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姓名中“之”字用法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古代的文言文里,姓名之中存在“之”字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如“烛之武、宫之奇”等。针对姓名之中“之”字的具体用法,后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时至今日,人们在古代文言学习中仍有误解。本文将主要分析评述前人所做的研究成果,同时运用训诂学知识,以《左传》中出现的姓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姓名中“之”字的用法做出正确判断。

关键词:“之”;姓名;助词

为了能够较好地理解古语姓名中“之”的用法,首先需要得知其全部义项。在现代学生常用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词典》中查阅“之”字解释,可以发现,“之”应用于姓名之中的意义并没有相关例证及相应解释,这必然会导致人们在翻阅古书之时对此种用法的意义保留疑问。对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古语姓名中“之”字的用法做出相关研究,为更好地修订编纂古代汉语工具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通过统计发现,《左传》中此类“之”在人名中共应用了38次,较具有代表性。因此,我们以《左传》中的姓名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

一、认为“之”字为结构助词

从现有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有部分人认为“之”字为结构助词,以《国语辞典》为例,《国语辞典》将这个“之”注为:古人用于名氏间助词,可译为“的”。“佚之狐”即佚氏的狐,“烛之武”即烛氏的武,春秋时期的贵族在命名时习惯在氏与名之间加助词“之”,目的是强调某一个姓氏。学界中部分人因此而认为这种说法与古代的“采邑为氏”相关。古代的命氏之法主要有: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卿大夫以所赐的采邑为氏,有的以职官为氏,有的以居住地为氏。因此,学界中部分人即认为“烛之武、介之推”等姓名表示的是某地的某人,“烛、宫、佚”等为所受封邑的地名,“之”即译为“的”。

考察发现,这种解释有失偏颇。因为在古代所受封邑之人皆为贵族,而在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三回中有云:“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我们可以得知,烛之武在当时称不上贵族,亦没有封地。在《介之推不言禄》中有云:“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我们可以看出,介之推在面对功名利禄之时,并没有刻意地争功请赏、猎取名利,而是坚定要退隐深山。介之推也因此没有受到理应的封赏,成为贵族。针对“烛之武、介之推”两例,我们便可以发现,认为“烛、介”两字为所受封邑的地名有失准确,采邑为氏之说只是猜测之解。因此,认为古语姓名之中“之”字为结构助词的说法也无实际依据。

二、认为“之”字为语助词

在古代文言文里,姓名中“之”被认为是语助词的用法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认可。在辨析古书异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古书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修辞现象以及古人行文中一些特殊的习惯,这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是不能用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习惯来约束的,“变文”则为其中的一种。郭在贻先生在其《训诂学》中总结归纳出“变文”包含在人名中用助字这种具体用法,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禄”,杜注:“之,语助。”郭在贻先生指出此类人名中用助字之例,《左传》中特多,因此将《左传》姓名中出现的“之”确定为语助词。杨树达在《词诠》中将此类“之”列为语中助词,且无义,辅以“介之推不言禄”为例。朱东润在其《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将“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中的“之”也注释为语助词,和下文的烛之武,同样以之字介于姓名之间。

可以看出,位于姓名中的“之”被确定为语助词得到了更为普遍的承认。“之”在作为语助词位于姓名之间时是无意义的,完全可以删去,这种观点也较为符合古人行文时的语法习惯。清?陈仅在《扪烛脞存》一文中提出:“古人声缓,多用语助,人名亦然。”即说明了古人名字常嵌入“之”字是补充音节,符合发音节奏的需要,如“介之推/不言禄、烛之武/退秦

师、宫之奇/谏假道”等,前后都由一个单音步和一个双音步对应组合,有回环之美。而“石之纷如/死于阶下、公罔之裘/扬觯而语”等,前后分别由两个双音步组合而成,有整齐之美。如果把这些句子里的“之”删去,音步失去平衡,细细咀嚼,总感语气窘急,放到上下文中去品味,更感韵味不足。可见,姓名中的“之”被确定为语助词较为合理。

与此同时,还有部分人认为在姓名中加“之”字是当时地区方言的影响,一些地区有这种习惯,而有的地区则没有。这种用法涉及到古代地区方言,依据较少,考证起来也十分困难。同样,也有人认为这是出于别人对其的一种尊称,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只身亲王秦国说服秦君,实为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介之推忠君赴义、鄙弃功名利禄,隐居深山,感人至深。但晋文公重耳为什么不叫“重之耳”,晋大夫赵衰为什么不叫“赵之衰”,他们的姓名中均没有“之”字,难道是在当时不够得到尊重的原因吗?显然,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也无从考证。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姓名中“之”字的用法应以作为语助词解释较为合理,它在应用时并无实际意义,只是在古代文言之中起到了平衡发音节奏的作用。现代社会常常运用到的古代汉语字典辞书中应及时将“之”的此类义项有所补录,方便人们在古书翻阅时对“之”的用法有全面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