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基坑降排水控制方法
六种常用地铁工程降水方法

六种常用地铁工程降水方法
地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水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降水方法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六种常用的地铁工程降水方法:
1. 地下连续墙降水法:
利用地下连续墙的深层抽水系统,将地下水隔离并抽取。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能够较好地控制地下水位,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2. 沉井降水法:
在施工现场开挖出一个沉井,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抽取到井内,然后再将其排放出去。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能够迅速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
3. 板桩降水法:
通过在地下开挖前,先在工作面周围安装板桩,形成一个封闭的工作区域。
再利用板桩周围的抽水系统将地下水抽取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能够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
4. 螺旋桩降水法:
在地下连续墙或挡墙的内侧安装螺旋桩,然后通过螺旋桩内部
的夹砂层进行抽水。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较高
的地区,具有较好的效果。
5. 地下篦条墙降水法:
在地下挡墙的上部内侧安装篦条墙,并通过篦条墙内部的孔隙
来抽水。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能够有效地降低地
下水位。
6. 注浆降水法:
在地下连续墙或挡墙的工程中,注入一定浆料,将地下水泡囊
在浆层中形成堵水带。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复杂的地质情况,并且能
够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
注:在选择地铁工程降水方法时,应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地
下水位等情况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并注意施工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地铁基坑降水方案

地铁基坑降水方案1. 引言地铁基坑降水是在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工程。
降水工程的目标是防止地下水进入地铁基坑,保证地铁建设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地铁基坑降水的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2. 地铁基坑降水方案的制定2.1 方案制定的目的地铁基坑降水方案的制定目的是:•防止地下水进入地铁基坑;•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性;•确保基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2 方案的内容地铁基坑降水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基坑降水的技术方案;2.基坑降水的施工步骤;3.监测和测量方案;4.应急预案。
2.3 方案的制定流程地铁基坑降水方案的制定流程如下:1.项目调研和数据收集;2.方案设计和优化;3.方案评审和修改;4.方案最终确定。
3. 基坑降水的技术方案3.1 地下水勘探和分析在制定地铁基坑降水方案之前,需要对地下水进行勘探和分析。
这包括:•地下水位的测量和监测;•地下水的水质分析;•地下水的流动特征分析。
3.2 降水工程的设计根据地下水的勘探和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降水工程设计方案。
降水工程设计方案包括:•使用抽水井或排水井进行降水;•设计合适的降水管道和排水系统;•确定抽水或排水的方式和频率。
3.3 常用的降水技术常用的地铁基坑降水技术包括:•抽水井降水;•深层水平管井降水;•横向水平管井降水;•人字型水平管井降水。
4. 基坑降水的施工步骤4.1 前期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基坑降水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准备相关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4.2 降水井的打造和设备安装根据降水设计方案,在基坑周围打造降水井,并安装相关的降水设备,如泵站、抽水管道等。
4.3 抽水和排水工作根据降水设计方案开始进行抽水和排水工作。
注意控制抽水量和抽水速度,避免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
4.4 监测和调整在降水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降水量和降水频率,确保地下水位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地铁深基坑降排水及桩间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

技术应用
填土、强-中风化岩层中,勘察期间地下水处于岩层内,水位标高2.0-2.3m,位于结构中板-底板之间,涌水量中等-丰富,该工程基坑施工地下水处理方案采取集水井和排水明渠排水,遇溶洞发育涌水区域增设降水井点。
2.基坑外截排水
水对土体的浸润、饱和及冲刷作用,会降低土体的0.2%~0.5%的纵坡,使水流不致于阻塞,沟槽低点设置集水坑放置水泵抽水。
坡脚集水坑采用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800mm,采用竹筐或铁丝滤网等隔离杂物,防止水泵堵塞。
图2 基坑内排水示意图
4.地面排水系统设计
该工程施工现场排水严格按照污水集中处理原则和保证防涝原则;水体收集→集中处理→排放的思路,通过设置挡土墙及截水沟防止雨水冲刷基坑侧壁或浸泡基坑,现场道路硬化后,将沿基坑设置的截水沟与现场既有水塘之间用暗管连接,将雨水汇集至施工场区内既有水塘中。
在基坑底设排水明沟,进入集水井抽排,集水通过潜水泵抽
图1 地面截水沟、挡水墙示意图
图4 围护桩与开挖土体的阴角部位管涌防水堵漏示意图图3 严重管涌防水堵漏示意图。
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方案

地铁车站基坑降水方案
(一)成井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
1、施工工艺顺序
测量确定井位→人工挖探井口段(含切割路面)→钻机就位→钻孔成孔→换浆→下滤管→填滤料→洗井→埋设排水联络管线及配电电缆→下泵抽水→清理施工现场→降水管理→降水任务完成→封井及防水处理。
2、凿井
按设计井位,采用反循环钻机结合钻孔桩作业时施工,井孔保持圆正垂直,孔深不小于设计值。
3、换浆
井管下入前注入清水置换,砂石泵抽出沉渣并测定井深。
4、下滤管
井管采用管径300mm钢管,壁厚6mm,钢管外包3层60目尼龙布,并用12#铅丝扎紧。
底部用6mm厚钢板封底采用轮式起重机下放,井管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以临时保护。
5、填滤料
钢管与井壁间用2~4mm的砂卵石滤料填放至距地面2m 后,用水冲洗,以保证滤料下沉密实。
井口2m范围内用粘土回填夯实。
6、洗井
把污水泵放入井底反复抽洗,直至水清砂净。
洗井在成井8小时内进行,保证渗水效果。
洗井过程中观测水位及出水量变化情况。
7、劳动力配置计划
基坑降水劳动力配置计划见下表。
表11.12施工人员配置表
8、主要材料配置计划
基坑降水井施工主要材料配置计划见下表。
表11.13主要材料配置计划表
9、施工机械配置计划
基坑降水井施工主要机械配置计划见下表。
表11.14施工机械配置计划表
10、进度安排
基坑降水井施工进度安排见下表。
表11.15基坑降水井施工工期计划表。
地铁车站施工降水排水方案

地铁车站施工降水排水方案本工程场地地下水埋深8.4~9.5m ,。
车站开挖深度17.75~20.39m 。
降水幅度10.89~11.99m 。
1)降水水量估算由于工程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对降排水水量暂时只能估算,工程实施时降水参数通过现场勘察或试验加以修正。
(1)潜水井排水量计算公式:)(d m r R S S M K Q //lg )2(366.13001-=式中:Q1-基坑潜水涌水量(m3/d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 )M —含水层厚度(m )S —降深(m )R —影响半径HK S R 2=(m )r0—基坑换算半径(m ),r0=0.29×(基坑长+基坑宽)R0—引用影响半径00r R R +=(m )(2)基坑总排水量)(d m Q Q Q Q /3321++=2)降水井数量单井出水量按下述经验公式计算:q =120πrsl(K )1/3式中:q—单井出水量(m3/d)rs—过滤器半径(0.15m)l—过滤器长度(m)K—渗透系数(m/d)n=1.1Q/q3)降水井深度H≥H1+ H2++iL+l式中:H—降水井深度(m)H1—基坑开挖深度(m)H2—基坑开挖深度距离降水后水位(m)i—降水曲线坡度,取1/4L—管井中心至基坑中心的短边距离(m)l—滤管长度(m)取降水井深度为底板以下 1.0m。
车站降水井深度约24m。
4)降水井位布置布置上采取抽水管井封闭降水。
降水采用管井对车站进行封闭降水,相邻降水井间距按20m控制,降水井中心与围护桩间距一般按3m控制。
车站降水井布置图。
5)降水井结构井径500mm无砂管。
井孔12~28m的滤水管外包一层土工布,全孔回填Φ3~7mm滤料。
井管构造见图。
井管构造图6)抽水水泵抽水井采用流量为20~25m3/小时、扬程不小于30m的潜水泵。
7)人井及排水管路设计排水管主管(集水管)采用Ф300mm钢管,支管采用Ф89mm钢管。
地铁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地铁基坑降水施工方案1. 引言地铁是大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基坑降水施工是地铁建设中重要的施工环节。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地铁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确保地铁基坑安全施工及周边环境的保护。
2. 降水施工方案概述地铁基坑下穿地下水位,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降水处理,以保持基坑内地水平稳。
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本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施工步骤:2.1 基坑长度和宽度测量首先需要对地铁基坑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测量,确定施工区域的范围,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准确的尺寸参数。
2.2 地下水位测量利用测量设备对基坑所在区域的地下水位进行测量,确定降水施工的起始水位和降水目标水位。
2.3 降水设备安装根据基坑尺寸和地下水位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降水设备,并在基坑内部进行合理的布置和安装。
2.4 降水管道连接将降水设备与地下排水管道进行连接,确保降水工作顺利进行,有效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
2.5 降水监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降水施工效果进行实时监测,确保降水量和降水速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2.6 完工验收降水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完工验收,检查降水设备和管道是否正常运行,基坑内地下水位是否达到要求。
3. 降水施工方案详细步骤3.1 基坑长度和宽度测量使用测量仪器对地铁基坑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避免出现误差。
3.2 地下水位测量利用水位计等测量设备对地下水位进行测量。
选择不同地点和时间进行测量,以获取更加准确的地下水位数据。
将测量结果绘制成水位曲线图,对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3.3 降水设备安装根据基坑尺寸和地下水位数据,选择合适的降水设备,并按照一定的间距和高度进行布置和安装。
降水设备可以采用水泵、排水井等设备,根据施工需要进行选择。
3.4 降水管道连接将降水设备与地下排水管道进行连接,确保排水的畅通和持续性。
管道连接时要注意密封性和防水性,避免水漏导致降水效果不佳。
地铁施工中的地下水位控制与排水技术

地铁施工中的地下水位控制与排水技术地铁是现代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控制与排水技术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地铁施工中的地下水位控制与排水技术,以及相关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地铁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地下水位的过高会导致地铁隧道甚至车站的浸水、冲刷和沉降等问题,严重影响地铁的安全运营。
因此,在地铁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地下水位的监测和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种常用的地下水位控制技术是水封法。
这种方法利用深层围岩或工程结构自身作为隔水层,通过封闭隧道的四周,形成一个封闭的水密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固边坡、加密衬砌等措施,确保地下水不会渗透进入隧道中。
同时,还需要进行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然而,地下水位控制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尤其是在地下水位高、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如沿海城市和河流附近地区。
在这些地区,地下水位的控制将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由于地下水位的过高,隧道施工过程中会面临较大的水压力,加大了工程的难度和风险。
其次,地下水位过高还会增大地面沉降和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的风险。
因此,地铁施工中的地下水位控制需要结合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和施工工艺,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在地铁施工中,排水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地下水的排除是地铁施工的关键步骤之一。
过量的地下水会导致地铁隧道和车站的积水,给施工和运营带来极大的不便。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排水技术来处理地下水。
地铁施工中常用的排水技术包括井下泵站和临时排水沟。
井下泵站是一种常见的排水设备,通过井下安装的泵将地下水泵出,使隧道和车站保持干燥。
临时排水沟则是一种暂时性的措施,采用开挖沟渠的方式将地下水引导到指定的排水点。
这些排水技术需要在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确保施工期间的排水效果。
然而,地下水的排除并非一劳永逸的事情,在地铁运营期间,依然需要进行持续的排水工作。
地铁工程中深基坑降排水施工技术

线 的分布情况进行 核查 , 为了可以避 开障碍物 , 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对降水井间距作 局部调整 。
卜 一 过滤器有效 长度 , / = 1 5 m 经过计算后 , q = 2 7 8 6 . 8 m 3 / d 。 3 . 3 确定管井数量 管井数量主要是根据单井涌水量和总涌水量进行试算后得 到的,根据单井涌水量和基坑总涌水量 以及成井材 质和工艺差
由于本工程基坑为近似于正方形的长方形结构 , 因此使用环
地质情况如下。
( 1 ) 开挖深度范围内核基坑 以下土层渗透 陛比较强 、 含水量 高, 含水后地层 自稳性差 , 强度低 , 开挖过程 中容易 出现 侧向变 形, 影响开挖 面的稳定性 。 式中
R= 1 0 S w 、 / R o =ຫໍສະໝຸດ V-  ̄ 一 ( 2 )
( 3 )
Q总 ——基坑总排水量 , m3 / d
s 。 。 -一 设计 基坑水位降深 , 取S = 2 1 m
~
( 4 ) 场地 2 0 m深度范 围中所分 布的②一 4 d 4 松散 、 稍 密中 砂和②一 3 c 稍密粉土进行贯人试验后 , 判定为液化土层 。
2 设 计 降 水 方 案
广 - 一引用半径 , 取R o = 4 5 m
一
承压 含 水 层 厚 度 , M= 4 5 m
—
( 3 ) 车站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面积降水 , 容易使道路和四
周 的地面 出现沉降。 由于道路两侧主要为高层建筑 , 存在 比较大
的施 工 风 险 。
—
抽水 影 响 半 径 , R = 4 5 m 开挖 面积 , 取F = 6 0 0 m z
影 响半径 R由公式( 2 ) 计算 , 引用半径 R 。 见式( 3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车站基坑降排水控制方法
一,其效果一直制约着地铁深基坑开挖施工,并对基坑开挖的安全性及工程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所以一个科学、合理、经济的基坑降排水控制方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结合广州地铁十四号线支线工程知识城南站基坑降水的施工经验和教训,寻找切实可行的基坑降排水控制办法,分析管井井点降水施工要点、基坑降水的过程控制方法及其它辅助降排水措施,并对以后的基坑降排水施工提出改进的建议,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技术借鉴。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地铁建设的迅速发展,很多大城市都在进行不同规模的地铁规划和建设。
虽然我国有着近60年的地铁施工经验,且地下工程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飞跃,但随着城市地铁建设区域的扩大,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以及基坑开挖规模与深度的不断增加,周边环境对降水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基坑降排水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给基坑的安全性带来更多的威胁。
基坑降水作为深基坑开挖作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
1车站概况
知识城南站位于广州市萝岗区九龙大道与规划路KS3-2号路交叉
口处,沿九龙大道南北向路中布置。
知识城南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全长220米,扩大端宽度(含主体结构)为25m,标准段宽度(含主体结构)为19.7米,主体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厚800mm。
基坑采用明挖法放坡开挖施工,开挖面积约4492m2,开挖深度约16.98m~18.93m。
基坑降水采用基坑内管井井点降水的方式,共设32口疏干井。
降水井平均每隔13.5m设置一个,成井直径1000mm,滤管直径600mm,滤管外包40目尼龙网,降水井深度伸入基底4m;基坑外设24口水位观测孔、基坑内设3口水位观测孔。
2水文地质情况
知识城南站基坑深度范围内从上向下依次为:素填土〈1〉、淤泥质土层〈4-2B〉、粉细砂〈3-1〉、中粗砂〈3-2〉、粉质粘土〈4N-2〉、砂质粘性土〈5H-1〉、花岗岩全风化层〈6H〉,本站基坑底部大部分位于花岗岩残积土层〈5H-2〉中,局部少量位于花岗岩全风化层〈6H〉,〈5H-2〉与〈6H〉均具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点。
知识城南站的主要含水层为粉细砂、中粗砂层,透水性中等~强;素填土、砂质粘性土、强风化岩透水性较弱;淤泥及淤泥质土为相对隔水层或不透水层。
而基坑开挖深度7.8~18.9米范围内大多为砂质粘土层、局部为花岗岩全风化层,渗透系数较小,为基坑降水难点。
3降水管井施工质量控制
3.1钻孔垂直度及孔径偏差:现场施工要严格按要求控制钻孔垂直度,井身要圆正、垂直并能满足水泵的安装、运行要求。
同时保证孔径,确保井管的顺利下置、围填砾料的厚度及均匀性。
3.2清孔换浆:使用气举反循环清孔,清除孔内杂物,调整孔内泥浆密度,保证泥浆合格。
3.3试验抽水:现场应重视试验抽水的重要性,通过试抽,检验管井出水量的大小及含砂量情况,确定降水井的效能,如若不满足使用要求,可重新洗井或采取其它措施,确保每个降水井都能正常抽水。
4降水管井运行状况控制
4.1自动抽水系统及流量监测:每口降水井安装水表、每个水泵安装水位传感器探头,专人负责降水井的运行维护工作。
每日记录出水量情况,通过出水量的变化情况判断降水井性能变化趋势,对出水量下降严重的降水井应及时查明原因,确保降水井自动及时抽水。
同时及时掌握坑外及坑内水位观测井水位标高,以数据指导基坑开挖。
4.2降水井保护:开挖作业时要对开挖范围内降水井进行保护,井管要有可靠地加固措施,以免降水井管在开挖过程被土体挤倒造成埋管,同时要对井口进行遮盖处理,以免土及杂物进入井内。
4.3试降水:为确保降水井降水不会对周边水位等产生较大影响,避免基坑周边沉降过大,基坑开挖前一个月可通过试降水试验分析该基坑降水的方法。
现场可通过对某一降水区域进行试验,结合每个降水井的出水情况、周边水位观测井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试验数据指导基坑下步降水施工。
4.4正式降水:通过试降水所得信息,采取适当提前(即提前降水的时间要控制好)、
分区(即按开挖区域降水)、分层(分析此次开挖土层的地质水文特性,基坑土层透水性差的,疏干时间相应增长)降水。
5辅助降排水措施应用
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降水不可避免的会碰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某一区域由于土层的渗透性差导致降水效果很差、降水井的运行维护工作不及时导致降水效能降低、部分降水井损坏或失效导致降水失败等,而以上情况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势必会对后续的基坑开挖作业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一些简单有效的降排水辅助措施也就显得尤为关键和及时。
5.1集水明排:集水明排可以作为基坑局部范围内的降排水措施配合管井降水使用,尤其是当该区域出现降雨导致边坡或基坑局部积水被浸泡,降水井运行情况不好、降水效果不明显导致该区域开挖土层地下水位偏高、土层含水量过大等情况时,集水明排可作为临时应急措施来保证基坑的顺利开挖。
基坑开挖作业时,提前规划集水井跟排水沟位置,集水井可做临时性和较长使用期限分别考虑,临时性的集水井因使用的时间较短,可不做特殊处理,以保证最近1~3天正常施工作业为前提。
知识城南站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部分基坑开挖作业面地下水位较高、管井降水效果不好的区域采用此法,取得了极佳的降排水效果,确保了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
5.2基底盲沟排水:当出现基坑开挖到基底位置,降水井不能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地下水位过高时,为了避免基底被地下水浸泡,可通过设置盲沟来排除基底地下水。
盲沟尺寸可设置成500mm宽500mm深,用碎石回填至封底垫层位置,碎石层中央位置安放100mm软式透水管,以协助盲沟排水,基底范围内盲沟均就近通向现有的降水井。
封底垫层施工前在盲沟碎石层上覆盖彩条布,防止垫层砼水泥浆液渗入碎石层影响盲沟的排水效能。
知识城南站在车站扩大端底板垫层施工前采用此法,不仅有效避免基底因水浸泡而软化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封底垫层施工完成后,由于地下水水压作用基底垫层出现上浮的情况。
6结语
基坑降水控制的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对降水井施工质量的控制,应该从多方面着手,重视并坚持过程控制,同时应结合现场实际,灵活采用其它辅助降排水措施。
基坑降排水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科学、有依据的实施过程,需要通过现场试验及结合工程进度情况、基坑监测数据情况综合分析,做到降水及时、有度,保证基坑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
本文依托广州地铁十四号线支线工程知识城南站基坑降水施工,总结分析了适用于本区域的降水施工控制方法,目的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技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