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深基坑降水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文字部分
1、工程概况 (2)
2、方案设计的编制依据 (3)
3、场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4)
4、基坑降水设计 (10)
5、降水水位预测及降水动态控制 (16)
6、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预测及评价 (18)
7、施工要求 (20)
8、施工监测与降水维护 (22)
●图表部分
附图(一)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附图(二)降水井结构示意图
附图(三)基坑地质纵断面图
●其它
附件一基坑工程施工图设计专项审查(技术性)意见表
1、工程概况
1.1 地理位置
新河街站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与新河街交叉路口南侧,车站南北向设置于友谊大道下方。车站西侧为内沙湖公园。
1.2 基坑规模及开挖、支护方式
车站沿友谊大道东侧自北向南分别是新生路泵站、武汉供电公司、阳光水岸住宅小区及地下车库、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武昌分局,均紧贴规划友谊大道红线;车站沿友谊大道西侧为内沙湖公园。车站大里程端头垂直于友谊大道有一规划道路,规划道路红线宽30m。规划路以南为加油站、金盛国际家居广场及在建高层建筑。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以及现场调查,场地范围内已有燃气、电力、通信及给排水管线已迁移到施工影响范围以外。
新河街站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主体基坑长度341.63m,标准段基坑宽度为21.3m,盾构外扩段宽度为26.1m;基坑平面呈长方形,主体基坑开挖深度标准段约为18.03m,盾构下沉段约为19.84m。基坑面积约6881m2。基坑所在位置现状为友谊大道,根据车站地质勘察报告,综合考虑车站站址环境及周边规划情况,主体围护结构采用10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墙顶设冠梁,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和钢支撑作为支撑体系使用。
车站主体围护地连墙墙底标高-15.3~-17.80m,墙底端置于20b-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或20b-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层中。
1.3 基坑开挖降水方式
基坑降水方式为“封闭式”减压降水,拟采用中深管井取水。设计降水目标为基坑底以下1.0m。
2、方案设计的编制依据
2.1《武汉市轨道交通七号线一期工程第三标段(设计06标)新河
街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2013年10月20日)(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2.2 本车站基坑设计文件;
2.3国家标准《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07-1999);
2.4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2.5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2.6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1);2.7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2.8行业标准《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2.9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
2.10地方标准《基坑管井降水工程技术规程》(DB42/T830-2012);
2.11轨道交通7号线邻近车站深基坑降水设计、施工经验及有关
技术资料。
3、场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3.1 地形地貌
拟建新河街站位于武昌区友谊大道与新河街交汇处附近,毗邻内沙湖公园,本车站呈南北向分布于友谊大道上,起于武汉供电公司友谊路110KV变电站,止于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武昌分局附近。场地地面标高在20.68~21.64m之间(以孔口标高计),地势较为平坦,地貌单元属长江冲积Ⅰ级阶地。
3.2 地基土分层
根据地勘报告,场地主要岩土层分布如下:
(一)填土(Q ml)层
①杂填土(地层代号(1-1)):
杂色,湿~饱和,高压缩性,由粘性土与砖块、碎石、块石、片石、炉渣等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混合而成(局部地表有15~50cm 厚的沥青砼地坪)。该层土结构不均、土质松散,层厚0.80~5.00m,普遍分布于场地表层,堆积年限一般大于10年。
②素填土(地层代号(1-2)):
灰褐~灰色,以粉质粘土为主,软~可塑状态,湿~饱和,高压缩性,局部夹植物根系及小碎石,埋深0.80~2.70m,层厚
0.70~3.30m,场地沿线局部分布,堆积年限一般大于10年。
③淤泥(Q l)(地层代号(1-3)):
灰褐~灰黑色,饱和,流塑状态,高压缩性,富含有机质及
生活垃圾,具流变性,具腐臭味,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地段零星分布,埋深2.40~3.50m,其厚度0.70~2.40m。
(二)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层
①淤泥质黏土(地层代号(3-4)):
灰~褐灰色,饱和,流~软塑状态,高压缩性,含少量高岭土,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沿线局部分布,埋深2.50~5.40m,其厚度10.30~17.20m。
②粉质黏土(地层代号(3-4a)):
灰褐~黄褐色,饱和,软~可塑状态,压缩性中偏高,含氧化铁,铁锰质结核及少量高岭土,局部地段夹粉土、粉砂,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主要分布于场地(3-4)层淤泥质黏土下,埋深14.00~20.00m,其厚度2.60~6.70m。
③粉土、粉砂夹粉质黏土(地层代号(3-5)):
灰色,饱和,稍密、松散夹流塑状态,压缩性中偏高,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局部夹粉质粘土,粉土、粉砂层厚比约4:6。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埋深18.60~25.00m,其厚度0.90~
7.40m。
④粉砂夹粉土(地层代号(4-1)):
灰色,饱和,稍密状态,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含白云母,局部夹稍密状粉土,沿线部分地段分布。埋深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