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中毒事故统计和分析.doc
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2005年10月12日19时50分,某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第三修井分公司306队在沧州小集油田小6-3井进行除垢作业前的配液过程中,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一、事故经过第三修井分公司主要从事油气水井维护性作业、大修及措施井作业等工程技术服务。
1995年以来,在沧州小集油田一直采用氨基磺酸除垢工艺从事油水井的除垢作业。
2005年1 0月5日至1 2日,306队按照甲方设计要求在小6-3井进行换管柱作业。
起管柱过程中发生油管断裂,并进行打捞施工。
发现井内结垢严重,12日上午向甲方进行汇报。
甲方决定先进行除垢作业,并下发《设计变更通知单》。
井下第三修井分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编写施工设计,经审核、审批后,交作业队组织施工。
10月12日下午,该队接到设计后,由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温某(男,38岁,副队长)组织现场施工。
按设计要求清理储液罐内井下返出物,将40袋除垢剂搬至罐顶平台上,副队长温某带领其他3名员工站在平台上向罐内倒除垢剂。
19时50分,当倒至第24袋(每袋25千克)时,4人突然晕倒。
其中,温某、陈某(男,29岁,作业工)和任某(男,25岁,子女工)3人掉入罐内,另1人倒在平台上。
现场人员发现后,立即将倒在平台上的人员抢救到安全地带。
感觉有难闻气味,怀疑是有害气体中毒,未冒然入罐抢救,立即向分公司汇报,并向周边作业队求救。
第三修井分公司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处臵预案,20时20分应急抢险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戴正压呼吸器将掉入罐内的3人救出,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掉入罐内的3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倒在罐顶平台上的1人经抢救脱离危险。
二、事故原因(一)直接原因配液原料除垢剂中含有的主要成份氨基磺酸与配液罐内残泥中的硫化亚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造成人员中毒(该井长。
某化工厂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2.事故原因
从这起中毒案件中可以看到,该企业 在几个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职业卫生安 全问题。(1)用人单位没有对工人进行 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工人没 有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知识是导致这 起职业中毒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2) 没有严格的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工人盲目作业。
3.防范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首先要加强对用人 单位管理者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充分 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职业危害的严 重性,不能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而 忽视了职业卫生工作,使用人单位自 觉履行《职业病防治》中赋予用人单 位的义务和责任。
3.防范措施
在这种化工企业应当有较完善的应急 救援体系及预案。应急救援在中毒事 故发生后,对减少经济损失及人员伤 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这起中毒事 故中,如能在第一时间对中毒人员实 施救治,两名死亡的中毒患者有生还 的可能,如:上风向安置患者,脱去 患者所有衣物,阻止硫化氢的继续吸 收;供氧,以改善急性中毒患者的缺 氧状态等。
3.防范措施
(3)加大执法力度作为国家的监督执法机 构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对类似的严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 及早发现,及时纠正,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警告,责令限期 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给邓行政处罚;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 并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 责令关闭,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相关权益, 以防此类中毒事件的发生。
谢谢观看
3.防范措施
(2)用人单位要加强安全管理。 用人单位要有职业卫生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 员,负责职业卫生工作。现在很多企业,尤 其是民营企业,只看眼前的经济效益,不重 视工人的身体健康及相关的权益,在管理机 构中没有任何机构负责职业卫生工作,因此 没有相应的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更不可 能对现场的职业危害进行定期的监测,也没 有人对工人进行岗前及在岗中的职业培训, 导致工人没有对所接触的职业危害的防护意 识和知识,这是现在很多企业频繁发生职业 中毒的重要原因。
硫化氢中毒事件.doc
一化工企业9人硫化氢中毒,3人不治身亡!【事故突发】11月18日19时25分左右,**鄢陵京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9名工人(均为男性)在大连西太平洋**公司厂区内做设备检修、换热器管束清洗作业时,疑似发生硫化氢中毒,伤员立即被送至医院,其中3人伤势较重死亡,另6人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留院观察,无生命危险。
【致命毒**】硫化氢是含硫有机物分解或金属硫化物与酸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体,常出现在造纸、制革、食品加工(蔬菜腌制)、环卫、市政工程等,此外,腌菜池、沼**池、地窖或疏通下水道、阴沟、隧道,以及在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有硫化氢**体产生。
急性硫化氢中毒时局部刺激症状为流泪、眼部烧灼疼痛、剧烈的咳嗽,胸部胀闷,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随着中毒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心慌,甚至引起抽搐;最后陷入昏迷、人事不省、全身青紫,进而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只需15分钟便可使人立即陷入昏迷,发生闪电型死亡。
**公司召开驻辽企业“11.18”事故通报会11月20日上午,**公司驻辽企业“11.18”事故通报会在大连开发区召开。
会议传达了**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重要批示精神,深入分析了大连西太“11.18”承包商亡人事故教训,进一步宣贯了**公司近期下发的《关于强化关键风险领域“四条红线管控”、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事故的通知》要求,并对冬季安全生产工作了进行再部署、再动员。
**公司安全副总监、**安全总监、质量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参加会议并讲话。
质量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邹敏主持会议。
**公司驻**省12家直属企业安全总监、副总监以及驻大连其他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大连西太平洋**化工有限公司关于“11.18”承包商亡人事故情况通报,各企业分别汇报了下半年HSE管理体系审核问题整改情况、落实“四条红线”措施情况以及冬季安全生产情况。
**同志在总结讲话说,这次会议是受**公司副总经理**同志委托召开,主要内容是全面落实宜林董事长批示要求,深刻汲取“11.18”事故教训,在大连这个特殊敏感地区确保安全环保受控。
一起海上作业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一起海上作业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中毒经过
1998年8月26日下午,该渔船正在海上作业,因船舱下层冷藏库内排水管堵塞,一船工打开舱盖,下舱清理水泵,突然猝倒在舱内,另4人见状纷纷下舱抢救,亦先后2人晕倒,2人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5人均被救起,但其中3人心跳、呼吸已停止,虽经现场抢救终因中毒过深抢救无效而死亡。
3人均为青壮年,事故发生后,船工们即向该船舱大量灌海水反复抽吸,渔船经15个小时的航行,于27日下午返回港口。
现场调查
接报后距事故发生时间为24小时,打开出事的舱盖,闻及鱼腥及蛋臭味,舱内硫化氢的浓度为5~10mg/m3,尚有微量的氨气。
事故分析
调查表明船舱鲜鱼冰量不足,致使冰鲜鱼被微生物分解,放出大量有毒气体,积聚在舱内。
船工没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防护意识,下舱未戴安全防护用具,而引起急性中毒窒息死亡。
现场虽然被破坏,但舱内硫化氢气体仍可测出。
据船工们反映,当时可闻到一股很浓蛋臭味,我们认为硫化氢中毒的可能性大。
船工们还反映以往在清理冷库时,也出现过头晕、不适的症状,但未加注意,正是因为思想麻痹,而造成这次的中毒死亡事故,教训是深刻的。
尤其是海上渔船,急救设备、技术和治疗时间都受限,更应引起注意。
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分析
The world will give way to those who have goals and vision.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分析一、事故经过2008年9月13日8时左右,某市清源实业有限公司水处理剂车间二工段7号反应釜在检修过程中由于1人中毒,3人盲目施救,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经初步调查了解,在检修前张某、王某用水对7号反应釜进行几次冲洗置换后,张某在未对釜中置换情况进行检测,且未佩戴防护用品的情况下擅自进入作业,中毒晕倒。
带班班长李某和王某发现后,在仍未采取任何防护条件的情况下,先后进釜施救,生产科长魏某闻讯赶来,仅佩戴过滤式防毒口罩(非隔离式防护用品)进釜救人,相继中毒。
随后施救人员正确佩戴隔离式防护用品迅速将4人从釜中就出并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因伤势过重,张某、李某、王某3人抢救无效死亡,生产科长魏某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1、张某违反操作规程,在未对釜中置换情况进行检测的情况下进入釜中检修,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张某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范意识差,自认为7#釜经过几次冲洗置换不应该有什么问题,于是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釜中检修,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3、公司安全检修制度、规程不能很好去执行,尤其是身为检修班长的李某忽视检修制度、规程,且监护不力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造成事故扩大的原因1、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没有按规定及时报告,在未弄清情况又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下,组织不力,盲目施救。
2、企业虽制定了应急预案,但针对性不强,不能指导救援工作,又未组织演练,安全教育培训不力,职工缺乏安全意识和基本的应急常识及自救互救能力。
3、对长期封闭空间可能造成的缺氧、有毒气体认识不足,作业人员缺乏基本常识,作业不规范,作业前未对现场有毒有害性气体进行检测。
4、企业未为作业人员配备自救、防毒装备和气体检测仪。
5、企业通风管理混乱。
6、专业救援力量不足,缺少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不能满足救援需要。
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案例11991年11月17日,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厂脱制硫车间气柜大班火炬岗位操作员接班后独自去现场,并进行二催化至火炬气液分离罐容-4脱水检查。
因未配戴防毒面具(岗位上备有MP4型防硫化氢的滤药罐的防毒面具)被硫化氢脱水排出的瓦斯中含硫化氢浓度高达1400-2000mg/m3薰倒在距脱水点1.5m处,前来寻找的另一名职工发现后立即进行现场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抢救,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1.岗位操作员去火炬气液分高罐容-4脱水检查,知道是从事有毒物质作业却不佩戴防毒面具,有章不循违章行为。
2.容-4底脱水管线工艺设计不合理,排水阀后的1.5m管线上就有三个弯头常因杂物堵塞拆、装十分频繁,甚至拆开后未及时恢复而长时间就地排放,留下事故隐患。
案例2:1985年12月9日,某炼油厂催化装臵工艺三班,发生一起在污油池内瓦斯中毒死亡2人的事故。
该装臵为了回收下水道中污油,有一个3×2×2m的污油回收池。
当日19:50,三班班长在操作室安排分馏岗位副操作去回收污油,并详细交待了回收污油时所用的管线和流程。
当时分馏主操作员也在场,便让其徒弟(一外厂代培训人员)去检查一下。
不久,他未和操作室内任何人打招呼,也拿了手电出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班长发现主操作师徒二人未回来,便出去查找。
发现二人均倒在污油池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和应汲取的教训:1.这次事故的发生,系代培训人员缺乏安全操作经验,不懂污油池瓦斯的危险性,加上师傅发现后,又缺乏抢救常识所致。
2.污油池瓦斯释放处必须悬挂防中毒安全警示标志,安装硫化氢检测报警仪,操作人员到该区域工作应佩带好防毒面具。
案例3:1985年4月14日,茂名石油工业公司炼油厂脱制硫车间瓦斯班一名管线工在酸性气管线脱水时,因未戴防毒面具,硫化氢中毒身亡。
当日,两名瓦斯管线工接厂调度电话通知,给酸性气管线脱水。
在操作时,两人均没按规定戴防毒面具,也没有互相监护,而是分开操作。
典型硫化氢中毒事故
一、典型硫化氢事故材料我们收集了1981年至2003年发生的各类硫化氢中毒事故16起,其中中石油12起,外部4起.这15起事故中,发生在装置正常生产阶段有6起,;发生在装置检维修施工阶段有4起,;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处理装置故障的有2起,;发生在装置停工阶段有2起,;发生在停用装置1起;其他类1起.一、装置正常生产阶段的6起事故1、单人脱水作业中毒窒息身亡事故经过1991年11月17日,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厂脱制硫车间气柜大班火炬岗位操作员,接班后独自去现场,并进行二催化至火炬气液分离罐容-4脱水检查。
因未配戴防毒面具(岗位上备有MP型防硫化氢的滤药罐的防毒面具),被硫化氢(脱4水排出的瓦斯中含硫化氢浓度高达1400-2000mg/m3)薰倒在距脱水点1。
5m处,前来寻找的另一名职工发现后,立即进行现场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抢救,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1)岗位操作员去火炬气液分高罐容—4脱水检查,知道是从事有毒物质作业,却不佩戴防毒面具,有章不循,违章作为。
(2)容-4底脱水管线工艺设计不合理,排水阀后的1.5m管线上就有三个弯头,常因杂物堵塞,拆、装十分频繁,甚至拆开后未及时恢复,而长时间就地排放,留下事故隐患.2、液面计放空脱水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经过1992年6月27日,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炼油一厂二套催化裂化车间气体分馏装置丙烯岗位一名学岗操作员去巡回检查,17时55分,当班班长发现她未回操作室,立即出去寻找,当上到二层平台时,见她已倒在容—405丙烯罐旁边,容—405液面计放空阀仍在往外排液态烃,平台上全是烃气体,班长急忙去关液面计放空阀,阀未关好即昏迷倒下。
其他人赶来关好放空阀门,并将2人抬下平台.学岗操作员经抢救无效死亡,班长脱险。
事故原因学岗人员进厂时间短,单独去装置检查又违反操作规定从容-405液面计放空脱水,造成液态烃携带的硫化氢气体大量溢出,加上经验不足,处于下风向作业致使中毒.3、试油罐缺预见硫化氢危及十乡镇1993年9月28日15时,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赵县的华北油田一口预探井,在试油射孔作业中发生井喷,地层中大量硫化氢气体随着喷出井口,毒气扩散面积达10个乡镇80余个村庄.这起事故造成7人死亡,中等中毒24人,轻度中毒440余人,当地附近村民22。
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一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调查分析1事故经过2003年5月9日6时30分左右,某住宅建筑工程公司雇佣2名民工开启2个污水管道封口。
2名民工先将某一个污水井内水抽干后将封口开封,于10时左右移至另一污水井工作(井深3.5m、井口直径0.7m)。
11时左右,污水管道封口被打通,污水冲出,在井下作业的1名民工当即晕倒。
此时在井上的另一名民工见状呼喊救人,该公司民工救援者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即沿木扶梯下井救人,下至井底后晕倒。
随继另一个救援者带着绳索下井,将绳索系在最先晕倒的作业民工腰问也晕倒在井下,井上人员将第1个晕倒作业民工拉至井上。
第3名救援者又带着绳索下井,将绳索系在第2名救援者腰问后也晕倒在井下,第2名救援者由井上人员拉至井上。
这时井上人员向110报警(11时25分左右)。
11时30分ll0赶至现场并通过民防办,将还在井下的2名民工救出并,并立即由110送往医院抢救。
第1个在井下作业晕倒的民工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
2现场卫生学调查经现场测定,该井下3m处测得H2S浓度为380mg/m3(国家标准为10mg/m3)。
4名民工均系某住宅建筑工程公司雇佣的外来民工,双方未签订劳务合同。
该公司对从事井下作业的民工在作业前没有进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未将井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实告知民工,民工作业时没有任何个人防护用品,井下未设置必须的通风设施,施工现场未设置任何警示标识、警示说明和现场报警装置。
3临床资料4名中毒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范围27~50岁。
接触H2S时间5~30min,平均接触时间为12min。
4名中毒者中除l例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外,2例有跟刺痛,流泪、粘膜充血、头晕、乏力、昏迷等临床表现;l例表现为“电击样”意识丧失,面色发绀,抽搐,呼吸及心跳骤停。
依据GBZ3I2002诊断标准,2例患者诊断为急性H2S重度中毒(其中1例死亡),2例患者为急性H2S轻度中毒。
送到医院抢救的3例均进行高压氧治疗,当日2次,以后1次/d,10d为l疗程,共进行了3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分析(2013.9.24)
⑵ 废芳烃罐内有H2S;操 作工在检查泄漏时,没有 意识到有硫化氢泄漏,在 无防护意识、无防护措施 情况下发生中毒。
3、事故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
⑴ V-1303废芳烃罐周围检测报警 装置不全。 ⑵ 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 ⑶ 安全防护设施管理不善。 ⑷ 盲目施救使得事故后果进 一步扩大。
4窒息性和刺激性 气体。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 统,亦可造成心脏等多个器官损害,对其 作用最敏感的部位是脑和粘膜。 H2S的急性毒性作用器官和中毒机制,随接 触浓度和接触时间变化而不同。浓度越高 则对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较低 时对粘膜刺激作用明显。
2、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1)加氢预反应器硫化过程 中产生高浓度硫化物,夹带着 高浓度的硫化氢(3000ppm) 气体排入V废芳烃罐。废芳烃 罐放空阀开度不够,导致高浓 度硫化氢气体从废芳烃罐液下 泵的防尘盘处泄漏,致使在 3.54m处进行作业的员工急性 中毒,跌入6.3×4.4×2.6 (深)的地下池中。
一、宝丰集团“12.17”急性H2S中毒事故
1、事故经过
2011年12月17日下午5时,宝丰能源苯加氢装置区,员工丁虎在巡检 时发现非芳烃地下废液槽抽出泵的轴封有渗漏,在通知现场主操柳波后,
对渗漏部位进行检查,他不小心掉入槽外的地坑中昏迷。现场主操柳波在
接到丁虎报告后,通知宝丰能源苯加氢项目经理石月东。随后石月东带领 柳波、郭永斌、郭东方等人,前往现场查看,发现丁虎倒在非芳烃地下废 液槽外的地坑中。石月东与柳波立即跳进坑中进行救援,因硫化氢中毒相 继晕倒。郭永斌、郭东方发现情况不对,在戴好防毒面具后下坑营救,将 丁虎、石月东、柳波救出送往灵武市中心医院和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抢救。 经医院抢救,确定丁虎、石月东、柳波3人死亡,郭永斌、郭东方等9人不 同程度中毒。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四、事故处理
对井下作业公司安全监督站南部分站站长行政记大过处分;
对第三修井分公司主管技术副经理和主任工程师行政记大过处
分; 分别对第三修井分公司主管生产、安全副经理行政撤职处分; 对第三修井分公司安全办主任行政 降级处分;
对306队队长、指导员行政撤职处
二、事故经过
第三修井分公司接到
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
油田 应急办 公司 应急办 总 经理 公司 经理
程 序 。 20 时 20 分应 急 抢 险
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戴正 压呼吸器将掉入罐内的3人 救出,送往医院经抢救无 效死亡。倒在罐顶平台上 的1人经抢救很快脱离危险。
分公司 应急办
分公司 经理
事故 现场
中3人掉入罐内,1人倒在平台上。
二、事故经过
10月12日下午,该队接到设计后,由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 按设计要求清理储液罐内井下返出物,副队长组织现场施工,副 队长带领其他3名员工站在平台上向罐内倒除垢剂。 19时50分,当倒至第24袋(每袋25千克)时,4人突然晕倒,其
中3人掉入罐内,1人倒在平台上。
队按照甲方设计要求在小6-3井进 行换管柱作业。
起管柱过程中发生油管断裂,并 进行打捞施工。发现井内结垢严重, 12日上午向甲方进行汇报。 甲方决定先进行除垢作业,并下 发《设计变更通知单》。 井下第三修井分公司生产技术部 组织编写施工设计,经审核、审批 后,交作业队组织施工。
二、事故经过
10月12日下午,该队接到设计后,由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 按设计要求清理储液罐内井下返出物,副队长组织现场施工,副 队长带领其他3名员工站在平台上向罐内倒除垢剂。 19时50分,当倒至第24袋(每袋25千克)时,4人突然晕倒,其
某化工厂急性硫化氢中毒伤亡事故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
某化工厂急性硫化氢中毒伤亡事故
【事故概况、经过】
2004年8月10日14:40,山西省某民营化工厂碳酸钡车间的3名工人对脱硫罐进行清洗,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1名工人先下罐清洗,一下去就昏倒在罐中,上面2名工人见状立即下去救人,下去后也立即昏倒。
此时,车间主任赶到,戴上防毒面具后下去救出3名中毒工人,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于15:30左右送到医院抢救。
虽经全力抢救,但终因抢救无效2人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
(1)用人单位没有对工人进行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工人缺乏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知识是导致这起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没有严格的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工人盲目作业。
【对策措施】
1、加强培训教育;
2、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用人单位要有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负责职业卫生工作;
3、建立并执行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与体系。
在中毒事故发生后,能正确快速进行应急救援。
一起严重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分析
The time wasted casually can never be won back.勤学乐施天天向上(页眉可删)一起严重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分析1999年1月我市一造纸厂发生一起因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缺乏救助常识而导致10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的重大伤害事故。
1事故发生经过按照惯例,工人于早上7点停机,并经过往浆渣池中灌水、排水的工序后,8点左右有2名工人下池清扫浆池,当即晕倒在池中。
在场工人在没有通知厂领导的情况下,擅自下池救人,先后有6人因救人相继晕倒在池中,另有2人在救人过程中突感不适被人救出。
至此,已有10人中毒。
厂领导赶到后,立即组织抢救,经往池中灌氧、用风扇往池中送风后,方将中毒者全部用绳子拉出池来。
由于本次中毒发生快,中毒深,病情严重,10例病人在送往医院后,已有6例心跳和呼吸停止,虽经多方努力抢救,至当日下午4时20分,已有4人死亡。
2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2.1中毒现场有害气体的测试及中毒化学物质的鉴定浆池外型似一倒扣的半球状体,顶部有一40 cm×60 cm洞口,工人利用竹梯从洞口进出清洗浆池。
走近洞口,就闻到一股较浓的臭味,事故发生后,在洞口处用快速检测管对洞口内10厘米处的气体进行检测:硫化氢(H2 S)55 mg.m-3(国家卫生标准为10 mg.m-3),一氧化碳、氯气和氯化氢未检出,可以推断,在实行向池中通风、送氧之前,其浓度一定更高。
根据中毒病人的发病及临床特征,将本次中毒诊断为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
2.2浆池硫化氢产生的原因造纸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含硫化学物质,通常的情况下,由硫化氢引起的职业危害多发生在蒸煮、制浆和洗涤漂白过程中。
如果含硫的废渣、废水长时间存放在浆池中,再加上含硫有机物的腐败,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由于比重较大(1.19)而沉积于浆池的底部。
2.3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硫化氢是剧毒的窒息性气体,在没有良好通风和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进入高浓度硫化氢环境工作的。
硫化氢(煤气生产厂)中毒事故的分析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硫化氢(煤气生产厂)中毒事故的分析关于某煤气生产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致使1人吸入硫化氢中毒死亡的事故。
对事故的原历和责任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日常的工作中注重安全教育,对职工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劳动纪律教育等管理措施。
某煤气生产厂,煤气的净化采用低温甲醇进行洗涤,除去煤气中含有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杂质,甲醇再生过程中可解析出硫化氢气体。
2002年11月10日,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硫化氢气体泄漏,致使1人中毒死亡的事故。
1 事故经过2002年11月10日6时,该厂净化车间巡检人员李某、刘某按照规定时间,沿巡检路线进入泵房内巡检,发现输送再生甲醇密封泄漏,并有硫化氢气体漏出,泵房内硫化氢气味很大,现场已经无法进行处理,2人马上跑回去取长管呼吸器并及时通知中控室停泵。
待2人返回泵房时发现变电所值班人员黄某昏倒在泵房内,巡检人员立即把他拖到泵房外通风良好处,并立即做人工呼吸等现场急救,同时报告班长,组织人员将伤者送到厂职工医院紧急抢救,并进入高压氧舱进行吸氧救治。
虽然经过医生的全力救治,伤者仍处于昏迷状态,并于2周之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2.1直接原因经过事后的调查分析,死者黄某系离该泵房较近的变电所的夜间值班人员,违反劳动纪律,早晨串岗到该泵房内取润滑油,自我保护意识差,造成吸入硫化氢气体中毒死亡。
2.2主要原因车间巡检人员李某、刘某在发现有硫化氢气体泄漏后,虽然及时通知中控室,但在明知有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却没有人员在现场进行监护,造成在取呼吸的间隙,黄某进入泄漏现场中毒死亡。
2.3重要原因再生甲醇泵输送的甲醇来自再生甲醇罐,该罐的上部为从甲醇中释放出的硫化氢气体,下面为再生的甲醇。
在泵输送的过程中,将该罐甲醇打空,使泵的机械密封磨损,造成硫化氢气体泄漏,导致黄某中毒死亡。
2.4其他原因2.4.1虽然黄某是该厂的员工,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差,对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和危害性缺乏了解,盲目、冒险、擅自进入非本人工作区域是造成中毒事故的原因之一。
硫化氢中毒事故统计和分析.doc
硫化氢中毒事故统计和分析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
但是,随着高压含硫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大,由此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高压含硫天然气田井喷失控和H2S中毒事故时有发生。
已经成为影响天然气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为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天然气安全生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安监总管一[2006]103号文件《关于加强高压油气田井控管理和防硫化氢中毒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七条意见。
青岛中油华东院安全环保有限公司曾对近年来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66起H2S中毒事故进行了分类,统计出各种含H2S介质生产作业中发生的中毒事故起数和人员伤亡情况,最后给出在含H2S介质的作业时注意事项,希望从这些事故案例的原因和经验教训中找出避免H2S中毒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避免重蹈覆辙。
(一) 不同原因H2S中毒事故统计和分析在对66起H2S中毒事故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后可知,引起H2S中毒事故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 违章及误操作包括违章指挥、误操作、密闭系统置换不合格、置换合格的设备出入口法兰未加盲板而造成窜气,以及进入密闭作业空间前未进行氧含量分析等。
(2) 对H2S毒害作用认识不足,安全意识差包括对作业环境中H2S及其危害没有预见、作业时不佩带呼吸器、无人监护和现场未设置警示标志、防护器材选用不当、安全教育不到位,缺乏基本安全知识,以及现场人员缺乏自救和人工呼救知识等。
(3) 废水、废渣排放不合理引起的事故。
(4) 设计或工艺不合理引起的事故包括作业空间通风不良或通风设施不完善、工艺流程错误导致含H2S气体倒窜等。
(5) 工艺设备、管线和报警器材发生故障包括工艺设备、管线和阀门的密封泄漏,以及报警器发生故障等。
按照发生事故的主要和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现将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中毒和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2-20。
表2-20 H2S中毒事故原因统计表事故原因中毒事故中毒人数死亡人数死亡率①/%起数比例/%违章及误操作2639.42739.3认识不足、安全防护意识差2639.41064027.4废水、废渣排放不合理710.6781919.6设计或工艺不合理57.674工艺设备、管线等发生故障34.52228.3总计66100286033810.6①系同类原因死亡人数占中毒、死亡总人数之比。
事故案例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4.该车间违背厂规,自行决定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让既未受过专业安全培训,又无炼油安全生产知识的家属工进泵房打扫卫生;将泵房内的岗位操作间改做劳务人员休息室,室内门窗密闭;家属工在事故发生时,毫无自救能力,从而酿成重大恶性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
学岗人员进厂时间短,单独去装置检查又违反操作规定从容-405液面计放空脱水,造成液态烃携带H2S气体大量溢出,加上经验不足,处于下风向致使窒息中毒。
案例3:
1992年6月27日,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炼油一厂二套催化裂化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生因硫化氢中毒死亡1人事故。
当日,该车间气体分馏装置丙烯岗位一名学岗操作员去巡回检查。17时55分,当班班长发现她未返回操作室,即出去寻找。当上到二层平台时,发现已倒在容-405丙烯罐旁边。容-405液面计放空阀仍在往外排液态烃,平台上面全是烃气体。当班长急忙去关液面计放空阀,阀未关好即昏迷倒下。其它人赶来关好放空阀门,并将两人台下平台。学岗操作员经抢救无效死亡,班长脱险。
案例2:
1992年12月8日,甘肃省某县工程一队在兰州炼油化工总厂二套催化裂化装置南面的含硫污水管道的主干线,进行人工挖掘工作。7人到沟内,从东头277号下水井边开始一字向西排列作业。9时40分,最东面的3人倒下,接着另2名民工也被熏倒,施工员见此下到沟内救人,也倒下。职工佩戴防护面具将6名民工抬到管沟上面,经现场和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和应汲取的教训:
1.当班操作人员在脱水排液时,未将酸性水泵向汽提塔进料管线上的阀门关闭,致使汽提塔内残留的硫化氢通过进料管由酸性水泵出口排凝阀排入泵房,这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及对策
化学品名称:硫化氢(H2S)化学品描述:化学式H2S。
式量34.08。
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密度1.539克/升3。
熔点-85.5℃,沸点-60.7℃。
有毒、恶臭的无色气体。
当空气中含有0.1%H2S时,就会引起人们头疼、晕眩。
当吸入大量H2S时,会造成昏迷,甚至死亡。
与H2S接触多,能引起慢性中毒,使感觉变坏,头疼、消瘦等。
工业生产上,要求空气中H2S的含量不得超过0.01毫克/升。
H2S微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
化学性质不稳定,点火时能在空气中燃烧,具有还原性。
能使银、铜制品表面发黑。
与许多金属离子作用,可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
它和许多非金属作用生成游离硫。
用途:H2S可用来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备元素硫等。
它是一种好的还原剂。
制法:可由硫蒸气和氢直接化合而成;也可由金属硫化物同酸作用来制取。
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硫化氢具有臭鸡蛋气味,但极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采矿,冶炼,甜菜制糖,制造二硫化碳,有机磷农药,以及皮革,硫化染料,颜料,动物胶等工业中都有硫化氢产生;有机物腐败场所如沼泽地,阴沟,化粪池,污物沉淀池等处作业时均可有大量硫化氢逸出,作业工人中毒并不罕见. 另外,硫化氢对眼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硫化氢吸收后主要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组织缺氧.轻者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
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脱离接触后短期内可恢复;中度中毒者粘膜刺激症状加重,出现咳嗽,胸闷,视物模糊,眼结膜水肿及角膜溃疡;有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并出现轻度意识障碍,肺部闻及干性或湿性锣音。
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或有片状阴影;重度中毒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吸入极高浓度(1000mg/m以上)时,可出现闪电型死亡。
兰州石化分公司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2002年8月27日;对于兰州石化公司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尽管事过四年之久;但至今记忆犹新;事故惨象历历在目..17:10分;炼油厂北围墙外西固环形东路;发生一起H2S气体泄漏导致人员中毒的重大事故..造成5人死亡;45人不同程度中毒;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痛苦和恐惧..“8.27”中毒事故是兰州石化公司成立以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事故;事故教训惨痛;不仅给中国石油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今天;根据会议安排;对2002年8月27日炼油厂的硫化氢泄漏中毒事故进行一次深刻剖析;希望能共同深刻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事故经过:2002年8月;兰州石化公司决定对炼油厂1998年停产的旧烷基化装置进行拆除..炼油厂烷基化车间为了确保旧烷基化装置的拆除工作安全顺利进行;计划对该装置进行彻底工艺处理..在处理废酸沉降槽容-7内残存的反应产物过程中;因该沉降槽抽出线已拆除;无法将物料回抽处理;由装置所在分厂向公司生产处打出报告;申请联系收油单位对槽内的残留反应产物进行回收..2002年8月27日15时左右;烷基化车间主任张某带领车间管理工程师程某、安全员锁某;协助三联公司污油回收队装车..由于从废酸沉降槽容-7人孔处用蒸汽往复泵不上量;张某等三人决定从废酸沉降槽容-7底部抽油..在废酸沉降槽容-7放空管线试通过程中;违反含硫污水系统严禁排放废酸性物料的规定;利用地下风压罐的顶部放空线将废酸沉降槽中的部分酸性废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酸性废油中的硫酸与含硫污水中的硫化钠反应产生了高浓度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通过与含硫污水系统相连的观察井口溢出..8月27日17时10分;在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北围墙外西固区环形东路长约40米范围内;有行人和机动车司机共50人出现中毒现象..17时15分;兰州石油化工公司总医院急救车到达现场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其中4名受伤人员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1名受伤人员于9月1日经抢救无效死亡;45人不同程度的中毒;经济损失达250多万元..二、事故原因:烷基化车间在对废酸沉降槽进行工艺处理过程中;由于蒸汽往复泵不上量;决定从废酸沉降槽容-7底部抽油;在废酸沉降槽容-7放空管线试通过程中;违反含硫污水系统严禁排放废酸性物料的规定;将含酸废油直接排入含硫污水管线;酸性废油中的硫酸与含硫污水中的硫化钠反应产生了高浓度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通过与含硫污水系统相连的观察井口溢出..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后;我们深刻剖析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公司在报废装置管理、员工培训和制度执行、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严重问题..从中也反映出部分管理干部安全素质不高;对作业变更后方案的危害认识不足;车间管理人员违章指挥;鲁莽行事;贪图便捷;操作人员对含酸废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会产生硫化氢的常识不清楚;业务技术不过关;这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三、事故教训:这起事故的发生;反映出我们公司各级员工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没有真正将“安全第一”的思想深入脑海;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遵章守纪还没有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同时;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标准不高;工作不细;管理不严..事故教训极为深刻..1、安全防范意识差;贪图便捷盲目操作..炼油厂烷基化车间主任张某等人在对废酸沉降槽进行工艺处理时;操作人员对含酸废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会产生硫化氢的认识不清;安全防范意识差;业务技能不过关;没有掌握最基本的应知应会;可谓不知不会;无知无畏;对作业过程中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后果估计不足;贪图便捷;鲁莽行事;盲目操作;员工没有具备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技能..在试通管线过程中;将含酸废油直接排入含硫污水管线;导致了事故的发生..2、制度执行不力;“三违”行为屡禁不止..兰州石化公司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兰州石化公司污水管理规定及烷基化装置操作规程都明确规定;废酸渣不允许排入含硫污水系统;应送出装置综合利用或拉运到工业渣场进行填埋处理..规章制度都源于对生产实践;源于事故教训;是用鲜血写成..不遵守制度;不按科学规律办事;就一定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烷基化车间主任张某;作为车间第一安全负责人;无视公司制度和规定;有章不循;违章指挥操作人员将含废酸油排入含硫污水系统;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从中也暴露出公司基层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三违”现象普遍存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层层弱化;执行力差的问题..3、安全监督不到位;不能有效扼止违章..安全员锁某做为车间现场安全监督人员;对车间主任的违章指挥、操作人员的违章作业视而不见;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监督职责;没有对违章现象进行及时的制止和纠正;而是接受了违章指挥;也成为违章作业者..暴露出公司安全监督体系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对安全监督人员的选拔考核不严;安全监督人员素质低;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精;造成安全监督人员没有能力发现和纠正违章现象..4、生产管理不到位;安全措施不能有效落实..车间主任协助施工单位进行污油回收时;在蒸汽往复泵抽油不上量;无法按原方案进行污油回收操作的情况下;既没有对现场作业风险进行认真辨识;也没有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就现场变更工艺处理方案;并组织操作人员实施;这说明公司在生产管理上存在方案执行不严;落实不够的问题..同时;公司生产运行处作为废油回收工作的审批单位;没有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含酸废油回收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提出明确的要求;对装置处理现场只进行了简单的现场检查后;就批准了酸性废油回收申请..说明公司管理方式粗放;管理上存在漏洞;部分领导干部“安全第一”的思想还没有入心入脑;在安全管理措施上还存在重视不足;落实不到位的现象..5、变更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规避风险..在进行污油回收前;车间编制了处理方案;对存在风险进行辩识;并制订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但在作业执行过程中;在蒸汽泵不上量的情况下;改变了处理方案;决定从废酸沉降槽容-7底部抽油;如果在作业前分析出变更方案存在的风险;对变更可能导致的风险制订有效控制措施;就可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从中反映出我公司在变更管理上还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管理的问题..6、报废装置管理不善;为事故发生埋下隐患..报废装置在停车后应该进行彻底工艺处理;倒空物料;装置出入界区物料管线加堵盲板..但旧烷基化装置于1998年长期停车后;没有及时对停车后的装置进行彻底的工艺处理;致使废酸沉降槽容-7内残存反应物未及时处理..同时;调查发现装置停车后;在装置前期拆除过程中;没有进行风险辨识;制订的拆除方案不严密;导致正常的倒料流程被提前拆除;致使槽内含酸废油无法按照正常流程回抽处理..这反映出公司在报废装置管理上存在严重的问题..7、隐患治理力度不够;无法确保本质安全..含硫污水硫化氢吸收塔由于设计原因;经常出现碱结晶;系统运行受到较大影响;硫化氢吸收效果较差;同时含硫污水系统观察井没有及时进行封闭..含硫污水系统的清污分流工作由于受到技术上的限制;一直未能实施..另外;随着周边地区的发展;公司生产装置被周围村庄、道路包围;城市道路和周边居民与公司生产装置的安全防护间距严重不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这为事故的进一步扩大留下了隐患..从中反映出我公司对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的认识不足;治理的力度不大;也暴露出我公司对周边环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的问题..8、公司管理存在问题;安全责任制没有落实..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公司在安全管理上存在隐患;在员工培训、隐患治理、制度执行等方面还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安全第一”的思想还没有深入脑海;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危机感不够;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导致各级领导在抓安全管理上标准不高;工作不细;要求不严..有些领导对安全工作还停留在一般性的开会布置、下发文件上;没有将安全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以上几个方面的教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公司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做更加扎实和细致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化氢中毒事故统计和分析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
但是,随着高压含硫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大,由此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也在不断增加,高压含硫天然气田井喷失控和H2S中毒事故时有发生。
已经成为影响天然气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为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天然气安全生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安监总管一[2006]103号文件《关于加强高压油气田井控管理和防硫化氢中毒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七条意见。
青岛中油华东院安全环保有限公司曾对近年来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66起H2S中毒事故进行了分类,统计出各种含H2S介质生产作业中发生的中毒事故起数和人员伤亡情况,最后给出在含H2S介质的作业时注意事项,希望从这些事故案例的原因和经验教训中找出避免H2S中毒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避免重蹈覆辙。
(一) 不同原因H2S中毒事故统计和分析
在对66起H2S中毒事故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后可知,引起H2S中毒事故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违章及误操作包括违章指挥、误操作、密闭系统置换不合格、置换合格的设备出入口法兰未加盲板而造成窜气,以及进入密闭作业空间前未进行氧含量分析等。
(2) 对H2S毒害作用认识不足,安全意识差包括对作业环境中
H2S及其危害没有预见、作业时不佩带呼吸器、无人监护和现场未设
置警示标志、防护器材选用不当、安全教育不到位,缺乏基本安全知识,以及现场人员缺乏自救和人工呼救知识等。
(3) 废水、废渣排放不合理引起的事故。
(4) 设计或工艺不合理引起的事故包括作业空间通风不良或通风设施不完善、工艺流程错误导致含H2S气体倒窜等。
(5) 工艺设备、管线和报警器材发生故障包括工艺设备、管线和阀门的密封泄漏,以及报警器发生故障等。
按照发生事故的主要和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现将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中毒和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2-20。
表2-20 H2S中毒事故原因统计表
事故原因
中毒事故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①/%
起数
比例/%
违章及误操作
26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