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

合集下载

恐龙的科普知识

恐龙的科普知识

恐龙的科普知识恐龙,是地球上已经灭绝的古代爬行动物群体。

它们曾经统治着地球长达1.6亿年的时间,是地球生物演化历史上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为您介绍恐龙的科普知识,让您对这些神秘生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1. 恐龙的起源与智商恐龙起源于距今大约2.3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最早的恐龙只有鸟脚类恐龙和兽脚类恐龙两大类别。

鸟脚类恐龙以植食为主,体型相对较小,而兽脚类恐龙则以肉食为主,体型较大且迅猛。

恐龙智商普遍较低,与哺乳动物相比较为原始。

2. 恐龙的普遍特征恐龙的普遍特征包括:四足行走、肌肉强健、长尾巴、羽毛覆盖等。

它们大多数拥有锋利的牙齿和爪子,用于捕食或自卫。

根据化石记录,恐龙的体型、行为和生态环境各不相同,种类繁多。

3. 恐龙的分类与种类恐龙按照不同的特征和形态进行分类,目前已经发现的种类超过1000种。

常见的恐龙类别有:兽脚类恐龙(如霸王龙)、鸟脚类恐龙(如梁龙)、蜥脚类恐龙(如布鲁塞尔龙)和甲龙类恐龙(如稜甲龍)等。

每种恐龙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习性。

4. 恐龙灭绝的原因恐龙的灭绝与地球上的一系列变化有关,主要原因包括:巨大的陨石撞击、火山喷发、气候变化等。

这些自然灾变使得地球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导致恐龙无法适应而最终灭绝。

5. 恐龙与现代鸟类的关系与传统观念不同,恐龙与现代鸟类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现代鸟类是恐龙的后代,具有某些恐龙的共同特征,如骨盆结构、含有卵器官和类似于恐龙幼崽的化石记录等。

因此,我们可以把鸟类看作是恐龙的现代继承者。

6. 恐龙学的研究方法恐龙学是研究恐龙的学科,它主要以化石和岩石记录为依据。

通过对恐龙化石的发现、挖掘和骨骼结构的研究,科学家们能够还原恐龙的外貌、行为习性和生存环境等。

恐龙学的发展对我们深入了解恐龙起源和演化历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7. 恐龙在大众文化中的影响恐龙作为古代生物的代表,深受大众崇拜和热爱。

恐龙不仅出现在科学研究中,也成为文学、电影和游戏的常见元素。

例如《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恐龙题材的游戏等,都展现了恐龙的神秘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恐龙大全种类

恐龙大全种类

恐龙大全种类恐龙,古代生物的代表之一,生活在地球上约2.3亿年至6,500万年前的侏罗纪和白垩纪。

恐龙以其巨大的体型、各式各样的形态和丰富的物种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份恐龙大全种类供您参考。

1. 蜥脚类恐龙(Sauropodomorpha):蜥脚类恐龙是最大型的恐龙,以其长脖子和长尾巴而著称。

其中最有名的是阿根廷的阿尔贝托龙(Argentinosaurus)和布鲁塔龙(Brachiosaurus)。

它们在陆地上以四肢行走,并以植物为食。

2. 兽脚类恐龙(Theropoda):兽脚类恐龙中最著名的是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它是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龙之一。

兽脚类恐龙通常拥有强壮的后肢、狭长的头部和锐利的牙齿,以捕食其他恐龙和动物。

3. 装甲类恐龙(Ankylosauria):装甲类恐龙具有坚硬的外壳和锤状的尾巴,用于自我保护。

其中最著名的是甲龙(Ankylosaurus),它的身体几乎完全被厚实的铠甲所覆盖,头部和尾巴都拥有尖锐的骨质突起。

4. 鸟脚类恐龙(Ornithopoda):鸟脚类恐龙通常拥有像鸟类一样的后腿结构,能够以两足行走或四足行走。

其中最有名的是鸭嘴龙(Hadrosaurus),它具有一个宽阔而扁平的嘴部,用于咀嚼植物。

5. 肉食类恐龙(Carnosauria):肉食类恐龙是一类具有大型和凶猛外貌的恐龙,其中包括阿留龙(Allosaurus)和暴龙(Carnotaurus)。

它们通常有锋利的牙齿和爪子,以迅速捕捉和杀死猎物。

6. 蚁龙类恐龙(Pterosauria):蚁龙类恐龙是一类特殊的恐龙,它们是最早出现的飞行动物之一。

著名的蚁龙包括翼手龙(Pteranodon)和昆仑龙(Quetzalcoatlus),它们拥有巨大的翼展和锋利的喙。

7. 足鸟类恐龙(Thyreophora):足鸟类恐龙通常具有身体两侧或背部的骨质板或刺,用于防御。

最著名的足鸟类恐龙是剑龙(Stegosaurus),它拥有两排锋利的刺和硬板,形成一个庞大的背部装甲。

恐龙简介百科知识

恐龙简介百科知识

恐龙简介百科知识恐龙,古代巨大爬行动物的统称,生活在距今约2.35亿年到6,500万年前的中、晚三叠世和侏罗纪、白垩纪时期。

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陆地脊椎动物之一,也是脊椎动物演化历史中最成功的群体之一。

恐龙的壮丽与神奇一直吸引着许多科学家和古生物学爱好者。

一、恐龙的分类历史恐龙的正式命名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中叶。

当时,英国古生物学家杰克逊在研究化石时发现了一些奇特的骨骼,这些骨骼很不像现代动物的骨骼,因此他将这些骨骼归为一类,称之为“恐龙”。

此后,古生物学家们开始系统地研究恐龙的分类和生态。

根据化石记录,恐龙被分为两大类:鸟脚类恐龙和蜥脚类恐龙。

鸟脚类恐龙多为植食性,以其特有的坚硬喙和后肢发达的速度奔跑而闻名。

蜥脚类恐龙则主要为植食性巨兽,拥有长颈、大尾巴和四肢粗壮等特征。

二、恐龙的特征与历史地理分布恐龙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他们拥有硬质鳞片或羽毛覆盖的皮肤,这可能与温度调节有关。

此外,恐龙的身体大小从小如鸟类的微型种类到高达30多米的巨型种类不等。

它们的生态和生活习性也因物种和时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恐龙广泛分布于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主要集中在当时的大陆上。

在三叠纪时期,它们主要栖息在南半球的陆地上。

到了侏罗纪时期,恐龙在地球各个大陆上都有所分布,其中以现在的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最为丰富。

到了白垩纪时期,恐龙在北半球成为统治者,包括欧洲、北美洲和亚洲。

三、恐龙的灭绝原因恐龙的灭绝原因成为科学界长期争议的焦点之一。

目前,主流观点主要有两种解释。

一种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一次大规模的灾难性事件造成的。

这个事件常被称为“末次白垩纪大灭绝”。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约6,5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事件,可能是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了地球,在撞击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火山活动、洪水和火山灰,使得光合作用受到极大干扰,气候急剧变化,植物和动物丧失了庇护所,导致了恐龙的大规模灭绝。

另一种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于环境的长期变化造成的。

恐龙名称大全

恐龙名称大全

恐龙名称大全恐龙是地球上曾经存在的一类古老动物,它们生活在距今约2.3亿年到约6600万年前的中生代地球上。

恐龙的种类繁多,体型巨大,是地球上的一大奇观。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恐龙名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古老生物的奇妙世界吧!1.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

霸王龙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生活在距今约68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它是一种体型巨大的肉食性恐龙,拥有强壮的后腿和巨大的颚部,是当时地球上的顶级掠食者。

2.三角龙(Triceratops)。

三角龙是一种拥有三角形头盔和长角的植食性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

它们通常被认为是霸王龙的主要猎物,具有强壮的身体和巨大的头盔,是白垩纪时期的一大特色。

3.剑龙(Stegosaurus)。

剑龙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草食性恐龙,以其身上独特的双排骨板和尖刺而闻名。

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缓慢的恐龙,但其强大的防御装备使其成为白垩纪时期的顶级掠食者。

4.迅猛龙(Velociraptor)。

迅猛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小型肉食性恐龙,以其敏捷的速度和锋利的爪子而闻名。

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聪明的猎手,经常成群结队进行狩猎,是白垩纪时期的一大特色。

5.雷龙(Brachiosaurus)。

雷龙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巨型植食性恐龙,以其长颈和高大的身躯而闻名。

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温和的动物,以植物为食,是侏罗纪时期的一大特色。

6.腕龙(Ankylosaurus)。

腕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草食性恐龙,以其坚固的外壳和锤状尾巴而闻名。

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顽强的生物,具有强大的防御能力,是白垩纪时期的一大特色。

7.甲龙(Styracosaurus)。

甲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的植食性恐龙,以其头部长着多个角和鼻子上的喇叭状骨板而闻名。

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动物,是白垩纪时期的一大特色。

8.暴龙(Allosaurus)。

暴龙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中型肉食性恐龙,以其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身体而闻名。

恐龙大全_精品文档

恐龙大全_精品文档

恐龙大全恐龙一直以来都是让人着迷的古生物之一。

这些巨大的爬行动物生活在地球上大约1.65亿年,从距今约2.31亿年前的三叠纪开始,一直延续到了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地球上出现了各种形态各异的恐龙物种。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份恐龙大全,介绍一些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恐龙种类。

1. 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霸王龙是最著名且最具有威慑力的恐龙之一。

它生活在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是最后一类恐龙之一。

霸王龙约有12到20米长,重量可达到9吨。

它拥有强大的颚部力量,是陆地上最强大的食肉恐龙之一。

很多人将霸王龙视为恐龙王者的象征。

2. 三角龙(Triceratops)三角龙是一种大型植食性恐龙,生活在距今约68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它的身长可达到9米,重约6吨。

三角龙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部上那三个角和一道类似于领结的饰物。

这些角和饰物可能被用来进行同类间的竞争或吓退潜在的掠食者。

三角龙是恐龙界最知名的植食恐龙之一。

3. 长颈龙(Brachiosaurus)长颈龙是生活在约1.5亿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的一种庞大的植食性恐龙。

它的身长可达到25米,高度超过13米,重量估计可以达到50吨。

长颈龙的前肢远比后肢长,使得它们能够觅食到较高的植物。

它们拥有长长的颈部,可以帮助它们够到树上的叶子和其他植物。

长颈龙在恐龙界中是最有代表性的物种之一。

4. 维尔津龙(Velociraptor)维尔津龙生活在距今约8500万~8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它是一种小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为2.07米,身高约为0.5米,重约15公斤。

维尔津龙以其锋利的牙齿和爪子而臭名昭著。

它们通常群居生活,非常善于捕猎。

维尔津龙在电影《侏罗纪世界》系列中的出现,使它成为了最为人们熟悉的恐龙之一。

5. 剑龙(Stegosaurus)剑龙是一种四足植食性恐龙,生活在约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

它约有9米长,身高约为4米,重量达到了5吨。

恐龙名称大全

恐龙名称大全

恐龙名称大全恐龙名称大全,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

一起来了解恐龙名称大全。

恐龙名称大全11、棘龙。

棘龙,是一种最大的大型兽脚类的肉食者,同时是亚种埃及棘龙的一种,它是目前为止稳居第一的最大肉食类恐龙,棘龙超过了霸王龙成为了肉食恐龙的冠军。

2、霸王龙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可以说是食肉恐龙进化的巅峰,拥有巨大的体型、最强壮的身躯、最聪明的大脑,这是其他恐龙所不具备的,它的体长约11、5-14、7米。

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

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

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

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若不是最新出土的巨型霸王龙化石推翻了以往排名,霸王龙很可能在体型上输给很多大型食肉恐龙。

当霸王龙的生长周期结束后,虽然霸王龙还会继续生长,但是它既不会长长也不会变高,它的骨架会变得更加粗壮,整体看起来会更加强壮。

3、南方巨兽龙南方巨兽龙:在白垩纪时期,南美洲的恐龙往往比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恐龙更大更猛烈。

其中阿根廷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恐龙之一,体型一般在8到10吨之间,是一种三指食肉动物,这种恐龙可以轻易干倒一头成年的泰坦龙。

4、剑龙剑龙为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7-9米长,2、35米至3、5米高,2至4吨重。

它们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龙)等食草动物一同生活。

5、翼龙:翼龙又名翼手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共有近100多个品种。

尽管与恐龙生存的时代相同,但翼龙并不是恐龙。

希腊文意思为“有翼蜥蜴”,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

恐龙知识介绍资料

恐龙知识介绍资料

恐龙知识介绍资料恐龙是地球上已经灭绝的一类古生物,它们生活在距今约2.3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地球历史时期。

这篇文章将介绍恐龙的分类、生活方式、进化历程以及灭绝的原因。

一、恐龙的分类恐龙按照不同特征和体型可以分为两大类:蜥脚类和兽脚类。

蜥脚类恐龙一般具有长脖子和长尾巴,身形庞大,以植物为食。

兽脚类恐龙则多具有强壮的后肢和锋利的爪子,部分物种进化出能够奔跑和捕食的能力。

二、恐龙的生活方式恐龙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但也有一些物种进化出了水生或半水生的生活方式。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猎食或觅食,包括捕食其他动物、吃植物或尸体。

恐龙的群体行为也很常见,一些物种可能形成了群体,合作猎食或提供保护。

三、恐龙的进化历程恐龙起源于三叠纪晚期,最早的恐龙化石可以追溯到约 2.3亿年前。

随着时间的推移,恐龙逐渐繁衍和进化,形成了不同的物种和体型。

在侏罗纪时期,恐龙达到了巅峰,包括一些体型巨大的物种如布鲁塞尔龙。

然而,在白垩纪末期,恐龙遭遇了大规模的灭绝事件。

四、恐龙的灭绝原因恐龙灭绝的原因引发了科学界长期的争议。

目前,最有可能的理论是隕石撞击事件。

根据研究,距今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陨石撞击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引发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地震和海啸。

这些事件导致了环境剧烈的变化,包括酸雨、火山灰遮蔽阳光以及全球气温骤变,最终使恐龙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综上所述,恐龙是地球上一类古老而神秘的生物。

通过对恐龙的分类、生活方式、进化历程以及灭绝原因的介绍,我们对恐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虽然它们已经彻底离我们而去,但恐龙的存在留下了重要的化石记录,帮助我们揭开地球历史的篇章。

世界上所有恐龙的名字大全

世界上所有恐龙的名字大全

世界上所有恐龙的名字大全世界上所有恐龙的名字大全,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下面来了解世界上所有恐龙的名字大全。

世界上所有恐龙的名字11、三角龙2、霸王龙3、剑龙4、似鸟龙5、肿头龙6、海拉尔龙7、鹦鹉嘴龙8、鸭嘴龙9、五角龙10、开角龙11、无畏龙12、甲龙13、恐爪龙14、一星龙15、禽龙16、马鬃龙17、天山龙18、马门溪龙19、梁龙20、震龙恐龙有多少种种类,它们分别为什么?恐龙的种类分为肉食龙钟敏类、虚骨龙次亚目、原蜥脚次亚目、蜥脚次亚目、角龙亚目、鸟脚亚目、甲龙亚目、剑龙亚目、肿头龙亚目。

恐龙是爬行动物中逐渐演化出的一支高度特化的物种,出现于三叠纪,鼎盛于侏罗纪、白垩纪中期,灭绝于6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

植食性恐龙的体型都比较大,用四肢行走,行动笨拙,肉食性恐龙的体型相对小一些,用两条后肢行走,行动敏捷。

肉食性恐龙往往会猎杀植食性恐龙有些爬行动物进化出了翅膀,飞上了蓝天,它们是翼龙;也有些爬行动物选择回归海洋,它们是鱼龙、蛇颈龙或沧龙。

不论是陆地、天空,还是海洋,爬行动物都取得了绝对的主动权。

有多少种恐龙?世界上一共有六十四种恐龙,包括霸王龙、建设气龙、三角龙、迅足龙、似鸟龙等。

1、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

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2、建设气龙是一种小型的侏罗纪食肉性恐龙,体长4米,重约130-140公斤。

其主要特点是头大而轻颖,侧扁尖锐的牙齿呈尖刀状,颈子短,尾巴长,前肢短小灵活,后肢强壮有力,趾端长有尖锐的利爪,善于两足快速奔跑,捕食其他动物,是大山铺恐龙动物群中可怖的捕猎者。

3、三角龙(属名:Triceratops)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恐龙知识介绍

恐龙知识介绍

恐龙知识介绍恐龙(Dinosauria)是已经灭绝的一类爬行动物,曾经统治地球超过1.6亿年。

恐龙生活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它们形态各异,体型庞大,是地球上最为引人注目的古生物之一。

以下将分别介绍恐龙的分类、饮食习性以及灭绝原因。

一、恐龙的分类在恐龙的分类中,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鸟脚类恐龙和蜥脚类恐龙。

鸟脚类恐龙主要特点是后肢发达,行动迅速,身体比较轻盈,例如梁龙、剑龙等。

蜥脚类恐龙则以长脖子和长尾巴为特征,身体较大,例如著名的长颈龙、巨蜥龙等。

另外,还有一类是肉食类恐龙,它们以捕食其他动物为生存方式,如霸王龙、始祖鸟等。

肉食类恐龙通常体型较大,拥有锐利的牙齿和爪子。

二、恐龙的饮食习性恐龙的饮食习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草食和肉食。

草食恐龙以植物为主要食物来源,它们有着独特的牙齿结构和消化系统,适应于咀嚼纤维素丰富的植物。

相比之下,肉食恐龙则进化出了锋利的牙齿和爪子,以便于捕食和消化肉类。

此外,有些恐龙则具备杂食习性,它们既可以食用植物,也可以捕食小型动物。

这种适应多样食物的习性使得它们在环境中更为灵活。

三、恐龙的灭绝原因恐龙的灭绝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焦点。

现在主要有两种理论来解释恐龙灭绝的原因。

第一种理论是大规模灾难性事件导致的灭绝,如陨石撞击、火山喷发等。

这样的灾难事件会造成大量的尘埃和其他灰尘升入大气层,导致太阳光无法照射到地面,从而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最终导致食物链崩溃,恐龙无法继续存活。

另一种理论是气候变化导致的灭绝。

科学家认为,在白垩纪末期,全球气候发生重大变化,温度骤降,导致气候干燥,植物资源减少。

这对于恐龙这类大型动物来说是致命的,因为它们需要大量食物来维持体力。

综上所述,恐龙是地球上一群令人着迷的古生物,通过对它们的分类、饮食习性和灭绝原因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远古生物在地球上的辉煌历史。

尽管恐龙早已灭绝,但是它们的存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关于生物演化和地球历史的宝贵信息。

恐龙

恐龙
.45米,鲨齿龙的头骨有中线长度1.60 米长。加方骨163厘米,但是这个鲨齿龙的头骨没有方骨, 鲨齿龙方骨重建显然是参考了霸王龙,这个可靠性不是很 高,更新的意见认为鲨齿龙的方骨应该参考同科的高棘龙 和南方巨兽龙,这样鲨齿龙的头骨将会是178厘米,超过 了南方巨兽龙的正模(174厘米,下颌骨180厘米),但是 比最大南方巨兽龙重建头骨(184厘米,下颌骨195厘米) 略小, • 鲨齿龙的体重低于棘龙、最大的南方巨兽龙和最大的霸王 龙(见霸王龙)是世界上第4重的肉食恐龙 • 2001年的Seebacher, 对12米的鲨齿龙计算了体重,大概6170kg, 比一般的中等体形的霸王龙(CM 9380)的南方巨兽龙轻500kg, 但是按照防大比例,13.28米的鲨齿龙可达8.36吨

因为‘
• 高棘龙是一种大型食肉恐龙,能长到6米高,5吨重, 11米长!背上的棘状突起最短也有20厘米,最长达50厘米。 它善于捕捉重40吨蜥脚类恐龙。如果把高棘龙的头骨和霸 王龙的头骨比较,你会发现霸王龙的头骨比高棘龙的宽一 些,这是因为霸王龙的牙齿是用来咬碎骨骼的,而高棘龙 的是用来撕碎皮肉的;再把霸王龙的前肢和高棘龙的前肢 比较,你会认为大的是霸王龙的,那你就错了,高棘龙的 前肢弥补了牙齿,所以比霸王龙的更锋利,更长一些。高 棘龙的猎物有一种叫蜀龙,蜀龙两肢站立高3.5米,体长4 米,重半吨,并且尾巴顶端还长有骨头长成的“小锤子”, 被这个打到可不舒服,但是高棘龙可以用自己的前肢杀死 蜀龙。那它是怎么杀死大型蜥脚类恐龙的呢?爪子有一个 缺点:只能伸展25°,如果在伸展,就会脱臼。 所以高 棘龙只能用牙齿了,用牙齿咬住蜥脚类恐龙,然后跳到猎 物的身上,猎物会感到疲惫,在咬住它的长脖子,猎物死 了。但是渐渐地,蜥脚类恐龙走向了衰亡,高棘龙因为没 有食物,也灭亡了。

恐龙百科简介

恐龙百科简介

恐龙百科简介一、恐龙的定义与起源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

它们起源于约 2.3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其起源与早期爬行动物的进化发展密切相关。

在地球环境逐渐变得适宜大型陆地生物生存时,原始的爬行动物开始分化出不同的类群,其中一支进化成为恐龙。

例如,始盗龙被认为是最早的恐龙之一,它体型较小,具有一些原始特征,像后肢强健适合奔跑,牙齿形状显示它可能是杂食性动物。

二、恐龙的分类(一)蜥臀目1. 兽脚亚目•这个亚目包含了许多著名的恐龙,如霸王龙。

霸王龙是大型肉食性恐龙,体长可达12• 13米。

它的牙齿巨大而锋利,适合撕裂猎物的肉。

它的腿部肌肉发达,使它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能够追捕其他恐龙。

•迅猛龙也是兽脚亚目恐龙,虽然体型较小,但它非常敏捷。

它们群居生活,能够通过团队协作来捕杀猎物。

从化石发现来看,迅猛龙的爪子弯曲且尖锐,可以对猎物造成致命伤害。

2. 蜥脚亚目•梁龙是蜥脚亚目恐龙的典型代表。

梁龙体型巨大,是世界上最长的恐龙之一,它的体长可达27米左右。

它的脖子和尾巴都很长,主要以植物为食。

它在进食时,会利用长长的脖子够到高处的树叶。

(二)鸟臀目1. 鸟脚亚目•鸭嘴龙是鸟脚亚目恐龙的一种。

它的嘴巴形状像鸭嘴,里面有很多牙齿,适合咀嚼植物。

鸭嘴龙通常群居生活,它们可能会在大群体中互相保护,一起寻找食物。

2. 角龙亚目•三角龙是角龙亚目恐龙中最著名的一种。

它的头上有三个角,还有一个巨大的颈盾。

三角龙主要用它的角来防御肉食性恐龙的攻击,颈盾可能也起到一定的保护和展示作用。

三、恐龙的生活习性(一)饮食习性1. 肉食性恐龙•肉食性恐龙以其他动物为食。

像霸王龙这样的大型肉食性恐龙会主动追捕其他恐龙。

它们具有敏锐的视觉和嗅觉,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现猎物。

它们的牙齿和爪子是捕食的重要工具。

2. 植食性恐龙•植食性恐龙则以植物为食。

例如腕龙,它每天需要大量的植物来维持庞大的身体需求。

由于植物的营养含量相对较低,植食性恐龙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食,并且进化出了适应咀嚼和消化植物的牙齿和消化系统。

恐龙百科

恐龙百科

恐龙类别蜥臀目蜥脚类:原蜥脚类|蜥脚形类兽脚类:霸王龙|异特龙|南方巨兽龙鸟臀目鸟脚类(Ornthopoda):鸭嘴龙|禽龙剑龙类(Stegosauria):肯龙甲龙类(Ankylosauria):海拉尔龙|多刺甲龙|棱背龙|林龙|棘甲龙|加斯顿龙|顶盾龙| 轮状龙| 雕齿甲龙|装甲龙|多刺甲龙|重装甲龙|敏迷龙|天池龙|雪松甲龙|甲龙|黑山龙|北山龙|孔牙龙|纤龙|剑节龙|古伊犁龙|爪爪龙|窃肉龙|弃械龙|结节龙|海拉尔龙|厚甲龙|尼奥布拉拉龙|德克萨斯龙|活堡龙|埃德蒙顿甲龙|林木龙|胄甲龙|楯甲龙|白山龙|马里龙|山西龙|蓝尾龙|徐龙|安吐龙|结节头龙|钉背龙|多智龙|美甲龙|包头龙|绘龙|克氏龙角龙类(Ceratopsia):鹦鹉嘴龙|原角龙|三角龙|糙牙龙|图兰角龙|纤角龙|倾角龙|亚洲角龙|小角龙|湖角龙|角龙|开角龙|大师龙| 陋龙|五角龙|准角龙|无鼻角龙|牛角龙|双角龙|三角龙|厚鼻龙|河神龙|独角龙|短角龙|野牛龙|戟龙|尖角龙|爱氏角龙|奇迹龙|弱角龙|喇嘛角龙|巨嘴龙|蒙大拿角龙棘龙——Spinosaurus棘龙(拉丁文学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种大型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阿尔比阶到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11200万年前到9300万年前。

目前仍不确定棘龙属有一个种还是两个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S. aegyptiacus),而第二个种摩洛哥棘龙(S. marocannus)发现于摩洛哥。

棘龙是在191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加以叙述。

最初的标本在二战期间被摧毁,但近几年发现了其他的头颅骨。

棘龙长18米、体重14吨,是已知最重的兽脚亚目恐龙和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

简介棘龙(属名:Spinosaurus)意思为“有棘的蜥蜴”,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早阿尔比阶到森诺曼阶)的非洲,约为1亿1000万年到9500万年前。

恐龙大致介绍

恐龙大致介绍

恐龙大致介绍恐龙(Dinosaur)是地球上曾经繁盛生活的史前爬行动物群体,属于爬行动物门(Reptilia)中的蜥脚类(Saurischia)和鸟脚类(Ornithischia)。

恐龙生存于距今约2.3亿年前至约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繁衍出各种不同特征和体型的物种。

一、恐龙的分类1. 蜥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主要包括巨龙类、蜥脚类和蜥臀类。

巨龙类以霸王龙为代表,身长可达12-15米,高度约为6米。

蜥脚类最具代表性的是梁龙,它们的前肢较短,胴体庞大,颈部和尾巴较长。

蜥臀类恐龙的代表是雷龙,其特征是背部的帆状脊椎突出。

2. 鸟脚类恐龙鸟脚类恐龙根据颚突形状的不同分为不同亚目,包括鸟脚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等。

鸟脚类恐龙的特征是后肢长且适于奔跑,前肢较短,多数具有鸟类般喙状嘴。

二、恐龙的特征与生活习性1. 外貌特征恐龙的外貌特征各不相同,体型有大有小,最小的不过麻雀大小,最大的则巨大无比。

它们拥有鳞片覆盖的皮肤,一般有四肢,行动方式主要为双足行走。

恐龙头颅形状各异,部分物种具有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颌骨,适合捕食其他动物。

2. 生活习性恐龙根据食性的不同可分为食草和食肉两大类。

食草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物种具有长脖子和尾巴,以便获取距离地面较高处的植物。

食肉恐龙则以其他小型动物为食,它们通常具有锋利的牙齿和爪子,适合捕猎。

三、恐龙的灭绝原因恐龙的灭绝仍是科学界的一个谜团,现有的理论包括火山喷发、气候变化、陨石撞击等。

最为广泛接受的观点是,距今约6,5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引发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导致了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最终导致了恐龙的灭绝。

四、恐龙的研究与发现恐龙的研究和发现始于19世纪末的英国、美国等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恐龙化石被发现和研究。

科学家通过对这些化石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恐龙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分类以及灭绝原因等重要信息。

恐龙百科知识

恐龙百科知识

恐龙百科知识恐龙,生活在地球上约2.3亿年至约6600万年前的巨型爬行动物,是地球历史上最为壮观的生物之一。

它们曾经统治着地球的陆地生态系统,但在一次大规模的灭绝事件中,恐龙彻底消失了。

然而,由于化石的存在,我们对恐龙的了解并没有中断。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恐龙的特点、分类、生活习性以及灭绝原因。

一、恐龙的特点恐龙的主要特征是拥有巨大的身体、长脖子和尾巴,以及强健有力的后腿。

它们通常只用两条后腿行走,而前肢多数为短小的型态。

恐龙的脚爪锋利,适于在陆地上奔跑追捕猎物。

部分恐龙具有独特的特征,比如三角龙拥有巨大的头饰、霸王龙拥有巨大的牙齿等。

二、恐龙的分类恐龙的分类主要基于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恐龙可分为两大类别:鸟臀目恐龙和蜥臀目恐龙。

鸟臀目恐龙多为智力较高的草食性恐龙,如梁龙和蜥脚类恐龙;蜥臀目恐龙则包括智力较低的食肉性恐龙,如霸王龙和迅猛龙。

三、恐龙的生活习性恐龙的生活习性主要根据它们的化石遗迹和解剖结构进行推测。

根据化石研究,我们知道有些恐龙是群体生活的,它们以群体的力量共同捕猎和保护领地。

一些恐龙可能也是羽毛动物,它们通过羽毛的形态和结构来调节体温和进行交流。

四、恐龙的灭绝原因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有多种假设。

最广为接受的是“陨石撞击说”,即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陨石撞击事件,导致全球气候剧烈变化,最终使恐龙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灭亡。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火山活动引起的大规模环境改变,使得恐龙无法存活。

五、恐龙的研究意义恐龙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化,以及动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恐龙的化石还可以帮助科学家推断古代地理环境、气候和食物链的结构等。

结语:尽管恐龙已经灭绝了数百万年,但我们对它们的研究并没有停止。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其生态习性、进化历史以及灭绝原因等方面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

恐龙作为地球历史上最具有神秘感的生物之一,将继续引发人们的好奇和探索,为我们探索地球的过去和未来提供宝贵的线索。

恐龙

恐龙

棘齿龙灵鳄蛇齿龙始盗龙芙蓉龙纯信龙十字龙加斯马吐龙南十字龙,埃雷拉龙腔骨龙原角鼻龙金塔龙原美颌龙板龙美颌龙跳龙竖尾龙槽齿龙跃步龙
黑丘龙黑瑞龙黑瑞拉龙肩角龙幻龙沙尼鱼龙泰曼鱼龙卵皮龙达尔文翼龙蓓天翼龙真双齿翼龙合踝龙安琪龙扭椎龙优椎龙盘足龙叉龙小盾龙沱江龙双脊龙树龙单脊龙大椎龙青岛龙巨椎龙里奥哈龙异齿龙晓龙橡树龙莱索托龙华阳龙胄甲龙斑龙异龙异特龙剑龙永川龙巨棘龙角鼻龙梁龙腕龙地震龙虚骨龙超龙窃鸟龙圆顶龙钉状龙勒梭维龙梭背龙嗜鸟龙马门溪龙建设气龙巨齿龙蜀龙翼龙鱼龙翼嘴翼龙暴龙始暴龙特暴龙萨斯克霸王龙澳大利亚霸王龙恶暴龙警暴龙凶恶龙恶龙冠龙恐手龙恐爪龙镰刀龙合尾龙慢龙懒爪龙单爪龙始祖暴龙西母霸龙栾川暴龙奔龙奔山龙角龙三角龙尖角龙原角龙开角龙牛角龙小角龙戟龙中国角龙祖尼角龙北极龙尤他龙巴洛龙雷龙似鲸龙鲸龙荒漠龙鹫龙内乌肯盗龙南方盗龙犹他盗龙爪龙栾川盗龙天宇龙天宇盗龙斑比盗龙驰龙似驰龙古角龙巨龙鸽龙西爪龙阿马加龙泰南吐龙剑角龙龙王龙冥王龙肿头龙伶盗龙伤齿龙中华盗龙中华丽羽龙棘龙似鳄龙激龙似鸡龙阿拉善龙纤角龙冰河龙北票龙中华龙鸟中华鸟龙,鹦鹉嘴龙,火山齿龙,阿普吐龙,蝴蝶龙,葡萄园龙,副栉龙,栉龙,真板头龙,扇冠大天鹅龙,甲龙,包头龙,鸭嘴龙,埃及龙,鲨齿龙,弯龙,狂君颅龙,玛君龙,禽龙,雪松山龙,埃德蒙顿龙,埃德蒙顿甲龙,阿尔伯塔龙,食肉牛龙,林龙,山东龙,小盗龙,寐龙,乌尔禾龙,穆塔布拉龙,满洲龙,锦江龙,窃蛋龙,葬火龙,,神眼龙,皮拉坎龙,迈亚龙,大鸭龙,帕克斯龙,热河龙,拟鸟龙,古拟鸟龙,鸸鹋龙,似鸸鹋龙,似鸟龙,准噶尔翼龙,海王龙,沧龙,菊石大眼鱼龙,泥泳龙,薄片龙,滑齿龙,飞龙,无齿翼龙,风神翼龙。

恐龙

恐龙

重龙/巴洛龙/巴尔龙/笨重龙/重型龙(Barosaurus)年代侏罗纪晚期分布北美的西部食性植食体型长20-27米体重10吨橡树龙/磔齿龙/树龙(Dryosaurus)发现Marsh 1894 命名Marsh 1894 含义橡树蜥蜴年代侏罗纪晚期分布美国西部,坦桑尼亚食性杂食体型长2.7--4.3米体重100公斤Name:剑龙:恐龙体长:长26-30英尺,高9英尺恐龙体重:2000-4000磅恐龙食物:草食生存年代:1亿4000万-1亿5600万年前,侏罗纪晚期生存地点:美国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和犹他州,欧洲,印度,中国,非洲辨认要决:背上有板状的骨头,尾巴尖端有长刺圆顶龙的脑袋小而长,鼻子是扁的。

牙齿长得像勺子一样。

圆顶龙的腿挺粗,每只脚有五个脚趾,中趾长着锋利的爪子。

它的前腿比后腿略短一点儿。

圆顶龙是群居动物。

它们不做窝,而是一边走路一边生小恐龙,生出的恐龙蛋形成一条线。

圆顶龙还照看自己孩子。

它们的脑袋很小,所以不太聪明。

圆顶龙是草食动物。

吃东西时,它不嚼,而是将叶子整片吞下。

它吃蕨类植物的叶子以及松树。

圆顶龙有个非常强壮的消化系统,它会吞下砂石来帮助消化胃里其它坚硬的植物。

食植物的圆顶龙腿像树干那样粗壮,可以稳稳地支撑起它全身巨大的体重。

圆顶龙的脖子比其它蜥脚类恐龙(如腕龙),要短很多。

它可能是靠吃树低矮处的枝叶为生,而把树顶部的嫩树叶留给了身材高大的亲戚们。

在圆顶龙短而深的头骨内,包藏着很小的大脑。

但它的嗅觉却极为灵敏,这有助于它躲避危险。

在它的眼睛前部,长着两只巨大的鼻孔,耸在头顶上。

圆顶龙的大牙齿长得像凿刀,用来大量的啃断树叶树枝。

它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吃,从一个灌木丛挪到另一个灌木丛,因为它庞大的身躯需要许多食物来补充养料。

圆顶龙的大脚分担了它的体重。

在每只前脚上长着一个长而弯曲的爪。

它就是靠着这对长爪砍杀攻击它的敌手,以保护自己。

恐龙名称:嗜鸟龙/鸟窃龙恐龙体长:全长1.8--2米,臀高0.4米恐龙食物:小动物,像蜥蜴,青蛙和早期哺乳类动物生存年代:约1亿5000万年前,侏罗纪晚期生存地点:美国怀俄明州辨认要决:第三个小手指向内弯曲恐龙种类:蜥臀目·虚骨龙类。

恐龙知识百科

恐龙知识百科

恐龙知识百科恐龙是地球上曾经存在的生物群体之一,生活于约2.3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的地球历史时期。

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将近1.7亿年,占据着生态系统的主导地位。

恐龙的种类繁多,体型巨大,并且拥有各式各样的特征和习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恐龙的基本知识。

1. 恐龙分类与发现恐龙主要分为两大类:鸟脚类恐龙和兽脚类恐龙。

鸟脚类恐龙主要以身体庞大、后肢较长、食素性等特征为主,而兽脚类恐龙则以肢体结构和狩猎性质为特点。

恐龙的化石主要是通过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发掘和研究而被发现的,这些化石使我们对恐龙的存在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恐龙的多样性恐龙的多样性非常丰富,从体型上来看,它们可以大致分为大型恐龙和小型恐龙。

大型恐龙主要包括著名的霸王龙、雷龙等,它们拥有庞大的身躯和强大的猎杀能力。

而小型恐龙则以迅捷和机敏性为特点,如智龙和迅龙等。

此外,恐龙还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皮肤纹理,这些特征可以通过化石的研究来推测。

3. 恐龙的习性与生态恐龙在地球上占据着重要的生态角色,其繁荣时期称为"恐龙时代"。

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如陆地、湖泊和河流等。

根据化石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有关恐龙习性的信息。

例如,一些恐龙可能是群居动物,它们通过形成群体来提高狩猎的效率和抵御敌害;而另一些恐龙可能是孤独的猎食者,它们通过独自行动来捕获猎物。

此外,恐龙也有各种各样的饮食习性,有些是食草恐龙,有些是肉食恐龙。

4. 恐龙灭绝恐龙的生命历程可谓跌宕起伏,最终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遭受了一次灭绝事件,该事件被称为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

该事件导致了地球上大约75%的物种灭绝,其中包括了恐龙。

有许多理论用来解释这次灭绝事件的原因,包括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流星撞击等。

无论原因如何,这次灭绝事件标志着恐龙时代的终结,恐龙们与地球永远告别。

总结:恐龙作为地球上曾经存在的生物群体之一,拥有丰富的多样性和生态特征。

经过古生物学家的研究,我们对恐龙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常见恐龙简介

常见恐龙简介

常见恐龙简介远古时代的地球上曾生活过各种各样的生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恐龙。

恐龙是古代爬行动物,逐渐演化成了巨大而令人惊叹的生物。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恐龙,展示它们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1.霸王龙霸王龙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也是最大的肉食性恐龙之一。

它生活在约7000万年前,身长可达12到15米,身高约5到6米。

霸王龙拥有巨大的颚部和锋利的牙齿,它们用来咬碎猎物。

它的长腿使它能够快速奔跑,而远近闻名的“霸王龙吼”是用来宣示自己领地的权威。

2.剑龙剑龙是一种植食性恐龙,它生活在约1.4亿年前的中生代。

剑龙头部有一个巨大的骨板,尾部有锋利的尾刺。

它们的骨板可以用来吸收热能、控制体温以及发出视觉信号。

剑龙可以达到10米长,和其他植食性恐龙一样,它们使用长长的颈部来吃取植物,各种各样的植物是其主要食物来源。

3.雷龙雷龙是一种奇特的恐龙,生活在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它是一种食肉恐龙,身长可达9到12米。

雷龙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的头骨,头部有一对巨大的凹槽,虽然科学家对其准确功能仍有争议,但有可能用于发出声音和感知周围环境。

雷龙的前肢较短,但强壮有力,它们通常用后腿奔跑捕猎。

4.三角龙三角龙是一种大型植食性恐龙,生活在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它有一个巨大的三角形骨盾位于头部和颈部的顶部。

这个骨盾有可能用于发出各种声音或者吸收热能。

另外,三角龙的头部还有一个带锯齿的嘴,可以用来撕咬植物。

尽管它的体型庞大,但三角龙的速度很快,可以迅速从植物丛中穿梭而过。

5.蜥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是一类巨型植食性恐龙,它们分布广泛,生活在中生代的大部分时间段。

蜥脚类恐龙的最大特点是它们的长颈和长尾巴,帮助它们吃取高处的植物。

其中最著名的蜥脚类恐龙之一是梁龙,它的尾巴圆锥形,被认为可以用来进行象征性的防卫。

总结: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恐龙简介。

霸王龙、剑龙、雷龙、三角龙和蜥脚类恐龙都是古代地球上最为庞大且引人注目的生物之一。

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征和生活方式,充满了神秘和令人兴奋的色彩。

恐龙知识小百科

恐龙知识小百科

恐龙知识小百科恐龙(英文名:Dinosaur)是一类已经灭绝的史前爬行动物,它们在地球上生活了约1.5亿年,最后于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灭绝。

恐龙这个名称由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在1841年提出,意思为“恐怖的蜥蜴”。

为了方便研究,恐龙通常可以分为鸟类和非鸟恐龙。

非鸟恐龙只生活在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已于6500万年前全部灭绝。

恐龙种类繁多,体型各异。

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部分非鸟恐龙的写照。

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恐龙的研究历史悠久,早在191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质学家乔治·D·劳德伯克博士和R·R·莫斯博士在自贡市发现恐龙化石。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恐龙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例如2022年3月,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的脊椎动物研究团队发现科氏玉溪龙,这是在亚洲发现的迄今最早的有甲类恐龙。

恐龙,这个已灭绝的史前生物,吸引了无数科学家和普通大众的关注。

它们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丰富着我们对于恐龙的认识。

恐龙的生活习性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恐龙并非完全的陆生生物,很多种类善于在水中生活。

例如,一些植食性恐龙,如长颈龙和腕龙,它们的长脖子和小脑瓜使它们能够在水中轻松地获取植物。

而肉食性恐龙,如鲨齿龙和暴龙,也常常在湖泊或河流附近捕猎。

恐龙的游泳能力很强,它们的四肢强壮而有力,尾巴也能起到很好的平衡作用。

恐龙的繁殖方式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恐龙的卵化石已经被科学家们在世界各地发现,这些化石揭示了恐龙繁殖的一些秘密。

恐龙的卵通常较大,直径可以达到30厘米左右。

卵的外部有硬壳保护,这与现代鸟类的蛋相似。

不同的是,恐龙的卵是逐个生产的,而不是像鸟类那样一次产多个。

这一特点使得恐龙在繁殖期间更容易成为猎物的目标。

恐龙的灭绝原因一直是科学界争论的焦点。

恐龙

恐龙

恐龙(英文名:Dinosaur)[1] ,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

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2] 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

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

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

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

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

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统治了地球大约8000万年(1.44亿年前---6500万年前)外形特征1.骨骼特征恐龙的骨骼具有一些衍化适应,可使它们与原始的主龙类祖先辨别出来。

在后期的恐龙中,这些特征经过更多的演化改变。

恐龙的共有衍征包含:后额骨缺失。

肱骨有低矮的三角嵴,附着胸锁三角肌,长度约是肱骨的1/3到1/2。

肠骨后部有个突出区块,髋臼穿孔。

胫骨末端边缘宽广,有个往后的凸缘。

距骨有个明显上突与胫骨契合。

除上述几个特征以外,大部分恐龙还有一些共同特征,但是因为出现在其他主龙类,或者不存在于早期的恐龙身上,因此不列为恐龙的共有衍征。

恐龙具有直立的步态,类似大部分的现代哺乳类,而大部分其他爬行动物则是四肢往两侧延展的步态。

恐龙的臀窝朝向两侧,股骨的第四转子往内侧,两者契合,股骨头垂直于股骨干,产生直立的步态,而不同于劳氏鳄目等臀窝向下的直立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恐龙大探秘
恐龙(Dinosauria)是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

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但是恐龙的后代——鸟类存活下来,并繁衍至今。

恐龙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爬行动物。

说是脊椎动物而不说是爬行动物的原因是,恐龙曾经被归为爬行动物,但是其不符合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匍匐的行走方式,以及现在一直被质疑的冷血动物一说。

恐龙恐龙这一名词英文的dinosaur,来自希腊文deinos(意思是恐怖)Saurosc (意思是蜥蜴或爬行动物)。

恐龙(不包含鸟类)是群生存于陆地上的主龙类爬行动物,四肢直立于身体之下,而非往两旁撑开,它们出现于晚三叠纪卡尼阶,各种恐龙快速地演化出不同的特化特征,并发展出不同的体型大小,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并持续生存到晚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

[1]
恐龙(拉丁学名:Dinosauria)是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

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恐龙灭绝事件。

在1861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度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着羽毛痕迹,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

自从19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

大部分科学家视鸟类为唯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而少数科学家甚至主张它们应该分类于同一纲之内。

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

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主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二叠纪晚期,并在三叠纪中期成为优势陆栖动物群。

所有的恐龙皆为陆地动物。

许多史前爬行动物常被一般大众非正式地认定是恐龙,例如:翼手龙、鱼龙、蛇颈龙、沧龙、盘龙类(异齿龙与基龙)等,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龙
有许多型态的爬行动物与恐龙生存在同一时期,例如:鱼龙目、沧龙科、蛇颈龙目、翼龙目、以及盘龙目,许多大众媒体常将它们也归类于恐龙,但它们在科学分类上并不属于恐龙。

鱼龙类、沧龙类、蛇颈龙类都是海生爬行动物,并不生存于陆地上,也不属于主龙类;翼龙类属于主龙类,是在三叠纪时期与恐龙分开演化,但并非陆栖动物:盘龙类生存于二叠纪,亲缘关系较接近于哺乳类。

恐龙是中生代的优势陆栖脊椎动物,尤其是在侏罗纪与白垩纪。

在恐龙占优势的侏罗纪与白垩纪期间,几乎所有身长超过1米的陆地动物皆为恐龙,同时代的其他动物因此受到体型发展与生态位上的限制。

举哺乳类为例,它们的体型多接近现代的啮齿动物,不超过猫的大小,食性为肉食性,以小型动物为生。

生存在白垩纪的三椎齿兽目(Triconodonta)的巨型爬兽(Repenomamus giganticus)是个少数例外,巨型爬兽体重12到14公斤,已知会以幼年鹦鹉嘴龙等小型恐龙为食。

恐龙家族极为庞大、多样性。

截止到2006年的学术研究,已确定有超过500个属;根据估计,化石记录中曾出现的属总数约为1850个,当中有75%已被发现化石。

一个早期的研究推测恐龙有将近3,400个属,但大部分无法在化石记录中保存下来。

截至2008年9月17日为止,恐龙记有1,047个种。

恐龙有草食性动物,也有肉食性、杂食性动物。

有些恐龙以双足行走,或四足行走,或如砂龙和禽龙可以在双足和四足间自由转换。

许多恐龙的身上具有鳞甲,或是头部长有角或头冠。

尽管恐龙以其巨大体型而著称,但许多恐龙的体型只有人类大小,甚至更小。

目前已在全球各大洲发现恐龙化石,包含南极洲在内。

无论体型大小,恐龙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堪称卓越,但它们无法占据海生以及飞行动物的生态位。

1 名称由来编辑本段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就恐龙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

直到古生物学家曼特尔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查理德·欧文创建了“dinosaur”这一名词。

英文的dinosaur 来自希腊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动物)。

对于当时的欧文来说,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是指大的灭绝的爬行动物(实则不是)。

实际上,那个时候发现的恐龙并不多。

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

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龙至少有650至800多个属(古生物学上的种属,不完全同于现代动物的分类方式)。

后来,中国、日本等国的学者把它译为恐龙,原因是这些国家一向有关于龙的传说,认为龙是鳞虫之长,如蛇等就素有小龙的别称。

2 灭亡时间编辑本段
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3500万年的三叠纪晚期,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发生的末白垩[è] 纪生物大灭绝事件。

3 恐龙习性编辑本段
因为恐龙已经灭绝,所以,不能用研究现生动物的方法去研究了,只能凭借其在地球上遗留下来的物质——恐龙化石进行研究。

古生物学家们通过对恐龙化石的研究,推测恐龙的形态及习性。

根据他们的研究,恐龙就像现生的动物一样:有大的,有小的;有的以两条腿走路,有的以四条腿走路;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动物,有的吃植物也吃动物;有的皮肤光滑,有的皮肤上有鳞或骨,有的头上有角或头盾、还有的尾部有长刺。

其共同相似之处是:所有的恐龙,脑子都很小(除了部分肉食恐龙),蛋下在陆地上(所有的恐龙都是一样的)。

不过近期里,小学书上有“鳄鱼就是恐龙的后代”的课文。

别人说这篇文章只是童话类的而已,但更仔细地看一看,锋利的牙齿、皱的皮肤、长长的尾巴等,发现鳄鱼是否是恐龙的后代也已经有数名科学家研究。

4 与今关系编辑本段
在1862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其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明显的羽毛痕迹(美颌龙虽然也有羽毛,但它们很原始),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食肉恐龙具有原始羽毛,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

自从1970年以来,许多研究报告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

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

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初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晚二叠纪,并在中三叠纪成为优势动物群。

哺乳动物起源于爬行动物,它的前身是“似哺乳类的爬行动物”,早期则是“似爬行类的哺乳动物”。

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大部分在中生代的末期灭绝了;一部分适应了变化的环境被保留下来即现存的爬行动物(如龟鳖类、蛇类、鳄类等);还有一部分沿着不同的进化方向,进化成了现今的鸟类和哺乳类。

4.1 多样发展
从早侏罗纪到晚白垩纪,恐龙家族适应环境因而发展迅速,使得恐龙向着多样性方向发展,恐龙的种群数目增加,使恐龙这一类具有优势,恐龙由此得以支配地球生态系统。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

其中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狗差不多。

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吃植物的恐龙)和凶暴的肉食者(吃动物的恐龙),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4.2 生物习性
(约3亿2000万年前─2亿8000最古老的爬行类化石可追溯至古生代之“宾夕法尼亚纪”
万年前)。

追本溯源,当系由两栖类演化而来。

两栖类的卵需在水中才能开始发育。

爬行类演化出卵壳,可阻止卵中水分的散发。

此一重大改革,使爬行类可以离开水生活。

从2亿45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行类成了地球生态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类时代。

大型爬行类恐龙即出现于中生代早期。

植食性的易碎双腔龙,是体形与体重最大的陆栖动物。

棘龙是迄今为止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

另有生活在海中的鱼龙与蛇颈龙及生活于空中的翼龙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完善的生态体系(海生爬行动物与翼龙均不是恐龙)。

爬行类在地球上繁荣了约1亿8千万年左右。

这个时代的动物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龙。

人们一提到恐龙,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只巨大而凶暴的动物,其实恐龙中亦有小巧且温驯的种类。

4.3 恐龙迁徙
长久以来,古生物学家一直无法确定恐龙是否也像鸟类或者角马等动物一样进行迁徙。

由于可能面临食肉龙带来的威胁,食草恐龙在草原上迁徙并不是一个非常牵强的想法。

现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的研究人员第一次证明,恐龙也会在生存环境恶化时迁徙。

研究人员利用牙齿化石中的氧第一次证明,恐龙在泛滥平原之间迁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