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处理

合集下载

剖宫产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体会

剖宫产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体会
[ 要 】 目的 探 讨 妊 娠 合 并血 小板 减 少 患者 行 剖 宫 产 的麻 醉 方 法 。方 法 5 摘 2例 因 血 小板 减 少行 剖 宫 产 择 期 手 术 的 产 妇 , 机 分 A组 和 B组 各 2 随 6例 , 组 选择 静 脉 复 合全 麻 , A B组 选择 局 麻 +静 脉 复 合全 麻 。 结果 B组 行 子 宫
[ ] 王 世 泉 , 世 端 . 醉 意 外 [ .北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 3 1 王 麻 M] 人 20 :
3 61—3 2 6
入过浅时 , 充盈 的 尿 管水 囊 直 接 刺 激 尿 道 内 口处 的黏 膜 ; 当尿
管 水 囊 充盈 过 大 时 , 重 的水 囊 压 迫 尿 道 内 口处 黏 膜 或 膀 胱 沉 壁 黏 膜 , 起 膀 胱 不 稳定 挛缩 , 导 致 患 者 出 现 术后 躁 动 。 引 而 利 宁 为盐 酸 丁 卡 因胶 浆 , 腔 道 表 面 润 滑 剂 , 以用 于男 为 可 性 导尿 、 胱镜 检 查 等 。 它 的主 要 成 分 是 盐 酸 丁 卡 因 , 用 于 膀 作
综上所述 , 宁作为润 滑剂进行 导尿可有 效预防男 性 因 利 全 麻 后 留 置 尿 管 引起 的 不适 , 同时 , 应 预 防局 麻 药 过 敏 或 中 也 毒 等 不 良反应 。 [ 参 考 文 献 】
接 受 , 生 无 意 识 的 反 射 性 对 抗 而 出 现 术 后 躁 动 。 膀 胱 三 角 产
卡 因, 仍应 预 防其 过 敏 或 中毒 反 应 , 次 用 量 不 超 过 1支 ( 0 一 5
mg 酸 丁卡 因 )若 出现 不 良反 应 , 按 照 丁卡 因过 敏 或 中毒 盐 , 应
反应进行及时抢救。

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处理

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处理

悦读家庭·医生Family life guide -47-罗春蓉 (德阳市罗江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众所周知,妊娠产妇极易出现各种综合病症,这些病症对产妇的生命会造成很大危险,一方面影响着母体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又影响着胎儿的正常生育甚至生命安全。

因此,面对有任何病症的妊娠产妇,使用麻醉或其他药物时医护人员都会格外地注意,对产妇进行实时监测,充分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之后,再选择最适合产妇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妇及其胎儿的安全。

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产妇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此合并症对产妇的身体状况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极度危害着产妇及其胎儿的健康,因此,血小板减少症应引起医护人员、产妇及其家属的高度重视。

妊娠血小板减少症概述什么是妊娠血小板减少症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简单理解就是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如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其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 则可以判定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

这是孕妇妊娠期一种常见的症状,简称PAT。

妊娠血小板减少症产生的原因关于妊娠血小板减少症产生的原因,尚未查明具体原因,但是有很多医护学者认为PAT 属于孕妇妊娠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孕妇妊娠期发生PAT 都具有一过性的特点,而并不是由于生理机能出现变化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其并没有引起血小板质的改变。

PAT 的产生于诸多原因有关,如妊娠期孕妇会发生各种生理变化,包括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血小板的收集和利用增多等,这些生理方面的变化导致妊娠产妇血小板减少。

据相关报道,多胎妊娠产妇相较于单胎妊娠产妇来说,患病率更高,在妊娠晚期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直至分娩结束之后才迅速上升,回复正常。

有也可以了解到,PAT 发生的主要原因与孕妇妊娠过程中胎盘循环导致血小板收集和利用的增多有关。

妊娠血小板减少症的特点PAT 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

据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和数据反应,其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抗血小板抗体阴性;其二,患者身体机能大部分与正常人一致,不会产生质的变化。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使这类产妇既安全元痛, 顺利接受手术 , 又使胎儿 的不利影 响降到最低 限度值 得探讨 。本 文对近 年 1 0例妊娠 合并 重 度 血 小 板减 少 症 剖 宫 产 的麻 醉
处 理报告如下 。
明显 出血 , 但产后 出血 2 , 例 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术 中出血量(8 ±10m ) 35 1 L 。麻 醉后娩 出新生儿 时问分别 为 5mi n4例 ,1 n5例 ,1 n1 0mi 5mi 例 。新生儿 A gr p a 评分 1m n 6 1 i 时 例 0分、 例 3 8 、 例 6 ; n时 9 1 分、 例 9 分 1 分 5 mi 例 0 1 分。
施, 降低 围产儿死 亡率 。
2 2 合适 的麻 醉 选择 .
麻醉 诱导后气 管插管 , 以芬太 尼或瑞 芬太 尼 、 丙 异
对于无 症状 的轻 、 中度血小 板减低 患者 ( 血小 板计数 >5 ×1 L , 全 可 以当作正 常妊娠处 0 0/ ) 完 理, 血小板计 数 <5 ×1 L 0 0/ ,麻醉 不建议 使用脊 髓 或硬 膜外 麻 醉 l 2,全 身 麻 醉有 镇 痛确 切 , 中 2 J 术

14・ 0
Jna ,nia e iie n ie 实用 床医 . at M 药杂志 o r l0 a i el dcn i Prc c u {
28 第2 第 期 0年。 1一 。 5 0’ 卷
妊 娠 合 并 重度 血 小 板减 少 症剖 宫产 的麻 醉处 理
刘旭 红 ,沈通 桃 ,孙 建宏
1 资料与方法
20 0 3年 -2 0 0 6年本 院收 治 妊 娠期 重 度 血 小 板减少症剖 宫 产 1 0例 。均 为初 产 妇 , 龄 2 ~ 年 4

剖宫产合并血小板减少的麻醉与管理

剖宫产合并血小板减少的麻醉与管理

给于适当降压处理。
术后随访 : 后 均安全 送 回病房 , 术 未 发 现 与 麻 醉 相 关 的 并 发症 , 愈 出院 。 痊
讨 论
妊娠合并 血小 板减 少 的产妇 在麻 醉
的选 择 方 面 , 麻 醉 师 提 出 了一 个 严 峻 的 给
麻醉管 理 : 产妇在人 室前禁 饮食 6~ 8小 时 。 入 室 后 常 规 开 放 静 脉 通 道 , 气 氧
剖 宫产 合 并血 小 板减 少 的麻 醉 与管 理
血小板 减少的病 因较为复杂 , 与妊娠
王永梅 徐 薇 尹 宝 兰 的情 况 , 麻 醉 过 程 中 产 妇 生 命 体 征 平 且
有关 的病 因有 : 高水 平 的雌激 素 , 病毒 感
稳 , 生儿 A a 1分钟 评 分均 在 8~1 新 pr g 0
0 . l 318
时患儿精 神状况 良好 ; ④超声影像观察复 位成 功 , 同心 圆” “ “ 及 套筒征 ” 消失 , 液体 大量进入 到远端肠腔 ; ⑤在病房观察 期间
进食及二便正 常。
后 再 送 3~ e , 2 4 r 用 0毫 升 注 射 器 注 入 空 a
气约 3 m , 据患 儿大小 可增 减 5 , 0 l根 ml患
基 层 医 院在 超 声 引导 下治 疗 d J 肠 套 叠 简易 方 法 xL
部位 。操作者 首先 测试气 囊 导尿管 完好
谷 海 兴 12 0 00辽 宁 铁 岭 县 第 一 医 院 1 情况 , 然后 输 液 器 连 接 于 输 液 瓶 , 通 过 再 转换头与气 囊导 尿管 连接 。患 儿侧 卧背
气囊 导尿管 1根 ( 8号) 转换头 1 。 1 , 个 复位指征 : 无 心肺 疾病 ; ① ②生 命体

血小板减少13例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血小板减少13例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 考文献】 参 [] 董振 明, 1 马 青 . 丙 酚 在 人 工 流 产 手 术 中 的 应 用 [ ] 异 J
[ 稿 1 ]06— 6—2 收 3期 20 0 6
【 章 编 号 ]0 0— 0 7 20 0 文 10 2 5 (0 6)5—08 0 33— 2
血 小板 减 少 1 剖 宫产 术 的麻 醉 处理 3例
2 结 果
本组 产 妇静注 氯胺 酮 l~ mi 均进 入 全麻 状 2 n后 态, 大部 分患 者呈 安静 睡眠 样 , 少数 表 现为 眼球 震 颤 或 凝视 , 偶有 上肢 轻动 。手 术操 作 顺 利 , 由表 l可见 麻 醉诱 导及 维持 期 间 , HR变 化 不 明 显 , 异 无 统 计 差 学 意 义 。MA P呈现上 升趋 势 , 整个 麻醉期 间 MA P较 基 础值 上升 ( 0 0 )但 最多不 超过 l % 。 P< . 5 2
m , 米那 0 1 g鲁 . 注 。切 皮 前 即 将 稀 释 成 0 5 氯 g肌 ,% 胺 酮 按 0 5~1 0 g k 缓 慢 静 注 (>l n 。 胎 儿 取 , .m/g ) mi
与 术 前 比较 , P<00 .5
表 2 胎 儿 娩 出时 间 及 A g r 分 pa 评
茅菊 芹
( 苏 省 海 门 市第 二人 民 医院 , 门 2 6 5 ) 江 乏 海 2 11
[ 键词 】 剖宫产术 ; 小板减少 ; 关 血 氯胺 酮 ; 泊 酚 ; 脉 麻 醉 丙 静
【 图 分 类 号 】 R 1 . 4 中 642
【 献标识码】 C 文
硬 膜 外 麻 醉用 于剖 宫 产 术具 有 镇 痛 效 果 好 , 肌 肉松 弛完 全 , 呼 吸 循 环 无 抑 制 的 优 点 。但 当产 妇 对

血小板减少性产妇行剖宫产麻醉选择及体会

血小板减少性产妇行剖宫产麻醉选择及体会

12 麻醉用药 .
静脉 给予盐 酸氯胺 酮注 射液 10 g5 l缓 0m /m ,
慢静 脉 推 注 , 术 开 始 , 手 密切 观察 产妇 呼 吸 、 搏 、 压 、 氧 饱 脉 血 血
儿呼吸 , 且吸人性麻醉药物影响子宫收缩。我院经过长期 的临 床实践使用氯胺酮分离 麻醉加芬 太尼和丙 泊酚复 合麻醉 对于 血小板减少性产妇行 剖宫产手术 , 安全有效。现将 我院收治的
【 关键词 】 剖宫产 ; 产妇 , 血小板减少性 ; 醉 麻 【 中图分类号 】 R 6 4 【 1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7 6 4—39 (0 0 1 0 4 0 26 2 1 )9— 0 9— 1
血 小 板 减少 性 产 妇 不 适 合 硬 膜 外 和 全 身 麻 醉 , 为绝 大部 因 分 麻 醉 性 镇 静镇 痛药 物都 容 易通 过 胎 盘 进 入 胎 儿 体 内 , 响 胎 影
少 , 以 作 为 治 疗 高 血 压 病 的 一线 用 药 。 可
参 考 文 献
l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0 4年中国高血压 防治 指南 ( 20 实 本 )J . [ ] 高血压杂志 ,0 4,24 3— 8 . 20 1 :8 4 6 2 陈样新 , 国胜. 管 紧张素 Ⅱ及 其受体 与血 管 内皮 功能 的关 系 傅 血 [ ] 临床心血 管杂志 ,0 3,9 1 ):9 J. 20 1 ( 1 6 8—70 0. 3 K pa M, i r W. hieo ia teayfrhp ̄ ni 【 ] a l N Gf dR C o fnt lhrp o y c es n J . n o f c i i o
药 代 动 力学 在 1 O~60 g范 围 内 显 示 线 性 和 剂 量 相 关 性 , 0m 口 服 后 15— h可 达 血 浆 峰 浓 度 , 末 清 除 半 衰 期 为 1 . 2 终 1—1h 5,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附34例分析)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附34例分析)
激 素 能 够 抑 制 巨噬 细 胞 对 抗 原 的吞 噬 ,具 有 一 定 的 免 疫 抑 制 作 用 ,对 于 免 疫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的 产 妇 常 常 也 是 必 需 的 术 前 治
球 蛋 白 0 5g (g・ ) . / k d ,用 3 5 。 再 生 障 碍 性 贫 血 患 者 ~ 天
消耗 使 血小 板数 量 下 降 ,但 血小 板 的 生 成相 对 增 加 ,血 中血
小 板 多 为年 轻 型 l , 其 黏 附 和 止血 功 能增 强 , 同时 妊 娠 晚 期 _ 1 ]
( 血小 板 减 少 症 的诊 断 标 准 为 Pt 10 1。 L 。其 中 妊 娠 i < 0 × 0/ ) 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2 3例 ,妊 娠 高 血 压 5例 ,特 发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症 2例 ,再 生 障碍 性 贫 血 2例 ,先 兆 子 痫 2例 。所 有
术 前输 注适 量 悬 浮 红 细 胞 。 1 3 麻 醉处 理 :对 入 院时 或 经 治 疗 后 P t 5 ×1 。 L 且 近 . i> 0 0 /
疗 。另 外 ,糖 皮 质 激 素 能 够 刺 激 造 血 系 统 ,使 血 小 板 生 成
增多 。
期 无 出血 史 的 2 例 产 妇 采 用 连 续 硬 膜 外 麻 醉 ,其 中 2例 后 1 改 为 单 次 硬 膜 外 麻 醉 ;经 治 疗 后 P t 5 × 1。 L的 1 i 0 0/ < 3例 产 妇 中 1 例 采 用 全 身 麻 醉 ,1例 合并 先 兆 子 痫 者 采 用 1 利 多 2 卡 因行 局 部 麻 醉 。硬 膜 外 麻 醉 者 均 在 左 侧 卧 位 L~ 间 隙 并 t
病 人 术 前凝 血 四项 , 即凝 血 酶 原 时 间 、活 化 部 分 凝 血 活 酶 时 间 、凝 血酶 时 间 、纤 维 蛋 白原 含 量 均 与 正 常 孕 晚 期 产 妇 无 明 显 差异 。肝 、肾功 能 均 正 常 。 1 2 术 前 处 理 :P t 5 × 1 。 L 的 产 妇 如 近 一 周 无 明 显 出 . i 0 0/ > 血病 史 ,术 前 不 予 特 殊 处 理 ;P t( O 5 ) ×1 。 L者 术 前 i 3~ 0 0/ 静脉 滴 注 地塞 米 松 1 1 d 0ng ,用 5 7天 ;对 P t 3 ×1 。 L / ~ i 0 0/ < 者 术 前 除静 脉 滴 注 地 塞 米 松 1 / 0mg d外 ,给 予 静 脉 注 射 免 疫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剖宫产麻醉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剖宫产麻醉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剖宫产麻醉【导读】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发生大出血和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风险,因此,产科医师多选择终止妊娠。

严重血小板减少是椎管内麻醉的禁忌,但全麻药物,特别是阿片类镇痛药,易透过胎盘抑制胎儿呼吸。

全麻药物也会贮存在乳腺脂肪组织,并释放到母乳,进一步影响到新生儿。

因此,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剖宫产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选择至关重要。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28岁,69kg,G2 P1,因“孕39+3周,阴道流液7小时”就诊。

入院诊断:胎膜早破(孕39+3周、G2 P1、LOA),妊娠合并子宫瘢痕,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既往史:2013年在外院行剖宫产术。

体格检查:T:36.9℃,HR:78次/分,BP:112mmHg/68mmHg,宫高35cm,腹围107cm,胎方位LOA,胎心132次/分,无宫缩。

实验室检查:HGB:121g/L,PLT:57×109/L。

凝血功能PT 13.1s APTT 34.2s。

影像学检查:超声:宫内妊娠,单活胎。

患者入院后择期行“再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麻醉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全麻诱导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1μg/k g;患者入睡后,予罗库溴铵40mg,药物完全起效后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接麻醉机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100%,维持呼气末CO2 35~45mmHg。

全麻维持丙泊酚2~4mg/(kg·h)、瑞芬太尼0.5~1μg/(kg·min)泵注。

5分钟内胎儿娩出,Apgar评分1分钟和5分钟均为10分,胎儿娩出后予舒芬太尼15μg。

术中生命体征平稳,HR 75~110次/分,BP 100~130mmHg/50~80mmHg。

缝皮停丙泊酚、瑞芬太尼,接PCA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150μg加格拉司琼2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背景输注2mL/h,单次按压0.8mL,锁定时间15min。

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围术期处理

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围术期处理

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围术期处理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年11月第23卷第11期JClinne望Io:!: 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围术期处理韩传宝周钦海刘华钱燕宁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国内外多首选椎管内麻醉,但对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因有引起硬膜外血肿之虑,如何选择麻醉则很矛盾【1].由于妊娠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对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认识应有别于其他种类手术的患者.引起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多种,程度也有所不同,对麻醉手术风险的影响也不同,这使得我们在麻醉选择和麻醉管理上应权衡利弊,区别对待.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常见病因正常成人血小板计数为(1.O~300)×10./L,若低于10O×1O./L,则视为血小板减少.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7.6].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可由多种生理,病理性原因引起.良性妊娠性血小板减少至足月妊娠时,孕妇血容量可增加35~4O,血红蛋白可减少2O左右,血小板减少1O~2O,这是因为血浆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红细胞及血小板,导致相对性贫血.但凝血因子量可增加5O~75,使孕妇的血液系统处于高凝状态口].事实上,这种高凝状态的变化从妊娠早期即开始,至妊娠3月末达高峰,至分娩时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因子I,Ⅱ,V,Ⅶ,Ⅷ,Ⅸ和X均增加,其中因子Ⅶ可超过正常的10倍,因子Ⅷ和X可分别达正常的300和120~180,纤维蛋白原可增加2~3倍,而妊娠期抗凝功能减弱,如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具有抗凝血作用的活性蛋白c明显减少.妊娠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良性妊娠期血小板减少占75左右n].这是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胎盘对血小板的收集及利用增多,而不是因血小板破坏增加所致].其特点是妊娠前无血小板减少史,临床上无任何症状及体征,常在产前检查时发现.血小板计数可下降1O或更多,但多在7O×10/L以上,对产妇及胎儿一般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分娩后很快恢复正常.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妊高征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占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21左右.妊高征时血管痉挛性收缩,内皮细胞受损,前列环素(PGI)合成相对减少,而血栓素Az(TXA)合成相对增加,PGI/TXA比值下降,引起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TP是妊娠期免疫性血小板破坏增加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约占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5左右.发病原因不明,多数认为是由免疫因素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加.其特征是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中巨核细胞数量增加或正常,多伴有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抗血小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945?板抗体增加,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由于妊娠期母体血液中血小板抗体可通过胎盘进人胎儿循环,引起胎儿血小板减少,因此对母婴均有不利影响.妊娠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对于血小板减少产妇,多数学者认为良性血小板减少在妊娠期是一个良性过程],可于产后1个月后自行恢复,无需干预或进行特殊处理.对妊高征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治疗应首先在去除病因的基础上,再根据血小板下降程度以及临床有无出血倾向而定.血小板持续下降<5O×1O./L,伴有出血倾向或计划行剖宫产手术时,应积极输注浓集血小板或新鲜血浆.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如ITP)的产妇,在孕期应选用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麻醉选择与管理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的利与弊1979~1990年美国就麻醉相关死亡调查报告表明,8O的麻醉死亡发生于产科急诊手术中,73与气道有关,52发生在全麻中.全身麻醉时产妇的死亡率要比椎管内麻醉时的产妇的死亡率高,而且在全麻下出生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在椎管内麻醉下出生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低.对于血小板减少的产妇能否进行椎管内阻滞一直是有争议的临床问题.主要担心是进行上述操作时可能损伤血管而出现硬膜外血肿,从而导致脊髓受压出现截瘫.血小板减少症产妇使用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硬膜外腔有丰富的静脉丛,硬膜外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硬膜外血肿形成.单次法发生率约为1/220000,硬膜外置管法约为1/150000,近一半发生在拔除硬膜外导管后嘲.有统计显示,顺利进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硬膜外穿刺后椎管内血肿的发生率为1/150000,脊麻后椎管内血肿的发生率为1/220000.如果加上凝血机制障碍,抗凝治疗,创伤和置管困难等因素,椎管内血肿的发生率会更高.我们对22例血小板计数在(50~74)×10./L的产妇成功实施硬膜外麻醉.Beilin等对3O例血小板计数在(69 ~98)×10/L之间的患者进行了椎管内麻醉也获成功,并认为血小板低于100×10./L的病人禁用硬膜外麻醉无事实依据.轻度血小板减少的孕妇,分娩前几周血小板计数并不能预测血小板减少症l9].如何有效地提高椎管内麻醉的安全性1.术前评估对有凝血功能异常或临产出血较多的患者,麻醉前应注意循环功能状态和贫血程度的评估,除血,尿常规,生化检查外,应重视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定量,凝血酶原时问和凝血酶原激活时间检查,并做DIC过筛试验,以查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从实验室检查的角度考虑,实施946I醛堂盘查!生月第塑j篁11期JClinAnesthesiol,November2007,V o1.23,No.11 硬膜外麻醉的禁忌证包括_J:(1)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4OS;(3)血小板计数<50×10./L.此外,对血小板功能异常者,如血小板无力症患者也不应实施硬膜外麻醉.2.正确认识孕期血小板减少血液稀释和孕期血小板消耗使血小板数量下降,但是产妇在孕晚期凝血因子Ⅱ,V,Ⅶ,Ⅷ,Ⅸ和X等因子均有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由非孕时平均3g/L,增至正常妊娠晚期4.5g/L,使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_3."].另外,血小板计数检查仅反映血小板数量,而不能反映血小板功能.孕晚期血小板的生成增加,血中血小板多为年轻型『】,其粘附和止血功能增强,同时分娩应激时产生的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凝血酶和腺苷也会增强血小板功能.选择椎管内麻醉时对血小板计数的要求可适当放宽.3.术前应用止血药对血小板减少的产妇,术前静注立芷雪(巴曲酶)2kU.因为巴曲酶具有凝血激酶和凝血酶样活性,有助于出血部位凝血酶的形成,以及促进出血部位血小板的聚集和纤维蛋白的形成.与凝血酶裂解纤维蛋白原(Fg)成蛋白肽A和?B,生成纤维蛋白Ⅱ单体并聚合成纤维蛋白Ⅱ多聚体的作用机制不同,巴曲酶作为类凝血酶仅裂解纤维蛋白原(Fg)成蛋白肽A,产生纤维蛋白I单体,并与Fg结合成复合物后,在体内很快降解,所以不会产生血管内弥漫性凝血(DIC).故对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孕妇同样适用,更适用于有凝血障碍的产妇.另外,巴曲酶还可直接代替部分凝血因子的作用,尤其在凝血因子减少时,可弥补多种凝血因子的不足,从而维持机体凝血机制趋势于正常.静脉用药后,5~10min起效,2O ~3Omin时作用最强,2h后作用逐渐减弱,24h后作用消失.血液中缺乏血小板或某些凝血因子时,宜在补充血小板,凝血因子或输注新鲜血液的基础上应用.4.合理输注浓集血小板输入一个单位的血小板理论上可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5~10)×10./i.也有报道输入一个机采量血小板可提升血小板计数(1O~20)×10./L,但具体的增加数量和存活时间还取决于病因和血小板新鲜程度.输注方法是对血小板计数<5O×10.L的产妇输注血小板2O~30U;血小板计数在(50~80)×10./i的产妇输注血小板10~20U.速度为1OU/15min,在出,凝m时间正常的情况下,可于术前输]/2量时行硬膜外穿刺,余]/2量术中再输注.刘玉秋等m3对33例血小板计数在(50~8O)×10/L的产妇输注浓集血小板后成功实施硬膜外麻醉,无一例发生硬膜外血肿.刘菊英等l1对51例血小板计数在(50~ioo) ×1O./L产妇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获成功.在输注浓集血小板后1O~60rain应复查血小板计数,如果未见升高,表明患者产生同种免疫抗体,需给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相同的单采血小板l_1.由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寿命都呈进行性下降,所以在输注浓集血小板时应快速并摇动下输入,输液器管道愈短愈好,不加滤过网,以防血小板附着而影响疗效,若反复输用,应选用人体抗白细胞抗体兼容的血小板.另外,ITP患者的血小板寿命短,血小板在ITP患者体内只能存活大约40~230min(正常8~12d),所以对需要手术的ITP患者,应在短时间内输注血小板,以免输入体内的血小板迅速被抗体破坏.5.舍理应用激素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产妇可给予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改善毛细血管功能状态,使毛细血管脆性由阳性变为阴性,出血倾向好转,并可抑制血小板抗体生成,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提高手术麻醉的安全性.6.准确熟练的穿刺方法孕妇硬膜外血管处于怒张状态,穿刺置管应小心,以免误人血管.卧位穿刺时,硬膜外针应缺口向上,以减少对黄韧带的损伤,同时对多是纵行分布的硬膜外腔血管的损伤几率也降低n.由于形成血肿的直接原因多是硬膜外穿刺后置人导管的损伤口],硬膜外导管的拔出与置入导致硬膜外血肿的风险相近,因此应该同样予以重视,所以在充分术前准备的情况下,单次硬膜外穿刺对熟练操作者是不错的选择.熟练操作者在准确刺破黄韧带后1mm内及时停止硬膜外穿刺针,将大大减少对神经和血管的损伤『g].由于硬膜外腔血管分布以前面和两侧居多,后面较少,正中入路法穿刺较少损伤血管『1;同时要左侧卧位并避开在宫缩腹压增加时穿刺,以减少因硬膜外腔血管进一步怒张而增加穿破硬膜外血管的几率.我们[7对15例血小板计数在(46~70)×10./L和1例血小板计数在24×1O./L的产妇成功实施单次硬膜外麻醉,既保证良好的麻醉效果, 又降低了硬膜外腔发生血肿的风险.7.及时合理的补救在穿刺过程中万一发生硬膜外腔出血,应用生理盐水多次轻柔冲洗,每次5ml,直至血色回流变淡,或者用1:20~40万的肾上腺素盐水冲洗.8.重视术后随访对血小板减少的产妇实施椎管内麻醉后要定时随访,最好能4h随访一次.如发现麻醉平面消失后再次出现,或出现腰骶部剧痛,应怀疑有硬膜外血肿的可能,CT及MRI成像检查可确诊.一般确诊后6~8h内进行手术消除血肿减压,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综上所述,对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产妇,最重要的仍是充分了解及评估其有无凝血功能紊乱的病史及体征.麻醉前应查明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并给与相应的处理.对无明显出血病史的产妇,选择椎管内麻醉不应过多的拘泥于血小板计数的限制,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行单次硬膜外麻醉是可行的;不得已实施全身麻醉时,在合理选择麻醉药物的基础上,尽量缩短I—D问期(麻醉诱导至切皮时间)和U-D问期(切开子宫至胎儿娩出时间),同时做好防止产妇误吸和新生儿复苏的准备.参考文献1McCraeKR.Thrombocytopeniainpregnancy:differentialdiag—nosis,pathogenesis,andmanagement.BloodRev,2003,17:7一l4.2SchwartzKA.Gestationalthrombocytopeniaandimmunethro-mb0cyt0peniasinpregnancy.HematolOncolClinNorthAm,2O00,14:110卜1116.3陈婷,张丽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研究进展.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405—407.4周振海,原耀光,洪文德,等.121例妊娠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年n月第23卷第n期JClinAnest101:!: 究.临床血液学杂志,2003,16:192—193.5ChaneyMA.Sideeffectsofintrathecalandepiduralopioids. CanJAnaesth,1995,42:891-903.6HorlockerTT.WedelDJ,BenzonH,eta1.Regionalanesthesia intheantic0agulatedpatient:definingtherisks(thesecondASRAConsensusConferenceonNeuraxialAnesthesiaandAntic0agulati0n).RegAnesthPainMed,2003,28:172—197.7韩传宝,刘华,钱燕宁,等.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官产术的麻醉管理.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449—450.8BeilinY,ZahnJ,ComerfordM.Safeepiduralanalgesiainthir—typarturientswithplateletcountsbetween69,000and98,000ram(一3).AnesthAnalg,1997,85:385—388.9HughesSC,LevinsonG,RosenMA,eds.ShniderandLevinson'SAnesthesiaforobstetrics,4thed.Baltimore: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2001.452—556.947?10BombeliT,SpahnDR.Updatesinperioperativecoagulation: physiologyandmanagementofthromboembolismandhaemor—rhage.BrJAnaesth,2004,93:275—287.n张云南,单渊东,李蓉生,等主编.协和血液病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782—789.12张新阳,吴连方.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血小板输注治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274_276.13刘玉秋,李娟,李华.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剖官产术的麻醉处理.山东医药,2005,45:60—61.14刘菊英,肖峰,李元涛,等.分娩前血小板计数与凝血功能筛选试验的临床意义.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22:112—113.15缪勇,臧广州.主编.最新麻醉技术操作规范与新技术应用实用手册.天津:电子出版社,2004.384—385.(收稿151期:2006一O8—30)麻醉和手术风险数字化评估方法解读江学成术前对病人的评估是降低麻醉和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和常规.术前风险预测是根据病人生理状况,基础疾病,麻醉和手术对机体的影响,以数字量化评价风险水平的方法.麻醉医生根据病人风险水平,制定和反复修订麻醉和围术期医疗护理方案和采取防范措施,可以降低潜在风险,提高安全性和医护质量.除此之外,麻醉和手术风险预测还广泛地用于临床研究和质控等方面.常用麻醉和手术风险预测方法目前流行使用的风险预测方法达数十种之多.ASA是最简单最流行的方法,每个麻醉医生都会使用,但太粗糙,在复杂病情和手术等情况下有诸多限制.因此,相继出现了Hussan和Russell改进于Peter—Lutz的"麻醉风险预测方法",Pedersen氏"麻醉和手术后心肺并发症预测方法",Tiret 的"4O岁以上病人麻醉并发症预测方法",Palmberg的"老年病人术后死亡率预测方法",Destky改进于Coldman的"非心脏手术病人心脏风险预测方法",Pedro的"病人的ASA一手术一麻醉风险预测方法"(Pateint,Surgery,Anesthesia, PSA)等.主要用于术后(出院前,术后30d或更长)的方法有"生理改变一手术干扰程度对死亡率影响的评估系列方法" (POSSUM,P—POSSUM和Cr—POSSUM等),"生理功能一手术应激一疾病综合风险预测法"(E—PASS)等.还有一些专科或专病麻醉手术风险预测方法,如欧洲心脏风险预测方法(EroSCORE),Parsonnet心脏风险预测方法,ARDS预测方法,肺和深静脉栓塞预测方法等.另外还有一些预测插管困难的方法等.作者单位:221004徐州市,解放军第九七医院麻醉科预测方法的元素预测方法使用的元素(又称风险因子)多少不一,少者几项,多者几十项,都是通过大宗病例(数千乃至百万例)采用多因素逻辑分析法筛选出的与并发症和死亡率关系最为密切的病症或参数,获得各自系数或权重.例如Hussman等l1方法包括:一般状况,手术性质,年龄,体重,禁食,意识, 血压,心脏,脉搏,呼吸,肾脏功能,肝功能,血糖,血钾,脱水,血色素,过敏,复合疾病,预计手术时间和烧伤共2O个参数. 这些参数根据其对并发症或死亡率的影响程度,分为多个级别,赋予不同的分值.如血压分级和赋值:正常为0分,低血压为1分,不稳定性高血压为2分,持续性高血压为4分,代偿性休克为8分,失代偿性休克为16分.由于篇幅所限不全部列出.这些元素基本上分为三类,即体质状况,疾病和麻醉手术参数.这里所讲的风险不包括设备故障和各种失误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1.体质状况参数如年龄,性别,体重,吸烟以及生命质量等.年龄和性别是不可变元素.年龄是体质状况的最佳量化指标,几乎是所有预测方法的参数.许多资料表明,麻醉和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与年龄正相关.Fichtner等¨2报道,对12所医院术后30d死亡率调查显示,死亡者年龄平均74.6岁,8o岁以上病人术后死亡率达4O左右.一份资料显示,年龄小于5O岁病人术后心血管和肺并发症及死亡率分别为2.6,2.3和0.3;50~7O岁病人分别为8.2,6.7和1.8;7O~8O岁病人分别为14.3,8.9和2.7;大于8O岁病人分别为16.7,1O.2和5.8l3].性别对风险的影响是不同的,对普通手术而言,男性的风险大于女性j,而在心脏手术中女性的风险大于男性l4].急性心肌梗死男性。

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

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

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麻醉管理摘要】目的为保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寻求剖宫产中有效的麻醉方法及管理。

方法选择血小板计数(Plt)<70×109的32例产妇,分蛛网膜下腔麻醉组20例(Plt>50×109~70×109/L和全麻组12例(Plt<50×109/L)。

结果所有产妇均未出现并发症;蛛网膜下腔麻醉产妇和全麻产妇术中出血量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后1min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蛛网膜下腔麻醉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少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如果术前对此类产妇进行充分评估、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均可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麻醉全身麻醉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术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常因凝血机能障碍易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大出血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故产科医师多倾向于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1],此时不仅产科医师的难题,更是对麻醉医师是严峻的挑战。

如何使这类产妇安全、无痛、顺利地渡过手术,保障母婴的安全,麻醉的选择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回顾地分析2010~2012年我院3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与管理,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至2012年我院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32例,确诊标准为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70×109/L。

产妇年龄23~42岁,平均(26.5±4.8)岁,体重59~78 kg,平均(68.5±6.9)kg,孕龄36~40周,平均(37.9±2.3)周。

术前Plt 39~70(57.8±6.9)×109/L;其中包括妊娠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2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例、妊高症先兆合并血小板减少症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血小板减少患者行剖宫产术麻醉体会

血小板减少患者行剖宫产术麻醉体会
重 程 度 呈 正 相 关 。 更有 相关 报 告 指 出 , 各 种 原 因 增 高 的 C P 因 R
[ 参考文献 ]
[] 1 夏碧桦. c反应蛋 白含量在急性冠脉综合 征预后评判 中的价值 [ ] J.
贵 州 医 学 杂 志 ,0 3,7 4)3 6—37 2 0 2 ( :2 2.
可直接促进 粥样血栓 的形成 。在 本文 的研 究 对象 中, C A S患 者
[ ] 海 , 军 , 毅民 , 炎性标志物与 急性冠 脉综合 征的关 系 [ ] 4康 杨 方 等. J.
安 徽 医药 ,0 7 1 ( ) 55— 3 . 2 0 ,1 6 :3 5 6
的血清 Hs R —C P的含量显著高 于对 照组 ( P<0 0 ) Hs R . 1 , —C P
20 0 9年 2月






F b2 0 e .0 9 V . 5 NO 1 0 3 1 .
第3 5卷
第 1 期
J OURNAL OF MODERN CLNI I CAL M E C1 DI NE
之一 。活动性炎症可通过硬化灶 纤维性 被膜 组织 的不 稳定 化 , 引起斑块 破裂 , 而发生冠 状 动脉 闭塞 , R C P浓 度 升 高与 心血 管 事件发生 率增加相关。研 究人员 在检测 了 C P在 冠状 动 脉 内 R 皮细胞 黏 附分子表 达方面 的作用后 提 出, R C P可能在 A S的炎 症反应过程 中起了促进 作用 , 浓度与 冠状 动脉 粥样硬 化 的严 其
随访 , 如果 发 现 下 肢 异 常 , 及 时 查 明 原 因 , 旦 确 诊 为 硬 膜 外 应 一
功能监测 , 但凝血酶原时间 ( ) 肝部分活化 凝血酶 ( D r 及 、 A T)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摘要】目前进行的大量剖宫产手术中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产妇是最为常见的麻醉风险之一,常因凝血机能障碍容易在分娩过程中引起大出血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此时选择剖宫产是对麻醉医师严峻的挑战。

如何既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又能有效地减轻麻醉医师的风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观察回顾分析2010—20015年我院367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及围术期情况,总结结果如下。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剖宫产;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174-021.资料与方法选择我院2010—20015年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367例[诊断标准: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孕产妇年龄(27.3±7.6)岁,孕龄(38.6±2.1)周,术前清晨检测血小板数量为45~92×109/L,凝血检查:pt、aptt等均无明显异常,无出凝血病史。

根据血小板数量分三组进行麻醉选择,选择的基本原则:对其中血小板数量Plt>80×109/L的产妇选择蛛网膜下腔及连续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术前不予特殊处理。

对Plt 60~80×109/L的产妇,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对Plt<60×109/L 的产妇选择静脉全身麻醉,麻醉前静脉给予1~2单位血小板。

观察和统计各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和新生儿评分来鉴别那种麻醉方法更适合于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进行剖宫产手术。

2.麻醉方法联合麻醉者均在左侧卧位L3~4间隙并避开宫缩时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溶液2.4ml,植入硬膜外导管后平卧。

如麻醉效果不良或手术时间延长是在硬膜外导管给予2%利多卡因5~10ml。

术中常规面罩吸氧。

蛛网膜下腔麻醉者同样在左侧卧位L3~4间隙穿刺给予0.5%布比卡因2.4ml;全身麻醉者,均在手术各项准备措施(如消毒、铺巾)准备好主刀医师示意可以切皮之后才开始麻醉诱导,诱导给与瑞芬太尼1.5 ug/kg、丙泊酚1.5mg/kg、琥珀胆碱1.5mg/kg,开始插管的同时手术医师开始切皮,尽快取出胎儿。

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处理.ppt

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处理.ppt
血小板<20×109应术前输注血小板,。 输入一个机采量可以提高10~ 20×109,视病情一般输入1-2个机采量
其他注意事项
合理适用激素 娴熟的穿刺技术; 穿刺硬膜外出血,应反复冲洗,每次
5ml。 重视术后访视,应每2-4h随访一次,
发现麻醉平面消失后再次出现,或出 现腰骶部剧痛,应高度怀疑有硬膜外 血肿的可能。
l
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 选择和处理
麻 醉 科 曾令全
孕产妇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PAT,现多数学者 认为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处理
国际化标准(INR)>1.5; APTT>40S血小板计数<50×109,此 外,血小板功能异常也不能实施硬膜 外麻醉。
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处理
孕晚期凝血因子均增加,纤维蛋白元 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多 为年轻型,粘附和止血功能增强。
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处理
术前止血药的必要性:巴曲亭2KU, 对血液高凝状态同样适用,静注5~ 10min起效,20-30min到达高峰, 2h逐渐减弱。
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处理

HELLP综合征的新进展及麻醉管理

HELLP综合征的新进展及麻醉管理

HELLP综合征的新进展及麻醉管理一、引言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名称来源于病征的首字母缩写:hemolysis (溶血)、elevated liver enzymes (肝酶升高)、low platelet count (血小板计数减少)。

这种疾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给临床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HELLP综合征的新进展,并重点探讨其麻醉管理。

二、HELLP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特点HELLP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其与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密切相关。

HELLP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高血压、肝脏损伤、溶血和血小板减少,其中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此外,HELLP综合征还可能引发血栓形成和微血管痉挛,进而导致内脏器官血流灌注不足。

三、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诊断1.临床表现–高血压:HELLP综合征患者往往出现血压升高的症状,同时伴有头痛、视力模糊等。

–肝脏损伤: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如血清ALT、AST、总胆红素增高。

–溶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血小板计数减少。

2.诊断方法–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常规、肝功能检测、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来确认诊断。

四、HELLP综合征的麻醉管理HELLP综合征患者在分娩过程中需要进行麻醉管理,以保证患者和胎儿的安全。

以下是对HELLP综合征患者的麻醉管理策略的简要介绍:1.术前准备–完善患者的病史和体检,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

–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

2.麻醉方法选择–麻醉方法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手术类型来决定。

–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脊椎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如普鲁卡因、布比卡因等。

3.麻醉中的监测和处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

–注意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凝血功能改变,及时采取对策。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产妇行椎管内麻醉的可行性研究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产妇行椎管内麻醉的可行性研究
术时 间延长 , 根据情况术 中硬膜外腔追加 2 % 利 多 卡 因 5~1 O
m L。
椎 管 麻 醉 是 在 剖 宫 产 术 中应 用 最 广 泛 的 麻 醉 方 式 , 但 临
床 中 明显 的凝 血 功 能 障 碍 是 椎 管 麻 醉 的 绝 对 禁 忌 证 , 血 小 板
在凝血功 能中扮演重 要 的角色 。妊娠期 间 由于各种 原 因 , 血 小板减少 的发生率大约 为 1 0 %… , 但 妊 娠 时 孕 妇 处 于 高 凝 状 态 。有 观 察 发 现 , 血 小 板 减 少 的孕 妇 实 施 全 麻 时 , 如 诱 导 时 机 掌握不 当 , 可 导 致 新 生 儿 呼 吸 抑 制 和 肌 张 力 减 弱 。 事 实 上 在临床工作 中 , 椎 管 麻 醉 应 用 于血 小 板 减 少 的产 妇并 不 少 见 。 本 文 通 过 回顾 2 0 0 4年 6月 一 2 0 1 1年 6月 期 间我 院 9 2例 妊 娠
0 . 0 5 ) 。 产 检 第 1次发 现 血 小板 减 少 时 ,C S E A组 血 小板数值 为( 8 6 . 2± 7 . 9 )×1 0 L~, s组 为 ( 7 8 . 6±1 5 . 8 )×1 0 L ~, 组 间 比较 无 显 著性 差 异 ( P> 0 . 0 5 ) 。C S E A 组 孕期 血 小板 最低 值 为 ( 7 5 . 3± 1 3 . 0 ) ×1 0 L ~, S组 为( 5 9 . 6 ±1 2 . 1 ) ×1 0
的 孕 妇 以剖 宫 产 方 式终 止 妊 娠 , 年龄2 3~ 3 8岁 。共 有 9 2例 产 妇 选 择 椎 管麻 醉 , 其 中硬 腰 联 合 麻 醉 组 ( C S E A组) 7 8例 和 单 次腰 麻 组 ( s组 ) 1 4例 , 观 察 2组 产 妇 血 小板 降 低 情 况 、 麻 醉 情 况 以及 术 后 神 经 系 统 并 发 症 的发 生 情 况 。 结 果 C S E A 组产 检 第 1次 发 现 血 小 板 减 少 的 平 均 孕 周 为 ( 3 2 . 6 8± 5 . 6 4 ) 周, s组 为 ( 2 5 . 8 5±1 0 . 9 5 ) 周, 2组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P<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剖宫产麻醉方式选取及安全性分析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剖宫产麻醉方式选取及安全性分析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剖宫产麻醉方式选取及安全性分析王浩;王丽;杨小波;孟扬;郝海宁【期刊名称】《血栓与止血学》【年(卷),期】2016(022)004【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麻醉方式的选择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剖宫产,按麻醉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A组46例,采用全身麻醉,B组34例,采用局部麻醉,统计两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记录两组麻醉前后血氧饱和度及脐动脉、静脉血气分析结果,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为(7.6±2.4) min,低于B组的(12.6±3.1)min,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脐动脉、静脉pH值、PCO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脐动脉、静脉PO2水平分别为(25.2±2.1)mmHg、(34.2±3.3) mmHg,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血小板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血小板计数上升至(77.8 ±32.4)×109/L,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行剖宫产术者采用全身麻醉,镇痛确切,安全性高,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总页数】3页(P419-421)【作者】王浩;王丽;杨小波;孟扬;郝海宁【作者单位】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718000;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718000;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718000;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718000;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7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54【相关文献】1.血小板减少产妇剖宫产麻醉方式选取及安全性分析 [J], 周华玲2.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临床研究 [J], 任杰;马玉华3.血小板减少产妇剖宫产麻醉方式选取及安全性探讨 [J], 胡晓亮;白露4.妊娠合并血液病导致血小板减少行剖宫产术采用不同麻醉方式的产妇和胎儿预后:一项单中心12年回顾性研究 [J], 窦豆;张红;冯艺;张晓红;姜陆洋5.不同麻醉方式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的应用观察 [J], 陈秋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20×109应术前输注血小板,。
输入一个机采量可以提高10~
20×109,视病情一般输入1-2个机采量
其他注意事项


合理适用激素 娴熟的穿刺技术; 穿刺硬膜外出血,应反复冲洗,每次 5ml。 重视术后访视,应每2-4h随访一次, 发现麻醉平面消失后再次出现,或出 现腰骶部剧痛,应高度怀疑有硬膜外 血肿的可能。
l
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 选择和处理
麻醉科 曾令全
孕产妇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PAT,现多数学者
认为为正常妊娠的一种生理现象,为一过
性自限行生理过程。
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处理

国际化标准(INR)>1.5;
APTT>40S血小板计数<50×109,此
外,血小板功能异常也不能实施硬膜
外麻醉。
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处理

孕晚期凝血因子均增加,纤维蛋白元
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小板多
为年轻型,粘附和止血功能增强。
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处理

术前止血药的必要性:巴曲亭2KU,
对血液高凝状态同样适用,静注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min起效,20-30min到达高峰,
2h逐渐减弱。
血小板减少产妇的麻醉选择和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