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总汇
生物体的组成1.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2.细胞分裂的过程:(1)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2)染色体排列于细胞中央(3)每条染色体从着丝粒一分为二,并向细胞两端移动(4)细胞两端的两组染色体分别结旋松散成染色质,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5)在细胞中部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质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3.细胞生长的过程: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体积很小,随着从外界吸收的物质不断积累,许多小液泡逐渐长大,合并为一个大液泡,细胞就由小长大。
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生长,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4.生物体的生长现象与生物体细胞的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
细胞数目的增多是细胞分裂的结果,细胞体积的增大是细胞生长的结果。
细胞体积的大小和体积增大的速度都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5.细胞分化——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
6.组织——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总汇(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17世纪,范·海尔蒙特发现水是植物生长的因子。
(光合作用需要水)18世纪,普利斯特莱发现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的因子,而且植物可以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近代科学家研究发现,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光)3.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生物圈——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生活环境的总称2.绿色植物参与能量传递与物质循环3.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
动物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绿色植物。
人类的能量来源:阳光→植物→(草食动物)→人草食动物的能量来源:阳光→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的能量来源:阳光→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的能量来源:阳光→植物→(草食动物)→杂食动物4.世界主要食用作物的前三位:小麦、玉米、水稻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氧循环。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要有信念战胜难题,经常居心学习七年级生物知识,恒心坚定不移地努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知识点(一)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1、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
2、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红细胞: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4、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数量较少,有细胞核,吞噬病菌,起防御保护作用。
5、血小板:最小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促进止血、加血液凝固的作用。
血液凝固后,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血清。
6、柠檬酸钠是抗凝剂,能防止血液凝固。
7、血液分层现象:上面部分是血浆,呈淡黄色;下面部分是红细胞,呈红色;上下两部分交界处,有一层很薄的白色的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8、血红蛋白特性:氧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
氧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9、动脉血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指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
10、贫血指血液里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11、如果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可能患有贫血病。
如果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可能出现炎症)。
血小板数量过少,不能止血凝血。
12、输血: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反应,使红细胞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死亡,所以输血前要鉴定血型。
13、输血原则:输同型血。
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才能输异型血,即O型血可以输感给各类血型的人(A型、B型、AB型、O型),AB型血的病人可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如A型、B型、AB型、O型血)。
14、人体有3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出血在近心端包扎止血,静脉出血包扎在远心端。
人体内能够出现脉搏现象的血管只有动脉。
15、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大多在身体的较深部位,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七上生物(苏教版)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苏教版)上学期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1.1.1 自然界是由和组成的,有的物体称为生物。
1.1.2 生物包括、和,其中又包括,和。
1.1.3 生物的特征:①生物体有的结构;生物体能够由长;③生物体有作用;④生物体能后代,并有和现象;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⑥生物体都能一定的环境,也能环境。
1.1.4除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2.1 生态因素是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它包括和。
1.2.2 非生物因素包括、、、和。
1.2.3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生物。
1.2.4 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相互。
生物的生存一定的环境,因生物的、和等必须适应环境。
1.3.1生物学是指研究和的科学。
1.3.2生物学可以解决的问题有、、、、、、、。
1.3.3生物学现在在、、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二章、探索生命2.1.1 ①右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写出:1 2. 3 4 56 7 8 910 11 12 13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和〔〕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和〔〕②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和____面镜。
③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_ ___ 。
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的物镜。
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______倍。
④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______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______方向移动玻片。
⑤如果把印有“b”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
⑥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怎样确定污点的位置?。
2.1.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是:、、、。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而。
2.2.1科学探究通常包括、、、、和、等方面。
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等方面。
所有的实验都有,在对照实验中,除了不同外,其它因素都。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1.1植物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同,但结构基本相似,都包括,,和。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应激性、生长与繁殖、遗传与变异、适应性等。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生物如何依赖环境生存,同时生物的活动又如何影响环境,形成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概念与范围:介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第二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细胞分裂与分化:学习细胞通过分裂增加数量,通过分化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组织、器官与系统:理解细胞如何组成组织,组织如何进一步构成器官,多个器官协同工作形成系统,共同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介绍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绿色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分类。
•种子的结构与萌发:学习种子的基本结构及其萌发过程,包括种子的休眠与寿命。
•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详细探讨绿色植物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及其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过程及意义,同时简要介绍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第四章生物圈中的人•人的由来:通过人类起源的概述,理解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人体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到组织、器官、系统,逐步构建人体结构层次的概念。
•人体的营养: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种类、作用及人体消化、吸收、利用这些营养物质的过程。
•人体的呼吸:探讨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运动及气体交换的过程。
第五章生物圈中的动物与微生物•动物的主要类群:简要介绍无脊椎动物(如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了解动物运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动物行为的多样性和意义。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探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上知识点整理答案版第一章1.1一、认识光学显微镜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镜臂—握镜的部位;镜筒—上端是安装目镜的地方;目镜—接近人眼睛的镜头;物镜—接近观察物体的镜头;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幅度小,可使物象更清晰;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光圈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一面是平面镜,光线较强时使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较弱时使用。
2.放大物像:目镜和物镜;3.调节光线强弱:遮光器和反光镜;4.升降镜筒:粗、细准焦螺旋。
二、使用光学显微镜1.选择目镜:一般先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如5×)。
2.选择物镜:转动转换器选择物镜。
一般先选择放大倍数较低的物镜(如10×),因为这时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视野比较大,便于找到观察目标。
3.对光:将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直到从目镜中可以看见整个视野是明亮的。
反光镜一面为平面镜,另一面为凹面镜。
在明亮的环境中,一般用平面镜对准光源;在较暗的环境中,需要将凹面镜对准光源。
4.制作、放置装片:从报纸上剪下一个汉字,用少量清水蘸湿,使它呈半透明状态。
将这个汉字纸片放到载玻片中央,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报纸上的汉字纸片相当于生物体某种结构的薄切片)。
将显微镜的结构临时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移动装片,使汉字纸片位于通光孔的中央。
5.粗调节:调节粗准焦螺旋时,先从显微镜的一侧注视着物镜,使物镜缓慢下降并靠近装片,注意不要压到盖玻片。
再通过目镜观察,同时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6.细调节: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几点经验(1)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上图中,A、B无螺纹为目镜,目镜放大倍数与目镜长短成反比,A倍数<B倍数;C、D有螺纹为物镜,物镜放大倍数与物镜长短成正比,C倍数>D倍数。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必记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必记知识点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1、自然界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一类是非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的特征:(1)、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2)、能够生长(由小长大);(3)、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排出体外。
(4)、能繁殖(产生自己的后代),有遗传和变异现象;(5)、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6)、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又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①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必须适应环境。
(如“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②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使土壤疏松”)③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6、生物学能解决的问题: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和人类的健康。
7、生物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表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第2章探索生命1、显微镜:①结构:目镜、物镜、遮光器(上面有光圈)、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等。
②使用方法: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收镜。
2、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
对光成功后可以看到一个白亮的圆形视野。
3、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4、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
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玻片标本也应朝右上方移动,才可以使物像回到视野中央5、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七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苏教版)上学期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1.1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1.1.2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中微生物又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1.1.3生物的特征: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③生物体有新陈代谢作用;④生物体能繁衍后代,并有遗传和变异现象;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1.4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2.1生态因素是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2.2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
1.2.3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1.2.4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因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
1.3.1生物学是指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1.3.2生物学可以解决的问题有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
1.3.3生物学现在在工业、农业、医药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2.1.1①右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写出: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5 〕目镜和〔 7 〕物镜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11 〕遮光器和〔 12 〕反光镜②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大光圈和__凹__面镜。
③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5倍。
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的物镜。
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__150_倍。
若改用40×的物镜,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少,视野变暗。
④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__左上方_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_右下方_方向移动玻片。
⑤如果把印有“b”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 q 。
七年级上苏教版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上苏教版生物知识点生物,是指研究有形和无形生命体的一门学科,它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生物知识掌握的深浅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健康生活的质量。
以下是七年级上苏教版生物的知识点:一、生命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是指生物和非生物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共有八个方面:由细胞构成、具有新陈代谢能力、有生长、有繁殖、对刺激有反应、适应环境、具有遗传性、具有进化能力。
二、组成生物的细胞1. 细胞的概念:细胞是构成生物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主要由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组成。
3. 组成生物的不同细胞:细胞可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两种。
三、生物的营养方式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自养、异养和寄生。
1.自养:指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化学合成等吸收外界物质制造有机物质的现象。
2.异养:指生物依靠外界提供的有机物质进行代谢活动的现象。
3.寄生:生物以其他生物为寄主,在其体内取走所需营养物质。
四、活动和耐受适应1. 活动,是指生物在周围环境作用下的运动(如嗅、视觉、听觉等)。
2. 适应,是指生物在环境内生存时对于环境的作出的生理改变。
3. 耐受适应,生物在耐受恶劣环境条件下,经过适应才能生存。
五、一些生物的特点1. 人体的代谢作用: 包括消耗能量、产生废物,如尿、二氧化碳等。
2. 植物的一些生命现象: 包括植物光合作用、植物BIT、植物细胞、植物繁殖等。
3. 水藻和藻类的特点: 水藻和藻类都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单元,根据其特征分为蓝藻、红藻、绿藻、黄藻等多个种类。
以上是七年级上苏教版生物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生命的本质,理解个人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1、生物的特征:(1)、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2)、能够生长(由小长大);(3)、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利用完的物质排出体外。
(4)、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5)、有遗传、有变异;(6)、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7)、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自然界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一类是非生物。
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
3、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它又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有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
4、生物科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2章探索生命1、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2、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
3、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
3、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4、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5、科学探究是人们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途径之一,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等方面。
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如:探究腐肉上蛆从何而来的实验中,变量是猪肉和外界的蝇是否直接接触,而其他因素都全部相同。
第3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七部分;人和动物的细胞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P37 、P412、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是门卫);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管理调控部门);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车间);液泡中有细胞液;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生产产品车间)。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一、认识周围的生物1、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自然界的生物可以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②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现象(能由小长大);③生物体具有新陈代谢的现象;④生物体具有生殖、遗传和变异的现象;⑤生物体具有应激性;⑥生物体能适应并影响一定的环境。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项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生物也影响着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三、我们身边的生物学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世界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
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也严重地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而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
第2章探索生命一、探索生命的器具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⑴显微镜的结构1-镜座 2-镜柱 3-镜臂 4-镜筒 5-目镜6-转换器 7-物镜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10-载物台 11-通光孔 12-反光镜⑵使用: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十归箱。
注意: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②高倍镜,视野暗,视野小,物象体积大,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视野亮,视野广,物象体积小,细胞数目多。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反之越小。
③在观察显微镜时,若像不在视野中央,像在哪方就朝哪方移动载玻片(偏哪移哪),像就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到视野中央了;若要观察某物像在显微镜中所成的像,则只需把试卷旋转180°,看到什么就选择哪个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考点汇总
苏教版七年级(上)生物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
生物:有生命的物体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生物分类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2、生物的生命现象(1)、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2)、能够生长(由小长大);(3)、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和没有利用完的物质排出体外。
(4)、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有遗传、有变异;(5)、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6)、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土壤)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骆驼仙人掌适应沙漠环境);(2)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变得疏松,影响了它生活的环境)(3)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56、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物)(2)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热点问题离不开生物学7(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弗莱明发现青霉素)8、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工业、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快速发展。
第二章、探索生命1、显微镜使用常见的问题:(1)、若在显微镜下出现一个污点,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转动目镜、移动标本,污点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2)、取送显微镜时,要一手握镜座,一手握镜臂。
(3)、(4)(5)、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体实际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乘目镜放大倍数。
(6)遮光器的使用——遮光器是调节显微镜入射光线强弱的,强光时应选用小光圈,弱光时应选用大光圈。
(7)反光镜的使用——通过调节反光镜的角度使反射入的光线照亮观察物。
强光时应使用平面镜,弱光时应使用凹面镜。
2.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1)对光——①选择目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③转动反光镜,从目镜中可看到一白亮的视野(2)观察——①从报纸上选一个汉字或一个字母,将其剪下,制成临时玻片标本②将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通光孔中央③转动粗准焦螺旋,将物镜靠近载玻片,眼睛要看物镜,以免损坏镜头④再调节粗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象为止,最后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
七上苏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上苏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是一门充满奥秘和趣味的学科,七年级上册的苏教版生物教材为我们打开了探索生命世界的大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第一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等方面。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体都具有严整的结构,能够由小长大,都需要营养物质、进行呼吸、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殖和遗传变异、具有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的能力等。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步骤。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显微镜是观察细胞的重要工具。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包括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存放。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
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中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第四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没有生命的物体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出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③生物体有新陈代谢作用(吸收营养物质、排除废物);④生物体能繁殖后代,并有遗传和变异现象;⑤生物体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5、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6、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7、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8、生物学是指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9、①右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写出: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目镜6-转换器7-物镜8-粗准焦螺旋9-细准焦螺旋10-载物台11-通光孔12-反光镜其中最重要的结构是〔5〕目镜和〔7〕物镜可以调节光线强弱的是〔11〕通光孔和〔12〕反光镜②实验室内光线不强时,对光时,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③显微镜目镜上刻有“15x”字样,表示_放大倍数为15倍。
若使用这一目镜,同时使用10×的物镜。
则被观察物体被放大150倍。
若改用40×的物镜,则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少,视野变暗。
④观察目标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该向左上方方向移动玻片;若目标在视野右下方时则需向右下方方向移动玻片。
⑤如果把印有“b”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是q。
⑥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你怎样确定污点的位置?污点的位置可能位于目镜、物镜或者装片上,相互转动,谁动在谁上边。
⑦当镜筒在下降过程中,眼睛要注视物镜,以防压碎玻片;镜筒上升过程中,要用左眼看目镜,当看到物象时,停止转动粗准焦螺旋,而调节细准焦螺旋是物象变清晰。
(完整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一、我们周围的生物1.生物:有生命的物体2•生物的生命现象:O 1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0都能够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有关);G都能新陈代谢;O 4都能生殖、遗传、变异;③都有应激性;O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
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50 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
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个体一般比较微小,结构简单,但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却十分广泛。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态因素: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生物。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3.光和温度是影响生物生存的重要的非生物因素,水常常决定生物的分布。
4.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通常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
5.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厚的茎,不仅可以储存大量的水,还能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根系非常发达,能够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
6.蚯蚓体表的刚毛有助于它们的爬行运动,体表的粘液有助于它们在土壤中爬行和呼吸。
它们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
7.在炎热的夏季,植物茂盛的地方气温比较低,空气湿度大(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影响环境。
三、我们身边的生物学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 .世界人口剧增,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
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也严重地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健康,而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
第二章探索生命一、探索生命的器具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物镜(观察,目镜长度与倍数成反比,物镜长度和倍数成正比)、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顺下逆上)、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使物象变得更加清晰)、反光镜(反射光线)放大倍数=目镜x 物镜(放大的是长度,不是面积)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装;对光;观察(原则:先下后上,先低后高,先粗后细);收镜3.常用探究器具的种类:观察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器具:解剖剪,镊子计量器具:天平,量筒加热器具:酒精灯,三脚架通用器具:烧杯,试管,试剂瓶,培养皿等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跟实际物像呈180 度旋转,不影响顺时针、逆时针5.视野中污点的判断方法:视野中污点只能在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转换器转过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行不行?
不行。用高倍镜观察,只需微调即可。转动粗准焦螺旋, 容易压坏玻片。
如何判断细胞和气泡?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观察器具:放大镜等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解剖工具: 解剖盘 解剖剪 镊 子 刀 片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计量器具: 天平、量筒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加热器具: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其他常用的探究器具
通用器具: 烧杯 试管 试剂瓶 培养皿 研钵 滴管 药匙
使用常用探究器具注意事项
1、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刀口,也不要碰到他 人; 2、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称量的物体; 3、加热时,不要离开加热装置,加热结束后要及时、 正确地切断热源,酒精灯用灯罩盖灭。 4、使用试管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准自己和他人 5、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加热的玻璃器具; 6、没有见过的仪器不能乱动,不能随便尝实验室里 的药品 4、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药品和材料要统一处理,不能 自己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了解显微镜 的基本结构
1、目镜
2、镜筒
3、转换器
4、物镜
5、载物台
6、遮光器
7、反光镜
8、粗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
10、镜臂
11、通光孔
12、压片夹
13、镜柱
14、镜座
1 目镜 10
镜筒 转换器 压片夹 粗准焦螺旋311 细准焦螺旋4
镜臂
12
7 载物台 6 遮光器 9 反光镜 8
思考:
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低倍镜的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教亮,放大的倍数小; 高倍镜的视野小,通过的光少,较暗,放大的倍数大。 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 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如果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往往由于观察的对象不在视野范 围内而找不到。因此,需要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并把要放 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2 物镜
5
镜座
显微镜的安装和使用
一、 安装 装配适当的物镜和目镜。
低倍镜的使用---必须先用低倍镜,视野大,容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观察部位。
(1)检查 有无损坏。 (2)准备 前方略偏左侧。将载物台下降。再旋转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对准 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可听到“咔哒”声)。 (3)对光 打开光圈,上升聚光器;用内置光源时,使用光亮调节器调光。 (4)放标本片 标本片的盖片朝上,观察部分对准光孔的正中央。 (5)调节焦距 侧面注视物镜镜头,粗调节钮,镜台上升,低倍镜头与玻片间 的距离约5mm,从目镜里观察视野,左手慢慢转动粗调节钮,镜台缓缓下降, 视野中出现物像。细调节钮至物像清晰。
(6)计算倍数
高倍镜的用法
(1)低倍镜找到清晰物像。 (2)将需要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央。 (3)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用手移动转换器,换高 倍镜。 (4)眼睛向目镜内观察,同时微微上下转动细调节 钮,直至视野内看到清晰的物像为止。
油镜的使用方法
(1) 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标本的概况。 (2) 更换高倍物镜,视野中央。 (3) 镜台缓缓下降约1.5 cm,再把油镜转到工作位置。 (4) 在盖玻片上所要观察的位置滴一小滴香柏油,细心拧动粗调螺旋, 使镜台上升。从侧面观察物镜前端与标本的距离,油滴接触,慢慢提 升镜台,至物镜前端接近而没有碰到盖玻片为止。这步操作要特别小 心,防止油镜压碎标本或损坏油镜(油镜的工作距离约0.2 mm)。 (5) 眼睛从目镜中观察,拧动细调螺旋,使镜台慢慢下降到能看清标本。 这步操作要特别注意不要把细调螺旋的方向拧错,以防压碎标本。 (6) 观察完毕后,下降镜台约1 cm,把油镜转离光轴,及时清洁。擦镜 纸擦1~2次,去油,二甲苯滴湿的擦镜纸擦2次,擦镜纸擦1次。顺 镜头直径方向,不圆周擦。 (7) 复原 聚光器下降约1 cm 。把物镜转离光轴。下降载物台,载物台 上标本移动器移到适当位置,关闭内置光源。
背景资料
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
·伽利略自己制造出了望远镜,也着手设计显微镜。并 对小动物的感觉器官进行了观察。 ·真正用显微镜发现有机体内部世界的是马尔比基、列 文虎克、胡克和斯旺麦丹。 ·1660年,马尔比基用显微镜发现了毛细血管,观察了 许多动物呼吸系统,还发展了胚胎学研究。 ·1675年,列文虎克用自制的只有一个透镜的显微镜观 察到了原生动物。他还最早发现了红血球的存在。 1683年,他还发现了细菌。 ·1665年,物理学家胡克用自己制造了复式的显微镜, 观察软木塞薄片,将软木上的那些小孔称为“细胞”。 ·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波的一种 显微镜。大大提高了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能观察物质 极为微细的结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