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论红楼梦人物之妙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红楼梦人物之妙玉

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王莹

摘要:《红楼梦》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宗教是能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层建筑之一,书中描绘了大量的宗教仪式,道观寺院,僧尼道士,妙玉就是其中一个。妙玉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的许多女性形象中最特别的一位女子,这是一个介于幽尼与闺女之间的尴尬人物,她有高贵的出身,有高洁脱俗的气质,有不凡的才华,迫入佛门被封建社会所束缚却又自内而外散发出不拘于封建束缚的神气,她是超脱于封建社会的存在。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作者对封建宗教的虚伪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所以,即使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但不屑于与封建大众为伍,必定为封建大众所不喜。书中妙玉的结局是被强盗所劫去了,却也给读者心中留下了无限悬念。

关键字:妙玉独特身世金玉质才华阜比仙

性格世难容结局

《红楼梦》中有一个很特殊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对她惜墨如金,但却仍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她就是——妙玉。

多次阅读《红楼梦》,仍觉得妙玉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太过独特的存在。她是“十二金钗”中最后出场的一个女性,在第十七、十八回,因为贾元春省亲,贾府兴建大观园,买了一些小尼姑和小道士,妙玉由此进大观园。

妙玉在书中的出场相当少,在前八十回中,妙玉或明或暗的出场不过六次,而正面出场只有两次。而如此少的出场,妙玉在书中得到

的评价却很低。比如李纨就说过:“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邢岫烟与妙玉相识多年,感情亦半师半友,但她对妙玉的评价却是“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就连我自己最初读《红楼梦》时,也不喜欢妙玉,问过身边的同学,觉得她太过清高,有些矫揉造作的还不少。随着年纪的增长,读的多了,也思考的更多了。妙玉当时只有十八岁,她身边的人和作为读者的我们给她的评价如此低,对她来说似乎并不太公平。

《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其他十一位金钗均为贾府的亲眷,而妙玉是唯一一个与贾府没有亲戚和姻缘关系的女子,并且还是一位带发修行的女尼,这也是妙玉的独特之处。妙玉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名第六,排在她前面的有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而王熙凤、李纨、秦可卿等人排名都在她之后,这样看来,作者曹雪芹对妙玉的态度其实并不像书中人物给她的评价那样简单,所以说,妙玉的存在是具有她独特的意义的。

一、身世——金玉质

《红楼梦》中妙玉的身世,周汝昌先生认为她是以为官宦小姐【1】,国光红先生认为她是一位格格【2】,而对许多红学者和读者来说仍然是一个迷。

妙玉是在“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是进入大观园的,第一次出场是通过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回话时介绍出来的:

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文墨也

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3】。

从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妙玉本是苏州人士,祖上也是官宦之家,因自由多病,买替身儿皆不中用,所以亲自入了佛门,带发修行。父母都已亡故了,但身边却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妙玉或明或暗总共的出场也不过六次,正式出场只有两次,即第四十一回的“栊翠庵茶品梅花雪”,和第七十六回中的“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而只有在“栊翠庵茶品梅花雪”这一次出场中,妙玉的言谈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表现出了她的身世。

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

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母带着一帮人来到妙玉的栊翠庵来要茶吃。首先,妙玉与贾母交流时神情自若,举止从容,态度不卑不亢。要知道贾府是皇亲国戚,贾母是贵妃的祖母,是诰命夫人,来往的都是各王府侯府的太妃贵人等,妙玉如此从容自如,可见她是见过大世面的,甚至曾经可能经常与贾母这类身份的人打交道,所以她如此自如。可见妙玉的家庭背景并不比贾府差。其次,妙玉拿出来招待的茶具十分精美,十分珍贵,有“成窑五彩小盖钟”,有“官窑脱胎填的盖碗”,有“晋王恺珍玩的<分瓜>瓟斝”,有犀牛角做成的“点犀”,喝的是梯己茶,用的是五年前蟠香寺梅花上的雪融化的水,而被刘姥姥用过的五彩成窑杯妙玉不屑再要,可见妙玉对日常生活是多么讲究。“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刘心武先生认为这只是简单的在写妙玉的怪诞奇诡【3】,我认为这暗示了妙玉的家世不简单,妙玉对宝玉说她平时用的茶杯贾府里就找不出一个来时神态自然随意,说明她知道自己的家世在贾府之上。

作者曹雪芹在《金陵十二钗》判词里,称妙玉为“金玉质”,在封建社会里“金玉质”这是一个极其荣贵的称谓,一半多用于皇族子孙或宗室成员。在《金陵十二钗》里只有妙玉被称为“金玉质”。贾家是京都八公之一,又是皇亲国戚,而迎春的判词只是“金角花柳质”,惜春的判词也只是“绣户侯门女”。比“赫赫扬扬,已将百年”如今又是皇亲国戚的贾府地位还高,而又称得上“金玉质”的,那就说明

妙玉不只是普通官宦人家的小姐,而很有可能是宗室成员的后代,一位真正的金枝玉叶。

二、才华——阜比仙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这是在称赞妙玉。

兰,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说妙玉像兰花一样高雅脱俗。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之家,这使她身上自带有一种雅洁之气,妙玉在大观园居住的栊翠庵犹如人间仙境:红梅疏掩,暗香轻浮;拒俗绝庸,幽雅洁静。就连贾母参观后,也不住赞叹:“到底是她们修行的,常常去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妙玉喝茶,用的茶具是连贾府也“未必找得出”的古玩奇珍,沏茶的水是五年前收集梅花上的雪融化的水,更是将妙玉的颇具慧心,气质脱俗表现得淋漓尽致的。

“才华阜比仙”是说妙玉的才华胜过了神仙,虽说是夸张的说法,但妙玉的才华在大观园的确是首屈一指的。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这是妙玉在《红楼梦》中第二次正式的出场,也最能说明妙玉才华出众。中秋节,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联诗,每人联了十来句,妙玉突然从山石后转出来,把诗拦住,说过于颓败凄楚,不能再照着这凄凉的诗意往下联了,接着她又带黛玉和湘云去了栊翠庵,自告奋勇很快地把诗续完了。

这首诗一共做了三十五韵,黛玉与湘云二位合起来才做了二十二韵,每个人只做了十一韵,这二十二韵做出来的过程称得上“艰辛”:“想了一想”,“半日”,“一步难似一步了”,两个人可谓绞尽脑汁。而妙玉做这余下的十三韵是“一挥而就”,并且将前二十二韵中的“颓败凄楚”给“翻转过来”了。黛玉和湘云读了她的续诗,赞赏不已,说到,“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而求远,现有这样诗仙在此,却天天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