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段落大意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写作文章时,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通过将文章内容分成小段落,并对每个段落进行简洁而准确的总结,读者可以更快地理解整个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以及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要想有效地分段概括段落大意,首先要确保理解整个段落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在阅读每个段落时,要注意段落开头和结尾部分通常是最重要的内容。
这些部分会提供段落的主旨和关键信息,理解了这些内容,就可以更好地概括整个段落的大意。
要注意段落中的论点或论据,这些内容也是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时需要考虑的重点。
如果段落中包含了一些重要的论点或论据,可以将其简洁地概括出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也要注意段落内的逻辑结构和连接词的使用,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把段落内的内容联系起来,辅助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要避免过度概括或忽略段落中的重要内容。
有时候,为了简洁和清晰地表达段落大意,我们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细节或论据,这样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在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时,一定要确保概括的内容包含了段落的主要信息和重要论点,同时也要避免过渡细节的概括,保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和应用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技巧也非常重要。
通过多读和多写,可以逐渐掌握如何有效地概括段落大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写作中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的模板或结构,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抓住段落的主题和核心内容,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第二篇示例: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指通过对段落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进行提炼归纳,把段落中的主题思想概括成简洁明了的语言,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段落的主旨。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阅读和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对于一篇文章,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通过对每个段落的分段概括,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和技巧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和技巧概括段落大意是指将一段文字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和概括,提炼出其主要观点、重要信息和意义。
以下是概括段落大意的几种方法和技巧:一、阅读和理解段落内容:在概括段落大意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段落内容。
注意段落中的主题、观点、重要信息和修辞手法,对段落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找出段落主题和中心思想:在阅读段落时,要特别注意段落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段落主题通常是在段落开头或结尾明确提出的,而中心思想则是贯穿整个段落的。
三、提取重要信息:在段落中,有些信息是重要的,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段落中的事实、数据、例子、论证和结论等都是重要的信息,需要认真提取和概括。
四、简化和概括:在概括段落大意时,需要将段落内容进行简化和概括。
去掉不必要的细节和修辞,保留段落的主题、中心思想、重要信息和意义。
五、总结和归纳:在概括段落大意时,需要将段落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将段落中的各个观点和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段简明扼要的大意。
六、注意段落结构:段落结构通常有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通常提出主题和中心思想,中间通常是对主题和中心思想的论证和说明,结尾通常是对段落的总结和结论。
七、注意关键词和短语:在段落中,有些关键词和短语可以帮助概括段落大意。
例如,一些重要的概念、术语、数字和例子等都是关键词和短语,可以帮助概括段落大意。
八、练习和提高:概括段落大意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提高。
通过多读多练,可以提高概括段落大意的技能和能力。
总之,概括段落大意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段落内容,提取重要信息,简化和概括,总结和归纳,同时注意段落结构、关键词和短语,以及多读多练。
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概括段落大意,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概括段意的方法

概括段意的方法一· 摘句法抓住段的中心句归纳段意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叫总起句,在结尾叫总结句;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段中承上的前半句是上一段段意,启下的后半句是下一段的段意;有的中心句则在段落的中间,通过人物的对话或作者的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出来;二·串连法串连层意、节意、关键词,抓住自然段的意思进行综合概括该种方法适用于逻辑段中无重点段,各叙述层次地位相当时概括段意使用,往往可抓住一段中的几个要点,把它们串连起来;1一个段落只有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2一个段落有几个自然段组成,首先概括出各个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把这些自然段意思综合起来,最后用一句简洁的话归纳出段落大意;三·根据文章中心取主舍次法无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话,都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在一个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段落里,与段的中心联系密切的详写的自然段,就是重点自然段;归纳段意,就以重点自然段的意思为段意;选准角度,语言要明确、完整、简洁;为了做到这点,可指导学生用“去旁枝,抓主干”的方法进行归纳;四·综合法抓住文章的线索归纳段意有的段落既没有中心句,各自然段的意思也没有主次之分,但都围绕一个共同的内容来写的;遇到这种情况,便可指导学生采用综合概括法来概括段意;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来写的文章,一般都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思路来写的;概括段落大意时,只要围着“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结果是怎样的”等问题来分析,就能概括出段落大意;五·缩句法有些段落句子不多,但较长,可指导学生用缩句的方法来概括;分段方法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凡是记叙事情的文章,都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有时作者采用“顺叙”的方法,先写原因,接着写经过,最后写结果;有时作者采用“倒叙”的方法,先写结果,再写原因和经过;不管文章怎么记叙,我们阅读时只要把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找出来,把它们单独作为一段;2、按时间的变化分段有些文章是以时间的变化来叙述的;阅读时,我们先找出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分析文段内容与时间的联系,再将同一时间的内容归为一段;注意:不能每见到一个表示时间的词句就把文段合为一段,而应以一个时间段的内容联系为主;3、按地点的变换分段一般游记、参观、访问类的文章多采用此种方法;我们阅读时只要把文章中标明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然后把属于同一个地点的内容归为一段;地点变了,就另换一段;4、按事物的内容和性质分段一般状物、几事写人的文章,多可采用这种方法分段;我们在阅读时只要了解了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描述人或物的,那么,一个方面就可归为一段;5、按文章的结构分段有些文章的开头有个总起段或接尾有个总结段,有的两者都有即总分总、总分、分总结构;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在分段时把总起段和总结段各为一段,把中间分述的内容合为一段;概括自然段段意学生读懂自然段,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段,对全段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其次要分清全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各讲了什么意思;第三是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清层次;第四是根据层与层的关系,分析全段中心所在,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概括自然段段意可以从下面一些提示的句子看出来:1中心句;有不少自然段,作者用一句话直接表明了本段的主要内容,这就是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既可在自然段的开头或结尾,也可在自然段的中间;2总起句;有的自然段,一开始就点明本段的中心意思;总起句一般在自然段的开头;3总结句;总结句通常出现在自然段的末尾,也起概括本段中心的作用;4过渡句;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通常要小结前文,启示下文要讲的内容,因此也可从过渡句入手去归纳自然段的段意;概括段意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复习学生已经知道的归纳段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比较准确地用概括法概括段意;2、在课上练习时体现阅读的层次性,与平时的训练相结合;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并掌握间接归纳段意的方法;教学难点:学生掌握归纳段意的方法;教学具准备:课件、学生段落练习小卷子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主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做有关阅读短文的练习,请大家回忆:我们归纳的阅读短文四步法是什么阅读四步:1、初读短文,了解大意;2、细读短文,了解每段的意思,概括段意;3、带着问题三读短文,回答问题;4、检查;过渡:第二步了解每段的意思非常重要,为完成第三步做好准备,而概括段意又是大家感觉最困难的,今天我们就进行概括段意的练习课件,通过今天的练习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有很大收获,不过这可需要你开动脑筋,积极思考现在,就需要转动你的小脑筋了我们看第一篇短文;二、探究方法:1、摘首句:指名读短文,其他同学思考能用哪句话概括这一段的意思这场雪好美啊雪花满天飞舞,她给树木、房屋披上了晶亮的银装,她给庄稼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远远望去,真像是一个粉妆玉砌qì的童话世界——节选自冬预设:我用“这场雪好美啊”来概括;引导:为什么生:因为后面都在写这场雪怎么美师:这场雪好美啊,能概括这段的主要意思,我们说这句话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师:观察老师写的和你们找的段意有什么不同啊生:标点符号师:当我们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就要注意一定是陈述句的形式板书:陈述句师:那这段段意还可以怎么说呢生:这场雪十分美;师:你积累的词汇真多刚才我们找到的段意是短文的第几句生:第一句师:这种方法就叫做摘首句;过渡:那你们猜猜有摘首句,还会有哪种方法呢生:摘尾句;师:你瞧,首对应的就是尾,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2、摘尾句:出示另一篇短文读短文,生思考如何概括段意爸爸一坐在电视机前,我就能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别提了,肯定又是抽上了;一次,他上厕所时,想到他的宝贝香烟没拿进去,就一手提着裤子冲出厕所,叼着一根烟又急急地回厕所去了;他真是个烟筒子啊——节选自我的爸爸预设:用摘尾句的方法;生:段意是:爸爸可真是个烟筒子啊师:用手指板书:陈述句怎么修改一下生:应该是陈述句的形式——爸爸是个烟筒子;3、首尾同摘:过渡:下面,我们自己做个小练习,怎么样爸爸是个乒乓球迷;每当他知道晚上有乒pīng乓pāng球比赛时,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甚至忘了吃饭;这一坐在电视机前,我又能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别提了,肯定又是抽上了;一次,他上厕所时,想到他的宝贝香烟没拿进去,就一手提着裤子冲出厕所,叼着一根烟又急急地回厕所去了;他可真是个“烟筒子”啊师:默读短文,找出段意,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可要仔细读,和刚才的短文特别相似;预设1:我摘的是第一句。
小学语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小学语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的前提,也是培养自己分析概括能力的重要训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一)摘句归纳法摘句归纳法,就是从课文中摘录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的方法。
文章各段中常常有一个能概括本段中心的句子,也就是段的中心句。
有的中心句在段落的开头,总述本段的主要内容,叫段的总起句;有的中心局在段落的结尾,叫段的总结句;有的中心句隐藏在承上启下的句中,承上的是概括上文的内容,启下的是点出下文的内容;有的中心句也是在中间,通过人物的对话或作者的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出来。
例如:在新教材的第七册《亚鲁藏布大峡谷》第四自然段: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在同一波面上,从高到底形成了九个垂直的自然带。
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
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要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就可以使用摘句归纳法。
这段的开头“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已经概括了这段话的意思,在下面的句子,围绕这句话,阐述大峡谷里的动植物种类多,是“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
所以,第一句话,就作为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用摘句归纳法概括段落大意时要注意:(1)摘录的句子不能全盘照抄,大部分需要经过修改加工。
如前面所举的例子,用作段意时,把“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改为“大峡谷的生物是多样性的。
”否则,就不够简略,也不通了。
(2)所摘录的句子必须能概括这段的主要意思,因此,必须先弄清这段的主要意思,然后再分析一下缩摘录的句子是否能包括这些意思。
(3)中心句在段首或段末的,一般可做段意;中心局在段的中间的,一般其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不一定能做段意。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学会概括段落大意,是完整而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也是泛读时快速抓住全文要点和精读时认真领悟全文思路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那么,怎样概括段落大意呢?1 找出“中心句”直接摘用所谓中心句,就是概括了全段中心内容的句子。
只要找出了现成的中心句,我们就可以直接摘用它作为该段的大意。
如:在延安,纺车是作为战斗的武器用的。
那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高潮,配合日寇重重封锁陕甘宁边区,想困死我们。
我们边区军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彻底粉碎了敌人困死我们的阴谋。
在延安的人,在所有抗日根据地的人,不仅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吴伯萧《记一辆纺车》)这段的开头一句话就是中心句。
当然,中心句的位置不独在一段的开头,也可以在段尾段中。
一般说来,中心句的位置以在段的首或尾居多,尤其是在以议论或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段落里表现得最为明显。
因为这样的段落通常是以解说或推论的写作思路来安排和组织语言材料的。
2 简化长句、改写原句先看下面这段话:纺线,劳动量并不大,纺久了会腰酸胳膊疼;不过在刻苦学习和紧张工作的间隙里纺线,除了经济上对敌斗争的意义而外,也是一种很有兴趣的生活。
纺线的时候,眼看着匀净的毛线或者棉纺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卷里或棉纺条里抽出来,又细又长,连绵不断,简直有艺术创作的快感。
……(吴伯萧《记一辆纺车》)。
显然,我们不能简单地直接摘用第一句话作为全段中心的概括,因为句子太长而且并非所有的词语涵盖了后文内容,因此,我们要对这个长句进行简化,使之更准确而精练地概括该段的中心。
简化后的句子是:纺线是一种很有趣的生活。
类似的情况有,段的首句或结句带有少量与上文或下文相呼应的话。
这样的句子多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之类的句式出现。
对这样复杂的长句,要去掉其中与上文或下文内容相呼应的词语和关联词。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举例 分析
勇敢的孩子
一辆大客车载着19个6至11岁的小学生去参加活 动。途中,驾驶员因病昏迷,汽车失控,在美国第40 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一些孩子吓得哭泣起来:“我们快要死了。”突 然,汽车又开始横冲直撞,孩子们都摔倒了,有的还 撞在车窗上。这时,车上10岁的五年级学生拉里的头 脑异常清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勇敢地从座位上 一跃而起,一把抓住方向盘,并用力踩住刹车踏板, 使汽车猛然刹住。拉里随后招呼三位同学一起把司机 拖起来。(概括段意)
举例 分析
春天的雨点
2、 孩子们活蹦乱跳地背上书包回家了,达丽玛低 着头走进了办公室。老师们都下班了,只有乌罕娜一 人留下,她让达丽玛坐在自己对面,就像是对着42位 学生,又开始讲起了课。达丽玛听出来了,老师的嗓 子沙哑了。达丽玛看到了,老师的嘴唇发干了。她望 着老师善良的面容,认真的表情,心中暗暗发誓:再 也不能在课堂上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讲的每 一句话都印在了心里……
阅读 技法
概括段落大意: 1、运用摘句法概括段落大意。 2、根据文章中心用取主舍次法概括段落大意。 3、根据线索来概括段意。 4、运用连词法概括段落大意。 5、运用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技法分析1、运用。摘句法概段落大意
• 摘句法,顾名思义,它指的是摘取最能概括段 落主要内容的句子作段意。
• 有哪些句子具有概括主要内容的作用呢? • 有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
3、补课完毕,她才看到窗外正飘洒着细细的雨丝。
举例 分析
春天的雨点
4、“老师,下雨了?”达丽到惊奇地问。“你
没听见远处的雷声吗?” 达丽玛摇摇头说:“老师,
我只听见您给我补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乌罕娜忘记了疲劳,抑制
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如何概括段落大意段落大意是指段的主要意思。
正确地概括段落大意,有助于我们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一般地说,一个自然段就是一段的,要抓住重点句来归纳段意;几个自然段合起来成一段的,要舍弃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
归纳段落大意的要求有八个字,就是:明确、完整、简要、通顺。
“明确”是指让别人一看就明白这段主要写什么。
“完整”是指该概括的要点不能遗漏。
“简要”是指语句要简洁,做到言简意明。
“通顺”是指语句要通顺。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概括段意的具体方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段落大意。
1、摘句归纳法。
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
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
例如《卢沟桥的狮子》一文的第二段: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但是文物工作者早就数清了,总共485只。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这句话是这一段的小结句,总结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因此,可作为这一段的段意。
又如《詹天佑》一文的第一段: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第一句话:“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是这段的中心句,点明了这段要介绍的主要内容,因而可作为这一段的段意。
2、合并归纳法。
有时,一个段落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很难分辨主次,概括段意时,就必须把几个并列的意思合并起来进行概括。
例如: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怎样概括文章段意

怎样概括文章段意概括段意,就是用精炼的语句总结出每一段内容的重点。
即一句完整的句。
因此概括段意要明确、完整、简要。
常用一下的方法:一、摘句归纳法摘句归纳法就是从文章中摘取现成的句子作为段意。
这种句子必须能代表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这种句子又叫中心句)。
它可以在一段的开头、中间或结尾。
在承上启下过渡句一般是前后两段的段落大意,可摘前半句为前一段的段意,后半句为后段的段意。
摘录句段法。
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如《养花》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课文主要写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二、连句缩句法在段落里能说明段意的不止一句话,而有几句话,可把几句话串起来,加以压缩成段意,或者把能说明段意的长句压缩成为段意。
如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这句话说明段意太长了,可压缩成 同意把信发表 为段意。
三、归并串连法。
在一个短落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可把几句并列意思合并起来作为段意。
例如 《张天佑》第三段写了三层意思: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这三层意思合并起来就是段意。
如《黄继光》一课,可分为四段,段意分别是:()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战斗任务;(⒊)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战;( )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五九七 九高地。
根据段意归纳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
四、取主舍次法在个段落里说了基层意思,其中一些层次是主要的,另一些层次是次要的,抓住主要层次的内容来概括,舍去次要内容,这种方法叫取主舍次法。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三段有三个层次,一层写敌人放燃烧弹烧着茅草,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二层写 我 的紧张心情,三层写邱少云伏火烧身,壮烈牺牲。
这三层中前两层是为第三层作铺垫,第三层是重点。
因此可把第三层作为这段的段意。
概括段落大意【范本模板】

怎样概括段落大意运用准确的语言概括段落的内容,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提高这种能力,重要的是多读多练增强语感,并辅之于行之有效的方法,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抓“段眼”。
段眼就是一段文字的中心句,或能涵盖大意的一句话。
段眼作为一段的中心句,该段中其他句子的表达都围绕此句展开,因此找准中心句有助于培养概括能力,也便于概括段落的内容,或直接用中心句,或对中心句稍加整理即可。
就结构而言,中心句一般用在段首,个别的用在段中,少数的到段尾才抖搂。
如《苏州园林》的第8段:“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只要抓住首句这个中心句就可以了.二、抓占中心位置的人、事、物、情、理。
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但往往有占中心地位的人、事、物、情、理,整个段落都是紧紧围绕这些来写的,抓住他们,概括段落内容就较容易了。
如:“他就捡起一柄塑像用的木质小刀来.小刀在柔软的泥土上轻轻拂过,使像的肌肉产生一种细腻的光泽。
老人的手指活泼起来,眼睛里放着光芒.‘还有这里……这里……’他又修改了几处地方,再退一步,细细观察。
又把架子转过背来,喉咙里喃喃地发出奇怪的声音。
有时他欣然微笑,有时他眉头紧皱,有时捏一点泥,加到像身上去,又轻轻抓掉一些。
”这段文字中占中心位置的是“他”,全段都是围绕“他”写的.对这样写人的段落可按“谁+怎样+干什么”来概括。
该段可概括为“他聚精会神地塑像”。
三、抓上下文联系。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一篇文章的段落是密切相关的。
有些段落是对下文的领起,有些段落是对上文的小结。
在概括上有领起段或下有总结段的段落时,可联系上下文借助这些领起段或概括作用的段落来概括.如《北京立交桥》的15段回忆了未建立交桥时的交通状况,举出了久困车上、憋不住尿、民警轮下殉职的例子.第16段对上段做了形象地总结:“这种路口堵塞现象,人们给起了个生动的名字:‘动脉栓塞’”.据此可将15段文字的意思概括为:北京未建立交桥时路口的堵塞现象非常严重。
《百合花》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百合花》划分段落概括大意第一部分(1-3):叙述“我”去前沿包扎所的路上,一路见到的紧张而又宁静的战斗气氛和美丽的自然景物。
第二部分(4-6):“我们”到了包扎所,见到被子,见到新媳妇。
第三部分(7-12):“我们”与新媳妇一起为伤员做准备,并看见了通讯员受伤。
第四部分(13-30):详细描绘新媳妇在抬担架、照顾通讯员以及献出唯一的嫁妆——那床印有百合花的被子给通讯员的情景。
第五部分(31-35):写通讯员牺牲后,“我”和新媳妇一起给他缝补衣服。
第六部分(36-41):写新媳妇低着头,一针一针地在通讯员衣肩上绣着代表和平的百合花。
第七部分(42):结束全文,表达对通讯员英勇精神的赞美。
概括段落大意

怎样概括段落大意呢?1.抓“段眼”。
所谓“段眼”就是一段文字的中心句,或能涵盖本段大意的一句话。
该段中其他句子的表达都围绕此句展开,因此找准中心句有助于概括段落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归纳和概括能力。
2.抓住占据中心位置的人、事、物、情、理。
有的段落并没有中心句,但往往有占据中心地位的人、事、物、情、理,整个段落都是围绕这些内容来写,抓住了这一中心,概括段意就会水到渠成。
3.抓上下文联系。
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一篇文章的各个段落是密切相关的。
有些段落是对下文的领起,有些段落是对上文的总结。
处理好上下段落之间的密切关系后,再进行段落大意的概括,就会得心应手。
4.归纳。
有些段落运用列举的方法,把一些有某一共同特点的人或事物写在一段内,概括这一类段落的段意就可以运用归纳法。
另外,概括段落大意时,还应该注意学习根据文体特点概括的方法。
记叙文侧重于考查概括段落的故事情节,说明文侧重于考查说明对象的特点或说明的顺序,而议论文则侧重于考查作者的观点以及论据的运用情况等。
如何分析段落的作用呢?1.结合题干,通读全文,领会文章主旨。
面对一篇阅读题,首先应该看题干,根据题干将全文通读一遍,因为整体与局部是不可分离的,只有在对全文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局部段落。
通读完以后,再根据题干要求,将题干所在的段落进行局部阅读与分析,才能领会该段的思想内容、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等。
2.全面系统地把握文章的结构。
只有系统地把握文章的结构,才能概括出某段在全文的作用,比如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等。
所以,文章层次的划分和结构的判断也非常重要。
3.进行相关的知识储备,掌握一定的答题术语。
段在文首的作用有: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段在文末的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完整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

(完整版)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之概括段落大意(有答案)要求简明扼要地概括段落意思,不要喋喋不休。
什么是准确的?就是抓住段落的精髓,不偏离段落的主要内容。
(一)用段的中心句概括段落大意。
△中心句指明段的写作范围△中心句突出段的主要内容△中心句归纳出段的思想要点例1这个小镇的每个院子里都种了许多树。
有桉树、椰子、橄榄、梧桐等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的香味飘散在大街小巷和院子里。
梧桐盛开,好不热闹,小镇仿佛笼罩在从天而降的红云中。
例2童第周二十八岁时,从亲戚朋友那里得到资助,去了比利时,师从欧洲一位著名的生物学教授。
还有其他国家的学生一起学习。
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一席之地。
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
童第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中国人民的期望。
(2)在文章中一些用文章关键句概括意思的段落,在叙述事实后,以抒情讨论的方式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这些感受往往概括了全文的主旨,指出了段落的中心。
阅读时可以直接引用段落意思作为段落。
例3今天清晨,雪停了,天放晴了。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灿烂地照耀着雪后的大地。
辽阔的田野白雪皑皑,巍峨的群山银装素裹。
多么壮丽的北国风光,多么喜人的雪景丰收景象。
(三)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段意如果一个段落中没有直接表达中心的句子,就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步骤:1.这一段有几个句子。
2.每个句子是什么意思?3.可以分为几层。
4.每一层的内容是什么?5.总结每一层的意思,然后总结段落的主要意思。
例4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三九一”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
太阳渐渐地爬上山头。
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讲话都听得见。
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
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
我又看了看伏在身边不远的邱少云。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段落大意是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可以帮助读者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以下是几种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1.寻找主题句。
很多段落都会在开头或结尾明确阐述一个中心思想,或者提出一个问题来引出接下来的讨论。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先找到这个主题句,然后对其进行概括,从而得出整个段落的大意。
2.理清逻辑关系。
段落中的句子不仅仅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还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可以通过理清这些逻辑关系,来概括段落的大意。
例如,我们可以找出段落中的转折点、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等。
3.找出关键词。
段落中通常会有一些关键词或术语,它们是这段文章的重点所在。
我们可以将这些关键词提取出来,然后归纳总结,从而概括出整个段落的主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关键词可能并不是只出现在一个句子中,而是分散在整个段落中。
4.归纳总结。
在理解了整个段落后,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概括。
这个方法需要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感,但是如果掌握得好,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总之,概括段落大意需要逐句逐字仔细阅读,理清逻辑关系,找出段落中的重点和关键词,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总结概括。
以下是一个例子:段落内容:在当今社会中,面对越来越多的压力和竞争,很多人都感到紧张和不安。
为了缓解这种情绪,有人选择了运动、旅游等健康的方式来排解压力,但是也有一些人会选择吸烟、喝酒等不健康的方式来发泄情绪。
这种行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更大的危害。
概括方法:通过寻找主题句,我们可以得出这个段落的主旨是关于人们面临压力时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通过理清逻辑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段落中有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即健康的方式和不健康的方式;通过找出关键词,我们可以提取出“压力”,“运动”和“吸烟、喝酒”等词汇,并归纳出这个段落的大意是告诫读者应该采用健康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最后,我们可以自己总结概括这个段落的主旨是:在面对压力时应该选择健康的方式来排解情绪,而不是通过不健康的方式来造成更多的伤害。
五年级阅读第4讲 概括段落大意教案

第4讲概括段落大意教案目的和要求阅读一篇文章,划分段落以后,就要概括每段的段意。
段意,是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阅读一篇文章,学会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不仅能使我们了解作者是怎样安排、组织材料的,还可以深入地了解段与段之间是怎样勾连起来的。
阅读文章时,养成一边阅读一边概括段意的好习惯,对自己作文时选材组材,布局谋篇是很有帮助的。
概括段落大意的要求是:1.段意要准确一段话的段意,是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所以说概括段意时,要用准确的语言说出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段意不要偏离段的内容,要反映出段的实质。
2.段意要简练概括段落大意时,要做到言简意明,不能啰啰嗦嗦说个没完。
学会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一段话的段意,这是我们概括能力的体现。
3.段意要完整完整,是指段意的语句要完整。
不要说半句话,不要说意思不明白的话。
一般来说,一段话的段意要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并明白地写出来。
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段意,先要读懂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抓住内容要点,再准确地进行概括。
自然段的段意,是根据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归纳出来的。
意义段的段意,是概括各自然段的段意综合归纳出来的。
所以概括段意时,要一边读,一边想,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几个自然段合并起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经过分析、思考、综合,就可以正确地概括出段落大意了。
具体的方法是:1.摘句法摘句法,就是摘取最能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句子作段意。
一般来说,中心句、重点句和过渡句能够概括主要内容,这样的句子就适宜摘取作段意。
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要学会独立思考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勤于思考的学习方法。
他晚年住在美国普林斯顿一所简朴的木板房子里。
邻居有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时常放学后前来看望这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也经常喜欢检查她的功课和作业。
有一次,孩子拉着他的手亲昵地问:“爱因斯坦爷爷,这道题怎么做?”爱因斯坦和蔼地说:“孩子,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
”有时,爱因斯坦对小女孩稍加启发地说:“我给你指个方向,不过,答案还得用你的头脑去找!”原来,爱因斯坦自己在少年时代就是个爱思考问题的孩子。
概括文章段落大意的方法

概括文章段落大意的方法【篇一:概括文章段落大意的方法】分别举列如下:1、《夹竹桃》一文中第3、4 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
a、久负盛名;b、名称来历;c、米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篇二:概括文章段落大意的方法】阅读技法二怎样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段落,也称意义段、结构段、逻辑段。
它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
划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手段。
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逻辑段。
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
分段的依据:(方法一) 1 、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如《一夜的工作》,可按审稿前、审稿时、审稿后和作者回来的顺序,分为四段。
这类记叙文的段落,开头一段一般有交代时间的话,可作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参考。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经过总有它的发展过程。
记事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段3、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
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都可以依据空间的变换分段。
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落的参考。
4、按内容性质的不同分段。
有些课文,既不能按时间的先后或空间的变换分段,又不是写一件完整的事情,因而也不能以事情的发展作为分段的依据。
它们是从几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或通过几件事来写人,这样的文章可依据内容的不同来分段。
对这类文章分段时,要注意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
5、按总起分述的方法分段。
总分写法的文章,一般分两段。
阅读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例如:《太阳》这篇课文旳过渡句“太阳虽 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旳关系非 常亲密”,又如《灰尘旳旅行》中间有一句: “灰尘旳旅行,对于人类旳生活有什么危害 性呢?”这些过渡句即文章旳中心句。
概括段意旳措施
1、摘句归纳法 2、合并归纳法 3、取主舍次法 4、提问整顿法 5、列小标题法
概括段意旳措施
1、摘句归纳法
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应全段主要内 容旳现成句子作为段意。
这些句子,一般能够从总分构造旳段 落、有明显中心句旳段落和段内有过 渡句旳段落中选出。
例
《卢沟桥旳狮子》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旳有几十厘米, 小旳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旳形 状各不相同,有旳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有旳低着头,好像用心听桥下旳流水声;有旳小狮子偎 依在母狮子旳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旳小狮子藏到大 狮子旳身后,好像在做游戏;还有旳小狮子大约太调皮 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旳狮子大小不 一,形态各异,真是极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早就 数清了,总共485只。
例 《鲸》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旳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 一般会找一种比较安全旳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 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假如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 游开。
鲸是胎生旳,幼鲸靠吃母鲸旳奶长大。这些特征也阐明鲸 是哺乳动物。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 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能够长成大鲸。鲸 旳寿命很长,一般能够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7、从作者旳议论部分找中心
有旳作者时常把中心思想放在自己旳议论 部分来体现。这就是要注意从作者旳议论部 分找中心。
概括琵琶行的每段段落大意

概括琵琶行的每段段落大意《琵琶行段落大意概括》一第一段呢,就是诗人送客的时候。
你想啊,秋天的夜晚,在浔阳江头,那风一吹,凉飕飕的。
诗人和朋友在那分别呢,本来就有点小伤感。
这时候呀,周围的环境也是一片萧瑟,枫叶啊荻花啊在风中瑟瑟发抖,就像他们那有点哀愁的心情。
突然听到了琵琶声,这声音就像一只小手,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的心,让他们忍不住想去探寻这声音的来源。
二第二段就是描写琵琶女出场啦。
那琵琶女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可太有趣了。
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但是又带着一种神秘的感觉。
她一出来,就感觉周围的空气都有点不一样了呢。
她抱着琵琶的姿态,肯定是很优雅的,毕竟是个弹琵琶的高手嘛。
三再说说她弹奏琵琶的那一段。
哇塞,那琵琶声简直绝了。
一会儿像急雨噼里啪啦地打下来,一会儿又像私语,就像两个人在悄悄地说小秘密。
大弦的声音低沉雄厚,就像一个大汉在那呐喊,小弦呢又清脆得像小鸟在唱歌。
这琵琶声高低起伏,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
一会儿高亢激昂,像是战场上的厮杀声,一会儿又低沉婉转,仿佛在诉说着满腹的哀怨。
这琵琶女肯定是把自己的情感都注入到这琵琶声里了,听的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喜怒哀乐呢。
四接着就是琵琶女讲述自己的身世啦。
原来她以前可是个风光无限的歌女呢。
年轻的时候,在京城那可是很出名的,多少公子哥都追捧她。
她每天都在那些豪华的场所弹奏琵琶,过着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
但是呢,时光一去不复返,现在她年老色衰,那些曾经追捧她的人都不见了,她只能嫁给一个商人。
商人又只知道赚钱,经常不在家,她就只能守着空船,孤独寂寞冷啊。
五然后诗人就联想到了自己。
他觉得自己和琵琶女很像呢。
他也是被贬官到这个地方,本来也是一腔抱负的,结果现在只能在这偏远的地方当个小官。
他心里的苦和琵琶女的苦就像是两条小溪,慢慢地汇聚到了一起。
他听着琵琶女的故事,就像是在照镜子,看到了自己的落魄。
六最后呀,这琵琶女又弹奏了一曲。
这一曲可和之前的不太一样,感觉更加深沉,更加有韵味了。
六年级阅读3、怎样概括段落大意 教案

怎样概括段落大意(教案)(一)目的和要求阅读一篇文章,在划分段落之后,就要琢磨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写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这就是说,要概括出每段话的大意。
概括段意的目的是了解作者是怎样安排、组织材料的,了解段与段之间是怎样勾连起来的。
在阅读时养成概括段落大意的好习惯,对提高我们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是有帮助的。
概括段落大意的要求是:1.准确。
概括段意时,一定要抓住段的内容实质.不要偏离段的主要内容。
所写的段意让人看了就能明白写的是什么意思,不能模糊不清。
2.简洁。
概括段意时,一定要做到言简意明,不能啰哩啰嗦说个没完。
段意的简洁,是我们概括能力的体现。
因此,要在组织语言上下一番工夫。
3.完整。
根据段意时,不要说半句话、意思不完整的话、词不达意的话。
一般用一两句陈述句,把一段话的段意概括出来,使人一看,就能把握住段的主要内容。
(二)概括的方法1.摘句法摘句法是一种最简洁、最有效的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什么是摘句法呢?就是摘取一段话中的中心句或重点句作段意:因为这样的句子在一段话中起着概括主要内容的作用,所以就用它作段意。
一般来说,在下列段中往往会出现中心句或重点句。
(1)“先总后分”关系的段落在这样的段落中,往往先用中心句或重点句做总的叙述,然后用具体的事实加以说明。
请你阅读下面一段话进行灯诱围网捕鱼,好比打一场战役。
参加这场战役的,有灯船、网船、运输船,它们编成一组,协同作战。
灯船是先头部队,凭探鱼器找到鱼群,并且用灯光把鱼群诱集起来。
网船是作战部队,下网捕鱼,最后用吸鱼泵把围捕在网里的鱼吸到船上。
运输船是后勤部队。
满载着战利品凯旋回来。
有些大型渔船装有快速冷冻装置,捕到了鱼,马上送到加工车间,进行加工冷藏,做成鱼块,或者制咸鱼粉和鱼罐头。
这样的渔船,实际上是一个海上的“鱼类加工厂”。
这段话中的第一句“进行灯诱围网捕鱼,好比打一场战役”是中心句,接着从“协同作战”“鱼吸到船上”“鱼类加工”等几方面具体叙述。
五猖会段落大意概括

《五猖会》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 1926 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段落大意如下:
第一部分(第 1-4 段):写迎神赛会的习俗和孩子们对迎神赛会的期待,以及“我”对看五猖会的急切心情。
第二部分(第 5-21 段):写“我”去看五猖会的经历。
第三部分(第 22 段):写“我”对五猖会的感受和看法。
文章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该文的主题思想即通过儿时的作者对迎神赛会的热切向往,以及他正欲到东关看五猖会时,却被父亲强迫背书的痛苦经历,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心灵的伤害和摧残。
《五猖会》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它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封建社会对儿童的束缚和摧残,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平等、民主的向往和追求。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社会意义,它呼吁人们关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为儿童创造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