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市选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古代城市选址

浅谈中国古代城市选址

【摘要】中国古代城市一般都重视城市的选址。《管子》一书中就反对商周以来用占卜确定营邑的方法,提出“凡立国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原则,主张建设城市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形,以免受旱涝之害,节省开渠引水和筑堤防涝的费用。中国一些著名的城市如西安、洛阳、开封、苏州、杭州、北京、南京等的选址,都经过周密的考虑。千百年来它们虽遭受不少天灾战祸,但经过重建、改建或扩建,仍保存至今。

【关键词】城市选址山水城市水系规划

1.序言

《管子.乘马》中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城市选址和规划思想,曰:“凡立国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为:凡是建立国度,不是在高山脚下,就是在广阔的平原之上。在高山建立都城不能在干旱的地区,要保证用水充足;在平原建立都城不能太靠近水,但要用水沟保卫都城。建造都城就地取材,根据都城所在的具体地势建造,所以外城内城形制建设不必循规蹈矩,道路也不一定严格规则。一下根据此句话提出的因地制宜的思想来谈谈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问题。

2.六朝古都——南京

历代中国都城皆方,宫城位于都城中轴线上偏北。而南京城却随地形而建,全城南北狭长,

不规则,属于因地制宜的城

市规划。三国时,孙权于公

元211年迁都于此,在金陵

邑的原址上建石头城,完全

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形筑城,

周长7里100步,南面开一

门,北面开两门,东面开一门,西北因紧靠长江,未开门。以后各个朝代扩建,成了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朝的建康城(今南京

市)因位于长江岸边的丘陵起

伏地区,山、湖、河等地形较

复杂,而且是各朝逐步扩建,

因而整个城市平面呈不规则

形,是我国古代大城市中不规

则形平面的典型。

建康城(南京城)位于淮

水北五里,北依鸡笼山(北极

阁)和覆舟山(九华山),城

周二十里十九步。中心为宫

城,外为内城。城市格局为市南宫北,北面内城聚集了宫、仓城以及主要官署等,南面则分布市、手工作坊、居民闾里,为城市经济活动区。南朝的南京城除了在城内有宫城、东府城、西州城外,原来的石头城及越城认为重要的军事堡垒。南唐都城摆脱了六朝南京城的框架,向南作了迁移,把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区包入城内。该城前依聚宝山(雨花台),后枕鸡笼山,东望钟山,西凭清凉山,规模宏大,周长达二十五里四十四步。城辟东门(大中桥)、南门(中华门)等。宫城位于今洪武路一带,为都城中心。

3.南宋——临安(杭州)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

市),城市形状建成南北长、

东西窄的不规则的宽带形,

状若腰鼓,俗称“腰鼓城”。

城垣在吴越城的基础上增

修,有13个城门。宫城在城

南凤凰山东,原是吴越时府

州所在的子城,周围9 里。

皇城内众多的宫殿、亭阁,

都是利用自然山水地形布

置,主要宫殿位于南部。全

城分为8个厢,城外还有两

厢,共有68个坊。由于地形

复杂,所以城市规划完全配

合地形,城垣形状很不规则。

南宋迁都到此后,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稍有改建,官署也多利用原有建筑分散各处,道路系统也较杂乱,作为主要街道的御道也完全与商业大街结合在一起。所以杭州也是因地制宜规划城市的典型。

临安以御街为主干道,御街从宫殿北门和宁门起至城北景灵宫止,全长约4500米。除此之外,还有四条与御街走向相似的南北向道路。东西向干道也有四条,都是东西城门之间的通道。还有次一级的街道若干条,均通向中部御街。全城因地制宜,形成大小不一的网格,道路方向多斜向,并以

“坊”命名,这些正是里坊

制崩溃的佐证。城内河道有

四条,其中盐桥河为主要运

输河道,沿河两岸多闹市。

城外有多条河流,与大运河

相连。这些纵横相交的河和

湖构成了一幅水运网,对临

安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北魏——洛阳

北魏洛阳城是位于邙山

与洛水间的开阔平原上,北

依邙山,南临洛河,邙山与

洛河之间为大约只有15里宽

的河川地带,而洛河以南则

是伊、洛二水夹川地带。整个城市依山面水,地势北高南低。城市南

面对景,西南有依

阙,东南有嵩山的太

室、少室二峰,正南

为万安山。

城郭巍巍,洛水泱

泱,青山苍苍,是北

魏洛阳城的自然条

件,环境是美的。北

魏洛阳城规划,近期

在洛河北,远期发展

到洛河南、洛河水穿

城而过。在此地理位

置,城市用水,继汉

魏引谷水于城中的

水系基础,重新整

治。谷水发源于渑池县,沿邙山与金谷水汇合东入北魏洛城,在大城西北角分东、南两只渠绕城周,于大城东南角汇合后入鸿池陂,然后流入洛河。谷水绕大城周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护城河,作为军事防御;二是给城内各地用水提供引入水源。

5.结语

“凡立国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因地制宜,取水之利,避水之害的城址高程选择是古代都城选址的原则之一,城址的选择要利用供水和防洪,城池不必拘泥方正,道路不必拘泥笔直,城市建设不必完全循规蹈矩,要依据所处地形顺势建造,这样建设的城市来源于自然,融于自然,既有很好的防御功能,又有充沛的资源,更有优美的风光。

主要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

[2]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南京历史格言来自百度百科和南京规划局官网

[4] 杨文衡《中国古代风水与城市选址和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