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预防,有效控制发生在我所范围内的生物安全
事故的危害,指导和规范检验科工作,保障我所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我所的稳定和正常秩序,根据《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所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实验室发生的生物安全事件,
及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本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化学试剂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三.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防范意识,力争作到
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最大限度的减轻其危害和损失。
四事件分级
(一)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I级)主要包括:
1.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感染所从事的一类病原微生物,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疑似感染所从事的一类病原微生物;
2.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感染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疑似感染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并造成传播,可能进一步扩散;
3.实验室保存的一类、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丢失;
4.认定的其它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二)较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级(II),主要包括:
1.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感染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或出现与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有关的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疑似感染;
2.实验室发生一类、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泄漏,并有可能进一步扩散,造成人员感染;
3.认定的其它较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三)一般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III级)
1.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感染所从事的三类、四类病原微生物,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疑似感染所从事的三类、四类病原微生物,并造成传播,可能进一步扩散;
2.实验室发生第三类、第四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意外丢失,并有可能进一步向外扩散,造成人员感染;
3.所在单位认定的其它一般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五.应急处理机构
生物安全委员会
科左后旗妇幼保健所
生物安全组织管理委员会
组长:秦岭
副组长:张春玲孟玉莲李永山白那顺
组员:李媛媛苏高原包晓华东智
六.事故处理方案和应急程序
A、疑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处理程序
1、目的: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明确如何处理疑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标本,确保生物安全。
2、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对疑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处理。
3、程序:
①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如发现疑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标本,首先应报告领导,院领导应及时报告给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②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将标本送往有资质的实验室进一步确诊;
③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标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构保管。
④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处理前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包括用于隔离的设备和材料。
B、防止紧急意外事件的预案与流程
1、当发生血样管打破,血样泼洒时,立即用l:50的84消毒液将污染的桌面或地面全部浸泡30分钟,再擦拭千净。
2、当发生废弃针头剌破皮肤时,立即用力挤压伤口,尽力多挤掉一些血液,直到挤不出血为止,再用2.5%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后包扎好。
3、当发生火灾意外时立即用灭火器灭火。
4、皮肤受强酸或其他酸性性药品伤害时,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5%碳酸氢钠冲洗,最后用盐水洗净,并敷以碳酸氢钠纱布等。
5、皮肤受强碱或其他碱性药物伤害时,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5%硼酸冲洗,重者可用2%醋酸湿敷。
6、碱性物质溅伤眼睛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大量干净水彻底冲洗眼睛至少10分钟,再用4%硼酸溶液冲洗,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滴以抗菌眼药,防止感染。
7、强酸溶液溅伤眼睛,迅速用清水冲洗,然后请眼科医生处置。
C报告时限和内容
1.报告时限
实验室或个人发现生物安全事件应立即向本单位上级报告实验室设立单位发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按属地化原则在2小时内尽快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报告;对于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实验室设立单位可直接上报自治区卫生行政部门。
2.报告内容
(1)事件信息
实验室单位名称、实验室名称、涉及病原体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感染或暴露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
(2)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
①初次报告:事件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密切接触者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涉及病原体、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初步判定的事件级别、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
②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至少按日进行进程报告。
③结案报告:事件处置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在领导小组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七.应急保障措施:对工作人员加强技术保障和人员培训,使工作人员知晓实验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源微生物致病性,传播途径等。进行岗前培训。对科员经常性的进行防水灾、防火灾、防电害、防盗的宣传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等试剂设专人负责保管;对门、窗,水、电每班丁作人员在下班之前都要严格检查杜绝意外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