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4.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余数的除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拓展应用: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6.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2. 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答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拓展练习评价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有余数除法的概念、例题及实际应用问题。
2. 练习题集:涵盖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课堂所学。
3. 实际案例: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及运算规则。
2. 第二课时: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 第三课时: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 第四课时: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九、教学反思:1. 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陋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除法,能熟练使用除法进行简单计算。
2.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2.运用学会的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灵活运用。
2.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纸张、铅笔、橡皮等。
3.课前准备:制定好课堂教学的具体流程和互动环节。
4.师生准备: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学生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举例子,引入“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2.讲解:简要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3.练习:让学生进行基础的除法练习,巩固知识点。
4.反馈:让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引导他们找到解题的规律。
第二课时1.复习:快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除法知识。
2.拓展:引导学生将除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他们思考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3.练习:让学生通过多种实际问题进行除法运算练习。
4.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知识点。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除法的概念,能够简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次课堂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乘法、除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能够使用乘法、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2.能够运用乘法、除法的基本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用乘法、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乘法、除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及规律。
2.如何运用乘法、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计算,并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解决问题。
2.乘法运算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一个例子,如购买文具,让学生分析文具的价格和数量,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总价。
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规则。
3.除法运算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将10元钱平均分给5个人,让学生思考如何用除法计算每个人分到的钱数。
4.综合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如购买药品的问题,并让学生通过综合运用乘法、除法计算出合适的购买方案。
五、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引导、讨论、练习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兴趣。
2.以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形式进行评估。
七、教学反思在乘法、除法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乘法、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也需要注意让学生理解乘法、除法的基本规则及规律,并加大练习量,以便更好的掌握运算技巧。
八、课后作业1.巩固乘法、除法的基本规则及应用能力。
2.让学生以生活实例为主题,自行编制乘法、除法问题,并用乘法、除法计算出答案。
九、教学反思乘法、除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对乘法、除法的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本质,进行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小结:揭示课题。
三、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1题。问:要完成这道题必须先知道什么?
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3、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备课教师
科目
数学
年级(班级)
课题
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材
分析
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结合现实生活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的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你们瞧,这个柜台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回答。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议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里面的数学问题。
(3)、小明想买5辆小汽车。,应该付多少钱?
引导学生得出:12÷3=4(元)是求1辆小汽车多少钱。因为要知道小明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必须要先知道1辆小汽车多少钱。
学情
分析
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的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目标
1、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 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5篇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1[学习目标]1通过对熟悉的事例地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并能够结合商和余数在具体情境中的正确含义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
[学习难点]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等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复习导入口算(出卡片,说得数)2解决问题。
(1)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每筐装6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 (2)学校食堂买来了23棵大白菜,装3筐,平均每筐装多少?还剩多少棵?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有余数除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5,出示教材。
(1)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师:从教材的题目中,你们知道了哪些有效信息呢?预设:知道了划船的人数。
还知道了每条船最多坐4人,要求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师:同学们,想一想,“至少”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最少的意思,要想租的船最少,应该让每条船上都坐满人。
) 师:该怎么解答呢?(求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4,应该用除法解答。
)22÷4=5……2 4 2师:竖式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在讨论中规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5表示船的条数,单位写条,2表示剩余两人,单位是人。
小结: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和我们解决的问题有关,写的时候要静心思考。
(板书)22÷4=5(条)……2(人) (2)体会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用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他们至少需要租多少条船。
是5条吗?那余下的2人怎么办呢?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然后集体反馈。
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教案教案,以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难点,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学习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1)列竖式。
首先,学生需要掌握列竖式的方法,通过列竖式来进行除法运算。
列竖式是一种直观的除法计算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
(2)除法口诀。
除法口诀是帮助学生记忆除法计算规则的重要工具,通过口诀的记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地进行除法计算。
(3)应用实例。
通过一些实际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通过购物、分糖果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练习。
让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拓展。
通过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进行更加灵活的思考和运用。
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些实际问题,通过除法来解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对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使用除法的技巧。
通过列竖式、除法口诀等方法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除法的运算过程。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使用除法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余数除法的解决问题》教案
学生作品1:预设:我用1个圆代表1块蛋黄酥,将4个一圈,表示装在1个盒子里,我来带大家数一数吧:1个盒子、2个盒子、3个、4个、5个盒子,剩下2个还需要一个盒子,总共需要6个盒子。
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还有同学是这样想的:学生作品2:预设1:我和刚才那位同学一样,也是用22个圆表示22块蛋黄酥,同样4个一圈,我认为最多只能装满5盒,剩下的两个不够装满一盒,最多能装5盒。
预设2:我不同意你的想法,题目中要求把22块蛋黄酥都要装进盒子里,剩下的两块如果不装进盒子里,就不符合题目要求了,剩下的两块还需要再装一个盒子,所以至少需要6个盒子。
同学们都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棒!看来读懂题意很关键,今后更要认真审题啦!刚刚两位同学都是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你能看懂下面这位同学的方法吗?学生作品3:没错,他是用除法算式解答的。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呢?预设:我是这样想的,每个盒子里装的蛋黄酥越少,需要的盒子就越多;反过来,每个盒子里装的越多,所需要的盒子就越少。
因为要求“至少”需要多少个盒子,所以就是求每个盒子尽量装满4块的情况。
这22块蛋黄酥按照每4块一盒来装,就是看22块里面有几个4块。
那你们知道除法算式中的每个数都表示什么意思吗?预设:22表示一共有22块蛋黄酥,4表示每盒装4块,商5表示装满了5盒,余数2表示还剩2块。
你说得可真清楚!刚才我们通过画一画、圈一圈已经知道了至少需要准备6个盒子,这位同学最后的答案也是6个。
但是我们看,他的算式中显示的是5个盒子,你觉得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预设:老师,我知道,剩下的两块还需要再装一个盒子,那就用“5+1=6(个)”这个加法算式表示,再答题:至少需要准备6个盒子。
看来不是商儿就至少需要几个盒子,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再把商加1,这样表达更清晰啦!我们的结果对不对呢?检查一下吧!每盒最多装4块,5盒最多装20块。
再加一个盒子,6盒肯定能装22块。
我们做对了。
那如果还是每盒最多装4块,要装21块蛋黄酥,至少需要几个盒子?23块呢?你能列算式解答吗?预设1:要装21块就是看21里面有几个4,就用21÷4=5(个)……1(块),剩下的1块还需要再装1个盒子,就是“5+1=6(个)",至少需要6个盒子。
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小学三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案
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小学三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案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除法。
2.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3.帮助孩子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小学数学中除法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重点1.帮助孩子充分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让孩子掌握把实际问题应用到除法解决中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孩子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热身启动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除法?除法有什么用途?2.导入新知a.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有12盒巧克力,当他把它们分给3个朋友时,每个朋友能分得多少盒?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需要使用除法来解决,因为我们要知道每个朋友能得到多少盒。
用语言的形式来表达,就是:12除以3等于几?答案是4,所以每个朋友能得到4盒巧克力。
b.以数学公式的形式来表达:12 ÷ 3 = 4这就是小学数学中除法的应用。
3. 拓展知识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除法,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来让学生掌握除法的方法。
例如:拿出12个巧克力,让学生分给三个同学。
每个同学得到几个巧克力?让学生手动进行比例计算,得出正确答案。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除法的应用,更加深入地理解除法的概念和原理。
4. 实战演练教师可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并让学生用除法解决。
例如:小明家里有24只巧克力,他计划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只巧克力?小明爸爸在公司买了53个苹果,他想平均分给他和儿子,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通过这些问题的实际操作和解决,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除法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从而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5.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小学数学中使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1教学目的初步培育门生在具体的生存情境中采集信息,提出题目并解决问题的本领。
教学准备老师:课件。
学生:表格。
教学进程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老师:同学们,咱们先来猜做个游戏好不好?出示课件:想想,第十六个图形是什么样的?第35个呢?第98个呢?老师:我们应用有余数的除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同学们真棒,猜得特别精确,实际这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2、尝试题目,自主学习。
(一)表现例四的主题图,让学生察看。
老师:在同学们的体育活动之中也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大家请看!发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甚么?你能依据图中的有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一:有32个同学生二:教师要求每六人一组生三: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课件同步涌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师:你能帮教师解决这个数学题目吗?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法子算一算,入手吧。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
老师:小帮手们动作可真快!请两位小帮手给大伙儿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师:哪位同学给人人说说自己的算法?老师依据学生的口述板书,要是有的学生没有写出单位,这时候发问:师: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呢?余数二呢?那单位各是什么呢?(依据商和余数的单位发问:老师:你们知道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吗?余数二呢?生:商示意可以分五组,余数示意还多二人。
)(三)出示实习十三的第二题。
师:下面这道有关跳强绳的题目怎样解决呢?看谁做得又对又快!19-八=十一(米)十一÷二=五(根)……一(米)答:可以做五根短跳绳,还剩一米。
3、小结。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5页例4及55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1、通过对熟悉的生活事例的探讨和研究,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除法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第四单元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第5课时问题解决【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51页例1【教学目标】1.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结合问题情境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根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大屏幕出示一个大大的问号,提问:谁能告诉大家屏幕上面有什么?〔引导说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教师以这个问号为引子与学生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问题解决,屏幕出示学习目标,请生朗读。
屏幕显示〔我是最棒的!〕,让学生齐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谈话:前几天,我带着我们班的孩子去游览花海时,就遇到了好多问题呢。
来到花海,紫色马鞭草别样的美,朵朵小丽花,仰着天,簇拥着开放,风中摇曳的熏衣草,散发着淡淡的花香,那一片火红的高串红在阳光下依然傲慢的昂起头...........当我们陶醉在这迷人的花海中时,班长却紧锁着眉头,为手中的矿泉水犯难呢,大家能帮帮他吗?二、探究新知1、准备题:班长买来19瓶矿泉水,每人2瓶,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多几瓶?学生列式计算:19÷2=9〔人〕.............1〔瓶〕说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这是求19里面有几个2,用除法计算。
2、“进一〞问题〔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引言:游览到中午,肚子咕咕直叫。
大家来到农家乐准备吃饭,组织委员又歪着脑袋,他又怎么了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教材例1的情境图。
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后答复。
〔共有95人,每桌坐8人。
〕〔2〕抓住重点字、词理解题意。
教师:找出问题“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中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并师:这里的“至少〞你是怎么理解的呢?〔学生举手答复〕生:最少的意思〔每个人有位置的情况下,最少需要多少张桌子〕师: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2〕解答问题。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连除的概念,并掌握连除的运算顺序。
2. 学生能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索连除的运算规律。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 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连除的概念及运算顺序。
2. 学生能够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 学生理解连除的运算规律。
2. 学生将连除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制作连除教学课件,展示连除的概念及实际问题。
2. 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连除的理解。
学生准备:1. 预习连除的相关知识。
2. 准备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连除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连除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连除的运算顺序。
连除的运算顺序:先进行除法运算,再进行连除运算。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系列连除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连除解决。
问题1:一块巧克力有15块,小明想把它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块巧克力?问题2:一根香蕉有10段,小红想把它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段香蕉?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索连除的运算规律,总结解题步骤。
步骤1:确定连除的除数和被除数。
步骤2:按照连除的运算顺序,先进行除法运算。
步骤3:将得到的结果继续进行连除运算,直到完成所有除法运算。
5.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连除的理解。
练习1:一块蛋糕有20块,小明想把它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块蛋糕?练习2:一瓶饮料有300毫升,小红想把它平均分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毫升饮料?五、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连除的理解。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能整除被除数,所得的余数叫做余数。
2.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被除数= 除数×商+ 余数。
3. 实际问题: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费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熟练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4.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1. 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2.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练习题。
3.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4. 实例分析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 学生分享已知的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1. 讲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有余数的除法的特点。
2. 教授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进行计算,巩固运算方法。
三、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小组合作: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实例分析问题。
2. 各小组汇报合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的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示例及实际问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引出有余数的除法。
2. 探究新知:(1)展示PPT中的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示例,引导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学生分享计算过程,讨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3)引导学生发现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的规律。
3. 巩固练习:(1)设计一些有余数的除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挑选几位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并讲解思路。
4. 应用拓展:(1)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解决。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解题方法,总结经验。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评价其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的除法与无余数的除法之间的关系。
2. 鼓励学生研究除法在其他数学领域的应用,如几何、概率等。
3. 推荐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数学读物,让学生课后自学。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示例、实际问题及课后练习。
2. 练习题册:含有各种难度的有余数的除法题目。
3. 数学读物: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科普书籍。
用连除解决问题 教案
教案:用连除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连除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使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连除的概念和意义。
2.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连除的含义。
2. 运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连除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意义。
2. 通过实例解释连除的含义,例如:8 ÷2 ÷2 = 2。
二、探究连除的意义(10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连除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2. 分享讨论结果: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总结连除的意义。
三、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例如:“一个水果篮子里有12个水果,如果每组有4个水果,可以分成几组?”2.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使用连除的方法解答问题,12 ÷4 = 3,可以分成3组。
四、练习连除解决问题(5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连除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解答疑问: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连除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连除问题,如多个步骤的连除。
2. 让学生思考连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分配资源、计算平均数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实践和总结的过程,让学生理解连除的概念和意义,并学会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应用连除解决比例问题(10分钟)1. 引入比例概念:解释比例的概念,如1:2、2:4等。
2. 展示例题:出示一道比例问题,如“如果一件商品打8折后的价格是80元,原价是多少?”3. 引导学生解答:指导学生使用连除的方法解答比例问题。
小学数学《运用连除解决问题》教案二:巧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运用连除解决问题》教案二:巧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引言连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用到连除法来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购物打折、邮费计算等。
本文将结合实际问题,详细介绍如何巧用连除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购物打折小明去商场购物,看中了一件衣服,原价为200元,但商家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只要购买超过300元的商品就可以打8折。
如果小明再买一件150元的衣服,这两件衣服加起来需要支付多少钱呢?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列出方程:(200 + 150)× 0.8 = x其中,200和150分别代表两件衣服的原价,0.8表示打8折后的折扣,x表示实际需要支付的金额。
我们可以通过连除法来解决这个方程。
具体步骤如下:1.将等式两边都除以0.8。
(200 + 150)÷ 0.8 = x ÷ 0.82.将等式两边都进行计算。
(350 ÷ 0.8)= 437.5x = 437.5小明需要支付437.5元。
二、邮费计算小张买了一些物品,需要通过快递寄出。
快递公司规定,每个包裹的重量不超过1kg,超过1kg的部分从第2kg开始,每半公斤计算一次邮费,每次邮费为10元。
如果小张买了3个物品,分别为500g、800g和1200g,他需要支付多少邮费呢?解题思路: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我们需要先求出这三个物品的总重量,根据重量来计算邮费。
具体步骤如下:1.将三个物品的重量相加。
500g + 800g + 1200g = 2500g2.将总重量转换为kg,并求出超过1kg的部分的重量。
2500g ÷ 1000g/kg = 2.5kg3.5kg - 1kg = 1.5kg4.根据超重部分的重量,计算需要支付的邮费。
每半公斤10元,共有三个半公斤,即1.5kg。
小张需要支付3×10元=30元的邮费。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
在今天的小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小数点位置的变化规律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处理余数时,部分同学还是显得有些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需要更加细致和具体。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小数除法的概念,这样做的效果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过,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这些实例的联系还不够敏感,可能需要我再提供更多元化的例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数除法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小数除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小组讨论和成果分享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时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训练的环节,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小数除法是一种将小数与整数进行除法运算的方法。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购物、计量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你有3.5米布料,想要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能得到多少米?通过小数除法的运算,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举例解释:
(1)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多位小数除以整数时,如何将小数点正确地移到商的位置,例如:0.25÷5=0.05,小数点需要向左移动两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巧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巧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一、教学目标:1.理解除法概念,学会简便方法解决数学问题;2.掌握试商法和竖式除法的运用方法;3.创造性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法则;2.熟练掌握试商法和竖式除法的应用方法;3.创造性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的方法;2.组织学生们分组讨论的方法;3.采用示范演算和总结归纳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的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叫学生口算一下,如果一个箱子有64个苹果,要给8个人平分,每人分到几个苹果。
3.让学生回答问题后,告诉他们这个运算叫做除法,可以用除法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此时,让他们自己找找除法的规律。
4.学生分组讨论,找除法的规律,并在黑板上写出来。
之后,老师讲解除法的概念及原理,并给学生举例说明。
5.设计试商法和竖式除法的运用方法,并张贴在黑板上。
6.给学生练习试商法和竖式除法的运用,并及时纠正错误。
在练习过程中,老师适时地设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问题。
7.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做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实际情境中使用除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理解基本概念,并掌握试商法和竖式除法的运用方法;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3.教学方法灵活、生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体会:除法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通过生动的解释,清晰易懂地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可以创造性地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子,引导学生通过直观化的方式认识数学的运用,为学生的生活提供有益的帮助,让他们在实际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多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降低学生的难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力争提高教学效果。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设计:帮助学生提高小数除法运算能力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案设计:帮助学生提高小数除法运算能力。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的运算;3.让学生能够应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小数除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3.小数除法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通过观察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向学生介绍小数除法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引入以下问题:小明去菜市场买了5公斤土豆,共花费12.5元,他想知道每公斤土豆的价格是多少元?2.知识讲解以实例的形式给学生讲解小数除法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明确小数除法的基本含义和计算方法。
例如,讲解以下问题:小明去菜市场买了5公斤土豆,共花费12.5元,他想知道每公斤土豆的价格是多少元?解析:首先将5除以12.5得出商数0.4;再将商数0.4乘以10得出4,然后将4舍去小数,得出价格为4元/公斤,每公斤土豆的价格是4元。
3.讲解范例根据实际例子构建范例,并让学生模仿这些范例,进行练习和巩固。
例如:求10 ÷ 0.2 = ?步骤如下:将小数0.2改写为分数2/10,然后求分数10 ÷ 2/10把分数10/1和2/10乘以相同的数2,得到20/2和2/10*2也就是4/10然后用20/4得到5,所以10 ÷ 0.2 = 504.练习教学为了巩固学生的掌握程度,可以给予学生相关的计算练习,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1.求48 ÷ 0.6的结果是多少?2.某商场打折销售,价格全部降价20%,原价为99元的电视机现在降价后的价格是多少?3.甲乙两个工厂分别生产某种产品,甲厂生产了5.6万件,乙厂生产了2.5万件,甲厂比乙厂多生产了多少件?5. 归纳总结通过回顾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小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算方法。
即:小数除法的定义:求两个小数的商。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5篇
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5篇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用竖式计算:28÷9=(2)有17个苹果,每3个分一盘,可以分()盘,还剩几个?17÷3=()盘()个二、审读题意,交流理解。
(1)理解基本数量关系。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问题:你都知道了什么?(2)预设:知道了划船的人数,还知道了每条船最多坐4人,要求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追问:“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坐满了是4人,坐5人不行)“至少”是什么意思?(就是最少的意思,应该让每条船上都坐满人,22个学生都上船)。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三、讨论辨析,理解“进一法”。
(一)独立尝试问题: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呢?提示:可以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然后再列算式。
(二)交流想法,体会“进一法”。
找两个学生板书算式并说说理由,为什么要用22÷4(求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2里有几个4,用除法解答)。
(1)讨论辨析。
问题:竖式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在讨论中规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体会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1.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5条船,还有的同学认为至少需要6条船,你觉得呢?2.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应该怎样安排他们?检验: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教师和学生用活动贴纸摆一摆。
)梳理:在研究问题时大家发现,解决问题要注意考虑实际情况,即使坐不满,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条船,这样才能满足让22个学生都去划船的要求。
四、结果检验,梳理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2——6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
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
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
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
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
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
要帮助明明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
(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
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
如何列式计算呢?
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
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是对的。
)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