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作业指导书-1.

合集下载

ECM-5908通信装置调试作业指导书V1.01

ECM-5908通信装置调试作业指导书V1.01

ECM-5908通信装置生产调试作业指导书V1.01编制:审核:批准: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09月目录1概述 (2)2装置型号 (2)3模件型谱 (2)4端子说明 (3)5调试方案 (4)5.1 调试方案 (4)5.2 调试工具 (5)6程序加载步骤 (5)6.1 Bootrom程序烧写 (5)6.2 VxWorks程序烧写 (5)7下装调试组态 (5)8调试测试步骤 (5)8.1 上电检查 (5)8.2 串口调试 (6)8.3 网口调试 (6)8.4 CAN口调试 (6)8.5 Profibus口调试 (7)8.6 辅助功能口调试 (7)8.7 跳线检查 (7)附录:BurnsT ool软件使用方法 (8)1概述ECM-5908通信装置主要应用于电厂ECS系统、电厂升压站、变电站综自系统等系统,同时适用于石化、钢铁等领域的自动化系统。

作为系统中的通信及规约转换设备,其主要功能是汇总电厂ECS、变电站综自等系统各种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及智能设备的数据,并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上送后台系统、DCS或调度;同时接受后台系统、DCS或调度下发的遥控、遥调命令完成对现场各种设备的控制与调节。

ECM-5908可以提供多种通信接口:以太网(10/100Base-TX)接口、串行接口(RS-232/485),以及现场总线接口PROFIBUS、CAN接口,同时可以在这些接口上运行多种规约,实现与各种设备的互联。

2装置型号3模件型谱4端子说明●电源端子X1●辅助功能端子X2●网络通信端子●串口通信端子端子X3● CAN 通信端子端子X4● PROFIBUS 通信端子5 调试方案5.1 调试方案对于ECM5908通信装置调试,需要相应的保护测控装置来协助调试,并借助后台计算机调试软件来查看调试结果。

调试方案的结构图如下:通过以上方案,在测试与保护测控装置通信的同时,也测试了ECM 通信管理机的内部硬件及互联相关硬件是否正常工作,所以不再对通信管理机的某一硬件功能进行单独测试。

通信专业施工作业指导书

通信专业施工作业指导书

通信专业施工作业指导书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站后和站房工程ZTZH-1标段施工作业指导书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张唐项目部2014年7月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站后和站房工程ZTZH-1标段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监理签字: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张唐项目部2014年7月通信施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铁路张家口至唐山线通信专业。

二、作业准备1、内业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认真进行图纸审核,熟悉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辨识危险源及危险因素,制定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

2、外业技术准备调查径路上既有缆线及设施,编制防护措施;与相关单位签订安全配合协议;收集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进行现场调查,建立临时设施,满足施工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依据设计文件,综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编制物资申请计划,根据计划进行备料。

检验所用仪器、仪表应经计量检验,并在计量检验有效期内。

三、技术要求1、电缆单盘测试及配盘技术要求电缆单盘测试内容根据电缆程式及使用方式确定,但所有电缆至少应进行对号、绝缘测试。

对称电缆加感线对要使用电容耦合测试仪测试电容耦合 K1值及对地不平衡电容 e1、e2值。

长途对称电缆配盘技术要求如下:1)长途对称电缆配盘应按 1.5 公里或 2 公里加感节距进行配盘,相邻节距间的配盘偏差,应不大于 5%;进入通信站应考虑半加感节距。

2)车站及中间站引入电缆长度应计算在加感节距内,环引长度全部计入节距,桥引长度按加感节距的 1/2 计入节距。

3)单盘电缆的电气特性指标合格及稳气的电缆才能进行配盘。

在同一个音频段内,宜配用同一工厂生产的同一结构电缆。

4)其他如区间电话、传感器、地线等可按设计要求进行配盘。

5)低频加感回线,采用 K1、e1、e2值相互抵消的方法配盘。

当计算 k、e1、e2值抵消时,在每加感节距内,不平衡的累积值 k1一般应小于 200 微微法,e1、e2要小于 500 微微法。

01 通信线路敷设作业指导书

01 通信线路敷设作业指导书

新津现代有轨电车项目通信工程编号:TX-01通信线路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新津现代有轨电车项目部编制:李佳奇审核:王俊鑫批准:吴胜伟2015年5月12日发布2015年6月1日实施1适用范围适用于新津现代有轨电车项目通信工程光电缆敷设、引入及成端,缆沟开挖、排管穿放、光电缆防护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如径路复测等。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如光、电缆槽是否已具备敷缆条件等。

所敷设的光缆应满足业主和BT公司相关规定。

3技术要求(1)施工中要统一标准、统一工艺,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定标。

(2)敷设径路按设计要求施工。

(3)占用的排管孔道或槽道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4)孔道或槽道内摆放顺直自然。

(5)孔道或槽道同时敷设多条光电缆时,互不交叉,标识明确。

(6)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铝护套电缆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7)光缆引入室内时,应在引入井或室内上机架前做绝缘节,室内、室外金属护层及金属加强芯应断开,并彼此绝缘。

(8)光缆引入室内应终端在光配线架或光终端盒上。

(9)引入室内的光缆应固定安装牢固。

(10)光电缆引入时不同型号、规格的光电缆上、下行标识应清晰、准确。

(11)室内电缆分线盒安装在墙上时,分线盒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引入口到分线盒的电缆应采取防护措施。

(12)成端电缆的芯线应编把,芯线宜保持原有扭矩。

(13)光缆终端接续光缆终端接续是指光缆进入机房后,在光缆配线架(ODF架)或终端盒上与光尾纤进行收容接续,从而将需要的光纤下站后为传输提供通道。

无线通信作业指导书

无线通信作业指导书

无线通信作业指导书1. 概述无线通信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的技术。

本作业指导书为学生提供了关于无线通信的介绍、基本原理、常见应用和实际操作的指导。

2.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无线通信基于电磁波的传输原理。

通过调制要传输的信息信号,将其转化成无线电波,并通过天线进行发射。

接收端的天线收集到无线电波后,经过解调将其转化为原始信息信号。

基本原理包括调制解调技术、编码解码技术等。

3. 无线通信的分类无线通信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 媒介分类:无线电通信、红外线通信、激光通信等;- 传播方式分类:广播、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覆盖范围分类:个人通信、局域网通信、广域网通信等。

4. 常见无线通信技术与应用4.1 无线电通信技术无线电通信技术是最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之一。

常见的应用包括广播、对讲机、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等。

4.2 红外线通信技术红外线通信技术通过红外线传输信号,用于遥控、红外线数据传输等场景。

4.3 激光通信技术激光通信技术利用激光传输数据,具有高带宽、高传输速率等优势,常应用于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领域。

5. 无线通信的实际操作本节将介绍一些无线通信的实际操作,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无线通信的实际应用。

5.1 无线局域网的搭建学生可以使用无线路由器、电脑等设备,通过设置无线网络参数建立自己的无线局域网。

5.2 手机的数据传输学生可以使用手机蓝牙、Wi-Fi等功能进行数据传输,如文件传输、照片分享等。

6. 实验项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无线通信技术,我们提供以下实验项目供学生参考:6.1 无线电通信的实验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其功能和原理的研究与分析。

6.2 红外线通信的实验学生可以设计红外线通信方案,并实现基本的红外线通信传输。

6.3 激光通信的实验学生可以使用激光器和光探测器,搭建基本的激光通信传输系统,通过实验验证激光通信的可行性。

7. 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在进行无线通信实验时,学生应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7.1 实验步骤:- 制定实验计划;- 搭建实验所需的设备和环境;- 进行实验操作;- 收集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结果;- 撰写实验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交叉学科作业指导书

信息与通信工程交叉学科作业指导书

信息与通信工程交叉学科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4)1.1 背景与意义 (4)1.2 目标与内容 (4)1.3 方法与步骤 (4)第2章基础理论 (5)2.1 信息论基础 (5)2.1.1 信息量与熵 (5)2.1.2 信息传输与信道 (5)2.1.3 编码与解码 (5)2.2 通信原理 (5)2.2.1 信号与系统 (5)2.2.2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6)2.2.3 通信调制与解调 (6)2.3 信号处理技术 (6)2.3.1 信号采样与恢复 (6)2.3.2 数字滤波器设计 (6)2.3.3 信号检测与估计 (6)第3章通信系统设计 (6)3.1 系统模型与功能指标 (6)3.1.1 系统模型概述 (6)3.1.2 功能指标 (6)3.2 信道编码与解码 (7)3.2.1 信道编码概述 (7)3.2.2 常用信道编码技术 (7)3.2.3 信道解码 (7)3.3 调制与解调技术 (7)3.3.1 调制技术概述 (7)3.3.2 常用调制技术 (7)3.3.3 解调技术 (7)第4章信息处理与应用 (7)4.1 数字信号处理 (7)4.1.1 引言 (7)4.1.2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 (8)4.1.3 数字滤波器设计 (8)4.1.4 数字信号处理应用 (8)4.2 智能信息处理 (8)4.2.1 引言 (8)4.2.2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8)4.2.3 支持向量机 (8)4.2.4 聚类分析 (8)4.3 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 (8)4.3.2 数据挖掘技术 (8)4.3.3 模式识别技术 (9)4.3.4 数据挖掘与模式识别应用实例 (9)第5章无线通信技术 (9)5.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9)5.1.1 无线通信基本原理 (9)5.1.2 无线通信系统组成 (9)5.1.3 无线通信系统分类 (9)5.2 无线信道特性 (9)5.2.1 衰落 (9)5.2.2 多径效应 (10)5.2.3 多普勒效应 (10)5.3 无线通信标准与协议 (10)5.3.1 蓝牙 (10)5.3.2 WiFi (10)5.3.3 蜂窝移动通信 (10)5.3.4 卫星通信 (10)第6章光通信技术 (10)6.1 光通信原理与系统 (10)6.1.1 光通信基本原理 (10)6.1.2 光通信系统组成 (11)6.1.3 光通信系统分类 (11)6.2 光纤通信技术 (11)6.2.1 光纤概述 (11)6.2.2 光纤的传输特性 (11)6.2.3 光纤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11)6.3 光无线通信技术 (11)6.3.1 光无线通信原理 (11)6.3.2 光无线通信系统组成 (11)6.3.3 光无线通信关键技术 (11)第7章网络与协议 (12)7.1 计算机网络基础 (12)7.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12)7.1.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2)7.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功能指标 (12)7.2 互联网协议与技术 (12)7.2.1 TCP/IP协议族 (12)7.2.2 路由算法与路由协议 (12)7.2.3 网络地址转换(NAT)与虚拟专用网络(VPN) (12)7.3 移动通信网络 (12)7.3.1 移动通信网络概述 (12)7.3.2 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结构 (12)7.3.3 移动通信网络协议与技术 (13)第8章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13)8.1 密码学基础 (13)8.1.1 概述 (13)8.1.2 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13)8.1.3 对称密码体制 (13)8.1.4 非对称密码体制 (13)8.1.5 混合密码体制 (13)8.2 安全协议与算法 (13)8.2.1 安全协议概述 (13)8.2.2 常见安全协议 (13)8.2.3 数字签名算法 (13)8.2.4 密钥交换协议 (14)8.3 隐私保护技术 (14)8.3.1 隐私保护概述 (14)8.3.2 数据匿名化技术 (14)8.3.3 同态加密技术 (14)8.3.4 安全多方计算 (14)8.3.5 聚合加密技术 (14)第9章交叉学科应用实例 (14)9.1 物联网应用 (14)9.1.1 智能家居 (14)9.1.2 智能交通 (14)9.1.3 智能医疗 (14)9.2 大数据与云计算 (15)9.2.1 大数据处理技术 (15)9.2.2 云计算平台 (15)9.2.3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通信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15)9.3 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15)9.3.1 智能调度 (15)9.3.2 智能运维 (15)9.3.3 5G通信技术 (15)9.3.4 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15)9.3.5 人工智能在无线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15)第10章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5)10.1 新一代通信技术 (16)10.1.1 5G与6G通信技术 (16)10.1.2 大规模MIMO技术 (16)10.1.3 毫米波通信技术 (16)10.1.4 超密集网络技术 (16)10.1.5 新一代通信技术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16)10.2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 (16)10.2.1 量子通信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 (16)10.2.2 量子密钥分发与量子密码学 (16)10.2.3 量子计算基本原理与量子算法 (16)10.2.4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16)10.2.5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在信息通信领域的潜在应用 (16)10.3 信息通信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16)10.3.1 绿色通信技术 (16)10.3.2 能效优化与能源互联网 (16)10.3.3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16)10.3.4 信息通信技术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应用 (16)10.3.5 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政策与产业趋势 (16)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的研究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广泛应用价值。

通信作业指导书

通信作业指导书

篇一:通信作业指导书通信专业通信线路:一.光缆敷设1、光缆径路:铁路光缆一般采用直埋方式敷设。

光缆沿铁路路基坡脚敷设,并离跛脚一米距离,个别困难地段敷设在路肩上(回土同时一定要养成夯实的习惯,防止护坡塌方的发生)。

2、光缆埋深:埋设深度根据土质及地形分别采用:路基坡脚下粉细砂、砂质黄土不小于1.2米;路肩敷设时,埋深不小于0.8米;穿越铁路(距路基面)、沟、渠时,埋深不小于1.2米。

个别埋深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但最小防护埋深应达到相关规范要求.3、光缆防护:①穿越铁路采用钢管防护;②通过浅涵顶部时设钢管防护(浅埋或水泥面固定);通过小桥,采用钢管防护,并用水泥包封;③埋设在路肩或埋深达不到要求的困难地段,采用水泥槽防护;④接头采用接头盒方式,接头盒外采用水泥扣槽防护;⑤在穿越站场、城镇等易开挖地段时,采用砂砖防护;⑥通过新建大、中桥采用桥上预留电缆槽防护,槽内设电缆防震垫;通过既有大中桥时采用桥架防护;下桥时采用钢管防护,并用水泥包封,钢管与电缆槽衔接处必须封堵。

⑦光缆上坡(坡度>20度,坡长>30m时)采用蛇形敷设,每隔20m设固定横梁一处。

4.、光缆防雷:所有光缆接头两侧的加强芯固定在接头盒内,金属加强芯与金属护套实施电气阻断,每盘光缆间不做电气连通。

5、光缆余留:①光缆标准盘长2公里;②中间站通信机械室引入口外余留3米;通信站引入口外余留5米;③光缆接续后余留3米(不含接头盒内光纤的收容余长1。

2米);④过轨、过公路两侧各余留1米;⑤通过200米及以上的大桥两端各余留3米。

6、光缆引入:①光缆引入通信站后,光缆终端至光纤配线架;②光缆引入中间站通信机械室后,引至车站电化引入综合柜的光缆终端盒;③干线光缆采用环引方式引入区间基站机房后,引至光纤熔接盒.7、光缆标石:光缆标石分别设在光缆接头点及光缆余留点;线路转弯点;所穿铁路及公路两侧;穿越障碍物时,利用前后两埋设标寻找电缆有困难的地段;直线段敷设时按50米一处设置标石。

通信光缆接续成端作业指导书

通信光缆接续成端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光缆接续及引入终端。

1.2适用于长江埠至荆门铁路通信光缆接续施工。

2、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在工程项目地就近租用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工作需要。

3、技术要求3.1每个光纤接头的接续衰耗的平均值单模不大于0.08dB/个,多模不大于0.2dB/个。

3.2 施工前由工程部组织技术工人进行接续试验,确定施工最优方法。

3.3 在施工结束后,各类数据资料报监理确认。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图4.1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4.2 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1、光缆接头处光缆余留:余留方式是把接头处两侧的光缆余长盘留在接头槽外。

光缆接续后余留应不小于2-3米,弯曲半径应不小于40cm 。

2、接续作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尘、防潮和防震,因本工程位于铁路沿线,风沙大,在接续过程中应认真搭好作业帐篷,防止风砂,做好人机的安全防护;在未搭好作业帐篷之前绝不可随意打开接续及测试仪器,以防风沙或灰尘影响仪器的正常运转。

接续用的工具、材料需保持清洁。

不合格3、光缆接续操作应十分谨慎,必须使用光缆切断器切断开剥光缆,严禁使用钢锯,避免使用电工刀,以免拉伤光纤;切断纤芯时宜用剪刀或其它工具。

4、光缆线路不设地线,光缆不接地,采用悬浮式。

即光缆的同一端加强芯与钢带及LAP护套必须紧固连接,两根光缆在接头处不作电气连通,加强芯固定在加强芯固定片上,在接头内应处于抗张状态,以使光缆接头的其他部件不受抗拉应力。

5、光缆接续工作不应在不适宜的天气进行,即使是在有工作棚的情况下也要注意。

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作业指导书

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3)1.1 通信网络概述 (3)1.2 通信网络体系结构 (4)1.3 通信网络的分类与发展 (4)第2章通信网络设计原则与要求 (5)2.1 设计原则 (5)2.1.1 统一规划原则 (5)2.1.2 可靠性原则 (5)2.1.3 扩展性原则 (5)2.1.4 安全性原则 (5)2.1.5 经济性原则 (5)2.2 设计要求 (5)2.2.1 技术要求 (5)2.2.2 业务要求 (5)2.2.3 管理要求 (5)2.3 设计流程与阶段 (6)2.3.1 需求分析 (6)2.3.2 网络规划 (6)2.3.3 设计方案制定 (6)2.3.4 设备选型与配置 (6)2.3.5 施工图设计 (6)2.3.6 工程实施与验收 (6)第3章通信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 (6)3.1 设备选型原则 (6)3.2 设备配置方法 (7)3.3 设备功能指标分析 (7)第4章通信线路建设与布线技术 (8)4.1 通信线路概述 (8)4.2 布线技术 (8)4.2.1 水平布线 (8)4.2.2 垂直布线 (8)4.2.3 标签和编号 (8)4.2.4 线缆敷设 (8)4.3 通信线路施工与验收 (8)4.3.1 施工准备 (8)4.3.2 施工过程 (9)4.3.3 验收 (9)第5章通信网络传输技术 (9)5.1 传输技术概述 (9)5.2 光纤通信技术 (9)5.2.1 光纤通信原理 (9)5.2.3 光纤通信设备 (10)5.3 无线通信技术 (10)5.3.1 无线通信原理 (10)5.3.2 无线通信技术应用 (10)5.3.3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10)第6章网络接入技术 (10)6.1 接入技术概述 (10)6.2 有线接入技术 (10)6.2.1 铜线接入技术 (10)6.2.2 光纤接入技术 (11)6.3 无线接入技术 (11)6.3.1 WiFi技术 (11)6.3.2 4G/5G技术 (11)第7章通信网络维护与管理 (12)7.1 网络维护概述 (12)7.1.1 维护任务 (12)7.1.2 维护内容 (12)7.1.3 维护流程 (12)7.1.4 维护要求 (12)7.2 故障处理与排除 (12)7.2.1 故障分类 (12)7.2.2 故障处理流程 (12)7.2.3 故障处理方法 (12)7.2.4 故障排除技巧 (12)7.3 网络安全管理 (12)7.3.1 网络安全管理任务 (13)7.3.2 网络安全措施 (13)7.3.3 网络安全制度 (13)7.3.4 网络安全培训与宣传 (13)第8章通信网络优化与升级 (13)8.1 网络优化概述 (13)8.1.1 基本概念 (13)8.1.2 优化目标 (13)8.1.3 优化原则 (13)8.1.4 实施步骤 (14)8.2 优化方法与手段 (14)8.2.1 参数优化 (14)8.2.2 资源优化 (14)8.2.3 网络规划与调整 (14)8.3 网络升级策略 (14)8.3.1 升级背景 (14)8.3.2 升级目标 (15)8.3.3 升级策略 (15)第9章通信网络测试与评价 (15)9.1 网络测试方法 (15)9.1.1 线缆测试 (15)9.1.2 网络设备测试 (15)9.1.3 网络系统测试 (15)9.2 网络功能指标 (16)9.2.1 带宽利用率 (16)9.2.2 延迟与丢包率 (16)9.2.3 网络吞吐量 (16)9.2.4 网络可靠性 (16)9.3 网络评价与改进 (16)9.3.1 网络功能评价 (16)9.3.2 网络优化策略 (16)9.3.3 网络改进措施 (16)9.3.4 持续监控与维护 (16)第10章通信网络项目管理与实施 (16)10.1 项目管理概述 (16)10.1.1 项目规划 (16)10.1.2 项目组织 (17)10.1.3 项目实施 (17)10.1.4 项目监控 (17)10.2 项目实施流程 (17)10.2.1 启动阶段 (17)10.2.2 规划阶段 (17)10.2.3 执行阶段 (17)10.2.4 监控阶段 (17)10.2.5 收尾阶段 (17)10.3 项目风险管理及应对策略 (17)10.3.1 风险识别 (17)10.3.2 风险评估 (18)10.3.3 风险应对策略 (18)10.3.4 风险监控 (18)第1章通信网络基础知识1.1 通信网络概述通信网络是指利用一定的传输介质,通过特定的传输技术,实现数据、语音、图像等信息在不同地理位置之间传递与交换的复杂系统。

电力通信光缆作业指导书

电力通信光缆作业指导书

电力通信光缆作业指导书第一篇:电力通信光缆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旨在提供电力通信光缆作业的详细指导,包括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作业流程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以确保作业过程安全、高效。

二、作业前准备工作1. 确定作业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作业区域,包括线路起止点、电缆走向等。

2. 安全检查:作业前需对作业区域进行安全检查,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 物料准备:准备所需的光缆、接头、保护套管等物料,确保数量充足。

4. 设备检查:检查光缆作业所需的设备,包括光缆测试仪、熔接机等。

三、作业流程1. 线路勘测:确定光缆的敷设路径,避免与其他设施冲突。

2. 敷设光缆:按照勘测结果进行光缆的敷设,注意保持光缆的弯曲半径。

3. 光缆接头处理:对两根光缆进行接头,采用光缆熔接技术,确保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

4. 光缆保护:在光缆接头处进行保护处理,使用保护套管等材料对接头进行保护。

5. 测试调试:对敷设完成的光缆进行测试,确保通信质量达到要求。

6. 定位标识:在光缆敷设后进行标识,方便日后的维护和管理。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2. 注意保护环境:作业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不随意破坏周围植被和设施。

3. 注意接头质量:光缆接头是保证通信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保证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

4. 注意光缆布线:光缆布线应避免与电力线路、高压设备等产生干扰。

附件:1. 电力通信光缆作业图纸2. 光缆接头熔接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个人防护用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佩戴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2. 光缆熔接技术:一种将两根光缆熔接在一起,保证光信号传输的技术方法。

第二篇:电力通信光缆作业指南一、前言本旨在指导电力通信光缆作业,包括作业前的准备、作业流程及注意事项,作业人员高效、安全地完成作业。

二、作业前准备工作1. 确定作业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光缆作业的具体区域,包括作业线路及起止点。

通信工程作业指导书

通信工程作业指导书

通信工程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通信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的交叉学科,主要涉及信息传输、网络建设和通信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通信工程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通信工程作业的要求和步骤,供学生参考和遵循。

二、作业要求1. 理解题意:仔细阅读作业题目和要求,确保对题目要求有正确的理解;2. 独立完成:作业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业或与他人合作完成;3. 关注实际问题: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4. 图表运用:如果需要,学生可以使用适当的图表、数据和模拟软件等工具辅助分析和展示。

三、作业步骤1. 确定题目:根据作业要求,选择一个通信工程相关的主题,例如无线网络设计、光纤通信系统等;2. 调研与分析:对所选主题进行调研,了解相关理论和应用背景,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和挑战;3. 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备、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等;4. 模拟与测试:使用相应的软件工具进行系统模拟和测试,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5. 数据分析与优化:根据模拟和测试结果,对系统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优化设计方案;6. 报告撰写:将整个研究过程和结果整理成报告,包括引言、调研、设计、测试、分析和结论等部分;7. 报告展示: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报告的书面和口头展示,回答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

四、参考范例以下是一个通信工程作业的参考范例,供学生参考:题目:基于LTE的车联网系统设计1. 调研与分析:a. 了解LTE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b. 分析车联网系统的需求和挑战。

2. 设计方案:a. 设计车载通信模块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b. 构建LTE网络的拓扑结构;c. 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

3. 模拟与测试:a. 使用仿真软件进行车联网系统的模拟;b. 对系统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

4. 数据分析与优化:a. 分析模拟和测试结果,评估系统性能;b. 优化系统设计,改善通信质量和网络吞吐量。

通信光缆施工作业指导书

通信光缆施工作业指导书

通信光缆施工作业指导书
全文如下:
1.工程概况
2.施工基本原则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把基础和环境检查好,按图纸准备施工用材料。

(2)本工程施工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a.要求操作人员在施工前仔细阅读施工图纸,了解每一道工序;
b.在每道工序中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交底和要求来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
c.要认真检查每一步的施工,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造成后期的检修;
d.要将安装好的光缆进行测试,以确保具有良好的发射传输效果。

(3)施工安全原则
a.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如火焰喷射、操作高空时要佩戴安全带;
b.光缆安装要符合电工安全规定,按照要求正确安装、及时测试;
c.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着装整洁,保持施工现场的安全;
d.施工结束后,要做好记录、清理现场、施工报告等工作。

3.工程施工
(1)准备工作:。

铁路信号与通信作业指导书

铁路信号与通信作业指导书

铁路信号与通信作业指导书第1章铁路信号与通信基础 (4)1.1 信号与通信概述 (4)1.2 铁路信号与通信系统组成 (4)第2章信号设备与系统 (4)2.1 信号设备分类及功能 (4)2.1.1 发射设备 (4)2.1.2 接收设备 (5)2.1.3 联锁设备 (5)2.1.4 闭塞设备 (5)2.2 信号系统类型及特点 (5)2.2.1 固定信号系统 (5)2.2.2 移动信号系统 (5)2.2.3 自动信号系统 (5)2.2.4 联锁信号系统 (5)2.3 信号设备维护与检修 (6)2.3.1 定期检查 (6)2.3.2 定期维护 (6)2.3.3 故障处理 (6)2.3.4 技术改造 (6)2.3.5 人员培训 (6)第3章通信设备与系统 (6)3.1 通信设备分类及功能 (6)3.1.1 传输设备 (6)3.1.2 交换设备 (6)3.1.3 接入设备 (7)3.1.4 支撑设备 (7)3.2 通信系统类型及特点 (7)3.2.1 有线通信系统 (7)3.2.2 无线通信系统 (7)3.2.3 光通信系统 (7)3.3 通信设备维护与检修 (7)3.3.1 日常维护 (7)3.3.2 定期检修 (7)3.3.3 应急抢修 (7)3.3.4 技术培训与安全管理 (8)第4章联锁系统 (8)4.1 联锁系统概述 (8)4.2 联锁设备及其功能 (8)4.2.1 联锁机 (8)4.2.2 联锁表示器 (8)4.2.3 联锁操作设备 (8)4.3.1 联锁表 (9)4.3.2 联锁操作 (9)第5章自动闭塞系统 (9)5.1 自动闭塞系统概述 (9)5.2 自动闭塞设备及其功能 (9)5.2.1 轨道电路 (9)5.2.2 信号机 (9)5.2.3 联锁设备 (10)5.2.4 列车控制设备 (10)5.3 自动闭塞系统操作与维护 (10)5.3.1 操作 (10)5.3.2 维护 (10)第6章信号检修与施工 (10)6.1 信号设备检修流程 (10)6.1.1 检修前期准备 (10)6.1.2 检修作业实施 (10)6.1.3 检修质量控制 (11)6.1.4 检修后期工作 (11)6.2 信号设备施工要求 (11)6.2.1 施工前期准备 (11)6.2.2 施工现场管理 (11)6.2.3 施工质量控制 (11)6.2.4 施工后期工作 (11)6.3 信号设备验收与调试 (11)6.3.1 验收流程 (11)6.3.2 调试工作 (12)6.3.3 验收资料整理 (12)第7章通信检修与施工 (12)7.1 通信设备检修流程 (12)7.1.1 检修前准备 (12)7.1.2 设备停机 (12)7.1.3 检修操作 (12)7.1.4 检修记录 (12)7.1.5 检修后验收 (12)7.1.6 投运 (12)7.2 通信设备施工要求 (12)7.2.1 施工方案 (13)7.2.2 施工准备 (13)7.2.3 施工过程 (13)7.2.4 施工记录 (13)7.2.5 施工验收 (13)7.3 通信设备验收与调试 (13)7.3.1 验收流程 (13)7.3.3 验收记录 (13)7.3.4 验收合格 (13)第8章信号与通信安全保障 (13)8.1 安全防护措施 (13)8.1.1 物理安全防护 (13)8.1.2 技术安全防护 (14)8.1.3 人员安全培训 (14)8.2 紧急处理 (14)8.2.1 报告与响应 (14)8.2.2 处理流程 (14)8.3 安全管理制度 (14)8.3.1 安全生产责任制 (14)8.3.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4)8.3.3 安全生产培训与宣传教育 (15)8.3.4 安全生产检查与考核 (15)第9章信号与通信设备维护管理 (15)9.1 设备维护策略 (15)9.1.1 维护原则 (15)9.1.2 维护分类 (15)9.1.3 维护内容 (15)9.2 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 (15)9.2.1 故障诊断 (15)9.2.2 故障处理 (15)9.3 设备更新与改造 (16)9.3.1 更新原则 (16)9.3.2 更新内容 (16)9.3.3 改造实施 (16)第10章信号与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16)10.1 数字化与网络化 (16)10.1.1 数字化技术 (16)10.1.2 网络化技术 (16)10.2 智能化与自动化 (16)10.2.1 智能化技术 (17)10.2.2 自动化技术 (17)10.3 我国铁路信号与通信技术发展展望 (17)10.3.1 提高信号与通信设备的国产化水平 (17)10.3.2 推进铁路信号与通信技术标准国际化 (17)10.3.3 深化铁路信号与通信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17)10.3.4 强化铁路信号与通信系统的安全保障 (17)10.3.5 拓展铁路信号与通信技术在城轨、货运等领域的应用 (17)第1章铁路信号与通信基础1.1 信号与通信概述铁路信号与通信是铁路运输安全、准时、高效运行的重要技术保障。

通信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通信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

通信设备安装作业指导书一、概述本指导书为通信设备安装作业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操作说明,以确保设备安装过程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请在进行通信设备安装时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二、准备工作1. 确定设备安装的位置和布置计划,包括设备放置的房间、机柜、机架等。

2. 确保所需的设备已全部到位,包括通信设备、电源线、接线线缆等。

3.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并与所购买的清单进行核对。

三、安装步骤1. 安装设备的支架或底座,确保其牢固可靠。

2. 将设备放置在支架或底座上,注意设备的正面朝向和接口位置的一致性。

3. 连接电源线,确保设备的供电。

4. 连接接线线缆,根据设备间的连接关系进行正确连接。

5. 检查所有接口连接是否牢固,防止出现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6. 针对特定设备,如路由器或交换机,根据网络拓扑和配置要求进行相关设置。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设备安装时,务必注意个人安全,佩戴必要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 确保设备周围的工作区域干净整洁,防止杂物或其他物品影响设备安装。

3. 注意通信设备的重量和尺寸,选择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搬运和安装。

4.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遵循设备制造商的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指南。

五、调试与测试1. 确保设备安装完毕后,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测试工作,以验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运行相关软件或命令,检查设备的连接状态和信号质量。

3. 通过连通性测试,验证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

4. 如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解决。

六、保养与维护1. 在设备安装完成后,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工作,防止设备的老化和损坏。

2. 清洁设备表面和设备周围的工作区域,确保设备运行的良好环境。

3. 定期检查设备的线缆连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4. 根据设备制造商的建议,更换设备的部件和耗材。

七、结束语通过遵循本指导书的步骤和操作要求,可以确保通信设备的安装工作有序、高效和准确。

在设备安装完成后,我们建议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作业指导书

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作业指导书

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背景 (3)1.2 作业指导书目的与结构 (3)第二章: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基本概念; (4)第三章:通信网络规划技术; (4)第四章:通信网络优化技术; (4)第五章: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工具及软件应用; (4)第六章: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案例分析。

(4)第2章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4)2.1 通信网络体系结构 (4)2.1.1 网络层次模型 (4)2.1.2 各层功能与协议 (4)2.1.3 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4)2.2 通信网络协议与标准 (5)2.2.1 常见网络协议 (5)2.2.2 网络协议标准化组织 (5)2.3 通信网络设备与组件 (5)2.3.1 网络设备 (5)2.3.2 网络组件 (5)第3章网络规划基本理论 (6)3.1 网络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6)3.1.1 目标 (6)3.1.2 原则 (6)3.2 网络规划的方法与步骤 (6)3.2.1 方法 (6)3.2.2 步骤 (6)3.3 网络规划工具与应用 (7)3.3.1 工具 (7)3.3.2 应用 (7)第4章网络需求分析 (7)4.1 需求收集与分析方法 (7)4.1.1 需求收集 (7)4.1.2 需求分析方法 (8)4.2 业务预测与用户模型 (8)4.2.1 业务预测 (8)4.2.2 用户模型 (8)4.3 网络功能指标与需求 (8)4.3.1 网络功能指标 (8)4.3.2 网络需求 (9)第5章网络设计与拓扑结构 (9)5.1 网络拓扑设计原则 (9)5.1.2 可扩展性原则 (9)5.1.3 灵活性原则 (9)5.1.4 安全性原则 (9)5.1.5 经济性原则 (9)5.2 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 (9)5.2.1 核心层设备选型与配置 (9)5.2.2 汇聚层设备选型与配置 (10)5.2.3 接入层设备选型与配置 (10)5.3 网络冗余与可靠性设计 (10)5.3.1 冗余设计 (10)5.3.2 可靠性设计 (10)第6章网络优化策略与方法 (10)6.1 网络优化目标与指标 (10)6.1.1 优化目标 (10)6.1.2 优化指标 (10)6.2 网络优化方法与工具 (11)6.2.1 优化方法 (11)6.2.2 优化工具 (11)6.3 参数调整与优化效果评估 (11)6.3.1 参数调整 (11)6.3.2 优化效果评估 (11)第7章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 (11)7.1 无线网络覆盖分析 (11)7.1.1 覆盖范围评估 (11)7.1.2 覆盖质量评估 (12)7.1.3 覆盖优化策略 (12)7.2 无线网络容量规划 (12)7.2.1 容量需求分析 (12)7.2.2 容量规划方法 (12)7.2.3 容量优化策略 (12)7.3 无线网络优化策略 (12)7.3.1 参数优化 (12)7.3.2 天线调整 (12)7.3.3 干扰管理 (12)7.3.4 网络重构与升级 (12)7.3.5 质量监测与功能评估 (12)第8章传输网络规划与优化 (13)8.1 传输网络技术选型 (13)8.1.1 技术选型原则 (13)8.1.2 技术选型方案 (13)8.2 传输网络容量与架构 (13)8.2.1 容量规划 (13)8.2.2 架构设计 (13)8.3.1 功能优化目标 (14)8.3.2 功能优化措施 (14)第9章网络安全规划与优化 (14)9.1 网络安全威胁与防护措施 (14)9.1.1 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14)9.1.2 防护措施 (14)9.2 网络安全架构设计 (15)9.2.1 安全架构设计原则 (15)9.2.2 安全架构设计内容 (15)9.3 网络安全优化策略 (15)9.3.1 优化策略制定 (15)9.3.2 优化策略实施与评估 (15)第10章作业实施与评估 (16)10.1 作业准备与实施步骤 (16)10.1.1 作业准备 (16)10.1.2 实施步骤 (16)10.2 作业质量评估与改进 (16)10.2.1 评估指标 (16)10.2.2 评估方法 (16)10.2.3 改进措施 (16)10.3 作业总结与经验分享 (17)10.3.1 作业总结 (17)10.3.2 经验分享 (17)第1章引言1.1 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及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

通信设备安装指南

通信设备安装指南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第一部分工前检查一、环境检查:1、机房及有关走廊等地段的土建工程与否已所有竣工,机房重要出、入门的I高度和宽度尺寸与否符合工艺设计规定,房门的!锁和钥匙与否配套齐全;2、机房照明、插座的数量和容量与否符合配置规定,安装工艺与否良好,与否满足使用规定;3、机房空调设备性能与否良好,通风管道与否洁净,室内温湿度和洁净度等与否满足规范规定。

二、安全检查:1、机房内与否配置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2、机房室内装修材料与否采用非燃烧材料;3、楼板预留孔洞与否配置阻燃材料的安全盖板,已用的电缆走线孔洞与否用阻燃材料封堵;4、机房内与否寄存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第二部分工前准备一、申请动工1、施工单位通过工前检查,确认工程施工期间波及的机房、设备等条件已具有动工条件,由施工项目负责人编制动工汇报并向建设单位提交。

2、我方在得到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同意后,才准予动工。

二、工程交底动工前,工程项目负责人要对全体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工程技术及施工安全面的交底。

1、工程技术交底的内容:施工项目名称、施工工作量、施工工作难度、施工工艺规定、施工关键工艺关键工序的I详细规定、施工中波及时隐蔽工程,等等。

2、工程安全交底日勺内容:施工过程中波及的危险源,施工中碰到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碰到重大安全事故时的汇报制度,等等。

三、开箱验货1、在建设单位确认货品已经到货的状况下,我方该施工项目的负责人或其代表协同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设备厂家工程督导开箱验货。

2、若发现开箱过程中,出现包装箱破损、缺货等状况,由设备厂家工程督导向其所代表厂家反馈,并停止开箱验货。

3、若货品数量、质量与装箱单相符,则三方代表在装箱单上签字。

我方代表将装箱单原件或复印件保留一份。

4、我方人员将开箱后验证无误的货品码放到建设单位指定的堆放地点。

搬运货品时,注意在机柜底座、骨架或钢性强E向位置用力,防止损坏机柜的横梁、支架等配件,甚至伤及单板和线缆。

通信专业工程塔干及基础作业指导书

通信专业工程塔干及基础作业指导书

通信专业工程塔干及基础作业指导书一、前言通信专业工程塔干及基础作业旨在为通信基站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工程支撑,是通信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本文主要针对通信专业工程塔干及基础作业的整个流程和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指导,以期能够帮助广大工程师更好地完成通信基站的建设任务。

二、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通信专业工程塔干及基础作业前,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前期准备工作:1. 现场勘测在开工前,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测,包括地形、地貌、土地性质、周边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2. 安全检查在进行任何工程之前,一定要做好安全检查,确认工程现场的安全情况,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 申请相关许可证件施工过程中需要涉及相关许可证件的办理,如建设许可证、土地使用许可证等,要在施工前办理完毕,以确保施工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4. 确定施工方案在进行通信专业工程塔干及基础作业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路线、施工设备、施工工期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流程通信专业工程塔干及基础作业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填筑基础根据设计方案,在施工现场进行填筑基础。

填筑基础的材料要求服从设计师的要求,如要求使用混凝土,则应采用高标准的混凝土,以确保基础的承重能力。

2. 填充石料在基础填筑完成后,进行填充石料的环节,目的是通过填充石料,进一步提高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3. 安装固定桩根据设计方案,在基础的四周安装四根固定桩。

固定桩要求垂直于地面,安装位置需要准确测量,以确保安装后的固定桩与基础达到紧密接触,并具有高强度的固定能力。

4. 填充混凝土在固定桩完成后,再次进行填充混凝土的环节,目的是通过填充混凝土,进一步提高基础的质量和稳定性。

5. 通讯塔干架的安装在基础填充混凝土后,安装通讯塔干架。

通讯塔干架的安装要求高度准确,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定位和固定,以确保通讯塔干架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通信电缆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通信电缆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通信电缆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目录第一章通信线路器材检验第二章通信杆路测量第三章通信杆路建筑第四章通信杆路加固第五章架空电缆的敷设第六章管道电缆的敷设第七章埋式电缆的敷设第八章墙壁和室内电缆的敷设第九章分线设备的安装第十章通信线路的引入装置第十一章通信线路的修理与拆除第十二章全塑电缆的敷设第十三章全塑电缆的芯线接续第十四章全塑电缆接头封合第十五章全塑电缆分线设备和交接箱的安装第十六章全塑电缆的成端制作第十七章全塑电缆充气设备安装及堵塞第十八章全塑电缆施工障碍的处理第十九章电缆工程的电气性能测试第二十章电缆改接与割接第二十一章通信电缆工程验收第一章通信线路器材检验1.1 一般要求1.1.1 对工程所需用的器材品种、规格、格式、数量进行核对;对器材质量进行检验,是否符合标准;对电缆及分线设备应进行电气性能测试。

1.1.2 有出厂证明书的材料,应该核对其证明书所列内容是否符合其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1.1.3 器材规格质量不合格者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器材有一般问题可经修复合格后再使用。

1.1.4 对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以便对不合格器材进行检查和处理。

1.2 电杆检验要求:1.2.1 水泥电杆a.水泥电杆的长度、梢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b.水泥电杆表面应光滑、平直。

每米长度的局部麻面和黏度应小于5%。

c.水泥电杆木模结合处不应漏浆。

如有漏浆,其深度应小于混凝土保护层,每处漏浆,其深度应小于混凝土保护层,每处漏浆连续长度不应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应大于杆长的10%;杆身两侧磨和缝漏浆的对称搭连长度不应大于100mm。

d.杆梢、杆根不应有碰伤和漏浆。

如有碰伤和漏浆,其长度不应大于周长的1/4,纵向长度不大于50cm时,可修补后再用。

e.水泥电杆杆身不应有纵向、环向裂缝;但小于0.03mm的网状、龟裂、水纹等不在此限。

f.水泥电杆表面、空腔内不得有露钢筋和混凝土脱落。

杆身的混凝土应质地坚实,不空鼓,强度应符合标准。

通信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操作规范)

通信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操作规范)

通信工程(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1. 施工前的环境检查在安装工程开始以前应对机房的建筑环境条件进行了解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1.1 机房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

房屋地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1.2 房屋预留地槽、暗管、孔洞和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1.3 对铺设的活动地板应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应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在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

1.4 机房应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1.5 机房的面积,环境温、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2. 施工前的器材检验2.1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工程所用缆线器材规格、程式、数量、质量进行检查,无出厂检验证明材料者或与设计不符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2 经检验的器材应做好记录,对与装箱单不符的设备或器材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3. 爱立信交换设备安装3.1 机架安装的要求:3.1.1机架安装位置、面朝向与机房设计平面图一致。

3.1.2机架顶与Support(支撑)和Tie-bar(拉杆)固定,每个机架至少安装一个Support(支撑),Support(支撑)和Tie-bar(拉杆)连接的螺丝必须方向朝下并垂直拧紧。

3.1.3机架的水平底座误差每米不大于2mm,垂直度偏差上下不大于5mm。

3.1.4机架与地面绝缘,机架脚有绝缘塑料片,且交换机架与其它设备绝缘。

3.1.5机架内外无污迹、灰尘、杂物。

3.1.6所有标签都采用厂家提供的标准标签,正确粘贴。

3.1.7机架架位标签贴在机架正面上装饰条左边缘135mm的位置,列标签贴在机架侧面上装饰条中间与边框铝条对齐,与设计平面图相符3.2 走线槽的安装:3.2.1线槽的安装位置要与设计相符。

3.2.2主线槽为400mm时,支撑间隔不大于1600mm;主线槽为600mm或800mm时,支撑间隔不大于800mm(BYB202)。

通信网络维护作业指导书

通信网络维护作业指导书

通信网络维护作业指导书第1章通信网络维护基础 (3)1.1 通信网络概述 (3)1.2 维护工作内容及要求 (3)1.3 常用维护工具与设备 (4)第2章传输设备维护 (4)2.1 传输设备概述 (4)2.2 设备巡检与保养 (4)2.2.1 巡检内容 (4)2.2.2 保养措施 (5)2.3 常见故障处理 (5)2.3.1 光纤通信设备 (5)2.3.2 微波通信设备 (5)2.3.3 卫星通信设备 (5)第3章交换设备维护 (6)3.1 交换设备概述 (6)3.2 设备配置与优化 (6)3.2.1 设备配置 (6)3.2.2 设备优化 (6)3.3 故障排查与处理 (6)3.3.1 故障排查 (7)3.3.2 故障处理 (7)第4章数据网络维护 (7)4.1 数据网络概述 (7)4.2 网络设备维护 (7)4.2.1 交换机维护 (7)4.2.2 路由器维护 (7)4.2.3 防火墙维护 (7)4.3 网络优化与调整 (8)4.3.1 网络功能监控 (8)4.3.2 网络拓扑优化 (8)4.3.3 网络配置优化 (8)4.3.4 网络安全管理 (8)第5章无线网络维护 (8)5.1 无线网络概述 (8)5.2 基站设备维护 (8)5.2.1 基站设备检查 (8)5.2.2 基站设备保养 (9)5.2.3 基站设备故障处理 (9)5.3 无线信号覆盖优化 (9)5.3.1 无线信号覆盖测试 (9)5.3.2 无线信号覆盖优化措施 (9)第6章通信线路维护 (9)6.1 通信线路概述 (9)6.2 线路巡检与维护 (10)6.2.1 巡检内容 (10)6.2.2 巡检周期 (10)6.2.3 维护措施 (10)6.3 线路故障处理 (10)6.3.1 故障分类 (10)6.3.2 故障处理流程 (10)6.3.3 故障处理方法 (11)第7章电源系统维护 (11)7.1 电源系统概述 (11)7.1.1 电源系统组成 (11)7.1.2 电源系统作用 (11)7.2 电源设备维护与检修 (11)7.2.1 维护周期 (11)7.2.2 维护内容 (11)7.2.3 检修流程 (12)7.3 电源故障处理 (12)7.3.1 故障分类 (12)7.3.2 故障处理流程 (12)7.3.3 应急处理 (12)第8章网络安全维护 (12)8.1 网络安全概述 (12)8.2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13)8.2.1 防火墙 (13)8.2.2 入侵检测系统 (13)8.3 数据安全与备份 (13)8.3.1 数据安全 (13)8.3.2 数据备份 (13)第9章通信网络监控 (14)9.1 网络监控系统概述 (14)9.1.1 监控系统功能 (14)9.1.2 监控系统架构 (14)9.1.3 监控系统关键技术 (14)9.2 监控设备配置与维护 (14)9.2.1 设备配置 (14)9.2.2 设备维护 (14)9.3 网络功能分析 (14)9.3.1 功能指标 (14)9.3.2 功能分析方法 (15)9.3.3 功能优化策略 (15)第10章通信网络优化与升级 (15)10.1.1 采集网络数据 (15)10.1.2 分析网络功能 (15)10.1.3 制定优化方案 (15)10.1.4 评估优化效果 (15)10.2 网络升级方案 (15)10.2.1 技术升级 (15)10.2.2 设备升级 (16)10.2.3 网络架构优化 (16)10.2.4 软件版本更新 (16)10.3 优化与升级实施要点 (16)10.3.1 项目管理 (16)10.3.2 风险控制 (16)10.3.3 资源保障 (16)10.3.4 用户通知与培训 (16)10.3.5 质量保障 (16)10.3.6 备份与恢复 (16)第1章通信网络维护基础1.1 通信网络概述通信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它通过一系列传输设备、交换设备和终端设备,实现数据、语音和图像等信息的高效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作业指导书铁路通信工程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太铁路设施设备改造工程2014年2月10日通信专业作业指导书(一) 通信缆沟开挖、光缆敷设作业指导书(通信专业)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通信工程光、电缆线路开挖、敷设、防护施工。

2.施工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在工程项目地就近租用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施工前应对光电缆径路进行复测,确定径路及防护措施,并建立施工台账,光电缆线路的径路应符合施工设计图的要求。

3.2电缆沿路堑埋设时,应埋在堑顶边天沟2m以外;如无天沟,应在堑顶边5m以外。

沿路堤埋设时,应在路堤坡脚1m以外。

横穿线路时,要用钢管或混凝土管防护,埋入的管顶距路基面不得小于0.4m。

3.3光电缆敷设前应进行单盘测试并按长度及电气特性进行配盘;3.4光电缆的埋深要求:光电缆埋深要求3.5地下直埋光电缆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间距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 径路复测→ 单盘测试→光电缆沟开挖→光电缆敷设→回填→ 检验验收。

4.2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5.1.1材料准备:扎带,滑石粉,铁丝,标牌,线缆。

5.1.2技术准备:在敷设缆线前,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应对现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和现场技术交底,使之熟悉施工图纸、技术标准及设计要求,交底表双方应签字。

5.2现场测量光电缆线路工程开工前,首先技术人员在施工班组的配合下根据设计定测台账对线路进行径路复测,丈量核实线路的长度,光电缆应避开湖泊、沼泽和排涝蓄洪地带,尽量少穿沟、渠、水塘。

光电缆应避免在苗圃、果园和林区中穿过,并应避开断沟、陡壁、滑坡、泥石流及土壤流失地段。

光电缆应避开严重腐蚀地带,如工业污水流经地带、煤层地带、淤泥地带、粪便、垃圾、炉灰堆积场所、石灰地带、坟区、砖瓦窑,以利于光电缆的配盘,并调查径路的合理性。

并将所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中,然后做计划领料。

5.2.1光电缆敷设、穿放线缆5.2.1.1按施工台账在规定地点预画白灰线。

电缆沟开挖应以白灰线为中线进行。

光电缆沟沟底宽不得小于25cm,沟底应基本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锐物、孤立的大石头及易燃品;光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其外径的十五倍。

光电缆径路应垂直穿越铁路和公路,当垂直穿越有困难时,其夹角亦不应小于45°。

电缆穿越铁路时,距道岔和辙岔不小于3m。

开挖施工时,应避开轨道连接点。

光电缆径路如从桥上通过,其两头上下边坡时,采用钢管或水泥槽防护并包封,光缆在桥上采用支架、槽钢防护。

光电缆径路宜避开林木较多、易塌方地段。

当光电缆径路必须通过铁路路肩或沿铁路附近狭窄地带通过时,与轨道中心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

在铁路路肩或附近开挖光电缆沟时,应预先考虑电缆沟开挖土的堆放场所,严禁堆土危及行车安全或严重污染道床石碴。

在工务部门管辖范围内施工时,应先与工务部门签订有关安全协议,并严格遵守其规定。

如光电缆沟须在坡脚1m 开外开挖;路堑地段如无天沟须在5m 以外,有天沟须在天沟2m 以外开挖等。

在铁路路肩上、站场股道间和穿越铁路开挖电缆沟时,应及时回填、夯实、整平,做到不敞开电缆沟过夜。

光电缆径路附近如有既有电缆,开挖时缆沟距既有电缆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0.5 m 。

5.2.1.2光电缆穿越铁路、公路,过桥、涵用Φ50热镀钢管防护。

5.2.1.2.1穿越铁路的钢管长度,必须大于轨道两侧枕木头以外0.3m ;穿越公路的钢管长度,应大于公路面以外0.2m 。

5.2.1.2.2光、电缆穿越铁路时分别采用φ50、φ80镀锌钢管防护,埋入的管顶距路基面不得小于0.4m 。

5.2.1.2.3施工过轨点前,应事先与工务部门联系,由工务部门安排配合人员到场配合,现场负责人统一指挥,设防护员和安全员,配备足够的对讲机进行通信联络,确保既有线行车、人员安全。

5.2.1.3在开挖路肩部分时,必须采用彩条布覆盖路基,以免污染道碴。

5.2.1.4施工后工务段应参加验收,确保过轨区段的路基符合要求。

光电缆过轨示意图5.2.1.5所有防护用的钢管、角钢均不得外露,须进行水泥包封或直埋。

所有各种类型的防护数量均须经现场核实,该增加的增加,该减少的则减少,总之必须达到防护的目的。

光电缆经过站台时利用既有光缆槽敷设;钢管光电缆5.2.1.6干线光缆过桥采用桥架进行防护。

上、下桥架引入地面,并砌护坎,除采用适当的防护外,还必须有防冲刷措施。

5.3光、电缆过涵防护施工方案光电缆过涵采用钢管防护,上、下涵采用水泥槽防护电缆接续后余留0.8—1.5m ;光缆接续后余留2—3m ; 中间站通信机械室引入余留5m ;平交道口有平改立计划,在道口一侧余留10—15m ; 光电缆穿越30m 以上河流时,两岸各余留1—5m ; 通过30m —150m 铁路桥时,光电缆在一侧余留5m ;通过150m 以上大桥和250—500m 隧道时,在两端各余留5m ;带伸缩缝的钢结构桥梁敷设光电缆时,每个伸缩缝余留不小于1m ,通过500m 以上隧道时,应在一侧大避车洞内适当余留。

在有滑坡、塌方、穿越铁路及有展宽公路规划地段,应按设计规定适当余留。

5.3.1每敷设完一盘光电缆后,应及时回填缆沟。

先回填30cm 细土,待确定光电缆无障碍后再全部回填;回填时沟的下半部不得填入易腐物质,沟内严禁回填大石块,回填夯实的土应高出地面;松填土的缆沟,回填土应高出地面10 cm 。

回填土应高出原地面300mm 。

H光电缆桥上角钢支架 (采用桥架进行防护)光电缆上、下桥采用水泥槽包封,包封表面与步行梯侧平行。

钢管 H光电缆涵上采用钢管防护,(并用水泥包封)光电缆上、下涵采用水泥槽包封光电缆接头处或电缆分歧处,缆沟可不全部回填,但必须先填至少300mm细土或沙,以保证光电缆不外露。

5.3.2光电缆敷设完成后,进行电缆对号和绝缘电阻测试,并做好记录,然后移交给专业工程师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5.3.3在敷设光电缆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光电缆不受破坏,光电缆不得扭曲、变形、交叉。

5.4资料提交光电缆敷设完后,光电缆每敷设完一盘,须立即做好线路竣工台账,台账上的标注与实际误差不得大于0.5m。

施工班组应自检自评,并做好记录;在自检自评合格的基础上,由技术或者班组负责人邀请监理进行检查,检查合格的资料交工程部存档作为竣工资料。

6.劳动组织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应结合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本单位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7.材料要求7.1本工程主要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原则上招标采购,不合格的物资、设备不得进入施工工地。

7.2物资、设备,均应有随行文件(产品合格证、技术证件等)。

到达工地时,管理人员要对数量、外观、包装、规格及随行文件等检查、确认,对不符合要求的物资、设备坚决拒收。

7.3物资、设备到达工地后,要按“验标”要求及时取样、试验(含监理见证、平行抽检),对质量复查确认后才准使用。

对砂、石、砖、白灰等地材,不仅提前通过试验合格才准采购,且到达工地后还要不断抽检,防止发生变化以确保质量。

对工地物资设备的管理、存放必须严格按照《铁路物资技术保管规程》和《铁路物资仓库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进行,尤其注意防水、防潮、防火、防爆、防盗、防损坏变质,对每批、每种规格的钢材、水泥等要记录用在哪个工点,做到每种规格的总量与分批追料数量合计、每个工点需要量、实用量合计相符。

7.4主要材料设备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9.质量控制及检验9.1光电缆埋深及其接续电气指标控制须符合施规和验标的相关规定;对光电缆敷设等隐蔽工程的项目,在隐蔽前均需得到现场监理人员的检查认可,完成隐蔽工程签认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如检查不合格或检查证及附件与实际不符,必须尽快纠正、重新检查签认通过后进入下道工序。

9.2电缆、光缆、漏缆和其他各类缆线等施工质量及指标按施工规范标准逐项检查测试,做到标识齐全、清晰,并符合规范要求;9.3干线光缆过桥采用桥架进行防护,并砌护坎,除采用适当的防护外,还必须有防冲刷措施。

9.4安质、技术人员应对光电缆敷设质量进行必要的检查,把好质量关。

9.5设备安装前通知监理,根据需要监理旁站。

9.6每天施工结束后对该日施工的内容进行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检验验收。

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施工要注意人和仪器的安全,遇到意外情况应迅速与驻地联系。

10.1.2施工要文明,严禁吸烟;施工完毕后清扫场地,不得留有废弃物。

10.1.3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技术、安全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10.1.4材料要节俭使用,切不可浪费或挪作他用。

10.1.5光电缆敷设在桥上作业时,施工人员应系好安全带,防止高空坠落。

10.1.6在站场施工时,由于站场缆线敷设专业多,管线多,人员复杂。

作业人员要注意自身保护,避免身体擦伤、撞伤。

10.1.7在作业过程中,不得踩踏其他缆线,注意对既有光电缆的保护。

10.1.8任何人员不得在线路上坐、卧、休息等。

10.1.9在施工区段作业时,必须在本线一侧的路肩上行走和避车,严禁在道心和枕木上行走。

必需横过铁路时,应严格遵守“一站、二看、三确认、四通过”的制度。

10.1.10搬运重大、长件物体时,要设置好防护,必须有专人指挥。

10.2环保要求10.2.1进场施工人员统一着装,戴安全帽,穿防护服,持证上岗,管理人员佩带职务标志。

10.2.2回填时严禁使用线路上的道碴及其他设备。

10.2.3回填完后,应将污染的道床清理干净;余土清运至指定位置。

10.2.4位于水沟和水沟沿上的电缆沟,回填完应保证水沟畅通,并应及时修复好,必要时,可将水沟改道。

10.2.5与施工相邻单位、居民及当地人民政府搞好关系,尊重当地风俗,爱护周围群众的财产,发扬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优良传统。

(二)光缆接续成端作业指导书(通信专业)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通信工程光缆接续及引入终端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