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害条锈病PPT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小麦病虫害防治课件

小麦病虫害防治课件

小麦病虫害防治课件汇报人:日期:•小麦病虫害概述•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治策略目录•小麦病虫害防治实践案例分析•小麦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小麦病虫害防治前景展望01小麦病虫害概述赤霉病主要危害小麦穗部,造成籽粒不饱满、发霉甚至腐烂。

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和茎秆。

白粉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茎秆和穗部。

纹枯病主要危害小麦基部,造成植株枯死、倒伏或早枯。

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小麦汁液,造成叶片枯黄、籽粒不饱满。

常见小麦病虫害类型如温度、湿度、降雨等气象因素可影响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从而影响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气候条件土壤质地、酸碱度等因素可影响病原菌的生存和活动,进而影响小麦病虫害的发生。

土壤条件不同品种的小麦对不同病虫害的抗性存在差异,抗性差的品种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品种抗性如播种时间、施肥量、灌溉方式等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可能导致小麦生长不良,从而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栽培管理发病原因及危害防治意义保障粮食安全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防治小麦病虫害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产量和质量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可以减少作物损失,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02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选择对病虫害具有较高抗性的小麦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精耕细作避免长期连作,实施轮作制度,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

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卵,降低病虫害的发病率。

030201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通过天敌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天敌保护利用使用生物农药,如Bt、白僵菌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生物农药应用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减少害虫的种群数量。

利用害虫的趋色性,设置黄色或蓝色色板进行诱杀,降低害虫的密度。

《小麦病虫害防治》课件

《小麦病虫害防治》课件
防治麦病虫害得到了有效 控制,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05
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的应用
无人机技术
无人机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小麦病虫害防治,实现精准喷药和 高效防治。
遥感监测技术
利用遥感卫星和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测小麦病虫害发 生情况,提高预警和防治的及时性。
病虫害危害后的小麦籽粒不饱满、 品质下降,如赤霉病导致的麦粒腐 烂等。
经济效益损失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和品 质的下降会导致经济效益的损失, 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02
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方法
01
02
03
04
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具有较高抗性的 小麦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
可能性。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治要求,适时用 药,适量用药,避免盲目用药。
安全用药
轮换用药
遵守农药使用安全规程,避免农药中毒事 故的发生。
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应轮换使用不同 作用机理的农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产 生。
其他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手段如灯光诱杀、色板 诱杀等防治害虫。
植物检疫
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防止危险性 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
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为农民提 供科学、准确的防治建议。
防治策略的优化
1 2 3
生物防治
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 等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
综合防治
推广综合防治策略,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 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 成本。
防治效果
通过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山东地区小麦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提高。

小麦条锈病—复习版ppt课件

小麦条锈病—复习版ppt课件

1894年Eriksson & Henning将其改名为Puccinia glumarum;
1915年丹麦访问学者(F. Kolpin Ravn)在美国 Arizona州发现条锈菌,而后来发现1892年的标本中 含有条锈菌; 在1956年,Cummins & Stevenson将Puccinia glumarum改名为Puccinia striiformis;
R: resistant; S: susceptible
28 S S S S S S S S S R S R R R R S R R R
29 S S S S S S S S S R S S R R R S R R R
30 S S S S S S S S S R S S R R R S S R R
31 S S S S S S S S S R S S R S R S S R R
32
4.8 9.1 11.7 28.8 34.6 29.2 29.5
33
2.5 5.4 7.0 4.2 8.8 13.8 26.7
3. 侵染过程及其影响因子
3.1 侵染过程
3. 侵染过程及其影响因子
3.1 侵染过程 夏孢子(uredospore, urediospore, urediniospore),
3. 侵染过程及其影响因子
3.2 影响因子
温度:萌发侵入温度范围为1~ 20℃,最适温度 7℃;侵入后生长温度范围为1~ 30℃,最适温度 10~ 20℃。(Warm temperatures limit germination of spores and infection, but they are less inhibitory of growth within the leaves.) 湿度:萌发和侵入阶段要求植株表面必须存在 液态水;在潜育阶段,环境湿度对于条锈菌的生长 没有直接影响;在产孢阶段,环境相对湿度越高则 越有利于产孢。

小麦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PPT课件

小麦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PPT课件
20
2、小麦麦叶蜂
• 麦叶蜂又名齐头虫、小粘虫、青布袋虫, 主要以幼虫危害叶片,从叶边缘向内咬成 缺口,严重时将全部叶尖吃掉。
• 麦叶蜂在冬季气温偏高,土壤水分充足, 夏季气侯温度高、土壤湿度大的条件下适 其发生,危害重。沙质土壤麦田比粘性土 受害重。
21
2、小麦麦叶蜂
22
小麦麦叶蜂防治措施
• 药剂防治:一般危害在小麦挑旗后到抽穗期, 应掌握在3龄幼虫前,可用4.5%氯氰菊酯乳 油或50%辛硫磷乳油4000--6000倍液均匀 喷雾,每亩用药液30公斤喷洒。
5
2、小麦白粉病
• 症状特征: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病部 表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该病可侵害 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以叶鞘和叶片为 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发病时, 叶面出现直径1-2毫米的白色霉点,后逐渐 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 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
6
小麦白粉病
30
2、禾本科杂草
• 麦田禾本科杂草,俗称野麦子,种类主要有雀 麦、节节麦、多花黑麦草、野燕麦、看麦 娘、硬草等,其次还有棒头草、碱茅、日本 看麦娘、蜡烛草、早熟禾等。
31
看麦娘
32
节节麦
33
野燕麦
34
2019/12/4
35
叶锈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橘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
一、小麦主要病害
• 1、小麦锈病 • 小麦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 条锈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
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 出粉状孢子。

小麦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ppt课件

小麦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ppt课件
9
【防治指标】 返青拔节期平均 病株率达15% 病叶率达5%
全田防治
10
【病害管理】 1. 选用抗病品种 2. 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菌源 3. 加强栽培管理(适期适量播种、合理施肥、科学灌水) 4. 种子包衣或拌种(三唑酮种子量0.03%a.i;烯唑醇种子量0.02%a.i ) 5. 春季发病初期 ,用三唑酮、】叶枯病 小麦叶枯病是引起小麦叶斑和叶枯类 病害的总称。几种叶枯病都以危害小 麦叶片为主。(黑胚)
20
【调查】 小麦孕穗——抽穗期开始 主要危害时期——抽穗后灌浆期
21
小麦几种叶枯病发生时期、危害部位和症状特点比较
病害种类
雪霉叶枯病
蠕孢叶枯病
链格孢叶枯病 壳针孢类叶枯病
叶锈病
秆锈病
主要危害叶片, 主要危害茎杆和叶鞘,也 也可危害叶鞘和 可危害叶片和穗部。 茎。
产生许多散乱的、夏孢子堆大,隆起高,不
不规则排列的园 规则散生。孢子堆穿透叶
形至椭园形橘红 片的能力较强,导致同一
色夏孢子堆,大 侵染点叶正反面均出现孢
小中等。表皮均 子堆,且背面孢子堆比正
匀开裂
面大。表皮大片开裂,并
5
【调查】2. 调查方法: A.入冬前调查 选择播种早、发病条件好的感病品 种麦田,若白粉病处于零星发生期,则5点取样, 每点实查5m2。调查时应蹲下细查检查发病株数和 病叶的发生情况;若全田普遍发病,则每块田5点 取样,每点查2m2,调查叶片总数及发病叶片数, 计算病叶率。
6
【调查】2. 调查方法: B. 返青拔节期调查 在春季小麦返青后15d左右调查, 若没有发病,则应间隔一定时间再进行调查,尽可能 在入冬前调查的地块上进行。调查方法同入冬前。有 发病中心应记载发病中心数。调查内容记入下表。

小麦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课件

小麦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课件

小麦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ppt课件汇报人:日期:•小麦病虫害概述•病害识别与诊断•虫害识别与诊断目录•防治策略与措施•病虫害防治实践案例•病虫害防治技术展望01小麦病虫害概述分为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叶鞘和茎秆,造成叶片枯黄、籽粒秕瘦。

锈病白粉病纹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导致叶片枯死、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

主要发生在小麦拔节期,危害茎秆和叶片,造成茎秆腐烂、植株枯死。

030201吸食小麦汁液,造成叶片发黄、卷曲、生长缓慢,严重时导致植株枯死。

蚜虫以幼虫危害小麦花器和乳熟籽粒,造成秕粒、空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吸浆虫吸食小麦汁液,造成叶片失绿、干枯,影响光合作用和产量。

麦蜘蛛产量损失品质下降传播扩散生态平衡破坏病虫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01020304病虫害导致小麦生长受阻、光合作用减弱、养分吸收不足,从而造成产量降低。

病虫害危害小麦籽粒和茎秆,导致籽粒不饱满、色泽暗淡、蛋白质含量降低等品质问题。

病虫害具有传播扩散的特性,一旦发生,很容易在田间迅速蔓延,给防治工作带来困难。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天敌减少、害虫抗药性增强等问题。

02病害识别与诊断小麦叶片上出现鲜黄色疱斑,后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呈虚线状排列。

条锈病穗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后扩展为褐色,颖壳合缝处出现粉红色霉层。

赤霉病叶片表面出现白色霉层,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上面生有黑色小点。

白粉病常见病害症状描述气候因素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如条锈病在春季多雨年份易流行。

品种抗性不同小麦品种对病害的抗性存在差异,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的关键。

栽培管理水肥管理不当、播种过早或过晚、种植密度过大等都会增加病害的发生。

病害发生条件及流行规律030201诊断方法与技巧观察症状根据病斑的形状、颜色、大小以及霉层的颜色、质地等特征进行初步诊断。

镜检病原使用显微镜观察病原的形态特征,如条锈病的夏孢子堆呈鲜黄色,赤霉病的分生孢子呈镰刀形等。

小麦锈病的发生和ppt课件

小麦锈病的发生和ppt课件

2018/11/14
14
商丘市二职专
秆锈病发病规律
秆锈菌以夏孢子传播,夏孢子萌发侵入温 度要求为3—31℃,最适18--22℃。小麦秆 锈病可在南方麦区不间断发生,这些地区 是主要越冬区。主要冬麦区菌源逐步向北 传播,由南向北造成为害,所以大多数地 区秆锈病流行都是由外来菌源所致。除大 量外来菌源外,大面积感病品种、偏高气 温和多雨水是造成流行的因素。
2018/11/14 13
商丘市二职专
叶锈病发病规律
小麦叶锈病在我国各麦区一般都可越夏,越 夏后成为当地秋苗的主要浸染源。病菌可 随病麦苗越冬,春季产生夏孢子,随风扩 散,条件适宜时造成流行,叶锈菌侵入的 最适温度为15-20℃。造成叶锈病流行的因 素主要是当地越冬菌量、春季气温和降雨 量以及小麦品种的抗感性。
商丘市二职专
小麦锈病的发生和
商丘市二职专
小麦锈病 俗称黄疸病,分为条锈病、叶锈病 和秆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上发生面积广,危 害最重的一类病害。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 叶锈病一般只侵染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 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锈病发生严重时,导致小麦减产,甚至颗粒 无收。
2018/11/14
2018/11/14
16
2
商丘市二职专
条锈病症状
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 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 后形成鲜黄色的粉疱,即夏孢子堆。夏孢 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 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 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孢子堆。
2018/11/14
3
商丘市二职专
2018/11/14
2018/11/14 15
商丘市二职专
防治方法

小麦病害条锈病 ppt课件

小麦病害条锈病 ppt课件

最低 最适 最高

天数
1.4
9-13
9
13-16
10-12
2
15-18 32
18-22
6-7
3
18-22 31 20-25
8-10
一、小麦条锈病
(wheat stripe rust, yellow rust)
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华北和淮北 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 相对较轻。
小麦近成熟时,在病部出现短线状黑褐色斑点(冬 孢子),表皮不破裂。
幼苗叶片上的孢子堆排列成同心圆状。
(二)病原: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 大麦条锈病[P. striiformis f.sp. hordei] 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和致病性变异。 夏孢子:鲜黄色、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 冬孢子:褐色、双胞、分隔处缢缩、棍棒形、有短
三种小麦锈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
小麦条锈病:发生最广,主要分布在 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各 省、自治区。发生较重的地区:
西北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西部冬、春麦区;
华北区: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淮北 冬麦区;
西南区: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冬麦区 发生较重。
小麦秆锈病:基本上呈南北走向,常 发区和易发区有:
秆锈: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P.graminis f.sp.tritici 或 P.graminis var. tritici 转主寄主是小檗、十大功劳
3种锈病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2.生物学特性:
条锈菌喜凉怕热:发育温度6~13℃ 叶锈菌温度居中:发育温度18~22℃ 秆锈菌温度稍高:发育温度20~25℃

小麦病害防治技术PPT课件

小麦病害防治技术PPT课件

小麦根腐病病穗
小麦腥黑穗病病穗
小麦腥黑穗病
小麦腥黑穗病病穗
小麦散黑穗病
小麦散黑穗病病穗
小麦粒线虫病
小麦粒线虫病病株
小麦粒线虫病病穗
小麦粒线虫病病粒 (虫瘿.右)和健粒(左)
小麦赤霉病
• 使小麦品质下降,出粉率降低。 • 感病麦粒内含有多种毒素,可引起人、 畜中毒,发生呕吐、头昏、腹痛等症状。
小麦秆锈病叶鞘(左)和叶片(右)上夏孢子堆
病原
• 三种锈病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柄锈菌 属
小麦条锈病病原菌
小麦叶锈病病原
1 . 2.3. 条 锈 病症状、夏 孢子、冬孢 子 4 . 5.6. 叶 锈 病症状、夏 孢子、冬孢 子 7 . 8.9. 秆 锈 病症状、夏 孢子、冬孢 子
发病规律
传播:气流是主要传播媒介。 南方飞来的夏孢子。 • 侵染: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寄主, 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夏孢子堆。夏孢子成 熟后突破表皮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 侵染,造成锈病流行。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症状
苗枯:种子带菌引起苗枯,使芽鞘和根鞘变成黄 褐色、水渍状腐烂,地上部叶色发黄,重者幼 苗出土不久即死亡。 基腐:麦的茎基部变褐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 穗腐:几个小穗或整穗受害,小穗被害初期在 基部变成水渍状,后逐渐褪色失绿呈褐色病斑 • 潮湿时在颖壳合缝处及小穗基部产生粉红色霉 层(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籽粒发病以后逐渐皱缩干瘪,后期在病部出现 紫黑色粗糙的颗粒(子囊壳)。
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

小麦病害ppt课件

小麦病害ppt课件

穗腐
25
xx
小麦赤霉病
※病原
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属子囊菌亚门,赤霉 属真菌。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
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属半知
菌亚门,镰孢属真菌。病菌腐生能 力强。
26
xx
小麦赤霉病
※发病特点
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 的病残体上越冬。此外土壤和带病种子也是重要 的越冬场所。带病种子和病残体上的子囊壳、分 生孢子是下一生长季节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小麦 抽穗至扬花末期是最易感病期。此时,越冬场所 的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落在麦穗上,萌发 侵入花药,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分生孢子, 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18
xx
小麦锈病
作业
1. 如何从症状上区别三种小麦锈病? 2. 小麦锈病是由什么病原引起的? 3. 调整小麦播种期能否减轻小麦锈病的发生?为什么? 4. 小麦锈病的发生特点如何?
19
xx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属于世 界性病害,主要分布 在气候湿润多雨的温 带地区。小麦赤霉病 不仅影响小麦产量, 而且使小麦品质下降, 出粉率降低。感病麦 粒内含有多种毒素, 可引起人、畜中毒。
国外证实是唐松草和小乌头。小麦秆锈病的病原菌
为禾柄锈菌Puccicinia graminis Pers.f. sp.tritici Erikss.et
Henn.,转主寄主是小檗和十大功劳。小麦锈菌均为 专性寄生,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11
xx
小麦锈病
△发病特点
小麦锈病的病原菌只能在寄主上发育和繁殖, 并通过夏孢子传播为害,气流是主要传播媒介。 当夏孢子成熟后,只要有轻微的气流,就会从夏 孢子堆中向外飞散,可随气流上升到5000 km以上 的高空,传送到几百km以外的地区,造成小麦病 害的大流行。

农病课件7.小麦锈病

农病课件7.小麦锈病
• 研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评估方法,从系统整体上优化防 治方案,制定防治策略技术要领。
合理布局及种植抗病品 种
• 布局要大区域布局,大则大到跨越几个省的整个菌源远距 离传播流行区,切断菌源传播路线。寄生杂草没办法长期 存活需要大区流行传染。
• 对三种锈病,既要分清主次,又要全面考虑。 • 在育种中,要充分利用外源基因来丰富小麦的抗病基因。 • 为防止品种抗锈性丧失,延长抗病品种的使用年限,必须
以夏孢子世代在南方为害秋苗并越冬,在北方春麦区引起春夏 流行,通过菌源的远距离传播,构成周年侵染循环。
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广,对高温低温抵抗力都较强。越冬方 式与条锈病相似,有些地区,夏孢子堆少量可以越冬。冬季温暖 的地方,可继续侵染为害。在北方麦区的自生麦苗和晚熟春麦上 以连续侵染的方式越夏。
潜育期
致病机制
病菌侵入后对植株的影响表现在: (1)减少光合作用面积,光和能力减弱,夺取寄主营 养,减低酶活性。 (2)使叶、茎秆表皮破裂,蒸腾量增加。 (3)植株体内物质转移率改变。干物质向籽粒内转移 率增大,很少到根内,因而根系发育不好,生长迟缓, 吸收能力减弱,易倒伏,降低了抗逆力。叶片提早枯 黄,穗粒数、千粒重都下降。
光照 夏孢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光照,强光反而抑制萌发,但在侵入
末期光照作用开始上升。
施肥 偏施氮肥降低植株抗性降低,多施磷肥植株抗性增强。
植株本身生理年龄 在幼龄叶片中锈菌发育较好,在老龄叶片
中发育较差。
品种间的抗病性 品种抗病性的强弱对发病程度有明显影响。
六、发生特点
小麦锈病的发生程度与越冬越夏菌源量呈正比。
药剂防治指标
• 防治指标:在小麦拔节至抽穗阶段,田间发病率 达2~5%左右时即应喷药,最后一次喷药可终止 于小麦收获期前20天左右。

小麦锈赤霉病ppt课件

小麦锈赤霉病ppt课件

何可佳
植物病理学
16
三、侵染循环
小麦杆锈病侵染循环
东北、西北、内蒙春麦
长江流域 华北冬麦
西北、西南晚熟春麦 及自生苗越夏
随气流逐渐 北移
何可佳
广东、福建、云南南部 越冬
植物病理学 17
四、发生流行条件
1、品种抗病性
• 小麦品种对锈病的抗性差异十分明显,一类为垂 直抗性,表现为过敏性坏死反应,因小种而异可 达到免疫和高抗,另一类为一般抗性,表现为发 病数量少,流行速度慢(慢锈)和流行延迟(迟 锈),与品种组织结构与生理生化特性关。
3
一、症状特点-条锈
条 锈 成 行
何可佳
植物病理学
4
一、症状特点-叶锈
叶锈乱
何可佳
植物病理学
5
一、症状特点-杆锈
杆 锈 是 个 大 红 斑
何可佳
植物病理学
6
二、病原
• 三种锈病都由双胞锈属(Puccinia)的不同种 引起。

小麦条锈(P. striiformis) 叶锈(P.recondita f.sp. tritici) 杆锈(P. gramins f.sp. Frifici)
何可佳
植物病理学
20
四、发生流行条件
2、菌源
年份
1955
我国条锈菌小种变化情况 小种 丧失抗病品种
条中1号 碧马1号、西北54、农大183等
1960 条中8、10号 玉皮、甘肃96、西北612等 1964 条中12、13号 南大2419、阿勃、北京8号等
3、杆锈病
• 其夏孢子在闽、粤东南沿海和云南南部越冬,其 越冬温度在10℃以上,越冬夏孢子随气流逐渐向 北推移,经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到达东北、西北、 内蒙古春麦区,在西北、西南等高寒地区晚熟春 小麦和自生麦苗上越夏为主,另外在山东胶东、 江苏淮北自生苗上也可越夏。 • 我省杆锈菌菌源可能来自广东、云南等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北、西南、华北和淮北 等冬麦区和西北春麦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 相对较轻。
在大流行年份可造成30%左右的产量损失 甚至绝收。
20世纪50~60年代,发生频率高,产量损 失大,导致饥荒。
(一)症状识别要点
危害部位:叶片为主,叶鞘、茎秆及穗部也可受害。 发病时期: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害



小麦叶锈病菌
பைடு நூலகம்
小麦秆锈病菌
夏、冬孢子
夏、冬孢子
侵入温度与潜育适温
病菌
条锈菌 叶锈菌 秆锈菌
侵入温度℃
潜育适温 适温下潜育
最低 最适 最高

天数
1.4
9-13
9
13-16
10-12
2
15-18 32
18-22
6-7
3
18-22 31 20-25
8-10
一、小麦条锈病
(wheat stripe rust, yellow rust)
条锈病
叶锈病
秆锈病
危害部位
叶片为主(叶鞘、 茎秆、穗也危害)
叶片为主(叶鞘、茎秆少见) 茎秆叶鞘为主,也 冬孢子堆生于叶鞘、茎秆上 危害穗部。
大小
形状
夏 孢 颜色 子 排列 堆
表皮开 裂
大小
冬 形状 孢 颜色 子 排列 堆 表皮开

最小
居中
狭小至长椭圆
圆形至长椭圆形
鲜黄
橘红
虚线成行(幼叶上 散乱无规则 呈轮状)
小麦白粉病:危害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华 北麦区主要病害,北京、山东、河南等常年 发生。
小麦纹枯病: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病害, 自80年代以来危害逐年加剧。
小麦黑穗病局部地区起死回升。小麦线虫病 极个别地区也有回升。
总之,我国麦类病害呈现北病南移、 南病北移,内病西进,次要病害上升, 主要病害危害加重的大趋势。加上现在 的TCK威胁,我们任重而道远。
西北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西部冬、春麦区;
华北区: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淮北 冬麦区;
西南区: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冬麦区 发生较重。
小麦秆锈病:基本上呈南北走向,常 发区和易发区有:
☆闽、粤东南沿海越冬区; ☆云南越冬区:包括红河、文山、思茅及德
宏自治州; ☆江淮中下游冬麦区 ☆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晚熟春麦区。
小麦叶锈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过去以长江中下游、四川、贵州等西 南地区发生较重,近年来在华北、东 北地区也逐渐严重起来,成为生产上 一个重要问题。
3种锈病的症状
共同特点:夏孢子堆铁锈状,冬孢子堆黑色。 区别: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鲜黄 条锈发生最早
桔红 叶锈其次
棕红 秆锈最晚
三种锈病症状
小麦病害条锈病
从危害部位看:
叶部病害 叶鞘和茎秆病害 穗部病害 根部病害 全株性病害
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有条锈病、 赤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纹枯病和 全蚀病在一些地区危害严重。
我国小麦病害的发生特点及病害种类的演变
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是长江中下游地 区小麦上的三大病害。
小麦赤霉病:跨长江过黄河,向北向西推 移,河南、陕西关中、青海、宁夏引黄灌区 均有发生。
小麦主要病害演变及其原因的分析
耕作制度改变 品种更换 栽培管理方法变化 气候变化 人为传播和活动影响:
TCK(Tilletia indica kuhn)
§1-1 麦类锈病(cereals rusts)
麦类锈病又称黄疸病,包括:
条锈病(小麦条锈、大麦条锈、黑麦条锈病) 秆锈病(小麦秆锈、大麦秆锈、黑麦秆锈病) 叶锈病(小麦叶锈、大麦叶锈病)
开裂不明显
开裂一周
小 狭长形 黑 基本呈行 不破裂
小 圆形至长椭圆形 黑 散生,叶鞘上略呈行 不破裂
最大 长椭圆形至长方形 深褐、咖啡色 散乱无规则
大开裂,并向两侧 翻卷 大 长椭圆形至狭长形 黑 散乱无规则 破裂,表皮向两侧 翻卷
3种锈病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1.病原菌分类和转主寄生
均属于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学名分别为:
冠锈病(燕麦冠锈病)
3种锈病在世界范围的分布
西北欧:英国、荷兰、丹麦以条锈为 主,俄罗斯欧洲部分以叶锈为主。
北美、澳洲及非洲:以秆锈为主,叶 锈次之。但近年美国太平洋沿岸及西 部山区和澳大利亚条锈日益严重。
亚洲东部:三锈并重。
三种小麦锈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
小麦条锈病:发生最广,主要分布在 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各 省、自治区。发生较重的地区:
病叶上先形成褪绿斑点,后成隆起的橘黄色疱疹斑 (夏孢子),它们与叶脉平行成虚线状,后期表皮破 裂散出黄色粉末。
小麦近成熟时,在病部出现短线状黑褐色斑点(冬 孢子),表皮不破裂。
幼苗叶片上的孢子堆排列成同心圆状。
(二)病原: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 大麦条锈病[P. striiformis f.sp. hordei] 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和致病性变异。 夏孢子:鲜黄色、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 冬孢子:褐色、双胞、分隔处缢缩、棍棒形、有短
3种锈病菌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2.生物学特性:
条锈菌喜凉怕热:发育温度6~13℃ 叶锈菌温度居中:发育温度18~22℃ 秆锈菌温度稍高:发育温度20~25℃
������ 锈菌生活史复杂,具有转主寄生现 象和多型性;
������ 专性寄生菌,寄生专化性强,小种 分化明显;
������ 三种锈菌在我国都以夏孢子世代完 成周年循环。
条锈:条形柄锈菌 Puccinia striiformis 国内外均无转主寄主
叶锈:隐匿柄锈菌小麦转化型 P.recondita f.sp.tritici 或P. recondita var. tritici 转主寄主是唐松草、小乌头、牛舌草、铁线莲
秆锈:禾柄锈菌小麦专化型 P.graminis f.sp.tritici 或 P.graminis var. tritici 转主寄主是小檗、十大功劳
柄。未发现有性世代(担孢子)。
1.温度敏感性:条锈病菌耐寒力强,但不耐高温
三种锈菌孢子形态区别
条锈菌
叶锈菌
秆锈菌
圆形
圆形
椭圆形
微刺不明显,小 微刺不明显,小 微刺明显,大
夏孢子 芽孔散生6-12个
芽孔散生6-8个
4个芽孔在中 腰部
用浓盐酸或正磷 原 生 质 收 缩 成
酸处理,原生质 一个大团。
-
收缩成数个小团
冬孢子 顶平,壁厚 顶斜切,壁厚 顶尖,壁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