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正确且良好的目标(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定正确且良好的目标(一)
文/刘明轩
一个正确且良好的目标,不仅可以使我们明确方向,更可以使我们享受到在走向目标的旅程中的种种乐趣,体验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幸福。那么,什么是正确且良好的目标呢?所谓正确且良好的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能够让你感受到幸福的目标。
人人都渴望幸福。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
那么,怎样才能设定一个正确且良好的目标呢?要设定一个正确且良好的目标,必须同时兼顾2个方面:内在目标与外部目标。
内在目标就是要我们向内心深处探询,“我真正要的是什么?”、“真正让我感到幸福的是什么?”、“什么样的目标能够让我获得幸福感?”、“我要这个目标的意义是什么?”等等;
外部目标则是当内在目标(方向)确认了以后所确定的具体的、可预期的成果,如在多长时间内拥有多少金钱、获得怎样的职位等等,而这些可预期的成果可以是长期的和短期的。“为了实现让我感到幸福的目标(内在目标),我需要通过几个阶段来达成?”、“我如何做才能不断实现各个阶段的目标,并且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幸福的感觉?”、“要实现这些目标我将采取的策略和方法是?”、“具体的行动和行动计划是?”等等。
在如何有效地实现外部目标方面,我们已经有了诸如SMART这样的许多工具可以协助我们将目标具体化,并且作出实现这些具体目标的行动计划;而内在目标方面却少有人探询。然而,由于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是由其内在思想、意识和情感所决定的,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探询并理解内在目标的一些关键性因素,则将更有助于我们达成外部目标的实现。下面,我们通过3个方面来对内在目标进行初步的探询。
1.目标与成功
从整体而言,有目标的人的成功率要比没有目标的人大得多。有挑战性的、明确的目标(设定了时限和具体的成果)通常会带来更好的表现。设定目标就是用语言给自己的一种承诺,而承诺本身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
目标向我们自己及他人传达了一种克服困难的信念。假如把你的生命想象为一个旅程。你背着背包前进,忽然间出现了一堵墙阻挡了你的去路,你会怎么办?你是转身去避开?还是把你的背包扔到墙的另一头,然后想办法去穿过、绕过或是翻过它?
在1879年时,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宣布,他会在年底前公开展示电灯。事实上他之前的实验都是失败的。但他的做法就好像把背包扔到了墙的另一头,虽然他还面临很多的问题,然而在那年的最后一天,他真的成功了。在1962年时,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将会第一次把人类送上月球,而当时甚至连一些太空船所需的材料都没有发明,技术方面更是完全不到位,结果呢?他把自己以及美国宇航局都推到了挑战的面前。没有退路让人类又一次取得了成功。虽然口头上的承诺不一定保证目标实现,但它确实可以加强成功的几率。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当你真正决定兑现承诺的时候,命运也会开始帮助你。
如果不清楚这个事实,再好的想法与计划也将付诸东流。
一个目标,一个明确的承诺,可以集中我们的注意力, 帮助我们找到达到目标的最佳路线。目标可以简单到买电脑,或复杂到攀登珠穆朗玛峰。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信念是会自我实现的预言。当我们下定决心时,当我们把背包扔过墙头时,我们事实上已经相信了自己,相信了自身的能力。我们就可以去创造现实,而不只是对现实做出反应。
反思: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承诺过某一件事?你当时承诺的是什么?你目前对自己的承诺是什么?
2.目标的正确角色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和一群老僧人爬喜玛拉雅山。虽然这个年轻人是成员中最年轻的,但和那些老僧人相比,他反而是爬得最辛苦的。由于他只把注意力放在尽快登上山顶,总是被前面的山路所影响,无法享受攀登的乐趣,最终导致他失去了攀登的愿望和毅力。老僧人们当然也想登上山顶,但爬到山顶并不是第一要务。他们一旦确定了自己的方向正确之后,就轻松愉快地享受着他们的路途,而不会被前头的山路所困扰。
目标的作用,是为了帮助解放自我,这样我们才能去享受眼前的一切。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踏上了任何路程,那过程本身肯定不会有什么乐趣。如果我们不知道方向,甚至连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的话,那人生中每一个分岔路,就会变得非常的矛盾 好似向左向右都不错似的,原因是我们不知道方向,也不知道每条路的终点。我们无法享受旅途本身和风景以及美好的事物,只会被犹豫和迷惑所吞噬。我这么走可以吗?我在这里转弯会走到哪里去?所以,只有当我们确认目标之后,我们才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旅程本身。
当代关于“积极情感的作用”的研究表明,“追求目标,而不是达到目标,才是带来幸福和积极情感的要素。”目标是为了让我们能享受眼前。目标是意义而不是结局。因为只有将目标看作是‘意义’时,这样的目标才会激发出我们持久的、达成目标的内在动力(内驱力);而如果将‘结局’当成目标,虽然它也会促使我们达成我们想要的某一结果,但往往也可能会因为结果达成后没有获得真正的幸福感,反而使得这次的结果成为了向更高目标迈进的障碍(因为当我们将目标作为结局的话,一旦某一目标达成了,我们可能就会失去原有的内驱力,而沉溺于一时的成就感之中,从而忘却了我们在设定目标时的期望。)。
如果想保持幸福感,我们必须改变我们通常对目标的期望:与其把它当成一种结局(相信它可以使我们开心),不如把他看作意义(相信它可以加强我们旅途上的快乐)。当目标被认可为意义时,它会帮助我们去规划旅途上的每一 步,而不像被认为是结局时,它所带给我们只是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正确的目标认知,给我们的是一种安宁的感觉。
虽然目标是获得幸福的必需品,但它并不是全部。目标本身除了必须是有意义的之外,它所带给我们的在旅途上的快乐,也是不可缺少的。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正确目标,都可以带来一样的幸福呢?如果金钱对我有意义,而声望可以带给我快乐呢?其实,物质的追求和需要被关注的心态,都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对一些人来说,甚至是最重要的。既然这样,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只注重财富和名声是不是就够了呢?当然不是!
只有当我们把目标重点放在自我一致性(自我和谐)上,我们才可以更快乐;通过更好地设定目标,体现人生的快乐和意义,把我们的潜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