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基坑降水设计
基坑降水计算
基坑降水计算一、降水量及降水井数量1、段落1计算基坑挖深12m,要求水位降至坑底下1.0m,设计采用管井降水,微承压水层渗透系数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值为4.0×10-5 ,取0.035m/d。
悬挂式止水帷幕段1:降水范围平面近似矩形,长:170m、宽:30m,面积约5100㎡,长宽比约6,按等效大井计算涌水量。
1)计算参数的选择本工程拟建场地内微承压水埋深在5.6m,相应标高约为-2.15m。
承压水层的厚度M=10m设计降水深度s=1m等效半径r0=√A/3.14=40.3m抽水影响半径RR=10S√k=10×1×√0.035=1.85mS——降水深度()mm dk——渗透系数(/)2)基坑涌水量按承压非完整井计算Q =2.73kMs lg [(R +r0)/r0]+M −l llg (1+0.2M/r 0) =2.73×0.035×10×1lg [(1.85+40.3)/40.3]+10−33×lg (1+0.2×10/40.3) =13.9m 3/d按承压完整井计算Q =2.73kMs lg [(R +r0)/r0]=2.73×0.1×50×10.47lg [(33.1+31.9)/31.9]=13.9m 3/d3)降水井数量单井出水能力q′=120πrl√k 3=120×3.14×0.15×3×√0.0353=55.5m 3/d降水井数量n=1.2Q/q=1.2×13.9/55.5=1。
2、段落2计算基坑挖深18m ,要求水位降至坑底下1.0m ,设计采用管井疏干降水,微承压水层渗透系数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值为1.0×10-3 ~ 1.0×10-4cm/s (即:0. 864 ~ 0.0864m/d ),取1~0.1m/d(根据土层分布综合判断平均渗透系数应取0.1m/d)。
降水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降水及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这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工程项目,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基坑深度达到15米。
项目地处闹市区,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众多,对降水及基坑支护的要求极高。
二、降水方案1.降水目的: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2.降水方法:(1)管井降水:在基坑周边布设管井,通过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出。
(2)井点降水:在基坑内部布设井点,通过抽水泵将地下水抽出。
3.降水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潜水泵,确保降水效果。
4.降水监测:安装水位监测仪,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
三、基坑支护方案1.支撑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提高基坑稳定性。
2.支撑布置:根据基坑尺寸及地质条件,合理布置支撑体系。
3.支撑施工:严格遵循施工顺序,确保支撑体系稳定。
4.支撑拆除:待基坑施工完成后,按照施工顺序拆除支撑。
四、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顺序:降水工程→基坑支护工程→基坑开挖工程→基础施工工程。
2.施工进度:根据项目总体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3.施工人员:选拔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
4.施工安全:严格执行安全规定,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五、降水及基坑支护施工难点1.地下管线众多,降水过程中容易引发管线损坏。
2.基坑周边环境复杂,施工过程中需确保周边建筑安全。
3.地下水位变化较大,降水效果不易控制。
六、降水及基坑支护施工保障措施1.做好前期调查,了解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避免降水过程中损坏管线。
2.加强监测,实时掌握地下水位变化,调整降水方案。
3.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保基坑支护施工质量。
4.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七、项目效益1.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2.提高基坑稳定性,减少周边建筑沉降。
3.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4.节约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在这个方案中,我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然而,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随时调整方案,确保项目圆满完成。
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方案
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方案一、基坑降水设计1.地质勘察:在设计前,需要对基坑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确定地层情况、水位高度、水质等信息,为降水设计提供依据。
2.确定降水方式:根据地下水位高度和基坑周围地质条件,确定合适的降水方式,常见的方式包括井点降水、压力管道降水、抽水井降水等。
3.计算降水量:根据地下水位高度和基坑周围的水源补给情况,计算每单位时间内需要降水的水量。
4.降水设备选择:选择合适的降水设备,包括泵站、水泵、管道等,根据地下水位高度和需求量进行选型。
5.设计降水排水系统:根据降水方式和地下水位高度,设计降水排水系统,包括降水井、管道、出水口等,确保降水和排水的顺畅进行。
二、基坑降水施工方案1.确定施工时间:根据设计要求和工期安排,确定降水施工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2.施工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降水设备、工具和材料,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正常使用。
3.井点施工:如果选择井点降水方式,在基坑周围打井并进行护壁,井的深度决定于地下水位高度。
通过井点进行排水的话,需要安装井泵和相应的管道。
4.管道铺设:确定降水井的位置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管道的铺设,将降水井连接到泵站。
5.设备安装:根据设计方案,安装好泵站、水泵等设备,并做好检查和试运行。
6.开始降水:根据设计要求,开始降水操作,确保排水畅通。
7.监测和调整:在降水过程中,需要对降水设备和基坑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降水效果。
8.施工结束:根据设计要求,达到降水目标后结束降水操作,进行整理和清理工作。
三、注意事项1.施工期间需要进行安全防护,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2.施工前需要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申报手续,确保符合规定和法律要求。
3.施工期间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防止降水水质污染。
4.如果存在地下管线或其他设施需要保护,需要在施工前进行详细调查和标识。
总的来说,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方案是为了控制地下水位或避免地下水进入基坑所必须的工作。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降水井)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降水井)基坑降水是在基坑、隧道、地铁工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降低地下水位的技术。
在降低地下水位的过程中,降水井作为重要的设施之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中降水井的设计、施工及注意事项。
降水井的设计井的位置确定降水井的位置应根据周边地形、工程需要、地质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在基坑周边或基坑侧面设置降水井,保证地下水顺利流入降水井并排水。
井的深度降水井的深度由地下水位和降水需求共同决定,一般需深入到达目标地下水位以下保证有效排水。
井的结构降水井需要采用合适的井筒结构,一般可采用混凝土预制井筒或者井点灌注桩等形式。
井的直径和壁厚应能满足承受地下水压力和周边土体的要求。
降水井的施工降水井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安全。
2.井基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开挖井基,保证井底平整。
3.确定井筒位置:确定井筒位置后进行基础预处理。
4.井筒安装:安装井筒结构,保证井筒垂直。
5.围填土工作:对井筒周围进行围填土,加固井筒结构。
6.设备安装:安装井内降水设备,连接排水管道。
7.井盖安装:安装井盖,保证井口安全。
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降水井施工过程中安全第一,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
2.施工质量:确保降水井结构质量,防止井筒变形和漏水。
3.监测:施工期间需对降水井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排水效果。
4.环境保护:施工现场保持干净整洁,减少对环境影响。
通过以上设计、施工及注意事项的介绍,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中的降水井在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基坑降水提供保障和支持。
希望我们的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安全顺利完成。
基坑降水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具体地点),基坑深度为(具体深度)米,基础形式为(具体形式),基坑开挖面积约为(具体面积)。
由于地下水位较高,为保障基坑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需进行基坑降水工程。
二、降水目的1. 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影响施工质量。
2. 防止基坑边坡失稳,确保施工安全。
3. 避免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确保基础质量。
三、降水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以下降水方法:1. 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沿基坑四周设置明沟,将地下水引入集水井,通过水泵将集水井中的水排出。
2. 轻型井点降水:在基坑四周设置轻型井点,通过井点将地下水抽出,形成降水漏斗。
3. 喷射井点降水:在基坑四周设置喷射井点,通过喷射井点将地下水抽出,形成降水漏斗。
4. 电渗井点降水:在基坑四周设置电渗井点,通过电渗作用,将地下水抽出,形成降水漏斗。
5. 深井井点降水:在基坑四周设置深井井点,通过深井井点将地下水抽出,形成降水漏斗。
四、降水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对基坑四周进行测量放线,确定降水井位置。
(2)材料设备:准备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深井井点、水泵、电缆等设备。
(3)人员组织: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工种人员职责。
2. 降水井施工(1)轻型井点:沿基坑四周设置轻型井点,井点间距根据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为1-2米。
(2)喷射井点:沿基坑四周设置喷射井点,井点间距与轻型井点相同。
(3)电渗井点:沿基坑四周设置电渗井点,井点间距与轻型井点相同。
(4)深井井点:在基坑四周设置深井井点,井点间距根据地质条件确定。
3. 降水施工(1)明沟加集水井降水:在基坑四周开挖明沟,将地下水引入集水井,通过水泵将集水井中的水排出。
(2)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深井井点降水:启动水泵,通过井点将地下水抽出,形成降水漏斗。
4. 降水效果监测(1)水位监测:定期监测井点处地下水位,确保地下水位下降至设计要求。
完整版)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完整版)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本工程地处于海河流域,地下水位较浅,常年处于饱和状态。
地下水水位深度为1.5m至3.5m,水位变化范围较小。
地下水水质为Ⅲ类地下水,水质较好。
在工程区域周边,有多条小型河流和排水渠道,需要考虑其对工程降水的影响。
2.4工程降水方案的必要性由于工程地处于地下水饱和带,开挖基坑后,将会遭遇大量的地下水涌入,对施工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降水方案,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2.5工程降水方案的目标本工程降水方案的目标是:在施工期间,控制基坑内地下水位降至施工标准规定范围内,保证基坑内施工场地干燥,并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在勘探期间,场地的地下水位测得如下:初见水位埋深在0.60-1.40米之间,标高在0.54-1.43米之间;稳定水位埋深在0.50-1.20米之间,标高在0.64-1.63米之间。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在0.50-1.00米之间。
在天津地区,浅层水和深层水由北向南形成补给,在垂向上,下伏含水岩组接受上覆含水岩组的渗透补给。
浅层地下水属于孔隙潜水类型,具有明显的丰枯水期变化,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径流缓慢,排泄方式主要有蒸发和人工开采。
XXX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的第三章节描述了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项目部下设部室:工程安保部、技术质量部、经营财务部、物资设备部和综合办公室,并按照工程项目的专业和分工要求,分别设立基坑支护作业队、降水作业队。
项目经理负责确定项目管理的目标与方针,对承包自行完成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负总责;生产副经理负责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负责项目生产组织、生产管理和生产活动符合施工方案实施要求;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重要的分项施工方案。
项目部施工管理体系的特点和模式也在本章节中得到了明确。
3.管理准备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确立内部基础管理流程,制定岗位责任制,并积累各种资料。
(完整版)基坑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三、降水设计计算⋯⋯⋯⋯⋯⋯⋯⋯⋯⋯⋯⋯⋯⋯⋯⋯⋯⋯⋯⋯⋯四、施工部署⋯⋯⋯⋯⋯⋯⋯⋯⋯⋯⋯⋯⋯⋯⋯⋯⋯⋯⋯⋯⋯⋯⋯五、施工工艺⋯⋯⋯⋯⋯⋯⋯⋯⋯⋯⋯⋯⋯⋯⋯⋯⋯⋯⋯⋯⋯⋯⋯六、施工计划⋯⋯⋯⋯⋯⋯⋯⋯⋯⋯⋯⋯⋯⋯⋯⋯⋯⋯⋯⋯⋯⋯⋯七、各项保证措施⋯⋯⋯⋯⋯⋯⋯⋯⋯⋯⋯⋯⋯⋯⋯⋯⋯⋯⋯⋯⋯八、附图索引⋯⋯⋯⋯⋯⋯⋯⋯⋯⋯⋯⋯⋯⋯⋯⋯⋯⋯⋯⋯⋯⋯⋯2 23 8 9 11 11 14基坑降水方案(调整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施工场地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满春康居三期西临规划路,北临北塔路。
B区,东临友爱中心路,南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水文条件、基坑特征及本地施工经验等,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大口径水泥管井,整体连续抽水的方法,以疏干基坑地下水,降低水位,为基础施工创造条件。
二、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地层分布:拟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填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细砂四层:除上部填土层外,其下土层为第四系堆积物,各层土质分层情况及厚度详见地质勘探报告。
2、水文地质概况:本工程地下水属孔隙潜水类型,实测稳定水位埋深 3.2~5.7米之间(以孔口原始地坪始计),平水期稳定水位标高1105.00米左右。
地下水位动态主要受气象水文因素影响,呈季节性变化。
地下水补给以周边沟渠侧向径流渗透补给为主,大气降水补给次之,其动态类型属黄河侧补蒸发径流型。
水位变化幅度为0.5~1.0米。
经现场钻井实测水位在1103.5~1105.00之间。
地下水控制方法与使用条件渗透系数方法名称集水明排土类降水深度(m)水文地质特征(m/d)7~20 5上层滞水或水量不大的潜水真空井点0.1~20.00.1~20.0 单级<6、合级>20降水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砂土喷射井点管井<5含水丰富的潜水、承压水1.0~200 >5针对该场地地下水类型、场区水文地质条件,设计采用管井降水方案,达到疏干基坑目的,将地下水位降至槽底以下0.5~1.0m。
基坑降水降深要求和降水方案
基坑降水降深要求和降水方案
(一)降深要求
由于基坑开挖需挖穿填土层进入强透水性的砂层,基坑的涌水量较大,为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坑壁结构的稳定,避免涌水和流砂的发生,降水设计时,将基坑降水和基坑支护的施工降水作统一考虑,务必保证地下水位降到基础桩承台底0.5m以下,且基坑中心线处的降深要求应低于开挖基底不少于0.5m。
(二)降水方案
目前,深基坑降水比较常用的有明沟降排水和管井井点降水。
其中基坑明沟降排水比较适用于降水深度不大的工程。
针对樟树市的地质的特点及降深要求,设计上采用管井井点降水进行基坑降水,并同时设计明沟排水,明沟排水只是收集基坑中和坑壁局部渗出的地下水和施工时的其它地下水。
1。
基坑降水方案
基坑降水方案一、基坑降水计划:本工程采用双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计划采用大口井降水,降水井设置如下:1、降水井,井径800mm,无砂混凝土井管400mm,井深13m,井数为153口;2、观测井,井径800mm,无砂混凝土井管400mm,井深8m,井数为14口;3、降水井采用无砂混凝土井管,无砂混凝土井管滤料采用2-5mm等粒径中粗砂或无粉碎石屑。
要求至少提前20天开始降水,并将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不小于0.5m。
4、基底采用盲沟与大口井结合方式组织地表水外排(盲沟做法:用编织袋或土工布包等粒径碎石,宽300mm,深300~500mm,盲沟至围护结构距离不得小于5m),确保开挖过程中基底不积水。
基坑顶部四周开挖250×150排水明沟(截水沟),防止基坑外围水流入。
二、降水方案:1、降水井成井采用泵吸式反循环钻机,此种方式可减小水泥浆比重,有利于降水,井管采用直径400无砂水泥管,外围回填等粒径碎石,其透水直径不小于700mm,空压机洗井。
降水井应高出地面500mm,并在降水井四周设警示标志并设专人巡视,防止井点损坏或人员掉入跌伤。
2、基坑四周设观测井,随时观测水位。
降水井成井工作应控制在5天内完成。
一般所选用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1.5-1.0倍。
整个基础施工期间降水应连续进行,以保证基础施工期间地下水稳定在在槽底以下0.5m。
3、基坑降水在基坑开挖前20天开始,待地上结构施工至三层以上时停止降水,大口井在进行基础底板浇注时封死。
位于基础底板下的大口井,在进行垫层施工时,在井内设置钢管,泵管与电缆从钢管内穿出,然后向井内填塞碎石,做混凝土垫层与防水层,为了防止此处渗漏,防水层卷上钢管200mm,同时在钢管上焊钢止水环,钢管的端部设置节门接口。
为了保证降水的效果,在进行垫层施工前,要认真检查抽水泵的运转情况,防止坏泵封入井内,影响降水效果。
当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将泵管、电线割断,钢管端部安装水节门,将地下水截住,然后随同底板一起浇筑封井。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一、设计目标:1.确保基坑内不出现严重积水,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
2.避免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二、方案内容:1.基坑降水泵站建设:在基坑区域建设降水泵站,利用抽水泵将基坑内的积水抽出。
泵站的选址应在基坑附近,方便引导积水进入泵站。
2.泵站管网建设:在基坑区域的边界设置深层排水井,将基坑周边的积水引入井内,然后通过管道连接到降水泵站。
为了防止井内淤积杂物,还需设置筛网和格栅,并定期清理维护。
3.确定排水量和排水时间:通过对基坑降水速度、降水周期和降雨量的统计分析,确定了泵站的排水量和排水时间。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测,并适时调整。
4.安全保障措施:在泵站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栏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泵站内部,设置监控设备,定期巡检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5.应急响应措施:设计应急响应预案,应对突发降水、设备故障等可能发生的情况。
必要时调动周边施工单位的力量,加大抽水泵的使用,确保基坑内的积水得到及时排除。
三、技术措施:1.地质勘察:进行周边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地层情况等。
通过勘察结果,评估基坑降水的可能影响和降水方案的合理性。
2.防渗墙施工:在基坑周边设置防渗墙,防止地下水的渗入。
选择适当的防渗材料,增加墙体的密封性能。
3.降水井施工:在地下水位以下,设置降水井。
井口应采用封闭式,井内设置泵和排水管道,使井水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排出。
4.降水管道施工: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规格,保证管道的排水能力。
管道的敷设应合理,避免弯曲和阻塞现象的发生。
5.周边建筑物的保护:降水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物进行保护,防止降水对其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可以设置挡水墙和护坡,确保基坑降水不会侵蚀周围土体和建筑物的基础。
通过以上方案内容和技术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基坑降水问题,保障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
同时,也能够减少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意识。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方案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方案1. 引言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基坑降水是一个重要的工程环节。
基坑降水方案设计方案主要是为了有效控制和处理基坑中的积水,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内容和步骤。
2. 方案设计步骤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需要经过以下步骤:2.1 方案确定在方案确定阶段,需要明确基坑的具体情况,包括基坑尺寸、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
根据这些信息,确定降水方案的目标和要求。
2.2 降水方式选择根据基坑情况和降水目标,选择合适的降水方式。
常见的降水方式包括抽水降水和排水降水两种。
抽水降水是通过泵将基坑中的积水抽出,排入排水渠或池塘中;排水降水是通过设置排水管道,将基坑中的积水排出。
2.3 设计降水系统根据降水方式,设计降水系统。
包括确定降水设备的类型和数量,确定降水管道的布置和连接方式。
同时考虑降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和安全性。
2.4 安全措施设计设计降水方案时,要考虑施工安全。
需要设计相应的安全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安装防护设施等,以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5 施工方案编制在方案设计完成后,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降水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方法,降水管道的铺设方式等。
同时还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3. 降水方案设计要点在基坑降水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根据基坑尺寸和地下水位,选择合适的降水方式。
•设计降水系统时,需考虑降水设备的排水能力和安全性。
•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设计相应的安全措施。
•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降水设备的安装和降水管道的布置。
4. 结论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可以有效控制和处理基坑中的积水,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内容和步骤,并强调了设计中要注意的要点。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方案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和监测,以达到预期的降水效果。
降水方案设计
降水方案设计(一).基坑类型:基坑属于均质含水层澘水完整井基坑。
(二).水位降深计算:基坑开挖需开挖9.7m,降水需降至坑底中央底部0.5m。
基坑中的降水深度:S=10.2-1.5+0.5=9.2m;根据规范要求,需要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0.50m井点管所需埋设深度为:H=10.2-0.5+0.5+17x1/10=11.9m(三).降水方案的选择降水工程是指利用水文地质学原理,通过降水设计和降水施工,排除地表水体或降低地层中的滞水、潜水等地下水的水位,满足建设工程的降水深度和时间要求,并对工程环境无危害性要求。
由于基坑宽度>10m,降水深度>6m,土层的渗透系数为0.08m/d≈0.1m/d,因此采用喷射井点法。
(四).降水结构设计由于基坑面积较大,所以采用2.5型喷射井点,滤管长度1m,井点管长度12 m,环形布置,间距2m。
高压水泵选用流量为50~80m³/h的多级高压离心水泵,每套带动20井管(图为降水后所取的近似水位线)设计降水后水位在基坑中的中心部最高,最近离基坑底部0.5m,标高为-10.2m。
由于抽水后地下水位曲线呈漏斗曲线,我们取坡度为i=1/10的直线近似代表该曲线,则水位线与挡土结构相交点距基坑底部距离为2.2m。
(五).降水结构平面布置图(六).降水井施工施工顺序:1.安装水泵设备及泵的进出水管路2.敷设进水总管和排水总管3.沉没井点管并灌填沙滤料,接通进水总管后及时进行单根试抽、检验4.全部井点管沉设完毕,接通排水总管后,全面试抽,检查整个降水系统的运转情况及降水效果井点管组装时必须保证喷嘴与混合室中心线一致,否则真空度会降低,影响抽水效果。
组装后每根井点管均应在地面作泵水实验和真空测定。
沉没井点管时,井管的冲孔直径不应小于400mm,冲孔深度应比虑管底深1m以上,冲孔完毕后,应立即沉没井点管,灌填沙滤料,最后再用粘土封口,深为0.5~1.0m。
井点管与进水、排水总管的连接均应安装阀门,以便调节使用和防止不抽水时发生回水倒灌,管路接头均应安装严密。
基坑降水计算(设计方案)
.基坑降水设计方案4.2.1、降水工程分析本工程降水面积约5000m2,降水设计时基坑深度按7m考虑。
根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主要为潜水。
主要赋存于第4层细砂层中,水位埋深0、22~0.550m(水位标高2.08m)。
4.2.2、降水方案选择根据本场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本工程降水采用深井围降的方法。
在基坑外围布置围降抽水管井,用以疏干和降低地下水水位。
由于含水层的变化,加上抽降周期短的原因,地下水不会完全疏干,基坑开挖后,初期局部地段坑壁仍会有少量地下水渗入基坑内,须在基坑边坡的含水层渗水部位做暗埋导水管,坑底坡脚设排水沟,将残留渗水引至集水坑,再以水泵抽排至坑外。
降水工程设计A、基坑降水的目的及设计依据a、确保基坑土方的顺利开挖;b、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与安全;c、确保基础施工时干槽作业;d、预防管涌、突水等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地质灾害;e、维持降水,预防地下水水位上升,引起基础上浮;f、控制地下水,减少因降水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B、计算模型及水文地质参数选择a、计算模型选择基坑涌水量计算模型可为潜水完整井基坑远离隔水边界模型。
b、水文地质参数选择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并考虑几年来本场区地下水变化及地下水水位的季节性变化,综合确定本场区的水文地质参数。
C、计算过程1)基坑等效半径r0式中:r0—不规则基坑圆形概化后的等效半径(m);A—基坑面积(m2);计算得,r0=84.7m;2)降水影响半径R潜水含水层式中:R—降水影响半径(m);S—降水井外壁处的水位降深(m)(S=6m);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H—含水层厚度(m)(H=6m);计算得:R=20.78m;3)基坑涌水量Q、涌水量按下式计算:式中 Q——基坑涌水量;k——渗透系数;H——潜水含水层厚度;S——基坑水位降深;R——降水影响半径;r0——基坑等效半径。
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涌水量计算可得1.52立方/小时4)排水量:根据潜水泵说明书,本潜水泵功率为4千瓦/小时,每小时排水量为65立方/小时。
基坑降水设计方案
基坑降水设计方案基坑降水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降水是一个重要的施工难题。
本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基坑降水设计方案,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降水原理1. 地下水位分析:通过对现场地下水位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地下水位的深度和变化趋势。
2. 渗流分析:利用水文地质勘探数据,分析地层的渗透性以及渗流方向和速度。
3. 降水方法:根据地下水位和渗流分析结果,确定合适的降水方案,包括水井降水、管道降水等。
三、工程预处理1. 探槽法:在基坑周边进行探槽,以确定地下水位的深度及渗流方向和速度。
2. 地下水位监测井:设置地下水位监测井,定期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3. 渗流性试验:进行渗流性试验,确定地层的渗透性参数。
四、降水方案设计1. 水井降水方案:a. 井点选择:根据探槽法和地下水位监测井数据,选择适当的井点位置。
b. 井点深度和间距:根据地下水位变化和渗流分析结果,确定井点的深度和间距。
c. 井点井筒材料和管道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层情况,选择适当的井筒材料和管道尺寸。
d. 排水泵站:根据基坑降水流量和距离确定排水泵站的位置和功率。
2. 管道降水方案:a. 管道设置:根据探槽法和地下水位监测井数据,确定合适的管道设置方案。
b. 管道材料和尺寸: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层情况,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尺寸。
c. 阀门和排水泵站:设置合适的阀门和排水泵站,以控制降水流量和排水时间。
五、施工及监测1. 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降水井点钻探施工、降水管道铺设等。
2. 施工监测:设置合适的监测点位,定期监测地下水位、降水流量和管道安全运行情况。
3. 监测数据处理: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和修正降水方案,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六、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地下水位监测井数据表2. 渗透性试验数据表3. 降水井点位置图4. 降水管道布置图5. 监测数据统计表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基坑:指在土壤或者岩石中挖掘用于建造物或者其他工程的深坑。
基坑支护、降水、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毕业设计,非常详细)
基坑支护、降水、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一、引言基坑支护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和地下结构施工中。
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涉及多方面因素,如降水处理、地质环境等。
本文以一座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工程为例,详细探讨基坑支护、降水处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
二、基坑支护设计2.1 地质环境调查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前,首先需要进行地质环境调查,了解地下水位、土层情况、地下管线等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基坑支护设计参数。
2.2 基坑尺寸计算结合建筑设计要求和地质环境调查结果,计算基坑的尺寸,确定基坑深度、坡度等参数。
2.3 支护形式选择根据基坑深度和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形式,如土钉墙、深基坑支护墙等。
2.4 支护结构设计设计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撑系统、锚杆设计、支撑筏板等。
三、降水处理方案3.1 设计排水系统根据地下水位和降水情况,设计合适的排水系统,包括抽水井、排水管道等。
3.2 预留降水措施在设计中预留降水措施,如建立临时排水渠、设置防渗措施等,以应对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工程施工方案4.1 施工工艺选择根据支护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确保支护结构的正确施工。
4.2 施工进度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4.3 施工质量控制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管,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总结通过本文对基坑支护、降水处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的详细分析,提出了有效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能够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
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停车场、地铁等工程,基坑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是保障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针对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1. 降水原理基坑降水是通过降低基坑内的水位,减小土体的孔隙水压力,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保证基坑工程施工安全。
降水的原理是利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板时,在基坑四周设置排水孔,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抽出排出基坑。
2. 施工方案(1)设计降水方案:在设计阶段,根据基坑的特点、周边环境、地下水位等因素,确定降水方案。
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井点降水、井点加深井降水、槽槽抽水等方式。
(2)施工前准备:施工前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下水位、土质情况等信息,制定详细施工方案,确定降水井点位置,选用适当的排水设备。
(3)安全措施:在降水、排水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4)监测控制:在降水、排水施工过程中,要对降水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及时调整降水设备工作状态,保持基坑内部的稳定。
3. 施工注意事项(1)避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进行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时,要注意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防止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周边建筑物或者地下水资源。
(2)合理设置降水井点:降水井点的设置位置应该根据基坑的地形、土质等因素来确定,合理设置降水井点可以提高降水效果,减小施工成本。
(3)及时处理降水设备故障:降水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需要及时处理,避免因为设备故障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影响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对于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降水、排水方案,严格执行相关施工措施和安全规范,确保基坑工程的施工进展顺利。
希望本文对基坑降水、排水施工方案有所帮助。
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
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1.1降水方案根据场地条件、再结合基坑开挖情况,本基坑降水采用水泥无砂管井降水方案。
降水井井径采用600mm,滤管采用外径400mm的无砂滤管。
1.2单井及基坑涌水量计算(1)单井涌水量单井涌水量按《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中4.5-1式计算:q=24ld/α式中 q-------单井出水量(m3/d);d-------过滤器外径(mm),d=400mm;l--------过滤器淹没段长度(m),取l=0.5m;α-------与含水层渗透系数有关的经验系数,取α=100;q=24×0.5×400/100=48(m3/d)⑵总涌水量基坑涌水量采用潜水完整井进行计算:Q=1.366K(2H-S)S/(lgR0-lgr0)式中 Q------总涌水量(m3);K-----渗透系数(m/d);取K=8.0m/d;H-----含水层厚度(m);取H=12m;S-----静止水位与设计降低水位之差(m);取S=0m;R-----影响半径(m);R=2S√KH, R=117.5m;R0-----基坑等效半径(m); R0=205.4m;r0----引用半径(m);r0=0.564√24306=87.9m;Q=1.366×8×(2×12-6)×6÷(lg205.4-lg87.9)=3207.0(m3/d)1.3降水井井深设计降水井深度采用《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中的2.3式计算公式:Hw=HW1+HW2+HW3+HW4+HW5+HW6式中 HW------降水井深度(m);HW1-----基坑深度(m),取基坑深度为HW1=8.0m;HW2-----降水水位至基坑底的深度(m),HW2=0.5m;i---------水力坡度,取i=1/15;r0--------基坑等效半径或井排间距的1/2;r0=87.9m;HW3-----ir0=5.9m;HW4-----降水期间水位变幅(m),HW4=0.5m;HW5-----降水井滤水管过水长度(m),HW5=0.5m;HW6-----沉砂管长度(m),HW6=1.0m;HW=8.0+0.5+5.9+0.5+0.5+1.0=14(m)考虑到含水层的厚度及不透水层埋深,降水井以进入不透水层1.0米为宜,则降水井深度为HW1=10m。
基坑降水设计
基坑降水设计第一部分:井点降水计算的前提1、所需水文地质资料(1) .水层性质——承压水、潜水;(2) .含水层厚度H ;(3) .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和影响半径R ;(4) .含水层的补给条件,地下水流动方向,水力梯度;(5) .原有地下水埋藏深度,水位高度和水位动态变化资料;(6) .井点系统的性质一一完整井、非完整井。
2、了解建筑工程对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1) .建筑工程的平面布置、范围大小,周围建筑物的分布和结构情况;(2) .建筑物基础埋设深度、设计要求的水位下降深度;(3) .由于井点排水引起土层压缩变形的允许范围和大小。
第二部分:基坑降水方法一、明沟排水(一) 、明沟排水的适用条件明沟排水是指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明沟或渗渠和集水井,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出基坑外的降水方法。
明沟排水(简称明排)一般适用于土层比较密实,坑壁较稳定,基坑较浅,降水深度不大,坑底不会产生流砂和管涌等的降水工程。
当具备下列条件时,一般可以采用明沟排水方案。
(1)地质条件。
场地为较密实的、分选好的土层,特别是带有一定胶结度或粘稠度的土层时,由于其渗透性低,渗流量较少,在地下水流出时,边坡仍稳定,即使在挖土方时,底部可能会出现短期翻浆或轻微变动,但对地基无损害,所以适宜明排;当地层土质为硬质粘土夹无水源补给的砂土透镜体或薄层时,由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其所储存的少量水会很快流出而被疏干,有利于明诽;在岩石土质中施工时,一般均可以进行明排。
(2)水文条件。
场地含水层为上层滞水或潜水,其补给水源较远,渗透性较弱,漏水量不大时,一般可以考虑采用明排随水。
(3)挖土方法。
当采用拉铲挖斗机、反向铲和抓斗挖土机等机械挖土,为避免由于挖土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浸泡而影响施工时,对含水层的砂、卵石. 涌水量较大、具有一定阵水深度的降水工程,也可以采用明排降水。
(4)其他条件。
当基坑边坡为缓坡或采用堵截隔水后的基坑时;建筑场地宽敞,邻近无建筑物时;基坑开挖面积大,有足够场地和施工时间时:建筑物为轻型地基荷载等条件下,采用明排降水的适用条件可以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降水设计第一部分:井点降水计算的前提1、所需水文地质资料(1).水层性质——承压水、潜水;(2).含水层厚度H;(3).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和影响半径R;(4).含水层的补给条件,地下水流动方向,水力梯度;(5).原有地下水埋藏深度,水位高度和水位动态变化资料;(6).井点系统的性质——完整井、非完整井。
2、了解建筑工程对降低地下水位的要求(1).建筑工程的平面布置、范围大小,周围建筑物的分布和结构情况;(2).建筑物基础埋设深度、设计要求的水位下降深度;(3).由于井点排水引起土层压缩变形的允许范围和大小。
第二部分:基坑降水方法一、明沟排水(一)、明沟排水的适用条件明沟排水是指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明沟或渗渠和集水井,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出基坑外的降水方法。
明沟排水(简称明排)一般适用于土层比较密实,坑壁较稳定,基坑较浅,降水深度不大,坑底不会产生流砂和管涌等的降水工程。
当具备下列条件时,一般可以采用明沟排水方案。
(1)地质条件。
场地为较密实的、分选好的土层,特别是带有一定胶结度或粘稠度的土层时,由于其渗透性低,渗流量较少,在地下水流出时,边坡仍稳定,即使在挖土方时,底部可能会出现短期翻浆或轻微变动,但对地基无损害,所以适宜明排;当地层土质为硬质粘土夹无水源补给的砂土透镜体或薄层时,由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其所储存的少量水会很快流出而被疏干,有利于明诽;在岩石土质中施工时,一般均可以进行明排。
(2)水文条件。
场地含水层为上层滞水或潜水,其补给水源较远,渗透性较弱,漏水量不大时,一般可以考虑采用明排随水。
(3)挖土方法。
当采用拉铲挖斗机、反向铲和抓斗挖土机等机械挖土,为避免由于挖土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浸泡而影响施工时,对含水层的砂、卵石.涌水量较大、具有一定阵水深度的降水工程,也可以采用明排降水。
(4)其他条件。
当基坑边坡为缓坡或采用堵截隔水后的基坑时;建筑场地宽敞,邻近无建筑物时;基坑开挖面积大,有足够场地和施工时间时:建筑物为轻型地基荷载等条件下,采用明排降水的适用条件可以扩大。
明沟排水的抽水设备常用离心泵、潜水泵和污水泵等,以污水泵为好。
(二)、明沟排水工程的布置随着基坑的开挖,当基坑深度接近地下水位时,沿基坑四周(基础轮廓线以外,基坑边缘坡脚0.3m内)设置排水沟或渗渠,在基坑四角或每隔30~40m设一直径为0.7~0.8m的集水井,沟底宽大于0.3m,坡度为0.5%—1.0%,沟底比基坑底低0.3~0.5m,集水井底比排水沟底低0.5~1.0m。
集水井容积大小决定于排水沟的来水量和水泵的排水量,宜保证泵停抽后30分钟内基坑坑底不被地下水淹没。
随着基坑的开挖,排水沟和集水井随之分级设置与加深,直到坑底达到设计标高为止。
基坑开挖至预定深度后,应对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修整完善,沟壁不稳时还须利用砖石干砌或用透水的砂袋进行支护。
二、轻型井点降水(一)、轻型井点的降水原理及适用条件轻型井点抽水系真空作用抽水,如图1所示。
轻型井点由井点管、过滤器、集水总管、支管、阀门等组成管路系统,井由抽水设备启动,在井点系统中形成真空,并在井点周围一定范围形成一个真空区,真空区通过砂并扩展到一定范围。
图1轻型井点系统(a)轻型井点系统总体布置图;(b)单井点布置图1、井点管;2、过滤管;3、沉淀管;4、集水总管;5、连接管;6、水泵房;7、静水位;8、动水位;9、弯头;10、由任;11、阀门,12、粘土;13、砾科(二)、轻型井点工程的布置平面形状、大小,要求降深,地下水流向和地基岩性等因家决定,可布成环形、U型或线形等,一般沿基坑外缘1.O~1.5m布置。
当降水基坑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成不规则形状时,常采用环形封闭式或U形井点布置。
当降水深度在6m以内时,采用单级井点降水。
当降水深度较大时,可采用下卧降水设备或多级井点降水(图2)。
图3 二级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1. 地下水静止水位;2.从第二级抽水时地下水位的降落曲线;3.从第一级抽水时地下水位的降落曲线三、喷射井点降水(一)、喷射井点降水原理及适用条件喷射井点系统由高压水泵、供水总管、井点管、喷射器、测真空管、排水总管及循环水箱所组成。
喷射井点主要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小的含水层和降水深度较大(8~2m)的降水工程。
其主要优点是降水深度大,但由于需要双层井点管,喷射器设在井孔底部,有二根总管与各井点管相连,地面管网敷设复杂,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管理困难。
四、电渗井点降水电渗降水一般只适用于含水层渗透系数较小(0.1m/d)的饱和粘土,特别是在淤泥和淤泥质粘土之中的降水。
由于粘性上的颗粒较小,地下水流动十分困难,其中仅自由水在孔隙中流动,其它部分地下水则处于被毛细管吸附的约束状态,不能在压力水头作用下参与流动,当向土中通以直流电流后,不仅自由水、而且被毛细管约束的枯滞水也能参与流动,增加孔隙水流动的有效断面,其渗透性提高数十倍,从而缩短降水时间,提高降水效果。
一、管井降水(一)、管井降水原理及适用条件管井降水方法即利用钻孔成井,多采用单井单泵(潜水泵或深井泵)抽取地下水的降水方法。
当管井深度大于15m时,也称为深井井点降水。
管井井点直径较大,出水量大,适用于中、强透水含水层,如砂砾、砂卵石、基岩裂隙等含水层,可满足大降深、大面积降水要求。
(二)、管井防水工程的布置抽降管井一般沿墓坑周围距基境外缘1.2m布置,如场地宽敞或采用垂直边坡或有锚仟和土钉护坡等条件下,应尽量距离基坑边缘远些,可用3~5m;当基坑边部设置围护结构及止水帷幕的条件下,可在墓坑内布置管井,采用坑内降水方法。
管井的间距和深度应根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降水范围和降水深度确定。
井间距一般为10~20m。
当降水层为弱透水层或降水深度超过含水层底板时,井间距应缩小,可用6~8m;当降水层为中等送水层或降水深接近含水层底板时,井间距可为8~12;当降水层为中等到强透水层,含水层厚度大于降水深度时,可用12~20m;当降水深度较浅,含水层为中等以上透水层.具有一定厚度时,井间距可大于20m。
井点深度要大于设计井中的降水深度或进入非含水层中3~5m,井中的降水深度由基坑降水深度、降水范围等计算确定。
六、辐射井点降水(一)、辐射井点降水的原理及适用条件辐射井降水是在降水场地设置集水竖井,于竖井中的不同深度和方向上打水平井点,使地下水通过水平井点流入集水竖井中,再用水泵将水抽出,以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
该降水方法一般适用于渗透性能较好的含水层(如粉土、砂土、卵石土等)中的降水,可以满足不同深度,特别是大面积的降水要求。
(二)、辐射井点降水工程的布置辐射井降水的竖井和水平井点设置,应根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降水深度和降水面积等综合考虑确定。
集水竖井一般设置在基坑的角点外2~3m,竖井直径3~5m,深度超过基坑底3~5m。
对于长方形基坑,可在对角设置两个集水竖井;当基坑长度较大时,可在一长边的两个角和另一边中部各设置一个集水竖井;基坑长度大于100m时,可按50~80m间距设置一个竖井。
对于正方形基坑,其边长大于40m,可在基坑的四个角设置竖井。
当降水面积特别大时,除在周边按50—8hn间距布设竖井外,还可以在基坑中部设置临时降水井点。
水平井点在集水竖井内施工,其平面位置一般沿基坑四周布设,形成封闭状。
当面积较大或降水时间要求紧时,可在基坑中部打入水平井点,形成扇形状。
七、自渗井点降水自渗井点降水法适用于下列条件:(1)在降水范围内的地层结构为三层以上,含水层有两层以上,备含水层之间为相对隔水层(以粉质粘土为主)或隔水层(以粘土为主)。
下层含水层的埋深以距离基坑底5~20m为宜。
(2)下层含水层的水位(或水头)低于上部含水层水位,并低于基坑施工要求降低水位。
(3)下层渗透系数大于上层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且具有一定厚度(一般大于2m),能消纳的水量大于或等于降水深度内的基坑涌水量。
(4)上层地下水的水质未受污染,符合引入下层地下水的要求。
这种降水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井点降水方法,具有施工简单、快速,不用抽水设备,不排水,不耗能,不占用场地,便于管理,成本低等优点。
八、综合井点降水对于一些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工程有特殊要求,采用某一种井点降水难以取得满意的降水效果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降水方法,如管井与轻型井点降水相结合.喷射井点和电渗井点降水相结合,管井与引渗砂砾井相结合,轻型井点与喷射井点降水相结合等。
下面介绍渗抽结合的阵水方法。
在具备一定自渗条件,但自渗后的水位降深不能满足降水要求,或降水面积较大,光靠周边围降不能使基坑中部的降水深度及降水时间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时,可以采用砂砾井或管井引渗配合轻型井点或管井抽水来达到降水目的。
当场地具备浅层自渗条件,但自渗后的水位埋深高于降水深度或降水面积大时.沿基坑四周或中部布置砂砾引渗井,以降低上层滞水水位,并于基坑四周边沿适当增加管井抽取下部砂层的地下水,以加深引渗井中的混合水位,从而达到设计降水深度和保证降水工期的要求。
两种井的间距和深度应根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降水要求确定,可参照以上相同井点布置。
当场地具备深层自渗条件,但降水深度很大,或降水面积很大时,可在基坑周边或中部布置引渗管井,以降低上层滞水和中部浴水含水层中的水位,再选用部分管井作为抽水井,抽取下部承压(潜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以满足降水要求。
此方法可以将地下水位降至20m以下。
当上层滞水或潜水含水层埋藏较浅,其含水层为粉、细砂,基坑深度进入第二含水层或以下时,虽然具备深层自渗条件,但只有引渗管井难以有效地疏干含水层,常常引起边坡或桩间土的坍塌。
因此,采用引渗管井降低地下水位,再用轻型井点疏干上层滞水或潜水的残留水、以保证降水效果和边坡稳定。
第三部分:井点降水方案设计一、井点降水方法的选择及降水工程的布置(一)降水方法的选择在查明降排水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明确降水任务要求的基础上,参考表1选表1 各类井点适用范围择合适的降水方法。
由于各种降排水方法具有一定程度的通用性,在具体选择时应作方案比较,以期得到经济合理的降水效果。
(二)降水工程的平面布置降水工程的几何图形是多样的,但井点布置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形式:块状形的基坑采用环形封闭式,条形状的基坑采用直线形式的布置方法。
(1)环形封闭式平面布置。
凡基坑成块状的均宜采用封闭式井点布置。
当遇有降水面积大。
封闭式井点布置因跨度大不能满足降水要求时,可分块进行抽水。
(2)线型平面布置。
当降水工程基坑为条形状图形时,如管沟、电缆沟、运河、水渠等工程,均采用线形式布置井点。
究竟采用单排或采用双排(坑二侧)井点布置,需视工程特点而定。
当基坑宽度不大于5m 及地下水位降低又不超过4m 时,一般均采用单排井点布置。
降水工程,根据井点布置在坑外或坑内又可区分为三种类型:即坑外降水、坑内降水及坑外与坑内相结合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