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玻纤增强尼龙出现“浮纤”的问题
改善尼龙玻纤分散度的方法
改善尼龙玻纤分散度的方法改善尼龙玻纤分散度对于提高材料性能和加工质量非常重要。
以下是10条改善尼龙玻纤分散度的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详细描述:1. 优化材料配比:尼龙和玻纤在材料中的比例是影响分散度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调整两者的比例,可以更好地实现玻纤的分散。
通常情况下,增加玻纤含量有助于提高分散度。
2. 使用表面处理剂:表面处理剂可以改善玻纤的分散性。
表面处理剂能够吸附在玻纤表面,增加其与尼龙基体之间的相容性,从而提高分散度。
常用的表面处理剂有偶氮二异丙酸酯(AIBN)等。
3. 优化加工工艺: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对于玻纤的分散度至关重要。
在挤出或注塑等加工过程中,应调整温度、转速、压力等参数,确保玻纤能够充分分散在尼龙基体中,避免形成团块或束缚。
4. 使用分散剂:分散剂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分散性,可以有效提高玻纤的分散度。
在尼龙/玻纤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分散剂可以帮助玻纤充分分散在尼龙基体中,提高材料性能。
5. 增加分散时间:充分分散玻纤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应适当延长分散时间,使玻纤分散更加均匀。
可以通过采用搅拌、超声波或其他机械方法来提高分散效果。
6. 选择适当的混炼设备:混炼设备对于尼龙玻纤分散度的影响很大。
选择适合的搅拌器、挤出机或注塑机等设备,可以有效提高玻纤的分散度。
应注意设备的转速、温度等参数对分散效果的影响。
7. 提高填料湿润性:玻纤的湿润性对其分散度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改变填料表面性质,如增加氧化处理等,可以改善其湿润性,从而提高分散度。
8. 使用力学剪切作用:在材料制备过程中,通过引入适当的力学剪切作用,如超声波、高剪切速率等,可以有效提高玻纤的分散度。
力学剪切作用可以有效破坏玻纤之间的团块,增加其与基体的接触面积。
9. 进行预处理:根据具体要求,可以对玻纤进行预处理,如干燥、过筛等,以确保其干燥状态和颗粒尺寸分布符合要求。
预处理可以提高玻纤的分散度,减少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团聚现象。
23节浮纤Glass fiber streaks
在模具表面凝结过快,由于流动方向遭到配向影响, 及流动速度与冷却速度的变化,及致玻璃纤维排列 不良,一些竖立,一些斜立,再也不会嵌入到熔体 内,出现玻璃纤维浮出表面的现象。 2.浮纤原因分析:
因料温太低、或模温太低、或困气等因素,两 股料流前锋相遇时,会在交叉的地方导致表面材质 不规则,结果就会形成熔接线与亮面线,影响产品 外观与产品的工程结构。
注塑成型不良 原因分析与改善对策
第二十三节 浮纤Glass fiber streaks
一、浮纤不良品图片(喷射浮纤):
1
一、浮纤不良品图片(伴有熔接线、困气): 2
Hale Waihona Puke 浇口熔接线区域 浮纤明显
一、浮纤不良品图片(晒纹面浮纤):
3
良品
不良品 (填充 末端)
困气处浮纤 明显
二、浮纤不良描述(浮纤产品往往表面泛白) : 4
⑹ 产品壁厚差异大,过渡明显,收缩造成玻纤 刺出树脂界面。
⑺ 产品筋位设计紊乱熔体流向,造成玻纤取向
三、浮纤不良对策:
6
被打乱,形成浮纤,尤其垂直流动方向的筋位设计。 2.工艺条件对策:
⑴ 增加保压及保压时间; ⑵ 减少计量行程,垫量在5-10㎜;
⑶ 提高射出速度;注意困气。 ⑷ 升高料温,检查喷嘴温度是否足够; ⑸ 升高模温;
⑶ 考虑玻璃纤维和基体的相溶性,对玻纤进行 表面处理,如加入一些偶联剂和接枝物;
⑷ 加入润滑剂,润滑剂主要考虑到玻纤的分散 问题,及一些润滑剂本身具有外润滑作用,在成型 时容易跑到产品表面来形成光滑的一层。
三、浮纤不良对策:
8
⑸ 适当加入一定量的水口料,可以减弱浮纤的
玻纤增强PC注塑制品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玻纤增强PC注塑制品“浮纤”现象以及解决方案一、玻纤增强聚碳酸酯简介聚碳酸酯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高;蠕变性小,尺寸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但其抗疲劳强度差,容易产生应力开裂,抗溶剂性差,耐磨性欠佳。
所以通过玻璃纤维来改善抗疲劳、抗溶剂性等性能,使更广泛运用于玻璃装配业、汽车工业和电子、电器工业,其次还有工业机械零件、光盘、包装、计算机等办公室设备、医疗及保健、薄膜、休闲和防护器材等。
二、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浮纤”现象产生原因增强聚碳酸酯成型生产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因熔融粘度大造成的充填困难、因混炼不均造成的性能变化以及制品表面质量、翘曲变形等等。
特别是制品表面质量,对于外观要求越来越高的产品零件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浮纤”现象是玻纤增强PC在注射成型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表面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塑料制品的生产制造。
浮纤浮纤也叫露纤。
在生产加玻纤的原料时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表面外观不良,主要为烧焦、露纤和料花。
而这个里面最主要的、最难解决的就是露纤了。
所谓露纤就是玻璃纤维露在产品表面,比较粗糙,外观上比较难以接受。
浮纤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原因有三种:1.玻璃纤维与聚碳酸酯的相容性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是由玻璃纤维和聚碳酸酯所构成的复合体,两种材质差异较大,彼此混合后存在相容的问题,为了保证塑料的性能,玻璃纤维要经过表面处理才能与塑料分子产生一定的界面相容性,但偶联剂添加到一定的份量会达到一个相容力的极限,这种相容性是相对的,有限的及不稳定的,状态改变时外因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被破坏,玻璃纤维会因此摆脱束缚。
2.玻璃纤维与基料的比重差异“浮纤”现象是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出现的,处于粘流状态的聚酯熔体从注射机喷嘴经由模具的浇注系统注入型腔,在这个流动过程中,由于玻璃纤维与聚碳酸酯的比重不同,其流动性也会有差异,使两者形成分离的趋势,当分离作用力大于界面粘结力时便会脱离开,而且密度小的物质浮向表面,密度大的物质沉入里面,因玻璃纤维密度较小,故浮向表层而外露,在制品表面产生白色的痕迹。
增强塑料制品浮纤现象的产生原因
增强塑料制品浮纤现象的产生原因知道了浮纤产生的原因及过程,我们不难制定出解决浮去问题的方案1. 注射温度: 除热敏性塑料外,一般增强塑料的料筒温度均比非增强塑料的温度高出10~30℃,玻纤含量高的,温度应适当提高些,含量低的可略低些. 料筒温度的增加,有利与将低熔体粘度,提高充模性能,改善制品表面光洁度,提高纤维的分散性和减小取向性.料筒温度的提高,对制品的冲击性能影响不大,而对成型收缩率有所影响,趋于降低,同时物料的降解因素增加,色泽变深. 为了减少螺杆对纤维所产生的剪切作用,提高物料的塑化情况,要求料筒加料段温度略高些(比压缩段低),使物料在此阶段预热.2. 注射压力: 注射压力对纤维的充模有着重要影响.注射压力高有利于充模,纤维分散性好,制品收缩率下降,但剪切应力增加,取向性明显,易发生翘取变形,制品脱模困难,并可能导致溢边问题. 注射压力的选择与制品的璧厚,浇口尺寸等因素有关外,还与玻纤含量有关.一般纤维含量高,注射压力大,纤维长度长,注射压力也要求大些.3. 注射速度注射速度的提高有利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快速充满模腔.在快速注射过程中,一部分纤维沿物料流动方向作快速轴向运动,这对于提高纤维的分散性,减少取向性,改善接缝强度显然是有利的,所得制品的表观光洁度较好,但如果注射速度过快,在喷嘴口和浇口处易发生"喷射"现象,造成制品局部表观的不光洁,在浇口附近有块状鲁思的缺陷,这在选择注射速度时应加以注意.4. 模具温度对玻纤增强塑料而言,采用较高的模具温度可缩小模具与熔体闲的温差,提高熔体的充模能力.防止制品中纤维淤积.鲁思,改善制品表观光洁度,增加熔接痕的熔接缝强度,同时对减少取向,防止制品的变形也有利.但随着模具温度的提高,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成型周期长,生产率下降,和成型收缩率增加等问题. 模具温度除了与树脂品种,模具结构等有关外,还与纤维情况有关,通常纤维含量大,充模有困难的情况下.模具温度应适当提高些.5.螺杆转速与背压在玻璃纤维的增强塑料的塑化过程中,要求螺杆转速不易过高,以免减切作用过大而给玻璃纤维带来伤害,特别是长纤维,易出现长短不均现象,进而使制品不稳定或同一制品各点强度不一. 为使纤维能均匀的分散于熔体中,提高物料的流动性,以得到外观理想,机械物理性能均匀的制品,可用提高螺杆背压的方法,但背压的提高对长纤的剪切作用较大,物料易过热变色降解.这是背压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通常比非增强塑料略高些就行了.纖維種類有許多,如玻璃纖維,碳纖,硼纖,金属纖維等,目的用以補強塑膠的強度,但纖維與塑膠畢竟不是相同材質,他們的流动性存在著差異,對塑膠熔體的融合性便有所差異,所以两相介面間存在著相容性問題.1.質量密度的差異会造成流动充填時,有某種分離的趋势,会造成浮纖现象.2.射出時的磨擦剪力会造成局部黏度的差異,黏度小的地方抓不住纖維時,纖維便会向製品表面逐漸累積,造成浮纖现象.3.成品表面絕大部份是由于噴泉效应所形成,纖維由内部向表面流去,模具面較冷,瞬間冻結流动层,纖維便凝固在表层,若與塑料的結合性不高時,便会有明顯的浮纖现象.玻璃纤维增强制品浮纤现象比较常见,会严重影响制品外观及喷涂作业。
“浮纤”原因和解决方法
“浮纤”原因和解决方法浮纤,又称为浮球纤维,指纺织品中出现的细丝状或球状杂质。
浮纤主要由于纤维束破裂或纤维弯折而产生,它不仅会影响纺织品的质量和外观,还可能在织物工艺中堵塞喷水孔、堵塞毛细管或堵塞喷嘴等,严重会导致设备故障和停工,给纺织生产带来一系列问题。
浮纤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纤维工艺设备问题:纤维工艺设备存在异物残留、杂质堵塞等问题,导致纤维束在过程中受到不必要的损坏和污染。
2.纺纱工艺问题:纤维预处理、纺纱工艺参数不当,尤其是纺纱机速度过快、张力不均匀等因素,容易导致纤维的弯曲和打结,从而产生浮纤。
3.纤维品质问题:原料纤维的质量不良、长度不均、含杂率过高等问题,会增加纤维断裂和弯曲的可能性,从而产生浮纤。
对于浮纤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1.加强设备维护和清洁: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清理设备中的异物和杂质,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减少纤维在生产过程中的损伤和污染。
2.优化纺纱工艺参数:合理设置纺纱工艺参数,控制纺纱机的速度和张力,保持纤维的均匀拉伸,减少纤维的弯曲和打结,降低浮纤的发生率。
3.提高纤维品质:加强对纤维原料的采购和品质控制,选择优质的纤维原料,减少纤维条带中的杂质和断裂纤维,从源头上控制浮纤的发生。
4.加强质量控制和检测: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对纺织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筛选,及时发现并处理浮纤问题,确保产品的合格出厂。
5.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纤维品质意识和质量控制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发现和解决浮纤问题。
总之,浮纤问题的解决需要从设备维护、纺纱工艺优化、纤维品质改进以及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只有通过完善和改进纺织生产工艺,提高纤维品质,加强质量控制和员工培训等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浮纤的发生,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合格率,促进纺织工业的健康发展。
玻纤知识与浮纤解决方法探讨
玻纤知识与浮纤解决方法探讨第一部分:玻纤知识:1、玻纤分类根据长度分类,可分为连续玻璃纤维、短玻璃纤维(定长玻璃纤维)和长玻璃纤维(let)。
连续玻璃纤维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玻璃纤维,俗称长纤维。
具有代表性的制造商包括巨石、泰山、兴旺等。
固定长度的玻璃纤维通常被称为“短纤维”。
国外改性厂和国内一些企业普遍采用。
代表性制造商包括PPG、OCF和国内CPIC。
巨石泰山也有一些零件,但质量不令人满意。
Let最近在中国兴起。
代表性制造商包括PPG、CPIC和巨石。
目前,国内金发女郎和苏州合昌产量较大。
捷士杰、温州君儿、南京巨龙正在开发中,也有小批量生产从碱金属含量分可分为无碱,低中高,通常改性增强用无碱,也就是e玻纤,国内改性一般使用e玻纤。
2、玻纤的应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原理主要是因为玻璃纤维/树脂界面上的连接必须将作用在模塑件上的力传递给玻璃纤维。
因此,玻璃纤维的长度完全用于树脂加固,但树脂基体中玻璃纤维的长度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玻璃纤维的临界长度,玻璃纤维的临界长度(即从基材向纤维传递力的最小长度)在0.3~0.6mm之间。
临界长度仅与剪切力和玻璃纤维单丝直径有关。
上述临界长度是指最终产品中玻璃纤维的长度。
对于塑料颗粒,该长度在0.6~0.8mm之间。
从理论上讲,临界长度与玻璃纤维的原始长度无关,如果将玻璃纤维的长度控制在该范围内,则产品的机械性能和表面外观最佳且最平衡。
如果长度过长,机械性能会增加,但产品表面会变得粗糙和翘曲。
如果长度太短,机械性能将不足。
为了控制玻璃纤维的长度,我们应该从调整螺旋结构和速度开始。
如果玻璃纤维的长度和直径控制在400,效果最好。
3.评价玻璃纤维质量的主要指标:第一个指标:玻璃纤维拉伸过程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处理剂通常被称为润湿剂。
润湿剂主要是偶联剂和成膜剂,以及一些润滑剂、抗氧化剂、乳化剂、抗静电剂等。
成膜剂的组成和其他添加剂的种类对玻璃纤维有决定性的影响。
玻纤外露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分析
玻纤外露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分析一直以来,为了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耐温性等性能,使用玻纤来对塑料进行增强改性成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大量事实也证明了玻纤所带来的良好性能。
但是,玻纤与塑料本身就是两种不同的材料,自然也就产生了二者的相容性问题。
玻纤外露(或叫浮纤)就是二者相容性问题的直接体现。
而玻纤外露也是加纤材料注塑加工过程中经常碰到且困扰诸多朋友们的一个问题。
那么玻纤外露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可能一些朋友没有见过直接的玻纤,简而言之,从玻纤的形态上来说玻纤有长纤和短纤之分,是一束一束的,是白色的(具体的这里就不多讲了)。
加纤料就是将玻纤和树脂共混造粒而成的。
在射胶的时候,料的流动是类似于液体的流动方式。
大家应该看过河流里面,在河流里有一些树枝等杂物时,经常会在沿岸边有一些这类依附河岸而停留。
如果在注塑中,就是玻纤外露。
这是因为玻纤相对于塑料的流动性要差很多,而塑料在模具中的流动是从夹层中间往前流,俩边往外翻动的方式流动的,所以流动性最好的肯定是跑到最前面,而流动性不好的就会停留在模具表面(注:这段话是借用别的朋友的话,在此表示感谢)。
同时,玻纤有促进结晶的作用,而PP、PA都属于结晶性材料。
结晶快冷却就快;冷却快,玻纤就难以被树脂束缚和掩盖住,那么就容易产生玻纤外露。
原因弄清了,那么咱们就该去解决了,对吧?目前通常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材料方面:1、考虑玻璃纤维和基体的相容性,对玻纤进行表面处理,如加入一些偶联剂和接枝物;2、加入润滑剂,润滑剂主要是考虑到玻纤的分散问题以及一些润滑剂本身具有外润滑作用,在成型时候容易跑到制品表面来形成光滑的一层。
3、还有其他一些填充剂也有改善的效果,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二、注塑加工方面:1、提高料温和模温;2、高压高速;3、采用快速冷热成型技术(RHCM)。
因为如果熔融塑料在接触模壁时固化太快,玻璃纤维就无法被完全包覆,即产生表面浮纤现象。
而对于RHCM成型,由于高模温使得型腔界面处玻璃纤维完全可以被塑料熔体包覆,且由于该部位处于熔融状态,使得玻璃纤维的定向趋于一致,保证了收缩均匀性,进而保证了成型品质。
玻纤“浮纤”的原因以及现行的解决方法
玻纤“浮纤”的原因以及现行的解决方法
韩丽芳;郝建淦
【期刊名称】《塑料助剂》
【年(卷),期】2013(0)2
【摘要】对玻璃纤维(GF)在与树脂成型的过程中出现的“浮纤”现象的原因做了详细介绍,并且提出了几种改善措施.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韩丽芳;郝建淦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塑料研究所,太原,030051;中北大学塑料研究所,太
原,03005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玻纤增强热塑性塑料制品"浮纤"现象改善措施研究 [J], 杨军;张汝英;周姣红;陈志坚;黄代英;杨红;程莉
2.新形势、新格局下的玻纤发展思考——记全国玻纤专业情报信息网第31次年会暨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纤分会会议 [J], 汪辉
3.江苏玻纤玻钢专家、企业家聚会,共商玻纤玻钢持续发展 [J], 姜肇中
4.玻纤增强聚丙烯浮纤问题改善研究 [J], 沈旭渠;陈锐彬;何子豪
5.做专做精探寻玻纤产业差异化发展新路径——记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纤分会暨全国玻纤情报网第34届年会成功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改善浮纤
塑件表面“浮纤”现象及其形成原因和改善措施模具试模时,各机构运行基本正常,但制品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外观质量问题,表面产生了放射状的白色痕迹,而且这种白色痕迹随玻纤含量的增加趋于严重,这种现象俗称“浮纤”,是一种玻纤塑料制品易于出现的表面缺陷,这对于外观要求高的汽车塑件是不能接受的。
“浮纤”现象是玻纤外露造成的,白色的玻纤在塑料熔体充模流动过程中浮露于外表,待冷凝成型后便在塑件表面形成放射状的白色痕迹,当塑件为黑色时会因色泽的差异加大而更加明显。
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塑料熔体流动过程中,由于玻纤与树脂的流动性有差异,而且质量密度也不同,使两者具有分离的趋势,密度小的玻纤浮向表面,密度大的树脂沉入内里,于是形成了玻纤外露现象;其次,由于塑料熔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螺杆、喷嘴、流道及浇口的摩擦剪切力作用,会造成局部粘度的差异,同时又会破坏玻纤表面的界面层,熔体粘度愈小,界面层受损愈严重,玻纤与树脂之间的粘结力也愈小,当粘结力小到一定程度时,玻纤便会摆脱树脂基体的束缚,逐渐向表面累积而外露;再则,塑料熔体注入型腔时,会形成“喷泉”效应,即玻纤会由内部向外表流动,与型腔表面接触,由于模具型面温度较低,质量轻冷凝快的玻璃纤维被瞬間冻结,若不能及时被熔体充分包围,就会外露而形成“浮纤”。
因此,“浮纤”现象的形成,不仅与塑料材料组成和特性有关,而且与成型加工过程有关,有着较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在实际生产中,有各种用于改善“浮纤”现象的措施。
比较传统的方法是在成型材料中加入相容剂、分散剂和润滑剂等添加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硅酮粉、脂肪酸类润滑剂及一些国产或进口的防玻纤外露剂等,通过这些添加剂来改进玻纤和树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分散相和连续相的均匀性,增加界面粘接强度,减少玻纤与树脂的分离,从而改善玻纤外露现象,其中有的使用效果较好,但是大多价钱不菲,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也会有影响,例如较常用的液体硅烷偶联剂,就存在加入后难以分散,塑料容易结块成团的问题,会造成设备喂料不均匀,玻纤含量分布不均匀,进而导致制品的力学性能不均匀。
玻纤知识与浮纤解决方法探讨
玻纤知识与浮纤解决方法探讨第一部分:玻纤知识:1、玻纤分类从长度分类分可以分连续玻纤、短玻纤(定长玻纤)和长玻纤(LET),连续玻纤是国内目前应用最广的玻纤,就是通常说的“长纤”,代表厂家有巨石,泰山、兴旺等。
定长玻纤就是通常说的“短纤”,一般是外资改性厂与国内部分企业在用,代表厂家有PPG,OCF及国内的CPIC,巨石泰山也有少部分,但质量不如人意。
LET是最近在国内兴起的,代表厂家有PPG,CPIC及巨石,目前国内金发和苏州和昌产量较大,杰事杰及温州俊尔,南京聚隆在开发当中,也有小批量生产从碱金属含量分可分为无碱,低中高,通常改性增强用无碱,也就是E玻纤,国内改性一般使用E玻纤。
2、玻纤的应用:玻纤增强塑料的原理主要是由于玻纤/树脂界面上连接必然是使作用到模塑件上的力传导到玻纤上,因此玻纤的长度被充分利用,起到树脂增强的目的,但玻纤在树脂基体中长度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这就是临界玻纤长度,玻璃纤维的临界纤维长度(即可将力从基材传递给纤维的最小长度)在0.3~0.6mm之间,临界长度只与剪切力与玻纤单丝直径有关,上面的临界长度是指玻纤在最终产品里的长度,如是果是塑料粒子里话,此长就就在0.6~0.8mm 之间,从理论上讲,临界长度与玻纤的原始长度没有关系,如果增强产品把玻纤的长度都控制在这个范围的话,此时产品的力学性能与表面外观都是最好的,最平衡的,如果长度过长,力学性能上升,但制品表面会变粗糙与翘曲,如果长度过短,就会导致力学性能不足。
要控制玻纤的长度应该从调整螺杆结构及转速入手,如果玻纤长径控制在400效果最佳。
3、评价玻纤好坏的主要指标:第一个指标:玻纤在拉丝过程中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处理剂。
表面活性处理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浸润剂,浸润剂主要是偶联剂与成膜剂,另外还有一些润滑剂、抗氧剂、乳化剂、抗静电剂等,成膜剂的成分与其它助剂的种类对玻纤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选择玻纤时就根据基料与成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玻纤。
浮纤原因和解决方法
浮纤原因和解决方法浮纤是指聚纤维决型过程中發生的纤维浮在纺纱液表面,容易被风吹散或机械作用放在纱线上的现象。
它不仅会影响纤维纺纱质量,还可能给纺纱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因此,找出浮纤的原因并采取解决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浮纤的原因可以分为纤维自身原因和工艺操作不当原因两类。
纤维自身原因包括纤维长度和粗细不均匀、纤维表面含油脂和杂质、纤维结构松散等。
工艺操作不当原因包括纺纱液黏度过低、纺丝机速度过高、张力不稳定、温湿度控制不当等。
针对浮纤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1.优化纤维选择:选择纤维长度和粗细均匀的原料,避免使用表面含油脂和杂质多的纤维,提高纤维结构的紧密性。
同时,通过纤维预处理等方法,提高纤维的质量。
2.调整纺纱液黏度:通过调整纺纱液中添加的黏合剂的浓度和种类,控制纺纱液的黏度,使其适应纺丝机的工艺要求,减少纤维浮在液面的可能性。
3.调整纺丝机参数:适当降低纺丝机的速度,增加纺纱过程中纤维被拉伸的时间,减少纤维浮纤的可能性。
同时,稳定纺纱机张力,避免大幅度的张力变化。
4.控制温湿度:调整纺纱车间的温湿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
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会影响纺纱液的黏度和纤维的表面湿润度,从而导致浮纤问题。
5.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纺纱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操作技能,减少操作不当造成的浮纤问题。
通过以上综合解决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纺纱过程中出现的浮纤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纺纱工艺和设备的特点不同,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因此,纺纱企业应密切关注浮纤问题,进行系统的实验和改进,以提升纤维纺纱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玻纤增强尼龙主要控制技术
技术专区:玻纤增强尼龙主要控制因素1、玻纤增强尼龙主要控制因素玻纤的分散,玻纤与基料尼龙的黏结,玻纤的尺寸及分布,各种助剂的正确应用,工艺条件的调整,螺杆组合及转速的控制等因素均会影响产品的性能。
1)玻纤的直径一般控制在10~20微米2)玻纤的长度一般控制在2~3毫米为最好,从理论上讲,玻纤长度越长其增强效果越好,但将带来制品表面粗糙,以及翘曲等问题。
玻纤的长度与其原始长度无关,而与螺杆组合结构及转速有关。
3)玻纤的表面水在熔融挤出过程中将使PA产生水解反应,导致PA降解,从而降低增强PA的力学性能。
4)偶联剂的用量对缺口冲击的影响,缺口冲击强度随偶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5)玻纤含量在30%以内随玻纤含量的增加增强PA6热变形温度随之提高,超过35%以后其热变形温度随玻纤的增加变化不大。
6)玻纤含量增加时,增强PA的成型收缩率随之减小,几乎所有增强PA都有同样的规律,一般玻纤含量达到35%时其成型收缩率大致为0.2%。
7)共混温度对增强PA的影响挤出温度太低,玻纤的包覆效果差,往往会出现玻纤外露现象,带条表面粗糙,无光泽,颗粒疏松,脆性大,产品冲击强度底,挤出温度太高,则易造成PA的热氧化分解产品力学性能下降,外观变黄,甚至变成灰色。
共混挤出温度选择的原则是控制在略高于基料熔点的温度范围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根据玻纤入口融体流动状况来确定熔融区温度,根据挤出带条光泽度来确定计量段,压缩段各区温度。
8)螺杆转速对增强PA性能的影响:螺杆转速太低时,螺杆的剪切作用小导致玻纤分散不匀,物料不能得到充分的塑化与混合,使得增强PA性能不均,螺杆转速太高时,其剪切混合作用增强,但由于螺杆的高速转动会产生很大的摩擦热,导致螺杆温度过高而使其基料及部分助剂产生热分解,影响产品质量,一般低玻纤含量时可适度提高转速,对于阻燃增强由于阻燃剂容易产生热分解,宜采用低转速。
2.玻纤增强尼龙制造技术的要点如下:1)控制体系水含量,防止熔融共混过程中,尼龙受热水解而导致产品力学性能的下降。
玻纤增强尼龙的优缺点及注塑易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玻纤增强尼龙的优缺点及注塑易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尼龙用玻纤增强改性后,优缺点有哪些?注塑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玻纤增强尼龙的优点1、在尼龙中加入玻纤后,改性尼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尺寸稳定性、耐老化性能有明显提高,耐疲劳强度是未增强的2.5倍。
2、由于玻纤的加入,限制了塑料的高分子链间的相互移动,因此,增强塑料的收缩率下降很多,即制品缩水现象比没加玻纤之前好很多,刚性也大大提高。
3、玻纤增强尼龙软化点高,摩擦系数低,耐磨损,自润滑性、吸震性、消音性、电绝缘性好,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
4、尼龙经过纤维增强后,可降低尼龙切片的吸水率,使其能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工作。
玻纤增强尼龙的缺点1.韧性降低,脆性增加。
这一点可以通过添加增韧剂改善。
2.由于玻纤在注塑过程中会沿流动方向取向,引起力学性能和收缩率在取向方向上增强,导致制品变形翘曲。
3.在注塑的过程中,玻纤进入塑料制品的表面,使得制品表面变得很粗糙,斑斑点点,比如浮纤、料花等缺陷。
4.加入玻纤的比例越大,其对注塑机的塑化元件的磨损越大,主要是螺杆的磨损。
5.流动性会降低。
注塑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注塑加工过程中可能由于原料处理不好、制品或模具设计不合理、操作人员没有掌握合适的注塑尼龙工艺操作条件或者因机械方面的原因,常常使制品产生很多缺陷。
在生产玻纤增强尼龙时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表面外观不良,主要为玻纤外露、烧焦、料花、凹痕、银纹、波纹、溢边等。
1. 玻纤外露玻纤相对于尼龙的流动性要差很多,而物料在模具中的流动是以从夹层中间往前流,两边往外翻动的方式流动的,所以流动性好的肯定是跑到前面,而流动性不好的就会停留在模具表面。
玻纤外露的解决方式如下:(1)增加射胶速度。
增加速度后,玻纤和尼龙虽然流动速度不同,但相对于高速射胶而言,这个相对速度差的比例就很小了。
(2)提高模具温度。
提高模具温度就是为了减少玻纤和模具的接触阻力,让玻纤和尼龙的速度差尽量变小,并且让物料流动时的中间层尽量厚,两边的壳层尽量薄。
玻纤尼龙出现“浮纤”问题的解决方案
玻纤尼龙出现“浮纤”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尼龙中添加玻璃纤维、增韧剂等填料可显著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
但在玻纤增强尼龙注射成型过程中,“浮纤”现象经常出现。
浮纤也叫露纤,即玻璃纤维露在产品表面,比较粗糙。
由于玻纤外露,使得此类产品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主要应用于高强度的结构件。
而凡是用加纤材料做外观件的,都是亚光面或蚀纹面(例如电动工具),因为普通加纤料难以做到亮丽的外观。
一.出现“浮纤”现象的原因:1.玻璃纤维与基料的比重差异:在塑料熔体流动过程中,由于玻纤与树脂的流动性有差异,而且质量密度也不同,使两者具有分离的趋势,玻纤浮向表面,树脂沉向内里,于是形成了玻纤外露的现象。
2.玻璃纤维与尼龙的相容性差:由于塑料熔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螺杆、喷嘴、流道及浇口的摩擦剪切力作用,会造成局部粘度的差异,同时又会破坏玻纤表面的界面层,熔体粘度愈小,界面层受损愈严重,玻纤与树脂之间的粘结力也愈小,当粘结力小到一定程度时,玻纤便会摆脱树脂基体的束缚,逐渐向表面积累而外露。
3.喷泉效应:尼龙熔体注入型模时,会形成“喷泉”效应,即玻纤会由内部向外表流动,与型腔表面接触,由于模具型面温度较低,质量轻冷凝快的玻纤被瞬间冻结,若不能及时被熔体充分包围,就会外露而形成“浮纤”。
因此,综上所述,“浮纤”现象的形成,不仅与塑料材料组成和特性有关,而且与成型加工过程有关,有着较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二.出现“浮纤”的解决方案1.模具方面:将产品外观面刻意做成亚光面或蚀纹面,减少玻纤外露的视觉反应。
2.改善玻纤与尼龙的相容性:在成型材料中加入相容剂、分散剂和润滑剂等添加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脂肪酸类润滑剂及一些国产或进口的防玻纤外露剂等,通过这些添加剂来改进玻纤与树脂间的相容性,提高分散的均匀性,增加界面粘结强度,减少玻纤与树脂的分离,从而改善玻纤外露现象。
如研究表明,在基体中添加相容剂,改性后材料玻纤在基体中相容性较未添加材料明显提高。
玻纤增强尼龙(PA)出现“浮纤”影响油漆喷涂怎么办?
玻纤增强尼龙(PA)出现“浮纤”影响油漆喷涂怎么办?在尼龙中添加玻璃纤维、增韧剂等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玻纤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有大幅度的提高,冲击强度则较为复杂,增韧剂加入,材料的韧性大幅度的提高.添加30%~35%的玻纤,8%~12%的增韧剂,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PA66增强尼龙系列: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热性及电性能,机械强度高,能自熄,尺寸稳定性良好,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产品、纺织产品、泵叶轮和一级精密工程部件。
PA6增强尼龙系列: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热性、耐油性及耐化学药品性,还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吸水率和收缩率,具有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及优异的机械强度。
由此增强尼龙用于各大行业,就PA6+GF的应用来看:PA6+GF15%---用于生产汽车散热隔栏、轮饰盖、冷却液壶、蓄电器外壳等;PA6+GF25%---用于生产汽车风扇支架、轮饰盖、油箱盖、门拉手、高位刹车灯等;PA6+GF30%---用于生产汽车组合开关、天线座、空滤外壳、门外拉手、灯体、盖板、发动机隔板等;PA6+GF60%---用于生产汽车高强度部件、倒车镜壳体支架、一般可以替代金属产品等;PA6+GF10%+M20%---用于生产油箱盖、发动机盖板、门外拉手、轮饰盖、耐磨低收缩不不变形部件等;PA6+GF20%+M25%---用于生产汽车电子冷却风扇、门外拉手、小型盖板、发动机外壳等;PA6+M30/35/40%---用于生产汽车加油门小盖、空气滤板、倒车镜壳体、线束固定座等。
关注艾邦高分子,回复“尼龙”或者“玻纤”查看更多增强尼龙成型生产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因熔融粘度大造成的充填困难、因混炼不均造成的性能变化以及制品表面烧焦、浮纤、料花、翘曲变形等等。
特别是3C产品表面质量,对于外观要求越来越高。
“浮纤”现象是玻纤增强尼龙在注射成型过和中,经常出现的表面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塑料制品的生产制造。
浮纤浮纤也叫露纤。
浮纤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浮纤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一、浮纤出现的情况
在生产加玻纤的原料时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表面外观不良,主要为烧焦和露纤,料花。
二、产生浮纤的原因分析:
1、模具方面:在射胶的时候,料的流动是熔体的流动方式。
当玻纤的引入,玻纤相对于塑料的流动性要差很多,而塑料在模具中的流动是从夹层中间往前流,俩边往外翻动的方式流动的,因此流动性好的PP则处于熔体前面,而流动性不好玻纤的就会停留在模具表面。
解决方案:
a、增加射胶速度,减少因粘度差异引起的速差。
高速射胶条件下,慢流动玻纤和快流动塑料所存得相对速度差大幅降低;
b、增高模具温度,减少玻纤和模具的接触阻力,让玻纤和塑料的速度差尽量小。
并且让塑料流动时的中间曾尽量厚,让俩边的壳层尽量薄;
c、降低计量温度,减少溶胶量,塑料和玻纤分离的可能性尽量降低;
2、原料方面:PP、PA等树脂黏度在力学性能许可的范围内尽量选低黏,玻纤尽量用短纤,如PA66的话,加入适量PA6以增加流动性;
3、加工工艺方面:a、适当提高螺杆剪切力;b、注射速度调高,螺杆速度可以调到70%-90%;c、增大注射压力;d、整个螺杆回缩1-2MM,防止浇口浮纤;e、对于复杂制件采取分级注塑。
4、助剂方面:提高玻纤的流动性,增强玻纤与树脂的结合能力,是最有有效的办法,如加些硅酮、分散剂之类的助剂。
以下是一个解决方案仅供参考:
硅酮0.5~0.8%+分散剂0.8%,可以有效增加产品的光度和降低螺杆扭矩。
ABS加30%玻纤表面有浮纤
象,進而使製品不穩定或同一製品各點強度不一.
為使纖維能均勻的分散於熔體中,提高物料的流動性,以得到外觀理想,機械物理性能均勻的製品,可用提高螺桿背壓的方法,但背壓的提高
还有就是你的速度要快.压力大.
成品表面浮纖原因:
纖維種類有許多,如玻璃纖維,碳纖,硼不是相同材質,他們的流動性存在著差異,
對塑膠熔體的融合性便有所差異,所以兩相介面間存在著相容性問題.
1.質量密度的差異會造成流動充填時,有某種分離的趨勢,會造成浮纖現象.
1.注射溫度:
除熱敏性塑膠外,一般增強塑膠的料筒溫度均比非增強塑膠的溫度高出10~30℃,玻纖含量高的,溫度應適當提高些,含量低的可略低些.
料筒溫度的增加,有利與將低熔體粘度,提高充模性能,改善製品表面光潔度,提高纖維的分散性和減小取向性.料筒溫度的提高,對製品的衝
維的分散性,減少取向性,改善接縫強度顯然是有利的,所得製品的表觀光潔度較好,但如果注射速度過快,在噴嘴口和澆口處易發生"噴射"現象,
造成製品局部表觀的不光潔,在澆口附近有塊狀露絲的缺陷,這在選擇注射速度時應加以注意.
4.模具溫度
對玻纖增強塑膠而言,採用較高的模具溫度可縮小模具與熔體閒的溫差,提高熔體的充模能力.防止製品中纖維淤積.露絲,改善製品表觀光
没有好的法子改善呢?目前我们客户希望只喷一层.
高模温、料温,高压快速;
还有你的料填充的是长或短玻纤?
我用的玻纤是短的,
我的模温是100,应该算是很高了,料温是也是比较高拉,可是改善不是很明显,
增韧尼龙现所存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增韧尼龙现所存问题及其解决方案PA(尼龙)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摩擦系数低,耐磨损,自润滑性等优异性能,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热塑性工程塑料之一。
但在实际应用,不同的使用条件或环境下,对尼龙的性能要求又各有不同。
虽然开发的改性尼龙在不断进步中,但是这些产品仍然会面临各种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增韧改性尼龙会存在材料光泽度差,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制品表现,导致产品不良率高居不下;甚至某些产品在长时间的高温的情况下还会存在热氧老化问题。
这些种种问题都使得产品的质量与其机械性能下降。
为什么尼龙要增强增韧?尼龙PA的尺寸稳定性差,耐光性较差。
在长期偏高温环境下会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作用,开始时颜色变褐。
且尼龙在低温的情况下,饱和吸水率降低会导致尼龙脆性大,易变脆断裂,当粘接部位承受外力时很容易产生裂纹,继面破碎开裂,不耐疲劳。
鑫昇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增韧耐寒,添加了多功能稳定助剂,在低温状态下也可以使尼龙的含水率保持稳定。
可以使低温状况下的尼龙制品保持良好的物性,无脆断、无开裂,稳定性好。
一般来说,尼龙增韧后韧性提高,而刚性下降;而增强后刚性提高,而韧性会下降。
(原因:1.改性尼龙强度,主要就是刚性,它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简支梁冲击强度等性能都大幅度增加,因为有玻璃纤维的加入,它的耐温大幅度提升,但是它的韧性会大幅降低,因此它的脆性显露出来了。
2.改性尼龙韧性,主要就是柔性,它的简支梁冲击性能大幅度提升,甚至可以在很大冲击力下表现极佳,但是它的强度大幅度降低,所以刚性差,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都下降。
)所以具有增强增韧特性是十分重要的,他可以提高尼龙的机械强度,提高抗冲强度;使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有大幅度的提高。
现在市面上有一些不良货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采用添加不良填充料,虽可以达到增韧改性的目的,但却损害了材料的刚性性能,并且会使材料的加工性能和耐热性能降低。
优质的产品是不会以牺牲某种力学性能为代价,使得改性塑料的力学性能随填料填充量的增加而下降。
玻纤增强尼龙如何提高热变型温度?
玻纤增强尼龙如何提⾼热变型温度?
玻纤增强尼龙注塑件很多时候需要较长时间⼯作在⾼温环境中,提⾼热变型温度,对保证制件使⽤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寿命⾮常重要。
提⾼热变型温度江苏海阳的⼩编总结了以下⼏种途经:
玻纤增强尼龙全新料
提⾼玻纤含量或改⽤长玻纤,同样的玻纤含量,玻纤长度越长,共混获得的玻纤增强尼龙热变型温度越⾼,改性挤出⽣产时,应适当降低螺杆转速,提⾼玻纤长度。
另⼀⽅⾯,提⾼玻纤含量材料热变型温度相应提⾼,但超过35%上升不明显。
加⼊空⼼玻璃微珠,适当降低玻纤含量,不仅可以提⾼热变型温度,改善熔体流动性,还有利于降低材料浮纤现象,改善注塑件外观,克服制品的翘曲变型。
需要注意的是,加⼊的玻璃微珠应进⾏硅烷偶联剂处理,提⾼与尼龙基体的相容性。
加⼊少量⾼岭⼟等纳⽶复合材料,既可以提⾼玻纤增强尼龙的热变型温度,还可以提⾼注塑件的表⾯光洁度。
加⼊的纳⽶材料品种需慎重选择,尽可能不影响流动性和加⼯性能。
采⽤相对粘度更⾼的纯料尼龙料。
玻纤增强尼龙共混改性⽣产,纯料尼龙相对粘度提⾼,材料的⼒学性能和热变型温度都有所提⾼,但对材料的流动性和加⼯性能影响更⼤。
玻纤增强尼龙江苏海阳集48年尼龙产品⽣产与研发经验,全部采⽤公司⾃产纯料尼龙优等品新料,巨⽯长/短玻纤,专利知识产权配⽅,检测设备先进齐全,加玻纤10-50%,品种性能皆可订制,欢迎免费索样,欢迎实地考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如何解决玻纤增强尼龙出现“浮纤”的问题
在尼龙中添加玻璃纤维、增韧剂等填料可显著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
但在玻纤增强尼龙注射成型过程中,“浮纤”现象经常出现。
浮纤也叫露纤,即玻璃纤维露在产品表面,比较粗糙。
由于玻纤外露,使得此类产品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主要应用于高强度的结构件。
而凡是用加纤材料做外观件的,都是亚光面或蚀纹面(例如电动工具),因为普通加纤料难以做到亮丽的外观。
一、玻纤增强尼龙出现“浮纤”现象的原因
1、玻璃纤维与基料的比重差异
在塑料熔体流动过程中,由于玻纤与树脂的流动性有差异,而且质量密度也不同,使两者具有分离的趋势,玻纤浮向表面,树脂沉向内里,于是形成了玻纤外露的现象。
2、玻璃纤维与尼龙的相容性差
由于塑料熔体在流动过程中受到螺杆、喷嘴、流道及浇口的摩擦剪切力作用,会造成局部粘度的差异,同时又会破坏玻纤表面的界面层,熔体粘度愈小,界面层受损愈严重,玻纤与树脂之间的粘结力也愈小,当粘结力小到一定程度时,玻纤便会摆脱树脂基体的束缚,逐渐向表面积累而外露。
3、喷泉效应
尼龙熔体注入型模时,会形成“喷泉”效应,即玻纤会由内部向外表流动,与型腔表面接触,由于模具型面温度较低,质量轻冷凝快的玻纤被瞬间冻结,若不能及时被熔体充分包围,就会外露而形成“浮纤”。
因此,“浮纤”现象的形成,不仅与塑料材料组成和特性有关,而且与成型加工过程有关,有着较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二、玻纤增强尼龙出现“浮纤”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生产中,有各种用于改善“浮纤”现象的措施。
1、模具方面
将产品外观面刻意做成亚光面或蚀纹面,减少玻纤外露的视觉反应。
2、改善玻纤与尼龙的相容性
在成型材料中加入相容性、分散剂和润滑剂等添加剂,包括硅烷偶联剂、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脂肪酸类润滑剂及一些国产或进口的防玻纤外露剂等,通过这些添加剂来改进玻纤与树脂间的相容性,提高分散相的均匀性,增加界面粘结强度,减少玻纤与树脂的分离,从而改善玻纤外露现象。
如研究表明,在基体中添加相容剂,改性后材料玻纤在基体中相容性较未添加材料明显提高。
3、改善成型工艺条件
①增加充填速度
在增加速度之后,玻纤和塑料虽然存在流速不同,但相对于高速射胶而言,这个相对速度差的比例就小了。
②升高模具温度
这个作用是最大的,增高模具温度,就是为了减少玻纤和模具接触阻力,让玻纤和塑料的速度差尽量变小。
并且让塑料流动时的中间熔融层尽量厚,让两边的表皮层尽量薄,这样就好像光滑的河岸无法留住树枝一样的道理。
RHCM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做到外观无浮纤的。
③降低螺杆计量段的温度,减少溶胶量
这是让塑料和玻纤分离的可能性尽量降低,一般来讲对于浮纤影响最小,在实际操作中效果不大。
但是,这个可以很好的解决烧焦。
这是因为增加玻纤后,所以很容易堵住排气通道,所以在最后很难排气,并且玻纤在高压高氧气体环境中是很容易燃烧的。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qx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