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研究显示,通过EMS院前完成心电图检查,可以显著
缩短溶栓时间和D-to-B时间。我国研究发现,使用EMS与 未使用EMS比较,D-to-N时间评价为85min和93min, D-to-B时间评价为143min和160min。
但我国居民EMS使用不足,只有39.5%的患者在胸痛发作
时使用EMS。
通过与接收医院进行密切配合,形成院前和院内紧密
衔接的绿色通道;提前电话通知或经远程无线传输系 统将12导联心电图传输到医院内,提前启动STEMI 治疗措施。
建立院内绿色通道
目前国内传统的启动导管室的模式为先由急诊科医师
确诊后将患者收入CCU,再请介入医师会诊决定, 然后是手术谈话及术前准备,确定手术后再通知导管 室,导管室人员到位后再将患者转送至导管室。根据 统筹安排的理论,要以最短时间完成上述事项,上述 做法中显然在多个环节上延误了导管室的启动,必然 影响到D-to-B时间。
胸痛中心建立的意义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
等国家在医院内设有“胸痛中心”。各国研究均显 示,胸痛中心的建立显著降低了胸痛确诊时间,降 低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及再次 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 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已经演变为通过多学科(包括急救医疗系
应加强EMS使用的宣传,教育公众有胸痛呼叫EMS,同时
建议EMS改善工作流程,缩短EMS到达现场时间,提高救 治能力。
院前评估及转运
急性胸痛的病因繁多,临床表现各异,危险性也存在较大的
区别,如ACS、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高 危疾病具有时间依赖性,即诊断越早治疗越及时预后越好。
急救中心指挥人员要在众多表现为急性胸痛的患者中识别出
胸痛中心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刘健 北京大学人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医院心脏中心
急性胸痛
急性胸痛是急诊常见的就诊症状,涉及多个器官
系统,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包括:ACS、肺栓 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尤其是ACS发 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可 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因此,快速、准 确鉴别诊断是急性处理的难点和重点。
统——EMS、急诊科、心内科、影像学科、检验科 、心外科、胸外科、消化科、呼吸科等相关专业科 室)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 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 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 过度治疗,以达到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 床预后的目的。
胸痛中心
院前评估及转运
EMS应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
病史、体检和心电图结果做出初步诊断和分诊。
对有适应症的STEMI患者,院前溶栓效果优于入院后
溶栓,对发病3h内的患者,溶栓治疗的即刻疗效与 直接PCI基本相似,有条件时可在救护车上开始溶栓 治疗;发病时间超过3h,若转运至区域性介入中心 时间<1h、能在2h内完成转运PCI的可直接转运实施 PCI,否则应就地溶栓治疗。
胸痛中心委员会
技术总监
行政总监
协调员




呼心消








吸血化








内管科







科内




CT MRI CCU

























医 学

声 室

我国胸痛中心的现状
目前,我国已有十余家医院正式宣布成立胸痛中心
,或按照胸痛中心模式正式开始实际运作,但建设 的基本定位和发展水平居国外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我国各胸痛中心的现状大致可以分为院内绿色通道
模式和规范化胸痛中心的急救网络化模式。
我国胸痛中心的现状
虽然,院内绿色通道是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条件,
但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不能仅仅满足于此,因为, 院内绿色通道的建立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了进入医 院后的快速救治通道,但未能关注院前的急救过程 ,是典型的大医院坐等患者到来的模式,所解决的 也只是院内的耽误环节和时间。
这一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需要,时间对急
性胸痛的救治至关重要,而目前中国的急救模式由于缺乏院前 急救与院内救治的衔接,往往导致诊断和治疗的明显延误。
院前急救
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要实现尽可能缩短救治时间久必
须实行绕行急诊方案,根据国内外国家胸痛中心的研 究结果,对STEMI患者的D-to-B而言,实行绕行急 诊方案至少可以缩短25~30min。
这些高危的疾病并给予及时、适当处理,并快速指引各医院 的院前急救人员快速出动,及时现场处理,并协助将需要救 治的高危胸痛患者转运到有条件救治的医院。
院前评估及转运
急性胸痛患者在首次医疗接触或接诊后必须在
10min内完成常规心电图或链接具有远程实时 传输功能的12导联心电图监护系统,以便对是 否存在心肌缺血进行准确的判断。
要实行绕行急诊方案,其中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将院
前急救中患者的信息提前传输到医院的急救专科医生 手上,使院前诊断成为可能,并根据院前诊断做好相 应急救准备。
缩短院内时间延迟
建立急诊科与心血管专科的密切协作,配备24h待命
的急诊PCI团队,力争在STEMI患者到达医院10min 内完成首份心电图,30min内开始溶栓治疗, 90min内完成球囊扩张。
院前评估及转运
急救人员要掌握急救处理方法,包括持续心电图和血压
监测、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和使用急救药物等,必要时 给予除颤和心肺复苏。
在公众中普及心肌再灌注治疗知识,以减少签署手术同
意书时的犹豫和延误。
院前急救
我国普遍存在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脱节,从急救车到达现场一
直到患者被送至医院,完全只有院前急诊救护人员获得病情资 料,而即将到达的医院及相关专科医师无法得到足够病情信息 ,只能等患者到达医院急诊科并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后才能通知 相关专科会诊,制定后续的救治方案。
我国胸痛中心的现状
从众多的研究可以看到,急性胸痛患者延误的环节很多
,除了院内耽误之外,更多的是进入医院之前的环节, 如发病到呼救、基层医院延误、转诊环节延误等。
规范化胸痛中心必须关注从患者发病开始到救治过程的
每一个环节,并且要将各个独立的环节有机地统筹和协 调,实施最优化的快速救治流程。
发病到呼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