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漫滩复杂地层条件下超大超深基坑降水设计
长江漫滩高承压水超深基坑分区组合式降水关键技术研究
挖 面积 约 1 5 . 4万 m2 , 最大开挖深度约 2 7 m. 主 线 隧道 、 匝道 交
错施工 , 降 水 工程 量 大 、 降 水 工 作 安排 复 杂 ; 由 于基 坑 面积 大 , 各 分 区之 间施 3 - - 不同步 。 降水 3 - . 程 受各 分 区施 工顺 序 的影 响 .
J 1区 YK1 0 + 3 1 2 — 4 6 3 . 2段 主 线 隧 道 围 护 结 构 进 入 下部 隔 水 层
1 工程概况
南 京 梅 子 洲 过 江通 道 连 接 线 一 青 奥 轴 线地 下 交 通 系统 建 设 工 程 连 接 线 , 由主 线 隧道 及 匝道 、 滨 江 大道 下 穿 通 道 及 匝 道、 地 下 开发 空 间三 个部 分 组成 [ 4 1 。 南京 梅 子 洲过 江通 道 接 线
高承 压 水 超 深 基 坑 施 工提 出 了 分 区组 合 式 降 水 技 术 。 降 水 分 区 主 要 以 场 地 地 层 、 地下水条件、 墓坑 设计 参 数 以及 结 构 底 板 位 置 等 为 依 据 , 根 据 不 同 分 区 的工 程特 点 综合 采 用 潜 水 疏 干 降 水 井 、 承 压 水 疏 干 降 水 井 和 减 压 井 等 进 行 组 合 式 降水 , 并 通 过数 值 分析 进 行 优 化 设 计 。 实际 工 程 应 用 表 明 对 长江 漫 滩 高承 压 水 深 基 坑 实行 分 区组 合 式 降 水 设 计 取 得 了良 好 的 效 果 , 所 形 成 的 施 工 关键 技术 对 同类 水 文和 地 质 条 件 下 的 深 基 坑 降 水 施 工 具 有重 要 的参 考 价 值 。
长江漫滩地区地铁T型换乘通道深基坑设计与施工
长江漫滩地区地铁T型换乘通道深基坑设计与施工发布时间:2023-02-20T03:24:38.75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4期作者:李多强1 陈胜2 [导读] 本文以南京地铁7号线永初路站换乘通道为例,阐述T型换乘通道深基坑设计与施工基本情况。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中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无锡 214000摘要:南京长江漫滩地区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铁换乘通道基坑开挖深度较大,紧贴既有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较大,周边环境保护风险高。
本文介绍T型换乘通道深基坑设计与施工,为类似工程案例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长江漫滩;T型换乘通道;深基坑设计与施工引言近二十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在我们取得了大发展,特别是一线城市线网密度大,线路与线路交汇点越来越多,换乘点越来越多。
换乘通道基坑设计风险增加,换乘通道基坑设计对既有车站结构的安全影响,以及自身基坑风险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南京地铁7号线永初路站换乘通道为例,阐述T型换乘通道深基坑设计与施工基本情况。
1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南京地铁7号线永初路站与宁和城际永初路站采用T型通道换乘。
换乘通道位于友谊街北侧,西侧为宁和永初路1号出入口,东侧为宁和永初路2号出入口,北侧为七号线永初路站小里程端,南侧为宁和城际永初路站标准段。
高庙路站~永初路站下穿换乘通道,净距约8.7m。
1.2 地质概况场地属长江漫滩地貌单元,基坑开挖影响深度范围自上而下地层为:①-1松散杂填土;①-2软~可塑素填土;①-3流塑淤泥质填土;②-1b2-3软~可塑粉质粘土;②-2b3-4软~流塑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②-3b3-4+d3软~流塑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稍密粉砂;②-3d3稍密粉细砂;②-4d2中密粉细砂;②-4b3-4+d3软~流塑粉质粘土夹稍密粉砂;②-5d1密实粉细砂;②-5b3-4+d2-3软~流塑粉质粘土夹稍密~中密粉砂;③-4e含卵砾石中粗砂;K2p-2强风化泥岩、粉砂质泥岩;K2p-3中风化泥岩、粉砂质泥岩。
漫滩地质深基坑整体井点降水施工工法
漫滩地质深基坑整体井点降水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然而城市地下空间有限,深基坑工程的施工难度越来越大。
传统的基坑工法常常面临成本高、工期长、施工风险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漫滩地质深基坑整体井点降水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二、工法特点漫滩地质深基坑整体井点降水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型的基坑开挖施工方式。
其主要特点包括:一)采用单一井点的连通排水系统,不需要设置周边裙边墙和其他排水管道,简化了基坑周边的土方处理和施工工艺;二)采用分段开挖,将整个基坑均分为若干个小的基坑单元,而后独立进行井点降水施工,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三)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对井点降水施工工艺进行优化,能够精确控制地下水位,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三、适应范围漫滩地质深基坑整体井点降水施工工法适用于土层含水量高、土体不稳定或者坚硬的漫滩地质区域。
同时对于要求基坑周边土方围墙施工简单、基坑开挖周期短、基坑安全控制精度高等特殊要求的工程也适用。
四、工艺原理1.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分析该工法通过钻井施工,利用斜井点与竖井点联通,形成了一条水平排水管道,从而构建起整个基坑的连通排水系统。
在开挖过程中,对于每一单元基坑,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精确预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和相应的土幕应力分布,同时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时调整排水系统,控制地下水位,确保施工安全。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安全稳定等优点,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的基坑施工。
2. 技术措施(1)基坑设计:基坑设计要充分考虑施工工艺的特点,对井点降水系统的布置、管道直径、井壁材料、汽车钻机等设备的选型、水泥砂浆的混凝土等技术要求进行细致的设计。
(2)地质勘察:要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勘察,包括地下水位的分布、土体的力学特性、岩石的稳定性等,为施工工艺模拟和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井斜掏进技术:通过井斜掏进技术,在不影响周围建筑物的情况下,使得镐井在现场井筒上开挖连接,形成连通排水系统,并且通过在井内安装电视监控,实现了对井底施工情况的在线监测。
复杂地质条件下临河深大基坑降水方案优化设计
复杂地质条件下临河深大基坑降水方案优化设计某船闸工程基坑深大且临河,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含水层情况特殊,须对基坑进行降水。
通过对地下连续墙及深井降水施工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强调了临河深基坑降水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前期抽水试验观察的要点。
并依据本工程项LI的实施,刷新了对该区域强风化砾岩的透水性认识,提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针对该类地层应采取的措施,供同行们借鉴。
标签:抽水试验;渗透系数;临河;深基坑;降水;强风化砾岩;o引言在地下水较丰富地段进行深基坑开挖,降水是一个重点及难点。
尤其是像船闸这种临河建筑,开挖深度大,地下水补给来源丰富,地质条件乂多以砂层为主, 含水量大,如何正确选择地层水文地质参数,确定降水方案,显得至关重要。
1工程概况某船闸闸室尺度240x32 (长x宽),明挖法施工。
闸室设计底标高7.50m, 地面高程23.50m,开挖深度16.0m,在高程4.00〜11.50m范围分布细砂层,砂层下部为砾岩,强风化层疗度3〜8m,实测强风化砾岩渗透系数&0xl0-4cm/s, 强风化砾岩受胶结程度影响,泥质胶结区渗透系数较小,砂质胶结区渗透系数较大可达1.0x10-3 cm/s,细砂层渗透系数3.0x10-3 cm/s。
该层顶板标高11.80m与临近河河底板标高11.60m接近,与河水存在水力联系。
细砂层为承压含水层,稳定水位18.50m,砂层顶板11.50m,承压水头约7.0m。
2工程特点及难点基坑底部位于砂层中,下部砾岩强风化层的砂质胶结区胶结程度较松散,富水性及渗透性相对较强,渗透性等级属中等,且紧邻河水,河水与砂层水连通,降水难度较大,基坑排水采用地下连续墙加深井降水方案。
3地下连续墙设计根据船闸结构底板深度及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闸室底板位于细砂层中,因前期工作对强风化砾岩层渗透性认识不足,且其局部厚度较大,地下连续墙底部高程以进入强风化层砾岩1.5m控制,未将闸室内外水力联系隔断。
南京长江漫滩区基坑开挖与降水对既有地铁隧道影响的数值分析
南京长江漫滩区基坑开挖与降水对既有地铁隧道影响的数值分析王霆【摘要】基坑开挖与降水会使邻近既有地铁隧道产生内力调整和变形重分布,影响其正常使用和运营安全.开挖与降水过程中基坑支护、地基土体和隧道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其变形稳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三维力学问题,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进行分析.基于FLAC3D有限差分数值分析软件,对南京长江漫滩区某大面积基坑开挖全过程进行模拟,重点分析开挖卸荷、降水对邻近2条地铁隧道结构的变形影响.计算表明,基坑开挖卸荷时产生的结构变形量值和变形相对曲率较小,未超过安全控制值;但降水产生的结构沉降变形量值较大,对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16(029)003【总页数】6页(P81-86)【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基坑开挖;降水;地铁隧道;FLAC 3D软件;变形分析【作者】王霆【作者单位】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地铁沿线的城市商业、娱乐和住宅开发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基坑工程,基坑开挖卸荷会打破周围地基土体和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结构的应力平衡状态,使其产生应力和变形重分布[1]。
地铁隧道结构变形,尤其是隧道内钢轨的变形直接影响到列车行车速度、运行品质和列车安全。
因此,针对基坑开挖对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线路的变形影响分析和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的变形控制措施的研究越来越多。
魏纲、蔡建鹏和刘国宝、郑刚等、刘斯琴等、李瑛等[1-5]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基坑开挖对下卧地铁隧道的影响,普遍得出上覆基坑开挖卸荷引起的隧道变形以隆起为主的结论,并提出结构设计和施工优化方案以保障下卧地铁隧道安全。
胡云龙、王志杰等、裴行凯等、左殿军等、胡海英等[6-10]关于基坑开挖对侧向既有地铁隧道变形影响进行数值分析,普遍认为隧道变形主要以水平变形为主,隧道可能隆起也可能沉降。
另外,还有学者研究了基坑降水对地铁隧道的影响,王丙乾[11]分析上方基坑降水产生的隧道沉降,并与实测资料进行比较;黄信等[12]采用渗流变形耦合方法研究基坑降水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朱悦铭等[13]基于下负荷面剑桥模型进行数值研究基坑降水影响。
长江漫滩地区地铁车站基坑降水风险管理研究
长江漫滩地区地铁车站基坑降水风险管理研究长江漫滩地区地铁车站基坑降水风险管理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各大城市都在加快地铁建设的步伐。
地铁是现代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长江漫滩地区地铁车站基坑降水风险管理。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江河,流经的地区也是人口密集、地下水位高、水文环境复杂的区域,因此在这一地区建设地铁车站的基坑降水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一、长江漫滩地区地铁建设的挑战1. 地下水位高:长江漫滩地区的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尤其在雨季时更是如此。
地铁基坑的开挖容易遭遇地下水涌入,造成严重的降水问题。
2. 土壤水文环境复杂:长江漫滩地区土壤水文环境复杂,含有丰富的水源和地下水流动。
这些水源和地下水可能会通过裂隙或渗透到地铁基坑中。
3. 淤泥沉积:长江漫滩地区因为水流湍急,容易产生淤泥沉积。
这些淤泥在地铁基坑的降水管理中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降水风险管理策略1. 定期监测地下水位:在地铁基坑开挖前,需对周边地下水位进行定期监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地下水位较高,可通过加强排水、防渗措施等措施降低降水风险。
2. 建立降水排水系统:在地铁基坑建设过程中,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降水排水系统,确保基坑内的降水得到及时有效的排放,避免积水。
3. 加强土壤固化处理:通过加强基坑周边土壤的固化处理,可以减少地下水的渗透和渗漏现象,降低基坑降水风险。
4. 控制淤泥沉积:采取定期清理、预防淤积的措施,控制淤泥沉积的程度,保证地铁基坑的排水通畅。
5. 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在地铁基坑降水风险管理中,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的降水事故。
三、案例分析:武汉地铁7号线建设武汉作为长江漫滩地区著名的城市之一,在地铁建设中也面临较高的降水风险。
以武汉地铁7号线为例,该线路的部分车站正位于长江漫滩地区。
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采取了多项降水风险管理措施,如加强隔水帷幕的搭设、建立降水排水系统等,有效降低了降水风险。
复杂施工条件下软土地质超大深基坑综合降水技术的应用
复杂施工条件下软土地质超大深基坑综合降水技术的应用摘要:轻型井点的造价约为管井的一半,但若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效率远远跟不上工程进度,通过测算降水效率仅为管井的30%。
且轻型井点埋深较浅,对成井质量、填砂量、气密性要求较高,几百套的轻型井点需要很多人员连续不断地检查管井是否漏气、真空泵是否损坏等,人力资源消耗较大。
但管井的施工深度是轻型井点无法比拟的,若加上真空,出水量完全可以满足土方开挖的要求。
在复杂条件下的超大深基坑内,“化整为零”“围追堵截”的降水思路是正确的。
在工程利润为上的大环境下,如何合理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佳且安全快捷的止水、降水、土方开挖组合控制技术,仍然是相关人员不断学习、研究的方向。
本文对复杂施工条件下软土地质超大深基坑综合降水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复杂施工;软土地质;深基坑降水引言现阶段随着城市化发展,教育行业不断提升,国家投资成本不断加大。
教育基建工程越来越多,如何在强透水地层顺利、有效地开挖基坑,并兼顾工程成本,成为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攻坚的关键所在。
1基坑降水难特点分析1.基坑开挖范围广,开挖深度大,本工程基坑周长约为1009m,地面标高26.5-36.00m,基底标高18.85-27.80m,基坑开挖深度为0.0-10.65m。
基坑开挖过程中,降水施工较为困难。
2.基坑采用桩锚支护、土钉墙支护、坡率法支护,根据不同地质条件,有效采用不同支护方式施工。
3.该项目位于李沧区的核心区域,紧邻李沧区政府,周边配套齐全,住区密集,人口量巨大。
北侧毗邻在建工地,南侧为居住区及民生市场,西侧为幼儿园,东侧为深圳路,交通便利。
相关资料表明勘察深度范围内含水层主要为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及承压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 1.5~16.0m。
稳定水位标高24.17-26.68m,厂区水位年变化幅度约2.00m,历史最高水位标高约28.00m。
为保证基坑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需保持连续不间断降水作业。
长江漫滩超大深基坑土方开挖组织及施工方法
长江漫滩超大深基坑土方开挖组织及施工方法摘要:长江漫滩超大深基坑土方开挖组织及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钻孔灌注桩施工;S2、高压旋喷锚索施工;S3、一体化板施工;S4、第一层土方开挖;S5、第二层土方开挖;S6、第三层土方开挖;S7、基底土方开挖,本发明避免质量事故的出现,通过合理安排工序穿插以及土方竖向及平面组织,未出现基坑位移超限以及道路沉降问题,验证了长江漫滩超大深基坑土方开挖组织及施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长江漫滩;超大深基坑;土方开挖组织;施工方法一、背景技术长江漫摊施超大超大深基坑存在地质、水文条件差、基坑支护复杂、工程量大、工期紧等特点,由于水位较高、淤泥质粉质黏土的原因,锚杆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打穿止水帷幕导致流沙的可能性。
同时工程桩施工过程中穿插部分基坑支护、降水井施工,在第一层土方开挖施工同时进行降水、锚索及冠梁的施工,此外在第二层土方开挖的同时进行锚索、腰梁、破桩头、清槽、垫层、砌筑砖胎模、防水卷材等施工,施工平面、竖向管理是施工土方开挖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长江漫滩超大深基坑土方开挖组织及施工方法。
长江漫滩超大深基坑土方开挖组织及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程桩和地下车库抗拔桩采用循环钻机成孔,工程桩在成孔过程中采用黄浆护壁;S2、高压旋喷锚索施工:在基坑止水帷幕外侧增设降水井,待坑外水位降到锚索标高以下时,施工完成三道锚索并回灌;S3、一体化板施工;S4、第一层土方开挖:第一次土方开挖沿基坑支护桩边开挖出10m宽度的第一道锚索工作面,第一道锚索施工段挖至第一道锚索中心线下500mm处,待开挖面第一道锚索施工完成后挖除第一层剩余土方,同时东西两侧中部留设两个出土口;S5、第二层土方开挖:先进行塔楼一侧以及研究所一侧的第二道锚索和第三道锚索作业面开挖,开挖作业面为10m,待第二道锚索和第三道锚索后,继续进行剩余锚杆施工;S6、第三层土方开挖:拉通东西侧两个出土口,修筑临时道路,土方车辆由东西侧中部大门进出,待道路两侧土方降至要求标高后,便进行基底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按支护设计要求进行分仓开挖;S7、基底土方开挖:为后续地下室结构施工提供作业面,按照先塔楼后研究所、土方由西向东收口的原则,基底土方开挖分为七个阶段。
长江漫滩区超深基坑预降水试验及分析
第51卷第9期2020年9月Vol.51 No.9Sept. 2020建筑技术Architecture Technology•1063.长江漫滩区超深基坑预降水试验及分析李丹\杨涛2,车灿辉3,武文清4,童立元2(1.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210019,南京;2.东南大学交通学院,210019,南京;3.南京达西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10019,南京;4.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250000,济南)摘要:江南工作井超深基坑工程临近长江且近接既有青奥隧道综合体,为确保降水方案满足开挖要求, 在正式开挖土方前,进行现场预降7jC试验,以指导后期开挖过程中的降水方案。
分析可知,基坑内及两墙间 降水对坑外水位影响较小,表明基坑止水帷幕质量较好,获取的降水参数和试验数据可指导后期土方开挖过 程中的降水施工。
关键词:超深基坑;预降水试验;止水帷幕中图分类号:TU 4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726(2020)09-1063-04TEST AND ANALYSIS ON PRE-PRECIPITATION OF ULTRA-DEEP FOUNDATION PIT INYANGTZE RIVER FLOODPLAIN AREALI Dan', YANG Tao2,CHE Can-hui3, WU Wen-qing4, TONG Li-yuan2(1.Nanjing Urban Public Project Construction Center,210019, Nanjing,China;2.School of Transportation,Southeast University,210019,Nanjing,China;3.Nanjing Darcy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Ltd.,210019, Nanjing,China;4.China Railway3th Bureau Group,250000, Ji'nan,China)Abstract: The Jiangnan working well ultra-deep foundation pit project is close to the Yangtze River and close to the existing Youth Olympic Tunnel Complex. To ensure that the precipitation plan meets the excavation requirements, a field pre-dewatering test is carried out before the earthwork is officially excavated to guide the subsequent excavation process Precipitation schem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ewatering in the foundation pit and between the two walls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water level outside the pit, indicating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water-stop curtain of the foundation pit is good. The obtained precipitation parameters and test data can guide the dewatering construction in the later earth excavation process.Keywords: ultra-deep foundation pit; pre-precipitation test; curtain for cutting off water工程位于青奥文化公园内,管线密布、周边建 (构)筑物较多,基坑东侧紧接青奥地下3层隧道结 构,西侧距夹江约150m〇基坑采用明挖逆作法施工,深38.9m,宽50.285m,采用1200m m地下连续墙做围护结构,墙深59.9m,进入中风化砂质泥岩。
复杂环境超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复杂环境超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摘要:在复杂环境超深基坑施工中,必须要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及水文条件,编制科学且可行的降水施工方案,并从施工准备至封井严格把控好降水施工全过程的质量,保障降水施工实现预期的效果,才能为后续基坑施工乃至整个建设项目施工的安全、高效、优质完工奠定坚实基础,进而为社会建设出更多优质项目。
因此,研究复杂环境超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的应用,采用合理防治措施避免由于水位下降造成周边建设物沉降,在实际建设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复杂环境;超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引言在复杂环境下应用超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地下的含水量,还能为施工安全性及地基稳定性提供重要保障。
具体施工时,建设工程技术人员要在严格考察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基础上,做好相应的基坑降水施工控制工作,这样有利于保证施工效果及整体质量。
1复杂环境超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在复杂环境超深基坑施工中,要预防坑基内壁发生坍塌、预防地下水流动对基坑施工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
由于流沙、基底隆起等引发建设物周边地下管线受损、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的质量事故,需要采取恰当的措施降低地下水水位,合理控制其流动情况及存在量,从根源上降低基坑渗水问题发生率,这对于稳定基坑坡面及其底部,避免基坑内部土质发生流失尤为重要。
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可通过基坑降水技术减少隧道中的空气及支撑结构压力,显著提高基坑及填土的安全性,防止基坑结构由于施工不恰当等因素受到破坏,确保整个施工环节及建设结构的安全。
2深基坑施工特征深基坑施工是建设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多学科进行交叉的施工领域。
深基坑施工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与其他施工部分不同,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首先,深基坑工程具有区域性特征。
我国地域广阔、幅员辽阔,且南北方地质条件具有极大的差别。
因此,在进行深基坑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要注意土体条件的选择,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施工形式,进行相应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选择。
复杂环境下深基坑降水与支护施工技术
复杂环境下深基坑降水与支护施工技术
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深基坑降水与支护施工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一、深基坑降水技术
1.设置排水系统:在基坑内部设置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集水井和排水管
等,以便及时将地下水排出基坑。
2.降水井施工:在基坑周围施工降水井,通过降水井将地下水降至基坑底部
以下,以确保基坑干燥。
3.真空降水法:采用真空降水法,通过真空泵将地下水抽出,降低地下水
位。
4.注浆降水法:在基坑周围施工注浆孔,注入水泥浆或化学浆液,形成隔水
帷幕,防止地下水进入基坑。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支撑结构施工:在基坑周围施工支撑结构,包括钢支撑、混凝土支撑等,
以确保基坑稳定。
2.土钉墙支护:在基坑周围施工土钉墙,通过土钉将土壤与支护结构紧密连
接在一起,提高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3.地下连续墙支护:在基坑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的支护结构,具
有强度高、防水性能好等优点。
4.预应力锚杆支护:在基坑周围施工预应力锚杆,通过张拉预应力锚杆对支
护结构施加预应力,提高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
以上是关于复杂环境下深基坑降水与支护施工技术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降水与支护方案,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长江漫滩地区水利工程深基坑降水浅析
长江漫滩地区水利工程深基坑降水浅析杨耀中+赵峰+沈炜皓+崔宇摘要:长江漫滩地区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常常夹有厚薄不均的淤泥质粘土隔水层,隔水层以下的承压水层与长江相连。
常规的降水法因其适用范围的限制,难以对此类地区进行有效降水。
该文将论述通过联合降水方法,在基坑周围设置井点预降地下水,将大部分水体通过井点排出,同时在基坑内设置表面排水装置进行局部降水,可以准确控制基坑内地下水位。
工程实践证明该法适合长江漫滩地区深基坑工程。
关键词:长江漫滩深基坑降水:TV521 :A :1672-3791(2017)04(c)-0048-02水利工程深基坑开挖施工使原有的基坑周围的水、土应力平衡受到破坏,土体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危及到基坑本身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1]。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减少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选择合适的降低地下水水位或水头的方法对基坑进行降水。
科学合理的降水方案对于基坑工程顺利开展有着积极意义。
(1)可以防止基坑坡面和基底的渗水,保证坑底干燥,便于施工开挖。
(2)同时增加边坡和坑底的稳定性,防止边坡或坑底的土层颗粒流失,防止流砂产生。
(3)减少土体含水量,有效提高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对于放坡开挖而言,可提高边坡稳定性,对于支护开挖,可以增加被动区土抗力,减少主动区土体侧压力,从而提高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强度,减少支护体系的变形。
(4)提高土体固结程度,增加地基土抗剪强度。
适当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可以减少土体含水量,提高土体固结程度,减少土中空隙水压力,增加土中有效应力,增强土体抗剪强度。
(5)降低下部承压水水头,减少承压水头对基坑底板的顶托力,防止基坑突涌。
1 常规降水法在长江漫滩地区的适用性长江漫滩沉积层,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常常夹有厚薄不均的淤泥质粘土层[2]。
该土层是由于古河床侧向移动和河水周期性泛滥形成的。
在长江作用下河床常常一岸受到侵蚀,另一岸发生堆积,于是河床不断发生位移。
长江漫滩区富水地层长大深基坑降水风险控制施工工法(2)
长江漫滩区富水地层长大深基坑降水风险控制施工工法长江漫滩区富水地层长大深基坑降水风险控制施工工法一、前言长江漫滩区是中国重要的农田和城市发展区域,但由于地势低洼,开展地下工程常常面临严重的水害问题。
针对富水地层长大深基坑降水风险,开发了一种特殊的施工工法,可有效降低降水带来的工程风险。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采用人工槽开挖和见缝插桩两个主要措施,通过限制降水的渗透路径和提高地层的抗渗性能,实现基坑降水风险控制。
工法主要特点包括:(1)简化施工流程,缩短施工周期;(2)降低降水量,减轻工程风险;(3)增强地层的抗渗能力,提高基坑稳定性。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长江漫滩区等富水地层长大深基坑的施工,尤其适用于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地铁隧道等重大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合理设计施工工艺和采取的技术措施来降低降水风险。
具体来说,工艺原理包括:(1)人工槽开挖:通过开挖人工槽,在地下水位上方挖至深层,限制地下水的渗透路径;(2)见缝插桩:在基坑周边插入桩体,提高地层的抗渗性能。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包括:(1)人工槽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开挖人工槽,槽底设有防渗层;(2)见缝插桩:在人工槽的周边插入见缝插桩,增加地层的抗渗性能;(3)基坑开挖:在插桩后开挖基坑,同时进行渗流控制;(4)降水处理:采取合适的降水设备,将基坑内的水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5)基坑支护:根据基坑的地质条件和深度,选择适当的支护措施。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劳动力,确保施工按时完成。
主要的劳动组织包括:挖掘组、插桩组、降水组、支护组等。
七、机具设备该工法所需的机具设备主要有挖掘机、插桩机、降水设备、支护材料等。
这些机具设备要求性能可靠、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
八、质量控制为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
包括:(1)资料审查:对施工资料进行审查,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2)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核: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提交专业人员审核;(3)拌和和浇注质量控制:采取严格控制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南京长江漫滩区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方案研究
场地 内地 下 水 主要 为松 散 岩类 孔 隙 水 , 根 据 松 散 微 承 压水 。 孔 隙潜 水 主要含 水 层为 1 — 1 层 杂填 土及 2 — 2 6 4层 淤泥 至粉 质黏 土层 ,潜 水位 标高 2 . 8 9 ~4 . 2 6 m:
筑, 距 离基 坑 1 8 . 8 ~2 7 . 6 m, 桩 基础 , 桩长 1 9 ~2 6 m。车 岩类 孔 隙水 埋 藏 条件 和水 力性 质 , 又分 为 孔 隙潜 水 及
摘
要: 对 长 江 漫 滩 区 富 含 承 乐 水 地 层 中某 地 铁 车 站 降水 方 案 进 行 研 究 , 捉 降 水 井 布 置 方 案 , 利 用 数 值 模 型 进 行 承 斥
水降深 、 地 下水 流场 和地 表沉 降进 行 分 析 和计 算 , 监 测 结 果 表 明 降 水 后 基 坑 周 边 的沉 降得 到有 效 的控 制 。
1 6 . 1 0 ~1 6 . 5 5 m: 端 头井 段 宽 2 3 . 7 m。 深度约 1 7 . 5 m。 采 层 , 下 伏 基 岩为 砂质 泥 岩 , 埋深 5 0 . 0 ~5 1 . 7 m, 各岩 、 土 用地 下连 续 墙 作 为基 坑 支 护结 构 。 车 站 两 侧 为 地 上 层 物 理力 学性 质指 标如 表 1 所示 。
因此 选 择 经 济 合 理 、 易于施_ T、 管 理 方便 的 降 水 方 案
成 为基 坑 程 的关 键 问题 之 一 。 本 文 以该 地 区 某地 铁
车站 基坑 开挖 为 例 , 对 承压 水 降水方 案 进行 研究 , 并 采
用 数 值 模 拟 分 析 降 水 期 间基 坑 内外 地 下 水 水 位 变 化 和基 坑周 边 沉降
长江漫滩区地质条件下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长江漫滩区地质条件下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面临周边环境复杂、可用场地紧张、交通组织困难等难题,给其深基坑阶段的施工开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在周边环境复杂的深基坑项目施工过程中,基坑四周面临的环境可能各不相同,单一的基坑围护设计形式逐渐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若仍采用统一的围护形式,可能因过于保守的设计而导致高昂的造价成本,性价比不高;也有可能因安全系数不够而使基坑工程存在潜在安全隐患。
因此,对同一基坑项目采取多种围护组合的形式已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
关键词:长江漫滩区地质条件;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引言近年来,许多学者已经对地处富水砂层地铁车站的深基坑地下水处理方案进行了缺陷量分析通过分析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的渗漏和涌沙涌水等事故的原因和后果,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相似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
通过分析地铁发生基坑渗漏的监测数据、变形规律等,得出了其变形原理,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和建议。
1工程概况1.1总体概况某地铁车站位于交叉路口,地势较为平坦,多为城市道路及居住、商业及办公楼,附近主要为河流、道路及房屋。
场区西南侧、西北侧为技术学院、居民小区,东侧为商业大楼,楼层较高,道路路面标高与建筑群标高基本相同。
车站站台中心里程为DK8+032.22,起止里程为DK7+940.92~DK8+123.52,全长182.6m,标准段宽度22.3m,基坑深度约19.1m,端头井基坑宽度为31.5m,端头井基坑深度约21.2m。
本车站为地下基坑工程,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车站两端接盾构区间,本站由主体站房、I~IV号四个出入口及两个风亭组成,顶板覆土约3.3m,采用地下两层两跨(端头井段为两层三跨)的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1.2水文地质情况拟建工程范围内地下水以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为主。
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中,水量微弱。
勘测阶段地下水位埋深1.4m~4.1m,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灌溉水等垂直渗漏补给,排泄方式为蒸发、向下补给和人工抽降地下水。
长江漫滩地貌单元上的深基坑施工技术
长江漫滩地貌单元上的深基坑施工技术
魏劲松;黄建石
【期刊名称】《建筑施工》
【年(卷),期】2014(036)009
【摘要】南京新城总部大厦超大超深基坑地处长江漫滩地质,在紧邻居民楼、在建地铁隧道站等周边不利环境的影响下,优化基坑支护设计,采用了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深基坑施工监测、回灌井与降水井快速封堵等施工技术,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基坑
与结构施工.
【总页数】3页(P1033-1035)
【作者】魏劲松;黄建石
【作者单位】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 226631;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
司南通 2266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6+3
【相关文献】
1.浅析长江漫滩地貌对港口仓库建设的影响 [J], 葛鹏飞
2.长江漫滩非对称荷载下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特性研究 [J], 戈铭;贺智江;丁建文
3.蒙汉文化交融下的漫瀚剧时代发展分析(上)——从二人台艺术到漫瀚剧《丰州滩传奇》戏曲导向 [J], 王雷
4.蒙汉文化交融下的漫瀚剧时代发展分析(上)
——从二人台艺术到漫瀚剧《丰州滩传奇》戏曲导向 [J], 王雷
5.关于长江漫滩地貌深基坑施工关键控制点与措施浅析 [J], 林同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降水
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降水【摘要】: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降低地下水位,使地下水满足支护结构和挖土施工的要求是深基坑施工中的重点和关键,降水方案的选取直接影响降水效果和工程成本,但由于基坑降水施工的临时性、随机性和复杂性,方案的选取和施工受场地条件和工程具体情况影响。
UOE工程深基坑降水施工中根据工程特有地质情况结合本工程现状采用了改进后的深井降水,成功的降低了地下水位、节约了成本,该施工方法和思路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地质条件深基坑改进降水1、工程概况宝钢油气专用(大口径)直缝焊管车间设计年产Ø508~1422.4mm 的大口径直缝埋弧焊管产品35万t。
本工程由主厂房、附属建筑及一部分车间内小型建筑、车间综合楼等组成。
埋深超过6米的深基础有电缆隧道、水压机乳化液池、扩径机乳化液池、O成型机基础、U成型机基础以及各自相邻受其施工影响的柱基础。
根据施工部署,电缆隧道、水压机乳化液池、扩径机乳化液池与主厂房柱基同期施工,O成型机基础、U成型机基础在厂房封闭后进行施工,但为减少深基坑施工时对已施工好的柱基的沉降影响,考虑将O成型机基础、U成型机基础临近的柱基加深。
除O成型机基础基坑采用直立式支护方式外,其他深基坑均采用大开挖。
2、地质条件本工程位于上海宝钢一号门附近,该场地南邻护厂河,北靠长江,地下水丰富,场地上部原貌为超厚钢渣层,平均厚度6.45m,最厚达8.3m,虽然,工程三通一平时对场地进行了一定厚度的换填,但换填的土中块状物较多、含有较高成分的钢渣,特别是-4~-11的含水层透水性也极强。
3、方案选取与实施对于本工程深基坑降水,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了两套方案。
基坑面积小的独立柱基础,我们考虑基坑的含水层含泥量低,基壁较稳定、不易出现流沙现象,而且基坑透水性很强,所以我们采用成本低的明排水,基坑施工时在基坑的两对角各挖一积水井,并保证挖土过程和基坑成型后该积水井均比基底深1米,用两高扬程大功率水泵连续抽水,保持基底的干燥。
复杂地质条件下某深大基坑降水方案优化设计
复杂地质条件下某深大基坑降水方案优化设计游洋;阎长虹;刘实;许宝田;车灿辉;刘静【期刊名称】《工程地质学报》【年(卷),期】2017(025)003【摘要】A large deep foundation pit,located on the bank of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is of a typical dual structural stratum.An impermeable layer between two confined aquifers involved in the pit excavation is partial loss so that the two confined aquifers have a very close hydraulic connection.Because the condition of the formation under the pit site is very complex,and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safety of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The p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for separate dewatering design.Here is the detailed plan.The hydraulic connection to the outside is cut off by the retaining structure in the two confined aquifers at Region Ⅰ and the first confined aquifer at zoneⅡ.Unwatering wells are used in these layers.The second confined aquifer in zone Ⅱ is not cut off,and the two confined aquifers in zone Ⅲ where the impermeable layer is lost,have a close hydraulic connection.Two dewatering schemes are designed for these two regions.In scheme 1,wells are set in zone Ⅱ to pump the groundwater of the second confined aquifer,and in zone Ⅲ to pump the groundwater of the firstaquifer.However,in scheme 2,wells are only set in zone Ⅲ and pump the groundwater of the first aquifer.For a better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schemes and verifying their feasibility,a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of the schemes are feasible and can lower the groundwater level to 1m below the bottom of the foundation pit.So the two schemes can both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dewatering.But scheme 2 needs less wells and results in smaller water table decline of aquifers outside the foundation pit,so that it has les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surroundings,and it's more suitable than scheme 1.%某深大基坑位于长江下游岸边,场地地层为典型的二元结构,基坑开挖涉及的两层承压含水层间的弱透水层局部缺失,之间水力联系密切,基坑场地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基坑施工降水直接关系到基坑工程的安全.这里将基坑分3个区,分别进行降水设计.具体降水方案:Ⅰ区两层承压含水层和Ⅱ区第一承压含水层被围护结构隔断内外水力联系,采用疏干井降水;Ⅱ区第二承压含水层未被围护结构隔断,Ⅲ区两层承压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针对这两个区域设计了两套降水方案,方案一在Ⅱ区和Ⅲ区均布置有降水井,在Ⅱ区对第二承压含水层降水,在Ⅲ区对第一承压含水层降水;方案二仅在Ⅲ区布置降水井对第一承压含水层降水.为了更好地对降水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对此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显示,两种方案均能满足降水要求,不过方案二布井数量少,基坑外水位降深较小,对周边环境影响更小,优于方案一.【总页数】8页(P715-722)【作者】游洋;阎长虹;刘实;许宝田;车灿辉;刘静【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6;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6;安徽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蚌埠233000;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46;安徽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蚌埠233000;安徽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蚌埠2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相关文献】1.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大基坑降水技术 [J], 郭晓强2.引渗疏干技术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深大基坑降水中的应用 [J], 李兵3.复杂地质条件下某深大基坑降水方案优化设计 [J], 余小国4.复杂条件下某深大基坑支护结构优化设计 [J], 马郧;徐光黎5.沿海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三角形深大基坑变形实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J], 刘颖;相斌辉;扶名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i o n s u r f a c e wa s d r e d g e d b y wh o l e h o l e i f l l i n g i f l t e r ma t e r i a l wi t h g o o d d e wa t e r i n g e f f e c t .S t a n d b y w e l l s w e r e p r e p a r e d i n t h e
5 4
探 矿工 程 ( 岩 土钻 掘工程 )
2 0 1 3年第 4 0卷 第 5期
长 江 漫 滩 复杂 地 层 条 件 下超 大 超 深基 坑 降 水 设 计
刘 清 文 ,车灿 辉
( 1 . 中 国铁 建 南 京 青 奥 轴 线 地 下 工 程 指 挥 部 , 江苏 南 京 2 1 0 0 1 9 ;2 . 安 徽 水 文地 质 工 程 i n g — w e n ,C H E C a n — h u i ( 1 . T h e U n d e r g r o u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H e a d q u a r t e r s o f C R C C o f N a n j i n g Y o u t h O l y m p i c A x i s, N a n — j i n g J i a n g s u 2 1 0 0 1 9 , C h i n a ; 2 . A n h u i H y d r o g e o l o g y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e o l o g y C o r p o r a t i o n N a n j i n g B r a n c h , N a n j i n g J i a n g s u 2 1 0 0 1 9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Q u a t e r n a r y l o o s e l a y e r o f Y a n g t z e l f o o d p l a i n a r e a i s a h u g e t h i c k a n d c o m p l e x a q u i f e r w i t h r i c h g r o u n d w a t e r ,
wh i c h h a s g r e a t i n lu f e n c e o n d e e p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d e w a t e r i n g p r o j e c t
a n d p r o p e r d e wa t e r i ng we l l s t r u c t u r e was s e l e c t e d b a s e d o n t he f e a t ur e s o f di fe r e n t s e g me n t .t he a q u i f e r a b o v e t he e x c a v a —
De s i g n o f De e p Ex c a v a t i o n De wa t e r i n g Un d e r Co mp l e x Ge o l o g i c a l Co n d i t i o n s o f Ya n g t z e Ri v e r F l o o d p l a i n / L I U
f o r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p i t i n N a n j i n g Me i z i z h o u i r v e r — c r o s s i n g t u n n e l p r o j e e t , d e w a t e r i n g d e s i g n s w e r e ma d e f o r e a c h s e g m e n t s ,
南京 2 1 0 0 1 9 )
摘
要: 长江漫滩地 区第 四系松散层是一个 巨厚 的复杂含水体 , 地下水 丰富 , 对深基坑施 工影响极大 。详 细分析 了
南京梅子洲过江通道及青奥轴线地下交通系统工程中 B 2一J 1 区基坑降水工程 的特征 , 分 区分段 进行 降水设计 , 并 根据各 区段 的地层特征 , 选 用合适 的降水井结构 , 利用全孔填滤料 的方 式对开挖 面 以上含水 层进行疏导 , 取得 良好 的降水效果 ; 针对坑 内、 外水位差大 的区段设置坑外备用 井 , 防止 因围护结构缺 陷造成基 坑管涌 , 为基坑 安全增 加
保障, 并 有 效 地 控 制 了降 水 对 周 边 环 境 破 坏 。
关键词 : 长江漫滩 ; 复杂地层 ; 深大基坑 ; 基坑 降水 ; 围护结构 ; 地表沉降
中图分类号 : T U 4 6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7 4 2 8 ( 2 0 1 3 ) 0 5— 0 0 5 4—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