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压印的图形课件》小学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课件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 压印的图形 |沪教版
教案标题: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6课压印的图形|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能够运用压印的方法创作出简单的图形作品。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压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运用压印的方法创作出简单的图形作品教学难点:1. 压印的技巧和注意事项2. 学生对压印的理解和运用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压印工具(如橡皮、铅笔、尺子等)、纸张、画笔、颜料等。
2. 学生准备:压印工具(如橡皮、铅笔、尺子等)、纸张、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压印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它们有什么特点?二、基本概念和技巧(10分钟)1. 教师介绍压印的基本概念,解释压印的原理和过程。
2. 教师示范压印的技巧,展示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压印。
3.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压印。
三、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要求学生运用压印的方法创作出简单的图形作品。
2. 学生独立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3.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交流,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压印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压印的技巧和方法,创作出更加复杂和有趣的作品。
2.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压印作品的展览,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评价他们对压印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展示和交流,评价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压印的图形-沪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压印的图形-沪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适用年级和课时安排•适用年级:二年级•教学内容:压印的图形•所需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压印的概念和方法;2.掌握使用压印的方法完成图形作品;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与教材教学准备1.教师:多种颜色的颜料、压纸工具、干净水盆、水、毛巾等;2.学生:白色、黄色、紫色、橙色、红色、绿色、蓝色、黑色的卡纸、彩铅、剪刀等。
教材1.沪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2.教师准备压纸工具、多种颜色的颜料、白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准备多种颜色的颜料、压纸工具、干净水盆、水、毛巾等;2.教师在教室中设置艺术作业台,为学生准备好白色、黄色、紫色、橙色、红色、绿色、蓝色、黑色的卡纸、彩铅、剪刀等。
步骤第一课时1.教师讲解压印的定义和基本要素,引导学生理解艺术作品的元素,如形、色、线、质感等;2.教师示范压印图案,如心形、五角星、动物形状等,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其特点、结构、色彩组合、质感表现等;3.学生自选一种图案形状,用压纸工具在卡纸上制作模版,制作出一幅图案;4.学生在盘子中选择其中两种颜料颜色进行涂抹,在卡纸上压印;5.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自由搭配不同颜色、形状和质感,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压印作品。
第二课时1.教师讲解艺术作品的特点以及艺术作品对人们的感受和启示等;2.学生自由选择一幅自己的艺术作品进行个性化修改,并添加自己的想法和感受;3.学生相互邀请,展示作品并交流,欣赏并评价彼此的艺术作品。
课堂评价1.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了解了压印的基本要素、制作方法和工具;2.学生掌握了艺术作品的元素,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3.学生在制作艺术作品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了艺术品对人们的启示和影响;4.学生相互交流,展示了自己的艺术作品,增强了学生感受和思考的互动性。
课后拓展1.学生可拓展艺术作品的颜色、形状和质感;2.学生可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制作出更具创意的艺术作品;3.学生可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艺术成果,让更多人欣赏自己的创意和才华。
沪教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 压印的图形--仿制青铜镜》说课稿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压印的图形–仿制青铜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6课压印的图形–仿制青铜镜》是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的一课。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了解青铜镜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特点,学会用压印的方法制作出仿青铜镜的图形。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在观察、分析、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新力和动手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镜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特点,学会用压印的方法制作出仿青铜镜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主体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青铜镜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特点,掌握压印的方法制作出仿青铜镜的图形。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青铜镜的纹饰特点,并创新设计出自己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示范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实物展示、手工制作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代青铜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镜子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制作的?2.讲解演示:讲解青铜镜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特点,演示压印的制作方法。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压印制作。
4.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制作过程和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青铜镜的起源和发展2.压印的制作方法3.创新设计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作品、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
6 压印的图形(教学设计)沪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小学班会教案6——压印的图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印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压印的基本概念2. 压印的制作方法3. 压印作品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印的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制作出独特的压印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老师展示一些压印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制作的吗?”b.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压印作品的特点。
2. 压印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a. 老师讲解压印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b.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操作,学习压印的制作方法。
3. 动手实践a. 老师分发压印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b.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a. 学生将完成的压印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b. 老师引导学生从创意、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
c.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5. 总结与拓展a.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b.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压印技巧,发现美的元素。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创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压印的制作方法。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压印技巧,制作一幅压印作品。
2.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创意,使作品更具个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压印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欣赏和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了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在美术领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小学班会教案6——压印的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细节,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压印的图形(教案)沪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压印的图形课程:沪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压印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3. 引导学生体验压印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压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压印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教学难点:1. 压印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学生对压印画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压印画的教学课件和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画纸、铅笔、橡皮、颜料、压印工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压印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压印画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压印画的兴趣。
2. 教师向学生介绍压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对压印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压印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包括如何选择压印工具、如何构图、如何压印等。
2. 教师示范压印画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印画的制作方法。
三、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压印画的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压印画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压印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二、拓展(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压印工具和材料,进行压印画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压印画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压印画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压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压印画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压印的图形--仿制青铜镜》教学设计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美术《第6课压印的图形–仿制青铜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压印的图形–仿制青铜镜》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古代青铜镜的图案特点,运用压印技术制作出具有青铜镜风格的图案。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古代青铜镜的介绍,又有制作方法的具体讲解,难度适中,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础,对于形状、颜色等基本美术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观察事物和创造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青铜镜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代青铜镜的图案特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压印技术制作图案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青铜镜作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压印技术的制作方法,创作出具有青铜镜风格的图案。
2.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青铜镜的图案特点,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青铜镜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代青铜镜的图案特点和压印技术的制作方法。
2.示范法:演示压印技术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创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古代青铜镜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压印技术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如铜版、油墨、滚筒、画纸等。
3.准备学生作品展示的平台,如黑板、展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古代青铜镜的图案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古代青铜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青铜镜的图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压印技术制作出具有青铜镜风格的图案。
3.操练(10分钟)讲解压印技术的制作方法,并示范制作过程。
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6课 压印的图形 |沪教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6课压印的图形|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压印的图形》,属于二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造型·表现领域。
课程将引导学生探索利用不同物体表面的纹理进行压印,创作出有趣的图形。
学生将通过观察、实践和创造,培养对美术的基本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描述物体表面的纹理特征,掌握压印的基本方法,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图形。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教学难点1. 纹理特征的识别与描述:学生需要学会观察并准确描述不同物体表面的纹理特征。
2. 压印技巧的掌握: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压印方法,以确保图形的清晰度和完整性。
3. 创意图形的设计:鼓励学生在压印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不同纹理的物体和压印作品。
2. 学具:压印用的纸张、颜料、画笔,以及各种有纹理的物体(如硬币、树叶、海绵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纹理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2. 新授:讲解压印的基本方法,并示范如何利用不同物体进行压印。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压印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创作:学生在压印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教师提供个别辅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6. 总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压印技巧和创意设计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压印的图形”展开,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课程《压印的图形》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教学难点:纹理特征的识别与描述、压印技巧的掌握、创意图形的设计4. 教具学具:展示用多媒体、压印用纸张、颜料、画笔、有纹理的物体5. 教学过程:导入、新授、实践、创作、展示与评价、总结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包括以下内容:1. 压印练习:学生在家中选择不同的物体进行压印练习,记录下压印的过程和结果。
压印的图形-沪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压印的图形-沪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压印的定义和常用材料;
2.掌握压印的基本技巧;
3.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4.增强学生审美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压印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将压印技法融入创作过程,体现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1. 了解压印
通过观察教师带来的压印笔、色彩泥等材料,了解压印的定义和常用材料。
2. 讲解压印的基本技巧
讲解压印的基本技巧:将色彩泥均匀地涂在压印笔上,确定压印的位置和方向,施力均匀地压在纸上,轻轻拔起,就能在纸上留下色彩泥的图形。
3. 操作练习
在理解了压印的基本技巧后,让学生操作练习。
可根据教师的指导和演示要求学生选用不同颜色,在制定好的图案上进行压印练习。
4. 进行创作
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创意,选用不同颜色、形状的图案进行压印,完成一幅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
5. 评价作品
让学生互相评价自己的作品,分享彼此的创造过程和体会,增强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
巩固练习
让学生在课后,以不同主题、不同材料进行压印创作,并在下一节课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技巧,引导学生多思考创作方向,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另外,同时也要注重掌握教学进度,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压印的图形-沪教版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压印的图形-沪教版一、教材分析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孩子学会使用印章,以达到理解图形的压印和拓印的基本方法,学会自己设计和制作印章。
重点在于启发孩子的创造性,让他们自己发挥想象,尝试在实现自己的构思的过程中,体会图形和色彩的变化,为以后的作品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思路是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和感受,帮助他们理解压印和拓印的基本方法,启发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印章的基本结构和种类;2.掌握印章的制作方法;3.了解图案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构造;4.了解印章所产生的图案的基本属性。
2.能力目标1.学会自己设计和制作印章;2.请输出自己想象和构思的图案;3.能够使用多种颜色来实现设计构思;4.能够通过印章制作和压印来实现自己的设计构思。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热情,让孩子喜欢美术这门学科,尝试在美术创作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三、教材准备1.适当数量的印台;2.印油;3.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印章;4.纸张;5.涂料和筷子;6.各种笔、尺和橡皮。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学习印章的基本结构和种类;2.学习印章的制作方法;3.学习图案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构造;4.学习印章所产生的图案的基本属性。
2.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法;2.演示法;3.实践操作法;4.集体讨论法;5.学生自主创作法。
五、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了解印章和印章制作的基本方法1.通过介绍印章的基本结构和种类,让学生了解印章的分类和制作方法;2.演示老师投影片上的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印章制作的基本方法。
2.第二课时:设计印章的图案和构造1.带学生一起集体讨论,让学生们通过画板的练习,感受一下设计印章的基本构造原则;2.要求学生们自己设计印章的图案。
可以让他们尝试使用笔和纸来实现他们的构思,并请他们通过画板或墙上的画来展示自己的设计。
3.第三课时:使用印章来压印1.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套印台、印油和印章;2.演示压印的基本方法,并让学生们一起实践;3.要求学生们在纸上随意使用印章来进行压印。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压印的图形-沪教版
教案标题: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压印的图形-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压印技巧,创作出富有个性化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4.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内容:1. 压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压印图形的创作方法和技巧3. 创作一幅以压印技巧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压印工具(如硬币、橡皮、瓶盖等)、画纸、颜料、调色板、画笔等。
2. 学生准备:画纸、颜料、调色板、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对美术学科的喜爱和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压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二、基本概念和特点(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压印图形的基本概念,如压印、图形、形状等。
2. 教师通过示例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压印图形的特点,如形状、线条、颜色等。
三、创作方法和技巧(5分钟)1. 教师演示压印图形的创作方法,如选择合适的压印工具、涂抹颜料、压印等。
2. 教师讲解压印图形的技巧,如如何控制压印力度、如何调整压印位置等。
四、实践创作(10分钟)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压印工具和颜料,进行压印图形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作品展示和评价(5分钟)1. 学生将完成的压印图形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2.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压印图形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压印技巧,创作一幅富有个性化和创意的美术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压印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沪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全册课件【全套】
试一试
做一做:
我们来做玩具鼓
谁做的鼓最好?
谁敲的鼓最好听?
压印的图形
塑个浮雕动物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瓦当俗称瓦头。是屋
檐最前端的一片瓦 (也叫滴水檐)前端 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 部分。有圆形和半圆 形。 动物瓦当、文字瓦当、云纹瓦当
飒露紫(复制品)、拳毛䯄、白蹄乌
写生小书包
书包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书包箱体
书包带
外部装饰
80年代的书包
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
90 年 代 的 书 包
作业提示: 仔细观察,了解书包各 部分的用途,写生并设计一 个自己最满意的书包。
作品欣赏
我 的 绿 色 小 书 包
侦查器——
遮风挡雨伞— —
防毒水壶—
弹簧
涂色工具
彩色纸 线绳 剪刀胶水等
抓住动物或人物的特征,制作一个会动的玩具。
巧妙地使用材料和技法。
会抖动的玩具作品好玩、有趣、有创意。
鼓儿响起来
敲一敲 玩一玩
鼓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打鼓时鼓面振动引起鼓 面下的空气振动,引起共振, 因此发出声音。
鼓的造型圆柱体,像圆桶
说一说: 你准ISSE --马蒂斯
马蒂斯是 “野兽派”创始人
虽然色 彩简单,但 大色块中, 绿与红的强 烈对比也给 人以美的享 受。
《金鱼》
马蒂斯画出了金鱼自由 自在的感觉,由于光线的折
透明鱼缸 出现了有趣 现象。
射,
作业要求:
1.临摹马蒂斯 的作品《金鱼》 2.运用大色块, 形成鲜明对比 3.色彩简洁、 对比强烈
老画家赵宏本先生
A.尝试连环画的构图练习 B.描绘一幅特定人物的连续动作画 C.画面能表现出人物的主次、前后和背景关 系
二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压印的图形-沪教版
二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压印的图形-沪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压印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压印图形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1. 压印图形的基本概念:介绍压印图形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压印图形的制作方法:讲解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压印图形的制作。
3. 压印图形的创意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压印图形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作品。
2. 难点:如何进行创意设计,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示范作品。
2. 学具:压印工具、纸张、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压印图形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新授:讲解压印图形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压印图形的制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压印的图形-沪教版2. 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等。
作业设计1. 必做题:按照课堂所学,制作一幅压印图形作品。
2. 选做题:进行创意设计,制作一幅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压印图形作品。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压印图形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掌握情况,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2.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以上就是二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压印的图形-沪教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接触到掌握新知识的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以下是针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步骤。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压印的图形_沪教版-精选教学文档
第6课压印的图形
教学目标
1、用硬物在泥板上压印出图形。
2、初步学会物件压印不同造型方法。
3、让学生感受做泥工的愉悦。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用身边各种物件,巧妙压印成机器人或其它。
教学难点:物件选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分发泥团,压成泥板。
2、学生在垫板上捏捏、搓搓、团团、窝窝、压压
感受一下做泥土的乐趣。
3、用带来的多种多样的东西在泥板上进行压印出
来的摸,同时告诉学生压印时要注意为量大小。
二、新授
1、欣赏书本P18上的压印机器人,看看学生带来
的东西能压印什么图形,你准备做工什么样的图形。
2、教师演示。
让学生欣赏,并讲解分别用什么工具来表现某某地方。
3、学生练习,教师辅导巡视。
a. 把泥团放在垫板上,用圆棍或铅笔压滚成一块泥板(演示一下)
b. 没想要压印的图形,选用不同的东西在泥板上压印的图形的主要一部分。
c. 用适合的东西印图形的细节部分完成作业。
d. 同时进行学生环境整洁教育。
①利用物体合理运用。
②发挥想象,大胆想象。
三、小结
1、把几幅较好的画系统展现。
2、让作者讲述伤口分别用什么东西压印成的。
3、回家观察家中罐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lso lack the necessary understanding.Two is the business foundation is not solid, the text level is not high. Their work in the army before, alth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but also just only know fur, text level, writing ability is still in a low level interface. The knowledge is not complete, especially it is very little about professional some departments know knowledge, to write Chinese but not false, sometimes rely on online writing or presentation of ready-made one-sided materials, unwilling to make a deep thinking, put all sorts of things together, the presentation quality is not high, due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ir own quality is not high, the leadership of departments can not understand, it is difficult to stand in the perspective
also lack the necessary understanding.Two is the business foundation is not solid, the text level is not high. Their work in the army before, alth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but also just only know fur, text level, writing ability is still in a low level interface. The knowledge is not complete, especially it is very little about professional some departments know knowledge, to write Chinese but not false, sometimes rely on online writing or presentation of ready-made one-sided materials, unwilling to make a deep thinking, put all sorts of things together, the presentation quality is not high, due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ir own quality is not high, the leadership of departments can not understand, it is difficult to stand in the perspective
脚印
also lack the necessary understanding.Two is the business foundation is not solid, the text level is not high. Their work in the army before, alth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but also just only know fur, text level, writing ability is still in a low level interface. The knowledge is not complete, especially it is very little about professional some departments know knowledge, to write Chinese but not false, sometimes rely on online writing or presentation of ready-made one-sided materials, unwilling to make a deep thinking, put all sorts of things together, the high, due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ir own quality is not high, the leadership of departments can not understand, it is difficult to stand in the perspective
also lack the necessary understanding.Two is the business foundation is not solid, the text level is not high. Their work in the army before, alth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but also just only know fur, text level, writing ability is still in a low level interface. The knowledge is not complete, especially it is very little about professional some departments know knowledge, to write Chinese but not false, sometimes rely on online writing or presentation of ready-made one-sided materials, unwilling to make a deep thinking, put all sorts of things together, the presentation quality is not high, due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ir own quality is not high, the leadership of departments can not understand, it is difficult to stand in the persp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