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在整体护理中作用的探讨
中医理论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诊” 是指护士对患者体表进 行触 、 摸、 按压 , 判断疾 病的部位 、
工作模 式中 , 充分体现出中西 医结合 的护理特色 , 使病人治疗
性质 。四诊必须 有机地结 合起 来 , 做到“ 四诊 合参 ” , 只有 全
面、 真实地 了解病情 , 才能作 出正确 的护理诊断 。因而要求 护 理人员熟练掌握中医基本理论 , 有 较强 的观 察能力和 沟通能 力, 才能真正使护理评估体现 出中医特色 。
患者 , 提高患者的 自我保健能 力 , 以达 到促进康复 、 预防疾病
的 目的。
愈3 4例 , 好转 1 1 9例 , 无 效 2例 , 治 愈率 2 1 . 9 4 %, 总有 效率
9 8 . 7 1 %; 胃脘 痛 患 者 治 愈 1 1 3例 , 好转 1 6例 , 治愈率 8 7 .
如下。
1 临床 资 料
服及传统中医特色疗法 , 如穴位贴敷 、 耳穴埋 豆、 中药泡脚等 。 运用 “ 三 因制宜 ” 护理 病人是 中 医整 体护理 的一个重要组 成 部分 ] , 健康宣 教要遵 循 因人 、 因时 、 因地制宜 的原则 , 从 生
活起 居、 情志护理 、 食疗 、 用药指导 及运动养生等诸 方面指导
计划 的过程中 , 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转归 , 通过各种反
馈信 息对护理效果进行评 价 , 并做 好记 录。中医护理 的理论 护 理评估是护 士通过收集与疾病
2 . 1 中医护理 评估 方法
和技 术为现代整 体护 理模 式 的实施和 评价增 添 了丰 富的 内
容, 通过结合中医理论 , 观察、 分析 病人现存 的健康问题并 给
6 0 %, 总有效率 1 0 0 %; 喘证患者 治愈 8 6例 , 好转 4 6例 , 无 效 5例 , 治愈率 6 2 . 7 7 %, 总有效率 9 6 . 3 5 %。
突出中医特色是中医护理管理关键
内蒙古中医药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148-02突出中医特色是中医护理管理的关键宋巧凤**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蒙医院(0100302012年1月3日收稿关键词:护理;护理学;护理管理1中医护理管理的意义中医护理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中医护理方法适用于临床协助治疗,由来已久。
从历代的医、护、药不分家,逐步发展到现在建立了现代化的中医院,设立了中医病房,医、护、药有了明确的分工。
多年来临床实践证明,西医病房护理管理不能完全适应中医病房的要求。
尽管在无菌观念、技术操作诸多方面形成一套严格的科学的常规,但往往因缺乏中医的整体观念,不能全面地、系统地、完整地观察和护理病人。
因此,为发展我国中医事业,为将中医护理知识与现代先进护理技术结合起来,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医护理学,必须重视中医护理的管理工作。
2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要搞好中医护理管理,首先应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2.1中医护理以整体观和辨证观为主要思想理论体系,关注人的整体,从人的心理因素、地域、时间病症、养生出发,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2.2中医护理认为疾病的发生,多与违背自然规律有关,与精神情态失调有关,于是强调天人关系,提倡顺应自然,调和心情,葆精毓神。
中医护理在其理论构建上,传承了祖国医学传统的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认为护理疾病的关键在于因人因时因地,急则护标,缓则护本,标本兼护,于是有了辨证施护法,并引导了中医护理的持续发展。
2.3中医护理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以及所采用的护理常规、技术、养生方法等,凝聚着中医护理所有的特色,蕴涵着中国人的思想模式与生命哲学,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学术体系,护理之思想观念充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独具风采且无可替代的精神。
这是中医护理可以成为我们民族的护理特色的原因之一。
2.4中医的“传统疗法”为护理工作的必要内容,丰富多彩的传统疗法,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如针灸、拔火罐、刮痧、挑治以及小验方的应用等等,不仅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其方法简便,行之有效,在现代的护理工作中,掌握这些操作方法,不但能密切配合治疗,做好相应护理,还能根据医嘱,作为护理技术操作的必要内容。
中医特色护理
第6页/共64页
如何认识这些“辨证方法”?
����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脏腑:五脏六腑:心、肺、肝、脾、肾 ; 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经辨证:以阴阳为总纲,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作为辨证纲领卫气营血:把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分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类不同病理阶段
第19页/共64页
胃脘痛的护理
� 热性胃脘痛
– 病人疼痛:有灼热感且伴喜凉恶热、口渴、尿黄者。– 护理原则:是和胃泄热– 护理措施:
• 可配合针刺足三里、中脘、内关,用泻法。• 按摩上腹以止痛;
• 饮食调护:可选用梨、西瓜汁等清凉饮食。• 不宜热敷及艾灸。
第20页/共64页
(二)丰富中医护理的具体内容
– 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海带、海苔、紫菜以软坚散结。– 肾炎(肝肾阳虚)淡菜、鸭肉以补肝肾。
– 产后缺乳(气血虚弱):猪蹄通草水以益气养血,佐以通
乳。
(2)饮食调护
第35页/共64页
• 主要包括中药内服、灌肠、熏洗、足浴、贴敷、静脉给药
等用药护理,药食作用指导及不良反应护理等。
• 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疾病的证型给药,并随气候、季节、
• 护理工作中正确认识人的整体性、个体性,帮助其调 整内环境,适应外环境,以获得身心平衡,即中医护 理追求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中医护理特色1——整体观
第5页/共64页
辨证施护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个内容,即
“辨证”和“施护”。
� (1)辨证就是通过中医四诊(望、闻、问、 切)收集临床资料,运用八纲、脏腑、六经、 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加以分析、归纳,辨别疾 病属于何“证”。
中医特色护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
中医特色护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
比较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情况及感染几率。
结果患者经中医特色护理后,护理满意度为96.25%,明显高于未实施前(81.25%);实施后患者感染率仅为2.50%,低于未实施前的12.50%,且P<0.05。
结论在重症医学科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重症医学科;满意度;感染重症医学科患者具有病情严重、病情复杂、高生命风险等特征。
中医特色护理是临床护理手段之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可操作性。
主要包括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艾灸、灌肠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本院护理质量[1-2]。
为此,本次研究则主要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临床数据展开分析。
其中男为45例,女为35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6.23±4.70)岁;急性重症为13例,危重症孕妇为5例,急性左心衰为1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为1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为7例、急症急腹症为18例、多发伤为15例。
我院于2017年1月实施中医特色护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不能生活自理,且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所有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以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为中心,分床到人,并建立医护小组,保障患者均能得到连续及完整治疗。
待患者入院后,采用中医望、闻、问、切的评估方式,对患者病情、一般资料等进行评估与收集,初步了解与判断患者病情程度。
并仔细观察患者舌象、脉象、是否存在出汗、恶寒等现象,并详细填写其护理记录单;准确分析其潜在问题或现存问题,结合患者病情辩证结果,有效制定中医特色护理方案流程并加以实施。
中医特色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中的实践与成效
中医特色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中的实践与成效篇一中医特色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中的实践与成效一、引言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中,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
中医特色护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中的实践及其成效。
二、中医特色护理概述中医特色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护理方法。
它强调个体化护理,注重调理身体、平衡阴阳,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中医特色护理涵盖了整体护理、辨证施护、预防保健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三、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实践整体观念:中医特色护理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辨证施护:中医特色护理注重辨证施护,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例如,针对老年患者,中医特色护理强调“扶正祛邪”,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预防保健:中医特色护理注重预防保健,强调通过调理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中医特色护理还注重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以减轻病情和缩短病程。
多元化护理手段:中医特色护理采用了多种护理手段,如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拔罐等,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这些护理手段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等特点,深受患者欢迎。
四、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成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中医特色护理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这使得患者能够在医疗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和关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促进医护合作:中医特色护理强调医护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提高医护之间的沟通效率和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提高护士素质:中医特色护理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近年来,中医护理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与西医护理相比,中医护理独具一格,其优势在于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旨在促进人体健康的平衡和和谐。
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的优势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首先,中医护理在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流通以及身心的和谐,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比之下,西医护理更偏向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中医护理通过针灸、中药熏蒸和按摩等手段,可以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其次,中医护理在慢性疾病治疗中有独到之处。
慢性疾病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而中医护理的特点是综合调理,注重整体治疗。
中医护理师会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实现疾病的根治。
相比之下,西医护理更侧重于对症治疗,有时只能缓解病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外,中医护理在病后康复中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手术后、疾病康复期和长期卧床患者而言,中医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中医护理通过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来说,中医护理可缓解关节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在这方面,西医护理往往无法提供同样的效果。
此外,中医护理在妇科、儿科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妇科中,中医护理可调理女性生理周期和内分泌功能,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对于孕妇和产后妇女来说,中医护理师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段缓解妊娠反应、促进乳汁分泌和子宫恢复。
在儿科方面,中医护理可通过中药调理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帮助孩子增长健康。
此外,中医护理在心理健康领域也有其独到之处,通过中医药及针灸等方式,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总之,中医护理作为一种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护理以其综合调理、整体治疗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析中医特色整体护理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分析中医特色整体护理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摘要】整体护理是责任制护理的衍生,在护理中以现代护理观念为基础,以现代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所有护理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护理模式,在基层医院中将两者与中医结合,从而催生出新的护理理论,有效扩展了传统护理的内涵,在实施过程中能提高护理的效果。
为了减少护理缺陷,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在当前医院需要考虑如何将中医与整体护理有效结合起来。
【关键词】中医特色整体护理;护理技能;护理质量;中医理论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80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529-01整体护理是责任制护理的衍生,在护理中以现代护理观念为基础,以现代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所有护理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中西医护理理论不断融合的护理模式。
整体护理与中医理论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吻合。
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为了减少护理缺陷,提高医院护理质量,在当前医院需要考虑如何将中医与整体护理有效结合起来,实施中医特色整体护理模式。
1中医特色整体护理在基层医院的应用11改善科室环境治疗环境能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影响,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能影响到患者的心情,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随着当前我国医疗环境的改善,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不仅体现在高超的治疗技术上,同时也体现在优质的护理服务中,大多数患者希望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能处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
所以在开展中医特色整体护理中要积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每天做好科室清洁和消毒工作,细心布置病房内部环境,美化科室外部环境,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安全。
医院要重视整体环境的规划,做好绿化工作,让患者能在治疗中保持良好的心境,不仅能减少患者在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而且对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非常大的帮助。
12护理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就是实现对整体人健康的护理,必须要保证患者能得到高质量的护理[1]。
为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我院于2010年以来认真开展了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护理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浅谈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
浅谈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浅谈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堕笠曼一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518035)1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体的生理机能对自然界一般的变化是能够相适应的当人体这个整体内在失调或自然界的变化超过限度,人体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时,便产生疾病身体一旦发生疾病,局部的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的也可以显现在某一个局部;内部可以牵连及外,外部也可以传变人里.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脏腑病变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改变由此可见人体每一病证的产生.无不体现整体的失调(素部-咳论>云:"五脏六醣皆夸人嚷,非独肺也".这指出了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当其它脏腑有病影响到肺时,也可以发生咳嗽的,诸如脾虚生湿,湿痰上渍于肺;肝火上冲,气逆犯肺;肾虚水泛,水寒射肺;胃寒停饮,饮邪迫肺等,都可以导致咳嗽.以上论述可以给我们二点启示:一是从疾病传变角度上进一步阐述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咳嗽虽为肺之病,但其它脏腑功能失调,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也可以影响到肺气的宣降作用而发生咳嗽.二是从辨证和施护的角度提醒医护人员在咳嗽的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护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主症,也不能忽视那些与主症伴随出现的兼症.临床上之所以有五脏咳.六腑咳,是因为都有咳嗽这一共同症状之所以能够区别是此脏之咳或坡腑之咳:则是因为在咳嗽时有各自不同的伴随症状.如"膀胱咳状,咳而遗尿".因此,只有从整体观点出发,在临床辨证或临床施护时,才能抓住主症同时也重视伴见的兼症,通过对主,兼症状的客观分析,找出产生疾病的病因,病位和传变的关系,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施护措施, 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的.2整体观在辨证施护中的临床特色中医护理在对病人的护养上强调整体辨证施护的观念,并且十分重视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舒畅的R舛g情志,台理的饮食和必要的功能锻炼,这也是"三分治,七分养"的道理而掌握护理整体观念,是使病人得到全面,系统,适当护理的保证.中医护理学选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收集病人全身的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判断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脏醣经络的变化,对病人健康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后制定护理措施.中医有"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整体辨证施护特色.例如同样是发热的患者,外感发热邪气只在卫分,治疗上采取解表,护理上须避风保暖,服药后加盖衣被,取微汗降温而中暑导致的发热邪气已^气营,高热,口渴等症突出,此时护理上应采取及时降温,如头部置冰袋或冰帽,或进行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并注意通风,让病人适当进食一些西瓜汁之类以清凉解暑.由此可见整体辨证施护是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措施,更是中医护理的大特色.3辨证施护的临床应用中医护理运用"整体观","辨证观"的理论指导护理工作如临床上遇到胃痛的病人,护理上要根据各种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如寒邪客胃所致的胃寐,治疗上以散寒止痛为原吼9,护理上可采取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若因为受_r精神刺激, 情志不舒而导致的胃痛,在治疗上则应疏肝理气止痛,护理上应做好移情,疏导,相制等工作,要开导病人调节好自身的情志.另外,胃为燥土,其性喜润恶燥因而醇酒辛辣,肥甘厚味之品过度,均能生热化燥伤胃而引起病变,在饮食上须叮嘱病人少吃多餐, 禁酒忌辣,注意调摄又如因风寒虚症引起头痛的病人,应避免"脑后风",护理上要注意头部不宜吹风:痰浊头痛的病人,宜清淡饮食,忌食肥甘厚味在实施辨证护理过程中要求护士能够有计划地系统她为病人进行护理,根据常见病种的主症,制定护理措施,其诊断目标措施体现中医特色.临床上采用中医食疗,情志,服药,养生,康复等综合运用处理病人现存的,潜在的健康问题,动用中西医基础理论和知识技能,综合进行健康教育,其发展内容将更为丰富.总之,中医辨证施护的整体观念是以病人为中飘硒2j心的一种体现,作为一名中医护理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研究并完善中医护理理论体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整体护理模式,为推动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而作用努力.枥孙芝.柙浅谈糖尿病人足部的护理江南燕广东省第二F东510095)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发生紊乱为主的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为1%,它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其病变波及各系统,如脑,心血管,.肾,神经,视网膜,皮肤及足等.经临床治疗,血糖得到较为满意的控制,但由于对足部感染重视不够,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故此, 笔者认为有必要谈谈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1糖尿病人容易台并毫染的原因感染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任何阶段的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感染.造成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l.l糖尿病患者白细胞的糖酵解降低,白细胞能量供应减少,从而造成白细胞功能减遇.抵抗力, 免疫力降低1.2糖屎病酸中毒时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杀菌能力明显减弱13糖屎病人的营养不良,可降低机体的免疫水平.1.4血糖升高为微生物(细菌,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营养.15由于中小血管的病变,使末梢组织血流量减少,组织缺氧助长了厌氧苗生长,同时也使白细胞杀苗能力下降2糖尿病人足部保护的重要性足是人体重要的承受部位,也是糖屎病人容易损伤的部位足的损伤是由糖屎病引起的血管及神经损伤所造成的,当糖屎病患者的足部出现疼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及皮肤发绀,感觉减退及消失,足部御,z6,;皮肤裂伤,溃疡有感染或坏疽等表现时,可诊断为糖尿病足.一旦发生足的溃疡和坏疽,保守治疗是很难治愈的对于坏死区域大,感染不能控制的.常常要截肢.所以糖尿病人足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在1991 年5月~1994年1月我科收治的74例糖尿病患者中,有2例就因足部感染,坏疽进行截肢的.其中一例:女,林某某,55岁,厨师,病案号80817.患者于1993年l0月5日因左足背红种痛.足趾溃烂一月余由门诊收入本科治疗人院见左足一, 二,三趾溃疡,浓臭,足背红肿疼痛.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左足趾肿胀有三年,多次就诊治疗,效果不佳人院前到某医院体检才发现血糖高达l1.1mm.l几. 诊断糖尿病并发足部溃疡在我科住院一月余病情好转,血糖降至正常而出院.第二次入院时足趾溃疡更加严重,红肿,发绀已延至小腿,给予多种方法治疗无效,遂转骨科做左小腿中段截肢术该病例可提示我们,皮肤溃疡患者应给予全面检查,如是糖屎病引起,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对溃疡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也应学习一些医学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避免糖屎病足的发生3糖尿病的预防及护理以上的病例,使我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认为有必要向糖屎病患者宣传足部保护的重要性下面就谈谈关于糖屎病足的预防和护理.31积极控制糖屎病通过饮食,13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可预防及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对已发生坏疽的患者,应采用胰岛素治疗,以利于局部损伤的恢复,。
中医在老年护理中的运用
中医在老年护理中的运用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护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老年护理中的运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就中医在老年护理方面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介绍中医在老年人健康保健、疾病防治、康复护理等方面的特点和方法,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中医在老年人健康保健中的应用中医养生理念1.阴阳平衡:中医强调人体阴阳的平衡,强调老年人保持心态平和、作息规律,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2.五行调和:中医认为五行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老年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养生方法调理五脏六腑,维持身体平衡。
中医养生方法1.饮食调理:中医药膳的应用,根据老年人的体质和需求,选择适宜的草药材料制作食物,起到补气养阴、补血壮阳等作用。
2.运动保健:中医强调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维持身体活力。
对老年人而言,中医推荐以太极拳、气功等柔和的运动方式为主。
中医在老年人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健脾养胃1.餐前服用健脾养胃的中药,如陈皮、山楂等,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加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
2.中医推荐饮食结构合理,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过多食用生冷、油腻等食物。
调理气血1.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是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中药调理,可以增加气血运行,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也可用于调理老年人的气血,增强身体功能。
中医在老年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中医康复基础理论1.中医认为老年人身体虚弱,易患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通过针灸、推拿等疗法,可以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疼痛,提高康复效果。
2.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通过判断老年人体质、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中医康复方法1.针灸疗法: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体内气血,促进脑血流,改善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功能。
2.推拿疗法:推拿可以通过按摩、拍打等手法刺激经络,舒缓老年人的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促进康复。
3.草药疗法:中草药具有天然、温和的特点,通过调理老年人体内气血,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中医整体护理的特色
咳, 可选桑 菊饮 加减 , 意气 温调节 , 被不宜 过厚 , 注 衣 高热 的宜盖
薄被或毯 , 汗出时尤当避免吹风受冷 , 闭塞 毛窍加重病情 , 注意患 者 咳嗽的声音 、 痰的颜色 、 详细 观察病情 变化及 时了解 卫 、 、 气 营 血不 同阶段 的证候变化 , 可用银花 、 甘草溶液漱 口, 若伴 有 口腔破
辩证 特色来护理病人 , 咳嗽是肺气上逆作声 、 如 咳吐痰液而言 , 本 病的发生有外 感和 内伤两大类 : 外感 咳嗽包括 : 风寒咳嗽 : ① 咳嗽 声重有力 , 咳痰 稀薄 色 白常伴 有鼻 塞流 清涕 、 痛身楚 、 头 恶寒 发
热、 无汗 、 舌苔薄 白、 脉浮或 浮紧 , 可采用辛温解表 , 保持室 内空气 清新 , 防风保 暖 , 水药热服 , 盖被发 汗 以助 汗 出达 邪 , 高热无汗 不 可冷敷 以防毛巧闭塞 , 邪无 出路 忌生冷 水果 、 菜及肥 甘油腻 食 腌 品; 风热 咳嗽 : ② 咳嗽频剧 、 咳痰不 爽 、 粘稠而黄 、 咽痛 口渴伴有头 痛 、 热、 身 恶风 、 出、 苔 薄黄 脉 浮数 。治 宜 : 风清热 肃肺 止 汗 舌 疏
损, 可用冰硼散涂擦局部 , 初期 应进素 、 半流 质饮食 , 高热 期进 流 质多吃水 果等 ; 恢复期可 普食 , 但禁肥 甘辛辣 食品。 因而要求 护 理诊 断和计划 随证 候变化做 相应 的调 整 , 以确保措施的准确性 和
可行性。
2 重 视 三 因制 宜 护 理
腑经络 为核心 , 以阴阳五行 、 天人 相应 、 形神统一 的整体 , 独特性 即整体观 、 辩证观与现代 生命 、 心理社会 医学模式相一致 , 创建 了具有中医特 色的整体 护理 。
l 整体 观念 和辩证施 护 “ 整体 观念 ” 中医学 的基 本特 点 之一 , 是 形神 统一 是 中 医整 体观 的重要体现 , 以整体观念 为原则 , 辩证 施护为特 点 的中 医护 理, 始终贯穿在病人的全程 护理 中, 其理论 认为人体 是一个 以脏
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药产后康复与护理
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药产后康复与护理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后康复与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强调整体平衡和个体差异,注重自然疗法和草本治疗,因此在产后恢复和护理中有着独特优势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产后康复与护理中的应用。
一、产后康复的重要性产后康复是指女性在生育后经历的一系列恢复过程,目的是帮助产妇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和功能。
产后康复不仅对于产妇自身的身体恢复和心理需求至关重要,同时也对婴儿的健康成长及家庭的和谐稳定具有深远影响。
中医药作为一种综合性医学体系,具备独特优势,在产后康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中医药在产后康复中的应用1. 草本调理中医药的基本理念是“草木皆可为药”,在产后康复中,中医药常常运用各类草本药物调理产妇的体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例如,产妇在产后容易出现乳汁不足的情况,中医药可以采用补益草本调理,如当归、白芍、熟地黄等草药,以促进乳汁分泌,改善产妇身体状况。
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身体功能、促进康复的独特功效。
在产后康复中,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帮助产妇恢复体力和稳定情绪。
例如,产后产妇常常伴随着产后抑郁症和身体疲劳等问题,针灸疗法可以通过调节经络和气血,缓解这些不适症状。
3. 推拿按摩中医推拿按摩是一种手法独特、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调理经络、舒缓肌肉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在产后康复中,推拿按摩可以通过刺激乳腺,促进乳汁分泌;通过调理腹部经络,促进子宫收缩,恢复子宫功能;通过抚触和揉捏,改善产妇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4. 饮食调养中医药强调饮食调养,将食物视为重要的药物,可以通过饮食调养和营养补充促进产后康复。
中医药认为,产后妇女需要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同时要避免寒凉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例如,中草药汤煲、温热食物、易消化的食物等,都可以在产后康复中发挥积极作用。
试论中医整体护理的特点与实施体会
惧、 紧张、 苦闷、 悲哀等 不 良情绪 , 迫切需要亲人或 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 。因此 , 医护人员一定要以 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 安慰 和同情病人 。除 自己 的语 言 、 度外 , 应 重 视 病 室 环境 和 病 人 周 态 还 围的人 和事 , 面进 行 照顾 。如主 动介 绍 医院 规 章 全 制度和同病室的病友 ;安置优雅舒适 的病室等 , 使
护 理 。 ( ) 人 院病 人 , 1新 由于 环 境 陌 生 和 生 活 不 习 惯 , 情多 显 紧张或 有 忧 虑 , 心 自己 的病 、 作或 心 担 工
还应选取一些寒凉清火食物 , 如鸭 、 、 鳖 豆芽 、 豆腐 、
藕、 带、 、 海 梨 西瓜 、 白萝 卜等 , 用 辛辣 温 燥 之 品 。 勿
际 上 就 是 运用 中 医辩 证 观 的理 念 ,用 中 医整体 护 理 的思 想 将 护 理 贯 穿 于整 体 护理 的全 过 程 ,以 达 到 最 佳 的治 疗 护 理 效 果 。 1 中医整体 护 理
表情 、 姿势、 态度 、 行为及气质等影响和改善病人 的 情绪 , 解除其顾虑和烦恼 , 从而增强 战胜疾病 的意 志和 信心 ,减 轻消 除引起病 人 痛苦 的各 种不 良 情 绪 的行 为 。 以及 由产 生 的种种 身体 症 状 , 病 人 使 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和护理 , 达到早期康 复的 目的 。
如 口腔溃疡以补充维生素、口含消炎片等法治疗 , 往往 收效欠 佳 。 如 以 中医理论 为 指导 , 整体 护 理 从 的角度 进 行护 理 , 可在 疾病 的初 期 收到 良好 的效 就
果 。“ 心开窍 于舌 , 舌为 心之苗 ” 即以通过 舌窍 与外 ,
中医特色护理介绍
康复护理
• 总结词:中医特色护理在康复护理中具有显著疗效 • 详细描述:中医特色护理在康复护理中强调整体调节和功能
锻炼,通过综合运用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中医护理技 术,促进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提高康复效果。 • 实证研究:多项研究表明,中医特色护理在康复护理中具有 显著疗效,如对中风后遗症、骨折术后康复、慢性肌肉骨骼 疼痛等疾病的康复护理中,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 的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推荐等级:高
注意事项
拔罐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避免在拔罐部位立即进行热水浴或热敷;拔罐后皮肤可能 会出现淤血或皮下出血,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一周后会逐渐消失;如出现不适或过敏反应 ,应及时就医。
推拿护理
适应症
推拿护理主要用于缓解各种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等。
护理方法
推拿是通过手法按摩人体穴位和肌肉,促进气血流通、舒缓紧张、调整脏腑功能。在进行推拿护理时,需要注意手法 的力度和速度,避免过度用力或刺激导致不适或损伤。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推拿方法和穴位。
治疗案例三:肿瘤患者的中医心理疏导护理
总结词
中医心理疏导护理对肿瘤患者具有积极作用 ,可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 质量。
详细描述
肿瘤患者常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中医心 理疏导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了解患者的心理 状态;其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中 药调理、针灸等方法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 ;此外,还注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提供情感支持。
05 中医特色护理的未来展望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中医特色护理人才的培养应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培养具有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护理查房如何体现中医特色
利用罐内负压,吸附于皮肤表面,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 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效果。展示拔罐的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及适应症。
按摩推拿手法及适应症介绍
按摩推拿
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目的。展示不同按摩推拿手法, 如揉、捏、推、拿等,以及针对各种病症的按摩推拿治疗方案。
食疗方案制定与调整
食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的体质、病症及季节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食疗方案。展示如何 辨证施食,选择具有治疗作用的食物 和药物。
食疗方案调整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反馈,及时调 整食疗方案。展示如何根据病情变化 调整食物和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搭配 。
03
中医特色查房流程及规范
查房前准备工作要求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提高操作准确性和熟 练度。
注重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确保患者舒适度和治 疗效果。
培养良好沟通协作能力
学习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 沟通,解释中医护理的原理和 目的。
与其他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协 作关系,共同制定和执行护理 计划。
关注患者需求,及时调整护理 方案,提高患者满意度。
个性化护理
在中医护理中,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阶段、不同患者身上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证候。 因此,在护理查房中,应注重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 案。
02
中医特色护理技能操作展示
针灸、拔罐等非药物治疗技术
针灸
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展示 不同针法、灸法的操作技巧,以及针对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 方案。
五行养生
根据五行理论,调和阴阳平衡。在护 理查房中,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五行养 生法,如食疗、按摩、针灸等,以调 和阴阳平衡,促进身体健康。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存在问题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存在问题关键词中医护理临床护理如今,中医护理和中医学都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新的学科。
中医护理的重点在于内科护理,包括中草药的有效应用和针灸推拿的科学操作,以及药膳的开发和养生的训练。
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工作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能够为人们的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做出积极贡献。
引言我国的中医护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中医药学宝库中不但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有丰富的护理精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日趋严重,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养生保健的需求和难以承受的医疗保健费用等问题,已经成为新世纪医学界面临的焦点和难点。
而中医护理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蕴含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巨大潜力。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我国的中医护理成为现代医学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中医护理的独特优点与现代护理方法相得益彰,它积极有效地促进医疗工作的开展。
在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医护工作者应当体现中医护理的优势特点,发挥其内在的科学护理方式,不断地创新护理方法,将中医的独特优势挖掘出来,使现代的护理学更加科学化和高效化,为临床护理做出新的贡献。
中医护理的整体观特点中医学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统一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器官、经络、皮肤等,在功能上是相互协同,互为作用的,在病理上亦是相互影响的。
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肝主藏血,脾主运化,肾主藏精排泄,各自有各自的生理功能,但又相互为用,相互影响。
如心与肾,心在五行属火,位在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在下属阴,肾水上升为顺,心火下降为和。
心火下降于肾,肾水济于心,心肾相交,以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其他脏腑亦同,反之则为病。
说明五脏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不是孤立的。
人体与大自然也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界变化有着密切关系,这一整体思想贯穿在生理、病理、辨治和护理的各个方面。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应用的现状与分析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应用的现状与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我院中医护理技术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首先介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背景意义,然后探讨了其应用范围及我院中医护理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
接着对该技术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的应用效果及展望,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更新等。
最后指出了中医护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其在我院的重要性和潜力。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我院中医护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现状分析、应用范围、具体应用情况、优势、不足、发展趋势、应用效果、展望、建议、发展方向1. 引言1.1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应用的现状与分析随着中医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医护理技术也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在我院,中医护理技术已经成为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和效果。
在我院,中医护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种慢性病和康复治疗中,如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
这些技术在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身体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调理人体经络、平衡体内阴阳、促进气血畅通等方式,中医护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技术人才储备不足、设备条件不够完善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效果。
需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设备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提升中医护理技术的水平和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可使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正文2.1 中医护理技术的背景意义1. 传统文化保护与发扬:中医护理技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医护理技术的传承和创新能够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民族的医学智慧。
中医护理结合整体护理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护理结合整体护理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结合整体护理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样: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
对照组:整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中医护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77.78%(P<0.05)。
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行中医护理结合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宫颈癌;整体护理;中医护理前言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中医护理和整体护理作为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在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整体护理通过全面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促进疾病康复。
中医护理注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辨证施治的方式,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1]。
本论著旨在探讨中医护理结合整体护理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高有效依据。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样: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
患者最小年龄为49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56.28±1.49)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1)符合宫颈癌诊断标准[2];(2)一般资料已录至病案首页;(3)参与研究患者已悉知相关内容及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生殖器官恶性病变者;(2)患有精神性疾病者;(3)配合度差者。
1.2方法对照组:整体护理。
内容:(1)基础护理:协助患者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定期更换卫生用品,保持阴部清洁和干燥。
(2)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类型,合理使用疼痛管理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疼痛。
(3)营养支持:密切关注患者的饮食情况,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维持体力和免疫力的正常运作。
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活起 居 护 理 、情 志 护 理 、饮 食 调 护 、 用 药护 理 、 中 医 特 色操 作 方 法 、 康 复 及 预 防保 健 指 导 等 中 医护 理 内容 , 实施 具有 中 医特 色 的优 质
护理服务模 式。结果
形成具有 中医特 色的优 质护理服务模式 ,弘扬 了传统 中医文化 ,提升 了护理 质量,得 到广大患者的认 可。结论
病房 ,紧紧 围绕 “ 以患者 为 中心” 的理念 ,通过 辨证施 护对患者心 理 、饮食 、用药 、康 复等实施 整 体护理 。全
体护理人员积极行 动起来 ,在加 强基础 护理 的 估单 》 。科室 每周进 行小 讲课 , 护士长定期进行 中医护理查房 、中医护理质量评价 。鼓励 科室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新技术新项 目。要求每科至少开展 两项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有操作记录及效果评价。 幺2 加强培训 院内每年举办 “ 西学 中班” ,中医基础理 论 、中医诊断学、中医中药学、中医护理学及 中医操作技 能的培训课程 ,科 内护士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 。科 室带教小组每周对护士中西医技术操作进行考核,建立护 士个人培训档案。从而提高了护士 中医理论和技术水平 。 2 . 3 临床应 用 对 新人 院患者 ,护 士通过 望、闻、问 、 切 的四诊手段 收集健康 和疾病 的有关 资料 ,对患 者 的病 情进行全面 的观 察 、了解 和 评估 ,以便 明确 护理 诊 断 , 制订护理计划 ,进行 辨证施 护。患者住 院过 程 中,从 生 活起居 、饮食调 护、情 志护理 、用药 指导 、预 防保健 等 方面 ,进行中医护理 内容 的宣 教 ,为患者提供 具有 中医 特色 的护理操作及康 复和健康指导 。 2 . 3 . 1 生活起居护理 护士依据 四时气 候变化及六淫 致 病 的规律 ,指导患者起居应遵循 “ 春夏养 阳,秋 冬养阴” 的原则 ,做到春 防风、夏 防暑 、长夏 防湿 、秋 防燥 、冬 防寒 。新患 者入 院 时 ,根 据 患者 的病 症 、年 龄 、职 业 、 文化修养 、宗教信 仰 、性格等选 择合适病 房 ,使患者 性 情相投 、心情愉悦 ,有 利于身 心康复 。再如 阳虚 阴盛 的 患者安排在 温 暖、光 线 充 足 的病房 ;阴虚 阳亢 的患者 , 安排在光线略暗 、凉爽的病房 。 2 . 3 . 2 情 志护 理 中医认 为喜 、怒 、忧 、思 、悲 、恐 、 惊 为正常 的情志活动 ,当情志过激时也可引起 内伤疾病 。 中医护理利用情志之 间 的相互 制约关 系来 调节情 志的异 常变化 ,“ 五 志过极 ,常 以其 胜治之 ” 。中医护 理 中,护 士注重与患者进行 沟通 ,满足他们 的需求 ,改善他们 的 情绪 ,保 持患 者情志 的舒畅和稳 定 ,助其扶助 正气 、祛 除病邪 。如对 于眩晕之 肝 阳上亢 者 ,其 情志护理重 在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特色在整体护理中作用的探讨
关键词整体护理中医特色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的整体在治疗、护理病人时不仅要注意局部的病变同时也要注意相关脏腑的变化。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
作为一个新型的科学的护理模式正逐步被广大护理人员所接受。
中医整体观念和现代整体护理的结合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与护理管理各个环节相结合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实施有效的系统化整体护理。
通过增加与患者接触的时间加强了护患之间的交流消除了患者普遍存在的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障碍使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能以最佳状态配合医护人员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体现了新的护理模式和健康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是使病人受到全面地、系统地、整体地护理的重要指导思想。
要求医护人员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病人的体质状况以及外界环境对病人的影响等进行全面的观察和了解才能正确认识疾病施以妥善的治疗和护理。
中医十分重视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而舒畅的情志、合理的饮食调养和必要的功能锻炼以扶助正气、祛除病邪。
因此要求以“人”为中心进行护理活动在护理时要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注意人体局部和整体的护理
使护理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
可见传统中医护理与现代整体护理具有相对统一性。
中医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的异曲同工
护理程序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一个系统地解决问题的程
序是护士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照顾时所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在运用护理程序的过程中护士与护理对象密切接触有利于护理服务对
象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促进护理对象康复。
“辨证施护”是中医诊疗疾病普遍应用的科学方法。
“辨证”就是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采集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临床表现从而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
“施护”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再依此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方药应用、饮食调养、生活起居、情志护理以及中医技术操作的选用等。
“施护”是护理病人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对辨证是否正确的检验。
根据“辨证施护”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护理工作使病人受到了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中医的情志护理和现代心理护理息息相通
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头、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全面地认识疾病和病人掌握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恰当的护理才能使病人感到生理上的舒适、心理上的舒畅。
从而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康复和维持健康。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活动在护
理的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通过情志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忧虑、愤怒等各种不良情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康复。
情志护理的主要方法:调摄精神疏肝解郁畅达情志。
综上所述现代的整体护理与传统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辨证施护与护理程序虽然在词语上表达不同但内涵非常的相似中医的情志护理和整体护理的心理护理不约而通极其吻合。
整体护理和中医特色统一融合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护理的有机辉映使现代护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和人文化这种新的护理观念值得学习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