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实用手工》课程标准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实用手工》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幼儿实用手工
二、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三、课程介绍
(一)课程标准
本课程为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手工制作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与创造的造型活动。通过学习手工制作知识和技巧,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与方法、提高平面造型的能力以及手、眼、脑协调活动的能力。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进行教学活动。
(二)设计思路
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课程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手工技巧,具有较好的手工制作能力,通过学习手工制作知识和技巧,掌握基本的造型规律与方法、提高平面造型的能力以及手、眼、脑协调活动的能力。
1.知识目标
通过手工制作教学实践,充分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技巧、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合理实施教学。
2.技能目标
敏锐地发现、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3.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手工技能和造型技巧,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进行教学活动。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五)实施建议
1.教材编写的原则
(1)应体现本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
(2)教材内容应强调基础性的原则。
(3)教材要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要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4)教材的呈现方式应图文并茂。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6)可以分成每个内容系列各编一册,也可以综合为一本。
2.教学建议
(1)课程组织形式:每次课后留作业,并要求学生充分准备下次上课所用材料和工具。同时针对相关课题进行预习。每节课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作出的评价都要记录在案, 作为平时成绩。
(2)教师指导方法:课堂示范、技法讲解、个别辅导。
3.教学条件
(1)专业教师要求: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具有美术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动态,配备绘画能力、动手制作能力较强或具有多年的美术、手工制作教学经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
(2)实训设备要求:能满足教学用的教学设备,如教学挂图、模具、具有完整设备的手工实训室等。
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条件,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成立一些以学习为目的的社团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训练。
(2)注意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种模具和具体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观看教学录像或视频,拓宽眼界,有利于学生对于整个课程有更加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3)带领学生分阶参观不同形式的博物馆、看展览,让学生了解新时期的美术发展动态,增强审美能力。
(4)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幼儿园去听课或见习,培养学生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四、考核与评价标准
手工制作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没有学生会表现完全一样的作品。诱导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罗恩菲德指出:“为了要使所有的儿童参与创造性的表现,以显示他们个人的不同,艺术教育所强调的,便是自由表现的过程而不是完成品。”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基本的理念:“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极性……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价值是多元的,因此,评价主体也应是多元,多向的。针对手工课堂的特殊性,评价重心由结果转移到过程,注重灵活性与创造性。结果只能表现出学生的记忆力,教师可采用评价来激活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一)评价角度的多元化
手工课堂教学都是采取单元式教学,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的每一个教学内容之间都是循序渐进、承前启后的。评价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成长性,注重在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素质。从多种来源获得对学生反馈的表现。这些评价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实现: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在动手之前,教师帮助他们建立起评价的标准,这些标准不但包括对内容和技能的评价,还包括协作能力、创造能力、参与性等各个方面,教师的评价为学生做出示范,可以通过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是学生逐渐领会评价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为学生进行主动的自我评价做出准备。
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学生对自我进行评价。
学生在评价中应扮演三种角色:生产也就是设计制作作品,反思,知觉或发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手工课堂中常采用小组协作学习,各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评价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性、创造性、情感态度等,班级同学也可以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任务只是对学生开展的评价进行指导。学生评价自己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强项和弱项,评价自己已经学到的内容,同时记录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和其他学生的手工作品比较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以及进行创造性的修改。
3.家长对学生的评价。
家长的评价往往采用反馈的形式,是评价避免了盲目性。家长的评价侧重于对学生在手工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的评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长欣赏,家长可以对学生的进步方面做出积极的肯定和评价。
(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八项智能,只是八项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有人七项全能,有人其中几项或某一项突出,但其他缺乏。因此,传统的评价把评价内容主要局限于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方面,这种评价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它使得一部分语言或数理逻辑智能表现不好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而这种评价更加不适用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