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现代西方文化 (17世纪上半叶至今)
-世界近代史(1500年前后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斯战 大亚 林洲 模策 式源 形地 成形
成
德 国 突 袭 波 兰
德 国 突 袭 苏 联
日 本 偷 袭 珍 珠 港
国 际 反 法 西 斯 联 盟 成 立
斯 大 林 格 勒 战 役 胜 利
诺 曼 底 登 陆
雅 尔 塔 会 议
攻 克 柏 林
日 本 投 降
1945 1944 1942 1941 1939 1936
1804 19 18
1789
1787 1783 1776 1775 60 18 18 1689 1688 1640
世 世年 年 年 年 纪 纪代 年 年 年 年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 战争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世世
年
纪纪 末初
年
年年 年
年
年
法国大 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加强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扩散,使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颁 布 《 人 权 宣 言 》
1861 1787
拉颁
丁 美 洲 民 族 解
布 《 拿 破 仑
放法
运典
动》
《 英共 国产 完党 成宣 工言 业》 革发 命表
印 度 民 族 大 起 义 爆 发
美 国 南
俄 国
日 本 明
北治
战 争 爆 发
年 改 革
维 新 开 始
1868
1861
1857 1848 1840
认识: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以及野蛮性和扩张性
资本主义曙光初现
内容
特征
政 手工工场的工场主、富商和银行家
治
构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产生 (阶级基础)
地中海区域的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
西通 第三章 西方近现代文化
第三章西方近现代西方文化中世纪的遗产:基督教信仰、自然的生活、骑士精神基督教信仰——上帝主宰一切、原罪、救赎、末日审判、灵魂不死。
对燃烧着硫磺的地域之火深深的恐惧,对光明的天堂无限向往,——对现实人的欲望的压抑、控制自然的生活——基督教信仰凌驾一切,控制一切,与贫瘠的生活和低下的文化相适应。
庄园经济,政治上分崩离析骑士精神——忠诚勇敢视死如归;虔诚谦卑的基督徒;纯净高尚的爱情彼岸理想(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对女性的尊重、强烈的荣誉感中世纪与近现代文化的分水岭在15-17世纪(不同的定义)。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地理发现、宗教改革)17世纪的欧洲:科学主义、科学创造、民族国家兴起17—18世纪:启蒙运动、基督教的现代化没有明显的时间标志。
海外探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宗教战争、启蒙运动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在为一个崭新欧洲的出现做了准备。
如黑格尔所说:“犹如母亲长期怀胎之后,第一次呼吸才把过去成长过程中的那些渐进性打断——一个质的飞跃——从而生出一个小孩那样,成长着的精神也是慢慢地静悄悄地向着它新的形态发展,一块一块拆除它旧有的世界结构。
只有通过个别的征象才预示着旧世界行将垮台。
现存世界里充满了的那种粗率和无聊,以及对某种未知的东西的那种模模糊糊若有所感,在预示着有什么别的东西的到来。
可是,这种逐渐的、并未改变整个面貌的颓毁败坏,突然为日出所中断,升起的太阳就如闪电一般一下子建立起了新世界的形相。
”第一节: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5-16世纪)——釜底抽薪从时间上看,文艺复兴和海外探险几乎同时进行。
但一个是文化上的发现(人的发现)。
确定自然人性和世俗生活的合理性;开始: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破。
军事上的失败造成的一个积极的文化后果,就是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化向西欧天主教世界的回归。
它引起人们的向往和创新,在当时并没有被人认识到。
本质:创新,是一场开启新观念的文化运动,是一场富丽豪华的文化盛宴。
第一讲 西方文化的源流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其三,大一统的专制政 体。
古代希腊罗马的工商业文明
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 希腊城市国家
希腊城邦的第一个特点是以 独立的城市为中心,向周围 的乡村辐射。 第二个特点是小国寡民的规 模。
“这样,在罗马也是在所谓 王政被废除之前,以个人血 缘关系为基础的古代社会制 度就已经被破坏了,代之而 起的是一个新的、以地区划 分和财产差别为基础的真正 的国家制度。”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 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四卷,P126
特—迈锡
尼文化。
(1)克里特文化(前2000-1400年)
“有一块地方叫克里特,位于深红葡萄酒色 的海中,一片美丽、富庶的土地,四面环 水;岛上的人多得数不清,城市有90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荷马
线形文字A
克诺索斯城
克诺索斯王宫遗址
克诺索斯宫殿遗址考古
点击图片
播放视频
米诺斯王宫的壁画
米诺斯工艺品
(前15-12世纪)
《淮南鸿烈集解》记载:
炎帝作火而死为灶,禹劳天下而死为 社,后稷作稼穑而死为稷,羿除天下之害 而死为宗布,此鬼神所以立。
《诗经· 周颂》:“噫嘻成王,既昭 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中国的农耕文明
《吕氏春秋· 上农》:“天子亲率诸 侯耕帝籍田……以教育民尊地产也;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 田,……以力妇教也。” 《汉书· 文帝纪》:“力田为生之本 也。” 《荀子· 富国》:“工商众则国贫。” 《管子· 轻重乙》:“杀正商贾之利, 而益农夫之事。”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 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 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与习惯 在内的复合体。”。 ——[(英)爱德华 · 泰勒:原始文化,上海 文艺出版社1992,P1]
第四、五、六章 走向现代文明的西方文化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
为什么以人文主义做武器? 首先,当时社会进步最关键的是走出神权统治, 而神权的对立面就是人权,所以,这是最好的 批判武器。 其次,当时的教会势力和封建制度太强大了, 所以,要反对它们必须借助强大有力的载体, 而古典文化就是最好的客观载体。因为古典文 化早、完备系统、核心是人本。
这是一场源于法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运 动 特征是通过知识分子的努力,运用严格的 理性,把人们的思想意识从传统偏见、宗 教迷信和国家权力不加约束的权威中解放 出来 根本目的是用理性开启民智
理性主义(Rationalism):
欧洲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 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上的一种哲学方法。一般认 为随著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 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本质上体现资产阶级的科 学和民主,是启蒙运动的旗帜。 同时代相对的另一种哲学方法被称为不列颠经验 主义,它认为人类的想法来源于经验,所以知识 可能除了数学以外主要来源于经验。
加尔文教——宗教改革在瑞士
瑞士的宗教改革领导人 是加尔文。 在三大新教中,只有加 尔文宗有世界性影响, 为什么? 跟它的教义有关。其核 心是“预定论”和“选 民论”。
路德和加尔文
茨威格《异端的权利》中记载,加尔文是一 个崇高得令人畏惧的工作狂。“为了心灵之 故,他只允许他的身体享受绝对的,最低限 度的食物和休息。” 马丁· 路德正好相反,“如果修士要通过修灵 才能进入天堂,我宁愿还做俗人”“谁若不 爱美酒、女人和歌,谁就是个傻瓜。”1525 年,路德与原修女凯瑟琳· 波拉结婚,为废除 神职人员独身制作出表率.
复习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新古典主义绘 画与音乐 (知识点掌握)
高考专题3.2 14-18世纪东西方文明的兴衰与交流(14-18世纪西方文明勃兴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深化探究 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启蒙运动间的关系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 来,主要侧重于使人获得或满足基本的生理欲望,是对基督教禁欲主 义的一种反叛。 2.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一种延续,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改革的内容也蕴涵着 人文主义思想。只不过它侧重宗教领域的思想。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 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 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名师点拨】 运用多种史观评价新航路开辟 史观 解读 全球史观 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文明史观 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现代化史观 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 革命史观 是殖民掠夺之路 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 社会史观 惯
2.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的发展 (1)背景 ①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 会的束缚。 ②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 裁。 ③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之间 的矛盾加深。
(2)马丁· 路德的主要观点 ①只要有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②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实质: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4)影响 ①削弱了教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的控制。 ②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派。 ③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 ①特点: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 易。 ②结果:17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 夫”;17世纪中叶,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 ①过程:17世纪,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荷兰;18世纪下半 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 ②方式:殖民战争,海外贸易;政府鼓励海盗劫掠;以“三角贸 易”形式进行黑奴贸易。
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6世纪之间,是 一场文化革新运动,也是一场划时代的思想解放运 动。“文艺复兴”一词是我国的习惯称呼,它的原 义是“再生”,即古典文化的再生。具体地讲,它 表现为对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的复兴。
这是在信仰断裂时期——旧的信仰在衰落,新 的、建立在自然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理性尚未成 熟——人性的全景式展开。精力横溢是这一时代的 特征。
就某一方面而言,古希腊的神话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 的范本。——马克思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西方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荷马史诗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也是欧洲长篇 小说的先驱。从古代到近代,荷马史诗的保存、 编纂、流传和研究,对于西方文化精神的形成产 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古希腊戏剧(代表着古希腊文学最高成就) 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天使派:拉马丁,夏多布里昂 恶魔派:拜伦,雪莱,济慈,雨果,司汤达,梅里美
六:19世纪中期,名作如林的现实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认为“生活应该如此” 现实主义文学认为“生活就是如此”
19世纪中叶,法国大革命引起的几十年反反复 复的热流终于冷却下来,人们开始对社会现实冷静 思考。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它的基本含义是 要求文学艺术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它提倡冷静地 观察、精确地描绘客观现实,力求再现典型环境中 的典型人物。
1、拥护王权,赞美开明君主,抨击和嘲讽腐朽和愚昧的封建 主和宗教势力。
2、标榜崇尚理性。这个理性带有很强的封建色彩,与后来资 产阶级启蒙的理性不同。它强调人的情感要服从于理性,特 别是爱情要服从政治的调节,即个人的情感生活要顾及国家、 顾及政权的需要。
3、形式上、语言上强调严整、典雅,对戏剧来说,要恪守 “三一律”
关于西方历史文化的解说词
关于西方历史文化的解说词西方文化通常是指西欧和北美的现代文化,包括共同的标准、价值观和风俗等,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科学、艺术、文学等各个领域。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与中华文化不一样。
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一条主线,历史脉络是清晰的。
即便是有王朝更迭,也从没有断绝过。
西方国家则较为复杂,原因有三:一、在西方文化早期,其文化常常和国家、种族一样断绝了;二、西方国家长期处于分散状态,很少有统一的政权存在;三、西方文化毕竟不是中国的本土文化,不是中国人的文化环境,使得我们常有隔窗看花的感觉。
这是研究西方文化时特别需要注意的。
西方文化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帝国的巴勒斯坦地区(今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约旦地区)。
公元元年,耶稣诞生,他是犹太人。
在耶稣开始传教之后,建立了基督教,《新约》出现。
《新约》和《旧约》合起来是基督教的《圣经》。
这是西方文化的第一次飞跃。
基督教创建之后,发展迅速。
在公元四世纪被立为古罗马帝国的国教。
公元395年,古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临终前,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继承,即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统治范围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梅洛不达米亚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
这些地区并不属于现代的西方概念范围,也没有诞生出西方文化,不再赘述。
西罗马帝国创建于公元395年,其统治范围大概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中欧、北非等。
西罗马帝国的统治与中国历史上的元朝和清朝有些相似,以一个民族统治众多民族,其统治核心在意大利,其他地区是以军事据点为核心建立的统治。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和哥特人(东日耳曼人的分支)灭亡。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古罗人后裔主要生活在今意大利南部。
除基督教以外的古罗马文化也遭受重创,几乎毁灭。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成为西欧的主体民族,西欧进入中世纪(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
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被古罗马人并称为欧洲三大蛮族。
精华资料西方文化史
多利亚式:帕特农神庙(是世界艺术史上最完美,最灿烂的建筑之一)其特点是:阳刚之气,粗狂纯朴基督教:是指信仰耶和华上帝为全能的和独一无二的神,信奉耶稣为“救世主”,信仰新旧约全书为基本经典,以及信仰“三位一体”说为基本的各个教源的统称而基督教的形成,骑士制度: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插曲,①对近代欧洲人的精神及价值取向产生一定影响②制度包括:宗教,道德,礼节和“武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吟诗)③一骑士为主的贵族文化:骑士爱情,骑士风度,骑士精神,代表骑士的理想生活方式。
④骑士精神:正义、忠诚、荣誉、谦恭、豪侠,崇尚和为真理而献身等,是骑士精神的灵魂,对绅士风度有一定影响。
雅典娜:是希腊人文明的象征,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乔托:他是佛罗伦萨艺术家,是欧洲现实和足以绘画的奠基人,他的传世之作有《逃亡埃及》《犹太之吻》等对文艺复兴时期世俗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古典艺术:美学家温克尔曼将新古典主义原则定为:和谐,比例,平衡,节奏。
风格在客观上反应了18世纪未启蒙主义思想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洛可可艺术:追求轻巧奢华,起源于法国,泛指18世纪开始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对贝壳,岩石,钟乳等的模范艺术。
以追求奢华生活为中心。
浮士德:《浮士德》是一部哲学诗剧,浮现内心的冲突是生命存在的必然现象,给人的启示:人类只要存在着,他们就必然地处于永无止境的矛盾和冲突中,并在其中进行探索,创造,并获得发展。
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黑格尔: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哲学中由康德启始的那个运动的顶峰;他的认识论是客观唯心主义,集中体现在其著作《精神现复学》中,在《逻辑学》中充分表达了其哲学包含着的“合理的内核”及辩证法思想,“真理与谬误,可能与现实,偶然与必然,原因与结果”简述希腊神话传说的主要特点:根本特征:神人同化,同性,神的拟人化。
第一特征:强烈的世俗性第二特征:强烈的人本色彩第三特征:深刻的哲理性,乐观主义,利己主义第四特征:带有原始崇拜(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痕迹论述犹太民族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是指信仰耶和华上帝为全能的和独一无二的神,信奉耶稣为“救世主”,信仰新旧约全书为基本经典,以及信仰“三位一体”说为基本的各个教源的统称而基督教的形成,而基督教的形成基本是基于犹太民族的文化上。
历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复习课件(岳麓版必修三)
5.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 世纪50、 年代 年代, (1)含义:20世纪 、60年代,欧美盛行一种与传统戏剧风格 )含义: 世纪 迥异的戏剧流派 (2)背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动荡不安,危机四伏, )背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动荡不安,危机四伏, 人们内心深处感到资本主义现实生活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人们内心深处感到资本主义现实生活的失望、苦闷和迷惘,人们 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归宿和精神统治危机 (3)特点: )特点: 荒诞派作家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 ①荒诞派作家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现实 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 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就成了他们不断重复的主题 荒诞派戏剧内容结构反传统(反戏剧), ),他没有性格鲜明的人 ②荒诞派戏剧内容结构反传统(反戏剧),他没有性格鲜明的人 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 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人物 语言颠三倒四, 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功能奇特怪异 (4)代表:贝克特 )代表:贝克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代表作: 等待戈多》 代表作:《等待戈多》——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
1969年贝克特因《等待戈多》一剧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 年贝克特因《等待戈多》一剧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年贝克特因 奖的评语是: 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 奖的评语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 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结合这句评语和《等待戈多》 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结合这句评语和《等待戈多》的 剧情,谈为什么主题为人生无意义的荒诞剧却能“ 剧情,谈为什么主题为人生无意义的荒诞剧却能“使现代人 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答案: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代 答案:《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 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代 表作,是典型的 反戏剧”作品。作者以荒诞的、 是典型的“ 表作 是典型的“反戏剧”作品。作者以荒诞的、抽象的艺术 方法表现了深刻的社会主题。剧本所要表现的是: 方法表现了深刻的社会主题。剧本所要表现的是:人对自己 生存的世界和对自己的命运是不可知的, 等待” 生存的世界和对自己的命运是不可知的,“等待”就是人类 的生存状态。含有很大的隐喻性,强调象征意义; 的生存状态。含有很大的隐喻性,强调象征意义;不关心是 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突出“荒诞意识” 揭示社会现实。 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突出“荒诞意识”,揭示社会现实。 贝克特以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 贝克特以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表现了西方荒 诞的社会现实。这种荒诞,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清醒, 诞的社会现实。这种荒诞,实质上是一种理性的清醒,是一 种积极的反抗。 种积极的反抗。
西方文化概论 第十三讲 十七世纪:科学革命
一、科学革命产生的时代氛围
1.市民经济的强大发展是科学革命开花 结果的最深厚基础
科学革命兴起的最强大社会根源在社会物质生活中, 在新兴市民阶级孜孜追求功利的经济活动中。16、17世纪 ,新兴市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使人们对世俗 生活再次发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表现为对自然的热爱 ,表现为重视自然、研究自然,探索自然的奥秘,表现为 对经验与实验的重视,表现为对能产生实际功利效果的技 艺的重视。 16、17世纪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航海术的改进和航 海事业的发展,贸易的增加和运费的降低,以及地理大发 现都体现了这一要求。 15世纪末、16世纪初,哥伦布发现 新大陆(1492年)、达· 伽玛绕过好望角(1497年11月22日 )到达印度,麦哲伦的环球航行(1519年—1522年)等, 这些对于欧洲经济生活发生巨大的影响。
二、科学革命:新观念、新方法的 创造
经过16世纪的宗教改革,17世纪的西欧(通过思想界 )进入精神领域里的深入反思的世纪。从弗朗西斯· 培根 (他是跨16、17世纪的人)起,霍布斯、洛克、笛卡尔、 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这一连串名字,都在这一沉思中作 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贡献的特征,就是形成了独立的、科 学的思维。 17世纪可以说是认识论、方法论觉醒的世纪,前此的 形而上学关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本体论问题,几乎不存 在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17世纪则开始由论证神的存在 问题入手进入了认识的领域。黑格尔说,17世纪在方法论 上有两大流派,一是英国的经验派,一是大陆的理性思辩 派。
弗兰西斯· 培根出身于伦敦的名门,自幼受到 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培根从小就喜欢思考,且记 忆力极强,这是他后来在科学上取得重大成功的 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其父在宫廷中的高位,使他 能与上层人士,特别是有学问的人直接接触,开 阔了他的视野,帮助其立下远大的志向。他13岁 入剑桥大学学习法律,入学不久就开始觉察出学 院设臵的课程的弊病,对当时讲授的亚里士多德 哲学颇为不满。培根所以不满于亚里士多德,并 非是认为亚里士多德本人没有价值,而是因为他 的方法供争辩有余,对人生则毫无实际效益。这 一看法,他一直到死也没有改变。
【尔雅】下半年 西方文化概论 期末考试答案(100分)
【尔雅】2016年下半年西方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答案(100分)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评价返回《西方文化概论》期末考试(20)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自由,有多少罪恶是假借你的名义而得逞的”出自()。
(1.0分)1.0分A、路易十六世B、拿破仑C、罗兰夫人D、丹东我的答案:C2希腊城邦文明最鼎盛时期持续的时间是()。
(1.0分)1.0分A、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前半叶B、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D、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我的答案:D3恩培多克勒提出的“四根说”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按照不同比例排列组合而成的。
(1.0分)1.0分A、金木水火B、水火土气C、金木水气D、木水火土我的答案:B4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17世纪产生的3个信宗教不包括()。
(1.0分)1.0分A、共产主义B、科学主义资本主义D、国家主义我的答案:C5奥运会最早是一种()。
(1.0分)1.0分A、体育比赛B、筛选官兵的方式C、祭祀活动D、娱乐活动我的答案:C6下列关于英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分)1.0分A、16世纪,欧洲三足鼎立的国家是西班牙、法国、英国B、17世纪,欧洲三足鼎立的国家是荷兰、法国、英国C、17世纪到18世纪,英格兰始终将德国作为头号对手D、19世纪,英国帮助土耳其打败了俄罗斯我的答案:C7犹太教历史上著名的《出埃及记》讲述的是()率领犹太人逃出了埃及。
(1.0分)1.0分A、耶稣B、摩西C、穆罕默德D、亚伯拉罕我的答案:B8()统一了罗马,建立了罗马帝国。
(1.0分)1.0分A、屋大维B、安东尼C、凯撒D、西塞罗我的答案:A9下列不属于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五大教会的是()。
(1.0分)1.0分A、罗马教会B、君士坦丁堡教会C、高卢教会D、耶路撒冷教会我的答案:C10关于“哥特”一词,说法不正确的是()。
西方文明史复习资料
西⽅⽂明史复习资料西⽅⽂明史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1、什么是欧洲⽂明?三⼤要素:古典遗产Classical Heritage 蛮族⼊侵Barbarian Invasions基督教Christianity.四⼤特⾊:海洋、延续、多元、西进四⼤遗产:古希腊的理性Ancient Greek rationality古罗马的法律Ancient Roman legal codes希伯来的信仰Ancient Hebrew faith⽇尔曼的进取Germanic spirit of venture2、西⽅⽂明沿⾰的历史轨迹⽶诺斯⽂明(约BC20----15世纪)——迈锡尼⽂明(约BC16-----12世纪)——古典希腊⽂明(BC8----1世纪)——古罗马⽂明(BC7----AD5世纪)——【中世纪基督教⽂明(5----15世纪)——现代西⽅⽂明(15世纪---)】或——【拜占庭⽂明——东正教⽂明、伊斯兰教⽂明】3、⽂明【重点】(可⽤书本上的定义)⼀个特定的⼈群,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物质⽂明:遗存、器物,⽣产⽣活的技术⽔平。
精神⽂明:哲学、宗教、⽂学艺术、思想。
功能⽂明:管理体制、运⾏机制。
“⽂明”第⼀次作为⼀个名词使⽤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密拉波于1756年在《⼈类的朋友》⼀书中提出的。
4、“⽂明”与“⽂化”的异同【重点】⽂化——⼈类所创造的⼀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明——是发展到⾼级阶段的⼈类⽂化,是⽂化中积极进步的成果,是⼈类⼀定历史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历史形态。
⽂化与⽂明的异同:异:⾼级阶段积极进步的成果同:两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重合的部分,远远多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与区分之处。
从⼴义上讲,⽂明和⽂化可以基本等同,没必要过多地纠缠它们的细微差别。
5、⼈类的起源【重点】地球的历史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代、中⽣代和新⽣代。
古猿出现在新⽣代第三纪的渐新世,⼈类由古猿演化⽽来。
14西方现代文化二共38页
4. 艺术功能上 通俗艺术突出的功能在于娱乐消遣性,缺乏 较高层次的审美功能。这是它内容浅俗、形 式公式化和接受时毫不费力的必然结果。通 俗艺术逐渐钝化了消费者的自我意识和思维 独立性,滋长了片面追求娱乐消遣的欲望, 这就是其麻痹性,掩盖了社会矛盾的真相, 消磨了人们的批判意识,在一种轻松的愉悦 中,使消费者屈从于不合理的现实。此外, 通俗艺术常常只能作一次性消费,缺乏持久 的艺术魅力,它很快流行,又很快销声匿迹。
Yes, 'n' How many years can a mountain exist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Yes, 'n'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Yes, 'n'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And pretending he just doesn't see?
• 实验音乐: Brian Eno, Pink Floyd,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Blowin’ in the Wind / Bob Dylan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Yes, 'n'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第四章 17 世纪文学
第四章17 世纪文学一、17S 的文学类型:古典主义文学:17S 欧洲主要文学思潮,形成繁荣于法国,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
基本特征:1、政治上:拥护王权,歌颂开明君主;2、哲学上:崇尚理性,强调感情服从理智,个人利益让位于国家利益;3、文学上:学习古代,奉古希腊、古罗马为典范,遵守规则。
在形式上、语言上强调严整、典雅。
对戏剧而言,恪守“三一律”。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第一,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第三,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第一,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第二,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
第三,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出较多的宫廷趣味。
第四,人物塑造类型化.三一律——古典主义戏剧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加以规范化,形成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艺术规范,“三一律”就是其中主要的规则之一。
所谓“三一律”,是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 小时内完成。
悲剧代表作家:高乃依地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熙德》是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和奠基之作。
其他作品《贺拉斯》、《西拿》、《波里厄克特》、《费得尔》拉辛古典悲剧第二代表。
《安德罗玛克》拉封丹《寓言诗》使寓言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布瓦洛《诗的艺术》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成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喜剧代表作家:莫里哀《吝啬鬼》(阿尔巴贡是“守财奴”“吝啬鬼”形象,前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后有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伪君子》(答尔丢夫,绝妙的铺垫“最伟大最好的开场”)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本意是不合规则的意思,原指一种过分雕琢华丽的建筑,巴洛克风格后来影响到艺术、文学领域。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17世纪是欧洲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经济制度剧烈冲突的世纪。
1640-164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拉开了欧洲近代史的帷幕,标志着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但要把封建主义彻底摧毁还需要有100年的时间。
当时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仍旧处在封建统治之下,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各国文学发展概况在17世纪最初的20年中,秉承了文艺复兴传统的人文主义文学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实主义思潮仍在继续发展,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维加等人正处在创作的盛期。
莎士比亚的后继者本·琼生写了大量现实主义的剧本,维加的学生和追随者们如吉连·德·卡斯特罗(1569-1631)等人的创作也体现着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风格。
但是,随着文化巨人们的去世和教会势力的加强,人文主义文学运动逐渐衰退,巴洛克和古典主义相继登上欧洲文学的舞台。
巴洛克文学兴起于17世纪30年代。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葡萄牙语,原义是珍奇和奇妙,用来形容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这个词最初被用来形容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出现的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后来又被用于绘画、音乐和文学。
巴洛克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灵与肉的冲突和人类在上帝面前的无能为力;在艺术上刻意雕琢,追求怪异,用支离破碎的形式和夸张繁艳的语言表达悲观颓丧的思想,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夸饰主义"。
巴洛克文学从意大利、西班牙传到英、法等国。
意大利诗人马里诺(1569-1625)和西班牙诗人贡戈拉(1561-1627)代表了巴洛克文学的贵族倾向。
在英国,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是以约翰·多恩为代表的玄学派诗人的作品。
巴洛克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是西班牙戏剧家卡尔德隆(1600-1681),他的剧作《人生如梦》体现了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德国文学中也有巴洛克的色彩,其中获得了世界声誉的是格里美尔斯豪森(1622-1676)的自叙体流浪汉小说《痴儿西木传》。
现代西方文化思潮(最新)
解脱之道:“解脱之道存于出世而不存于自 杀。出世者,拒绝一切生活之欲者也。”
解脱之途:“一存于观他人之苦痛,一存于 觉自己之苦痛。”
(前者如惜春、紫鹃的出家;后者如宝玉的出家)
●尼采(1844-1900)
叔本华与尼采比较:
本体论:生存意志→权力意志 人生观:消极悲观→积极悲观 时代背景: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下半
●“在”的迷失
——西方传统本体论
“在”在古希腊文中写作on,它是系词“是”(einai) 的现在分词。依希腊文法,任何描述事物(存在者) 的句子,都必须与“是”相联。而on既可指某物存在 ,又可指各种存在者本身。 然而,on在德文里却写作动名词Das Sein(英译 being),而不是动词不定式Sein(英译To Be)。 这样,on作为现在分词原本兼有动词和名词的双重性 质,在德文中却只有名词化,失去了变化的功能。
●王国维关于苦痛的解脱
王国维说:“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 “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 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然欲 之被偿者一,而不偿者什佰。一欲既终,他欲 随之。故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故人 生者,如钟表之摆,实往复于苦痛于倦厌之间 者也。……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 矣。”“吾人之堕落,由吾人之所欲,而意志 自由之罪恶也” 。
绝对精神的三个环节:艺术、宗教、哲学
●两种权力意志
哲人——“最精神化的权力意志”:一种统治
的权力意志,为哲人所有,表现为勇于承负 ,追求真理,规定善恶,制定法则。
民众——“精神的基本意志”:一种服从的权
力意志,为民众所有,表现为软弱妥协,追 求自保,善恶难分,服从法则。
在尼采看来,世上最能诚实、勇敢地面对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现代西方文化(17世纪上半叶至今)
文艺复兴时代之后的西欧成为了世界最发达的地区。
大西洋文化获得了迅速发展,自此以后,西方文化进入了现代时期。
从精神层面来看,西方文化进入了理性时代;从物质层面看,则是进入了工业与科技时代。
一、启蒙运动(亦可参P97-99)
(一)启蒙运动及其背景
18世纪末在欧洲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思想革命运动,这就是启蒙运动。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要求是启蒙运动出现的基本历史条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得中世纪以来一直控制着欧洲思想领域的基督教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从而为启蒙运动的出现开辟了道路;
16、17世纪欧洲出现的“科学革命”,则为启蒙运动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和印度文化对启蒙思想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它以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
从时间上说,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达到高潮。
从范围上说,启蒙运动波及整个西欧国家,但是,其中心是在法国。
(二)启蒙运动在西方的发展情况
荷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
启蒙运动在法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为准备时期,主要启蒙思想家为比埃尔·贝尔和让·梅叶。
贝尔的《历史和批判辞典》是一部百科全书性的著作,梅叶的《遗书》是空想共产主义的早期作品之一。
18世纪中期是法国启蒙运动掀起的阶段,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旗手。
18世纪末,法国的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其重要代表人物是以百科全书派著称的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他们所编纂的《科学、艺术与工艺的详解辞典》即《百科全书》是法国启蒙运动达到高潮的标志。
启蒙运动还波及德国、俄国和美国。
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为沃尔夫、莱辛、席勒、歌德等人,俄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为拉吉舍夫、赫尔岑等,而在美国,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潘恩等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三)启蒙运动对西方思想的作用
启蒙运动时期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高举自然法的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强调人权,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荷兰的格劳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卢梭和孟德斯鸠
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这从笛卡儿、伏尔泰到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中得到了明确的反映。
启蒙思想家运用唯物主义、依据科学的发展对基督教神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但启蒙思想家并不彻底否定宗教,他们的宗教哲学则是自然神论。
他们对宗教中的非理性予以批判,要求消灭非理性的基督教,建立一种简单自然的宗教。
启蒙运动是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又一次解放运动,它实现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向近代的转型,标志着西方近代思想和文化的基本确立,在西方思想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二、工业与科技时代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产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1、内涵:(详见Para.3, P101)
2、发展情况(Last Para., P104-----Para.2, P108)
3、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在经济思想方面。
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起资本主义近代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一个自由的经济环境,于是,经济自由主义成为19世纪中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更大规模的发展与更深层次的变化。
自由资本主义的诸多弊端日益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障碍,于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自由主义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在19世纪末逐步形成。
在社会思想方面。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社会思想上形成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兴起西方集体主义思想。
在社会心态方面。
当工业革命刚刚开始的时候,西方人对机器可能带来的美好的明天充满了乐观和渴望。
然而,机器的轰鸣声无情地粉碎了西方人的美梦,使得本来对机器充满希望的西方人陷入极度的失望和悲观之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西方人的社会心态更加矛盾,充满了乐观与悲观、希望与绝望。
人们陷入极度的彷徨和迷惘之中。
在哲学思想方面。
17世纪以来的科学革命以及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逐渐兴起并发展成为19世纪前期哲学思想的主要潮流。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实用主义哲学成为西方哲学思想的主流,同时各种反理性主义哲学开始出现。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
1、内涵:
第三次工业革命于20世纪40年代兴起,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
2、发展情况(Last Para., P101, and Para.3, P10)
3、基本特征
第一,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化。
第二,科技群体化。
第三,科技智能化。
第四,技术生态化。
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化。
4、影响
(1)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次在国际组织文件中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个概念。
对知识经济作了这样的定义: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
第一,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第二,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本投入为主的经济。
第三,知识经济是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全面形成的经济。
第四,在知识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服务业。
(2)现代网络(Network)生活的形成
网络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信息与商业的跨国流动,而且空前地改变了财富创造以及人类生命与思维的方式。
第一,网络是一种新工具。
第二,网络是一种创新式摧毁力。
第三,网络是社会资源重组的工具。
互联网正在成为第四媒体, 人们越来越远离报纸而走近网络。
然而,网络世界所产生的种种社会问题也开始大量地暴露出来。
(3)文学艺术的新视点
①荒诞派戏剧
②“黑色幽默”小说
③波谱(Popular)艺术
波谱艺术产生于60年代,它首先是对美国的抽象的表现主义的一种悖逆。
波谱艺术家力求通过生活中最大众化的事物把观赏者和创作者都溶于生活之中。
在波谱艺术家那里,任何一件物品、任何一个对象都可以成为艺术品。
在特殊的组合中结合起来的东西仿佛丧失了自己的意义而获得了新的品质。
波谱艺术家的主要代表有安迪·沃霍尔、利希滕斯坦和理查德·林德纳等。
在钢琴边的女孩(利希滕斯坦作)
④摇滚乐
摇滚乐起初是一种被称为节奏布鲁斯的黑人音乐,它的兴起与战后黑人运动的蓬勃发展、黑人文化日益得到承认有关。
也与战后富裕社会中的白人青少年开始厌倦传统音乐、不能认同父辈们的鉴赏标准、需要一种全新的音乐来抒发他们的感情和感受、来诠释人类和世界的愿望有关。
先驱是艾伦·弗雷德。
普莱斯列被誉为“摇滚乐之王”。
(4)现代文明的综合症
嬉皮士(Hippy)
现代邪教
三、西方的殖民扩张
近现代西方的殖民扩张是西方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插曲,同时也是被当今世界认为极不光彩的一面。
(一)背景与原因
1、经济发展的需要
2、新航道的开辟
3、骑士精神残余和统治者的支持
(二)主要范围
1、欧洲对非洲的殖民(111-117)
2、欧洲在美洲的殖民和移民(117-126)
(三)对西方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传播欧洲文化以及对世界文化格局的影响
2、促成欧洲文化的新变化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启蒙运动,知识经济,波谱艺术
2、简述启蒙运动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
3、简述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西方经济思想的影响。
4、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哪些基本特征?
5、欧洲对美洲的殖民和移民造成了什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