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放化疗“实时”疗效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NRS2002和PG-SGA在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NRS2002和PG-SGA在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对比

NRS2002和 PG-SGA在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对比摘要:目的探讨NRS 2002和PG-SGA对肺癌患者放化疗中营养风险筛查与营养不良评估之间应用差异,为临床提供更优的营养评估方案。

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横断面调查研究了2020年12月份在我院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每名患者入院后在48小时内完成NRS2002量表、PG-SGA量表并应用人体学、实验室指标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测量工具之间的差异。

结果 105例患者完成筛查、评估、测量检验,其中腺癌90例(86.5%)、,鳞癌11人(10.6%),小细胞癌2人(1.9%),大细胞癌1人(1.0%)。

以BMI评价,消瘦(<18.5kg/m2)患者占14.3%;NRS2002评分示有营养风险(≥3分)患者33人(31.4%);以PG-SGA评分示营养不良(≥4分)有78人(74.3%),重度营养不良(≥9分)30人(28.6%)。

应用二分类交叉列表方式分析NRS2002与PG-SGA两种工具的一致性(Kappa值,P<0.001)。

当PG-SGA评定中重度营养不良(≥4分)时,两种工具Kappa值=0.242(P<0.001),而采用PG-SGA评估重度营养不良(≥9分)时,两种工具Kappa值=0.615(P<0.001)。

当NRS2002筛查存在营养风险(≥3分)分别与PG-SGA评定为中度营养不良(≥4分)、PG-SGA (≥9分)时患者为阳性对照标准,当NRS2002曲线下面积0.902(95%CI:0.836~0.967),P<0.001;PG-SGA(≥4分)曲线下面积0.876(95%CI: 0.798~0.952),P<0.001;PG-SGA评为重度营养不良(≥9分)时,曲线下面积0.973(95%CI:0.919~1.000),P<0.001。

结论:由于PG-SGA操作比NRS 2002复杂,花费时间较长,建议在肺癌患者营养评估时,先应用NRS 2002进行筛查,得到阳性(≥3分),再进一步进行PG-SGA。

肺癌治疗中的疗效评估与监测

肺癌治疗中的疗效评估与监测

肺癌治疗中的疗效评估与监测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这种致命疾病的治疗,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对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监测。

准确的疗效评估与监测可以帮助医生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肺癌治疗中的疗效评估与监测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1. 疗效评估的重要性疗效评估是指对特定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在肺癌治疗中,疗效评估是决定治疗方案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疗效的评估,医生可以判断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以及是否需要添加其他治疗手段。

同时,疗效评估还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有助于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和监测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疗效评估的方法和技术2.1 影像学评估影像学评估是一种常用的疗效评估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技术观察病变的变化。

其中,最常用的技术包括X光摄影、CT扫描、MRI和PET-CT等。

这些技术可以定量测量肿瘤的大小、数量和代谢活性,从而评估治疗的效果。

影像学评估可以及早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2 生物标志物评估生物标志物评估是通过检测体液中的特定分子或细胞来评估疗效。

在肺癌治疗中,常用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和NSE 等,以及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检测。

这些生物标志物可以反映肿瘤的活性和进展情况,帮助医生评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预后。

2.3 病理学评估病理学评估是通过对组织标本的检查来评估疗效。

在肺癌治疗中,通常会进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等操作,获取病理组织样本。

通过对这些样本进行病理学评估,可以判断肿瘤的类型、分级和分期,评估治疗的效果。

病理学评估可以为医生提供治疗建议,指导后续的治疗和监测方案。

3. 疗效监测的重要性疗效监测是指对治疗过程中疗效的实时监测和评估。

与疗效评估不同,疗效监测更关注治疗的过程和效果的动态变化。

通过疗效监测,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疗效监测还可以帮助医生预测可能的副作用和并发症,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管理。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评估的疗效价值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评估的疗效价值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评估的疗效价值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采用多层螺旋CT灌注评估的疗效价值。

方法:2012年2月~2013年9月我院4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25例患者治疗前进行正常剂量(75KV、170mAs)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作为常规组;20例患者治疗前进行低剂量(75KV、60mAs)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作为低剂量组;两组患者成像后均进行放/化疗治疗,治疗后进行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比较两组治疗前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通透性PMB、受辐射剂量CTDlvol、DLP;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BF、BV、强化峰值PEI、对比剂达峰时间TTP、PMB。

结果:低剂量组BF、BV、PMB与常规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受辐射剂量CTDlvol、DLP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BF、BV、PMB、PEI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TTP值有所降低,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可以反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的疗效,并且低剂量多层螺旋CT灌注在降低患者辐射程度的同时能准确反映患者疾病情况。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多层螺旋CT灌注;放/化疗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put/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using multislice CT perfusion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value.Methods:from Febr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3 from 45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research;25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for regular dose(75 kv and 170 mas)of multislice CT perfusion imaging,as a regular group;20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with low doses(75 kv,60 mas)of multislice CT perfusion imaging,as the low dose group;Two groups of patients put/imaging were performed after chemotherapy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 for regular doses of multislice CT perfusion imaging;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the blood flow of BF,blood volume BV,permeability of PMB,the radiation dose CTDlvol,DLP;Comparing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BF,BV,strengthening peak PEI,contrast medium tmax TTP,PMB.Results:the low dose group of BF,BV,PMB similar to the normal group,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The radiation dose CTDlvol,DLP low dose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normal group,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0.01);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BF,BV,PMB,PEI,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P < 0.05);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TP values have fallen,but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P > 0.05).Conclusions:multislice CT perfusion ca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adiation and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and low doses of multislice CT perfusion in patients with lower radiation levels of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ccurately reflect at the same time.Key words: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Multislice CT perfusion;Put/chemotherapy 临床调查显示,80%-85%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如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等,对比于小细胞癌,该种肺癌癌细胞生长较为缓慢,扩散转移也相对较晚[1]。

老年肺癌综合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老年肺癌综合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NanQiaofeng1,SunLi2,TianYingxuan2,HuoShufen2,LuoChengfei3
1Xi'anMedicalCollege,ShaanxiXi'an710021,China;2DepartmentofRespiratoryandCriticalCare,ShaanxiProvincialPeople'sHospi tal,ShaanxiXi'an710068,China;3DepartmentofCriticalMedicine,TheSecondAffiliatedHospitalofXi'anMedicalCollege,Shaanxi Xi'an710038,China.
【收稿日期】 2019-11-26 【修回日期】 2019-12-12 【作者单位】 1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2陕西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二科,陕西 西安 710068 3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陕西 西安 710038 【作者简介】 南巧峰(1991-),女,陕 西 西 安 人,硕 士 在 读,主 要 从 事老年医学专业相关疾病的研究及学习。 【通讯作者】 孙莉(1958-),女,陕 西 人,主 任 医 师,主 要 从 事 呼 吸 系统疾病及 老 年 多 系 统、多 脏 器 疾 病 的 研 究 及 诊 治。 E-mail:dyccg@126.com
【Abstract】Lungcancerisalreadyoneofthemostmalignantdiseasesintheelderly.Patientswithadvancedelderly lungcanceroftenhaveproblemssuchasmalnutrition,weakness,multiplemedications,andpsychologicalandpsycho logicalpain.Theseproblemshavebecomeimportantfactorsrestrictingthequalityoflifeofelderlylungcancerpa tients.Geriatricsyndromeandcomprehensiveassessmentoftheelderlyisastrategyandmethodtosolvecommonclin icalproblemsoftheelderly,andisoneofthecoretechnologiesofgeriatricmedicine.Appropriateassessmentmethods caneffectivelyscreenpotentialproblemsinelderlypatients,andreasonableresponsescanimprovetheirqualityof life.Thisarticleintendstodiscusstheapplicationofexistingcomprehensiveassessmentmethodsinelderlypatients withlungcancerandsolutionstotheseproblems,withaviewtoprovidingatheoreticalbasisfortheclinicalmanage mentofelderlypatientswithlungcancerandimprovingthequalityoflife. 【Keywords】lungcancer,geriatricsyndromes,comprehensivegeriatricassessment,qualityoflife

肺癌临床个案研究报告

肺癌临床个案研究报告

肺癌临床个案研究报告肺癌临床个案研究报告背景介绍:肺癌是一种发生在肺组织中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尽管肺癌的治疗手段和技术不断提高,但其预后仍然较差,患者的生存期通常较短。

本报告将介绍一位肺癌患者的临床个案研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

个案描述:本个案为一位男性患者,年龄60岁,吸烟史长达30年。

患者主诉近期出现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并伴有乏力、体重下降。

初步检查显示右肺出现了一个直径约为3厘米的肿块,胸部CT显示该肿块为一个可能的恶性肿瘤。

进一步进行活组织检查,最终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和治疗: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为了全面评估患者的状况并制定治疗方案,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胸部CT、骨扫描、腹部超声、脑部MRI等。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尚未转移至其他部位。

基于患者的病情,我们决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患者接受了右肺上叶切除术,并在术后第三周开始接受放化疗。

放疗方案使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总剂量为60格雷。

疗效和预后评估:通过对患者的系统治疗,我们达到了预定的治疗目标。

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咳嗽、胸闷等症状已经明显改善,体重也逐渐恢复正常。

胸部CT显示肺部肿块明显缩小,并且没有出现新的转移灶。

血液生化检查结果也显示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已经明显下降。

然而,尽管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结果良好,我们仍需要密切关注其预后和复发风险。

根据现有数据,NSCLC的复发率和预后仍然较高。

因此,我们计划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包括体格检查、胸部CT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及根据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

结论:个案研究显示,在早期发现肺癌的情况下,通过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然而,肺癌的疗效评估和预后评估仍然具有挑战性,需要进行更多研究和长期随访。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个案报告分享和讨论,进一步提高对肺癌的认识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肺癌进展评估标准

肺癌进展评估标准

肺癌进展评估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肺癌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对于肺癌的进展评估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肺癌的进展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发展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肺癌进展评估的标准及其意义。

一、肿瘤大小肺癌的肿瘤大小是评估肺癌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来讲,肿瘤越大,说明肿瘤发展得越严重。

根据肿瘤的大小,可以将肺癌分为T1、T2、T3、T4等不同的阶段,从而确定肺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通常情况下,肺癌的肿瘤大小越小,治疗效果也会越好。

二、淋巴结转移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也是肺癌进展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淋巴结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肺癌如果出现淋巴结转移,意味着肿瘤的扩散已经比较严重。

通过检测淋巴结的状态,可以确定肺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三、转移情况四、病理学分级肺癌的病理学分级也是评估肺癌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病理学分级是通过检测肿瘤的细胞学表现来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

根据不同的细胞学表现,可以将肺癌分为不同的病理学分级,从而确定肺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五、基因突变近年来,肺癌的基因突变也成为肺癌进展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些特定的基因突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肺癌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可以确定肺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近年来,靶向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基因突变检测在肺癌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肺癌的进展评估标准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转移情况、病理学分级和基因突变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肺癌的病情发展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肺癌进展评估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存机会。

第二篇示例: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肺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肺癌患者的进展进行评估是十分重要的。

肺癌放疗技术的新进展与效果评估

肺癌放疗技术的新进展与效果评估

肺癌放疗技术的新进展与效果评估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造成许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放疗作为肺癌治疗的关键手段之一,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机会。

本文将介绍肺癌放疗技术的新进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1. 放疗技术的新进展1.1 肺癌放疗技术的分类肺癌放疗技术根据目标和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传统放疗、调强放疗和靶向放疗。

传统放疗是最常见的放疗方式,它利用X射线通过照射破坏肿瘤细胞。

调强放疗引入了计算机辅助和三维成像技术,可以更精确地照射肿瘤并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靶向放疗则是采用靶向药物和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和较低的毒副作用。

1.2 放疗技术的新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肺癌放疗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目前,肺癌放疗的新进展主要包括立体定向放疗(SBRT)和强度调控放射治疗(IMRT)。

立体定向放疗通过准确定位和高剂量放疗,能够在非侵入性手术前提下治疗早期和中期肺癌。

强度调控放射治疗结合计算机辅助,可以精确控制辐射束的形态和剂量分布,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

2. 肺癌放疗技术的效果评估2.1 治疗效果评估指标衡量肺癌放疗效果的主要指标包括生存率、肿瘤控制率和生活质量。

生存率是评估患者存活时间的指标,通常以5年生存率作为参考。

肿瘤控制率衡量了肿瘤在放疗后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生活质量考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社交功能等方面的改善程度。

2.2 新技术的效果评估针对肺癌放疗的新技术,临床研究和实践已经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

研究发现,立体定向放疗在早期和中期肺癌患者中,具有优异的生存率和肿瘤控制率。

同时,立体定向放疗的治疗过程短暂,不侵入性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强度调控放射治疗能够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有效降低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肿瘤的治愈率。

2.3 效果评估的局限性尽管肺癌放疗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放疗效果的评价标准

放疗效果的评价标准

放疗效果的评价标准
放疗(放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其效果评价标准通常涉及多个方面。

首先,放疗的治疗效果可以通过肿瘤的缩小程度来评价。

医生通常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等)来观察肿瘤的大小变化,以确定放疗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缩小效果。

其次,放疗的效果还可以通过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来评价。

例如,如果患者的疼痛减轻、食欲增加、体力恢复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放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另外,放疗的长期效果也是评价标准之一,即治疗后的复发率和生存率。

医生会关注患者在放疗后的一段时间内是否出现了复发的迹象,以及患者的整体生存状况。

此外,放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放疗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疲劳、皮肤反应、恶心、呕吐等,评价放疗效果时需要综合考虑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耐受性。

综上所述,放疗效果的评价标准涉及肿瘤缩小程度、症状改善情况、长期疗效、副作用和并发症等多个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量这些因素来评价放疗的治疗效果。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完整版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完整版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完整版最新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约248.1万例,死亡病例约181.7万例,分别占全球癌症发病和死亡总数的12.4%和18.6%,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肺癌仍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主要的病理类型,约占肺癌患者的85%。

随着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放疗与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型全身治疗策略的联合应用,NSCLC的治疗逐渐向精准化方向发展,为疾病的长期控制甚至潜在治愈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旨在总结2024年度放疗在NSCLC治疗中取得的系列进展,以期为不同阶段NSCLC患者治疗策略的制订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01、早期非小细胞肺癌1.1、早期NSCLC放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当前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作为不可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早期NSCLC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Ⅱ期单臂LungTech试验进一步验证了SBRT在中央型无法手术早期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试验对31例患者进行了中位3.6年的随访,结果显示,3年无局部进展率和总生存(overallsurvival,OS)率分别为81.5% (90%CI为62.7%~91.4%)和61.1%(90%CI为44.1%~74.4%)。

安全性方面,6.5%的患者报告了SBRT 相关的≥3级急性不良事件,19.4%的患者出现了≥3级晚期不良事件[2]。

LUSTRE研究则对比了不可手术Ⅰ期NSCLC患者采取不同放疗模式的疗效,包括SBRT(外周型48 Gy/4f与中央型60 Gy/8f)和大分割常规放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60 Gy/15f)。

研究结果显示,SBRT组与CRT组在3年局部控制(local control,LC)率(87.6%∶81.2%,P=0.15)、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率(49.1%∶47.5%,P=0.87)、OS率(63.5%∶68.4%,P=0.40)无显著差异。

肺癌化疗疗效评估标准

肺癌化疗疗效评估标准

肺癌化疗疗效评估标准
一、肿瘤大小变化
1. 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无新的病灶出现,至少维持4周。

2. 部分缓解(PR):至少一个目标病灶的基线最长径缩小≥30%,至少维持4周,且无新的病灶出现。

3. 疾病进展(PD):至少一个目标病灶的基线最长径增加≥20%,或出现新的病灶。

4. 疾病稳定(SD):至少两个目标病灶的基线最长径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

二、症状改善
通过化疗,患者的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可能得到改善。

对于无法耐受咳嗽或咳痰的患者,缓解这些症状对于他们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提高。

三、生存期延长
化疗可以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

生存期的延长通常是通过与未
接受化疗的患者比较得出的。

生存期的长短因个体差异、癌症分期和化疗方案的不同而异。

四、生活质量提高
化疗不仅可以延长生存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通过化疗减轻症状,患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五、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也可以作为化疗疗效的评估指标。

例如,某些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在肺癌患者中可能升高。

化疗后,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可能下降,表明化疗对肿瘤有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肺癌化疗疗效评估标准包括肿瘤大小变化、症状改善、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提高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等多个方面。

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化疗的效果,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

血清CEA、CA50、 CYFRA21-1、SCC和NSE对晚期肺癌化疗疗效及进展评估的临床意义

血清CEA、CA50、 CYFRA21-1、SCC和NSE对晚期肺癌化疗疗效及进展评估的临床意义

血清CEA、CA50、 CYFRA21-1、SCC和NSE对晚期肺癌化疗疗效及进展评估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EA、CA50、 CYFRA21-1、SCC和NSE对晚期肺癌化疗疗效及进展评估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80例,依据化疗疗效及生存时间是否在1年及以上分为有效组和进展组,采用Roche Elec-sys 2010化学发光仪测定血清CEA、CA50、 CYFRA21-1、SCC和NSE水平,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清CEA、CA50、 CYFRA21-1、SCC和NSE水平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80例患者中,CR20例,PR28例,SD20例,PD12例,有效率为60.0%(48/80),进展率为40.0%(32/80),有效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进展组(P<0.05);化疗前两组中腺癌患者的血清CEA、CA50水平,鳞癌患者的血清CYFRA21-1、SCC水平,小细胞癌患者的血清NSE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化疗后有效组中腺癌患者的血清CEA、CA50水平,鳞癌患者的血清CYFRA21-1、SCC水平,小细胞癌患者的血清NSE水平均显著低于进展组(P<0.05)。

结论血清CEA、CA50、CYFRA21-1、SCC和NSE可以作为晚期肺癌化疗疗效及进展评估的有效指标。

关键词:血清CEA、CA50、 CYFRA21-1、SCC和NSE;晚期肺癌;化疗疗效;进展;评估为了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诊断肿瘤、对其治疗进行指导、对其预后进行判断等的工作,本研究统计分析了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探讨了血清CEA、CA50、 CYFRA21-1、SCC和NSE对晚期肺癌化疗疗效及进展评估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等确诊为原发性肺癌,均接受4个疗程的TP(紫杉醇+顺铂)、EP(依托泊苷+顺铂)、GP(吉西他滨+顺铂)、NP(去甲长春花碱+顺铂)方案化疗,均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实体瘤客观疗效判定标准对化疗疗效进行评定,均知情同意。

放疗结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临床疗效评价

放疗结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临床疗效评价

放疗结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LSCLC)的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评价放疗结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0月,进行LSCLC治疗探究,样本源自本院接收的此疾病患者,随机选取并1-82编号,抽签平分对照组、试验组,分别给予化疗、放疗结合化疗,比较短期疗效,评估安全性。

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毒性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LSCLC患者,放疗结合化疗短期疗效显著,且不会增加毒副作用,患者耐受,值得借鉴。

关键词: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疗;化疗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发病率较高,且此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小细胞肺癌患者居多,多为局限性小细胞肺癌(LSCLC),患者存在早期转移率高和倍增迅速的特点,患者生存期较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

部分患者发病时在胸腔内局限,放化疗敏感度较高,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存在容易复发的弊端,单一治疗方式效果欠佳,因此临床注重探究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评价了放疗结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9年1月-2020年10月,进行LSCLC治疗探究,样本源自本院接收的此疾病患者,随机选取并1-82编号,抽签平分对照组、试验组。

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58-78岁,平均(68.13±3.82)岁,其中中心型肿瘤31例,周围型肿瘤10例;试验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57-79岁,平均(68.43±3.32)岁,其中中心型肿瘤32例,周围型肿瘤9例。

组间基本资料均衡性理想,可比。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化疗,全部患者均接受EP化疗方案,给予患者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顺铂第1d给药,80mg/m2,依托泊苷地1-3d,80mg/m2,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周期;试验组化疗结合放疗,化疗同对照组,放射治疗:使用三锥适形放射治疗,应用常规胸部放射治疗方式,确定同侧肺门、原发病灶、相应纵膈淋巴引流区,每次放射剂量为2Gy,每周治疗5次,每天治疗1次,总剂量控制在每30次60Gy,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周内进行放疗,放疗后进行第3周期化疗,共计6个周期。

肺癌患者化疗治疗前后CT影像学疗效评估

肺癌患者化疗治疗前后CT影像学疗效评估

肺癌患者化疗治疗前后CT影像学疗效评估作者:任艳苓高鹏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年第09期【摘要】目的:研究CT影像学在评价肺癌患者化疗前后疗效中的意义。

方法:选用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行连续化疗方案治疗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保留并分类患者行化疗方案治疗前的CT影像数据。

间隔2个化疗周期行1次CT影像检查,对比前次CT 影像结果分析化疗前后病灶的变化。

结果:70例患者化疗后疗效变化,其中15例CR,25例PR,18例SD,12例PD。

其中CR、PR、SD可视为治疗有效,故70例患者化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86%;化疗治疗前,有38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表现肺支气管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内呈现不规则的狭窄部分、支气管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其中10例患者伴随发生肺不张现象;另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发现肺内普遍存在软组织肿块影,其边界不规则或有突起,其中12例患者伴淋巴结肿大。

2个周期化疗后复查CT,有49例患者肺内肿块较前片明显缩小,7例患者肺不张已打开,8例患者淋巴结肿大较前片减小。

结论:CT影像学对肺癌患者化疗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了解治疗前后病灶的变化,明确评估病情进展。

【关键词】肺癌化疗前后;CT影像;疗效评估肺癌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发病率的80%,包括鳞状细胞癌(鳞癌)、腺癌、大细胞癌。

非小细胞肺癌癌细胞生长分裂速度比小细胞癌慢,且扩散转移发生的相对较晚。

肺癌患者采用化疗方案治疗后,临时疗效评价多观察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变化,但长远效果要考虑是否发生病灶改变[1]。

本次课题研究CT影像学结果评估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治疗前后疗效的临床操作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于本院行连续化疗方案治疗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肺鳞癌24例,肺腺癌30例,大细胞癌16例。

肺癌患者预后评估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

肺癌患者预后评估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

肺癌患者预后评估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
张 小 强 , 杜 延 玲
㊀ ㊀
肿 瘤 ; 预 后 ; 白 细 胞 介 素 [关 键 词 ]㊀ 肺 2 [中 国 图 书 资 料 分 类 号 ]㊀ R734. 2㊀ ㊀ [文 献 标 志 码 ]㊀ [DOI]㊀ 10. 3969 / j. issn. 10023429. 2017. 12. 038
8687.
2016 , 27 ( 5 ): 657659. 国 药 房 , 的 比 较 研 究 [J]. 中 [ 文 英 , 许 勇 飞 , 李 宁 , 等 癌 平 注 射 液 联 合 案 32 ]邓 .消 TP 方 治 疗 晚 期 胃 癌 临 床 效 果 观 察 [J]. 中 国 老 年 保 健 医 学 , 2016 , 14 ( 6 ): 5152. [ 朝 荣 , 王 恳 , 雷 娜 , 等 癌 平 注 射 液 联 合 案 治 33 ]梅 .消 TP 方 疗 晚 期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的 临 床 观 察 [J ]. 中 国 药 房 , 2015 , 24 ( 11 ): 15311533. 34 ]杨 .消 [ 万 全 , 王 恳 , 王 红 , 等 癌 平 注 射 液 联 合 吉 非 替 尼 汉 大 学 学 报 (医 学 版 ), 治 疗 晚 期 肺 腺 癌 的 疗 效 [J]. 武 2016 , 37 ( 5 ): 786789. 35 ]李 .消 GP 化 [ 清 林 , 程 斌 癌 平 注 射 液 联 合 疗 方 案 治 疗 晚 华 中 医 药 学 刊 , 期 非 小 细 胞 肺 癌 临 床 疗 效 研 究 [J]. 中 2016 , 34 ( 4 ): 785787. 36 ]王 .消 lewis [ 朋 增 癌 平 联 合 细 胞 周 期 特 异 性 化 疗 药 对 肺 癌 小 鼠 移 植 瘤 生 长 的 影 响 [J ]. 内 蒙 古 医 学 杂 志 , 2016 , 48 ( 6 ): 665668. [ 占 兵 , 何 秀 兰 , 曹 阳 , 等 癌 平 注 射 液 联 合 顺 铂 治 37 ]乔 .消 疗 膀 胱 癌 的 疗 效 观 察 [J ]. 现 代 药 物 与 临 床 , 2015 , 30 ( 10 ): 12381241. [ 红 梅 , 邹 彦 , 吴 小 亮 癌 平 注 射 液 联 合 放 化 疗 在 局 38 ]肖 .消 国 医 学 创 部 中 晚 期 鼻 咽 癌 治 疗 中 的 疗 效 观 察 [J ]. 中 新 , 2014 , 11 ( 28 ): 5153. [ 立 为 , 邓 甬 川 癌 平 对 乳 腺 癌 新 辅 助 化 疗 疗 效 的 39 ]阮 .消 国 中 药 杂 志 , 增 强 作 用 及 其 机 制 探 讨 [J ]. 中 2015 , 40 ( 4 ): 749752. (收 稿 时 间 : 回 时 间 : 20170817㊀ 修 20170926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症状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症状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症状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恶性肿瘤是全世界公认的重要健康问题,威胁着人类健康,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

化疗在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给患者的躯体和精神方面带来很多不适症状。

这些症状产生的多重负效应,不仅影响患者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2],而且会影响患者对治疗做出正确的决定和坚持治疗的信心与决心,增加医疗负担[3]。

因此,针对患者的症状给予针对性预防和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而化疗患者症状的恰當评估是症状研究中的关键环节,由此评估工具对准确评估恶性肿瘤患者症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学者面对恶性肿瘤患者症状研究的重视,已不断开发出许多症状评估工具,部分量表具备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但是部分量表有待进一步验证其信效度。

现将国内外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症状评估工具做一综述。

1 国外开发的量表1.1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emorial Symptom Assessment Scale,MSAS)MSAS 是1994年由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中心研制的多维度评估恶性肿瘤患者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特征的工具,包括患者过去1 w内32个症状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和困扰程度。

其中,有24个项目评定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相关症状的发生率、频繁程度、严重程度以及给患者造成的困扰程度,剩余的项目则从症状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困扰程度对症状进行评定[4]。

该量表可分为14单独症状、躯体症状子量表、心理症状子量表和全球困扰指数四方面。

2009年,香港中文大学Cheng等[5]对MSAS进行了翻译汉化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测评,中文版MSAS内容效度为0.94,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重测信度为0.79,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9和0.81。

因其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广泛应用于肿瘤护理领域。

2000年,Cheng等[6]对中文版记忆症状评估简表(MSAS-SF)进行修订,该量表由躯体症状子量表、心理量表和全球困扰指数三部分组成,但只评估32项症状的发生情况和困扰程度,量表的Cronbachs a在0.76~0.87。

肺癌精确放疗进展课件

肺癌精确放疗进展课件

影像引导放疗提高了治疗的准确 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对周围正常
组织的损伤。
自适应放疗技术
自适应放疗是一种基于治疗过程中的实 时数据和反馈信息,调整治疗方案和照
射参数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对肿瘤和周围组织的形态、 功能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疗 过程中的变化,确保治疗的最佳效果。
自适应放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准确性 和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剂量和副作用
联合治疗
精确放疗与化疗、免疫治疗等联合治疗策略,为肺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肺癌精确放疗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个体化放疗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放疗计 划,提高治疗效果。
基因检测与放疗
结合基因检测结果,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 放疗方案。
实时监测与调整
通过实时监测肿瘤和正常器官的变化,及时 调整放疗计划,确保治疗效果。
性肺炎的发生率。
心肺功能影响
02
精确放疗对心肺功能的损伤较小,有助于保护患者的呼吸和循
环系统功能。
其他不良反应
03
除放射性肺炎和心肺功能影响外,精确放疗还可能导致其他不
良反应,如疲劳、恶心等。
肺癌精确放疗的生存率分析
长期生存
精确放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在早期肺癌患者中。
预后影响因素
肺癌精确放疗也存在一些限制和 挑战,如治疗成本较高、设备依 赖性强、技术要求高等。
02
肺癌精确放疗的技术进展
立体定向放疗技术
立体定向放疗是一种高精度的放 疗技术,通过使用多个射线束从 不同角度聚焦于肿瘤,实现对肿
瘤的精确打击。
该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剂量集中 、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的优点, 适用于小肿瘤或不宜手术的患者

肺癌进展的预测指标与治疗方法

肺癌进展的预测指标与治疗方法

肺癌进展的预测指标与治疗方法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肺癌进展的预测指标以及当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肺癌进展的预测指标1. 基因变异基因突变是导致肺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的基因异常,可以评估患者是否容易发生复发或转移。

EGFR、ALK和KRAS等基因的突变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2. 影像学表现CT扫描、MRI和PET-CT等影像学技术可以帮助评估肺癌患者病情和预测其进展趋势。

例如,新出现的淋巴结转移、肝脏或骨骼转移往往意味着患者的疾病正处于晚期,并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3. 血液生物标志物血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和循环肿瘤细胞(CTC)是近年来研究热点。

通过分析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以非侵入性地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测进展风险。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循环肿瘤标志物包括CEA、CYFRA21-1和SCCA等。

二、肺癌的治疗方法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诊断且未发生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肺叶切除、楔形切除或肺全切除。

对于有限期患者,有时会结合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或拒绝手术切除的患者以及转移灶的局部控制。

传统放射治疗使用外部机器进行定向辐射,现代技术如3D-CRT、IMRT和SBRT等使得放射治疗更加精确和个体化。

3. 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是肺癌综合治疗中的关键环节,可通过静脉输注或口服给药。

常用的化学药物包括铂类药物、紫杉醇、替尼、培美曲塞等。

联合应用多种药物可以提高疗效,但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风险。

4. 靶向治疗基于肺癌相关分子靶点的靶向药物已在临床上取得重大突破。

例如,EGFR TKIs(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于EGFR阳性肺癌具有显著的疗效;ALK抑制剂可以有效控制ALK重排阳性的肺腺癌。

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效果评估

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效果评估

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效果评估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对于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的效果评估,不仅对于治疗效果的判断和调整有重要指导意义,也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和其意义。

1. 影像学评估放射治疗后,肺癌患者通常会接受定期的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肿瘤的大小和复发情况。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包括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以及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肿瘤的详细信息,如大小、形态、浸润程度等,并可以用于判断放射治疗后的疗效。

2. 生存率评估生存率评估是评价肺癌患者放射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统计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的生存情况,可以评估放射治疗对患者生存的影响。

常见的生存率评估方法包括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等。

总生存率指的是患者从治疗开始到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段内的存活情况,而无进展生存率指的是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疾病进展的存活情况。

3.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评估放射治疗对于肺癌患者的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是评估其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可以通过评估疼痛、呼吸困难、咳嗽等指标来进行判断。

此外,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通常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情绪状态、社交功能等方面的指标,来全面评价放射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4. 随访评估肺癌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需要定期的随访评估。

随访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放射治疗后的并发症或肿瘤复发等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支持。

在随访评估中,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症状询问、相关检查等,以全面评估治疗效果。

同时,医生还会向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建议和心理支持,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效果评估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影像学评估、生存率评估、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评估以及随访评估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肺癌的化疗药物和疗效评估

肺癌的化疗药物和疗效评估

肺癌的化疗药物和疗效评估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化疗药物的选择和疗效评估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化疗药物的分类、疗效评估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疗药物的分类化疗药物主要分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两类。

1.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是指对细胞周期各个阶段均有杀伤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等。

这类药物的杀伤作用不仅限于癌细胞,还会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因此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2.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是指对细胞周期某个特定阶段有杀伤作用的药物,如紫杉醇、顺铂等。

这类药物的杀伤作用主要集中在癌细胞的特定阶段,对正常细胞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二、疗效评估的方法疗效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检查和观察,对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常用的疗效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评估肺癌化疗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CT、MRI、PET-CT等。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等变化,从而判断化疗的疗效。

2. 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来评估肺癌化疗疗效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CEA、CA125、CA199等。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化疗的疗效。

3. 临床症状观察临床症状观察是评估肺癌化疗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患者的体重、食欲、精神状态等。

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化疗的疗效。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肺癌化疗药物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个体化治疗肺癌患者的病情各异,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

化疗药物的选择和疗效评估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 不良反应的处理化疗药物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需要及时处理,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 定期随访化疗后的肺癌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循证 医学 的证 据表 明其 能独立 的对 肺癌 疗效进 行
评 估 。结合 体力 活动 状态 或 E C O G评 分标 准可 能使 患者受 益更 多 。
二 、功能 影像 学

生 统 计 , 目前 针 对 肺 癌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 q u a l i t y o f l i f e ,Q O L) 的 评 定 量 表 已超 过 5 0种。 Q O L是对 疾 病症状 、 治疗 副 作 用 和残 存 肿 瘤 的综 合 反应 。Q O L量表 广泛 应 用 于 临床 研 究 , 特 别 是 在对 比不 同治疗 方案 患者 中 的获益 最为 显著 。在 一项使 用Q O L量 表评 估 不 同方 案 治 疗 前后 的反 应 的研 究
分较 高 ( 7 7 . 2分 ) , 而疾 病 进展 ( p r o g r e s s i o n o f
d i s e a s e , P D ) 患者 , 评分相对较低 ( 6 2 . 0分 ) J 。但 亦 有研 究认 为部 分 患 者 Q O L的提 高 并 不 能 改 善 患 者 的总 生存 期 ( o v e r a l l s u r v i v a l , O S ) J 。但 目前 尚
肺癌放化疗“ 实时” 疗效 评 估 方法 的研 究进 展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f e v a l ua t i n g me t ho d s i n r e a l - t i me c u r a t i v e e fe c t f o r r a d i o c he mo t h e r a p y i n l u ng c a nc e r
邹 晶 徐 兴 祥 王 大新 钱 桂 生
【 关键词 】 肺 癌 ; 放化疗 ; 疗效评估
中图 法 分 类 号 :R 7 3 4 .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肺 癌是 世界 范 围 内最 常见 的恶性 肿 瘤 , 保守 估 计, 2 0 1 2年美 国的新发 肿瘤 中 , 肺 癌 位 居 第二 , 死 亡 率居 首位 。 目前肺 癌 总体 生存 率 却 仅 有 1 6 %左
右 。随着 “ 个 体化 ” 这一 治 疗 理 念 的提 出 , 根 据 每一 个肺 癌 患者 的肿 瘤生 物学 特征及 药 物基 因组 学改 变 进行 针 对性 治疗 , 是 目前 肺 癌 规 范 化 治 疗 的准 则 。 但 由于 肺癌 的异 质性 , 其 耐药 、 复发 和转 移成 为 目前 面临 的难 题 。“ 生存 期 ” 是 临床 评 价 疗 效 好 坏 的 金 标准 , 而在 处理 个 体 患者 时并 不 适 用 。对 个 体 患 者 而言 , 只有 当生 存期 的延 长 与 “ 缓解 率 ” 和 生活 质 量 的提高 相关 联 时才具 有价 值 。而 以 C T 、 MR I 等影 像 学 技术 为 基 础 评 估 “ 缓解率 ” 的方法 , 具 有 明显 的 “ 滞后 性 ” ( 基 于 x线 的数 据显示 肺 癌肿瘤 倍增 时间 为3 0~ 4 0 0 d ) 。为指 导 临 床治 疗 、 及 时 调 整 治疗 方 案、 改 善 患者 预 后 , 针对 肺 癌 疗 效 进 行 “ 实 时” 评 估 迫在 眉 睫 , 现就 目前 国内外 肺 癌 “ 实时” 疗 效评 估 方

6 0・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 9 1 3年 8 月 第6 卷第 4期 C h i n J I u n g D i s ( He c  ̄ o n i c E d i i t o n ) , A u g u s t 91 2 3, V o l 6 , N o . 4

综述 ・
法 的研 究 进展 作一 综述 。

靶 向治疗 组 较 放 疗 联 合 化 疗 组 患 者 的不 良反 应 更 少 j 。而在 接 受 二 线 或 维 持 治 疗 的非 小 细 胞 肺 癌 ( n o n — s ma l l c e l l l u n g c a n c e r , N S C L C) 患者 中 , 接 受二 线化 疗 的晚 期 N S C L C患者 整体 Q O L无 明显 改 善 , 但单 药维 持提 高 了患者 的 Q O L ¨ 4 J 。同 时 , Q O L结 果 与疗 效具 有相 关性 , 一项 对 接受 以泰 索帝 ( t a x o t e r e ) 为 主 的一线化 疗 晚期 N S C L C患 者 使 用 肺 癌症 状 量
研 究 者们 通 常 采 用 放 化 疗 后 肿 瘤 的存 活 指 数
( s u r v i v a l i n d e x ,S I ) 、 潜 在 的倍 增 时 间 ( p o t e n t i a l d o u b l i n g t i me , T p o t ) 、 胸腺 嘧啶 标 记 指数 ( t h y mi d i n e l a b e l i n g i n d e x , T L I ) 、 肿 瘤 的乏 氧 ( h y p o x i a ) 和 分 裂 指数 ( m i t o t i c i n d e x ,M I ) 等 来 预 测 肿 瘤 对 治 疗 的反
表( 1 u n g c a n c e r s y mp t o m s c a l e ,L C S S ) 进行 Q O L测
评, 结果 显示 , 完 全缓 解 ( c o m p l e t e r e m i s s i o n ,C R) 或 部 分缓 解 ( p a r t i a l r e m i s s i o n ,P R) 患者, 中位 Q O L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