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公差设计
白车身设计规范

白车身设计规范白车身设计规范一、冲压件设计规范1.孔1.1钣金上的冲孔设计要与钣金冲压方向一致。
1.2孔的公差表示方法1.3过线孔1.3.1过线孔翻边1.3.1.1过线孔翻边至少要3mm高。
此翻边对钣金起加强作用,防止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从而影响此孔的密封性。
1.3.1.2如果通过过线孔的零件是面积≤6的固体,或者钣金足够厚,使其在不借助翻边时也能够承受住过线孔安装时的压力,那么此过线孔可以不翻边。
1.3.2过线孔所在平面尺寸1.3.2.1过线孔为圆孔(半径设为Rmm)时,孔周圈的平面半径应为(R+6)mm1.3.2.2过线孔为方孔时,孔周边的平面尺寸应比孔各边尺寸大6mm。
1.4法兰孔1.4.11.5排水孔1.5.1排水孔设计在车身内部空腔的最低处,其直径一般为6.5mm。
1.5.2对于车身内部加固的防撞梁,应同样在其空腔的最低处布置排水孔。
1.5.3在车身结构件的空腔及凹陷处必须布置排水孔。
1.6空调管路过孔1.8管道贯通孔2.圆角3.边3.1密封边3.1.1行李箱下端3.1.1.1.为了使水排出止口,如图所示需要留出3.0mm的间隙。
3.1.1.2安装用止口应该具备恒定的高度和厚度(用于弯角的凸缘除外)。
3.1.1.3车门开口周围的止口厚度变化,包括制造变差的范围通常在1.8mm至6.0mm之间。
厚度的极端值会产生较高的插入作用力和密封条稳定性等问题。
3.1.1.4止口厚度的变化在任何位置不得超过一个金属板的厚度。
如果可能,仅可以使垂直的止口产生厚度变化,绝对不要使弯角半径产生厚度变化。
止口厚度的阶段变化会使密封条托架中的水渗漏。
3.1.1.5应该避免带有焊点的止口出现燃油和其它润滑油,这些物质会降低稳定性。
3.1.1.6止口结构类型及其优缺点3.1.2行李箱上端为了防止水从密封条止口泄漏并且进入行李舱,可按下面结构进行设计:3.1.2.1支架内的胶黏料或可发泡的热熔胶需符合漏水防止设计手册。
白车身BVS设计规范

白车身BVS设计规范白车身BVS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白车身BVS设计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卜冽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合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合用于本文件。
GB/T 1. 1-202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份:标准的结构和编写3术语和定义卜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标准。
3.1整车尺寸技术规范Vehicle dimension technicaI specifications整车尺寸技术规范简称整车DTS,是根据市场调研、市场竞争车型最优信息、用户要求以及创造过程中反馈的信息,确定市场定位、满足用户需求,对车辆外观(外部和内部)质量一一订视零部件之间的间隙、面差、平行度、对齐性、一致性以及装配关系等要求作出的规定。
整车DTS是整车技术规格(VTS)中重要的组成部份,是统-、规范新开辟车型在概念设计、工程设计、工程样车试制、供应商管理、工艺工装开辟、产品质量管理、试生产、批量穩定生产及售后服务等整个新产品车型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技术文件。
3.2白车身BVS Body vehicle spec i f icat ions指从车身调整线卜线的白车身的尺寸技术规范。
4白车身BVS组成白车身BVS主要用于描述白车身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和面差的相互关系,通常表示的方式如下:间隙(或者面差)设计名义值+间隙(或者面差)公差要求。
按白车身部位划分,白车身BVS主要包含以下内容:a)前脸区域:翼子板与大灯开II检具间隙面差、翼子板与发动机盖间隙而差:b)侧脸区域:前门周圈区域间隙面差、后门周圏区域间隙面差:c)后脸区域:尾门与后大灯开II检具间隙面差、尾门与侧围、顶盖间隙而差;d)内间隙:前门与侧围胶条密封面间隙、后门与侧围胶条密封而间隙、尾门与侧围胶条密封面间隙。
5白车身BVS影响因素白车身BVS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a)车门重力卜垂引起的车门旋转:b)车门密封胶条推力引起的车门的面差变化;c)其他因装配总装件所带来的尺寸变化。
白车身公差设计

制定模、夹、检具公差及验收标准
模具设计 制造 冲压
夹具设计 制造 焊装
检具设计 制造
检查
检查
车身公差分配
分配公差的方法 – 从总成向单件分解 (1)概率法 适用于指定单件或总成的公差 公差 = ( A part ) ^2 + ( B part )^2 + ( C part )^2 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白车身公差设计
车身公差分配
原则 根据产品外观质量和功能的要求,考虑工艺、成本和制造 能力,合理地给零部件分配公差。
车身公差分配
不给定公差或公差分配不合理则会产生的结果 如果仪表台零部件图不指定公差: 零件能装到一起吗? 仪表板与CCB的装配孔不符合要求 CCB与安装支架装配孔不符合要求 仪表板不符合要求 导致的结果:仪表台设计无法满足装配的要求
车身公差分配
(2) 极限法 用概率法难以满足要求时 用于要求极为严格的情况
公差 = ( A part ) + ( B part ) + ( C part )
计算公差实例
极限 外观 公差 A零件的公差 A零件的 公差 ±0.35 ±0.23 ±1.0 ±0.5 ±0.33 ±1.5 ±0.75 ±0.5 ±0.5 ±0.33 ±0.23 B零件的公差 C零件的 公差 ±0.35 ±0.23 ±0.5 ±0.33 ±0.75 ±0.5 B零件的公差 A零件的 公差 ±0.5 ±0.4 ±0.7 ±0.58 ±1.06 ±0.86 ±0.86 ±0.58 ±0.4 概率 A零件的公差 B零件的 公差 B零件的公差 C零件的 公差 ±0.5 ±0.4 ±0.7 ±0.58 ±1.06 ±0.86
六、制定孔的公差
若需要设定圆径公差,就采用如下圆径公差 深度的公差 若在图纸上标定,对相应零件已设定深度的话,不用再设 定深度
白车身零部件公差规范

白车身零部件公差白车身零部件公差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白车身零部件公差的术语和定义、要求、适用程序、计算方法和基准、公差。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产品在焊接、装配之前的所有零部件。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白车身零部件公差白车身零部件公差是指在图纸上应标明的,用来指导产品加工并验收的尺寸要求,从整体工程上来看极为重要的零件,为其指定允许公差,并把公差作为验收零件的依据。
3 基本要求3.1 白车身零部件标注的公差要求一般包括:a)明确标定外观公差;b)事先分析质量与公差的关系,将其结果作为指定白车身零部件公差的基础;c)以内外观公差为准;d)以功能要求为准;e)以有关防水、隔音、防震的对策为准;f)以有移动公差的零件为准。
3.2 标注白车身零部件公差内容一般包括:a) 打点焊来接合;b) 冲压的方式来接合;c) 二氧化碳焊接面;d) 涂胶面;e) 孔的圆径公差、中心位置公差及深度公差;f) 卡扣孔公差;g) 冲压件裁边公差。
4 公差的适用程序白车身公差的适用程序如图1所示。
注:外观公差表按表4的规定。
图1 白车身公差的适用程序5 计算方法5.1 概率法适用于指定单件或总成的公差, 概率法的特点是考虑了测量系统的误差。
式中:A.part —— A零件的公差;B.part —— B零件的公差;C.part —— C零件的公差。
5.2 极限法指定公差用极限法适用以下场合:a)以概率法难以满足要求时;b) 多用于要求极为严格的场合。
式中:A.part —— A零件的公差;B.part —— B零件的公差;C.part —— C零件的公差。
5.3 公差实例具体的公差实例见表1。
表1 公差实例单位为毫米6 设定白车身公差所需基准和公差6.1 基本公差基本公差表见表2的规定。
表2 基本公差表单位为毫米6.2 指定单独公差的基准6.2.1 指定接合面的公差6.2.1.1 接合面公差见表3的规定。
6.2.1.2 指定零件的加工基准,保证其位置的接合面公差。
【新提醒】白车身尺寸偏差分析与控制

【新提醒】⽩车⾝尺⼨偏差分析与控制1楼发表于 15-7-2015 20:21: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图CQI(9,11,12,15,17,23)特殊⼯艺评估Adams_car⾼级应⽤培训振动噪声基本原理⽅法美国/欧洲⼏何尺⼨和公差(GD&T)培训车⾝尺⼨优化尺⼨⼯程汽车消声器设计,声学材料⼤众,通⽤和福特对供应商期望和要求汽车⾏业审核VDA6.X⾼层,中层,基层培训 焊装车间作为整车四⼤⼯艺中重要的⼀环,其⽩车⾝制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车性能的优劣,同时也影响到客户的直观感受。
⽩车⾝尺⼨精度是保证整车零部件装配精度的基础,本⽂对车⾝尺⼨精度偏差进⾏了分析,并介绍了相关的控制措施。
⽩车⾝是由多达上百个具有复杂空间形⾯的钣⾦件,通过⼀系列⼯装装配、焊接⽽成(AP1X车型焊点有5?000多个),且⽣产批量⼤、节奏快。
⽩车⾝的制造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其制造尺⼨精度取决于各⽅⾯因素的综合作⽤,主要包含有零件状态、⼯装夹具、操作过程以及测量过程等⼏个⽅⾯(见图1)。
零件状态 1.零件尺⼨偏差 每个零件产品都会给出详细的技术要求,包含零件孔、线和⾯的尺⼨公差以及形位公差、轮廓公差等,根据零件不同的⽤途,各公差也不尽相同。
零件如果不满⾜产品的设计图样要求(尺⼨超差),就会造成总成件尺⼨的偏差。
零件尺⼨偏差出现在冲压阶段,主要影响因素由冲压⼯序之间定位因素、冲压模具制造精度、冲压模具磨损及冲压机床参数变化等四⽅⾯构成。
为此需采取如下措施: (1)在模具设计初期,冲压件各⼯序的定位基准必须要保证统⼀。
(2)模具(拉延模、切边模和翻边整形模等)的部件结构及⽤材须满⾜相关技术要求。
(3)定期对模具进⾏检查维护,及时清除模膛⾥的杂物。
(4)每天开班前检查冲压机床的参数,保证符合⼯艺⽂件规定的参数要求。
(5)开班时,模具冲压出来的⾸个零件需要⽤检具进⾏尺⼨测量,班中进⾏⼀定频次的抽查测量。
白车身特殊公差设定规范

工艺设计Q/JQ 16123-2012制定部门: 工艺工程院 企业技术标准 代 替 号标题:白车身特殊公差设定规范第 1 页 共 12页修订标记 文件号更 改 内 容 修订页 修订日期 修订者标准化 会 签 制 定 校 对 审 核 批 准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目 次前 言 ............................................................................... 2 1 范围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3 基本原则 ......................................................................... 3 4 术语和定义 ....................................................................... 3 5 白车身特殊公差形式 ............................................................... 4 5.1 冲压件特殊公差 .................................................................. 4 5.2 焊装匹配特殊公差 ................................................................ 6 5.3 工装特殊公差 .................................................................... 9 6 特殊公差的标注方式 .............................................................. 10 6.1冲压件特殊公差标注方式 .......................................................... 10 6.2 特殊公差在MCP 和SQM 中的标注方式 .. (11)工艺设计Q/JQ 16123-2012标题:白车身特殊公差设定规范第2页共12页前言本标准《Q/JQ 16123-2012 白车身特殊公差设定规范》是公司工艺类标准之一。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点焊尺寸要求: 1、“a”不得小于11毫米 2、“b”不得小于5毫米 3、“c”不得小于30毫米;
30<c<50mm时,有特殊焊钳; c>50mm时,就可用普通焊钳 4、 “D”为直径5毫米的焊头,焊点 为6mm 5、 “e”暂缺 6、钣金件层数及厚度要求: (1)、层数最多为3层(超过3层要 得到厂家确认.) (2)、厚度在3毫米以内为宜, 但3---5毫米也能焊接 7、两焊点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20毫米
SHEET_M ETRAL
89
未倒角片体
不可见(Invisible) 原车未倒角数模
TITLE
151
图框(标题栏、 反图框)
不可见(Invisible)
2D_DIM 152 2D尺寸
不可见(Invisible) 孔和尺寸的相关标识
2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白车身数模图层设置
目录
一)实体建模标准: 1、建模的距离公差设定为0.001mm。 2、弯曲件的圆角半径不宜小于最小弯曲半径,以免产生裂纹。但也不宜过大, 因为过大时,受回弹的影响,弯曲角度与圆角半径的精度不易达到要求,以 实测为准。
4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3、 倒角处让位:当两个件零贴时,倒角处需注意让位,倒角大小以零件 实测为准(最小相差2mm)如下图:
注意:周圈翻边不 是该件成型后切出 来的,此种翻边尺 寸要求不高
27
5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4、弯曲件的弯边长度不宜过小,其值h>R+2t。当h较小时,弯边在模具上 支持的长度过小,不容易形成足够的弯距。
6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汽车白车身设计规范

汽车白车身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归纳了[BIW]白车身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长春宇创公司白车身结构设计及检查。
2.基本原则2.1 白车身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行设计过程,要彻底地摒弃孤立地单个零件设计方法,任何一个零件只是其所处在的分总成的一个零件,设计时均应考虑其与周边相关零部件的相互关系。
评注:周边造型匹配[面差、分缝影响外观];周边安装匹配[焊接装配、安装件的连接、安装空间]2.2 任何一种车型的白车身结构均可按三层板的设计思想去构思结构设计,即最外层是外板,最内层是内板,中间是加强板,在车身附件安装连接部位应考虑设计加强板。
评注:结构的强度、刚度与横截面积有关系,与周边的展开的周长也有关系,“红旗3”轿车的一个宣传点就是其前防撞横梁为六边型。
2.3 所设计的白车身结构在满足整车性能上、结构上、四大工艺[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总装工艺]是否比参考样车或其他车型更优越,是否符合国内(尤其是客户)的实际生产状况,以便预先确定结构及工艺的改良方案。
2.4 白车身在结构与性能上应提供车身所需的承载能力,即强度和刚度要求。
3.冲压工艺要求3.1 在设计钣金件时,对于影响拉延成型的圆角要尽可能放大,原则上内角R≥5,以利于拉延成型;对于折弯成型的圆角可以适当放小,原则上R≈3即可,以减小折弯后的回弹。
1)板件最小弯曲半径最小弯曲半径见下表:最小弯曲半径(R)、最小直边高度(h)、最小孔边到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L)值行业标准材料弯曲半径(R)、直边高度h 、距离L冷轧板、镀锌板弯曲半径R≥2t直边高度h≥R+2t距离L≥2t优先使用标准冷轧板、镀锌板弯曲半径R≥3t2)弯曲的直边高度不宜过小,其值h≥R+2t。
见上表。
3)弯曲边冲孔时,孔边到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L不得过小,其值L≥2t。
见上表。
4)圆角弯曲处预留切口。
FR褶皱5)凸部的弯曲避免如a图情形的弯曲,使弯曲线让开阶梯线如图b,或设计切口如c、d。
汽车白车身钣金零件定位与公差研究

汽车白车身钣金零件定位与公差研究汽车整车的质量决定汽车整体感官质量以及各个方面的质感。
整车质量保证的基础又是白车身质量,白车身的制造偏差,质量缺陷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功能件发动机底盘部分装配不良、内外饰件表面质量下降、外覆盖件操作性能恶化及整车密封性舒适性降低等等。
建立良好的白车身零部件定位策略,制定更合理的公差设计对提升整车质量尤为显著,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汽车整车密封、内外观、舒适性及整体品质等性能。
定位策略也称基准系统,目的是保证零件在所有工艺过程中延续尺寸的稳定性,为了避免基准多次变换。
产品设计阶段提出定位策略,是规定从设计到制造、检测直至批量造车各环节所有涉及到的人员共同遵循的统一通用的规则,并带有公差要求的基准系统。
定位策略优势:(1)避免由于基准点的变换造成零件尺寸公差加大,事先规定好在制造和测量过程中的基准点,消除相关部门凭经验随意确定基准点,造成产品尺寸公差的失控。
(2)保证零部件尺寸稳定性及产品质量。
只有当零件的模具、检具、夹具与零件设计的定位基准相一致,才能统一由不同供应商开发的模具、检具、夹具的定位基准,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彼此基准不同导致的零件偏差。
(3)便于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迅速准确地查找原因所在。
(4)减少后期模具和夹具的更改,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保证定位策略设计的可行性,在产品工程数据阶段,规划部、质量部、制造部等部门需介入产品设计,对影响零部件定位策略设计的产品结构进行尺寸分析,以确保后期零部件定位策略设计的合理性。
定位孔要求:1)一般采用的定位孔直径为Φ8mm、Φ10mm、Φ12mm、Φ15mm、Φ18mm、Φ20mm、Φ25mm、Φ30mm,扶手支架、大灯支架等小件可采用Φ6mm,尽量减少孔径种类且同一零件两个定位孔尺寸尽量保持一致。
2)定位孔所在平面尽量与车身坐标平行,且同一组定位孔轴线应互相平行;3)定位孔避免设定在钣金件翻边等易回弹部位,定位孔边缘距离钣金件边界应大于5mm;4)定位孔应选择在钣金件强度较高部位,否则需加凸台进行加强,如侧围外板、前后地板面板等大而薄的钣金件。
白车身精度公差分配

5.5 5.6 5.7 5.8
表示移动公差……………………………… ……32 移动公差的类型及必须设定移动公差的零件………………32 设定移动距离…………………………………………………35 对检具的移动公差……………………………………………36
第六章 制造基准的定位方案研究……………………………….38 6.1 制造基准的含义……………………………………………38 6.2 对制造基准的分析方法………………………………………38 6.3 决定制造基准时所需的资料和需要检查的项目……………39 6.4 制造基准的类型及其功能…………………………………40 6.5 决定制造基准时的顺序………………………………………41 6.6 制造基准的定位方案…………………………………………42 第七章 结论………………………………………………………47 参考文献………………………………………………………….49 致谢………………………………………………………………….52 摘要…………………………………………………………….53
1.0 1.0
3
3
1.0
1.0
0 -1.0
1.0 1.0 1.0
3 1.0
+1.0 -0.5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4.5 1.0 15.7 1.0 20.3 1.0
10.0
1.0 1.0
0 -2
3.5 1.0 10.6 1.0
8.0 1.0 24.4 1.0 7.8 1.0 24.4 1.0
论文分类号 U463.82 密 级 内部
单 位 代 码 10183 研 究 生 学 号 2994106
吉
硕 士
林
轿车白车身技术条件

型轿车白车身技术条件编制:校对:审核:标准:批准:二〇〇四年八月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A型轿车白车身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A型轿车白车身。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11363-1989 钎焊接头强度试验方法QC/T900-1997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3. 技术要求3.1基本要求3.1.1 白车身总成(包括车身本体总成,左右车门总成,发动机罩总成,行李舱门总成)应符合本技术条件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白车身总成的各总成、零件必须经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焊装3.1.3白车身的焊接(焊点数及焊缝的位置、尺寸)应符合。
轿车的车身焊装图样的规定。
3.1.4白车身的质量(重量)应符合的规定范围内。
3.2 白车身的尺寸要求3.2.1 白车身的焊装尺寸应符合,轿车车身控制要点项目表的规定。
3.2.2 白车身的外形尺寸应符合图(1)的规定。
3.3. 焊接的具体要求3.3.1点焊3.3.1.1 点焊的焊点直径为Φ6±1 mm。
3.3.1.2 同一条焊线上的焊点间距应基本均匀,间距偏差不大于5mm。
3.3.1.3同一条焊线上的焊点应基本上在一条线上,其偏移量不大于3mm。
3.3.1.4有交错搭边的部位的焊点应点焊到基体中部。
3.3.1.5点焊的焊点应牢固,(正式焊接前应做试片检验),不允许虚焊、漏焊及连续开焊,同一条焊线上开焊的焊点数不超过5%。
3.3.1.6焊点处应无飞边毛刺及半点焊等缺陷。
3.3.2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3.3.2.1不允许有裂纹、夹渣、漏焊、假焊、烧穿等缺陷。
白车身车门装具形式及装配公差累积

汽车开闭件的间隙、面差等匹配质量是车身外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不仅决定了顾客对产品的第一观感,而且对整车的NVH、密封性、密封条寿命等性能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各主机厂历来对开闭件的间隙、面差等匹配质量都尤为关注。
开闭件的装配工艺及装具的选择也成为工艺开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一些机械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由于生产工艺先进、人工成本高等原因,某些高端车白车身车门已实现了全自动装配。
如位于德国Neckarsulm的奥迪工厂,于2009年采用伯赛Auto Guide和AutoGauge系统,实现了车门的全自动装配和间隙、面差测量。
车门装配常用装具形式有三种:内置式、外置式和分装式,其中分装式又分为铰链整体分装和分体分装两种。
内置式装具内置式装具一般以侧围外板门洞型面为基准限制其X、Z向,以门洞止口边为基准限制其Y向。
装具白车身车门装具形式及装配公差累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邵金金本文介绍了白车身车门装配常用的三种装具形式,说明了每种装具形式的定位基准及其特点;选择了车门与侧围的一个间隙匹配点作为观察点,采用一维尺寸链均方根法计算了不同形式装具的公差累积结果。
2019年第 10 期 / 微信号 auto195016图1 内置式装具示意采用内置式装具的最大优势在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占用空间小,易于实现多车型切换;从定位原理方面而言,内置式装具的参考定位系统RPS可以与门总成焊接、包边、检具测量等过程的RPS保持一致,避免了基准的转换,有利于外观匹配问题的分析。
采用内置式装具的劣势在于:车门在包边及转运过程中,内外板图2 外置式装具由于外置式装具直接采用了相互匹配的轮廓面为基准进行定位装配,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车门总成在焊接、包边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因而可有效降低人工调整量,提高匹配状态一致性。
外置式装具的劣势在于:结构图3 整体分装式工装示意图4 分体分装式铰链示意1.活动页2.固定页3.销钉这种工装方式通常需要铸造成型的铰链,不适宜于冲压成形的铰链。
基于3DCS的白车身子基准的公差设计

基于3DCS的白车身子基准的公差设计在汽车制造中,白车身子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件。
其中,基准及其公差的设计对于整个生产过程和产品品质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三维坐标测量系统(3DCS)的使用下,白车身子基准的公差设计变得更加精准和可控。
下面我们将从3DCS的角度来探讨白车身子基准的公差设计。
首先,在进行基准与公差设计之前,需要了解车辆制造中所涉及到的材料和加工过程。
这包括各个部位的材质、加工工艺、焊接方式、接缝位置等信息。
而这些都会影响到白车身子的尺寸和形态精度,从而影响到整个汽车的性能和品质。
因此,在设计公差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其次,在3DCS的应用下,设计公差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公差原则。
采用以下几种原则:- 安装公差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安装拼接件的凸部和凹部应当相互适配,使得安装时方便、准确,同时避免因公差堆叠而造成的安装困难。
- 可制造性原则。
保证合理的公差分配,使得每个零部件的生产过程可以进行,不会因为公差过小而造成生产零件的问题。
- 最小化公差原则。
尽可能地减小公差,使得车身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更高。
- 质量控制原则。
确保公差设定与实际制造过程相符,避免制造过程中的误差。
2. 公差分配。
通过3DCS软件的模拟,在结果可信的范围内,将公差分配到不同零部件上,尽可能降低总体公差值。
同时需要考虑到车身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和公差对功能带来的影响。
3. 公差分析。
使用3DCS软件,针对各个零部件的尺寸及位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模拟,确定公差的分配和调整,分析结果是对公差分配的校验和指导。
总之,在白车身子基准的公差设计中,3DCS能够提供精准的测量和模拟分析工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公差设计,并且通过模拟并校验公差设置的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制造质量和效率。
除此之外,3DCS还可以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来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设计的改良、增加制造过程的控制、验证设计等。
同时,它可以让生产商在成本控制和品质保证之间求得平衡,并可以识别和纠正生产流程中任何不规则或缺陷。
白车身设计:白车身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白车身设计:白车身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操纵现代汽车质量的好坏完全决定设计水平。
关于一部好的车身来讲,必需在设计时期差不多完全考虑了各种公差.工艺性等因素的碍事,再加上设计中的操纵文件,完全保证了后期车身生产质量。
本文要紧介绍设计中的公差及工艺性需要考虑的因素。
一. 车身在设计时期公差的操纵在设计时期充分考虑各种要紧公差,要紧有冲压公差.焊接公差.制造公差.装配公差.移动公差等。
要有效保证车身零件在整车使用寿命范围内工作状况最正确,必须合理利用和分配各种公差。
设计知识资源网一〕.装配公差保证零件安装无误,而且保证零件工作性能得到特别好保证,一定综合考虑和分配各零部件的公差。
以下以车门内板和玻璃升落器的安装为例讲明公差分配。
前车门内板玻璃升落器的安装如图1,玻璃升落器安装螺栓为M6,门内板安装孔直径为ø7。
要是公差分配不合理,后期安装困难。
因为车门内板的冲压精度较高,公差较小如图2所示,能够保证孔的距离公差在±0.2mm范围内。
要求在设计玻璃升落器的时候考虑玻璃升落器支架总成的精度。
要是玻璃升落器安装支架总成的距离精度320.5±1mm,特别难保证安装。
计算如下:门内板两安装孔距离为Lmin=320.3mm,Lmax=320.7;设计知识资源网Lmin+〔ø7-M6〕/2*2=321.3〈321.5=Dmax因此就会导致两个零件单独检测均合格,但安装不上的现象。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汉阳科技,需要协调解决,有以下两种方案:1.提高玻璃升落器安装支架总成的精度,保证距离精度在320.5±0.8mm范围内;2.加大门内板上的安装孔,将孔径由ø7mm,加大到ø7.5mm。
二〕冲压公差为了保证车身零件安装的可靠性,必需保证冲压件安装面的精度。
对一些要求较高的功能面和孔的公差必需特别要求。
三〕焊接公差为了保证整车的精度,对每级焊接总成的公差结合实际情况给定设计范围。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2)、矩形件:当矩形件四周的圆角半径R3=(0.05-0.20)B,拉伸高度 h≤(0.3-0.5)B(式中B为矩形件的短边宽度)。 3)、有凸缘件一次拉伸工序可制成的条件d/D≥0.4(式中d为圆筒形部分直 径,D为毛坯直径)。 13、安装面应为平面;同时有几个安装点的零部件,安装点最好在一个平 面上,当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各安装面也最好保持平行;当零件安装点所 在面不能保持平行时,安装面也应分别与零件接触面保持平行。 14、零部件在车身上左右都有安装点时,安装平面应与车身坐标系平行。 15、运动部件要根据运动分析,留出相应余量:①.运动件之间不允许有干 涉;②运动件之间的间隙要有一段安全系数,以保证零件功能的实现。如: 前门有一定的开启角度,其在开合运动时,不允许和翼子板、侧围等相关 部件有干涉。 Nhomakorabea88
89
倒角片体
未倒角片体
原车倒角数模
SHEET_M ETRAL
TITLE 2D_DIM
不可见(Invisible) 原车未倒角数模
151 图框(标题栏、 不可见(Invisible) 反图框) 152 2D尺寸 不可见(Invisible) 孔和尺寸的相关标识
2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3、 倒角处让位:当两个件零贴时,倒角处需注意让位,倒角大小以零件 实测为准(最小相差2mm)如下图:
5
HOFF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白车身设计规范
4、弯曲件的弯边长度不宜过小,其值h>R+2t。当h较小时,弯边在模具上 支持的长度过小,不容易形成足够的弯距。
白车身重要尺寸

装点II 主驾驶座椅安
装点III 副驾驶座椅安
装点Ⅰ 副驾驶座椅安
装点Ⅱ 副驾驶座椅安
装点Ⅲ
设计尺寸 406
605.7 449.4
406 605.7 449.4
设计公差 ±1.0 ±1.0
±1.0 ±1.0 ±1.0
±1.0
备注
前舱部分
1
2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序号 1. 2. 3. 4.
控制尺寸名称 发动机舱定位孔 前副车架前安装孔 前副车架后安装孔 前减震器安装孔
设计尺寸 936 936 817
1011.4
设计公差 ±1.0 ±1.0 ±1.0 ±1.0
备注
地板部分
1
2
序号 1. 2.
控制尺寸名称 扭力梁安装孔 管梁安装点
设计尺寸 986 1260
设计公差 ±1.5 ±1.5
备注
侧围部分
1 2
3
序号 1. 2. 3.
控制尺寸名称 侧围主定位孔 侧围辅助定位孔 铰链安装孔
设计尺寸 1515 1548 1449
设计公差 ±1.0 ±1.0 ±1.5
备注
座椅装配尺寸
1
4
2 3
6
5
序号 1. 2. 3. 4. 5. 6.
控制尺寸名称 主驾驶座椅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模、夹、检具公差及验收标准
模具设计 制造 冲压
夹具设计 制造 焊装
检具设计 制造
检查
检查
车身公差分配
分配公差的方法 – 从总成向单件分解 (1)概率法 适用于指定单件或总成的公差 公差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art ) ^2 + ( B part )^2 + ( C part )^2 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车身公差分配
(2) 极限法 用概率法难以满足要求时 用于要求极为严格的情况
公差 = ( A part ) + ( B part ) + ( C part )
计算公差实例
极限 外观 公差 A零件的公差 A零件的 公差 ±0.35 ±0.23 ±1.0 ±0.5 ±0.33 ±1.5 ±0.75 ±0.5 ±0.5 ±0.33 ±0.23 B零件的公差 C零件的 公差 ±0.35 ±0.23 ±0.5 ±0.33 ±0.75 ±0.5 B零件的公差 A零件的 公差 ±0.5 ±0.4 ±0.7 ±0.58 ±1.06 ±0.86 ±0.86 ±0.58 ±0.4 概率 A零件的公差 B零件的 公差 B零件的公差 C零件的 公差 ±0.5 ±0.4 ±0.7 ±0.58 ±1.06 ±0.86
单件 特征 *开闭件(车门 类) *外观(外覆盖 件,顶盖) *点焊 *内饰件 *重要面 *普通面 *裁边 *定位孔 *一般孔 *重要孔
±1.5
±1.0
孔的 位置
≤1.0 ≤1.5
≤0.7 ≤1.2 ≤1.0
≤0.5 ≤1.0 ≤0.5
孔间距
一、配合面的公差 - 1
一、配合面的公差 - 2
一、配合面的公差 - 3
车身公差分配
不给车身冲压件或者仪表板指定合理的公差,结果会如何? 修改模具 调整夹具 修改配套件模具 质量整改 产生的结果是:高成本、费时费力
车身公差分配
应用范围 用于焊接,装配的所有零部件
车身公差分配
输入条件 以内外观公差为依据 以功能要求为依据 以性能要求为依据
车身公差分配
配合面类 点焊接合 冲压方式接合 二氧化碳焊接合 涂胶面
六、制定孔的公差
若需要设定圆径公差,就采用如下圆径公差 深度的公差 若在图纸上标定,对相应零件已设定深度的话,不用再设 定深度
六、 设定孔的公差
七、制定公差综合例子 发动机仓盖与翼子钣
七、制定公差综合例子 分析的结果
谢谢 !
二、对钣金翻边指定公差 – 3
二、对钣金翻边指定公差 – 4
二、对钣金翻边指定公差 – 5
二、对钣金翻边指定公差 – 6
三、对钣金翻边指定公差 – 1
四、 外部公差
对可能导致回弹,变形的零件,另定处于自由状态的检具 公差
四、 外部公差
五、切边公差
1. 若切边公差和翻边的内容相同,就采用翻边幅度的公差 2. 一般冲压单件的切边公差为 +/-1.0 3. 若无有面临干涉等的可能,切边公差就决定为 +/-1.5, +/-2.0
车身公差分配
孔类 孔的圆径公差 孔的位置度公差 深度公差 卡扣孔公差 其他 冲压件切(包)边公差
车身公差分配
应用公差的范围 确定零部件公差 确定模、夹、检具公差
车身公差分配
外观公差要求 车身结构分析 工艺分析
公差分配工作流程
公差分解 零部件公差制定
车身设定 公差 编制车身 检测表 总成设定 公差 编制总成 检测表 单件设定 公差 编制单件 检测表
二、对钣金翻边指定公差 – 1
决定翻边宽度:以打焊时起码要重叠的长度为依据 公差通过从图纸上的尺寸扣除翻边的尺寸来决定
二、对钣金翻边指定公差 – 2
点焊翻边的宽度为16 图纸上的翻边(18)- 实际翻边 (16)= 2 按照左边的图纸,对翻边宽度 (20)的公差为20-2.0 调查是否出现干涉:若有干涉将 到干涉地点的1/2距离定为公差
±0.7
车身公差分配
公差应用分类
制定公差实例
开闭件 (车门类) 外观 ( 外覆盖件,顶盖) 焊接面、内饰件配合面、重要面 普通面、切边 定位孔 安装孔 一般孔
车身 白车身 ±1.0(1.0) ±1.5(1.5) ±1.5(1.5) *()为平均公 差 ±1.0
总成 开闭件~分总 成 ±0.7(0.7) ±0.7(0.7) ±1.5 ±1.0 单件 ±0.5 ±0.5 ±0.5
白车身公差设计
车身公差分配
原则 根据产品外观质量和功能的要求,考虑工艺、成本和制造 能力,合理地给零部件分配公差。
车身公差分配
不给定公差或公差分配不合理则会产生的结果 如果仪表台零部件图不指定公差: 零件能装到一起吗? 仪表板与CCB的装配孔不符合要求 CCB与安装支架装配孔不符合要求 仪表板不符合要求 导致的结果:仪表台设计无法满足装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