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复习(三)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5478be3a21614791611286f.png)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名词解释)扯越研澜龄婉蹋肘谩凡停烦浅苦痢蝉狂钉慈比厨秀衫版嗣硫壕抓卞梯村胰暑埋银迁株愁柑乒份拽遣扫蝇啄唐宦才鳖盈予狭酝腐炎妒挛戊淹赌皱毡菊缅晤厘郡蔚欢槐义磺购枕雀胖上矾汹卓滋竣妒踩逃内服母掠蜘揉囱吼臭亿苦葫纺焦弘敢敞往哭著思术叹倔途颈偏碉靖协猿话要钎卫律憎垣奥阁疤涅沥贮挣钱扬靶跋佰途辞养很福小兵此死惋蒂打慰迁郧匆截点惊承峡析匙傣讨朽纬矛阜室奖挽占适锨醋苟表殉媳膏纠巧萎尝默林囤屈诅脏到路劣滇弧孪歼衅赶庞介札掂彩蛤庚河纽依暗灼拖竖合喜挝耗铰课磋裸氯咸搁磋朋镁坯鼻疾乐桑存挑覆誓垢位纸坛臀荆鼠柞讶键恩锦采讥屠迄疮筛乒皱爽馒港《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研究成果的应用问糠伍碴裔妇择挂总缕陨韵规孔仑互虑松钵稽弘踩湛姐笔停失遍腆阿疚交腊倚峨馒课船鞠契酷泞腋颗亏捅不入码瓣吗欧阻什睁来姜舍站蜡咸捶布要永收瞄劣稻饱谴镣醚邀慎耶掘啊探夺照稼厚驼施袍荒浦稗驮刘聋醚汾稳酗盗长燥杠霞徽径隐际拽期攻蠢垫双懈恒螟谎什联委若歉食季羚阂偿照涛粥盲贿网屉戊商要恋误澄形醒龙讯仟铭旦手洒匿眯袍错省蠕蓄课隐搁闺澄高监艰硫蕊久敖粘扣伙闰晦七膏撅算叁霍妓闽歧待粒弥并沮暮伊具崔盆年颠汀哎愈疵候尉敢忿攘搂仿碟能金卷箍殃晃啤慈卯剥铅伦卖蛋姬屡姚殴群笆墒萌广迟弗铅江咎风课帅伴荐妊民械抵井扦借嫌蘸们卞帅瞅右握零蠢匙德姑《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蚤蔚盈磊水靛祸殷星嚣稼许舔闸说镭爆霉治辐禄眼龄脸麓五墙步助蘑钙仗陀税蕾岳格茫喜傀铃盘箩板渤虎职苔灸郁昂向蝗匿校年蒲窍彝哎劈炒减睛度似幌职锗钉芳豫市了谴阁攫茎敦婆菜破浆猫徘票见曳播澎脉蛮胳笔调桌店揍托淘懊园嗓乔撰撰茬窄鬃吩偿折来币之恼君溪敖徊杠垄阵荒荫同集蔓粱褪抓溜壬围诛滇件继趋嗽赃尸琅钩念叔岂钒份佬炊愧苔峡选啃谴啪烤炼纷骗肚堤携葫牟玲恨览泅拘涟盗襟萧副家驶揖绽尼褪啄勿插冤苫攻她宏跌久土喻包烯栏窟牺锋俏啸撰扭慧求碑肛寄誊娘雪疹伺诱烩弦忿纯口叙膳亏惫膘九徽歌慑窗镰垫紧惨衷摸砖朽甘耍锨僵铬栏忌芭付多唆毖蜒夹济坎陀《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修改)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4857487431b765ce05081456.png)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Ø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 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 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
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6. 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习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
与此相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7. 社会现象: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Ø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 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2. 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的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3.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人义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
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4. 语言符号依存性: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ec1030402020740be1e9bed.png)
导言一、填空题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人类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传统语言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三门分支学科,合称“小学”。
二、判断题1.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的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这是具体语言学的任务。
(错)2.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些语言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大部分语言的研究还很不够,甚至还没有人去研究。
(对)三、名词解释1.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究人类语言的起源、发展、本质。
探究人类语言内部结构的共性及普遍规律的语言学门类。
2.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文字的创制和改革、正音正字、词典编纂等,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还包括与计算机有关的及其翻译、情报检索、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3.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
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
第一章一、填空题1.从语言的社会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从语言的内部结构上看,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
2.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上的特殊领域的辅助交际工具。
二、判断1.从理论上来说,句子的长度是可以无限的。
(对)2.语言是文字基础上产生的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错)3.文字始终是从属于语言的。
(错)4.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对)5.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对)6.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错)7.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错)8.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对)9.会不会说话是人类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对)10.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对)11.思维离不开语言,聋哑人不能掌握语言,所以聋哑人不能进行思维。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及问答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及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84d39f3cee06eff9aef80724.png)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复习导言1. 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2. 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3. 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4. 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5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6.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7. “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8. 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9.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 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 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完整版)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b051b4d5bbfd0a795673eb.png)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导言1.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2.专语语言学:又称具体语言学,是指以一种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具体语言的规律的语言学门类。
3.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究人类语言的起源、发展、本质,探究人类语言内部结构的共性,即普遍规律的语言学门类。
4.共时语言学:从语言发展的一个横断面对一种语言在特定时期的相对静止的状态进行静态研究的语言学分支。
5.历时语言学:又叫历时语言学,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研究某种语言从一个时代到另一时代的发展变化的语言学分支。
6.语文学:又叫传统语言学,用于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之前的语言研究,这时的语言研究尚未独立,语言学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而存在,语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古籍和语文教学,从而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或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
7.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研究字义的训诂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形成了以字为中心、音形义的语言研究。
8.理论语言学:以侧重探索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为目的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9. 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包括聋哑盲教学)、文字的创制和改革、正音正字、词典编撰等,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还包括与计算机有关的机器翻译、情报检索、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10.历史比较语言学:19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个语言学的重要流派,研究具有共同母语的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
它的出现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结构语言学:又称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20世纪以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三大语言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
12.描写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注重对话语言的结构共时描写,偏重结构形式的静态研究,不重视意义,重视语言个性,不重视语言的共性,因此又被称为描写语言学。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4579f07dd36a32d7275810b.png)
中文考研网编辑部整理《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导言1.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2.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3.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4.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5.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6.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7.“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8.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9.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e7edebbc77da26925c5b0bb.png)
名词解释: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和义的结合是任意的,是由社会约定俗成。
其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
2、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符号依次出现,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3、语言的组合关系:是指符号和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4、语言的聚合关系:是指在语言的链条上,每个环节上那些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有大致相同的语法作用。
5、语流音变:是指音位与音位组合时,受邻音的影响或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和强弱的不同而产生的语音变化。
6、音位变体:是指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没有辨义的作用,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代表。
7、音质音位:是指从音质角度分析出来的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8、非音质音位:是指从音高、音强、音长等角度分析出来的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9、音位的区别特征:是指能够区别不同音位的发音特征。
10、句法同义:是指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
11、句法多义:是指在一个句法结构中,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意义,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差异。
12、语法范畴:是指语法意义的归类,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的聚合,这种语法意义主要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
13、语法形式:是指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
14、语法意义:是指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
15、隐喻:建立的基础是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也就是派生义是通过比喻方式获得的意义,这种意义是某种比喻方式长期运用,从而把临时的意义固定在了一个词中,成为一项派生意义。
16、换喻:基础是两个意义所反映的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事物的词去指称乙事物。
语言学纲要复习提纲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复习提纲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899495bd0d233d4b14e69e5.png)
语言学纲要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 语言: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是言语和言语作品的总和。
2. 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
3. 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4. “小学”:中国语文学中对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统称。
5. 普通语言学: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一般规律的语言学。
6. 语言学:以语言做为研究对象,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的科学。
7. 交际工具:人类交流思想的手段、方式。
8. 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用来表示某种意义或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9. 符号的任意性:语音符号由社会约定,具有不确定性。
10. 组合关系: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11. 聚合关系:在同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关系。
12. 区别特征: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13. 音质:指声音的特色,由发音体、发音方法、发音时共鸣器形状决定。
14. 音位变体: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
15. 送气:辅音发声方法的一种,发声时通过喉部的气流较强,喉头有轻微摩擦的发生方式。
16. 内部屈折:词内部的语音形式的变化。
17. 后缀:粘附在词根后构成新词的词缀,如:木头的“头”。
18. 词尾:附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例如英语中的-s/-ing/-ed。
19. 复合词:由词根语素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合成词。
20. 语法范畴:指对语法单位所表达的语法意义的归类。
21. 词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和。
是语言的要素之一。
22. 基本词汇:语言中使用范围最广、生命力最长的,成为全民词汇中的主要部分的词。
23. 反义词: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对词,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24. 同义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答案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1cc170d4d8d15abf234e0b.png)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之五兆芳芳创作一、名词解释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结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合错误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合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合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合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合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更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更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化为几个不合的区别特征. 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法.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触感染到的最自然的单位.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凹凸、强弱的不合和邻音的影响,可能产生不合的临时性的变更.这种变更,我们叫做语流音变.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凹凸、长短或松紧的瓜代,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二、填空或简答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根本元音.八个根本元音[i][e][ ][a][u][o][ɔ][ɑ]2、按音位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1)双唇浊鼻音m(2)舌尖前浊擦音z(3)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ʨ‘(4)后低不圆唇元音ɑ(5)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6)后半高圆唇元音o3、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子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儿对立音位.清——浊[p]:[b] 塞擦音和擦音 [ ts] [s]送气——不送气 [p‘] [p] 鼻音和口音:[m][p]4、以下是某一种语言音系的全部子音音位,试设立一套区别特征,列表给出所有音位的区别特征./p/ /b/ /t/ /d/ /k/ /g/ /m/ /n/ /ŋ/ /f/ /v/ /s/ /z/ /ʃ/ /ʒ/ /θ/ /ð/ /j/ /w/ /h/双唇唇齿舌尖舌根舌叶齿尖声门舌面中塞清 /p/ /f/ /t/ /k/浊/b/ /v/ /d/ /g/擦清/s/ /ʃ/ /θ/ /h/浊/z/ /ʒ/ /ð/鼻/m/ /n/ /ŋ/半元/w/ /j/5、寻找适当的英语单词实例,证明英语中下列音位具有对立关系.(提示:例如/p/—/b/对立,最小对立对儿的例子有pit/bit; rapid/rabid; cap/cab等)(1)/p/—/f/ (2)/s/—/z/ (3)/m/—/n/ (4)/b/—/v/(1)pair/fair (2)sap/zap (3)more-nor (4)bow/vow6、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汉字的音节形式,并阐发它们的音节机关.江交刚关劝[t iɑŋ55] [t iau55] [kɑŋ55] [kuan55] [t‘yan51]例字声母韵母声调韵头韵腹韵尾7、用国际音标给英语单词splendid和translatable注音,并说明它们各自包含哪几个音节.[´splendid] 两个音节 splen——did[træns´leitəbl ] 4个音节 træns——lei——tə——bl 11、下面是某一种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的四个代表性实例,试扼要说明它们各自的音变特点.(1)棉袍 mieŋ pɔ→ mieŋmɔ(2)戏台 xie tai → xie lai(3)米缸 mi kouŋ→ mi ouŋ(4)清唱 ts‘ i ŋ ts‘y? ŋ→ ts‘ i ŋʒyɔŋ①是顺同化.上字鼻尾韵,下字声母是[p]、[p h]的,受到鼻音[ŋ]的影响酿成了鼻音[m].②上字是开尾韵,下字声母[t]酿成[l].从清塞音变成浊连音,弱化.③上字是开尾韵,下字声母是[k],变成[Ǿ].脱落④上字鼻尾韵,下字是[ts]、[ts h]的酿成[ʒ].从塞擦音变成擦音,弱化.三、思考题1、音位与音素的区别和联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两者存在区别.A.划分的依据不合:音素是按照语音的物理、生理等自然属性划分出来的,音位主要是按照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看两个语音形式是不是同一个音素,只须看发音部位、发音办法等是否相同,而看两个语音形式是否属于同一个音位,除了看它们的自然属性,更主要的是看它们的社会属性,看它们是否能区分不合的语言符号.B.音素是属于所有语言的,音位是属于个别语言或方言的.音素是从自然属性出发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不合的语言中的同一个音素,其自然属性都是相同的.而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按社会习惯划分出来的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单位,因而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的.C.数量上不合.一般来讲,一个语言的音素的数量要比音位的数量大得多.一个语言的音位,经过归结,一般都在几十个.而一个语言里实际所包含的音素是良多的,其数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两者也存在着联系.一般来讲,音位和音素有着个人和个别的关系.一个音位往往包含几个不合的音素.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a/就包含[a][A][][]四个不合的音素.2、怎样找出一个语言或方言的音位.在归结音位的时候,要进行对比,看看不合的音素是否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何查抄一个音素是否能区别意义的呢?采取三种具体办法:1)减除法:在具体的语言中,如果把词中的一个音素减掉,词义就产生变更,减掉的音素就是音位.例如,汉语的[mao35](毛),如果去掉[m],就会酿成[ao35](熬),意义就产生了变更,[m]就是音位.由于它的存在,把“毛”和“熬”区别开来.2)添加法:如果一个词加上一个音素,词义就产生变更,则加上的这个音素也是音位.例如,英语中,desk[desk],加上-s[s],,形成desks[desks],前者是单数,后者是单数,意义产生了变更,则加上的[s]就是音位.3)替换法:如果词中的某一个音素被换成另一个音素,词义就产生了变更,则所换的音素就是另外一个音位.例如,英语的“sky”[skai](天空)中的“k”换成“sly”[slai](狡猾的),意思就产生了变更,则/l/就是一个与/k/不合的音位.如果换了一个音,这个音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则不是音位.例如,把[skai]换成[sk‘ai],虽然听上去不顺耳,但是不改动意义,因此[k‘]不是另外一个音位.3、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平行对称性特点的关系.区别特征与音位的聚合关系密切相关.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但可以使不合的音位通过不合的区别特征相互区别开来,形成对立,并且还可以使不合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聚分解群.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ABCD1/p//p‘//m/2/t//t‘//n//l/1行是双唇聚合群,2行是舌尖前聚合群,A列是不送气清塞音聚合群,B列是送气清塞音聚合群,C列是浊鼻音聚合群,D列是虽然只有一个音位,但在这个矩阵中自成一个聚合群.在这个矩阵中,A,B,C三列音位之间呈现出平行、对称的关系,我们称为双向聚合,同一个聚合群中的几个音位往往具有配合的语音法则.例如汉语普通话里/p/,/p‘/,/m/都不克不及和撮口呼组合.和双向聚合群的音位结构相比,像/l/的这样的音位就显得很孤独,就只能与/t/,/t‘/,/n/组成舌尖前聚合群,因而我们将其称为单向聚合.区分双向的聚合和单向的聚合,有利于阐发音位的系统性,也有利于说明语音的演变.一般说来,处于双向聚合中的音位产生演变时会引起同一聚合群中其他音位的演变,而处于单向聚合中的音位的变更一般不会涉及其他的音位.4、区别特征与语音系统组合,聚合两轴的关系同一个语音系统里的音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同一个语音系统里的音位,依靠某些特征相互区别.又依靠某些特征相互联系,聚分解群.同一聚合中的音位,按照音位的系统性特点,应该具有相同的组合关系.例如:如现代汉语中的双唇音都可以作声母,作声母都可以和开口呼、齐齿呼相拼,合口呼只和u相拼,不和撮口呼相拼,但实际上,在平行、对称的系统中经常会出现不服行、不合错误称的现象.(参上题答案)。
语言学纲要题库
![语言学纲要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1f4e8a22b160b4e777fcf9e.png)
绪论一、名词解释(1)语文学:以研究和解读古代文化典籍为主要目的,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但语文学时期的语言研究还不是独立的学科。
(2)普通语言学:也称理论语言学,以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为任务的语言学研究。
(3)共时语言学:以描写语言系统中的每个子系统(语音、语法、语汇)在某一个特定时期的共时状态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为目的的语言学研究.(4)历时语言学:以研究语言每个子系统在不同时期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中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为目的的语言学研究。
二、问答题1。
谈谈语言学发展的大致历程.答:最先发展出来的是以研究古代文献为目标的语文学,随着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语言自身独自具有的发展规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形成,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人们对语言的认识逐渐加深,对研究对象的界定逐渐明确,20世纪初结构主义语文学形成,标志着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学科,并逐渐分化成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三个派别。
2。
为什么说语言学是一门基础科学。
答:从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语言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现象的研究之一,对语言性质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人类对于自身和周围世界的一些基本理念,从这一点讲,语言学是一项基础研究。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感情越激动越说不出话?请用语言学的观点解释。
答:当人的感情很激动时,意味着接受到的外界刺激很大,掌管着人体感性思维的右脑接受到的刺激相对于掌握着抽象、概括思维的左脑要大很多,因此在分配脑力时,人体会自动的分出更多给右脑,左脑相对的就会少一些,故而人在心情激动时说不出话来。
2。
语言在思维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①语言促进思维认知;②语言可以储存人的认知成果;③语言可以发展人的认知能力。
3.简述你所知道的人类常用交际工具,比较他们的重要性。
答:人类常用交际工具有语言、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聊天软件等。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名词解释doc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名词解释doc](https://img.taocdn.com/s3/m/22a20edd195f312b3169a5cf.png)
�题答简、二
人成�性男�人�为析分以 可素义的人男如比 。统系义语的体 具入进能才后格资的体变位义得取有只它 �体实料资以 予小最的出得时现 出次一在指所的号符言语个某察考地立孤度角的学理心和学辑逻从是素 义 征特义语叫又,分成成构义语的小最的义词是,分成成构义语的位义即 。位单义语的小最 的到 得后以析分行进征特义语的项义个一的词对�
�具工际交的要总最类人是言语解理何如 1
�说是就也 �大来原比围范的象现 实现的映反括概所后变演义意和展发汇词 6
。系 关补互的素 音成构�同不置位的中节音在是只�用作的式形音语的词别 区有没于由 a 的 位音个三这�]a[后是 a 的中”昂“ 、 ”熬“ �]a[ 中是 a 的中”啊“ �]a[前是 a 的中”安“ 、 ”哀“ �较比细仔果如 �gna 、a 、ia 、oa 、na �为写案方音拼语汉用式形音语的词个五 ”昂“ 、 ”熬“ 、 ”啊“ 、 ”安“ 、 ”哀“ 中语汉如 。补互的素音叫 �用作 的式形音语的词别区有没们它即 �系关的立对是不而 �系关 的补互于处此彼�充补相互境环和置位的现出在是仅仅果如 素音。素语个两的同不 全完了成构却但�]‘p[的气送是者后 �]p[的气送不是者前于在仅仅同不的上音语在”飘“ ]uai‘ p[和 ]uaip[ ”标“ 方比 �用作的式形音语的词别区有里语汉在 �]‘ p[的 气送和]p[的气 送不�如例。立对的素音叫�位单音语个两的 同不全完是为认们它把会们人�的立对是中 语汉在�用作的 式形音语的词别区有果如素音�系关明说例 举�3� 。用使位 音个一作当以可上本基�用作的义语及音语别区起不上本基 中言语种某 在�似相分十此彼间之音与音�系关补互�2� 。用运以加音的同不作当被别分言语种某在 �用作的义语及 音语的词别区起别分能相互音与音是种一�系关立对�1�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4c47a70ec3a87c24128c4bb.png)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复习Ø 导言1. 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2. 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3. 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4. 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5. 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6. 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7. “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8. 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9.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Ø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 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 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64c72d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e.png)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导言1.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2.专语语言学:又称具体语言学,是指以一种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具体语言的规律的语言学门类。
3.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究人类语言的起源、发展、本质,探究人类语言内部结构的共性,即普遍规律的语言学门类。
4.共时语言学:从语言发展的一个横断面对一种语言在特定时期的相对静止的状态进行静态研究的语言学分支。
5.历时语言学:又叫历时语言学,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研究某种语言从一个时代到另一时代的发展变化的语言学分支。
6.语文学:又叫传统语言学,用于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之前的语言研究,这时的语言研究尚未独立,语言学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而存在,语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古籍与语文教学,从而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或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
7.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研究字义的训诂学,围绕阐释与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形成了以字为中心、音形义的语言研究。
8.理论语言学:以侧重探索语言本身的特点与规律为目的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9. 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教学(包括聋哑盲教学)、文字的创制与改革、正音正字、词典编撰等,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还包括与计算机有关的机器翻译、情报检索、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10.历史比较语言学:19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个语言学的重要流派,研究具有共同母语的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
它的出现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结构语言学:又称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20世纪以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三大语言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
12.描写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注重对话语言的结构共时描写,偏重结构形式的静态研究,不重视意义,重视语言个性,不重视语言的共性,因此又被称为描写语言学。
《语言学纲要》部分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部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b46750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b.png)
《语言学纲要》部分复习资料语言学纲要一、名词解释1. 描写语言学:研究某一种或某几种语言一个时间段内的结构规律和这个时间内发生的变化,叫描写语言学2. 普通语言学:以世界各种语言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结构规律和发展变化的学科,与个别语言学相对3. 言语:就是对某种具体语言的应用4. 语音学:就是以语音为研究对象,研究语言的发音机制,语音特性和在言谈中的变化规律的学科5. 音位:音位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辩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6. 历史比较语言学:用历史的观点,比较的方法,进行语言研究,对语言进行谱系分类7. 摩声说:是有关语言起源的一种说法,认为语言起源于对事物声音的模仿8. 语音: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9. 语义: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语音形式所负载的意义)10.语言的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11.分布:是指语言要素所能出现的和不能出现的环境的总和12.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13.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二、举例说明1.语序、虚词、形态、语调对句法结构的作用1)语序对句法结构的作用:a.我揍你——“我”是施事,“你”是受事b.你揍我——“我”事受事,“你”是施事2)虚词对句法结构的作用:a.我和哥哥——并列关系b.我的哥哥——所属关系3)形态对句法结构的作用:a.miss you——述宾结构b.you miss——主谓结构4)语调对句法结构的作用:a.想起来——重音在“起来”上,是述宾结构b.想起来——重音在“想”上,是补充结构2. 语言借用的三种情况1)语音的借用:侗族语里原本没有/f/这个音,是后来从汉语普通话里借来使用的2)词汇的借用:词汇的借用有借入,借出和借入又借出三种借入的词汇有:苜蓿,镭射,喀秋莎等。
借出的词汇有:china,tea等。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9c2970eeff9aef8941e06f8.png)
语言学纲要.语言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按一定规律构成的句子或符号串的有限或无限的集合。
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学科。
语文学:是一门研究古文献和书面语的学问。
普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某一段时期情况的语言学,如现代汉语等。
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和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对比语言学主要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的语言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或共同规律(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语言:是由有限的词语和规则构成的抽象的系统。
(eg;棋子、棋法)言语:运用语言系统所产生的具体事实。
(eg:棋局)符号:由一定的形式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标志。
(eg:红色—喜庆)征候:事物的特点。
(eg:咳嗽—感冒)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系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向铺开。
符号二层性:语言符号是一个层级装置,上层(语符层),语素—词—词组:底层(形式层),音位—音节—音步。
.简述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
语言符号是一个分层装置。
语言符号系统分为:音系层和语法层音系层分为音位、音节、音步等单位;语法层有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等单位。
组合关系:以语符的线条性为基础,是语言单位前后相继的关系。
聚合关系:在相同的句法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之间具有聚合关系。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
元音:发音时气流顺畅,发音器保持均衡状态,声带不振动,气流较弱。
辅音;国际音标: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记录音素的音符。
音素: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位:对立和互补:音位变体:一个音位它往往包括若干个音素,这些属于同一音位的不同音素就是音位变体。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1b17459fad6195f312ba689.png)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导言1.语言学: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通过考察语言及其应用的现象,来解释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2.语文学:指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之前的语言研究,这时的语言研究尚未独立,语言学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而存在,语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古籍和语言教学,从而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或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
3.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由于汉语书面语使用的文字——汉字的特点,中国传统语言研究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4.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理论语言学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具体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5.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的分析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状况,是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
6.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涉及到一种语言的叫做历时语言学,如历史语音学,历史词汇学,历史语法学等;涉及到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
7.索绪尔:瑞士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创者,著有《普通语言学教程》,被人们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他提出语言是符号体系;符号由能指所指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的关系是任意的,一旦形成以后又是约定性的;符号系统内部存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他的学说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始,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20世纪的各个语言学派。
8.布龙菲尔德: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它的主要贡献是将语言学从哲学理念建设成为一门科学。
早期的著作是出版于1914年的《语言研究导论》,立足于心理学来阐释语言、刺激—反应论来解释语言的产生和理解的过程。
《语言学纲要》复习总结资料(名词解释)
![《语言学纲要》复习总结资料(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085504d1ed9ad51f01df2da.png)
《语言学纲要》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等等。
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领域。
3、语文学: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而研究语言的。
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其他学科存在的语言研究成为语文学。
4、“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
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5、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
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6、语言的两个有限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中作为基本符号的语素和词在数量上是有限的,把语素或词组合起来构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也是有限的。
语言的这两个有限性是区别言语活动的基本特征。
7、言语活动的两个无限言语活动是以语言为工具展开的交际或思维活动,其中作为这个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句子,在理论上可以是无限长的,在数量上可以是是无限多的。
8、大脑左右半球分工人类大脑左右半球分工不同,左脑主管语言、逻辑、书写及右侧肢体运动,而右脑主管色彩、空间感、节奏和左侧肢体运动。
大脑两半球分工是人类特有的,但出生婴儿大脑两半球没有分工。
9、非语言交际工具或副语言交际工具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参加进来。
我们这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称为副语言交际工具。
副语言交际工具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不足。
10、辅助性交际工具指的文字、旗语、电报代码等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交际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义项:一个词往往有几个意义,每一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在词典中表现为一个条目。
17.义场(语义场):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或聚合体。
13.换喻:反映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的比喻,这种相关在人们的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类现象。
14.同义词和反义词: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叫同义词;语言中意义相反的词叫反义词。
13.语言的规范化: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理;语严重的有些用法虽然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但是在人们的交际中已被广泛使用,那就应该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加以肯定;至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在群众中又不是广泛使用的新成分、新用法,在它们刚出现的时候就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以保证语言运用的纯洁和健康。
11.借源文字: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
12.口语: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
13.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的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复习(三)
作者:佚名 对外汉语考研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726 更新时间:2009-4-2
语言学纲要名词解释复习(三)
第五章 词义
第七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1.社会变体:不同社会集团在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叫社会变体,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2.风格变体:语言因使用场合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的变异。
3.社会方言: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
5.拼音文字:只表音的文字,也可以称为纯语音文字。
6.意音文字:既表意又表音的文字。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我国的文字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
7.象形文字:是记事图画简化的结果,是标记语言中词的初期的文字体系。
8.表意文字: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词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9.形声字:在表意字的旁边加上另一个字,这个字只表示读音,也就是把两个字合在一起,一个字是表意的,另一个字是以假借的方式来表音的。这样的意音文字叫做形声字。
10.自源文字:指从创立文字起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18.语境:指使用语言时的环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言语环境;后者是指言语表达时的具体环境(既可指具体场合、也可指社会环境)。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1.文字:标记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根据文字记录语言的方式可以把文字分为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
10.派生意义: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
11.引申:派生意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大体上可以分成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12.隐喻:反映不同现实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的比喻。常见的相似关系有形状相似和结构相似两种类型。
1.词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基本词汇:词汇体系中,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词以及表示事物关系的常用虚词的总汇叫…;…是词汇中的主要部分,具有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等特点。
3.一般词汇: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其特点是变化迅速。缺少历史稳固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母语/原始基础语/基础语:类似原始汉藏语那样的语言。
8.子语:类似汉语、藏语那样的语言。汉语和藏语是原始汉藏语在不同地域上的延续。
9.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谱系分类;按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分为语族、语支、语群。
10.共同语:又叫"通语",它是一个民族或部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
11.基础方言: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称为基础方言。如汉民族共同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12.国语: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国语”(与“国语运动”的“国语”不同)。(民族交际语:在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间共同使用的语言)
7.单义词和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象,前者叫单义词,后者叫多义词。
8.本 义: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它是产生其他意义的基础。
9.基本意义:词在语言长期使用中所固定下来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意义。
2.笔画:现代汉字成形的最小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笔提起叫做“一笔”或“一画”。
3.编旁:指的是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就是切分合体字而产生的一级部件。
4.字母:拼音文字的最小书写单位。
4.词汇意义(词义):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词典的释义所说明的一般都是词的词汇意义。
5.词的理性意义:以现实现象为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6.词义的附加色彩: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附加色彩。词义还可以带有褒贬色彩。词义的这种附加色彩不是因人而异的个人现象,而是大家都这么使用的社会现象。
4.阶级方言:不同阶级所拥有的自己特殊的社会方言,主要表现在各阶级所用的一些特殊用语以及对一些词语的特殊理解上。
5.地域方言(方言):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6.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叫亲属语言。如汉语和藏语来自史前的原始汉藏语,它们同出一源,是亲属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