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3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教案

3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教案

3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教案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黄土高原例【教材分析】有关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因此可以让学生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通过该案例,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包括表现(危害)、成因、治理措施。

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可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2.了解人地矛盾是造成本区域水土流失的本质。

3.掌握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培养学生掌握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方法。

2.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探究治理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加强学生的环保观念,区域在资源开发(如开采煤矿)、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教学难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2.淤地坝【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师:大家先来听一首歌,这是一首原生态的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一道道蓝》。

(多媒体播放:陕北歌王贺玉堂《羊肚子手巾一道道蓝》)(板书)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黄土高原例师:这首民歌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什么样的景观特征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师:很好,为什么陕北会出现这样的景观生: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师:陕北的地形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生:略。

师:造成了生态的恶化,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投影:黄土高原)(新授)(板书)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概况师:大家读图分析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导致的土壤退化、生态恶化、洪涝灾害等也日益增多。

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思路应该是:努力不欠新账,加快还清老债。

因此根据现状所采取治理水土流失的主攻方向是治理和改造坡耕地,并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完成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

1.我国水土流失原因及危害1.1原因我国是不仅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几乎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

黄土或松散的风化壳在缺乏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极易被侵蚀。

除此之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降水量集中且多暴雨的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量常常能达到年降水量的60%~80%。

这两个条件便构成了我国易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除了自然条件外,许多人为因素也很大方面促进了我国的水土流失。

一方面,我国人口多,粮食、民用燃料需求等压力大,人类开始对土地实行掠夺性开垦以提高生产力水平,片面强调粮食产量,忽视因地制宜的农林牧综合发展。

另一方面,人们大量开垦陡坡,以至陡坡越开越贫,越贫越垦,生态系统恶性循环;滥砍滥伐森林,甚至乱挖树根、草坪,树木锐减,使地表裸露。

这些都加剧了我国的水土流失。

1.2危害1.2.1毁坏耕地,导致土地退化由于暴雨径流冲刷,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坡面和耕地越来越小。

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威胁,以至于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平均每年约100万亩。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地矛盾本来就很突出,严重的水土流失又加剧了这一矛盾。

1.2.2贫困加剧,生存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不仅破坏土地资源、降低耕地生产力,而且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恶化,“种地难、吃水难、增收难”的情况在不少山丘都很普遍。

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往往也是最贫困地区,因为水土流失与贫困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我国76%的贫困县和74%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区。

多数革命老区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活困难。

1.2.3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增加水土流失造成植被破坏,水旱灾害出现频率加大。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及防治措施布设课件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及防治措施布设课件
当前,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缺乏完善 的法规制度、技术标准不统一、监管力度不够等。因此,制 定统一的防治标准及措施,对于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具有 重要意义。
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 和破坏。它不仅会导致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 损害。
生态环境安全。
0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
工程措施布设
01
02
03
护坡工程
主要用于坡面防护,可采 用干砌石、浆砌石、混凝 土等材料进行护坡。
土地整治工程
对施工场地进行土地整治 ,包括土地平整、表土覆 盖等措施。
截排水工程
截断水流,防止坡面水土 流失,可采用截水沟、排 水沟等措施。
生物措施布设
植被恢复
通过实地调查、监测、统计 等方式获取数据,对防治措 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同时,采用问卷调查、访 谈等方式收集公众对防治措 施的满意度等定性评估数据 。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的规模、 实施进度和防治措施的特点 ,设定合理的评估周期,一 般以季度、半年或一年为周 期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防治措施 进行优化或调整,提高防治 效果。同时,将评估结果作 为项目验收和后期管理的重 要依据。
在施工场地及周边地区进 行植被恢复,可采用当地 适生植物进行种植。
绿化隔离带
在施工场地与周边地区之 间设置绿化隔离带,可采 用乔木、灌木等植物进行 种植。
生态补偿
对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进 行生态补偿,可采用种树 、种草等措施。
临时措施布设
临时防护设施
在施工期间设置临时防护设施,如临时排水沟、 挡土墙等。
05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被大量流失,导致土地贫瘠、植被减少、水资源减少等问题。

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还会引发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

因此,防治水土流失是非常重要的。

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很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可以增加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土壤被水冲走。

同时,树木还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污染。

2. 建设防护林带。

在山区或沙漠地区,可以建设防护林带来防治水土流失。

防护林带可以阻挡风沙,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防护林带还可以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3. 种植草地。

草地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草地还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污染。

在草地上放牧可以增加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也可以提供农民的收入来源。

4. 建设水土保持设施。

在陡坡或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可以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如梯田、沟渠、堤坝等。

这些设施可以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这些设施还可以提供农民的灌溉和养殖用水。

5.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加速水土流失。

因此,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可以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学物质对土壤的污染。

防治水土流失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需要政府、农民、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合作,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环保产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环保产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编制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其目的就是在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水土流失做出预测以及分析主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防治措施体系,拟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通过防治措施的实施,对于开挖破坏原地貌植被的地点,经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治理后,减少水土流失量,基本恢复和控制水土流失,符合当地水土保持规划的要求。

防治措施体系总体上按“分区控制、分单元治理”的方式进行布局。

即以主体工程建设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总量控制,根据不同时期分片进行集中治理。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详见图4-5。

图8-1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体系1 防治措施标准确定及要求⑴ 工程措施洪水设计标准及断面计算方法,按照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水工程》(GB/T16453.4—1996)中的规定,确定建筑区、道路区的排水工程防御暴雨标准为10年一遇24h 最大降雨量。

① 设计暴雨由《X 水文图集》查得本区不同频率不同历时的设计点暴雨,由于工程实施范围内集雨面积均远小于10km 2,故雨量点面转换系数为植物防护工程场内临时植草工程场地平整阶段护坡工程综合护坡工程道路、场内绿化工程植物护坡工程防洪工程绿化工程基础建设阶段截排水沟排水管网工程截排水沟防洪工程植物护坡工程综合护坡工程护坡工程拦挡工程临时土袋拦挡场地平整区水土保持防治体系主体工程已做设计本方案新增设计1.0,项目区设计暴雨如表4-4。

表4-4项目区设计暴雨成果表②设计洪水由于各防治区汇流区面积较小,且无实测水位和流量资料,在推求设计洪水洪峰流量及洪量时根据《X洪峰流量经验公式》,对小汇水面积的洪峰流量及洪量加以计算,其公式如下:Q p=C p×H24×F0.84③排水沟断面确定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4-1996)规定,满足不淤、不冲流速条件,即0.15m/s<V设<5.2m/s的要求,按明渠均匀流公式(已知流量求水深)推求各防治区排水沟断面尺寸。

水土流失预防措施

水土流失预防措施

水土流失预防措施水土流失是指由于水和土壤的长期不恰当利用和管理所导致的土地贫瘠、植被破坏、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水土流失对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水土流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推行保护性耕作、建设水土保持工程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措施。

首先,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是预防水土流失的关键一步。

农业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统筹土地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应该鼓励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规划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避免过度集中种植单一作物导致土地荒漠化。

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的灌溉水平,确保土地水分充足,减少干旱对土壤的侵蚀。

其次,推行保护性耕作是预防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注重保持农田水土资源的耕作方式,包括合理轮作制度、利用秸秆还田、覆盖耕作、生态恢复等。

其中,合理轮作制度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减少土地的侵蚀。

利用秸秆还田是指将秸秆等农作物残留物覆盖在田地上,可以起到锁定水分和保持土壤营养的作用。

覆盖耕作是指在种植作物之间保留一层覆盖物,如稻草、膜等,可以减少土壤蒸发,防止水土流失。

生态恢复是指通过植被的恢复和林草的种植来保护土地,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减少土壤侵蚀的发生。

此外,建设水土保持工程也是预防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包括梯田建设、石垄建设、防护林带等。

梯田建设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增加土地的保水性,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能性。

石垄建设是在农田之间或沟壑之间设置石垄,可以起到阻挡水流和土壤的作用。

防护林带是指在农田周边或河岸边等设置树木和植被,可以减少水流冲击,防止土地的侵蚀。

此外,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也是预防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

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可以提供预防水土流失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技术培训可以提高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教授他们科学的种植技术,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总之,预防水土流失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推行保护性耕作、建设水土保持工程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防治措施体系根据不同防治分区水土流失特点和各自地形地貌、地质、土质等特点进行防治,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

以水土流失预测分区为基础,划分为一般路基段、高填路堤段、深挖路堑段、桥涵工程、取土场区、弃渣场区、施工临建区、施工临时道路区,并将外购材料采购区、拆迁安置区纳入防治体系,提出水土流失防治要求。

在渣场、料场建立防护拦挡工程,使施工出现的弃渣、开挖面产生的水土流失在“点”上集中拦蓄:施工中形成的新生面(如路基、路堑边坡等) 采取截水(洪)沟、护坡和修筑挡渣墙(坎),保护边坡和坡脚稳定,同时使水土流失在“线”上有效控制,减少地表径流冲刷,使泥、土、石“难出沟、不下河、不入库”;同时对施工迹地进行土地整治——即进行土地的平整、改造、修复、种植水保林草或复耕,形成“面”的防治。

通过点、线、面防治措施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立体的综合防治体系,达到保护地表,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实现水土流失由被动控制到综合开发治理的转变。

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详见附图8.3-1。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项目区水上流失防治按照“三同时”制度进行。

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应以全面的观点来进行,做到先全局,后局部,先重点,后一般,不重不漏,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其总的指导思想为: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有机结合,点、线、面上水土流失防治相辅,充分发挥工程措施控制性和时效性,保证在短时期内遏制或减少水土流失,再利用土地整治和林草措施涵水保土,实现水上流失彻底防治。

本项目的水上流失防治主要为项目建设区,其中公路主体工程建设区和弃渣场的水土流失将最严重,为重点防治区域。

在分区布设防护措施时,既要注重各自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及相应的防冶措施、防治重点和要求,又要注重各防治分区的关联性、连续性、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根据现场踏勘,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种路段的水保防护措施:(1)依山傍田段:①充分考虑山体边坡稳定,采取边坡防护措施;②山坡及路基排水;③施工过程采取临时措施减少水流、泥沙冲刷农田。

水土流失防治:水土流失成因、预防措施及生态修复技术分享PPT

水土流失防治:水土流失成因、预防措施及生态修复技术分享PPT
• 对破坏的森林进行恢复性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草地保护与恢复
• 保护草地资源,禁止过度放牧
• 对退化的草地进行恢复性治理,提高草地生态功能
土壤改良与提高土壤稳定性
土壤改良剂施用
• 施用有机肥料、微生物菌剂等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肥力
• 土壤改良剂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稳定性
土壤固结措施
• 采用生物固结、化学固结等方法,提高土壤稳定性
• 土壤固结措施有助于减缓土壤侵蚀,降低水土流失风险
农田水利设施
• 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田水分保持能力
• 农田水利设施有助于减缓地表径流,降低水土流失风险
合理开发与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保护政策
• 制定和实施土地保护政策,限制过度开发
• 土地保护政策有助于保护土地资源,降低水土流失风险
土地利用规划
优化,提高技术水平
际水土流失防治工程中
• 修复技术评估有助于指导生态修复
• 修复技术优化有助于提高水土流失
• 修复技术推广有助于提高水土流失
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高水土流失防
防治效果,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的可持
防治效果,保护生态环境
治效果
续发展
04
案例分析:成功的水土流失防治实践
国内外水土流失防治案例分析
推广应用与政策建议
推广应用
政策建议
• 将成功的水土流失防治经验和技术推广到实际工程中
• 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支持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 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保护生态环境
• 政策建议有助于保障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
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流失的防止和综合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流失的防止和综合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流失的防止和综合治理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水土保持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由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安全质量管理班组、施工班组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施工现场的有关技术、方案的制定、执行、检查、落实、评估等。

2.水土保持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对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

凡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根据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和防治目标,水土保持采取分区、分期防治:⑴分区: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主要以项目建设区作为重点防治区,其又分为主体工程区、取土场区、弃渣场区及临时工程用地区4个大区。

⑵分期:工程建设前期以工程措施为主,因地制宜,辅以生物措施相结合,快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后期主要以植物措施为主,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3.主体工程区主体工程区保护措施保护措施建立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在施工区,按照设计及时完成系统、全面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工程施工严禁切割、阻挠地表径流的通顺,不得强行改动径流的方向或改沟、改河,保证地表径流的渗出。

基础施工的弃渣及时运输到指定弃渣场堆放,不得堆弃河滩;开挖山体边坡时,实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

工程附近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时,临时堆碴场地和施工污水处理设施与水源的距离符合有关律例的请求,临时堆碴场采取设置挡碴墙等措施、污水处理设施采取防渗漏措施,防止水质恶化。

施工结束,实时清除水中杂物,作到工拆档净,并实时恢复原地貌。

4.取土场区保护措施根据取土场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条件进行综合治理,主要通过坡面防护、防洪排水、覆土造地等措施。

取土场在取土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地表的自然坡度,形成了裸露坡面,因此应对其进行治理改造,对裸露面进行削坡,在开挖坡面上覆土造田,土地整治后植物防护,在开挖坡面坡顶设截水沟防治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水土流失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着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

为了有效防治水土流失,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水土流失的防治需要从源头控制、中间控制和末端控制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源头控制。

这主要包括加强水土保持意识教育,增强广大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农田管理,进行合理的耕种制度,减少耕地的削减,避免过度开垦、过度利用土地资源。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鼓励农民采取种植防护林、草地、植被带等措施,有效保护耕地的水土资源。

其次,中间控制,即在水土流失的中间环节进行防治。

这包括合理控制农田灌溉的水量和水质,提高农田的抗旱、抗涝能力,加大对农田的改善和保护工程力度,如修筑护坡、修建沟渠等,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

同时,鼓励运用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土流失的情况,加强管理和防治。

最后,末端控制,即对水土流失的后果进行修复和治理。

这包括治理水土流失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修复受损的植被和土壤,并进行植被恢复和植被保护,以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和抑制水土流失的发生。

同时,在治理过程中,要加强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控制和修复,确保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

在水土流失防治的总体布局上,需要建立起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体系。

这包括建立水土流失防治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责任和权益,加强对水土流失防治的宣传和督导,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要重视水土流失防治的投入和经费保障,划拨专项资金,支持水土流失防治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水土流失防治的技术能力。

总之,水土流失防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源头控制、中间控制和末端控制三个方面入手,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只有坚持综合治理,加强科学管理,划定责任,做到源头预防,中间控制,末端治理,才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好水土资源。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水土流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土壤被雨水和河水冲刷流失的现象。

它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还影响了农田产量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因此,制定并实施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对于维护环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林地建设:通过植树造林,特别是在山坡上建立防护林和经济林,可以有效地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

林木的根系能够稳定土壤,减少土壤侵蚀。

此外,树木的叶子和树枝能够阻挡雨滴对土壤的冲击,降低雨滴对土壤的破坏。

2.梯田建设:对于坡度较大的农田,采取梯田的方式进行耕种,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的流失。

梯田能够减缓水流速度,增加水分的渗透时间,使水分更好地滋养作物,减少水土流失。

3.改善耕作方式: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对土壤进行管理,包括合理施肥、轮作制度等。

通过增加有机物质和养分的供给,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自生能力,并且通过轮作制度使土壤得到休养和修复,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4.建立适应性农业: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选择适应性强的农作物,采用适应性强的农业措施,如水稻和其他作物的秸秆还田、覆盖、中耕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裸露土壤的暴露时间,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5.建立合理的水土保持设施:在重点防治区域,需要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植生覆盖、沟蓄池等。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减缓水流速度,保持土壤湿度,减少土壤的流失。

6.加强水土保持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水土流失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大家的环保意识,并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水土保持行动。

7.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督: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加强对这些法规实施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严惩水土流失行为,并推动企业和个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8.加强跨区域的合作和协调:水土流失常常涉及多个地区和行政区域,需要加强各地的合作和协调。

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技术交流,促进水土保持措施的共同实施,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介绍水土流失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环境问题,它指的是土壤因水的冲刷和侵蚀而流失。

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壤质量下降,还会导致河流和湖泊的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对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植被措施1. 林草覆盖•推广造林和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和草种,提高植被的抗冲蚀能力。

•种植混交林,增加林木的种类和密度,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2. 防护林带•在农田和河道两侧建设防护林带,起到拦截风沙、固定土壤和减少水流速度的作用。

•选择防风、抗旱、耐盐碱的树种,如杨树和沙柳,增加林带的稳定性和效果。

3. 沙地固定•在沙漠化和沙化土地上开展沙地固定工程,采用人工措施和植被恢复相结合的方式,防止沙漠扩展和土壤流失。

•构建沙堤、沙坑和沙网,形成防护体系,稳定土地。

土壤管理措施1. 合理耕作•使用适合当地土壤类型和农作物品种的耕作方式,避免过度翻耕和长期连作。

•选择合适的耕作深度,保护土壤结构和稳定性。

2. 植保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过量施用造成土壤污染和土壤酸化。

•采用生物防治、轮作休耕等绿色防控手段,减少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干扰。

3. 有机肥的应用•大面积使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

•合理施用有机肥,结合农作物生长需要和土壤养分状况,提高施肥效果。

4. 水土保持设施•在坡耕地、旱地和水田中设置水土保持设施,如梯田、沟壑等。

•利用这些设施,降低水流速度,减少土壤流失的风险。

水资源管理措施1. 构建水利设施•基础设施的修建,如水库、沟渠等,有助于水的调配和蓄积。

•建设排水系统,避免雨水积聚和农田积涝,减少冲刷和侵蚀。

2. 引水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土流失。

•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量,避免过度灌溉导致土壤酸化和盐碱化。

3. 水资源保护•坚持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意识和保护意识。

水土流失及其预防措施的知识

水土流失及其预防措施的知识

水土流失及其预防措施的知识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

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

水土流失的类型根据产生水土流失的“动力”,分布最广泛的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1、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

它的特点是以地面的水为动力冲走土壤。

例如:黄土高原。

2、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沟的两岸沟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土壤及其成土母质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继续保留在原来的位置,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

3、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盖沙地区,其次是东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苏几省的“黄泛区”(历史上由于黄河决口改道带出泥沙形成)。

它的特点是由于风力扬起沙粒,离开原来的位置,随风飘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例如:河西走廊和黄土高原。

另外还可以分为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风力侵蚀、植物侵蚀和化学侵蚀。

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1、自然因素。

主要有气候、降雨、地面物质组成和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沟谷发育,陡坡;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

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

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

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2、人为因素。

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防治目标以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第一目标,坚持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

项目区属甘肃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本水土保持方案总体防治目标应执行二级防治标准。

因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强度为中度,因此,本项目只需结合当地的年平均降水量进行调整防治目标(当地的平均降水量为337.3mm,在400~600mm的基准范围之外),设计水平年时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调整值、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标准见表8—1。

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对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土保持方案的总体要求,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局应遵循如下原则:(1)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总体设计、全面布局、科学配置。

(2)减少对原地貌和植被的破坏面积,合理布设各项措施。

(3)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设置临时性防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扰动及产生的废弃土。

(4)注重吸收当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

(5)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

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及总体布局依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结合项目所经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的基础上,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应重点考虑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类型,有效避免因场地平整、铁塔基础开挖、浇筑、线路架线等建设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

本工程在施工中开挖量相对较小、经调配开挖量均可合理利用,无弃渣,但需对塔基基础开挖产生的临时堆土进行临时防护、对不同防治区的塔基施工扰动面、牵张场及临时施工便道提出防治的具体要求。

本水保方案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见图8—1。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见图LQZ-03。

本水土保持方案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见图8—1。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见图LJZ—03。

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措施教案

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措施教案

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措施教案第一章:水土流失概述1.1 水土流失的定义1.2 水土流失的类型1.3 水土流失的原因1.4 水土流失的影响第二章:水土流失的治理原则2.1 治理目标2.2 治理原则2.3 治理方法2.4 治理步骤第三章:植被恢复与保护3.1 植被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作用3.2 适宜植被的选择3.3 植被的种植技术3.4 植被的保护与管理第四章:土地利用与规划4.1 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性4.2 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4.3 土地利用规划的步骤4.4 土地利用规划的案例分析第五章:水土保持工程措施5.1 水土保持工程的特点5.2 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5.3 常见水土保持工程类型5.4 水土保持工程的效益评估第六章:农业耕作技术改革6.1 传统农业耕作技术的问题6.2 改良耕作技术的意义6.3 推广科学的耕作技术6.4 案例分享:成功应用农业耕作技术改革的实例第七章:退耕还林还草工程7.1 退耕还林还草的意义7.2 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与实施7.3 退耕还林还草的技术要点7.4 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效评估与案例第八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与政策8.1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8.2 水土保持政策的重要性8.3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督8.4 案例分析: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运用与成效第九章:公众参与和水土保持教育9.1 公众参与水土保持的意义9.2 提高公众水土保持意识的途径9.3 水土保持教育的实施方法9.4 案例分享:成功推动公众参与水土保持的实例第十章:监测与评估10.1 水土流失监测的重要性10.2 水土流失监测的方法与技术10.3 水土流失评估指标与体系10.4 案例分析: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估的应用实例第十一章: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11.1 生态修复的概念与原理11.2 生态修复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11.3 生态修复技术的选择与实施11.4 案例分析:生态修复项目的成功实践第十二章:城市水土流失治理12.1 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与危害12.2 城市水土流失治理策略12.3 城市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与管理12.4 案例分享:城市水土流失治理的案例第十三章:水资源管理与水土保持13.1 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3.2 水土保持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13.3 水资源管理与水土保持的协同策略13.4 案例分析:水资源管理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的实践第十四章:案例研究:全球水土流失治理实践14.1 选取案例的国家与地区14.2 案例研究的方法与步骤14.3 案例分析:成功与挑战并存的经验14.4 案例总结与启示第十五章:未来水土流失治理的趋势与挑战15.1 全球化背景下的水土流失治理15.2 科技创新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15.3 可持续发展的水土保持策略15.4 面对未来: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期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水土流失的定义、类型、原因和影响;2. 水土流失治理的原则和方法;3. 植被恢复与保护的技术和管理;4. 土地利用与规划的原则和步骤;5.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设计和施工;6. 农业耕作技术改革的意义和技术要点;7.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政策和实施;8.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与政策的执行和监督;9. 公众参与和水土保持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0. 水土流失监测与评估的技术和应用。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流失防治措施⽔⼟流失防治措施1 概述公路⼯程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线长⾯⼴,⼟⽯⽅挖填量⼤,增加⽔⼟流失的危险性,对公路建设项⽬编制⽔⼟保持⽅案,采取⽔⼟流失防治措施。

根据同源⾼速公路路基桥隧⼯程建设特点,提出公路⽔⼟流失的防治措施。

从⼤同—浑源段⼯程第四合同段起点⾥程桩号为K21+000,终点桩号为K24+100,全线长3.1KM ⽬前正在进⾏施⼯。

2 ⽔⼟流失防治措施2.1 ⽔⼟流失防治⽬标根据⽔⼟保持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确定项⽬⽔⼟保持⽅案编制的总体⽬标为:结合项⽬建设特点,积极合理地配置各种⽔⼟保持防护措施,将因公路建设带来的⼈为⽔⼟流失减少到最⼩程度。

表2-1 ⽔⼟流失防治⽬标2.2 ⽔⼟流失防治分区根据建设项⽬⼯程施⼯特点和各施⼯区⽔⼟流失类型和强度进⾏⽔⼟流失防治分区。

(1)主体⼯程区主体⼯程主要由路基区、桥涵区和隧道区组成,因此主体⼯程⽔⼟流失⼜分为路基区、桥涵区和隧道区进⾏重点防治。

(2)临建区主要为⽣活区、仓库、预制场、拌和场等。

临建⼯程需要清理地表,平整场地,扰动地表⾯积⼤,改变原来的⼟壤结构,容易造成⽔⼟流失,应加以防治。

(3)施⼯道路区主要在施⼯前和施⼯中做好临时拦挡防护措施和开挖要求,在施⼯结束后,进⾏复耕和造林,恢复植被。

(4)弃渣场区全线拟设弃渣场,根据⽔⼟流失预测,弃渣场⽔⼟流失占5%。

由于所占⽐例相对较少,容易被有关单位忽视治理⽽造成⽔⼟流失,影响环境景观,应重点加以防治。

2.3 ⽔⼟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保持综合措施包括⼯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

⼯程措施主要包括开挖和填筑边坡的⼯程护坡、截排⽔沟以及施⼯道路的排⽔沟,弃渣场的挡渣墙、截排⽔沟等;植物⼯程措施主要针对施⼯后期,公路边坡、弃渣场、施⼯道路、临建区以及场地清理后的⽣态恢复⼯程;临时措施主要包括排⽔、沉沙池、临时拦挡、覆盖等。

2.4 ⽔⼟流失防治措施布设2.4.1 主体⼯程区2.4.1.1 路基区(1)挖⽅区从同源⾼速公路开挖线路长,最⼤开挖⾼度达,坡率。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
施工前,在厂房后边坡上开挖线上方布置截排水沟,拦截坡面降水汇流,沿两侧排出厂区,防止冲刷侵蚀。截排水沟断面为梯形,坡比1∶1,底宽0.4m,深0.5m,比降不小于2%。采用M7.5浆砌石砌筑,衬砌厚度0.3m。排水沟总长290m。
(2)截水沟过流量复核
1)清水洪峰流量QB:
式中:
QB——最大清水洪峰流量,m3/s;
(3)本方案要结合工程开发建设的特点,并根据当地的自然、社会环境及水土保持现状,因地制宜的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水土保持措施既要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又要避免重复设计。
(4)注重防治措施的时效性。在水保方案制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种防护措施在时间安排上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使各种防护措施充分发挥其效能。
8
8.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不仅要将新增的水土流失进行防治,还需结合区域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和治理规划的要求,对项目区原有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首先要将水土流失控制在本底土壤侵蚀模数范围之内,然后将其恢复到土壤容许流失量以下,促进项目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依据水土保持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结合项目区气候气象特点、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和地形地貌特征,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定量目标。
(7)本方案作为主体工程设计的组成部分,与主体工程相互协调,并为整体项目服务。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水电站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的原则。
8.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本方案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立足于对主体工程设计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和细化的防治措施,使各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措施既要满足本分区的功能需要,又要从总体上符合大石峡水电站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的宏观要求。

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 如何防治

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 如何防治

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如何防治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工作。

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1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工程措施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生物措施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

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蓄水保土指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

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开展水土保持,就是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水土保持是一项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必要途径;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水土流失原因和规律认识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能力的体现。

2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降雨、地面物质组成和植被四个方面。

(1)、地形:沟壑纵横,坡陡沟深的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2)、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3)、土质:我国的黄土高原大部分地质疏松,雨水极易分解,抗侵蚀能力极低,造成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4)、植被:植被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天然植被已经遭受破坏,加大了土壤侵蚀。

2、人为因素:(1)、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中考地理知识考点讲解:水土流失的治理

中考地理知识考点讲解:水土流失的治理

中考地理知识考点讲解:水土流失的治理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预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小孩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预备了2021年中考地理知识考点讲解。

1.水土流失的治理(1)水土流失产生的缘故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峻,大约有180多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的土石山地都有水土流失发生。

水土流失受降水、风、地势、土壤、植被覆盖度等多种自然因素的阻碍;但人为因素是形成现代水上流失的要紧缘故,这要紧是指对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开矿。

(2)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①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提高士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差不多农田。

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点应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实行轮封轮牧,爱护草场,以利于水土保持。

④要有打算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幸免由于矿产开发而引起水土流失。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1)荒漠化产生的缘故:①自然因素。

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地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我国西北地区常年降水量较少,洪涝连续时刻较长,促进了沙漠化的进展。

②人为因素。

长期以西北某些地区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资源遭到严峻破坏;用水不当;不合理耕作和粗放治理,以及其他人类活动。

(2)荒漠化防治及其要紧措施:①确立整治目标,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现,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

②针对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则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③建立健全、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

为大伙儿举荐的2021年中考地理知识考点讲解的内容,还中意吗?相信大伙儿都会认真阅读,加油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1031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不仅要将新增的水土流失进行防治,还需结合区域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和治理规划的要求,对项目区原有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首先要将水土流失控制在本底土壤侵蚀模数范围之内,然后将其恢复到土壤容许流失量以下,促进项目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依据水土保持相关技术规范、标准,结合项目区气候气象特点、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和地形地貌特征,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定量目标。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0433—2008)的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应达到下列防治水土流失的基本目标:(1)项目建设区的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

(2)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3)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水土保持设施安全有效。

(5)扰动土地治理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六项指标达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规定的建设类项目二级标准,目标值见本报告书第2.3节表2.3.1。

8.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1)本方案编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及有关配套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主要依据,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保持有关规定拟定方案,并符合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

(2)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及减少控制扰动面积的原则,在广泛收集资料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水土保持治理经验,结合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特点,合理界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3)本方案要结合工程开发建设的特点,并根据当地的自然、社会环境及水土保持现状,因地制宜的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

水土保持措施既要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又要避免重复设计。

(4)注重防治措施的时效性。

在水保方案制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种防护措施在时间安排上的合理性,这样才能使各种防护措施充分发挥其效能。

(5)生态效益优先原则。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弃土、弃渣优先考虑综合利用,对弃渣先拦后弃;水土保持措施要与主体工程相互协调,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

(6)坚持工程建设及生产与保护水土资源相结合的原则,水电站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规划布设应从电站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使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7)本方案作为主体工程设计的组成部分,与主体工程相互协调,并为整体项目服务。

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水电站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的原则。

8.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本方案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立足于对主体工程设计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和细化的防治措施,使各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措施既要满足本分区的功能需要,又要从总体上符合大石峡水电站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的宏观要求。

工程坝址区及库区为高山峡谷区,其他施工场区为低山丘陵及河谷阶地。

项目所在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多风沙,植被稀疏简单,覆盖度低,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

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并存,侵蚀动力主要为暴雨、洪水和大风。

施工开挖裸露面、碾压扰动区、填筑区、堆弃区为主要侵蚀对象。

水土保持方案主要针对不同侵蚀对象的侵蚀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临河型弃渣场以拦挡防冲等防水蚀措施为主,其他弃渣场坡脚采取适当拦护措施,确保弃渣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危害。

料场开采迹地、弃渣场顶部、临时施工迹地等平缓区,以覆盖砾石等防风蚀措施为主,保护和利用表土,发挥土壤种子库的潜能,以自然生态修复为主,结合区域植被景观,辅助必要的人工干预措施,恢复原有土地的利用功能。

业主营地结合风蚀防治,周边营造防风固沙林带,厂区内植树种草,绿化美化,并配套灌溉设施。

永久交通道路两侧设排水沟,营造道路防护林;临时道路重点做好施工期养护措施,严格控制车辆随意穿行,施工结束后尽可能恢复原有功能。

主体工程区,结合实际需要适当进行边坡生态防护绿化,改善局地环境。

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措施如下:(1)主体工程区初拟在坝肩开挖边坡坡脚栽植爬山虎、刺山柑等藤本植物进行生态绿化。

(2)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期临时堆料场采用防风抑尘网苫盖,防止风蚀。

临山一侧设临时排水沟,防止暴雨冲刷。

施工结束后拆除临建设施,清理场地,恢复原有土地利用功能。

(3)弃渣场区弃渣场按照“先拦后弃”的原则,渣场临河一侧先修挡渣墙,挡渣墙坡脚外侧设钢筋笼护脚,弃渣按稳定边坡分层堆放,逐层压实,渣顶及马道设截排水沟,坡面设置浆砌石网格防护护坡,为防止风蚀在渣顶进行砾石覆盖撒播盐节木、木地肤,渣坡马道栽种刺山柑。

(4)料场区料场开采前,在其周边设临时截水沟,取料结束后坑凹回填,平整场地,撒播草籽,尽可能恢复植被。

(5)交通道路区交通道路区施工期设临时排水沟,道路两侧营造道路防护林。

施工结束后,清理场地,栽植乔、灌、草恢复植被。

(6)移民安置区对移民安置区,充分结合安置区规划建设尽可能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道路改建和边防设施复建尽量减少占地、破坏植被和弃土弃渣,根据安置区规划方案,安置区道路及周边恢复植被。

(7)水库淹没影响区库区周边营造乔灌木库岸防护林,固岸护滩,涵养水源。

大石峡水电站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见附图14,水土保持措施一览表见表8.3-1,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框图见图8.3-1。

表8.3-1 水土保持措施一览表图8.3-1 大石峡水电站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框图8.4 工程措施典型设计8.4.1 设计标准按照水土保持总体布局及各防治分区措施体系,本方案水土保持工程防护措施主要进行挡渣墙、截排水沟、土地整治等措施的设计。

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地方有关规定,结合工程防护对象的规模特性等因素分别确定不同措施的设计标准。

(1)挡渣墙防洪标准大石峡水电站地处高山峡谷地貌,工程总弃渣量为1507.11万m3(松方),施工规划布设了5个弃渣场,其中4个为临河型弃渣场。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的规定,挡渣墙防洪标准必须同时满足防洪和拦渣的双重要求,挡渣墙的防洪标准与堤防工程相同,可按照堤防工程的规定执行。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规定,江、河、湖、海及蓄滞洪区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应根据防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和受灾后损失的大小以及江河流域规划或流域防洪规划的要求分析确定。

由于开发河段现无防洪规划,因此挡渣墙的防洪标准主要参考《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规定,并结合弃渣场所在河段的防护对象重要性综合确定。

最终确定各弃渣场的防洪标准,见表8.4-1。

表8.4-1 弃渣场防洪标准(2)弃渣边坡及挡渣墙稳定安全系数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和《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的规定,弃渣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挡渣墙抗滑安全系数、抗倾覆安全系数应满足表8.4-2的标准要求。

表8.4-2 边坡及挡渣墙稳定安全系数标准值(3)截排水沟设计标准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 50433—2008的规定,截排水沟设计标准按10年一遇1h 降雨量设计,即45.4mm/h 。

8.4.2 主体工程区(1)截排水设计施工前,在厂房后边坡上开挖线上方布置截排水沟,拦截坡面降水汇流,沿两侧排出厂区,防止冲刷侵蚀。

截排水沟断面为梯形,坡比1∶1,底宽0.4m ,深0.5m ,比降不小于2%。

采用M7.5浆砌石砌筑,衬砌厚度0.3m 。

排水沟总长290m 。

(2)截水沟过流量复核 1)清水洪峰流量Q B :F 0.278Q B ki =式中:Q B ——最大清水洪峰流量,m 3/s ; k ——径流系数;取0.7; i ——降雨强度,取45.4mm/h ; F ——坡面汇水面积,km 2。

2)排水沟过水断面计算公式为:式中:A 2——排水沟断面面积,m 2; Q ——设计坡面最大径流量,m 3/s ; C ——谢才系数; R ——水力半径,m ;i ——排水沟比降,平均取0.02。

Ri C QA =23)R 值的计算:χ/A R 2=式中:R ——水力半径,m ; A 2——截水沟断面面积,m 2;χ——截水沟断面湿周,m 。

4)C 值的计算:6/11R nC =式中:n ——糙率0.02截水沟过流量计算结果见表8.4-3。

表8.4-3 厂房后边坡截水沟过流量计算表经计算,厂房后边坡所设截排水沟断面尺寸满足坡面排水需要。

(3)工程量根据截排水沟典型设计的单位工程量推算的主体工程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见表8.4-4。

表8.4-4 主体工程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量表8.4.3 弃渣场区8.4.3.1 1#弃渣场(1)渣场简况位于左岸厂房下游约700m处的野西瓜沟沟口,长约350m,宽约250m。

为一级阶地、河漫滩和沟口洪积扇地貌,地形相对较平缓,地面高程1474~1478m。

占地面积 5.55hm2,弃渣量99.38万m3(松方),渣场起堆高程1478.00m,渣顶高程1520.00m,最大堆高40m。

弃渣来源为右岸坝基开挖、引水洞进口部分土石方开挖弃料。

(2)工程措施典型设计堆渣前在坡脚处设M7.5浆砌石挡渣墙,顶宽1.0m,外坡比1:0.3,背坡直立,防护总高度5.0m,基础埋深1.5m, 防护总长度575m。

每隔10m设一宽2cm的纵向伸缩沉陷缝,距地面不小于20cm处设一排排水孔,孔径100mm,间距3m。

弃渣边坡为1∶1.75。

挡墙以上至789.70m之间堆渣坡面采用M7.5浆砌石护坡,浆砌石厚度为0.30m。

为防止渣体内渗流集水影响渣场稳定安全,在浆砌石坡面上预留排水孔,孔径10cm,孔距为3m,排距为2m,梅花形布置。

789.70m以上坡面采用混凝土网格防护,网格边长为2m,网格断面为0.3m×0.3m。

渣顶内侧与坡面交界处设截水沟,向两侧排导。

截水沟断面为梯形,坡比为1∶0.5,底宽0.6m,深0.5m,底坡不小于2%,M7.5浆砌石砌筑,衬砌厚度0.3m。

截排水沟长520m。

弃渣堆置前对表层砾石进行清理,并另行集中堆放作为铺压覆盖材料,弃渣完成后对渣体顶面进行土地平整,并对渣顶进行砾石覆盖。

根据砾石覆盖对土壤水蚀、风蚀过程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表明,砾石置于表土之上的表土产沙量总低于砾石嵌入表土的产沙量。

因此砾石覆盖时将砾石置于表层之上,粒径5cm~10cm,覆盖度在80%左右,厚度10cm,具体施工方法:在弃渣场土地平整施工后,采用装载机或推土机在渣顶铺上砾石层并适当镇压,并辅以人工修正使其形成稳定的地表“砾幂”为植被恢复创造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