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局部解剖学-头部PPT课件
![局部解剖学-头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908d1c8e9951e79a892748.png)
颅部又分为颅顶和 颅底两部分。
颅部 面部
5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眉弓superciliary arch : 为眶上缘上方的弓形隆起, 其内侧份的深处为额窦。 眉弓向后适对大脑额叶下 缘。
2、眶上切迹supraorbital notch (眶上孔supraorbital foramen) 位于眶上缘的中、内 1/3 交 界处,有眶上神经和血管经 此通过。
垂线。
垂直线向上延伸,与矢状线相交。
12
(二)体表投影
六个投影: ①脑膜中动脉: 主干相当于前垂直线与下水平线的交点, 前支经过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 后支经过后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
13
(二)体表投影
六个投影:
②中央沟:
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交点至后垂直
线和矢状线交点的连线上的中垂直线和后垂直线之间的一段。
22
(3)帽状腱膜 epicranial aponeurosis 坚韧,前连额肌;后连枕肌。两侧与颞浅筋膜相续。 帽状腱膜的横向裂伤,需仔细缝合。 手术切口应尽可能选择纵行。
23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又称腱膜下间隙 疏松结缔组织层,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 此间隙内有静脉网,并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 和颅内硬脑膜窦相通。故此如若感染,可继发颅骨 骨髓炎,甚至颅腔内感染。所以,临床上常称此层 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5)颅骨外膜 是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借少量疏松结缔组织与颅 骨相连。易分离,但骨缝 处与缝韧带结合紧密。骨 膜下的感染或血肿,仅局 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
10
二、表面解剖 耳屏、下颌角、前囟点、人字点、星点、上项线。
11
(二)体表投影
六条标志线:
①下水平线:通过眶下缘与外耳
颅部 面部
5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眉弓superciliary arch : 为眶上缘上方的弓形隆起, 其内侧份的深处为额窦。 眉弓向后适对大脑额叶下 缘。
2、眶上切迹supraorbital notch (眶上孔supraorbital foramen) 位于眶上缘的中、内 1/3 交 界处,有眶上神经和血管经 此通过。
垂线。
垂直线向上延伸,与矢状线相交。
12
(二)体表投影
六个投影: ①脑膜中动脉: 主干相当于前垂直线与下水平线的交点, 前支经过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 后支经过后垂直线与上水平线的交点。
13
(二)体表投影
六个投影:
②中央沟:
前垂直线与上水平线交点至后垂直
线和矢状线交点的连线上的中垂直线和后垂直线之间的一段。
22
(3)帽状腱膜 epicranial aponeurosis 坚韧,前连额肌;后连枕肌。两侧与颞浅筋膜相续。 帽状腱膜的横向裂伤,需仔细缝合。 手术切口应尽可能选择纵行。
23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又称腱膜下间隙 疏松结缔组织层,头皮借此层与颅骨外膜疏松结合。 此间隙内有静脉网,并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 和颅内硬脑膜窦相通。故此如若感染,可继发颅骨 骨髓炎,甚至颅腔内感染。所以,临床上常称此层 为颅顶部的“危险区” (5)颅骨外膜 是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借少量疏松结缔组织与颅 骨相连。易分离,但骨缝 处与缝韧带结合紧密。骨 膜下的感染或血肿,仅局 限于一块颅骨的范围。
10
二、表面解剖 耳屏、下颌角、前囟点、人字点、星点、上项线。
11
(二)体表投影
六条标志线:
①下水平线:通过眶下缘与外耳
头颅CT解剖及诊断ppt课件
![头颅CT解剖及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4c09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5.png)
与X线平片比较优缺点分析
辐射剂量
头颅CT的辐射剂量较X线平片高,可能增加患者的辐射风险。
价格较高
头颅CT检查价格通常高于X线平片。
与MRI检查互补性分析
无辐射
MRI检查无辐射,对患者无损伤。
多参数成像
MRI可提供多参数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颅内病变。
与MRI检查互补性分析
• 功能成像:MRI可进行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有助于评估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 情况。
颅脑损伤评估与治疗决策支持
急性颅脑损伤
CT可快速准确地显示颅骨骨折、 硬膜外/下血肿、脑挫裂伤等急 性损伤表现,为临床急救提供重
要依据。
慢性颅脑损伤
对于脑积水、脑萎缩等慢性损伤 ,CT可明确病变程度及范围,为
治疗决策提供支持。
颅内压监测
通过CT测量脑室大小、中线结构 移位等参数,可间接评估颅内压
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颅缝
各颅骨之间的连接缝隙, 如冠状缝、矢状缝等。
颅底
颅骨底部结构复杂,包括 前颅窝、中颅窝和后颅窝 。
颅内主要血管与神经
大脑动脉环
位于脑底,由前交通动脉 、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 、两侧颈内动脉末段等组 成。
主要脑动脉
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 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 球及脑干等部位的血液。
主要脑神经
密度异常
如高密度影可见于出血、钙化 等;低密度影可见于水肿、梗
死等。
形态异常
如脑回增宽、脑沟变窄等提示 脑萎缩;局部脑组织肿胀提示 脑炎或肿瘤等。
脑室系统异常
如脑室扩大提示脑积水;脑室 变小提示颅内压增高。
蛛网膜下腔异常
大脑结构图图例 ppt课件
![大脑结构图图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ac8d4c27d3240c8547ef06.png)
ppt课件
13
垂体平面
ppt课件
14
红核黑质
ppt课件
15
女性人体解剖图 • 摘要:女性人体解剖图 女性内生殖系统。女性内生殖器, 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受精后,孕卵经输卵管 的输送进入子宫腔着床。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器官,内有许 多卵泡,能产生并排出卵子,分泌性激素,维持女性特有 的生理功能及第二性征。 •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阴 道是经血排出和胎儿自母体娩出的通道,又是性交器官。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受精卵在这里着床,逐渐生长发 育成成熟的胎儿,足月后,子宫收缩,娩出胎儿。女性从 青春期到更年期期间,如果没有受孕,子宫内膜会在卵巢 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及剥脱,产生月经。输卵管 具有输送精子和卵子的功能,并且还是精子和卵子相遇受 精的地方。受精后,孕卵经输卵管的输送进入子宫腔着床。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器官,内有许多卵泡,能产生并排出卵 子,分泌性激素,维持女性特有的生理功能及第二性征。 至绝经后,卵巢逐渐萎缩 ppt课件 16
女性人体解剖图
ppt课件
17
女性人体解剖图 子宫颈
• 子宫颈突出于阴道内,内含有腺体,可分泌一种 粘液,即宫颈粘液,这种粘液的性状和量的多少 , 与子宫内膜一样,受卵巢功能的影响并呈明显的 周期性变化。排卵期,在雌激素作用下,宫颈粘 液稀薄,有利于精子通过,与此同时,精子还能 从子宫颈粘液中摄取养分,增加其活力,促进精 子与卵子结合。而排卵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宫 颈粘液减少而粘稠,并可在子宫颈管内形成粘液 栓,使宫颈与外界分开,产生保护作用,同时, 不利于精子通过子宫颈。
ppt课件
25
女性生殖器官
• :女性人体结构解剖图:女性生殖器官。女性人体解剖图,女性人体结构图集包括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图。包括卵子,
头部局部解剖学
![头部局部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c7832b6384868762cbaed5e3.png)
毗邻:
上内方:垂体
下内方:蝶窦
后方:三叉神经节
(垂体肿瘤常压迫窦内神精经选课)件
81
精选课件
返回82
海绵窦穿行结构
精选课件
83
海绵窦及其交通
精选课件
84
Boundarie s
精选课件
4
精选课件
5
额结节 眶上切迹
眶下孔
精选课件
颏孔
6
上颞线
枕外隆凸
颧弓 乳突
下颌角 精选课件
翼点
眉弓
7
翼点
硬膜外血肿
精选课件
8
精选课件
9
精选课件
10
人字点
冠矢点
精选课件
11
第二节 面部
Ø可划分为眶区、鼻区、口 区和面侧区。
一、面部浅层结构
(一)皮肤与浅筋膜
精选课件
54
结构特点:
(1)皮肤
①有大量汗腺、 皮脂腺,易发 生疖肿。
②有丰富的血 管,外伤易出血, 但愈合快。
精选课件
55
(2)浅筋膜 有许多垂直的纤维隔连接皮肤和帽状腱膜,
形成许多小隔,内有脂肪、血管神经。
精选课件
56
颅顶部的血管和神经
精选课件
57
A. 动脉
B.静脉
颅顶的血管 Roof精选课b件lood vessels of the skull58
精选课件
61
(5)颅骨外膜 在颅骨表面疏松贴附,在骨缝处结合 紧密。骨膜下感染或血肿,常局限于 一块颅骨的范围。
精选课件
62
(二)颞区
1.范围
颅顶两侧,位于
上颞线与颧弓上
缘之间,前界为
人的头部结构解剖头骨ppt课件
![人的头部结构解剖头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720c5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7.png)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头部的骨架形状——立方体
1、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呈卵圆形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
1/3,脑颅部的前额区构成方形体。面颅部则由 颧骨区的扁平体块,上颌骨区的圆柱状体块、下 颌部区的三角形体块组成,约占头部2/3。
了颜面部分的宽窄,下颌骨呈楔形向前突出至下巴,上下颌
骨结合成圆柱状。额丘、眉弓、颧骨、下颌角在外形上有明
显突出的骨点。
颅骨前面观
颅骨侧面精观品课件 颅骨上面观 颅骨后面观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头部立方体约15.24CM 宽,20.32CM高和从前到后 19.05CM厚,立方体的底面 19.05CM长,15.24CM宽。部 分底面被脖颈挡住,但是从 下巴和下颚的下面能看到, 再从背面看它就是头骨的底 边。
精品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精品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5、头骨各组成部分的形体结构
A、前额:方形,顶部进入头盖骨 B、颧骨部位:扁平 C、形成嘴和鼻的直立圆柱形状 D、下颌:三角形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头骨的形体结构
头部的骨架形状——立方体
1、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脑颅呈卵圆形脑颅呈卵圆形,占头部的
1/3,脑颅部的前额区构成方形体。面颅部则由 颧骨区的扁平体块,上颌骨区的圆柱状体块、下 颌部区的三角形体块组成,约占头部2/3。
了颜面部分的宽窄,下颌骨呈楔形向前突出至下巴,上下颌
骨结合成圆柱状。额丘、眉弓、颧骨、下颌角在外形上有明
显突出的骨点。
颅骨前面观
颅骨侧面精观品课件 颅骨上面观 颅骨后面观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头部立方体约15.24CM 宽,20.32CM高和从前到后 19.05CM厚,立方体的底面 19.05CM长,15.24CM宽。部 分底面被脖颈挡住,但是从 下巴和下颚的下面能看到, 再从背面看它就是头骨的底 边。
精品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精品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5、头骨各组成部分的形体结构
A、前额:方形,顶部进入头盖骨 B、颧骨部位:扁平 C、形成嘴和鼻的直立圆柱形状 D、下颌:三角形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颅脑基本解剖医学PPT课件.ppt
![颅脑基本解剖医学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2d5d2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7.png)
正常松果体增强明显
28
29
30
松果体
31
正常解剖 垂体
正常垂体前叶为均匀等信号,其上缘平直或略
凹陷,正常垂体的最大高度根据不同的人群有
不同的标准,称之为“6, 8, 10, 12”(mm)原
则
后叶较小,通常为T1WI高信号(脂肪抑制后仍 为高信号),反应正常抗利尿激素功能的完整
性(下丘脑、漏斗及垂体后叶轴)
环池:包绕中脑大脑脚外侧面
61
正常解剖 脑池
四叠体池:位于中脑四叠体背面与小脑上蚓前 缘之间
62
正常解剖 脑池
鞍上池:位于蝶鞍上方,前界为额叶直回, 后界为桥脑基底部前缘,两侧界为海马旁回 钩。池内有视交叉、视束、基底动脉环、颈 内动脉、垂体蒂、动眼神经、鞍背等。
63
64
正常解剖 脑池
包含垂直部(部位于岛叶与额、颞叶之间)和水平部(位 于颞叶与额、顶叶之间)
可见明显流空血管影(大脑中动脉主要分支) 颞叶外侧面(由上而下):颞上回(听觉皮层)、颞中回
和颞下回 颞叶内侧面:海马结构(海马及齿状回等)和海马旁回等
6
正常解剖 区分端脑各叶的主要沟和裂
半球纵裂:将大脑半球分为两侧半球,与位于 中线的鞍上池和四叠体池相延续
正常解剖
端脑(大脑) 间脑 中脑 桥脑 延脑 小脑
脑的组成
1
2
端脑(大脑)
3
正常解剖 区分端脑各叶的主要沟和裂
中央沟:将额叶和顶叶分开。是大脑凸面最深 的一条脑沟
前方:额叶中央前回——运动皮层 后方:顶叶中央后回——感觉皮层 额叶前下方(由内向外):直回、内侧眶回、外侧
眶回 额叶外侧面(由上而下):额上回、额中回、额下
回 两额叶内侧:大脑纵裂
28
29
30
松果体
31
正常解剖 垂体
正常垂体前叶为均匀等信号,其上缘平直或略
凹陷,正常垂体的最大高度根据不同的人群有
不同的标准,称之为“6, 8, 10, 12”(mm)原
则
后叶较小,通常为T1WI高信号(脂肪抑制后仍 为高信号),反应正常抗利尿激素功能的完整
性(下丘脑、漏斗及垂体后叶轴)
环池:包绕中脑大脑脚外侧面
61
正常解剖 脑池
四叠体池:位于中脑四叠体背面与小脑上蚓前 缘之间
62
正常解剖 脑池
鞍上池:位于蝶鞍上方,前界为额叶直回, 后界为桥脑基底部前缘,两侧界为海马旁回 钩。池内有视交叉、视束、基底动脉环、颈 内动脉、垂体蒂、动眼神经、鞍背等。
63
64
正常解剖 脑池
包含垂直部(部位于岛叶与额、颞叶之间)和水平部(位 于颞叶与额、顶叶之间)
可见明显流空血管影(大脑中动脉主要分支) 颞叶外侧面(由上而下):颞上回(听觉皮层)、颞中回
和颞下回 颞叶内侧面:海马结构(海马及齿状回等)和海马旁回等
6
正常解剖 区分端脑各叶的主要沟和裂
半球纵裂:将大脑半球分为两侧半球,与位于 中线的鞍上池和四叠体池相延续
正常解剖
端脑(大脑) 间脑 中脑 桥脑 延脑 小脑
脑的组成
1
2
端脑(大脑)
3
正常解剖 区分端脑各叶的主要沟和裂
中央沟:将额叶和顶叶分开。是大脑凸面最深 的一条脑沟
前方:额叶中央前回——运动皮层 后方:顶叶中央后回——感觉皮层 额叶前下方(由内向外):直回、内侧眶回、外侧
眶回 额叶外侧面(由上而下):额上回、额中回、额下
回 两额叶内侧:大脑纵裂
大脑解剖结构PPT课件
![大脑解剖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030b7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8.png)
韦尼克区是语言区的重要 组成部分,与口语理解和 书面语言理解有关。
视觉区
视觉区概述
视觉区是大脑皮质中处理视觉信 息的区域,包括物体的形状、大
小、颜色等。
初级视觉区
初级视觉区是视觉区的主要部分, 负责处理基本的视觉信息。
次级视觉区
次级视觉区负责处理更复杂的视觉 信息,包括物体的识别和空间关系 的理解等。
中央前回
中央前回是运动区的主要 部分,控制身体的自主运 动。
基底节
基底节是运动区的关键结 构,包括纹状体、丘脑和 黑质,与运动的协调和平 衡有关。
语言区
语言区概述
语言区是大脑皮质中处理 语言信息的区域,包括口 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布洛卡区
布洛卡区是语言区的主要 部分,与口语表达和理解 有关。
韦尼克区
大脑的主要功能
感知和运动功能
01
02
通过感觉系统接收和处理信息
通过运动系统产生反应和动作
03
04
认知和情感功能
通过记忆、思考、判断等过程进行认知活 动
05
06
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情绪反应
大脑的发育过程
01
02
03
04
胎儿期和婴儿期是大脑发育的 关键时期
大脑神经元数量和连接逐渐增 加
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不断优 化和调整
大脑的保护方法与注意事项
大脑保护的注意事项
1
2
重视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大脑恢 复和修复。
3
避免过度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大 脑有副作用的药物。
大脑的保护方法与注意事项
注意情绪调节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长时间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 绪中。
视觉区
视觉区概述
视觉区是大脑皮质中处理视觉信 息的区域,包括物体的形状、大
小、颜色等。
初级视觉区
初级视觉区是视觉区的主要部分, 负责处理基本的视觉信息。
次级视觉区
次级视觉区负责处理更复杂的视觉 信息,包括物体的识别和空间关系 的理解等。
中央前回
中央前回是运动区的主要 部分,控制身体的自主运 动。
基底节
基底节是运动区的关键结 构,包括纹状体、丘脑和 黑质,与运动的协调和平 衡有关。
语言区
语言区概述
语言区是大脑皮质中处理 语言信息的区域,包括口 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布洛卡区
布洛卡区是语言区的主要 部分,与口语表达和理解 有关。
韦尼克区
大脑的主要功能
感知和运动功能
01
02
通过感觉系统接收和处理信息
通过运动系统产生反应和动作
03
04
认知和情感功能
通过记忆、思考、判断等过程进行认知活 动
05
06
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情绪反应
大脑的发育过程
01
02
03
04
胎儿期和婴儿期是大脑发育的 关键时期
大脑神经元数量和连接逐渐增 加
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不断优 化和调整
大脑的保护方法与注意事项
大脑保护的注意事项
1
2
重视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大脑恢 复和修复。
3
避免过度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大 脑有副作用的药物。
大脑的保护方法与注意事项
注意情绪调节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长时间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 绪中。
脑部解剖PPT课件【23页】
![脑部解剖PPT课件【23页】](https://img.taocdn.com/s3/m/fcaaa2f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0.png)
-10-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1.基底核 (1)纹状体
纹状体
(2)屏状核 (3)杏仁体
尾状核 豆状核
新纹状体 壳 苍白球—旧纹状体
-11-
第11页/共23页
2.侧脑室 分四部分: 前角 — 伸向额叶 后角 — 伸入枕叶 下角 — 伸至颞叶 中央部 — 位于顶叶内
借左、右室间孔与第三 脑室相通
17-70 ,71
嗅三角 灰结节 乳头体 大脑脚 三叉神经 面神经
垂体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橄榄
第4页/共23页
嗅球 嗅束 视神经 前穿质 视束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脑桥 展神经 舌下神经 锥体 锥体交叉
小脑
-4-
边缘叶
隔区
扣带回 额上回
胼胝体沟
扣带回 海马旁回 钩
胼胝体干 穹窿
扣带沟
中央旁小叶
楔前叶
胼胝体 (压部)
3.视觉区 距状沟上、下方的枕叶皮质 (17区) 一侧视觉区接受双眼同
侧半视网膜来的冲动
17区
-8-
第8页/共23页
4.听觉区 颞横回 (41、42区)
5.平衡觉区 中央后回下端
6.嗅觉区 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
7.味觉区 中央后回下部(43区)
8.内脏运动中枢 边缘叶
-9-
第9页/共23页
-22-
第22页/共23页
感谢您的观看!
-23-
第23页/共23页
9.语言中枢 (1)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 -Broca 区(44、45区) (2)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 8区) (3)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22区) (4)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角回(39区)
局解头部PPT课件
![局解头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1e91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f.png)
鼻子的结构与功能
01
鼻子结构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组成,外鼻具有支撑和保护作用,鼻腔
内有嗅觉细胞和呼吸黏膜,鼻窦则是空气的共鸣腔。
02
鼻子功能
鼻子主要负责嗅觉和呼吸功能,使人能够闻到气味并吸入氧气、排出二
氧化碳,对人的健康和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03
鼻腔保健
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擤鼻涕习惯,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中耳炎等问
运动
思考
头部中的大脑是人类思维和意识的主 要器官,负责人的思考、记忆、情感 等高级神经活动。
头部中的脑干和小脑等结构能够控制 人体的运动,协调身体各部分的活动。
头部的重要性
生命维持
头部是人类生命维持的关键部位, 其中大脑控制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如心跳、呼吸等。
认知功能
头部是人类认知功能的主要载体, 其中大脑是人类思维和意识的源泉, 对人类的学习、记忆、情感等方面 具有重要作用。
06
头部感官器官
眼睛的结构与功能
眼睛结构
眼睛由眼球、眼附属器、眼球内 容物等部分组成,其中眼球是视 觉器官的主要部分,具有透光、
折光和成像功能。
眼睛功能
眼睛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 器官,通过视觉感知周围环境、 物体和色彩,对人的生活、学习
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视觉发育
新生儿出生时眼睛尚未发育完全, 需要经过数月的生长和发育才能 达到正常视力水平。家长应关注 孩子的视觉发育情况,及时发现
头部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出现脑梗塞或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总结词
头部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
详细描述
头部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 像学检查等,其中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以清晰地 显示血管病变情况。
头颅骨解剖课件PPT
![头颅骨解剖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4cb8c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e.png)
01 抗压力
头颅骨具有抗压性能,能 够抵抗外界施加的冲击力 和压力。
03 抗扭曲力
头颅骨可以抵抗扭曲力,
避免头部在运动过程中受
到损伤。
02 抗拉伸力
头颅骨可以抵抗拉伸力, 保护脑组织和神经不受损 伤。
04 抗剪切力
头颅骨可以抵抗剪切力,
避免头部在运动过程中受
到切应力。
05
头颅骨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头颅骨疾病的诊断方法
整形外科的临床应用
面部轮廓整形
了解头颅骨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在面部轮廓整形手术中准确评 估和设计手术方案。
头部整形
头颅骨的形态和结构对于评估和矫正头部畸形、制定合适的头部 整形手术方案至关重要。
耳部整形
耳部整形手术需要了解头颅骨的结构和毗邻关系,以避免并发症 并取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胎儿期和婴儿期
在胎儿期和婴儿期,头颅骨逐渐形成并发 育。
青春期
进入青春期后,头颅骨继续生长,但生长 速度较慢。
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进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后,头颅骨的生长 速度逐渐减慢。
成长期结束
成年后,头颅骨的生长停止。
02
头颅骨的解剖结构
颅顶面观
01
02
03
顶骨
两块顶骨构成了颅顶的中 央部分,并向前延伸形成 额骨,向后延伸形成枕骨 。
03 听小骨
包括锤骨、砧骨、镫骨等,与听觉有关。
头颅骨的功能
01 保护脑组织和头部器官
头颅骨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脑组织和头部器官,如 眼睛、耳朵和鼻子等。
02 参与听觉和嗅觉
头颅骨的听小骨和鼻腔结构参与听觉和嗅觉的传 导。
03 支持面部表情和咀嚼
头颅骨具有抗压性能,能 够抵抗外界施加的冲击力 和压力。
03 抗扭曲力
头颅骨可以抵抗扭曲力,
避免头部在运动过程中受
到损伤。
02 抗拉伸力
头颅骨可以抵抗拉伸力, 保护脑组织和神经不受损 伤。
04 抗剪切力
头颅骨可以抵抗剪切力,
避免头部在运动过程中受
到切应力。
05
头颅骨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头颅骨疾病的诊断方法
整形外科的临床应用
面部轮廓整形
了解头颅骨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在面部轮廓整形手术中准确评 估和设计手术方案。
头部整形
头颅骨的形态和结构对于评估和矫正头部畸形、制定合适的头部 整形手术方案至关重要。
耳部整形
耳部整形手术需要了解头颅骨的结构和毗邻关系,以避免并发症 并取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胎儿期和婴儿期
在胎儿期和婴儿期,头颅骨逐渐形成并发 育。
青春期
进入青春期后,头颅骨继续生长,但生长 速度较慢。
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进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后,头颅骨的生长 速度逐渐减慢。
成长期结束
成年后,头颅骨的生长停止。
02
头颅骨的解剖结构
颅顶面观
01
02
03
顶骨
两块顶骨构成了颅顶的中 央部分,并向前延伸形成 额骨,向后延伸形成枕骨 。
03 听小骨
包括锤骨、砧骨、镫骨等,与听觉有关。
头颅骨的功能
01 保护脑组织和头部器官
头颅骨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脑组织和头部器官,如 眼睛、耳朵和鼻子等。
02 参与听觉和嗅觉
头颅骨的听小骨和鼻腔结构参与听觉和嗅觉的传 导。
03 支持面部表情和咀嚼
头颅影像学解剖PPT课件
![头颅影像学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c2a8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c.png)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位于左右侧脑室 之间,其正常形态有助于 维持脑脊液的正常循环。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位于脊髓和大脑 之间,其正常形态有助于 维持脑脊骨折
X线平片或CT检查可见骨 折线,多见于颅盖骨。
颅骨肿瘤
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X线平片或CT检查可见颅 骨局部增厚或破坏。
内容概述
本课件将介绍头颅影像学解剖的 基本概念、头部主要结构的影像 学特征以及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
现。
通过展示各种影像学图片,帮助 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头部的结构和 功能,以及病变对头部结构的影
响。
本课件将采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和 丰富的图片,以便学习者快速掌 握头颅影像学解剖的相关知识。
02 头颅解剖基础
THANKS
头颅影像学解剖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头颅解剖基础 • 头颅影像学检查技术 • 头颅影像学正常表现 • 头颅影像学异常表现 • 病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头颅影像学解剖的基本知识,帮助医学生和医生更好地理解头部的结构和 功能。
背景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头颅影像学已经成为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 段。了解头颅影像学解剖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制作这个ppt课件,以便 更好地传授相关知识。
颅骨发育畸形
如先天性颅骨畸形、颅骨 缺损等,X线平片或CT检 查可见异常形态或结构。
脑异常表现
脑积水
CT检查可见脑室扩大,脑实质受压变薄。
脑肿瘤
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CT检查可见颅内占位 性病变,增强扫描可见强化。
脑血管病变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CT检查可见低密度或高密 度灶,增强扫描可见异常强化。
头部的冠状断层解剖课件
![头部的冠状断层解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594ab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b.png)
医学影像诊断
提高头部冠状断层解剖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学术研究的深入与拓展
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头部冠 状断层解剖领域的进步。
跨学科合作研究
联合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共同 开展头部冠状断层解剖的研究。
基础与应用研究结合
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的临床和科研工 作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枕叶分区
包括初级视觉皮质和次级视觉皮质等 区域,各区域在功能上有明确的分工。
枕叶与其他脑区的连接
与丘脑、下丘脑等区域有丰富的神经 纤维连接,共同参与多种生理活动。
04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的实 践应用
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1 2 3
辅助诊断病变
通过观察冠状断层图像,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 是否存在肿瘤、炎症或其他异常病变,为后续治 疗提供依据。
术前规划
医生可以根据冠状断层图像对手术进行详细规划,预测手 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从而制定更周全的手术 方案。
术中参考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冠状断层解剖图像可以作为手术过程 中的参考,帮助医生判断病变范围和位置,避免损伤重要 结构。
法医学中的应用
身份鉴定
01
在法医学中,通过比较受害者或嫌疑人的冠状断层图像与已知
与丘脑、下丘脑、脑干等区域有丰富的神经纤维连接,共同参与多 种生理活动。
顶叶的冠状断层解剖
顶叶概述
位于大脑中部,主要负责处理触 觉、温度、疼痛等体感信息,以 及空间认知和语言功能。
顶叶分区
包括主感觉皮质、体感皮质和联 络皮质等区域,各区域在功能上 有明确的分工。
顶叶与其他脑区的
连接
与丘脑、下丘脑、小脑等区域有 丰富的神经纤维连接,共同参与 多种生理活动。
提高头部冠状断层解剖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学术研究的深入与拓展
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头部冠 状断层解剖领域的进步。
跨学科合作研究
联合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共同 开展头部冠状断层解剖的研究。
基础与应用研究结合
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的临床和科研工 作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枕叶分区
包括初级视觉皮质和次级视觉皮质等 区域,各区域在功能上有明确的分工。
枕叶与其他脑区的连接
与丘脑、下丘脑等区域有丰富的神经 纤维连接,共同参与多种生理活动。
04
头部冠状断层解剖的实 践应用
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1 2 3
辅助诊断病变
通过观察冠状断层图像,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 是否存在肿瘤、炎症或其他异常病变,为后续治 疗提供依据。
术前规划
医生可以根据冠状断层图像对手术进行详细规划,预测手 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从而制定更周全的手术 方案。
术中参考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冠状断层解剖图像可以作为手术过程 中的参考,帮助医生判断病变范围和位置,避免损伤重要 结构。
法医学中的应用
身份鉴定
01
在法医学中,通过比较受害者或嫌疑人的冠状断层图像与已知
与丘脑、下丘脑、脑干等区域有丰富的神经纤维连接,共同参与多 种生理活动。
顶叶的冠状断层解剖
顶叶概述
位于大脑中部,主要负责处理触 觉、温度、疼痛等体感信息,以 及空间认知和语言功能。
顶叶分区
包括主感觉皮质、体感皮质和联 络皮质等区域,各区域在功能上 有明确的分工。
顶叶与其他脑区的
连接
与丘脑、下丘脑、小脑等区域有 丰富的神经纤维连接,共同参与 多种生理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头部概述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一、境界:图片
以下颌底、下颌支后缘、乳突、上项线、枕外隆 凸的连线与颈部分开。
二、分区:图片
以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线的连线分为颅部和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下页
.
2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返回
(二)体表投影:图片
下横线:两侧外耳门和眶下缘最低点的平面(FH平面)。
上横线:眶上缘最高点与FH平面平行的平面。
前纵线:颧弓中点与FH平面垂直的平面。
后纵线:乳突根部后缘与FH平面垂直的平面。
中央沟:上横线与前纵线的交点与后纵线与正中矢状面交点的连 线。此线前后各1.5cm的范围内分别代表中央前、后回。
.
3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头部概述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三、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额结节: 深面正对大脑两半球的额中回。 2.枕外隆凸:图片 其深层为窦汇。(在幼儿时不明显) 3.上项线: 图片 其深层为横窦、也是大、小脑的分界线。 4.乳突: 图片 居外耳门的后方,根部的前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在 乳突深层后半为乙状窦。(在行乳突根治术中、勿损伤面神经 及乙状窦) 5.颧弓: 图片 全长约3横指(5~6cm),于皮下可触及。其上缘相当于大脑颞 叶前端下缘、其深层为颞肌。
特点:
(1)此层疏松,外伤时易与骨膜分离,引起头皮撕脱;
(2)此层内积血/积脓时,可蔓延至整个颅顶;
(3)此层内有导血管,将颅内的硬脑膜窦与颅外的浅 静脉 相连,因此头皮或腱膜下间隙的感染可引起颅内感染。
下页
.
14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颅 顶(calvaria)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5.颅骨外膜:
为一层薄而致密的结缔组织膜,与颅骨外表面相连、易分离, 与颅缝结合紧密、因此骨膜下血肿常局限于某一块颅骨的范围 内、不向四周扩散,借此可与腱膜下积脓(液)相区别。
6.颅顶骨:图片
厚薄不一,成人平均厚度为5mm、在枕外隆凸处可达11~12cm、 颞区仅1~2mm。自4岁以后,逐渐分化为内、外板及板障。
骨颧突后方2.5~3.0cm的交点处。
9.眶下孔:图片
在眶下缘中点的下方0.5~1.0cm处(男性约0.83cm、女性约 0.79cm)。
10.颏孔: 图片
成人居下颌第2前磨牙根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连线的中点, 距正中线约2.5cm处。
下页
.
5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2.浅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并以许 多结缔组织小梁使皮肤与帽状腱膜紧密连接,将脂肪 分隔成无数小格。
特点:
(1)纤维隔间含有脂肪、血管、神经和淋巴管,故 此层在受感染或外伤出血时,易形成局部肿胀。
(2)外伤引起血管断裂时,血管不能退缩造成出血 较多,故应及时止血。
颅 顶(calvaria)
返回
.
17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颅 顶(calvaria)
局解概述
小儿的无板障、弹性较成人的大,故受暴力打击时,多发生凹陷性骨折。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外板
板障 内板
返回
.
18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颅 顶(calvaria)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下页
.
13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颅 顶(calvaria)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3.枕额肌及帽状腱膜:
帽状腱膜的横断伤时,由于额、枕腹的收缩而致伤口裂开, 故手术时需缝合、利于裂口的愈合和止血。
头皮:“1+2+3”的联合体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间隙):
为一薄层结缔组织,临床上称此层为颅顶的“危险区”。
(一)分区:图片 前界——眶上缘
额顶枕区 后界——上项线、枕外隆凸 两侧——上颞线 上界——上颞线
颞区 下界——颧弓
末页
下页
.
12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颅 顶(calvaria)
局解概述 (二)额顶枕区层次:图片
头部概述
1.皮肤:厚而致密,富含毛囊、汗腺、皮脂腺。易发 疖肿及皮脂腺囊肿。(临床上常用于植皮)
下页
.
4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头部概述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6.眶上孔:图片
居上缘的内、中1/3相交处、距正中线约2.5cm,有眶上血管和神 经穿出。额部手术局麻注射部位。 7.下颌角:
此处骨质薄、易发生骨折,此角向前有面动脉跨过。
8.翼点: 图片
多呈“H”形、有时可呈“N”,居颧弓中点上方4cm与额
面部
总目录
上项线
末页
返回
.
6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返回
.
7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返回
.
8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总目录Leabharlann 末页返回.
9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头部概述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三)颞区层次:图片
1.皮肤:较额顶枕区稍薄、移动性较大,有利于切口 缝合。
2.浅筋膜:前部较薄、后部较厚,此层脂肪较少。
3.颞筋膜:
浅层—为颅顶帽状腱膜向颞区延续而来的薄膜
深层—为致密结缔组织,起自上颞线、覆盖整个颞肌
4.颞肌:居颞筋膜深层深面,对脑膜和脑组织起到足 够的保护作用,故颞区为开颅术的常用入路。
5.颅骨外膜:较薄,紧贴颞骨表面、剥离困难,故此 区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
下页
.
19
外板——由骨密质构成
板障——内有板障静脉
内板——薄而脆,故称“玻璃样板”
受外伤时:外板暂时下陷→外力消失→恢复
内板→骨折→脑组织
末页
下页
.
15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颅 顶(calvaria)
返回
.
16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外侧沟:中央沟与上横线的分角线。
翼点:前纵线与上横线的交点处。
脑膜中动脉:前纵沟与下横线的交点,由此向上经翼点为脑膜中 动脉前支的体表投影。
.
10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返回
.
11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颅 顶(calvaria)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1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头部概述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一、境界:图片
以下颌底、下颌支后缘、乳突、上项线、枕外隆 凸的连线与颈部分开。
二、分区:图片
以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线的连线分为颅部和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下页
.
2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返回
(二)体表投影:图片
下横线:两侧外耳门和眶下缘最低点的平面(FH平面)。
上横线:眶上缘最高点与FH平面平行的平面。
前纵线:颧弓中点与FH平面垂直的平面。
后纵线:乳突根部后缘与FH平面垂直的平面。
中央沟:上横线与前纵线的交点与后纵线与正中矢状面交点的连 线。此线前后各1.5cm的范围内分别代表中央前、后回。
.
3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头部概述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三、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额结节: 深面正对大脑两半球的额中回。 2.枕外隆凸:图片 其深层为窦汇。(在幼儿时不明显) 3.上项线: 图片 其深层为横窦、也是大、小脑的分界线。 4.乳突: 图片 居外耳门的后方,根部的前方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在 乳突深层后半为乙状窦。(在行乳突根治术中、勿损伤面神经 及乙状窦) 5.颧弓: 图片 全长约3横指(5~6cm),于皮下可触及。其上缘相当于大脑颞 叶前端下缘、其深层为颞肌。
特点:
(1)此层疏松,外伤时易与骨膜分离,引起头皮撕脱;
(2)此层内积血/积脓时,可蔓延至整个颅顶;
(3)此层内有导血管,将颅内的硬脑膜窦与颅外的浅 静脉 相连,因此头皮或腱膜下间隙的感染可引起颅内感染。
下页
.
14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颅 顶(calvaria)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5.颅骨外膜:
为一层薄而致密的结缔组织膜,与颅骨外表面相连、易分离, 与颅缝结合紧密、因此骨膜下血肿常局限于某一块颅骨的范围 内、不向四周扩散,借此可与腱膜下积脓(液)相区别。
6.颅顶骨:图片
厚薄不一,成人平均厚度为5mm、在枕外隆凸处可达11~12cm、 颞区仅1~2mm。自4岁以后,逐渐分化为内、外板及板障。
骨颧突后方2.5~3.0cm的交点处。
9.眶下孔:图片
在眶下缘中点的下方0.5~1.0cm处(男性约0.83cm、女性约 0.79cm)。
10.颏孔: 图片
成人居下颌第2前磨牙根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连线的中点, 距正中线约2.5cm处。
下页
.
5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2.浅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并以许 多结缔组织小梁使皮肤与帽状腱膜紧密连接,将脂肪 分隔成无数小格。
特点:
(1)纤维隔间含有脂肪、血管、神经和淋巴管,故 此层在受感染或外伤出血时,易形成局部肿胀。
(2)外伤引起血管断裂时,血管不能退缩造成出血 较多,故应及时止血。
颅 顶(calvaria)
返回
.
17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颅 顶(calvaria)
局解概述
小儿的无板障、弹性较成人的大,故受暴力打击时,多发生凹陷性骨折。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外板
板障 内板
返回
.
18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颅 顶(calvaria)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下页
.
13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颅 顶(calvaria)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3.枕额肌及帽状腱膜:
帽状腱膜的横断伤时,由于额、枕腹的收缩而致伤口裂开, 故手术时需缝合、利于裂口的愈合和止血。
头皮:“1+2+3”的联合体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腱膜下间隙):
为一薄层结缔组织,临床上称此层为颅顶的“危险区”。
(一)分区:图片 前界——眶上缘
额顶枕区 后界——上项线、枕外隆凸 两侧——上颞线 上界——上颞线
颞区 下界——颧弓
末页
下页
.
12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颅 顶(calvaria)
局解概述 (二)额顶枕区层次:图片
头部概述
1.皮肤:厚而致密,富含毛囊、汗腺、皮脂腺。易发 疖肿及皮脂腺囊肿。(临床上常用于植皮)
下页
.
4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头部概述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6.眶上孔:图片
居上缘的内、中1/3相交处、距正中线约2.5cm,有眶上血管和神 经穿出。额部手术局麻注射部位。 7.下颌角:
此处骨质薄、易发生骨折,此角向前有面动脉跨过。
8.翼点: 图片
多呈“H”形、有时可呈“N”,居颧弓中点上方4cm与额
面部
总目录
上项线
末页
返回
.
6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返回
.
7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返回
.
8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总目录Leabharlann 末页返回.
9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头部概述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三)颞区层次:图片
1.皮肤:较额顶枕区稍薄、移动性较大,有利于切口 缝合。
2.浅筋膜:前部较薄、后部较厚,此层脂肪较少。
3.颞筋膜:
浅层—为颅顶帽状腱膜向颞区延续而来的薄膜
深层—为致密结缔组织,起自上颞线、覆盖整个颞肌
4.颞肌:居颞筋膜深层深面,对脑膜和脑组织起到足 够的保护作用,故颞区为开颅术的常用入路。
5.颅骨外膜:较薄,紧贴颞骨表面、剥离困难,故此 区很少发生骨膜下血肿。
下页
.
19
外板——由骨密质构成
板障——内有板障静脉
内板——薄而脆,故称“玻璃样板”
受外伤时:外板暂时下陷→外力消失→恢复
内板→骨折→脑组织
末页
下页
.
15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颅 顶(calvaria)
返回
.
16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外侧沟:中央沟与上横线的分角线。
翼点:前纵线与上横线的交点处。
脑膜中动脉:前纵沟与下横线的交点,由此向上经翼点为脑膜中 动脉前支的体表投影。
.
10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
末页
返回
.
11
局部解剖:头部局解
颅 顶(calvaria)
局解概述 头部概述 颅顶 颅底 面部 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