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祠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祠导游词

篇一:三苏祠导游词

眉山是苏东坡的故乡。"一间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苏东坡和他的父亲苏洵、兄弟苏辙都以文章修为名重一时,影响深远,为眉山县增添了灿烂的光辉。三苏祠原是苏氏故宅,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于明朝洪武年间在此建祠,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旧址重建大殿、启贤堂、木假山堂和瑞莲亭。嘉庆、光绪年间相继修建大厅、抱月亭、快雨亭、云屿楼、披风榭、洗砚池等。现在所见都是清代建筑,庭中两颗银杏树,大概330多岁了。三苏祠红墻环抱,绿水萦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构成古朴典雅的岛居特色,是一处最佳的旅游胜地。

三苏祠的大门,资料记载: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门外是纱彀行,大门为三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三间13.11米,进深一间5.1米,房通高7.51米。素面台基高0.4米,前饰三级垂带式踏道,后饰三级如意式踏道。筒瓦屋面,正脊两端饰鸱吻,垂脊、戗脊饰龙头和卷草式图杂。门楣上悬挂朱底金字横匾,上镌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三苏祠”三个金色大字。檐柱上对联为“克绍箕裘一代文章三苏父子;堪称楷模千秋万代永馨香”,为辽东人姜书阁撰书。门柱支联为“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为已故川大国学院院长,著名教授向楚撰文,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刘孟伉手书。

前厅上方悬挂"文献一家"巨匾,是对三苏父子在文学上巨大成就的肯定。上联:"一间父子三词客",很好理解;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就有多种解释。一说,苏氏三父子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最为有名,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二说,四川历史上四大家,扬雄、司马相如、陈子昂、苏轼;三说,苏轼、苏洵、苏辙和东坡的小儿子苏过,人称小坡,为四大家。哪种说法对,请各位自己理解。

苏氏自称高阳氏的后代(屈原也自称高阳氏后代,《离骚》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今,朕皇考曰伯庸")。高阳氏生活在现今河北栾城一带,怎么来到眉山呢?苏氏远祖在周朝曾任司寇,汉武帝时苏建抗击匈奴有功,封为平陵侯;先后几代做官的都在中原,苏氏一脉本来定居在赵州(河北栾城)。苏氏祖上有个苏味道,唐武则天时任凤阁侍郎和长史,后因获罪被贬眉州,子孙因之在眉山定居下来,直到苏淘的父亲苏序,都没有大的成就。苏序有三个儿子苏澹、苏涣、苏洵。苏涣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考上进士,对苏洵来说本来是一个上进动力和追随的榜样。但是苏洵当时不好读书,喜欢游玩,二十七岁时,在天人程氏的劝导鼓励下,才"从此闭门谢客,日夜攻读",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远大抱负。但两次赴京应试,均名落孙山,又目睹朝政败坏,决心不再走科举进仕之途,愤然烧掉过去数百篇文稿,集中精力研究诸子百家学说,探索历代兴亡原因,悉心教导苏轼和苏辙,寄希望于后人。他的散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他的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言语锋利,《机策》、《权书》、《衡论》、《史论》

都是成名代表之作,《六国论》一文,仅用六百字总结了战国末年六国败亡

的历史教训:"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欧阳修对苏洵才识极为赞赏,向朝庭举荐,一时名扬京华。次年,苏轼、苏辙同中进士,当时士大夫和学子竞相效法"三苏父子"文章,文风为之大变,流传"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民谣。

男人的成功,有女人一半功劳。程氏夫人(1010-1057年)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远见卓识。18岁同苏洵结婚。主动承担家庭重担,勉励夫君读书;又是两个儿子的启蒙教师,教育两个儿子学古圣贤,读书重在修身,治世;特别注意培养品德,要为人正直无私,如因主持正义而被奸人陷害,虽死不辞(学范滂),"非分之财,分文不能妄取。"程氏夫人勉夫教子,呕心沥血,仅享年48岁。司马光为她写《墓志铭》说:"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我认为,纪念三苏的祠堂应该有程夫人一席之地,才合乎历史的真实。现在,我们介绍苏东坡。苏轼(1037一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古代一位出类拔萃,博学多才的大文豪,也是一位忠君恤民的政治家。在政治上有过短暂的显赫,由于他秉性刚直,才高招忌,为当道者所不容,屡遭陷害,贬官削职,险被杀头,在颠沛流离中结束了政治生涯。然而在文学上取得的惊人成就,像永远不落的北斗星一样,在古代文学家队伍中,一直闪烁着夺目的光华。

苏轼少年好学不倦,决心向贤臣学习,注意名节,为国家建功立业,

22岁赴京师应试,中进士第二名。本来阅卷官梅尧臣推荐给主考欧阳修定为第一名。欧阳修误以为此文是其学生曾巩所作,定为第一怕人议论,就定为第二,但苏轼殿试时仍为第一。宋仁宗阅览苏轼兄弟试卷后,高兴地对曹皇后说:"联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苏轼正准备做官时,母亲程氏夫人病逝,父子三人回眉山奔丧。1061年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列入最高三等。这时苏轼向仁宗呈献《进策》二十五篇,提出一整套政治主张;如"丰财、强兵、择吏、安万民"等,集中体现了忠君爱民思想。不久开始从政,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签书风翔府判官。1064年英宗即位,很器重他,然而又遇妻子王氏和父亲苏洵先后辞世,苏轼借弟护丧回川。1068年再度离开故里,从此没有回来了。这时英宗死,神宗接位,起用王安石变法。由于种种原因,他对王安百变法持反对态度。新党排斥他,第一次被贬杭州任通判。以后调任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浙江吴兴),因积极救灾,深得民心,这时新旧党争非常激烈。由于多年地方官生涯中的感受,他有意见并在谢表中发了牢骚,这个牢骚发得不是时候,御史台将牢骚话和抨击时政的诗文收集一起,断章取义,即历史有名?quot;乌台诗案",把他投入监狱132天。王安百又出面营救,结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规定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实际上是戴罪监督劳动。在黄州屈居五年,躬耕于东坡,故自称为东坡居士。宋

神宗念其"人才难得",每谈苏轼文章,必叹曰"奇才、奇才"。本拟委以重任,受宰相王等阻挠,直到神宗死,才在山穷水尽之际出现了转机。

哲宗继位,年仅十岁,高太后听政,以司马光为相,尽废新法,器重苏轼,不断提拔,先任登州(蓬莱县)知州,召回朝廷任礼部尚书、兵部尚书、翰林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为皇帝授书),显耀尊荣。但苏轼位高而志不移,保持自己的政见,既不同意王安百的过激措施,也反对司马光"恙化"的过头做法,结果招到新旧两党夹击,无法在宫殿行走,再次请求外放。先后出任杭州、杨州、颖州太守。元佑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尽废司马光等旧党,重新推行新法,苏轼又倒霉了。先后被贬定州(河北定县)、英州(广东英德县)、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苏轼在惠州关心民间疾苦,修桥凿井,竭力用道家的"清静无为"来摆脱现实的烦恼,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写的《纵笔》"白发萧散满风霜,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有点修仙炼丹味道,很快传到宰相章淳那里,章恨恨地说:这老头子还很高兴嘛!还有什么地方可贬?因之又被贬天涯海角的儋州,不准居住官房。在当地人民的帮助下,修建了住房,幼子苏过常侍身边,以着书为乐,兴办学堂推广中原文化,琼州、潮州等地一些学生,纷纷慕名而来求学。在海南度过屈辱的三年,也作好终老海南的准备。后来,海南人民没有忘记他的功绩,建立了苏公祠,据说离东坡住地不远有口东坡井,吃这井水的三百人现在都说眉山话。他虽然历尽坎坷,但始终清酒超脱,襟怀开阔,豪情奔放,孜孜不倦,把写作当作日常功课,坚持到死。

哲宗死,徽宗立,苏轼奉命内迁廉州(广西合浦),又改为舒州(安微安庆),又去永州(湖南零陵)安置。他真是"坐席未暖,召节己行,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