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金色的秋天_用数学
金色的秋天-----用数学(详案)
用数学教材分析:教科书第47页集中安排了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包括两道例题和一组“做一做”的习题,其内容都是用6、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并用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
这种形式的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科书在第51-52页安排的第13、14两道同类型的题,进一步巩固了有关6、7的加减法知识的应用。
学情分析:在学生学习了6、7的加减法以后安排了以“金色的秋天”为主题的“用数学”,为的是通过这块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进一步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并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但是,学生初次接触大括号“”和问号“?”,要正确理解他们的意义有一定的难度,还要看图口述它们的意思,难度就更大了,教师要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设置,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出问题,但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整地说出来。
学法分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重视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对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做重点指导。
教学目标:1.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上看清楚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
2.切实感受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观察、理解、表达图意;理解大括号、问号的意思;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看图清楚地说三句话,前两句是条件,后一句是问题;能提出与数学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地披上金黄的外衣,向日葵成熟了,石榴笑得裂开了嘴,成群的蝴蝶飞来飞去,一群小朋友来到了上坡上,咱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出示蝴蝶图)一:教学蝴蝶图1、师:谁想说?(四个小朋友在捉蝴蝶,两个小朋友在挖蚯蚓)2、师:说得可真好,刚才你们说的4个小朋友在捉蝴蝶,2个小朋友在挖蚯蚓就是图中告诉我们的已知条件,你们能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3、生:捉蝴蝶和挖蚯蚓的一共有多少人?师:你真聪明还有谁想像他这样再说一次(每组请两人回答)4、师:刚才同学们说: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6个)5、师:说完整(6个小朋友)6、捉蝴蝶和挖蚯蚓的一共有6个小朋友,我们可以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出示大括号),它叫大括号,请小朋友跟老师说一遍:(大括号)7、谁能说说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生:大括号表示把捉蝴蝶和挖蚯蚓的两部分合起来)师重复一次生的回答8、还有没有想说的?谁还想说?(请4生回答)9、师重复:大括号的意思就是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做一遍(边说边用手势演示)10、小朋友,刚才你们说:一共有多少人?是用什么语气说的呀?(问的)11、这个问的语气,我们可以用问号来表示。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金色的秋天”-人教新课标
第四课时:“金色的秋天”(用数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上看清楚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掌握此类问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切实感受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他们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通过动手摆,编故事,动脑探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孩子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们知道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吗?为什么?(让学生自己的话说一说对秋天的感受)板书课题:(金色的秋天)2、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金色的秋天(出示主题图)其实在这美丽的秋天中还有数学呢,现在就睁大你的眼睛,认真、聪明的随老师一起在秋天里找一找哪里可以用数学?(板书:用数学),准备好了吗?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究。
(一)教学图1瞧,他们来了!(主题图1:不出现大括号和问号。
)师:你看到了什么?(有四个小朋友在玩,又跑来了两个小朋友。
)说得好,孩子们接着看……(演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在我们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大括号和一个问号,他们表示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谁来说?(学生自由回答)师:大括号表示把先跑来的四个小朋友和又跑来的两个小朋友合起来(师边说边做手势),下面的“?人”就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问我们“先跑来4个人,又跑来2个人,合起来是多少人?”(结合教师手势)。
孩子们,你们自己说说,边说边做动作,开始!师:谁来说给大家听?(指定学生回答)师:谁能完整地说说图上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多请几个人说)师:(稍慢)先跑来的4个小朋友和又跑来的2个小朋友是这道题的两个条件,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人就是问题。
金色的秋天用数学教案
金色的秋天用数学教案第一篇:金色的秋天用数学教案课题用数学汪艳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47页及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图上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上看清楚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切实感受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他们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结合用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的景色多美啊!你想去看看吗?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几个小朋友去欣赏秋天的美景吧!瞧,他们来了。
二、探究用数学解决问题1、用加法解决①仔细看一看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指名说(4人捕蝴蝶,2人捉蛐蛐)②出示大括号,你认识它吗?(介绍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③出示问号,认识它吗?它有什么作用?(要求的问题)④再仔细观察这幅图,想一想图意是什么?想好了和同桌说一说。
指名说⑤怎么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想一想,和同桌说一说,⑥指名汇报2、用减法解决①这些小朋友玩累了,想到好朋友小强就在旁边住,想去小强家休息一下,小强见他们来了,可高兴啦!赶忙跑到地里摘向日葵,好用瓜子来招待这群好朋友!瞧,小强在地里正忙着呢!②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③这幅图画什么意思?先和同桌间说一说,再指名汇报。
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3、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三、课间活动四、巩固练习1、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瞧,石榴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石榴;蝴蝶在果园里快乐地飞来飞去,孩子们,认真观察这两幅图:(缓慢)图上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解答呢?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完成下面的列式和计算。
再指名说2、孩子们,秋天美不美?(美)还有更美的呢!老师带你们到湖边走走,好吗?(出示13题彩图)师:瞧,碧绿的草地,蓝蓝的湖水,这个小湖美吗?(美!)天鹅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小青蛙在荷叶上欢快地蹦跳着,鱼儿在湖里快活地游来游去,这些小动物可爱吗?我们要爱护小动物,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美!看到这么美的一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谁又能想到和数学有关的呢?这些小动物分别给我们提出了问题,谁来说说?五、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二篇:金色的秋天说课稿(发言用)(定稿)《金色的秋天》说课稿---商南县鹿城中学周文娟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第一课时,本单元根据秋天的季节特点,围绕《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开展欣赏,唱歌,打击乐合奏, 等丰富的教学活动,集中体现文化艺术多元化的特点,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感受,而且能够从音乐与相关文化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特点的对比中,了解其学科特征及相关关系。
小学数学金色的秋季——用数学活动课例
小学数学《金色的秋季——用数学》活动课例【课程名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课:金色的秋季-用数学[活动目标]一、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得图中的意义,能从图中看清明白了什么,要求什么。
二、使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用数学的进程,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对学生进行爱惜大自然的教育。
活动重、难点:明白得图意,把握解答方式。
活动用具: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一、欣赏秋色,激发爱好。
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
师:你明白这是什么季节的漂亮景色吗?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同窗们一路去郊游好吗?二、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一、出示图1课件出示图1背景,师: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现大括号和问号并闪动。
师:这表示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彼此说一说。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重点强调:图中告知咱们有四个小朋友在捕蝴蝶,有两个小朋友在观看小虫子,问号是让咱们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教师边讲边加上手势。
教师进一步鼓舞:谁能完整说说图上告知了什么?要求什么?多让几个同窗说一说。
师:用什么方式计算?什么缘故?师:加法算式怎么列?师:4、二、6表示什么?二、出示图2课件演示:7个向日葵,大括号。
师:大括号表示什么?课件接着演示:摘了3个。
?个师:谁能将这幅图的意思完整说一说是什么?依照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这幅图告知咱们有7个向日葵,摘了3个,让咱们求还剩几个?谁来告知咱们用什么方式计算?什么缘故?师:7、3、4在图中各表示什么?3、课堂小结同窗们表现真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了日常中问题。
三、自主探讨,巩固提高一、重点提示尝试练习让学生独立看书,尝试完成第47页的“做一做”。
教师强调:同窗们要认真观看着两幅图,图上告知了什么?要求什么?该如何列式解答呢?二、因人而异个别指导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参与到学生中间。
关于失败的同窗鼓舞他们找一找失败的缘故,认真订正。
6.4金色的秋天用数学(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6.4 金色的秋天用数学(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知道,今天我要教授的内容一定会让孩子们兴奋。
我手中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6.4“金色的秋天”。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6.4章节,“金色的秋天”。
我们会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孩子们了解秋天的特点,以及秋天的物产。
同时,我们也会学习如何用数学来描述秋天,比如秋天的水果有哪些,它们的数量是多少,颜色是什么等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秋天的特点,会用数学的方式来描述秋天,同时,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秋天。
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数学不仅仅是在纸上,也可以在生活中,特别是在描述我们喜欢的秋天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秋天的水果,比如苹果、梨、橙子等,还有彩纸、彩笔等绘画工具,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比如金色的田野,丰硕的果实,让孩子们描述他们看到的秋天,感受到的秋天。
2. 讲解:我会用实物和图片,讲解秋天的特点,以及如何用数学来描述秋天。
比如,展示苹果、梨等水果,让孩子们数一数,有哪些水果,它们的颜色是什么。
3. 实践:我会让孩子们分组,每组挑选一种水果,用彩纸、彩笔等工具,画出这种水果,并在旁边用数字和文字描述这种水果的数量和颜色。
4. 分享:我会让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彩笔在黑板上画出秋天的场景,比如金黄的田野,丰硕的果实,并在旁边用数字和文字,描述这些果实的大小、数量和颜色。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秋天,可以用拍照、绘画或者文字的方式,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他们找到的秋天。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是否让孩子们真正理解了秋天的特点,以及如何用数学来描述秋天。
金色的秋天用数学
金色的秋天用数学第一课:数数游戏教学目标:通过游戏认识数字,并培养数数的兴趣。
教学内容:1-10的数数,数数游戏。
教学重点:认识数字。
教学难点:培养数数兴趣。
教学方法:游戏课。
课时安排:1、活动导入:播放动画片《小蚂蚁数数歌》2、学习过程: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数数,并进行游戏。
3、巩固练习:小组内进行数数游戏,校验答案。
4、课堂总结:总结今天所学内容。
第二课:认识数字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1-100的数字,并了解数字的大小。
教学内容:认识数字,并进行大小比较。
教学重点:数字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掌握数字的读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和游戏课。
课时安排:1、活动导入:播放数字歌曲和多媒体基础知识讲解。
2、学习过程:让学生认识数字,并进行大小比较。
3、巩固练习:运用数字游戏进行练习,对数字进行大小比较。
4、课堂总结:总结课上所学内容。
第三课:算术加减法教学目标:学习基本加减法,并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基本加减法。
教学重点:对数学运算符号的认识。
教学难点:进行计算操作。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练习课。
课时安排:1、活动引入:老师用加法和减法示范计算。
2、学习过程:进行基本加减法运算。
3、巩固练习:进行阅读练习和算数练习。
4、课堂总结:总结今日所学内容。
第四课:长度、体积的认识教学目标:学生能认识长度和体积的不同。
教学内容:识别长度和体积。
教学重点:学生对长度和体积的认识。
教学难点:认知长度和体积的不同。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测量课。
课时安排:1、活动导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2、学习过程:让学生认识长度和体积,并巩固测量基础知识。
3、巩固练习:组内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4、课堂总结:总结今日所学内容。
第五课:面积、体积的计算教学目标:掌握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学习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授不同表面的物体的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计算课。
课时安排:1、活动引入:图片展示不同表面的物品。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金色的秋天──用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金色的秋天──用数学公开课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金色的秋天──用数学郭莉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47页及练习七第13、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图上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上看清楚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掌握此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列式计算。
2.使学生切实感受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引导他们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结合用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具准备:、展示台、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录像激趣,引入新课师: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好,请看大屏幕!1.两段录像场景。
师: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2.学生举出身边的具体实例。
师: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事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3.谈话引入。
师:生活中的许多事,我们都用了数学知识去解答。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
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好吗?二、新课部分教学图1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秋天到了,秋天多么美呀!瞧,他们来了!师:你看到了什么?说得好,孩子们接着看……师:现在在我们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多了一个大括号和一个问号,他们表示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谁来说?师:大括号表示把先跑来的四个小朋友和又跑来的两个小朋友合起来,下面的“?人”就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问我们“先跑来4个人,又跑来2个人,合起来是多少人?”孩子们,你们自己说说,边说边做动作,开始!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师:谁能完整地说说图上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师:先跑来的4个小朋友和又跑来的2个小朋友是这道题的两个条件,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人就是问题。
先跑来的4个小朋友是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条件,又跑来的2个小朋友是告诉的第二个条件,要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