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答司马谏议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学问的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 盖儒者所争,尤在 别注重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 名实,名实已明, 如果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 而天下之理得矣。 那么天下的大道理也就清晰了。现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 以为侵官、生事、 (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 征利、拒谏,以致 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 天下怨谤也。某则 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 以为受命于人主, 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却认为从皇 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 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 廷,以授之于有司, 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 不为侵官; (这)不能算是侵夺官权;
4
写作背景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 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 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 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第 二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 信,列举了新法的弊端,要他放弃新法,恢复了 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 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 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 法的决心。
18
5.文章针对司马光对变法的指责,王安石是怎样回答的?
信中主要针对王安石指责变法的侵官、生事、征利、 拒谏、致怨着五事一一给予驳斥,进而为自己辨明。在 驳斥前,先提及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 天下之理得矣",再摆出司马光在长信中所指责的实施 新法的五大弊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即 所要驳的谬论。然后逐一分析所谓的"侵官、生事、征 利、拒谏、致怨",为己辨明,进而针锋相对而又入情 入理地批驳了对方的观点。结论同中有变,对前四点的 驳斥,均是以"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 谏"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作结。对"致怨"的驳斥,则采 用不屑一驳的态度,此处无声胜有声。
名词,计划,主张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 义而后动读duó ,动词,考虑 (6)度度 . 而修之于朝廷名词,制度,法度 议法度 .
8
致天下怨谤也连词,表结果,以致 以 . 以授之于有司连词,表顺承 . 兴利除弊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 (7)以以 .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介词,把 . 在位久 介词,拿,用 如君实责我以 .
5
相关链接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 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 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 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 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 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 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 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 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 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 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 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 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 神宗去世而告终。
对"致怨"的驳斥,先采用不屑一驳的从容态度:告 之对方,早料到如此,不值得一提,更无须驳了。接着 以犀利的文笔插入一句对士大夫现状的介绍,再转一笔 强调是皇上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顾众人反对,不 量政敌多少,辅助皇上实施改革,这也难怪那些既得利 益而因实施新法受损的人对我"汹汹然"。以反问收结, 加强肯定语气,增强了结论的不可置疑性。这样举重若 轻对待"汹汹然"的"怨诽",尽显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 风度。
B.胥怨xū 怨谤bàng 膏泽gāo
C.卤莽lŭ
D.会晤wù
23
重念chóng 盘庚gēng
儒者rú 难壬人nán
2.下列各项中“度”字的读音与“度义而 后动”中相同的有:( AB )
A.以己度人
B.审时度势 C.豁达大度 D.置之度外
(其他练习详见《探究学案》“自主学习”)
24
一、教材PXX:X题,X题,X题. 二、《探究学案》课后分级训练PX:X题,X题
(1)窃 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 古义: 谦词,私下,代“我” 。 今义:偷。 (2)于反复 不宜卤莽 .. 古义: 书信往来 (3)不任区区向 往 之至 ... . ①区区 古义: 。 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情意诚挚
。
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10
②向往 古义:
仰慕
。
今义: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4)不复 一一自辨 . 古义: 再,又 。
13
我王安石说:昨天承蒙(您来信) 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 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 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 是因为我们)所坚持的政治主张 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 想要(向您)勉强作解释,(但) 终究一定(是)不能蒙受(您) 考虑(我的意见),所以(我) 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 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再三考虑 君实对我的重视厚遇,在书信往 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 详细地说出我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今义:重复;答复。
4.词类活用
(1)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 事 事( .
名词活用为动词,做
)
(2) 以膏泽 斯民(名词活用为动词,给以好处) ..
11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
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者,„„也”表判断)
(2)省略句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句前省略主语“此”)
15
至于怨诽(fěi)之多, 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怨恨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这样的。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 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 士大夫多以不恤 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 (xù)国事、同俗 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 自媚于众为善,上 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 乃欲变此,而某不 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 量敌之众寡,欲出 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 力助上以抗之,则 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 (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 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 盘庚(gēng)之迁, (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 胥怨者民也,非特 (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 朝廷士大夫而已。 以反对);
②无由会晤(句前省略主语“吾”,即王安石)
(3)倒装句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介词结构后置)
12
文本解读
某启:昨日蒙教,窃 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 之日久,而议事每不 合,所操之术多异故 也。虽欲强聒guō , 终必不蒙见察,故略 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于反复不宜卤莽,故 今具道所以,冀君实 或见恕也。
第七单元
2 9
1
答司马谏议书
新课导入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知识链接 文言积累
文本解读
整体感知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2
新课导入
邓小平是“中国二十一世纪改革家”,
而北宋也造就了一位改革家,那就是被列
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王安石.
3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晚年退居江宁(南京),封荆国 公,世称“王荆公”。他是北 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 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 词、散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 就,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 “以适用为本”。著作有《临 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 集》。
25
本课时讲解结束,同学们如果还有 疑问,请与老师或其他同学一起合作探 究吧!
26
19
合作探究
1.根据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你觉得天下“怨
wenku.baidu.com
谤”、众人“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和高 利贷者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激烈反对。
20
2.一句"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展现 了王安石无所畏惧的政治家的胆略,说说课文中 哪些地方展现了王安石的政治家胆略?
17
整体感知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 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 “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 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4.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 么作用? 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
侵官读wé i,动词,是 不为 . 天下理财 介词,替,给 为 . 同俗自媚于众为 善读wé i,动词,当做 . (8)为 而不汹汹然介词,因为 则众何为 . 未能助上大有为 读wé i,名词,作为 . 守前所为而已读wé i,动词,做 .
9
3.古今异义
14
举先王之政, 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 以兴利除弊, 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 业、消除(种种)弊病,(这) 不为生事; 不能算是制造事端;为天下治 为天下理财, 理整顿财政,(这)不能算是 不为征利; (与百姓)争夺财利;抨击不 辟邪说, 正确的言论,责难巧言谄媚的 难壬(rén)人, 小人,(这)不能算是拒绝接 不为拒谏。 受(他人的)规劝。
7
此也动词,像 则固前知其如 . (3)如 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连词,如果,假如 如 . 得矣 名词,道理 而天下之理 . (4)理 财动词,治理,整理 为天下理 .
察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终必不蒙见 . (5)见 可悔故也动词,看见 是而不见 .
21
3.如果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这封信,他会怎么样? 司马光收到王安石的信后,一方面会为王安 石雄辩的才能折服,另外一方面也会看到王安石 变法态度的坚决,又会很恼火,他可能会纠集更 多的保守派公开和王安石作对,使王安石的变法 不能顺利进行。
22
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强聒guō 希冀 jì 不恤 xù
6
检查预习
1.通假字
于反复不宜卤莽“卤莽”通“鲁莽”,粗疏草率 ( ,冒失无礼 )
2.一词多义
每不合名词,事情 而议事 . (1)事 事 动词,做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 . 也 名词,缘故,原因 所操之术多异故 . (2)故 略上报连词,因此,所以 故 .
16
盘庚不为怨者故 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 改其度,度义而 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 后动,是而不见 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 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 可悔故也。如君 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 实责我以在位久, 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 未能助上大有为, 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 以膏泽斯民,则 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 某知罪矣;如曰 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 今日当一切不事 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 事,守前所为而 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 已,则非某之所 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 敢知。 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