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综合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通用5篇)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通用5篇)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全(通⽤5篇)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全(通⽤5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在⾃⾝的某⼀时期、某⼀项⽬或某些⼯作告⼀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些规律性认识的⼀种书⾯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作中的规律,不如静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

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初中化学实验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篇1 化学是⼀门实验科⽬,需要考⽣不断地做实验,从实验中真实地看到各种元素发⽣化学反应,看到各种化学现象的产⽣。

做完化学实验之后,学⽣们要写化学实验⼼得体会,将⾃⼰在化学实验中的所感所想写出来。

下⾯⼩编为⼤家提供化学实验⼼得体会,供⼤家参考。

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与⽣活⽣产息息相关的课程。

化学知识的实⽤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常重要。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学⽣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学⽣们感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让学⽣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看书,独⽴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也就加深了学⽣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在做实验前,⼀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 否则,⽼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做实验的难度加⼤,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

⽐如⽤电解饱和⾷盐⽔的⽅法制取氯⽓的的实验要清楚各实验仪器的接法,如果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地浪费时间,会事倍功半. 虽然做实验时,⽼师会讲解⼀下实验步骤,但是如果⾃⼰没有⼀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师指使做,其实⾃⼰也不知道做什么。

做实验时,⼀定要亲⼒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就会忘得⼀⼲⼆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师会根据⾃⼰的亲⾝体会,将⼀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学⽣,拓宽学⽣的眼界,使学⽣认识到这门课程在⽣活中的应⽤是那么的⼴泛. 学⽣做实验绝对不能⼈云亦云,要有⾃⼰的看法,这样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做。

初中化学_综合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综合实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综合实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本节专题复习课,意在通过对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气体实验室制取的一般思路、方法、规律。

2.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知识为基础,层层递进到总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等基础知识;进一步掌握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思路、一般规律[2]能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的需要,灵活地设计和选择实验装置,并能计算纯度对实验进行评价。

2、能力目标[1] 信息的给予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2] 通过阅读题中给予的信息,不仅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同时可以考查分析、比较、归纳、整理和应用信息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事物,肯定自己、肯定别人;[2]通过对气体发生装置的探究,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气体发生装置、收集的设计和改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计算与评价[教学过程]【教师】:初中化学综合实验主要包括两部分1、O2、CO2、H2等气体的制备、收集、除杂,主要考察反应原理,装置连接等方面的知识。

2、CO还原Fe2O3的实验,主要考察实验现象、装置的作用(验证、除杂、尾气处理)、实验计算、实验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1、气体的制备、收集(1)气体发生装置:师—生回答:通常我们根据要制取的气体所需的反应条件(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反应物(药品)状态等来确定。

投影: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原则——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2)气体的收集装置:气体收集装置的设计原则——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小结】:气体发生装置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有关(2)检验和验满的方法归纳氢气的制取、收集方法2、气体的除杂、验证(1)用本装置作为除杂装置时进气管为_____ .装置装有浓硫酸可除去______;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可除去______;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______。

初中化学材料综合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材料综合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材料综合实验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3.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化学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

2. 化学试剂:酸、碱、盐等。

3. 教案、PPT、实验报告模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化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实验室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

2. 讲解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如如何正确使用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

3. 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三、实验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实验项目。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正确使用化学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四、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10分钟)1.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2.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3. 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和知识点。

2. 学生提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报告模板,完成实验报告。

2. 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化学材料综合实验,使学生了解了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实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不熟悉,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较弱。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综合练习(3篇)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综合练习(3篇)

初中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综合练习(3篇)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标志表示剧毒药品?()A. 红色圆形B. 绿色三角形C. 蓝色方形D. 黑色菱形2. 下列哪个仪器用于加热液体?()A. 烧杯B. 量筒C. 试管D. 玻璃棒3. 使用酒精灯时,以下哪个做法是正确的?()A.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 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 用嘴吹灭酒精灯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二、填空题1. 化学实验室中,存放药品的瓶子上应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标签。

2. 常见的化学实验室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解答题1. 请简述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 请列举至少5种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及其主要用途。

综合练习二: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实验操作是正确的?()A. 将浓硫酸直接倒入水中稀释B. 用手直接接触化学试剂C. 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操作D. 将实验废弃物倒入水池2. 下列哪个实验现象是正确的?()A.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 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氢气C.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二、填空题1. 在实验操作中,取用药品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现象描述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三、解答题1. 请举例说明如何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 描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综合练习三:实验设计与实验结论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实验设计不合理?()A.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时,使用相同浓度的稀盐酸B. 研究化学反应速率时,改变反应物的浓度C. 验证气体的生成时,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 确定物质的组成时,进行多次实验以排除偶然误差2. 下列哪个实验结论是正确的?()A. 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氢气B.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C.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二、填空题1. 实验设计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范文三篇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范文三篇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范文三篇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范文三篇【篇一】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内容与分析(一)内容;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

(二)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识别、药品取用规则、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方法。

指的是认识仪器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用规则;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方法,其核心是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实验室规则、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了解药品取用规则。

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训练,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做好规范操作的示范、分析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

二、目标及分析(一)目标:1、能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2、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3、学会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4、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分析:1、“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是指看到仪器图形能写出仪器名称,同时能说出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知道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就是能记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3、“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就是指习惯的形成及独立操作能力的形成,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独立进行物质的取用、药品的加热及仪器的洗涤等操作。

三、问题诊断分析学习本课题时,同学可能会出现两种态度:一是对实验基本操作无所谓——动手做,不如用脑记;二是有恐惧心理——不敢动手,怕危险。

以上两种态度均不利于学习,教学时要注意纠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讲到药品的取用时,为了给学生做好示范,借助信息技术播放“粉末固体取用”、“块状固体取用”和“液体取用”三个视频。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化学实验室简介→仪器识别→药品取用规则→托盘天平的使用→连接仪器装置→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给物质加热→仪器洗涤。

初中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

初中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

初中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综合实验探究题★★★★★1、(2002)(5分)某气体可能由H2、CO 、CO 2、H 2O 、H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气体通过有关装置时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试推断:(1)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

(2)该气体中一定没有 ,理由是 2、(2003)(5分)用下图所示的仪器组装一套实验装置,并完成下列实验任务:①用干燥的..CO 还原请回答下列问题:A BCDEAabCfDB(1)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这套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仪器接口字母):()接(),()接(),()接()。

(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气体,后加热氧化铜的理由是。

(3)A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4)该套实验装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你提出的合理处理建议是。

3、(2004)(4分)某化学探究活动小组的小峰同学为了测定某不纯氧化铁试样(其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B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峰同学通过称量反应前、后D部分的质量,来计算试样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若按这一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则计算出的结果和实际值相比将(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3)对于小峰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方案,谈谈你的评价意见和建议: 。

4、(2005)(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工业“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后,知道:[提出问题]能否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 3的过程呢?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 。

[实验验证]如图16时该学习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时所用到的部分主要装置。

已知浓氨水遇生石灰产生大量的NH 3。

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A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径漏斗的橡胶塞,加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不漏气。

初中化学综合实验训练题(有答案)

初中化学综合实验训练题(有答案)

初中化学上册综合实验训练题(含答案)山西省怀仁四中 吴兴文一.实验与探究1.(2010新疆)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从空气中制取氮气” 时,提出以下实验方案:空气→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 气→除去氧气→氮气。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甲装置A 中所装溶液是 ___________;(2)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1)中得到的气体, 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小红选用红磷,小明选用木炭。

他们俩中有一位同学选用的药品不合理,理由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其密度与氮气的实际密 度有误差,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任写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汕头市)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 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 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 生CO 、CO 2、H 2S 、CH 4等。

II.H 2S 气体能与CuSO 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 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1:有CO 、CO 2、H 2S ;猜想2:有CO 、CO 2、CH 4; 猜想3:有CO 、H 2S 、CH 4;猜想4:有CO 2、H 2S 、CH 4; 猜想5:有CO 、CO 2、H 2S 、CH 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 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1)如果A 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_______成立; 如果B 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_______成立。

(2)在验证猜想1的实验中,装置C 中NaOH 溶液的作 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 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 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__________________,振荡。

化学初中综合实验教案

化学初中综合实验教案

化学初中综合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溶解度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将掌握溶解度的概念,并能够观察不同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烧杯、玻璃棒、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纯净水。

实验方法:
1. 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逐一加入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每次加入0.5g,并记录每次加入后的试管中的溶液状态。

2. 使用玻璃棒搅拌试管中的固体和水,观察反应过程。

实验步骤:
1. 取一个试管,添加0.5g硫酸镁。

2. 加入适量的水,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观察硫酸镁是否完全溶解,记录下来。

4.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加入硫酸钠和硫酸钾,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
1. 硫酸钠和硫酸镁能够完全溶解在水中,而硫酸钠的溶解度较低。

2. 通过观察三种实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学生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实验结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硫酸镁和硫酸钠具有较高的溶解度,而硫酸钾的溶解度相对较低。

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试管破裂。

2. 及时清理实验台面,避免混合试剂。

3. 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废液桶。

扩展实验:可以在溶解度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不同固体的溶解度实验,并让他们总结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案

初中物理化学综合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制备氧气和氢气实验,掌握氧气和氢气的制备方法、性质和用途。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剂瓶、酸性钠氯酸、锌粉、煤气生成装置、试管架、酒精灯、玻璃棒、火柴等。

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有实验器材和试剂,检查试验台面整洁,摆放好试管、试管夹和
试管架。

2. 制备氢气:取一些锌粉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底部稍微倾斜放置于试管架上,
注入适量的酸性钠氯酸溶液,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3. 收集氢气:用煤气生成装置收集生成的氢气,将试管的开口置于水中,收集氢气。

4. 制备氧气:取一些锌粉放入试管中,注入适量的酸性钠氯酸溶液,观察气体生成情况。

5. 收集氧气:用煤气生成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将试管的开口置于水中,收集氧气。

6. 实验结束:观察收集到的氢气和氧气的性质,记录实验结果,清理实验台面和器材。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操作要谨慎,避免酸性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中。

2. 注意锌粉和酸性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可能产生氢气,要注意收集氢气。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台面,将废弃物品分类处理。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氢气和氧气的制备方法,掌握了氢气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加深了对化学反应和气体性质的认识。

初中化学课本实验总结1-7单元-答案版_看图王

初中化学课本实验总结1-7单元-答案版_看图王

(3) 本实验还可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课题 2: 分子和原子 【实验 3-2】现象在静置的水中,品红在不断扩散 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活动与探究】
1、取少量滴有酚酞试液的水置于试管中,滴入 浓氨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10
11
2、现象: A 杯溶液颜色变红,B 杯无变化 原因: 分子总是不断运动,C 杯中氨分子运动到 A 杯中使酚酞溶液 变红。 课题 3 水的净化 【实验 3-3】实验目的:硬水和软水的区分 ①向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水是 硬 水,有大量 泡沫出现的水是 软 水。 ②加热或长久放置后有水垢产生的水是 硬 水。 【实验 3-4】实验目的:制取蒸馏水 装置:简易装置所需仪器 铁架台 、 酒精灯 、 石棉网 、 烧瓶 、 试管、烧杯 等。 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突然剧 烈沸腾 。 收集到的蒸馏水是 纯净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加热方法
4
5
【实验 1-10】现象: 产生 蓝色沉淀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蓝色沉淀逐渐变黑 Cu(OH)2△CuO + H2O↑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 1 空气 【实验 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 红磷 。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3)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 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 内并把塞子塞紧。等燃烧结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瓶中原空气的 1/5 体积 (5)结论:空气是是混合物; O2 约占约占空气体积的 1/5,可支持 燃烧; N2 约占约占空气体积的 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 于水 (6)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 1/5 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 实验综合20题-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满分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原卷版)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 实验综合20题-2020年中考化学考前满分必杀200题(尖子生专用)(原卷版)
2.碳酸钠、碳酸氢钠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重要的盐。
(1)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与碳酸氢钠(俗称_____),均为________色固体,水溶液均呈_______性,向它们的水溶液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均变红色。
(2)碳酸钠、碳酸氢钠均可与稀盐酸反应,其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但是,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是否相同?校兴趣小组同学针对于此,展开探究:
(4)甲同学用图D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50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乙同学利用图D所示装置,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_____换成_____,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步骤二:打开分液漏斗旋塞,逐滴加入稀硫酸,待气泡不再产生时,关闭旋塞,称出装置总质量为m2。
①球形干燥管中不用NaOH固体而用CaCl2固体的原因是__。
②小明同学认为(m1-m2)即为生成的CO2质量,小红同学认为小明的想法不合理,理由是_。
(4)某工厂化验室用20% NaOH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H2SO4,共消耗NaOH溶液20 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为(写出计算过程)。
③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图3所示实验。连通管除消除稀盐酸滴入占有体积引起的误差,还有______的作用。
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稀溶液(各滴2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时,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4所示,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表1。

初中化学综合实验——气体的制取、净化和除杂

初中化学综合实验——气体的制取、净化和除杂

初中化学中的实验组合题一般以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实验装置图,再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一、气体制取的仪器组合顺序制备纯净干燥气体的步骤是:1、实验仪器组装公式: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⑴ 制气装置的选择:A 所需药品的状态;B 反应条件⑵ 集气装置的选择:A 气体的溶解性;B 气体的密度⑶ 除杂质的试剂和干燥剂的选择:实验室制取的气体常常有酸雾或水份。

(4) 酸雾可用水、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或饱和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水份可用干燥剂如: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等除去.(5)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6)碱性干燥剂(NaOH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2、气体除杂的方法:A 水吸收法: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用水吸收。

(如HCl)B 酸碱吸收法:酸性气体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

(如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HCl。

)C 沉淀法:将杂质气体转变为沉淀除去。

(如用澄清石灰水除CO2)D 固化法:将杂质气体与固体试剂反应生成固体而除去。

(如除去O2用灼热的氧化铜)E 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所需气体。

(如除去CO中的CO2,可将气体通过炽热的炭粉)3、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质量,不引进新的杂质。

4、气体除杂的注意事项:A 选择除杂试剂:一般只能跟杂质起反应,而不能与被净化的气体反应。

B 除杂务尽:选择除杂试剂要注意反应进行的程度。

(如除去CO2时用氢氧化钠溶液比用澄清石灰水要好。

因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要大很多,因此其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C 有许多杂质要除去时,要注意除杂的顺序。

一般来说,杂质中有许多酸性杂质时,先除酸性较强的杂质;而水蒸气要放在最后除去。

初中化学实验整合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整合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整合教案
实验名称:观察酸碱指示剂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碱指示剂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掌握酸碱中间区域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酸碱指示剂(酚酞、甲基橙、溴蓝等)、酸性溶液(稀盐酸)、碱性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试管、滴管等。

实验步骤:
1. 将试管标号,分别取4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2. 逐滴加入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3. 记录观察结果,分析酸性和碱性溶液对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影响。

实验结果:
1. 酸性溶液中,酸碱指示剂酚酞呈现粉红色,甲基橙呈现橙色,溴蓝呈现黄色。

2. 碱性溶液中,酸碱指示剂酚酞呈现无色,甲基橙呈现黄色,溴蓝呈现蓝色。

实验结论:
1. 酚酞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无色。

2. 甲基橙在酸性溶液中呈现橙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黄色。

3. 溴蓝在酸性溶液中呈现黄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进而加深对酸碱的认识,为以后进行相关化学实验奠定基础。

化学初中综合实验教案

化学初中综合实验教案

化学初中综合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2. 让学生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实验一:制作酸碱指示剂实验原理:利用植物花瓣中的色素,制作酸碱指示剂。

实验步骤:(1)准备植物花瓣,提取色素。

(2)将提取的色素溶解在酒精或水中,制备指示剂溶液。

(3)用制备的指示剂溶液进行酸碱滴定实验。

2. 实验二:制取氧气实验原理: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实验步骤:(1)准备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将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氧气的产生。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并测定氧气的体积。

3. 实验三:制作简易净水器实验原理:利用过滤、吸附等原理,制作简易净水器。

实验步骤:(1)准备滤纸、石英砂、活性炭等材料。

(2)将滤纸铺在容器底部,加入石英砂,再放入活性炭。

(3)将混有泥沙的水缓慢倒入净水器,观察净水效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2. 评价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

3. 评价学生的实验结果,如制作酸碱指示剂的准确性、制取氧气的纯度和体积、制作简易净水器的净水效果等。

4.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天平、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材料:植物花瓣、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滤纸、石英砂、活性炭等。

3. 教学课件: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4. 参考教材:初中化学实验教材。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活动主题: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与实验
活动时间:2课时
活动对象:初中化学八年级学生
活动目标:
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中和反应的实验方法;
3. 能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力。

活动准备:
1. 实验器材:酸、碱溶液、酸碱指示剂、试管、试管架、滴管等;
2. 教师准备:整理实验器材,制作实验操作流程,准备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报告模板。

活动流程:
第一课时:
1.教师简要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讨论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流程,说明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分组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4.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规律。

第二课时:
1.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和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内容;
2.学生上台进行实验报告展示,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和提问;
3.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实验方法和实验规律,并写出实验心得体会。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与实验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中和反应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书写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综合题(有答案)

初中化学物质检验综合题(有答案)

方法归纳检验、鉴别物质的依据:从物质的物理性质方面:颜色、气味、溶解性、挥发性从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发生反应时要能产生气体、沉淀或颜色变化等现象从化学角度讲,鉴别是对已知物的种类进行辨认,其目的在于把几种物质区别开来。

一般说来,不需要将鉴别物质逐一进行检验,这和鉴定不同。

鉴定是用实验方法,鉴定物质的组成,然后确定物质是什么,或该物质中含有哪些成分。

根据实验确定某一物质的习题是鉴定题,物质的鉴定通常必须分别检验出阳离子和阴离子;根据实验区别几种已知物质的习题是鉴别题。

现谈谈鉴别物质的20种方法。

1.沉淀法待鉴别物质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进行鉴别。

例:如何鉴别Na2SO4溶液和NaNO3溶液。

使用BaCl2溶液鉴定。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2.气体法根据某物质加入某一试剂,是否有气体产生,予以鉴别。

例:有两瓶失落标签的固体,它们是Na2CO3和NaCl,如何鉴别.使用盐酸鉴别。

反应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3.过量法利用加入某种试剂,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消失,达到鉴别的目的。

例:怎样鉴别ZnCl2溶液和MgCl2溶液。

解:将两种待鉴别的溶液分别放入二支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均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滴加NaOH溶液,可看到有一支试管内的白色沉淀逐渐消失,另一支试管内无此现象。

则先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消失的试管内放的是ZnCl2溶液,另一支试管内是MgCl2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2++2OH—=Mg(OH)2↓Zn2++2OH-=Zn(OH)2↓Zn(OH)2+2OH-=ZnO22—+2H2O4.相互法利用物质间反应,现象不同而予以鉴别。

例:不用任何化学试剂,也不能加热,如何鉴别NaOH溶液和AlCl3溶液.解:根据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和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现象不同进行鉴别。

方法是:取一试管,将两种溶液中的任何一种倒入试管内,再用胶头滴管吸取另一种溶液,滴入几滴于试管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摇动仍不消失,则说明试管内放的是AlCl3溶液,胶头滴管内放的是NaOH溶液。

初中化学氧气相关实验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初中化学氧气相关实验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初中化学氧气相关实验综合测试卷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8分)1.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对此装置评价正确的是()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的质量B.红磷熄灭后立即读数C.该装置测量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定是21%D.此装置不使用导管,可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实验室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A. B.C. D.答案: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雾C.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答案: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物质燃烧4.潜水艇里需要配备氧气的发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

下列反应都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在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是()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电解水制取氧气C.常温下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取碳酸钠和氧气D.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答案: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氧气制取5.如图,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中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图象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催化剂6.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A. B.C. D.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气体制取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中盛放氯酸钾,b中盛放二氧化锰,可以制取氧气B.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C.该装置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其原理与启普发生器完全相同D.b中储满某气体,通过a向b中注入水可将其排出,则该气体难溶于水且不和水发生反应答案:D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气体制取8.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B.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氢气的两倍C.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与电源正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答案:B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水的电解二、解答题(共2道,每道12分)1.请结合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综合实验题(1)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综合实验题(1)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综合实验题(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通过氢氧化钠固体干燥剂B.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的产物C.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D.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硝酸铵溶液、硫酸铵溶液、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取样装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微热,观察现象2.(2019·长春市)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一中可能导致集气瓶底炸裂的原因是:瓶中未预先放入少量或细沙;(2)实验二中加热片刻,观察到左侧棉花上的酒精燃烧而右侧棉花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3)实验三通过对比(选填试管编)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与水有关。

【解答】解:(1)铁丝燃烧时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是瓶底未放少量的水或是细沙的缘故,故填:水;(2)左侧棉花上的酒精燃烧而右侧棉花上的水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有可燃性的物质,故填:可燃物;(3)铁生锈与水有关,故需要对比的实验是AC,故填:AC。

3.(2019·淮安市)U型玻璃管是常见的化学仪器,在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1)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1所示,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4.(2019·淮安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

(1)实验室依次编号为1、2、3、4的药品柜中,分别存放常见的酸、碱、盐和酸碱指示剂。

小刚欲使用熟石灰,他需从____2__号柜中取出。

(2)小刚发现盛放Na2CO3与NaCl两种溶液的试剂瓶标签脱落,为鉴别两种溶液,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为Na2CO3,则观察到溶液变为___红___色。

(3)小文从柜中取出标有“10% NaOH溶液”的试剂瓶,取少量样品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稀盐酸,发现产生气泡,判断该NaOH溶液中有Na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______。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初中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一、实践目的:
1. 熟悉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和操作方法。

2. 锻炼科学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进行几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实验材料:
酸、碱、指示剂、试管、试管夹、燃烧器等。

四、实验步骤:
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将少量盐酸倒入试管中,加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的变化;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溴甲酚蓝指示剂,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的变化;
将两个试管中的液体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
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加入几滴溴甲酚蓝指示剂,液体颜色变蓝;
将少量亚硫酸铜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的变化;
将两个试管中的液体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分析:
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中,当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后,液体呈中性颜色。

2.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中,溴甲酚蓝由蓝变为黄,淀粉溶液由白色变为蓝色。

六、总结与讨论:
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

2. 探究化学反应中指示剂的作用。

3. 表述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注意事项:
1. 操作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溅洒。

2.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仪器和工作台。

以上为本次化学综合实践课的教案,欢迎学生们积极参与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祝实验顺利!。

初中化学综合题

初中化学综合题

初中化学综合题1、某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测得碳酸饮料的pH ________ 7(填“<”或“=”或“>”)。

⑵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⑶本次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图6~图9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

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________ 。

图6 图7 图8 图9⑷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________ (填一项)等优点。

2、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探究一: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查阅资料】Na2CO3溶液是碱性;KCl溶液、BaCl2溶液显中性、BaCO3难溶于水。

(1)检验样品是否变质。

检验样品成分中是否含碳酸根的实验方法(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再滴加________。

A.盐酸B.KCl溶液C.BaCl2溶液D.Ba(OH)2溶液E.酚酞试液探究二: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的体积分数【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1。

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

【操作步骤】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2.0cm;实验结束后,根据①中的标记,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总复习一一化学实验综合
【本讲主要内容】
初中总复习一一化学实验综合【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
3.物质的检验
4.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物质性质的实验
(1) 气体的发生装置
图1加热固体制气休图2固体和液体反应制气体
(2) 气体的收集装置
图3排水集气法图4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图5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①排水集气法
②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③向下排空气集气法(集气瓶口向下)。

(3)气体验纯与验满方法
(4)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使用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5.
6. 常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法
(2)蒸发法
(3)结晶法
(4)沉淀法
(5)气化法
(6)转化法
(7)溶解法
(8)吸收法
7. 课本上的重点实验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燃烧的条件
(3)分子的运动
(4)水的组成
(5)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8. 要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认识基本的化学仪器、了解其用途及使用时注意事项
【解题方法指导】
[例1]下列几项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通入氢气立即给氧化铜加热,实验结束时,撤掉氢气后停止加热。

B.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C. 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移去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 皮肤上沾上浓硫酸,立即用水冲洗。

解析:A的操作错误,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目的是赶走试管里的空气,避免引起爆炸。

当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使铜在氢气流中冷却下来,再停止通入氢气,目的在于防止铜在高温下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所
氧化。

B的操作正确。

因为氢气为可燃性气体。

实验测定,空气里如果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 74.2%这个范围,点燃时就会爆炸。

因此,我们在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C的操作错误。

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会使水槽中的水倒吸回试管,使试管炸裂。

因此,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拿出来,然后再撤酒精灯。

D的操作错误。

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皮肤上沾上浓硫酸,当接触水时会放热,进一步腐蚀皮肤。

正确的操作是先用布试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

答案:B
[例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不要求回收杂质),把适当的试剂,操作方法的序号写在相
应的括号中:
A. 加适量盐酸,过滤
B. 加适量水,过滤,蒸发
C. 加适量水,过滤
D. 加热(或高温灼烧)
E. 加热,加适量水,过滤
F. 加适量盐酸,蒸发
①碳酸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
②氯化钾粉末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钾()
③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
④氢氧化钠粉末中混有少量碳酸钙(
⑤炭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
解析:① 碳酸钙难溶于水,而碳酸钠能溶于水,根据二者溶解性不同,即采取加适量水、过滤的方法进行除杂和分离。

②本组两种物质均能溶于水,因此不能用上法分离,可设计将碳酸钾转化为氯化钾的方法,采用加适量盐酸、蒸发的方法除去所含有的杂质。

转化的方程式如下:
K2CO+2HCI= 2KCI+C3 +HHO
③本题欲除去碳酸钙,往往有人用溶解过滤法分离,这是不妥当的。

因为氧化钙不易
溶于水,而且溶于水的部分又会转化成氢氧化钙,这样无法达到除杂的目的。

很显然可以利
用高温煅烧的方法使碳酸钙转化为氧化钙。

其反应方程式为:CaCO高温CaO + CO2 f
④本题可利用二者的溶解性不同来进行分离,但是仅仅采取溶于水,过滤的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经过蒸发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⑤本组若采用高温加热使碳还原氧化铜的方法,虽然能除去氧化铜,但是生成的铜仍
混在炭粉里,实际上是除了一种杂质又带入了另一种杂质,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可利用氧化
铜能与盐酸反应转化为能溶于水的氯化铜,而炭粉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的性质采用加适
量盐酸,过滤的方法除去杂质。

其反应方程式为:CuO+2HCI=CuQ+HO
答案:C、F、D B、A
启示:从上述几组除杂题可以看出,除杂的方法可采取物理方法(即①)也可采取化学
方法进行转化,使加入的试剂跟杂质反应与原物质不反应,使杂质转化为气体、沉淀或原有
的物质,达到除杂的目的,但注意一定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化学实验在中考试卷的比例约占总分的25%且内容逐年有所增加,重点知识的重现
率很高,覆盖率达到40鳩上。

我们在化学实验的复习中,不但要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取、几种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装置和物质的检验等基本要求,更要注意提高实验操作、设计和分析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

对每个实验要在深刻理解其
原理的基础上,弄清操作原理要点、观察方法、思考重点,以及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说理要科学,表达要准确)。

【典型例题分析】
[例1]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 用过滤的方法分离NaCI与NaNO的混合物
B. 向某无色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存在SQ2—
C. 将H2、O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试管,以除去氢气
D. 用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解析:A中NaCI与NaNO均易溶于水,不能通过过滤分离;B中由可能存在Ag+; C加
热条件下H2与Q会反应且可能引起爆炸;D因镁粉和铝粉可溶于盐酸并与之反应而除去。

答案:D
说明:实验方案设计的综合问题,要求掌握各自的方法和要点。

[例2]向盛有镁、氧化铜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 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的化学
式为 _____ 。

解析: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 NaOH 溶液剩余,同时有 NaOH 与HSQ 反应生成的NstSQ 。

答案:NaOH NazSQ
说明:可忽略反应过程,直接从反应本质来分析问题。

[例3]根据下列给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
在做甲烷燃烧实验时,点燃前必须要 ___________________ ,否则会发生危险。

(2) 若用装置C 制取CO ,并把CO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较长时间一直未观察到石灰水 变浑浊,其原因是生成的 CQ 中混有 ______________ 气体。

(3) D 是用CO 还原CuO 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时,① 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②中 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

尾气应该 ___________ ,以防止和控制尾气中的 __________ 对空气的污染。

答案:(1)B ;检验甲烷的纯度
(2)氯化氢
(3)黑色的CuO 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气球收集或点燃;一氧化碳 说明:关于气体制备的知识迁移题应明确所制备气体的特性,反应物的特点等。

L —
4-— 'T
-JG 3
r n
L,
A
CuO
CO
尾气
大理石
D
澄清 石灰水
……二浓盐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