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西安地铁纬一街车站深基坑开挖降排水设计与施工

3 . 7 抽水 设备选择 根据管井井点 的理论进 水量 , 并结合现场抽 水试验获取参数 , 选 用 潜 水泵 号 为 : QD 6 — 4 5 / 4 — 1 . 5 , 经 测试 井 内出水量 为 3 5~7 0 m , 井 内水 面控制 在 2 5 . 5 ~ 2 6 . 5 m之 间 , 基坑 四角 水位 观测管 内水 面控 制在 l 8 ~ 1 9 m之 间。 4 . 排水方案设计 1 ) 排水沟和集水井设 置在排 桩围护结构之外 1 m处 。 2 ) 基 坑 中的明沟与 集水井 随基坑 的不断 开挖而逐 步加 深 , 其离 开 排桩不小于 0 . 3 m, 明沟的断面采用梯形 , 其 沟底宽度 为0 . 3 m 。 3 ) 集水 井设 置在基 坑角或每隔 3 0 ~ 4 0 m设一 个 , 其 直径 为 0 . 5 m, 深 约1 . 0 m。井 壁可用 挡土板 做临 时支护 , 井底铺 0 . 3 m厚 的砾 石 , 以防泥 砂堵塞水泵 。 根据 建筑基 坑支护 技术规程要 求 , 设计 降水深 度在基坑 范 围内不 4 1 坑外 四周排水 沟采用 O . 5 × 0 . 5 m矩形 断面 , 将 降水井及坑 内集水 宜小 于0 . 5 m , 本 工程降水最小深度 S = 1 8 . 1 + 0 . 5 — 1 3 . 7 = 4 . 9 m 。选用坑外 管 井 内水引排至市政排污管道 中。 井井点降 水 、 四周设 明沟排除井点 内抽 出的地下 水方案 。 5 1 雨期施工前 应检 查现场的排水系统 , 保证水 流畅 通。 3 . 2 基 坑出水量计算 5 . 降水井施工 根 据《 地 下铁 道 、 轻 轨交 通岩 土工程勘 察规 范) ) ( G B 5 0 3 0 7 — 1 9 9 9 ) 条 降水 井采用 锅锤钻及 其 配套设备 成孔 。孔 径 书 7 5 0 m m, 管 井 内径 形基坑 出水 量计 算公式 : 4 6 0 m m, 井壁厚度 9 . 5 e m; 地面 以下 0 ~ 1 4 m为 实管 , 1 4 ~ 2 6 m为过 滤管 , R= 2 S 厩 :2 × 4 . 9 × 、 = 9 8 m 孔底 2 m为实管 ; 井壁外侧填塞 3 - 5 m m的天然砾 石( 米石 ) 作为反滤层 。 主要施 工程序为 : 先根据 车站降水井点平面布 置图测放井位 , 当布 Q= + 设 点受地 面障 碍物影 响时 , 根据 现场条 件适 当调整 井位 ; 之后 钻机就 位, 钻机 台座应安装稳 固水平 , 大钩对准井位 中心 , 大钩 、 转盘 中心与井 : + 位 中心 三 点 应 在 一 条 直 线 上 ; 最后完成钻进成孔 , 成 孔 直 径 为 6 l g9 8 一l g 1 ・ . ≥ 7 5 0 m m, 施工 时在水位 以上部分 直接干 钻 , 人工 清理 土方 , 达水 位线 以 下部分 , 钻进 时应 加入适量清水 。 降水 井施 工完毕后 , 采 用大功率泥浆泵多次洗 井 , 至孔 内抽 出水 流 其中 , R为影响半径 ; H 为静 止水位至含水层底 部的距离 ; K为渗透 清澈 , 然后 安装潜水泵进行降水作业 。 系数 ; Q 为基坑 出水量 。 6 . 结束语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 程 , 均质含水层完整井基坑涌水量 为 : 深 基坑降水 、 排水施 工方案 , 应根据 土层的渗透 系数 、 要 求降水 的 Q 1 . 3 6 6 k ( 2 H—s ) s 1 . 3 6 6 x 8  ̄ ( 2 5 —4 . 9 ) × 4 . 9 深 度和工 程特点 , 经过技术 、 经济和节 能 比较后 确定 , 但 由于土层地 挖深基坑 , 由于含 水层被切断 , 在压 差作 用下 , 地下水 必然会 不断地渗 流入基坑 , 如不进行 基坑降排 水工作 , 将 会造 成基坑 浸水 , 使 现场施工条 件变差 , 地基承 载力下降 , 在动水压 力 作用下还可能引起边坡失稳 、 管涌等现象 , 进行深基坑降排水主要 目的为 : l 1 防止基坑坡面和基底渗水 , 保持 基底干燥便 于施工 ; 2 ) 减少土 体含水量 , 有效提高土体物 理力学性 能指标 , 从而 提高支 护体 系的稳定度和强度 , 减少 围护桩 的变形 ; 3 ) 不影响邻近建筑物及地下 管线的正常使用 。 2 . 工程概 况、 地质、 水文条件 西安地 铁纬 一街站 为地下 二层 明挖 顺做车 站 , 基坑 开挖深 1 6 . 5~ 1 8 . 1 m, 平面 尺寸 1 9 - 3 ×1 7 9 . 6 m, 围护 形式为钻 孔桩 + 钢 支撑+ 网喷 砼支 护 。桩长 2 1 ~2 2 . 4 m, 桩 间距 1 . 5 m; 采 用三 道 q b 6 0 0 ( 壁厚 1 4 mm ) 钢 管对 围护结构分层支撑 ; 桩 问网喷 C 2 0 砼厚 1 5 c m。 车站范 围内地 层从 上至下分别为 : 全 新统人工填土 、 第 四系上更新 地层( 新黄土层 、 古 土壤层) 、 第 四系 中更新地层 ( 老黄土层 、 粉质粘土) 。 站 区地下水 属潜 水类 型 , 勘 察期 间稳定水 位埋 深 1 3 _ 3 ~1 4 . 1 m, 区 站潜水含 水层为 中更新地 层风积黄 土及 冲积 粉质粘 土 , 整体上 含水层 透水性较差 , 潜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地表水渗入以及 区外径流补给。 中更新 统地层老黄 土( Q : 褐 黄色 , 虫孔发 育 , 含钙质结核 , 见蜗牛 壳碎 片 , 可塑状 态 。位 于地下水 位附近 , 站 区 内连续 分布 , 属 中压缩性 土, 不 具有湿 陷性 。层厚 3 . 8~5 . 6 m, 层底 深度 1 5 - 8 ~1 7 . 6 m。粉 质粘土 ( Q : ) : 灰黄色 , 含少量 铁质条纹及 钙质 、 铁锰 质结核 , 局部钙质结 核形成 2 0 c m 左 右硬层 。具层 理 , 硬塑 ~可塑状态 , 站区 内连续分 布 , 属 中压缩 性土 。最大揭露厚 度 3 3 . 3 m。 3 . 基坑 降水方 案设计 3 . 1 基坑 降水 方案
西安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西安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西安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摘要:以西安地铁五号线和平村车站基坑降水施工为例。
根据车站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情况,结合车站的整体施工方案,进行车站基坑降水设计。
根据降水设计进行降水井布置,降水井施工,降水机具选择。
并在降水过程中对降水情况进行观测,以保证车站施工过程中降水情况满足施工要求及周边建筑物安全。
关键词:地铁车站;基坑降水;降水设计;降水井施工1 工程概况1.1设计概况和平村站为西安地铁五号线一期工程第一个车站,位于昆明路和经二十五路交汇处,跨路口东西向敷设,车站为地下二层14m岛式站台车站。
标准段宽22.7m,车站总长度为546.1m。
车站部分共设5个出入口,4组风亭。
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拟建和平村站场地地貌单元属皂河一级阶地。
车站场地地形总体平坦,地面高程396.5~399.76m,高差3.26m。
1.2.1工程地质本车站在勘探深度55.0m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堆积物,即由全新统人工填土,冲洪积黄土状土、中砂、粉质黏土,上更新统冲积粉质黏土、粗砂及中更新统冲积粉质黏土、中砂等组成。
1.2.2水文地质(1)地下水位补给、径流及排泄该场地所揭露的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水位埋深14.3~17.3m,基本呈连续分布;潜水位埋深30.0m左右。
根据详细勘察报告,覆盖层为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主要为弱透水的黏性土夹砂层透镜体,潜水含水层厚度大于50m。
本地区潜水补给来源主要来自侧向径流补给、大气降水入渗及绿化带灌溉水的入渗补给。
(2)地下水动态根据地勘报告可知该地区的长期动态资料分析:一般7~9月份水位埋深最大,为低水位,12月到次年2月份为高水位期,水位埋深最小。
根据该场地的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特征,潜水位受蒸发影响较大,夏季天气炎热,蒸发量大,水位埋深明显变大,7~9月降雨量增多,水位开始回升,冬季气候干燥,蒸发量减少,水位年内达到高水位。
地铁车站深基坑帷幕坑内降水技术

五、降水作业 排水管路
地面排水管为1根直径为φ300mm的pvc管,布置在基坑四周,水泵采用50mm胶皮软管或白塑料管引至地 面排水管道。排水经过滤后排入市政管线,排水口位置经市政统一认可确定。选定排水口的数量和管线应满足 降水最大排水量的要求,排水口管径大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具体确定,应满足合理疏排地下水及雨水。
1/500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含砂量仍然 较大,重新洗井,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逐一进行。
25
五、降水作业 降水观测
降水期间对地下水动态进行观测,并对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及时分析。当地下水位急剧变化及时分析原因(如水 泵损坏、地下含水构筑物突然破裂漏水或区域地下水位上升等),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一、工程概况 站场位置及设计概况
浐河站位于西安市浐河东岸、长乐东路南侧,东三环半坡立交桥的西南角。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 DK28+987.00。本车站为地下三层双柱三跨岛式车站,车站长度134.6m,标准段宽度约21m,车站底 板埋深约22.31m,顶板覆土厚度约2.9m。车站西端为盾构始发,东端为盾构到达。本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放坡和800mm厚地下连续墙结合的支护方案,车站主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 结构外设置全外包防水层。
n1.1Q/q
12
四、降水计算
管井基本参数 根据上述计算,结合类似工程经验,初步确定浐河站管井降水基本参数如下: 表2 降水井参数
名称
井直径(m)
井间距(m)
井深(m)
井数(m) 选择水泵扬程(m)
管井位浐置河确站定
0.6
15.3
30
22
40
降水井位置的确定应根据车站围护结构、车站主体结构尺寸、钢管支撑等综合考虑,并考虑到地下结构施工操作 空间及尽量避免降水井置于结构的转角处(因为这些地段构造钢筋多,后期防水处理难度大)。
西安地铁凤栖原车站深基坑施工降水技术研究

s u p po t r t o s i mi l a r wo r k s .
Re s e a r c h c o n c l u s i o n s : As t h e wa t e r r e d u c t i o n e n g i n e e in r g i s s t r o n g i n s p e c i a l i t y a n d o b v i o u s i n t e r r i t o r i a l i t y ,t h e s i mi l a r e x p e r i e n c e i s v e r y i mp o r t a n t . F o r t h e wa t e r r e d u c t i o n i n l o e s s s a n d s t r a t u m,t h e r e a s o n a b l e s c h e me or f t h e w a t e r r e d u c t i o n s h o u l d b e c h o s e n a f t e r ma k i n g t h e c o mp a is r o n s i n e c o n o mi c s a n d t e c h n o l o y g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地铁车站降水施工方案

西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XX标降水施工方案编制: 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审批: ___________编制单位:编制时间:第一章工程概况、综述第一节工程简介及地质条件第二节设计基本依据第三节工程特点分析、降水方案选择第二章施工布置第一节施工项目机构设置第二节施工力量投入及主要工作量第三节施工机具投入第四节施工总工期控制第三章降水方案设计及施工第一节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第二节井位布置及成井工艺第三节施工降水技术分析、论证第四节降水及排水措施第四章施工质量保证及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第一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第二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综述第一节工程简介及地质条件一、工程简介1、工程位置西安市城市快速交通二号线规划线路北起陈家堡,南至韦曲,全长32.402km ,共设24 个车站。
远期实施铁路北客站至陈家堡段,正线长度5.949 km ,近期建设铁路北客站至韦区段,正线长度26.452 km 。
二号线一期工程包括铁路北客站(含)至长延堡段,正线(长20.555 km )、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张家堡与长延堡主变电站、地铁与铁路联络线等工程。
西安市城市快速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铁路北客站(含)至张家堡段(不含),包括铁路北客站、麻家什字站、城运村站的土建工程施工。
本标段为XX 标段,为麻家什字站。
该站位于西安北郊经济开发区,在麻家什字村、绕城高速南侧附近。
2 、工程范围本标段包括一个车站,即麻家什字站。
3 、主要工程内容本标段土建工程的施工包括:设计施工图范围内土建结构的施工;防水工程的施工;机电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管网等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施工等;临时性工程的施工、安装与拆除以及防迷流、通信信号、防雷等的接地网工程的施工等。
麻家什字车站:包括双层二跨岛式站台车站1 座,设5 个出入口(修建n A、皿号、W号,1号、U B为预留)、2组风道及风亭。
二、设计概况1 、麻家什字车站①起讫里程:右线YDK1+825.6〜YDK2+003.8,全长178.2m。
西安地铁区间隧道降水施工实例浅析

西安地铁区间隧道降水施工实例浅析摘要:本文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会展中心~三爻区间为例,对该段施工降水进行分析,并将经验加以总结。
关键词:降水施工;降水井1概述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各种交通工具大量增加,人们出行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
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普遍存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出行拥挤,交通拥堵现象,城市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要必然解决的问题。
地铁作为轨道交通工具的一种型式,由于具有运量大、环保、舒适、方便、快捷等优点,逐渐成为各城市优先发展的公共交通型式。
地铁隧道是地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难度大标准高工期长,2工程背景西安地铁二号线D2TJSG-22标会展中心-三爻区间里程K20+623-K21+797.5。
区间从位于长安南路上,从会展中心站南端沿长安南路,穿过绕城高速跨长安南路桥到达三爻站,断面为单线单洞马蹄型隧道,洞顶覆土7.9~19.7m,线间距13~24m,采用矿山法施工。
2.1工程地质本段属黄土梁与黄土塬交汇处,主要地层为全新统地层人工填土、上更新统风积黄土及中更新统饱和软黄土、古土壤。
岩性描述如下:全新统地层(Q4)杂填土(Q4ml)由碎石、灰渣及黏性土组成,较密实。
站区地表大面积分布。
一般厚1.8~2.2m,平均厚1.95m。
素填土(Q4ml)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白灰渣及少量砖瓦碎块,疏密不均。
一般厚0.6-2.1m,平均厚1.32m。
站区地表较少量分布。
黑垆土(Q4el) 褐色,虫孔发育,见多量白色钙质条纹,含蜗牛壳碎片。
坚硬~硬塑状态。
一般厚0.9m~2.4m,平均厚1.68m。
位于人工填土下,站区内基本连续分布,为中压缩性土,具湿陷性。
上更新统地层(Q3)新黄土(Q3eol) 褐黄色,大孔、虫孔发育,见少量白色钙质条纹及蜗牛壳碎片,坚硬~可塑状态。
一般厚8.9~10.9m,平均厚9.65m。
站区内连续分布。
为中压缩性土,具湿陷性。
古土壤(Q3el) 红褐色,具针状孔隙,含多量白色钙质条纹及结核,团粒结构,底部结核富集成30cm左右硬层。
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1. 项目背景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工程是地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施工方案有效降低基坑地下水位,保证基坑施工安全和有效进行。
本文将就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2. 施工范围与目标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的施工范围主要覆盖车站主体基坑区域,目标在于有效控制基坑降水,保障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
3. 降水施工原理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主要原理是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将基坑地下水位降低到安全范围,保证基坑施工中不受地下水影响。
4. 主要工作步骤•方案设计:根据基坑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确定合适的降水方案设计。
•降水施工准备:搭建降水设备,准备排水管道等工具。
•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降水设备的调试和运行。
•监测与调整:实时监测降水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进行调整。
5. 关键技术和设备•降水设备:包括水泵、排水管道等。
•监测设备:用于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实时掌握降水效果。
•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集水井等。
6. 安全保障措施在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做好下列安全保障措施:•人员安全:施工人员需经过相关培训,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
•设备安全:保证降水设备运行正常,定期检查设备状态。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处理准备。
7. 施工效果评价通过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达到以下效果:•降低基坑地下水位,确保基坑施工安全进行。
•提高基坑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减少地铁建设成本,节约资源。
8. 结语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地铁工程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降水施工方案,可以保障地铁车站主体基坑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提供的信息对相关工程实践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地铁车站主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谢谢阅读!。
西安地铁地裂缝暗挖隧道降水施工工艺

西安地铁地裂缝暗挖隧道降水施工工艺一、降水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1 工程位置及结构类型半坡~纺织城区间线路从半坡站出站后,下穿半坡环岛东侧堡子村2#商住楼,以R=450m的曲线向东北方向前行。
下穿电建公司住宅楼群,纺北路,穿越f6地裂缝后,以R=450m半径区间转向东前行。
f6地裂缝(纺北路处)采用矿山法处理,预留盾构通过条件。
1.2 工程地质状况本区间位于堡子村转盘与新寺村之间。
沿线地形平缓,局部起伏较大,地面高程介于406.28~427.44m之间。
根据《西安城市工程地质图集》和本次勘察结果,本区间线路跨越的地貌单元有浐灞河一、二、三级阶地。
2 降水方案2.1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分析、降水方案的选择2.1.1 环境分析A. 建筑物半坡~纺织城区间沿线建筑物比较多,且多为民宅,多为6~7层的砖混或混凝土结构,且距离隧道比较近。
2.1.2 方案选择降水设计区间施工方法为矿山法,在矿山法施工段,隧道开挖前需要提前进行降水。
根据地质资料及线路平纵断面,该段区间底部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无连续隔水层分布。
施工竖井及地裂缝段施工,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施工及周围建筑物安全;地裂缝段地层复杂,需要保证做到无水施工。
拟建工程为地下工程,隧道底埋深约30.65~34.64m,地下水位埋深27.2~30m,基坑水位降深f6地裂缝上盘约为7.14~5.33m,f6下盘约为4.4m,区间在穿越f6地裂缝段采用矿山法施工。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及基坑周边建筑物环境条件,结合西安地铁邻近场地基坑降水工程经验,本区间基坑降水拟采用坑外管井降水,主要选择原因如下:⑴基坑深度范围内含水层主要为4-8层粗砂和4-11卵石层,渗透系数较大,采用管井法降水时,降水井可穿透此层,对基坑中水位的下降有利。
(2) 基坑工程降水涉及到的因素比较多,为了保证基坑降水顺利进行,以及为了解决后期施工降水出现的问题,如局部水位下降太慢或降水不符合设计要求等,需要根据邻近降水井附近区域的观测井水位资料来判断(降水时可利用旁边没有开启的降水井作为观测井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摘要:以西安地铁五号线和平村车站基坑降水施工为例。
根据车站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情况,结合车站的整体施工方案,进行车站基坑降水设计。
根据降水设计进行降水井布置,降水井施工,降水机具选择。
并在降水过程中对降水情况进行观测,以保证车站施工过程中降水情况满足施工要求及周边建筑物安全。
关键词:地铁车站;基坑降水;降水设计;降水井施工1 工程概况1.1设计概况和平村站为西安地铁五号线一期工程第一个车站,位于昆明路和经二十五路交汇处,跨路口东西向敷设,车站为地下二层14m岛式站台车站。
标准段宽22.7m,车站总长度为546.1m。
车站部分共设5个出入口,4组风亭。
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拟建和平村站场地地貌单元属皂河一级阶地。
车站场地地形总体平坦,地面高程396.5~399.76m,高差3.26m。
1.2.1工程地质本车站在勘探深度55.0m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堆积物,即由全新统人工填土,冲洪积黄土状土、中砂、粉质黏土,上更新统冲积粉质黏土、粗砂及中更新统冲积粉质黏土、中砂等组成。
1.2.2水文地质(1)地下水位补给、径流及排泄该场地所揭露的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水位埋深14.3~17.3m,基本呈连续分布;潜水位埋深30.0m左右。
根据详细勘察报告,覆盖层为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主要为弱透水的黏性土夹砂层透镜体,潜水含水层厚度大于50m。
本地区潜水补给来源主要来自侧向径流补给、大气降水入渗及绿化带灌溉水的入渗补给。
(2)地下水动态根据地勘报告可知该地区的长期动态资料分析:一般7~9月份水位埋深最大,为低水位,12月到次年2月份为高水位期,水位埋深最小。
根据该场地的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特征,潜水位受蒸发影响较大,夏季天气炎热,蒸发量大,水位埋深明显变大,7~9月降雨量增多,水位开始回升,冬季气候干燥,蒸发量减少,水位年内达到高水位。
地下水年水位变幅1~2m。
(3)渗透系数的取值根据详细勘察报告及《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1]规定,本区域黏性土的渗透系数采用3~8m/d,砂类土的渗透系数采用20~25m/d,综合渗透系数选用12m/d。
2 总体降水方案根据勘察资料、现场施工场地条件、地下管线情况、现场构筑物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结合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2],确定降水方案如下:(1)车站主体采用集水明排和井点降水方案。
(2)由于车站靠近路边,且四周有建筑物,因而在车站四周布置监控量测点,根据基坑开挖过程中水位的变化,对各降水井抽水情况进行合理有效控制。
并根据车站周围市政雨水管网分布情况将车站降水引入市政管网进行排除。
设计排水管主管(集水管)采用采用φ50白硬管。
部分降水井排水可利用于场施工用水,部分采用暗排。
暗排采用开槽埋设φ80钢管,内穿φ50白硬管接入围挡边排水沟,集中排入市政雨水管道,开槽埋设的管道应做好冬季保温措施。
3 降水井设计3.1降水井结构钻井口径:700mm;成井深度:35m。
井管类型与规格:采用水泥井管,内径400mm、外径500mm;滤水管孔隙率不小于15%;井管固定与连接:井管采用竹片铁丝绑扎固定;在自然水位下,接头采用不少于2层60目塑料滤网包裹封缠;管外滤料规格:根据《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0-86[3]要求采用3-5mm泾河天然砾石,填砾厚度8-12cm;3.2降水井深度计算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第6.3.2条公式[4]:Hw= Hw1+Hw2+Hw3+Hw4+Hw5+Hw6式中:Hw—降水井深度(m);Hw1—基坑深度,车站区间取基坑深度平均值17m,换乘区间基坑深度平均值17m;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取1m;Hw3—ir0;i为水利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取1/10;r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或降水井排间距的1/2(m);其中:r0—基坑等效半径,基坑为矩形基坑可按r0=0.29(a+b)计算,a、b 分别为基坑的长、短边。
a=28m,b=161m,计算得r0=54.81m。
Hw4—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m),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取2m;Hw5—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取4.0m;Hw6—沉砂管长度,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取1.0m;计算降水井深度为:Hw =17+1+(1/10*54.81)+2+4+1=30.481m。
为安全计,增加1/2滤管长度,H=32.481m,结合地层情况取降水井深度为35m。
3.3降水量估算根据地下水类型、基坑形状及含水层构造等特点,采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附录E.0.1条中公式计算:r0—基坑等效半径,基坑为矩形基坑可按r0=0.29(a+b)计算,a、b分别为基坑的长、短边。
a=161m,b=28m,计算得r0=54.81m。
区间段(车站区间长437+50m)计算单元以161m为一段,不考虑每段间降水的相互影响,基坑总涌水量为Q=8815.5m/d。
降水井数量降水井数量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7.3.15)公式计算:n=1.1Q/qn(车站区间)=8815.5 x1.1/240=40.4车站区间降水井间距约2x487/40.4=24.1m,结合降水情况,适当增加降水井数量,拟设置42口降水井,降水井间距取23m。
单井平均出水209 m/d,降水井单井设计出水量240m/d。
3.4降水井布置及机具选择根据以上计算结合车站平面位置,对拟建车站沿基坑外侧布设降水井42口,5口水位观测井,降水井距离基坑2.5m;车站井间距为23m。
水泵规格采用潜水泵,流量20-30m?/h,扬程>35m。
4降水井施工4.1施工方法4.1.1施放井位井位放样完成后,破除现有路面,随后采用洛阳铲打设深度不小于8m的探孔4个,4个孔位均位于四等分钻孔外径的四分点位处。
洛阳铲探测过程中,若预地下不明障碍物,必须开挖揭示后方可继续探测。
4.1.2埋设护筒开孔及探孔完成后即进行护筒埋设。
护筒埋设挖坑坑底须平整、结实,以利于护筒埋设及其垂直度控制。
护筒中心应与桩中心重合,确保钻机沿着桩位垂直方向顺利钻进。
护筒位置正确固定后,四周均匀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
4.1.3钻机就位钻机就位质量直接关系着钻孔质量。
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以确保孔中心位置、钻杆垂直度和钻机底座的水平度。
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应用枕木垫实塞紧,以确保钻机平稳,不发生位移、倾斜和沉陷。
4.1.4成孔钻进过程中,随时测量钻机是否有位移和沉陷。
应在成孔钻具上设置控制深度的标尺并在施工进行中进行观测记录,还应设置控制垂直度的标尺并在施工中进行观测并及时调整。
4.1.5下管井管采用无砂砼滤水管,水位以下包缠2层40目尼龙网,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尼龙网裹严,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3~4条30mm宽、长2~3m的竹条用2道铅丝固定井管。
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井方向立直。
吊放井管要垂直,为防止雨污水、泥砂或异物落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盖或捆绑防水雨布临时保护。
4.1.6填滤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
滤料应具有一定的磨圆度,滤料含泥量(包括含石粉)≤3%,粒径3~5mm。
填砾料时,滤料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宜保持连续。
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滤管偏移及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及时补充滤料,要求实际填料量不小于95%理论计算量。
4.1.7洗井成井后,借助空压机清除孔内泥浆,至井内完全出清水为止,再用污水泵反复进行恢复性抽洗,直至水清砂净,洗井后可进行试验性抽水,确定单井出水量及水位降低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4.1.8抽水潜水泵及泵管安装吊放,置于距井底以上2.5m~3.0m处。
2)基坑开挖至地下水位标高前的超前抽水时间不少于15d;抽水含砂量控制:为防止因抽地下水带出地层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沉降,抽出的水含砂量必须保证,若含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含砂量仍然较大,需重新洗井。
首次(洗井后抽水前)含砂量检测合格后,在抽水期间间隔时间不超过3个月定期进行含砂量检测,异常情况下应根据情况加密检测次数。
开始抽水时,因出水量大,为防止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可以间隔的逐一启动水泵。
抽水开始后,逐一检查单井出水量、出水含砂量。
连网统一抽降后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逐一进行。
4.2排水方案采用扬程不小于35m的潜水泵,并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6]在特殊部位的潜水泵安装水表,统计每天抽水的准确值,根据抽水水量及水位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潜水泵型号,确保基坑开挖安全。
4.3降水设施后期处理降水井在完成其使用目的后,切断抽水电源,拆除井下水泵、电缆和泵管,进行管井回填处理。
回填时要保证井孔内回填密实。
回填完成后,恢复原路面。
基坑开挖过程及时安全要求进行测量监测。
5 结束语通过采用井点将降水,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出水量较小,未对施工造成影响,基坑施工过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得到了保证。
降水过程中通过对降水情况的观察和周边建筑的监测,针对不同情况及时对降水量进行调整也确保了周边建筑物的沉降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307-2012[2]龚晓南主编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 1998[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环境保护部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10-86[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5]中国建筑工程研究院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JGJ167-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