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句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
《⽂⾔⽂翻译》教案⽂⾔⽂翻译【学习⽬标】1、明确⽂⾔⽂翻译的原则2、掌握⽂⾔⽂翻译的常⽤⽅法并能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
3、让学⽣逐步体验成功的愉悦,以此激发学⽣学习⽂⾔⽂的热情。
【学习过程】⼀、导⼊翻译:⽲引上⾐,请毕其说。
⾐裾落,上⽈:“正⾔碎朕⾐矣”。
(注:选⾃《宋史·陈⽲传》,陈⽲时任左正⾔)(建议:先让学⽣翻译,⼀起分享,找⼀些不同的典型)⼆、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指⽤现代汉语的词对原⽂进⾏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意相对。
要求原⽂字字在译⽂中有着落,译⽂字字在原⽂中有根据。
句式特点、风格⼒求和原⽂⼀致。
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词义。
意译有⼀定的灵活性,⽂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三、⽂⾔⽂翻译的两⼤招式:1、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意思,不遗漏,不多余。
2、⽂从句顺明⽩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四、探究⽂⾔句⼦的翻译⽅法(⼀)第⼀组1、赵惠⽂王⼗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赵惠⽂王⼗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闻名于诸侯各国。
2、得楚和⽒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得到了楚国的和⽒璧。
⼩结:字字落实第⼀式——留凡国名、朝代、年号、⼈名、地名、书名、官职名、器物名、数量词、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的词,皆保留不动。
练习:1、读⽂⾔句⼦,找翻译不够准确的地⽅晋侯、秦伯围郑,以其⽆礼于晋。
《烛之武退秦师》译⽂: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礼。
分析:晋侯:对晋国国君的称呼,秦伯:秦国国君。
“晋侯”“秦伯”是专有名词,翻译时保留不动。
2、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阴之兰亭。
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能够翻译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和段落。
二、教学内容1.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2.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翻译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和段落。
三、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2.熟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能够翻译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和段落。
四、教学难点1.理解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翻译复杂的文言文句子和段落。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2.练习法:通过翻译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和段落,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互动法:通过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 讲授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20分钟)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包括句子结构、词类、词序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规律。
3. 练习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0分钟)教师通过翻译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和段落,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理解句子结构、分析词义、翻译词序等内容。
4. 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包括分析句子结构、翻译词义、调整词序等内容。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七、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2.学生能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学生能够翻译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和段落。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讲授法、练习法和互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翻译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文言语句翻译教案
译的能力。
目
3、通过训练,加强学生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掌握好高考文
标
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 1、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五字诀” 学
重 点
2、教会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教
学 难
五字诀在具体语段中的运用
点
教
学 方 讲练结合,归纳要点
法
教
具 准
多媒体课件
备
作
业 内
《赢在高考》语句翻译
学生口译
本点可略 讲
1、“留”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译: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学生可能
②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
概括不
录后序》)
学 生 讨 论 全,教师
译: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各 归纳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译:日日夜夜勤劳地工作,孤孤单单,受尽辛苦。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③填然鼓之 译:敲响战鼓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那里要知道他是生在我前还是后呢?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的特点: 删减法——文言中有些虚
点拨
路兵马。
③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 (以上三点可以概括出时间、地点、官职、人名不译,应保
留,进一步引导可以得出以下答案) 师生归纳该句翻译特点: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 小组讨论 学生归纳
考点 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考点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句子的基本结构特点,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通过翻译练习,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句子的基本结构特点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3. 典型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案例分析4. 练习题设计与解答5. 课堂小结与拓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文言句子的基本结构特点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3. 典型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句子的基本结构特点,翻译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句子的基本结构特点:分析文言句子的构成,讲解特殊句式。
3. 翻译方法和技巧讲解: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如直译、意译等,讲解翻译技巧。
4. 典型文言句子分析:选取典型的文言句子进行分析和翻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练习题设计与解答: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并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6. 课堂小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活动1.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文言句子结构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课堂氛围。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经典文言文段落,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和翻译,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文言文翻译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及时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文言文翻译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翻译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系统的文言文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准确的学习资料。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二、例题回顾: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
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
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
”……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
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
……译文:①不久郭崇韬进来(向庄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②陛下凭借最高道德来承受天命,上天用丰收的年成来显示吉祥。
解析:第一句:“俄而”应翻译成“不久”:“谢”意思是“道歉谢罪”,不要翻译成“感谢”:“因”是“通过”的意思。
“因”一般不作因为讲,而常作因此于是讲,如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第二句:第一个“以”是“凭借”的意思,是介词;后一个以是“才”,是连词。
“年”是“(好的)收成”,在《齐桓晋文之事》有:“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三、翻译的基本原则1.三字要领:“信”“达”“雅”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2.一句要求: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四、文言语句翻译方法归纳1、保留法(留):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翻译典型文言文句子。
3. 采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翻译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教学PPT。
2. 学生准备文言文课本和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文言文的趣味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学习氛围。
2. 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典型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翻译句子。
4. 互动教学(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翻译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板书文言文基本句式和词汇,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翻译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掌握情况。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提问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翻译一段文言文文本,要求准确无误。
2.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准备课堂测试。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堂测试1. 测试内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识别和运用。
2. 测试形式: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
3. 测试目的: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十、课后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翻译技巧。
3、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文言文翻译的“信、达、雅”原则。
(2)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3)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
2、难点(1)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实词的准确翻译。
(2)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特殊句式的正确转换。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对翻译有初步的认识。
2、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翻译技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翻译中的难点和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段简单的文言文,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让学生尝试翻译,从而引出文言文翻译的话题。
2、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1)“信”强调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含义,不随意增减或改变。
举例:“沛公军霸上”,应翻译为“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不能随意改变“军”的意思。
(2)“达”要求译文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比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翻译为“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语言表达要自然。
(3)“雅”注重译文的优美和文采,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较高的要求,先保证“信”和“达”。
3、文言实词的翻译(1)一词多义讲解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如“兵”,有“兵器”“士兵”“军事”等意思,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其具体含义。
例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中“兵”指“兵器”;“赵亦盛设兵以待秦”中“兵”指“士兵”。
(2)词类活用介绍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等词类活用情况。
如“沛公军霸上”中“军”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驻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使……变绿”。
(3)古今异义指出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语,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
文言文翻译六字方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掌握“留、删、补、换、调、贯”六字翻译法。
3. 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增强阅读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2. “留、删、补、换、调、贯”六字翻译法。
3. 实例分析及练习。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遇到翻译难题,你们通常如何解决?2.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有效的文言文翻译方法——“留、删、补、换、调、贯”六字法。
二、讲授新课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忠实原文,不随意增删。
- 译文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 尊重原文风格,保持文言文特色。
2. “留、删、补、换、调、贯”六字翻译法:- 留: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地理名、人名等。
- 删:删除无实际意义的虚词。
- 补:补充省略的成分,使句子完整。
- 换: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替换文言文中的古汉语词汇。
- 调:调整句子结构,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 贯串:将文中的句子连贯起来,使译文通顺。
三、实例分析1. 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六字法进行翻译。
2. 学生分组讨论,对句子进行翻译,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吗?2.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文言文段落,要求学生运用六字法进行翻译。
2. 学生独立完成翻译,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翻译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留、删、补、换、调、贯”六字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运用此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四、作业布置1. 预习课文,运用六字法翻译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
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文言文,尝试运用六字法进行翻译。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方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技巧,提高翻译准确性和流畅性。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3. 文言文翻译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翻译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3. 案例分析:分析文言文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 翻译练习: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5.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和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翻译练习,检查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掌握程度;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3. 期中期末考试:设置文言文翻译题目,评估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进步情况。
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2. 文言文翻译练习题;3. 教学PPT或教案手册。
教学时间安排:1. 章节一:文言文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讲解(2课时);2. 章节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2课时);3. 章节三:文言文翻译技巧讲解(2课时);4. 章节四:翻译练习和解答(2课时);5. 章节五:总结和复习(1课时)。
六、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分析;2. 针对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型的专项训练;3. 提高文言文翻译准确性的策略。
七、教学方法:1. 采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2. 采用模拟测试法,进行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型的专项训练;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提高翻译准确性的策略。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
文言文翻译教学案1、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范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
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妻子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
译文:范乔同乡在腊月除夕偷砍他家的树,有人告诉了范乔,范乔假装没听见,那个同乡惭愧地把偷砍的树归还给他。
范乔前去明白的告诉他说:“您在节日里拿点柴,想跟父母一起高高兴兴地过节罢了,为什么惭愧呢!”他通情达理善于开导,都像这样。
2、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太宗令封德彝举贤,德彝视事三年,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唯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夫君子之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其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之不能知,安可诬今人以无才。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唐太宗命令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视察了三年,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
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
”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应分别取用它们的长处。
古代达到盛世的君王,难道都是向其他时代借用人才的吗?我们正担心自己不能了解人才,怎么可以冤枉现在人没有才能呢呢?”3、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
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
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
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也。
(《资治通鉴》)①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在朝廷上指出朕的错误,不肯当面顺从。
如何翻译文言语句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
就文言文翻译而言,这六种方法并不是根本所在,而只是一种技巧。文言文翻译的根本还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尤其是实词的积累和辨析,这是硬道理。古文功底好的人,他未必要学习什么“留对拆增
删调”,却仍然能翻译得很好。
但是,对文言功底有限的同学而言,尤其针对考试来说,明确翻译的要求,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我们无疑是很有用的。
预备知识
学生对文言文知识有初步的积累与学习。
教学过程
步骤
内容
时间
课堂
引入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语文微课,文言文翻译的总要求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与文意相对,至于含有修辞手法等的特定语句,则要借助意译表述。,今天我们学习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技巧。
教学
过程
文言文语句翻译的六种答题技巧:
1、留字法: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直接使用。
2、对译法:将文言文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单音节词翻译为双音节词,对译出来。
3、拆字法:文言文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可能恰恰是一个双音节词,翻译时要把这两个单音节调分别翻译,不可直接译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
《如何翻译文言语句》微课教学设计木垒中学朱新萍
微课名称
如何翻译文言语句
制作方式
电脑录课+后期制作
学科
初中语文
适用对象
初中学生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1、让学生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的技巧。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与兴趣。
教学
内容
知识点来源
部编语文教材文言文部分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理解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以及如何在实际翻译中运用所学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知识讲解:讲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留、删、换、调、补等,并通过具体例句进行演示。
3. 课堂练习:布置一组文言文翻译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共同探讨翻译方法和技巧,教师巡回指导。
5. 答案解析:学生展示各自的翻译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翻译技巧,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翻译技巧。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进行翻译练习,体会翻译的乐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翻译练习的正确率。
2. 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4.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文言文翻译案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翻译技巧。
2.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 文化渗透:在翻译教学中,穿插介绍文言文背后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含有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的PPT,方便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
2. 教学案例:准备一批典型的文言文翻译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关于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教案
关于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 学会运用文言文翻译技巧解读和翻译文言文句子和文段。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的概述1.1 文言文翻译的定义和特点1.2 文言文翻译的应用领域2.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2.1 语言意义的准确传达2.2 文化因素的考虑2.3 语气、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转换3.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3.1 字词的选择和转换3.2 句子的断句和调序3.3 文句的衔接和连贯4. 文言文翻译实践4.1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实例分析4.2 文段的整体翻译演练三、教学过程1. 文言文翻译的概述1.1 引入:简要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翻译的兴趣。
1.2 探究:通过讨论文言文翻译的应用领域,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2.1 分析:解释语言意义的准确传达在文言文翻译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发现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
2.2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语气、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转换,鼓励大家分享观点和经验。
3.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3.1 解释:解读字词选择和转换在文言文翻译中的重要作用,讲解一些常用的转换技巧和方法。
3.2 演示:通过示范句子的断句和调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3.3 练习:提供一些文句的翻译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衔接和连贯的技巧。
4. 文言文翻译实践4.1 分析:选择一些文言文句子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和特点,讨论如何准确翻译。
4.2 演练: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文段的翻译演练,检验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评价1. 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度,评价他们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表现。
2. 理解能力: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概念、原则和技巧的理解程度。
3. 应用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对文言文翻译技巧的应用能力。
高考专题复习:新高考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
文言文翻译必备知识(预习案)一、预习目标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二、翻译有方突破点一| 文言文翻译3原则”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求直译,即原文的字字句句都要落实到译文中。
译文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特点,最好表达方式也与原文保持一致。
只有难以直译或直译无法传达原文意思的时候,才适当考虑意译。
因此,文言文翻译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字字落实即要求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2.直译为主即要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直接翻译,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
3.意译为辅即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来重新调整语序,使句意更通顺、流畅。
突破点二|文言文翻译“6字诀”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留”“换”“删”“补”“调”“变”。
1.留“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1)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2)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保留不译。
2.换所谓“换”,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替换文言词语。
在翻译文言语句时,替换法的运用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有些文言词语现在已经不用了,应换成现代词语,有些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独立使用应以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换。
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可译为“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其中“思”就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思考”替换了。
(2)通假字要换成本字,译成本字的意思。
例如:“距关,毋内诸侯”可译为“把守住函谷关,让诸侯进来”,其中的“距”就译成了本字“拒”的意思“把守”。
(3)古今异义词和偏义复词要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
例如:“沛公居山东时”可译为“沛公居住在崤山以东时”,“山东”是古今异义词,翻译时就换成了“崤山以东”。
文言语句翻译教案
文言语句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语法结构。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文言文句式的识别和理解。
2. 重点文言文词汇的掌握。
3. 文言语句的准确翻译。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和语法结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语句的翻译。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翻译练习提高翻译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文言文教材或选文。
2. 相关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的学习资料。
3. 翻译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方法。
2. 讲解:讲解文言文句式和语法结构,举例分析。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言语句的翻译,解释翻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练习:让学生翻译给定的文言语句,并提供参考答案。
5. 总结:总结文言文翻译的要点和技巧。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句式的应用和翻译方法。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翻译文言文句子,互相评价和纠正。
3. 小组竞赛:组织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准确翻译更多的文言文句子。
七、课堂反馈1. 提问: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关于文言文翻译的问题,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2. 练习批改:批改学生的翻译练习,提供反馈和指导。
3. 学生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翻译,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八、课后作业1. 翻译练习:布置适量的文言文翻译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研究任务:让学生选择一篇文言文,进行翻译和研究,下次上课分享。
3. 复习资料:提供相关的复习资料,帮助学生巩固文言文翻译的知识。
九、教学评估1. 翻译测试:定期进行文言文翻译测试,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
2. 学生进步记录:记录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3. 教学效果分析:分析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十、教学延伸1. 深入学习: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言文,阅读更多的文言文作品。
2. 文化探索:讲解文言文中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文言句子的翻译》详细步骤 教案教学设计(市教研室视导课)共3篇
《文言句子的翻译》详细步骤教案教学设计(市教研室视导课)共3篇《文言句子的翻译》详细步骤教案教学设计(市教研室视导课)1近年来,随着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入,文言文作为传统语文的一部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学习文言文时,文言句子的翻译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但由于其语言形式较为古老生僻,很多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
本文将介绍一套详细的文言句子翻译的教学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
一、词语分析首先,在翻译文言句子时,我们需要对其中的每个词语进行分析。
这个步骤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文言句子的词语,了解其在文言文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例如:在翻译“云生结构”这个词语时,我们可以了解到" 云生" 意为云气生成,此处指高山间云雾弥漫; "结构"是构造、架构之意。
因此"云生结构"即为大自然在高山上呈现出的一种美妙的现象。
二、词语搭配第二步是对文言句子中词语的搭配进行分析。
在特定的语境下,一些词语可能会出现搭配的情况,这些搭配的意义往往不同于单个词语的含义。
因此,弄清楚搭配的情况对于翻译句子的意思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翻译“直叩竹杠,不用木麻黄”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直叩竹杠"和“不用木麻黄”都是指不讲道理,顽固执拗。
这个词组作为一个整体应该翻译成“stubborn and unreasonable”。
三、句子结构第三步,我们需要对文言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
文言句子结构比较复杂,不同于现代汉语常用的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它还会有很多其他的结构,例如状语、定语、从句等,而这些结构对于翻译句子意思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关系。
例如:在翻译“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话时,“虽千万人”是让步状语,表示即便人数再多也不能够阻止我前往;“吾往矣”则是总结,表达了前面所说的决心。
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即使有千万人都不能够阻止我前往"。
四、翻译实践在掌握了以上的基本知识后,我们需要开始进行翻译实践,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提高翻译水平。
文言语句翻译教案
文言语句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句式的识别和翻译方法。
2. 教学难点: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和词汇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翻译文言文句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案例。
2. 学生准备文言文课本和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文言文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方法,分析典型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翻译文言文句子,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后作业:布置文言文翻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言文句式的翻译方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翻译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翻译练习,检查翻译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翻译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经典的文言文片段,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组织文言文朗诵比赛,增强学生对文言文语音和节奏的感受。
3. 引导学生尝试写作文言文,培养他们的文言文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疑问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文言文翻译的兴趣和困难。
3.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
九、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文言文翻译的参考资料和拓展阅读材料。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和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 推荐在线文言文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
2. 强调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重要性和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语句翻译朱明秀一、考纲要求2013年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文语句翻译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 B级)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二、考点阐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译成规范的现代汉语,它是以全面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为基础的。
考纲要求“以直译为主”,也就是要求“字字落实”。
要做到“字字落实”,就要做到准确判断每一个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一词多义词、活用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词等,并作出准确解释。
“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就是要把握句式的特点,在翻译时对句子的成分的位置做适当的调整,同时要求能够翻译出句子的语气。
(2课时)三、翻译课内句子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有一个会吹箫的客人,随着歌声吹箫伴奏。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3、是寡人之过也。
这是寡人的过错啊。
(判断句)4、夫晋,何厌之有?那晋国的贪欲怎有满足之时?(宾语前置)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如果灭掉郑国而对您有好处。
(介宾后置)6、戍卒叫,函谷举戍边的士卒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克。
(被动句)7、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的灭亡,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以之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宾语前置句)9、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宫殿阁楼,乘坐辇车来到秦国。
10、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11、不然,籍何以至此?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会生气到这种程度呢?(宾前)12、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项王手握剑柄,跪直身子,问道:“客人是干什么的?”(宾前)13、若属皆且为所虏。
我们都将会被他们所俘虏。
(被动)1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我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15、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16、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定语后置“能不易其志之缙绅”)能够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官僚们,在全国这样广大的地域,又有几个呢?17、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圣人不被外物所拘泥,并且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
18、其李将军之谓也?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说的是李将军吧?)四、课外延伸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
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译文: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译文: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译文: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解析】(1)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及”,到;“得”,获得;“见”表被动。
(2) 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比”,近来。
(《祭十二郎文》)“敕”,告诫;“何意”,为什么;“悖乱”,背离、错乱。
(3) 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就”,靠拢;“于江南”,状语后置,翻译时需前置;“并”,合并。
五、归纳总结(一)、如何突破疑难问题?1、联系已学知识;2、联系上下文;3、结构语法分析(二)、文言语句翻译要强化四个意识:1、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2、译准关键点;3、保留原来的语气;4、保持语意通畅。
(三)、文言文翻译考查的关键点(得分点):1、特殊词:一词多义(实词、虚词)、活用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意复词等2、特殊句式:①.倒装句(宾语前置、介宾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②.省略句③.判断句、反问句④.固定结构(孰与……/无乃……乎/如……何等)(见特殊句式教案)(四)、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六、迁移训练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
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
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
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
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
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
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力不足,死焉,职也。
(3分)(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3分)【参考答案】(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
(2)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1分)。
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注】宋濂,字景濂,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1)诚然,卿不朕欺。
(2分)(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3分)(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3分)【参考答案】(1)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
(注意“诚然”的解释和“不朕欺”的语序,各1分)(2)陛下刚刚广开言路,怎么能过分给他加罪?(译出大意,1分。
译对“方”和“深罪”,各1分)(3)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怪进言的人。
(译出大意,1分。
译对“微”和“几”,各1分)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
猫善扑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去之猫也!”1、盍去诸?译:为什么不扔掉(赶走)这只猫呢?2、是非若所知也。
译:这不是你所了解的。
3、不病于无鸡乎?译:我不担心没有鸡吗?2、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去之猫也!译:没有鸡,不吃鸡也就罢了,距离饥寒还很远。
像这样,为什么要扔掉这只猫呢?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
……三年,知江州。
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
”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
……帝日乡用①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
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洊②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
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
”槐每奏,帝辄称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
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
(选自《宋史•董槐传》,有删改)【注】①乡用:重用。
②洊(音同“荐”):再度。
(1)民,吾民也。
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译文:百姓,是我们的百姓。
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2)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译文: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译文: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