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过构造技术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采工作面过构造技术总结
**综采工作面于 2012年10月 9日 0 点班在工作面机头揭露复合地质构造较复杂段,根据地测科9月3日预报通知书预报显示:**综采工作面进入复合地质构造段,该构造段总长约90—100m,其中运输顺槽683m——772m,738m—769m为全岩巷(含黄铁矿泥岩),回风顺槽为703m—789m,多为半煤巷,岩层(泥岩)最大厚度占巷道70%,该地质构造段煤岩层赋存不稳定,层理紊乱,松软,破碎,倾角增大(局部最大达13°),预计回采该地段时,将会出现大面积冒顶,片帮现象,工作面岩层逐渐增厚,甚至出现全断面泥岩,在该构造揭露后随着工作面推进,构造区不断向后延伸。
在过构造期间,我们遇到了很多在以前的工作中从没有碰到过的难题。
这给我们的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面对难题我们积极主动的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在矿领导高度重视下,在公司各级管理部门和综采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于 2012年11月17日止,工作面还剩余20m过完构造,并且做到了安全无事故。
为了总结经验,便于以后的工作少走弯路,特对过构造期间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
一、工作面概况
**综采工作面位于二水平一采区,开采煤层为15#煤,该工作面走向长175米倾斜长度为1555米,煤层厚度3.5—4.2米,平均煤厚3.85m,煤层倾角除700m—900m倾角处最大坡度达到13°外其余平均1°—3°。
工作面采用倾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回采工艺为:割煤→运煤→移架→推溜。
工作面采用全负压通风,U型通风方式。
工作面顶板岩性:15#层老顶为K2灰岩石,厚度为5.75—8.39m,平均厚度6.87m,直接顶为泥岩,厚度0.6—2.0m,伪顶为炭质泥岩,厚度0.05—0.2m 。
二、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过构造之前,矿相关部门多次组织现场办公,就过构造措施及方案进行研讨,并形成统一意见,对过构造进行整体部署。
围绕矿过构造工作安排,生产技术科详细制定了保障措施,并召集有关人员进行研究讨论,经研究一致形成过构造整体思路如下
1、过复合构造段时,视构造区内工作面可能出现全断面矸石或煤层疏松破碎,容易片帮、冒顶,且根据原巷道揭露情况,两巷构造带煤层均有上升后下压趋势,决定采取打眼放松动炮配合采煤机割底通过。
2、因构造段煤层走向有上升后下降趋势,且顶板破碎,采用留顶割底措施。
构造段岩石坚硬时,采用爆破松动后截割,尽量减少打眼、爆破工作量。
构造区域内合理控制好采高,保证构造区平稳过渡,尽量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加强构造区域顶板管理。
严格坚持“少降快移”原则移架,顶板破碎或有淋水时,必须带压移架,跟机作业,及时顶紧煤帮,防止漏冒顶,当端面距大于0.3m时要及时采取临时支护。
若顶板液压
支架难以支护时,采取单体支柱搭设大板支护进行加强支护。
4、机组割煤、移架措施。
过构造段期间,采煤机要求放慢截割速度,并与移加速度相匹配,顶板破碎段,采取跟机移架,正常段,移架滞后机组前滚筒不得大于10m。
移架速度要快,步距要够,支护紧跟机组,接顶保证严实,初撑力达标,按顺序追机作业。
5、扶架、调架措施。
对于支架歪架,采取从倾倒的最后一架开始,扶正一架,升紧一架,依次进行,直到扶完。
6、加强构造区爆破管理,减少对设备的损坏。
结合往年过构造经验及**综采工作面的实际生产地质条件,我们制定出了较为科学全面的《**综采工作面过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对过构造的各项安全、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规定做了全方位详尽的阐述,并对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和危险源等做了较为全面的预测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该措施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及时总结完善有力指导了整个过构造前期的安全高效生产。
三、过构造的过程
该工作面于2012年9月3日8班开始在机头揭露该复合地质构造,根据地测科资料,确定为复合地质构造带。
在构造揭露初期,工作面机头出现全断面黄铁矿泥岩,构造情况较为简单,矸软机组直接扫矸通过。
构造区域只需加强顶板管理,及时追机移架保证正常循环作业。
构造区影响生产主要因素不大。
10月3日由于回采过程中顶底板破碎、局部煤层厚度增大,割煤过程中队顶底板平整度掌握不够,采高掌握不好等因素,造成工作
面局部地段片帮漏顶,中部22#—45#架支架出现歪斜、扭架现象。
根据过构造技术措施对工作面歪斜支架进行了及时的吊架、调架处理,调整后,保证了正常循环作业。
10月9日构造区11#—29#架顶部出现厚度1.5m—2.8m的k2灰岩,并有成全断面趋势,29#—35#架煤层层理紊乱,煤层较松软,k2灰岩坚硬,对回采影响较大,机组无法直接通过,构造区采取放震动炮措施,因岩石坚硬,打眼难度较大,一次放炮只能通过一次机组,由于构造区顶板不稳定,局部区域出现塌矸,根据过构造技术措施,采区相应措施进行支处理,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10月9日至10月15日,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工作面构造一直向机尾方向延伸位移,构造情况变化复杂。
工作面14#—19#架底部为1.2厚泥岩,上部为煤。
21#—31#架为全断面k2灰岩。
31#—48#架底部为k2灰岩,上部为煤。
48#—52#、71—99#架底部为泥岩,上部为煤,且k2灰岩上部煤层层理紊乱,松软,部分区域片帮严重,支架不能接顶,队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改变作业方法,增加打眼设备,采取多点作业,加快作业进度。
加强顶板管理,增加补充支护,控制严重冒顶发生。
机组通过矸区时,机组要放慢速度,多进行观察。
如果矸硬无法通过时,则及时停机,并将机组退出,在矸硬的区段打眼放炮。
避免因矸硬导致的机组震动过大,而引起对设备的损伤。
此后,工作面构造一直向机尾方向延伸,至10月24日,工作面3#—21#底部为泥岩,顶部有少量煤。
此段顶板相对完好,矸软,机组截割通过,26#—85#架全部有k2灰岩,其中26#—39#架底部为k2,
上部为煤,39#—50#、75#—78#架为全断面k2灰岩,50#—75#架底部为k2灰岩,上部为煤。
K2整体分布截面呈u型河流冲刷装,构造情况复杂,且该段52#——75#架灰岩上覆煤层层理紊乱,煤质松软,片帮严重,作业条件较为复杂,根据过够造措施,结合作业现场情况,我们继续加强对片帮、冒落的支护管理,及时增加板梁、道木、背板、单体柱支护,并安排有经验的老工人观帮观顶,使用2米以上长的撬棍站在有支护的安全地点认真全面地对冒顶区进行敲帮问顶,将顶帮的活矸、片帮煤找净。
专人看护冒顶区的支架操作阀,一至两名身体健壮、反应敏捷、动作迅速的工人站在安全地点进行勾顶,两人负责递料,其余人员备料。
保证煤壁侧顶板背实,煤壁顶紧、接顶严密。
10月24 日至月底,我们仍然坚持之前的制定的安全措施。
不敢掉以轻心。
坚持不懈的继续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11月1日,因十八大召开,暂时停止推进,根据地测科预报,该构造段剩余距离为20m,10月16日,恢复推进。
四、过构造期间的经验总结
该工作面的复合构造区,从最初的几个架逐渐延伸至工作面大部分区段。
构造从简单的泥岩矸区,发展至工作面严重片帮、顶板破碎、塌矸、工作面全矸等综合在一起、工作面条件极其恶劣。
给我们的生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我们过构造区采取的各项措施总结如下: 1、针对过构造期间k2灰岩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及时增加打眼设备,开展分组多头同事作业,并派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跟班指导,加快了作业进度,保证了爆破质量。
2、在过构造期间,放炮时对液压支架、管路、照明、电缆等机电设备造成损坏,以及煤矸崩入支架滑道内,造成支架滑道堵塞。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制定过构造挡矸保护装置,放炮前在支架前探梁端布挂两道挡皮,部分地点增加支柱、板梁固定挡皮。
严密保护以上设施。
在过构造前期很好的保护了构造区内设备设施的完好,减少了因放炮引发的机电事故,同时减少了清煤工作量。
3、为防止出现构造区域出现塌矸现象,我们经研究决定过构造带采取单向作业方式。
同时为防止煤溜上大块拌断煤溜刮板,在过构造期间派专人看护机组运闭,有效地减少了煤溜断链事故的发生。
4、加强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
在过构造期间的机电设备管理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综采工作面的正常运转主要依靠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果发生挤电缆或者机组零部件损坏等都会导致工作面不能正常的生产。
且由于工作面过构造,工作面条件复杂。
一旦不注意机电设备的管理,造成大件的损坏。
很难进行更换。
所以构造期间更应该坚持做好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
在过构造期间,以提前预防为统一思想,检修班每天对机电设备易损件认真检查,尤其是过构造期间由于打眼放炮频繁,构造区支架受放炮影响经常出现漏窜液现象,检修班每天派专人负责支架的完好工作,保证了过构造期间的安全生产。
另一方面,构造区矸块较硬,机组在通过时受到更大的震动。
针对这一情况,检修班缩短检修周期,班班对机组各个部件进行细致检修,保证了过构造期间机组的正常运行。
5、过构造期间要加强安全管理。
过构造时,工作面条件复杂,人员的安全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过复合构造期间,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理念。
不管工作面条件多复杂,一定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工作。
生产技术科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及时根据现场变化情况增补安全措施,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跟班作业,指导生产。
力争在安全、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保证平稳通过构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