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方法及技巧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方法、技巧及练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方法、技巧及练习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方法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
2.表现手法包括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以及衬托(正衬、反衬)。
3.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和反语。
4.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5.记叙文的顺序可以是顺叙、倒叙或插叙。
6.描写人物的方法可以是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外貌等方面。
7.描写景物的角度可以是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
8.描写景物的方法可以是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9.描写(或抒情)方式可以是正面(又叫直接)或反面(又叫间接)。
10.叙述方式可以是概括叙述或细节描写。
11.说明顺序可以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
12.说明方法可以是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或引用等。
13.小说情节包括开端、发展、和结局。
14.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
15.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6.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17.论据可以分类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8.论证方法可以是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或比喻论证。
19.论证方式可以是立论或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20.议论文的文章结构可以是总分总、总分或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或递进式。
21.引号的作用包括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和反语等。
22.破折号的用法包括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和插说等。
其他: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可以是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承上启下或总结上文等。
2.修辞手法的作用包括它本身的作用和结合句子语境,例如比喻和拟人可以生动形象地写出对象的特性,排比可以强调对象的特性,设问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等。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方法及技巧
一、阅读前准备1.预习:在阅读课文之前,可以先浏览一遍课文的标题、段落和插图,了解大致内容和背景,有助于理解课文。
2.建立背景知识:如果课文是关于一些话题或事件的,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来提前了解相关的知识,增加理解和记忆的背景知识。
二、阅读中的技巧1.速读:在进行初次阅读时,可以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大致内容和结构,掌握主题思想,对于重点内容或重要细节可以做出标记。
2.注意标点和特殊符号:在阅读过程中,要仔细读懂标点符号的含义,这可以帮助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提高阅读的准确性。
5.理解句子:要注意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
6.合理推测:在书写课文理解题时,可以通过对已有信息进行推测,填补缺失的信息,这需要对上下文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三、阅读后的总结和归纳1.内容概括: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可以对整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主要的细节信息。
2.提炼关键词语:对于重要的事实细节或观点,可以提炼出关键词语,以帮助记忆和复习。
3.积累生词和短语:将不认识的生词和短语记录下来,并进行归纳整理,方便日后的记忆和复习。
4.分析和思考:对于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进行分析和思考,尝试给出合理的解释和答案,培养自主学习和思辨能力。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点1.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是一项需要长期培养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多做阅读训练:阅读技巧的提高需要通过阅读实践和训练来实现,可以选择合适难度的阅读材料进行练习。
3.注重积累词汇:词汇的积累对于阅读理解非常重要,要鼓励学生多背诵和应用生词,提高词汇量。
以上是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方法及技巧的一些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记住,阅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才能取得进步。
(完整word)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方法、技巧及练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方法、技巧及练习》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方法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讲解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提升语文水平,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果,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中常用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一、细读理解法细读理解法是一种逐字逐句仔细阅读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确保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读题:在阅读前先读题,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求,明确阅读的目的。
2. 精读段落:逐段阅读文章,注重理解每一段落的主题和要点,可以在文章旁边做一些标记,帮助记忆和理解。
3. 多次阅读:如果对某些内容理解不够清晰,可以进行多次阅读,直到完全理解为止。
4. 归纳总结:阅读完成后,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主要观点和要点。
二、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法适用于较长篇幅的文章,通过快速浏览,获取文章的整体信息。
以下是一些快速阅读的技巧:1. 首尾法: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获取主要信息和大意。
2. 突出关键词:在快速阅读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文章中的关键词,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3. 跳读法:如果某些段落与主题无关,可以跳过阅读,避免浪费时间。
4. 避免反复阅读:在进行快速阅读时,切忌反复阅读某些内容,应保持快速流畅的阅读速度。
三、分析解决问题法有时候,一篇文章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理解或含糊不清的问题。
通过分析解决问题法,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1. 定位信息:在出现问题时,可以回到文章中定位相关信息,找出可能的答案。
2. 推理判断:根据已有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并做出合理的答案。
3. 理解上下文:阅读时注意理解上下文,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来判断答案。
4. 查找辅助材料:如果有必要,可以引用其他资料来进行查找,获取更多的信息。
综上所述,通过细读理解法、快速阅读法和分析解决问题法,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理解能力。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学,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水平。
(完整版)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方法及技巧
阅读一、知识概要阅读能力是对书面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语文课程的阅读也是如此。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因此,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作品具有感受、理解以及初步的欣赏、评价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比较、判断、反思中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大纲>)主要对阅读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提出了要求。
(1)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
(4)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50篇(含课文乙(5)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第(1)项对小学生应达到的基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第(2)一(5)项是关于阅读的方法和要求。
重视朗读和默读,特别强调了诵读。
第(6)项是指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修订大纲>的发展,目前在全国部分教材实验区试用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除了对阅读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外,还从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角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就情感、态度而言,<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强调的是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等要求在第一学段就提出,旨在强调其重要性。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除了强调阅读兴趣和习惯这些主观方面的因素外,更致力于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
小学六年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小学六年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语文阅读理解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能力,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
然而,许多小学生在阅读理解中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本文将介绍几种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略】1. 熟悉文章类型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阅读理解中,常见的文章类型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每种文章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写作风格。
小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逐渐熟悉各种文章类型,掌握它们常用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只有熟悉了文章类型,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 掌握关键词阅读理解中有许多关键词,掌握这些关键词对于正确理解文章意思非常重要。
有些关键词直接表达文章的主题,例如“最重要的是”、“总之”等;有些关键词则用于连接前后的逻辑关系,例如“因此”、“所以”等。
小学生应该通过多读多练,积累这些常用的关键词,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3. 理解上下文阅读理解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生词或者难懂的词句。
针对这些困难,小学生应该学会通过上下文来推测词义。
上下文中的其他词句往往会给出一些线索,帮助理解难懂词句的意思。
此外,上下文的描述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4. 注意时间地点顺序在阅读理解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涉及时间、地点、顺序的描述。
小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应该时刻关注这些信息,注意把握文章的时间流程、地点变换和事件顺序。
正确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整体脉络。
5. 阅读技巧的灵活运用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阅读理解中,除了掌握一定的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和要求,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例如,对于记叙文,小学生可以通过构思情节和角色进行想象,进一步理解作者表达的意图;对于说明文,小学生可以更加注重文章的事实依据和逻辑推理;对于议论文,小学生可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判断其合理性等。
总之,语文阅读理解是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
(完整)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一、做阅读理解的三个步骤1、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没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注意在认真品读原文,最好用笔标记重要信息。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速度也要质量,要求阅读二至三遍能读懂全文。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
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
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点拨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体型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2、概括某段大意---(1)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
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
例如《我的老师》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
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很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4)联合法。
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简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佳艺概述。
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诀窍
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诀窍语文阅读理解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
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阅读理解诀窍:1. 仔细阅读题目: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的要求和重点,这样可以在阅读文章时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2. 快速浏览全文:在正式阅读之前,快速浏览一遍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这样有助于在阅读过程中快速定位信息。
3. 抓住文章主旨:在阅读过程中,要努力抓住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这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4. 留意关键词和短语:在阅读时,要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短语,它们往往是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的关键。
5. 做好笔记:在阅读时,可以边读边做一些简单的笔记,记录下文章的主要观点、重要信息和自己的理解,这有助于在回答问题时快速回顾和整理思路。
6. 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结构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逻辑和内容。
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段落之间的联系。
7. 学会推理和判断: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这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还能锻炼逻辑思维。
8. 练习不同类型的文章:不同类型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策略,通过练习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提高对各种文体的适应能力。
9. 定期复习: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定期复习阅读过的文章和做过的题目,可以帮助巩固记忆和提高理解能力。
10. 保持耐心和细心:阅读理解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分析文章。
通过以上这些诀窍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六年级的学生们在阅读理解方面会有很大的提升。
记住,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地练习和思考,才能在阅读理解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与方法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与方法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
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同学怕阅读,有些同学一知半解就下笔;头有些同学不知从何做题;有些同学答题答不到点上。
语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
如何掌握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与方法,是六年级阅读兴趣小组重点训练的内容。
下面是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与方法,一、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做题时,我们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
如果没看懂,还要再读,直到弄懂为止。
当然,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
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
要向学生强调,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
就会导致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二、确定区域,深入思考。
在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
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1 、对于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
答案是自己一下子能确定的。
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
类推法,通过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阅读方法与技巧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阅读方法与技巧阅读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孩子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六年级,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读的材料。
以下是一些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中常用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一、整体浏览法整体浏览法是指在阅读一篇文字时,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通过整体浏览,学生能够对文章的主题、段落结构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具体阅读时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逐段阅读法逐段阅读法是指将一篇文章分成若干段落进行阅读,每次读一段,并加以思考和理解。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当前段落上,更好地理解段落的主题和内容,并进行整体把握。
逐段阅读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三、关键词标记法关键词标记法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中的关键词标注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标记不同的意义,如将重点词语用下划线标注,将不熟悉的词语用斜线标注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抓住文章的重点和要点。
四、问题导读法问题导读法是指在阅读之前先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推理和解答。
通过问题导读法,学生可以更有目的地理解文章。
五、细节概括法细节概括法是指通过阅读一篇文章,提取出关键细节和主要观点,进行概括和归纳。
学生可以将文章中的要点和细节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内容。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读文章。
六、语言理解法语言理解法是指通过对文章中的语言的理解,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学生可以通过对生词、词组、句子结构等的解读,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以及其他线索对语言进行推测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中常用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理解技巧与方法分享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理解技巧与方法分享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环节。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技巧,教师们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中的阅读理解技巧与方法,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1.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适合年龄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小说、诗歌、新闻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需求。
2. 设立阅读角落:在教室中设置一个专门的角落作为阅读角,放置一些优质的图书和杂志,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阅读。
3.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阅读分享会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学习阅读策略学习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阅读策略:1. 预测:在开始阅读前,鼓励学生观察标题、插图、段落开头等信息,预测文章的大致内容。
这样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更易于理解文章。
2. 扫描:学生可以先快速浏览文章,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然后再逐段进行细读,抓住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3. 理清逻辑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文章中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时间顺序、对比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组织结构和思维方式。
4. 推理: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中的线索信息,结合自身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分析,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意义和作者的观点。
5. 注重细节:教师可以在阅读活动中设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重视文章中的细节信息,培养细致观察和全面理解的能力。
三、多样化的阅读活动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阅读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并进行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理解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方法及阅读技巧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方法及阅读技巧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读前准备:在阅读前先预习课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梳理文章的结构框架,预测文章的内容。
2. 细节把握:在阅读过程中,重点关注文章的细节信息,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尤其是与文章主题和情节发展相关的内容,准确把握文章的细节细微之处。
3. 主旨理解:总结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中心思想,领悟作者要表达的意图和信息,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整体意义。
4. 划定重点:通过划分关键词、标记重要句子等方式,找出文章的关键信息,帮助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
5. 独立思考:在阅读完成后,通过思考和分析文章内容,进行个人的理解和评价,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6. 多维拓展:与其他学科和领域进行联系,比如与科学、历史、社会等进行交叉,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7. 多元素解读:注意揣摩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暗示等语言形式,理解文学作品的多重含义和文化内涵。
8. 阅读速度掌握:在阅读中培养适合自己的阅读速度,既要保证准确理解内容,又要提高阅读效率。
9. 阅读趣味培养:通过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扩大阅读的范围和领域,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
以上是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技巧梳理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技巧梳理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尤其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技巧的掌握将直接影响其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理解阅读、速度阅读、批判性阅读三个方面对小学六年级的语文阅读技巧进行梳理,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一、理解阅读理解阅读是指读者通过阅读完整的文章后,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应牢固掌握以下理解阅读技巧:1. 关键词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应通过寻找关键词,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比如,当遇到题目是“狗是忠诚的朋友”的文章,学生应注意关键词“狗”和“忠诚”,从而抓住文章的核心。
2. 上下文推理法:学生在阅读时,应该注意文章上下文之间的连贯性,并通过上下文中的暗示推断出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 段落主旨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当抓住每个段落的主旨句,并根据主旨句来理解段落的内容,进而整体理解文章的意义。
二、速度阅读速度阅读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阅读文章,同时保持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应通过以下方法提高自己的速度阅读能力:1. 训练眼球运动:学生可以通过训练眼球的左右移动、上下扫视等运动方式,提高视野范围和阅读速度。
2. 快速扫读:学生可以先快速扫读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从而快速获取文章的主题和思路,再进行详细阅读。
3. 避免口读:学生应尽量避免在阅读时口中发声,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并加强注意力的集中。
三、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是指在阅读时,通过主动思考和质疑,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审视和评价。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应通过以下方法培养批判性阅读的能力:1. 针对性提问:学生在阅读完成后,可以针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或存在疑问的事物进行提问,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2. 判断事实与观点:学生应分辨文章中的事实性论述和观点性论述,并对观点进行评估和分析,培养辨别作者立场的能力。
3. 进一步思考:学生在理解文章表面意思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思考文章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扩展思维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方法及阅读技巧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方法及阅读技巧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一环,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
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
以下是一些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方法
及阅读技巧:
1. 预读:在开始阅读之前,先快速浏览文章的标题、题图、段落标题等,了解文章内
容的大致框架和主题,这样可以提前激活相关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文章。
2. 注意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抓住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可以是重复出现的词语、有特殊标记的词语(如斜体、加粗等)或者是文章中强调的内容。
通过注意关键词,
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要点和主题。
3. 理清线索: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包括时间线索、因果线索、空
间线索等。
通过理清线索,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帮助理解文章的内容。
4. 多角度思考:在阅读文章时,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
地理解文章。
例如,可以从主题、角色、情节、作者的意图等多方面进行思考。
5. 注意修辞手法:在阅读文章时,注意寻找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6. 多读多练: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
学生可以多读一些优秀
的文章,如名人故事、文化传统故事等,通过不断的阅读积累语言和阅读经验。
除了以上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还可以通过做一些相关的阅读训练来提高阅读能力,如
做题、背诵优秀的文章等。
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很重要,如定期阅读、记录
阅读心得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阅读技巧与方法
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阅读技巧与方法语文学习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而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需要采用一些技巧与方法来提高阅读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中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本。
一、扩充词汇量在小学六年级语文学习中,拥有丰富的词汇量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们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做阅读题、多记单词等方式来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同时,学生们要善于利用字词之间的联系,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来理解生词的意思,并且学会使用词典来查找生词的释义和用法。
二、培养阅读速度阅读速度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应该通过反复练习来培养自己的阅读速度。
可以通过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默读、朗读或者速读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注重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以提高整体阅读效果。
三、注重阅读理解阅读不仅仅是读,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所读内容。
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们应该注重阅读理解的能力培养。
可以通过读完一篇文章之后进行问答或写摘要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和内容。
同时,学生们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质疑、思考和归纳的方式来理解和分析文章。
四、提高阅读表达能力除了理解文章外,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还应该培养阅读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进行朗读、口头表达或写作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学生们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准确性,采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和表情来传递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五、多元化阅读材料小学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们不仅可以阅读课本中的文章,还应该积极寻找和阅读其他多元化的阅读材料。
可以选择报纸、杂志、故事书等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拓宽自己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同时,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们培养多样化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六、跨学科阅读语文学习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跨学科阅读。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与学科知识相关的材料,如科普读物、地理书籍、历史故事等,来提高对相关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方法、技巧及练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方法、技巧及练习》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方法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一、知识概要阅读能力是对书面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语文课程的阅读也是如此。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因此,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作品具有感受、理解以及初步的欣赏、评价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比较、判断、反思中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大纲>)主要对阅读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提出了要求。
(1)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
(4)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50篇(含课文乙(5)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第(1)项对小学生应达到的基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第(2)一(5)项是关于阅读的方法和要求。
重视朗读和默读,特别强调了诵读。
第(6)项是指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修订大纲>的发展,目前在全国部分教材实验区试用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除了对阅读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外,还从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角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
就情感、态度而言,<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强调的是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等要求在第一学段就提出,旨在强调其重要性。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除了强调阅读兴趣和习惯这些主观方面的因素外,更致力于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
如第三学段的(小学高年级)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这些表述都体现了阅读中学生主体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才能使<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诸如标点符号、语法修辞、表达方式、文体知识等等,课程标准更加注重的是语文能力的养成,如对标点符号,只是把它当成一种知识,当成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一种手段。
要求在阅读中、在理解语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常用的六种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和不同用法。
有关语法修辞知识和文学知识,<语文课程标准>各阶段均未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
因为这些知识仅仅是帮助理解课文,“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
”二、学法指导(一)怎样才能读懂一篇文章文章是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
阅读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三者之间感情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阅读一篇文章,不光要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要读懂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读出作者的嬉笑怒骂,同时还要了解作者是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并从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方法。
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
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树立整体意识。
第一步要速读全文,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文章的概要——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的大体思路和框架;第二步,依据整体的感知高屋建瓴地理解文章的局部——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以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三步,把对各个局部的理解联系起来,从而对文章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
这种“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方法,符合阅读的规律。
如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首先要知道文章从父母对“我”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的截然不同的评判写起,讲到在“我”成才的道路上,父母亲对“我”所做的两种评判同等重要,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还能感受到父亲和母亲对孩子两种不同的爱的方式以及?我”对父母的深深的理解。
掩卷深思,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能否从中联想到自己成长历程中父母的鼓励和鞭策?能否从中感悟出—个人成长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到底是什么?有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
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谓主要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内容的总概括,不同文体的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各不相同。
叙事的文章,主要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涉及的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写人的文章,主要写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品质,有什么表现。
介绍事物的文章,一般从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特点、作用等几方面进行介绍。
写景的文章,一般介绍景物的特点。
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方法主要有三种。
(1)自读质疑法。
由文章的标题或围绕文章的主要事件自己提出思考的问题。
如阅读<向命运挑战)一课,可以根据标题提出问题:谁在向命运挑战?他战胜命运了吗?阅读文章后可以提问: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在科学上有哪些重大贡献?霍金向命运挑战的事迹给了我们哪些启发?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段意合并法。
先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在一起,抓住重点归纳总结。
例如(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共有10个自然段。
1—2自然段写故事发生的原因,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用计加害于孔明。
3—8自然段讲草船借箭的经过,诸葛亮将计就计,再一次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9—10自然段讲借箭的结果,周瑜在与诸葛孔明的较量中再次失败。
将各段大意串联起来,即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分段”、“概括段意”,过去一直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涉及“段落”的概念,是因为过去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模式把教学引向了繁琐分析的桎梏中,它追求的是标准、统一的答案,忽视了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阅读的规律。
分段、概括段意仅仅是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不能用统一、固定的模式让学生去说、去记,更不应该把它当成语文教学的目标而进行机械训练。
(3)根据文章的详略,抓重点段法。
如《飞夺泸定桥≥,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写了为什么要夺桥——与敌人“抢时间”,突出一个“飞”字;再写怎样夺桥——“攻天险”,突出一个“夺”字;最后写夺桥的结果。
抓住重点部分,再根据开头、结尾的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明白了:北上抗日的红军要夺取泸定桥,红军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抢先赶到了泸定桥,又战胜天险夺取了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继续北上抗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唯一的,更不是独立的,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几种学习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
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与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言为心声”。
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揭露,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
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还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父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
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
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在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就连行进在期间的男女老幼也返朴归真,”野”性十足后,赞叹道:“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
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例如,《荔枝》一课中,作者写母亲剥荔枝时的动作:“(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细致的描写突出了母亲一生的勤俭、辛劳。
联系母亲临去世前舍不得吃一颗荔枝的举动,母亲对儿孙深深的疼爱之情着实令人感动。
(4)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
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
小学生要通过朗读和诵读理解作品,同时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
此外,有的文章的开头、结尾或点题的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结尾一段,为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作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还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例如《可爱的草塘≥、《我爱故乡的杨梅≥等,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地体会这种感情。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过去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中改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概括”需要理性的判断,注重的是结果,强调的是规范、统一;“体会”则是感情的把握,注重的是过程,重在自主感悟,自由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