特 (3)、黑龙江省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公司新富煤矿三区一采"3.14"特 "3.14" 大瓦斯爆炸事故 2005年3月14日11时40分,黑龙江省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公司新 富煤矿三区一采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8人、受伤1人。 据调查,该井因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2004年11月被驻地煤矿安全监 察机构下达停产通知,七煤(集团)公司安监局同时也下达了停产整顿通 知。但该井于2005年2月19日未经验收擅自开工组织生产,因掘进工作面 长期处于停风状态,瓦斯积聚并达到爆炸极限,工人在矿灯带电的情况下 更换灯泡,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2a352cda1c7aa00b52acbdb.png)
• (一).矿井通风方式 • 根据矿井进风井与出风井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矿井通风方式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三 种。 • 1.中央式通风 • 进、回风井位置大致位于井田中央的通风方式为 中央式通风。若进风井与回风井均位于井田中央, 且相距很近时(一般为30m~50m),则称为中央并 列式通风,如图4-1所示。若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 回风井位于井田走向中央上部边界上,则称为中 央分列式通风,如图4-2所示。 • 2.对角式通风 • 进风井大致位于井田中央,回风井在两翼的通风 方式称为对角式.
• 二.瓦斯的赋存状态 • 瓦斯在煤层及围岩中的赋存状态有游离状态和 吸附状态两种。 • 三.矿井瓦斯的涌出形式 • 在矿井生产过程中,煤、岩层中的瓦斯不断向采 掘工作面的空间和井巷内释放的现象称为瓦斯涌 出,其涌出形式一般分为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两 种。 • 普通涌出是指瓦斯通过煤体或围岩的细微裂隙, 从其暴露面上均匀、缓慢、连续不断地放出的形 式。这是井下瓦斯涌出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 时间长、涌出量大、范围大,且一般不易觉察。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
• 矿井通风是煤矿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基本任务 矿井通风是煤矿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 • (1)向井下各工作地点连续不断的供给适宜的新鲜 空气,供人呼吸。 • (2)把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并 排出井外。 • (3)提供适宜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并保证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劳动生产 率。 • (4)增强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实现矿井安全生产。
• (2)每次通过风门,一定要随手把风门关好, 切不可把邻近的两道风门同时打开,否则 将影响井下正常通风。 • (3)调节风门上的风窗木板,不可随意拨动, 否则将影响井下风量的正确分配。 • (4)井下栅栏、警示牌、瓦斯记录牌、测风 站等为通风辅助设施,任何人不得随意拆 毁、摘除、涂改或变更位置等。 • (5)如发现通风设施有损坏现象,应向有关 部门或领导报告,以便及时修复。 • 案例一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教案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0be49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e.png)
《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
2. 了解矿井灾害的种类和危害,掌握各种灾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3. 学会使用相关通风与灾害防治设备和仪器,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矿井通风的概念和意义通风的基本原理通风方法和技术2.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通风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设计原则通风网络的构建和计算通风机的选型和安装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通风基本原理、通风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实验室实践: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通风与灾害防治设备的操作和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2. 课件:通风原理、通风系统设计、灾害防治等3. 实验室设备:通风与灾害防治设备、仪器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案例、新闻报道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40%。
2. 期末考试:通风原理、通风系统设计和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占总评的60%。
3. 综合评价:评价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心和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4课时,实验教学8课时。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9-16课时: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第17-24课时:矿井灾害的种类和危害第25-32课时:灾害预防和控制措施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矿井灾害的种类和危害灾害预防和控制措施2. 教学难点:通风网络的构建和计算通风机的选型和安装矿井灾害的预测和控制八、教学步骤与课堂活动1. 教学步骤:导入:介绍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的重要性讲解:讲解通风基本原理、通风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相关知识案例分析:分析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的实际案例实验室实践:进行通风与灾害防治设备的操作和实验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的问题2. 课堂活动:提问与回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并回答问题小组竞赛:开展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演示:进行通风与灾害防治实验的演示九、教学反思与改进1. 教学反思:课后总结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适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十、教学拓展与推荐1.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组织学生参加相关学术讲座和实践活动2. 推荐资源:教材:《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学术论文: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网络资源: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相关的新闻报道、案例分析等十一、教学评估与反馈1. 评估方法: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占总评的40%。
矿井通风及灾变时期控风技术
![矿井通风及灾变时期控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051ced016fc700aba68fc3b.png)
行人、行车巷道,采区之间的联络巷,采区入、 回风巷联络道,应根据通风设施服务时间及作用, 建立永久性或临时性挡风墙及永久性或临时性风门 (包括风量调节门)。
为避免串联通风,水平交叉的入、回风巷应设风 桥,将入风流与回风流隔开。
主要运输巷道中应设立永久性自动风门,经常行 人风门应自动闭锁或专人看管。
矿井通风及灾变时期控风技术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 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上下相连的 2个同一风路中的采煤工作面、采煤 工作面与其相连接的掘进工作面、 相邻的2个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 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 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 得超过1次。
矿井通风及灾变时期控风技术
名 称 最高允许浓度(%)
一氧化碳CO
0.0024
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硫SO2 硫化氢H2S 氨NH3
0.00025 0.0005 0.00066
0.004
矿井通风及灾变时期控风技术
矿内气候条件 1.《规程》对井下空气温度的规定: 冬季,进风井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下的空气温度不
得低于2℃。 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
斜巷不应设立风门。 超过6米的盲巷及废弃巷道均应设立永久性或临时 性挡风墙。 开采突出煤层时,工作面回风侧不应设置风窗。
矿井通风及灾变时期控风技术
(五)回采工作面的通风系统 回采区段的通风系统是由工作面的 进风巷、回风巷和工作面组成。当 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时, 回采区段的通风系统有U形、Z形、 H形、Y形、W形和双Z形等形式, 如下图所示。
1-风幛;2-调节风门
矿井通风及灾变时期控风技术
风筒导风 1-风筒 2-挡风墙 3-风窗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及事故案例分析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及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2b52923186bceb18e8bb36.png)
1、通风系统缺陷 通风系统事故案例分析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第6.4.2.5条规定: 每个矿井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应不小于 30m。
4. 温度
5. 风速
--进风井巷冬季的空气温度,应高于2°C。
井巷名称 --专用风井,专用总进、回风道
专用物料提升井 风桥 提升人员和物料的井筒,中段的主要进 、回风道,修理中的井筒, 主要斜坡道 运输巷道,采区进风道 采场
最高风速,m/s 15 12 10 8
6 4
一 矿井通风系统 • --矿井需风量
1、通风系统缺陷 通风系统事故案例分析
● 直接原因
矿山没有建立机械通风系统,通风风量不足,炮烟无法排出地表,有毒 有害气体无法稀释,是导致此次中毒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1、通风系统缺陷 通风系统事故案例分析
间接原因
安监部门监管不到位。该矿山未建立机械通风系统,却各种证照齐全。 “三 同时”未落到实处,不得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该矿工安全意识薄弱。进入矿井查看,应携带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如井下 空气质量差,应立即撤离至地面。 救援矿工思想麻痹,缺乏应急救援常识。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造成事故 扩大。 矿山安全教育培训不足,没有制定应急预案或者虽然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束之 高阁,没有组织进行演练,也没有对职工进行应急培训。
• 6.5.4: 应有使矿井风流在 10min内反向的措施。
• 6.5.5: 应设有测量风压、风量、 电流、电压和轴承温度等仪表。
常村煤矿主要通风机故障灾变通风系统分析
![常村煤矿主要通风机故障灾变通风系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3e29c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6.png)
常村煤矿主要通风机故障灾变通风系统分析摘要:本文报告了常村煤矿发生的通风机故障灾变及其对通风系统的影响。
通风机故障灾变导致空气流量显著减少,引发了煤矿工作面、运输通道等多个区域的炭尘浓度显著上升,事故隐患空间传播也会使得煤矿内部各区域处于应急状态。
本文表明,在常村煤矿等传统煤矿中,必须加强通风机系统维护,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提前发现并解决故障。
关键词:常村煤矿,通风机,故障灾变,通风系统正文:一、绪论常村煤矿是浙江省东部地区的一座传统煤矿,由于通风机存在的故障灾变,煤矿整体通风系统受到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此次故障灾变及其对煤矿通风系统的影响。
二、原因分析通风机故障灾变事件发生在常村煤矿,主要原因是煤矿管理者对通风机系统维护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故障、完成修复更换,导致整体通风系统受到严重影响。
三、影响分析此次故障灾变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一是空气流量显著减少,使得煤矿区域内空气流速不足,挥发性有毒气体、筷火等隐患空间传播;二是多个区域的炭尘浓度不断上升,超过国家标准,导致煤矿运输通道、工作面等区域内空气含尘量增高,存在安全隐患;三是煤矿内部各区域处于应急状态,瓶颈空间受到影响,行走时间延长,相关安全设施运行不正常,导致矿工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四、结论与建议通风机故障灾变事件发生在常村煤矿,针对此次故障灾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煤矿各种通风设备的日常维护,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二是完善通风系统的检修方案,每半年或年底进行系统的一次性全面检修;三是对煤矿运输通道及工作面进行定期检测,加强煤矿内部各种隐患整改;四是加大煤矿安全培训及安全意识普及的力度,增强矿工的安全意识。
五、煤矿通风机故障灾变影响的防治为了应对常村煤矿通风机故障灾变所造成的安全意识,有效防治煤矿通风机的一些故障灾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加强安全保护。
在煤矿工作面、运输通道等多个区域,应该加强安全保护,防止火源和煤尘累积,减少由此引发的意外事故。
灾变时期的矿井通风技术
![灾变时期的矿井通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46cec232af90242a895e574.png)
灾变时期通风系统破坏程度的 分析判断 • 可根据灾区通风情况和主要通风 机房水柱计读值hs的变化情况作 出判断。
情况一: hs比正常通风时数值增大,说明 灾区内巷道冒顶,通风系统被堵塞。 情况二: hs比正常通风时数值减小,说明 灾区风流短路。
灾区风流短路的原因
• • • • 1、风门被摧毁。 2、人员撤退时未关闭风门。 3、回风井口防爆门被冲击波冲开。 4、反风进风闸门被冲击波击落落下堵塞了风 硐,风流从反风进风口进入风硐,由风机排 出。 • 5、爆炸后引起明火火灾,高温烟气在上行风 流中产生火风压,使主要通风机风压降低。
• (4)观察采、掘工作面的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 的进风、回风巷道是通过哪些巷道与进、回风上 山联接的。观察局部通风机的安装位置和风筒的 延伸方向及回风流的方向。还要观察采区内风门、 风窗控制的风流方向。 • (5)沿着主要风流路线按从进风井到回风井标明 的风流路线和巷道名称走几遍,即能大体上掌握 矿井通风系统图所反映的通风实际情况。 • (6)在井下工作中要注意观察巷道和通风设施的 作用。巷道间的层位关系,对照通风系统图上的 位置进行空间想象,对提高识图能力有很大帮助。
氧气浓度降低的原因
人呼吸,矿物氧化,矿井火灾,瓦斯 煤尘爆炸等
• 设人耗氧量占总耗氧量的8.3%, 在每人需供风4m3/min.
云南田坝镇土木乡瓦竹小窑“12.17”窒息事故
环境气体:
斜井100m:
斜 井 约 200 米
CH4浓度为2%、CO2为2.5%
斜井约200m:
CH4浓度为3%、CO2为9.4%
耳鸣、头痛、头晕 和心跳
除上述外,肌肉酸 痛、四肢无力、呕 吐、无行动能力。 丧失知觉、痉挛、 呼吸停 止以致 死亡 。
采矿业中的矿井通风与防灾技术
![采矿业中的矿井通风与防灾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dd7808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f.png)
采矿业中的矿井通风与防灾技术矿山是人们开采矿产资源的地方,然而,由于矿井的封闭环境和高温、高湿、高压等特殊条件,矿工在采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危害。
为了确保矿工的安全和顺利的生产,矿井通风与防灾技术成为矿山合理规划和高效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矿井通风技术矿井通风是指通过机械或自然方式,将新鲜空气输送到矿井地下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保证矿工工作环境中氧气充足、温度适宜、湿度合理的技术手段。
矿井通风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排除瓦斯、扬尘和工艺有害气体等有毒有害气体,同时降低温度和湿度,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矿井通风技术的实施可以采用以下步骤: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的类型和结构、选取合适的通风方式、设计布置通风巷道和风井、研究气流动力学规律、选择通风机械设备,以及建立矿井通风系统的监测与控制系统。
2. 瓦斯防治技术瓦斯是指煤矿开采过程中释放出的一种可燃气体,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瓦斯防治技术是矿山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瓦斯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瓦斯抽采、瓦斯抽放和瓦斯检测。
瓦斯抽采是指通过井筒或通风巷道将瓦斯排出矿井,以达到引爆限制范围以下的目标。
瓦斯抽采设备有水封泵、瓦斯抽放泵和变频器等,可以有效地将瓦斯排除矿井。
瓦斯抽放是将抽采的瓦斯导至安全区域进行利用或燃烧处理,以减少瓦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瓦斯检测则是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探测仪器来监测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及时发现和预防瓦斯爆炸等事故。
3. 煤尘防治技术矿井中的煤尘是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对矿工的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损害,并且易燃易爆。
因此,煤尘防治技术是矿山生产中的重要措施。
煤尘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湿法控尘、干法控尘和个体防护。
湿法控尘是通过给煤尘喷水、喷雾等方式降低矿井中煤尘的浓度,以减少煤尘对矿工健康的损害。
湿法控尘设备主要有喷雾装置和湿制尘的除尘器。
干法控尘则是通过利用机械设备和风力将煤尘排离矿井,其中干式除尘器是常用的控尘设备。
此外,个体防护也是煤尘防治的重要手段,包括戴口罩、防护面罩等。
矿井通风及灾害防治PPT优秀案例
![矿井通风及灾害防治PPT优秀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70f0ce9bb68a98270fefad2.png)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硫化氢 氨
CO NO2 SO2 H2S NH3
0.0024 0.00025 0.0005 0.00066
0.004
第一节 矿井通风
➢ 六、矿井通风系统 ➢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矿井通风方
式、通风方法、通风网路和风流控制设施的总称。 ➢ 1、通风方式指进风和回风井的布置方式。按位置不同,可分为中
矿井通风及灾害防治
第一节 矿井通风
一、一通三防 一通矿井通风, 三防防瓦斯,防煤尘,防火 。
二、矿井通风 把地面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送入井下的过程。
三、矿井通风的十二字方针 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四、矿井通风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⑴供给足够的井下工作人员用的新鲜空气. ⑵冲淡和排除有毒有害气体及浮游矿尘,使之符合煤矿安 全规程的要求 . ⑶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维持合适的劳动条件, 目的使风流能够按拟订的路线流动,维持正常的通风, 保证矿井 的安全。
主井 2.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初次来压老顶悬露达到极限跨距,老顶断裂,导致采煤工作面顶板急剧下沉,采煤面支架受力加大,称为老顶的初次来压。
煤矿尘肺病按吸入矿尘的成分不同,可分为三类:
(2)掌握断层和裂隙的位置,错动距离,延伸长度,破碎带范围及其含水和导水性能; 压入式主要通风机设在入风井口,在压入式通风机作用下,矿井井巷大气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力的正压状态。
风井
(d) 分区式
第一节 矿井通风
➢ 2、通风方法
➢
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有抽出式、 压入式和压抽混
合式三种。我国90%以上的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
➢ 压入式主要通风机设在入风井口,在压入式通风机作用下,矿井 井巷大气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力的正压状态。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7e4c80002020740be1e9bcd.png)
灾变时期矿井通风理论与技术 1 矿井灾变时期的风流控制
1.2 井下火灾对主要通风机工况的影响 矿井火灾时,火风压无论是正还是负,总是与主扇串 联,作用于矿井通风系统。 1.2.1 上行风流中发生火灾时对主扇工况的影响 这时火风压的作用方向与主扇相同,成为帮助主扇通风 的动力。 (1)对离心式风机的影响 火灾后在火风压的影响下,扇风机的工况点下移, 扇风机风量增加(Q扇→Q扇′)。功率由N增大到N′ (2)对轴流式风机的影响 火灾后在火风压的作用下,风机工况点下移,扇风 机风压降低(h→h′),扇风机风量增加(Q→Q′),扇 风机轴功率下降(N→N ′ )
h内 < h外 h内 h外
R内 b风路中风向A→B,即Qb>0,不发生逆转。 R外
R内 = R外 b风路中风流停滞,即Qb=0,要逆转。 R内 R外 b风路中风向B→A,即Qb<0,发生逆转。
h内 > h外
灾变时期矿井通风理论与技术 1 矿井灾变时期的风流控制
1.1.4 防止风流逆转的技术措施 (1)增大R内措施:在火源上风侧挂风帘、打临时板闭 等。 (2)减小R措施:打开回风巷调节风门,使排烟通道畅 通,提起风硐中的闸板门等。 (3)降低h内措施:尽快直接灭火,阻止火势发展等。 (4)提高或保持h外。不能随意停主要通风机,可下放 风硐中的闸板门。 采取这些措施时要特别注意瓦斯积聚,以防引起瓦斯 爆炸。 对于下行风流火灾时,本侧风路风流逆转的分析比上 行风复杂得多,这里不再讨论。实验和实践表明,下行风 比上行风更容易发生风流逆转和烟流逆退现象。
灾变时期矿井通风理论与技术
(3).当火风压很大,大到影响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时, 应及时调节主要通风机工况,或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 一是火风压与主要通风机风压反向,其值接近或超过主 要通风机风压时,矿井风量很小,轴流式风机处于不稳定区 工作,应停止运转。 二是两者同向,火风压较大时,矿井风量剧增,风速增 大,煤尘飞扬可能造成爆炸。若是离心式风机,其功率急 剧增加还有可能烧毁电机。此时,可考虑停止主要通风机 运转,或增加矿井风阻值,以达到控制风量的目的。
矿井灾变时期的通风管理
![矿井灾变时期的通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2b7c6b7e21af45b307a86a.png)
矿井灾变时期的通风管理矿井一旦发生灾变事故,将首先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同时也使国家财产和煤炭资源遭到严重损失。
所以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果断、安全有效地抢救处理,使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如何迅速抢救遇险人员、处理事故,又能确保救灾人员安全呢?关键是采取正确的通风手段,尤其在处理火灾事故、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能否运用正确的通风方法,则是处理灾变事故成败的关键。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掌握矿井灾变时期经常运用的通风技术手段和方法,以便我们在救灾中正确的灵活运用,做到安全、迅速有效地抢救处理。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管理的主要内容:一是主要通风机的管理二是井下风流的控制三是通风调压技术㈠主要扇风机的管理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直接关系着全矿井的通风状态。
在正常时期,必须保持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而灾变时期,则应根据灾变性质、发生地点、发展趋势来决定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
针对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主要通风机管理方法。
常见的通风机管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保持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转灾变发生后,一般情况下必须保证主要扇风机正常运转,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和充足的风量,以便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不论是火灾,还是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大多数伤亡人员都是因有害气体中毒、贫氧窒息所致。
因此在灾变期间,不能盲目停止主要通风机,要保持正常运转,及时稀释和排出有毒有害气体,提高氧含量,减少灾区内未撤出人员中毒、窒息事故发生。
例1:某矿采取压入式通风,工作面使用下行通风方式,02工作面上付巷、下付均沿空送巷。
矿井主要通风机因故障停风13分钟造成02工作面多人窒息,有1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通风系统示意图如下:事故原因:一是矿井采取正压通风,当停止供风时,使井下空气压力下降,由正压向大气压过渡,在过渡期间采空区内高浓度瓦斯和贫氧气体卸压膨胀涌向生产区。
二是工作面02上、下巷均沿空送巷,使上述现象更为突出。
三是采面02、01使用下行通风系统,使02、01面采空区内高浓度瓦斯、贫氧气体积聚在01面采空区下部,卸压后有毒有害气体直接进入工作面和下巷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矿井通风系统
郑州煤业集团大平煤矿“10.20”特大型煤与瓦 斯突出引发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2004年10月20日22时40分 ,河南省郑州 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郑煤集团公司)大 平煤矿发生一起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引发的特别重 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伤( 其中重伤5人),直接经济损失3935.7万元。
矿井灾变时期通风理论 与技术及案例分析
2020年6月5日星期五
开拓开采系统 通风系统 提升运输系统 供电系统 供排水系统 压风系统 通讯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 地面生产系统 应急救援系统
井工开采十大系统
•监测监控、人员定位 、 •通讯联络、紧急避险 、 •压风自救、供水施救
1 矿井通风系统
• 矿井通风是保障矿井安全的最重要技 术手段之一,特别是在矿井发生火灾、瓦 斯爆炸等灾害时,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与 • 否至关重要。灾变时期,容易引起局部风 • 流状态紊乱,甚至造成整个通风系统风流 状态的混乱。因此,研究灾变时期通风系 统可靠性尤为重要。
通风系统不稳定:风机在驼峰区附近工作,角联多,自然风压 影响大(进风井变为出风井,进风段变为出风段)。
其他(耗电多,大马拉小车、漏风多,风机陈旧、调风方法不 妥,扩散器和风硐不合理等)。
建国以来100人以上煤矿特大事故
1. 1950年2月27日,义马矿务局义洛矿老李沟井瓦斯爆炸,死亡187人。 2. 1954年12月6日,内蒙古包头矿务局大发矿瓦斯爆炸,死亡104人。 3. 1960年5月9日,山西省大同矿务局老白洞矿煤尘爆炸,死亡684人。 4. 1960年5月14日,四川省江津地区同华煤矿煤与瓦斯突出,死亡125人。 5. 1960年11月28日,河南省平顶山局龙山庙矿(五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 187人。 6. 1960年12月15日,四川省中梁山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24人。 7. 1961年3月16日,辽宁省抚顺局胜利矿火灾,死亡110人。 8. 1968年10月24日,山东省新汶局华丰矿煤尘爆炸,死亡108人。 9. 1969年4月4日,山东省新汶局潘西矿煤尘爆炸,死亡115人。 10.1975年5月11日,陕西省铜川局焦坪煤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01人。 11. 1977年2月24日,江西省丰城矿务局坪湖煤矿瓦斯爆炸,死亡114人。 12. 1981年12月24日,河南省平顶山局五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33人。 13. 1991年4月21日,山西省洪洞县三交河矿瓦斯煤尘爆炸,死亡147人。
国有矿井通风系统调查,存在的问题:
全矿总风量不足:重点矿中有48处(黑龙江、湖南、淮南) 通风阻力大:淮南7个高突矿井中,有11处风井其阻力大于 2940Pa,其中潘一矿曾达4892Pa。耗电多,总风量不足。 通风线路长:蒲白局马村矿东风井,L=58km。 通风系统复杂,通风设施多:抚顺老虎台矿有10个水平通风, 6个水平生产。全矿通风构筑物495处(风门187处、风窗125处 、密闭180处、风桥3处),交叉通风多,用风过于集中,巷道失 修率高。
1 矿井通风系统
风——供给井下人员呼吸,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 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风——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害气体和矿尘; 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矿井通风三大任务 风——防止瓦斯、煤尘爆炸; 风——以风治火,防治自燃火灾; 风——灾变时控制风流,防止事故扩大,抢救遇险
1 矿井通风系统
平顶山韩庄某矿“8.25”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1999年8月25日平顶山韩庄某矿,因欠电费 供电局所属变电站拉闸,全矿停电11min,来电送 风后(1 min左右)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死亡55 人。
贵州水城局木冲沟煤矿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2000年9月27日20时38分,贵州省水城矿 务局木冲沟煤矿四采区41114机巷发生瓦斯爆炸 事故。事故波及除+1800水平大巷以外的所有井 下地点。井下作业的244名矿工中,162遇难, 55人重伤,摧毁巷道3250米。直接经济损失 1227.22万元。
•“10.20”瓦斯突出逆流过程演示
•F •风筒
1 矿井通风系统
义马某矿“1.25”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义马耿村矿属低沼矿井,1997年1月25日该 矿11101综采工作面正在进行维修电焊作业,耿 村矿变电所因农用线路出现故障,造成全矿停电。 东风井突然停电(8min)停风,司机打开井口防 爆门,来电后,司机没有及时关闭防爆门,致使风 流短路,工作面无风,造成瓦斯积聚、超限,送电 送风时发生瓦斯爆炸,造成该工作面的31人全部遇 难。
2009年2月22日2时20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 煤电公司屯兰矿井下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造成78人死亡,114人受伤(其中重伤5人) 。
该工作面采用“二进一回”(皮带巷、轨道巷进 风,尾巷回风)的通风方式,轨道进风巷与回风巷 之间设有多个联络巷。
1 矿井通风系统
1 矿井通风系统
1号联络巷安装有两部2×30kw局部通风机和 4台风机开关, 在靠尾巷侧约6m处设有一料石密闭 墙,密闭墙上设有一个调节风窗(开4指宽 )。
1 矿井通风பைடு நூலகம்统
1 矿井通风系统
1 矿井通风系统
1 矿井通风系统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事故矿并没有把煤矿 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落到实处。 (1)“通风可靠”不落实:1#联络巷微风、无风, 造成瓦斯积聚等。 (2)“抽采达标”不落实:12403工作面回风巷瓦 斯浓度长期超过1.5%,大于1.0%的要求等。 (3)“监控有效”不落实:①1#联络巷设置有电气 开关等,但没有设置甲烷传感器;②将12403工作 面回风巷瓦斯报警和断电浓度调高至2.5%等。 (4)“管理到位”不落实:电气开关失爆等。
•循环
风
•局部风 机
•新鲜风不够四台局部风机用, 产生循环风,高浓度瓦斯回流, 遇拆卸矿灯的火源引起爆炸。
•停风积存大量 瓦斯巷道,正 排放瓦斯
•排放瓦斯工作四原则
•必须停电,必须撤人,必须限量,必须警戒
•木冲沟矿因循环风引起 •瓦斯爆炸示意图
1 矿井通风系统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矿特别重大瓦斯 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