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线条的四种美感
线在工笔画造型中的重要性——浅谈我在工笔画创作中的感受
线在工笔画造型 中的重要性
浅谈我在工笔画创作中பைடு நூலகம்感受
王 璃 ( 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校 黑龙 江哈 尔滨 10 0 ) 哈 5 00
摘要 : “ 线”作 为 中国工笔 画的精髓 所在 ,其 不仅 可 以 “ 汇形 些 不 同都 表现 出绘 画线 条 的活 力 。考 察历 史 ,绘 画 由壁上 移到 绢 写神” ,同时 ,线条本 身的提 按、起伏 、排 列、穿插等可产生独特的 帛, 由粗而 精 ,是线 条从 不规 则 走 向有序 化 的过程 。 视 觉美感。线条对表现物 象的质 感、空间感也有独到之处 。 中 国画在 空 间 的构造 上 , 也是 通过 线 条来 表现 的, 中国画 除 关键词:工笔画;线条 ;质 感;物象 ;企及 了界面 借 助于 散 点透 视外 ,其 它如 人物 、花卉 、 革虫 、走 兽都 是 以线 的穿 插 、疏密 、浓淡 、虚 实等 来达 到 中 国画所 特有 的空 间意 中 国 画经 过 几 千 年 的发 展 演 变 , 已经 形 成 了独 立 的 艺术 体 向。工 笔 画 的线着 重 捕捉 形 体 的外 轮廓 和 面 与面 的相接 、转 折 、 用 系 ,而 中 国工 笔 画作 为 中 国画 的重要 组 成 部分 ,长期 以来一 直 以 起 伏 的变 化 , “ 笔起 伏 成 实 ” 。因 为没 有像 西 画 中的透视 法 和 其 独特 的表现 风格 和 审美 意趣 屹 立 于画 坛 。历 史 名师 巨匠所 创造 光 影法 的参 与 ,所 以对 用 以表达 形 象 空 间的线 条 的描绘 ,慎 之 又 的 工笔 画精 品成 为 了中 国绘 画史 上不 朽 的 经典 之 作 。而 工笔 画 的 慎 。线 条 的穿 插可 以交代 出物象 结 构前 后 的来 龙 去脉 ;线条 的 疏 特 点 以线 立 型 ,线 在 工笔 画 中起 到 了不 可 替代 的 作用 。线 条 是 中 密 可 以引 导 出视觉 的主次 空 间 ;线 条 的浓 淡可 以表 现 出物象 的深 国 工 笔 画形 成 法 则 中特 殊 功 能 的表 征 , 是 工 笔 画本 体 的符 号语 浅 的层 次 。所 以 ,也 正是 这 种种 线 条组 成 的平 面化 空 间 的艺术 处 言 ,其 所 显 现 的魅 力是 其 它 形 式 和 技 巧所 无 法 替代 的 。它 不 是 理手 法 ,才 构 成 了中 国画 特有 的面 貌 。 中国画 的用 线还 具有 传情 “ 象 ”的奴 隶 ,不 只是 为形 象服 务 的 ,它 十 分显 著地 显 现 了 中 达意 、 抒发 性情 的主观 表 情 功 能。 中 国画家 通 过线 条 的不 同书 写 形 形式 ,表 现 不 同的 生命 感 觉 、主 观情 感 也意 趣 。这 种重 意 尚简 的 华 民族的绘 画特殊 和 审美意 识 。 语言 特征 使 中国画 的线 条 更趋 率意 。 线— — 造型功 能 中 国 画的 用 笔 ,在 古代 绘 画 里 , 主 要 是 指 线 条 的应 用 。早 和 西 画 一 样 , 中 国 画 用 线 同样 具 有 界 行 的 功 能 。 而 不 同 的 期 中国画 的发展 ,可 以说 是线条 的发 展 。 中国 画线 条从 公 元前 1 是 ,在 中 国画 中, 离开 了线 ,造 型就 无 法成 立 。即便 是 没骨法 , O 世 纪 开始 就有 了 巨大 的发展 : 从平 实 的线 逐 渐变 为 富有 生 命力 的 也 在 渲染 形状 的边缘 线 。通 过 线 的虚 实 强弱 的布 置 ,通过 线 的浓 飞动 线条 。正 是通过 这 种运 动 感 ,才 使作 品表现 出极强 的生命 活 淡 干湿 的走 向 ,中 国线 条 可 以表现 空 间感 。历代 画家 不 同的线 型 力 。线条 的功 能不仅 仅 是 画家用 抽 取 、概 括 自然 物 象作 为 造型 的 既是 我们 师承 的典范 又 是我 们 发展 的参照 , 表 明 了线 由个 人不 同 基 本手 段 ,更重 要 的是线 条 在 画家 传 达情 感 作媒 介 时所 呈现 的 审 的发 挥就 会与 人不 同的视 觉 差 异 ,没 有一 成不 变 的规矩 ,而存 在 美 价值 。从 现存 的历 代工 笔 画作 品 中和 绘 画 理论 中 ,可 以看 到 线 着 多种 变 化 的可 能 。无 论 怎样 争论 笔 墨 的价值 ,笔墨 都是 中 国画 条 在传 统工 笔画 中 的重要 地位 及 其 独 立 的美学 价 值 。现 存最 早 的 的形式 法 则 中的核 心 特征 。其 原 因就在 于 中 国画 是 以线 造 型 ,线 战 国 时期 的帛画 《 凤人 物 图 》, 已具备 了工 笔 画 的雏 形 ,其采 条 在手 笔 的运 行 中勾 勒 、盘 旋 、顿 挫 、往 复 、聚 散 、提 按 ,而 其 龙 用 单线勾 勒 的方 法表 现形 象 ,用 线挺 劲 ,造型 精 到 ,这似 乎 可 以 同事通 过 墨 的浓淡 、干湿 、枯润 等 多种 变 化 ,造 型达意 ,抒发情 说 明 。中 国画的 开始 确立 了以用 笔 为造 型 的主 要表 现 技法 。五代 怀 。尽 管 中 国话 的革 新 以色 彩 为突 破 口 ,并 出现 了大量 的 以色彩 画家 董源 的 《 潇湘 图》 中的线 条 的组 合 ,不 仅 表现 了光 的变化 , 为 主 的现 代 作 品 ,但 是线 条 仍然 起着 重 要 的作 用 。中 国画线 条 的 而且 表现 了空 气 的湿度— — 南 方 群 山的华 滋 湿 润 、苍 茫葱 郁 。 隋 突 出特 点是 富有 表 现 性 ,它 是至 今 多数 国家 绘 画艺 术 中的线 条所 代 画家展 子虞 的 《 游春 图 》 、唐代 画 家 阎立 本 的 《 代帝 王 图》 历 难 以企及 的 。 等作 品 ,或是 笔法 圆劲 ,细 弱 游丝 ;或是 落 笔 流畅 , 纹理 紧窄 , 二 、线—— 质 感 表现功 能 始终保 持着 以线 条 为骨 干 的传 统绘 画 固有 的艺术 造 型 风格 。线 条 工 笔 画 的 线条 不 仅 能 绘 形 写 神 , 对 处 理 质 感 方 面 也积 累 了 的美感 在他 们 的作 品 中得 到 了终身 制 。到 了唐 代 画 家吴 道 之 ,他 丰富 的经 验 ,在 古代 绘 画 作 品中也 可 见 一斑 。五 代 画家 固闳 中 的 把 线条 表现 模式 大大 的拓 展 ,其 作 品 中 的线条 感 情激 越 ,富于 粗 《 熙载 夜 宴 图》 ,其 人物 的皮肤 、胡须 、衣纹 以及 家具 的线 条 韩 细 顿挫 、快 慢赚 着 的变化 ,宛转 而 有 节奏 ,表 现 了强烈 的动 势 和 挺 括 刚劲 、准 确 ,又 把 握 了物 象 的特 点 。再 如 南 宋 画家 马 远 的 运 动感 ,取得 了 “ 衣 飞扬 ,满壁 飞动 ”的 艺术 效果 。 天 《 图》 是十 二 幅专 门描 绘 水 的杰 作 ,作 品用 非 常简 练 的线条 描 水 自从 宋元 以后 ,中 国画 由 以人物 为 主 逐渐 转 为 以 山水 、花 鸟 绘 出水 流 的方 向、速 度 、动 势 、回 旋 等 ,有计 湄流 水 ,有 波涛 汹 舌 为 主 ,画家 们对 线条 作 了大胆 的革新 ,创造 了具 有独 立 审美 价值 涌 ,有 迂 回 盘 旋 , 各 种 水 态 ,惟 肖惟 妙 , 十 分动 人 ,这 里 的质 的抒 情线 条 。顾恺 之 用均 匀 细长 的横 线 与 弧线 组 合 ,刻 画 出了人 感 ,不 仅仅 依 靠轮 廓 的特 点 更主 要 借助 于 线条 的变 化 。传 统的绘 物 的形貌 与动 态 ;梁 楷的 《 祖 劈竹 图》就 与 顾 楷之 的线 条 不 同 画 ,尤 其在 人物 画中 ,为 了更准 确地 表 现衣 纹 等物 象 的质感 ,把 六 了,其线 条借 鉴 了书法 线 条 的特 点 , 自身具 有 明 显的 张力 宋 代 勾线 归纳 为 “ 八 描 ” ,每种 线 都对 物 象美 感特 征 确定 形式 ,并 + 杰 出画家 武宗元 的 《 十 七神 仙卷 》 ,以 圆润挺 秀 的 线条 刻 画人 根据 线条 的形状 特 点 ,起 了一 个 象形 名 称 ,如铁 如 描 、钉 头 鼠尾 八 物 的神 态和 风 中飘动 的裙裾 、飘带 、花枝 等 ,气 势 浩 荡 ,描绘 出 描 、枯柴 描 、枣 核描 、折芦 描 、蚯蚓 描 等 。黄宏 斌 说 : “ 描法 的 庄 严 而又流 动活 泼 的节 奏和 韵律 。宋 代另 一 位 画家 李 公麟 ,在 线 发 明,非 画 家凭 空杜 撰 ,乃 古 代 画家 在 写生 中 了解物 状 与共性 质 条 的运 用上 把挺 劲 的铁 线描 融入 传 统 的细 笔 游丝 描 中 ,形 成 了 自 所 概 括 出来 的 。如 画 瀑 布 多 用 钉 头 鼠尾 ,钉 头 重起 笔 , 因瀑 出 己的独特 的艺术 造型 特 点及 风格 就 是 “ 本 白猫 ”。期 作 品 《 纸 五 口,有 千 万斤 之 力在 转折 ,故起 笔 要 重否 则便 不 能描 出飞 瀑之 倾 马 图》 ,用 单 线 勾 勒 出 马 的整 个外 形 轮 廓 , 身 体 的 重 量 感 、各 泻 ;又 如 画老 者脸 部 ,因皮 肤 多皱 纹 ,故 宜用 解 素描 ;倘 画仕 女 部分 的质 感 ,甚 至光 泽 的印 象 ,线条 的表现 力 得 到充 分 的释 放 , 即不适 用 … … ” “ 八描 ”大体 部 分 为三 种线 条类 型 。第 一是 经 十 “ 韵本 乎游 心 ,神采 生 于用 笔 ” 。在 绘 画论 著 上 ,谢赫 的 《 气 古 “ 细 描 ”为代 表 ,期特 点 是粗 细 均匀 ,圆劲 沉着 ,富有 弹性 。 铁 画 品录 》中 ,提 出 了 “ 法 ”论 ,把 “ 六 古法 用 笔 ”列 为第 二 发 , 顾恺 之 的用 笔 属 于此 类 。第 二类 即 “ 兰叶 描 ” ,这一类 描 发的 线 这里 所谓 “ 笔 ”并 非一般 意 义 上 的绘 画技 法 , 线条 也不 是 简单 条 富于 �
技法工笔白描勾线方法助你画出漂亮线条
技法工笔白描勾线方法助你画出漂亮线条工笔花卉以线为造型基础,运用毛笔勾线,对线条有严格的要求,讲究用笔,追求线条的力感、快感,所谓“工细兼力”,反对纤细柔弱的线条。
勾线之初,先练习使用中锋,避免侧锋。
行笔时,笔尖走在线条中央的即为中锋,一侧的即为侧锋。
中锋线条圆润浑厚,饱满而富于弹性,结实而有力感,开始练习勾线时,应注意线条转弯的地方,转弯时提笔,并轻轻转动笔管方向,使笔锋平行圆转过来,保持中锋,避免侧锋折笔即飞白。
著名画家冯倩老师课稿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于笔锋与纸面的摩擦,不能为了细,不敢用力,勾出的线浮华无力。
勾线时笔按下去,使笔锋对纸面有一个压力,同时又要有一个向上的提力,两力平衡,再用一个拖的力量行笔。
只压不提就是“抹”,易出现侧锋,只提不压就是“飘”,线条滑而无力,用线切忌“挑”“滑”。
行者文房,交易担保,放心买,纯紫毫勾线笔,有弹性,运笔自如...... 小程序起笔、行笔、收笔1、起笔藏锋: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再向右行,即欲右先左;反之,欲左先右,还有欲下先上,欲上先下,这样笔纸就有了摩擦。
2、行笔:行笔要稳,对纸面压力要匀。
中途转向稍停为“顿”,向后折回为“挫”,顿挫时要调整笔锋方向,不使出现侧锋。
中锋圆转用笔为“转”,侧锋方拐为“折”。
3、收笔回锋:每逢收笔都须向来的方向收回,使线的结笔含蓄而有力。
著名画家冯倩老师课稿线条与花卉生命力、精神意趣。
从对象的结构出发,写出对象具体生动的形,最终达到表现对象内在神韵目的。
勾线起笔顺序为了不蹭脏画面,一般白描勾勒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结构关系。
当两条线相遇,一线在前压住另一条线,即为前压后。
著名画家冯倩老师课稿边缘线与折面线的处理花叶的轮廓线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线条1、叶片和花瓣转折时产生的折面线和花叶的主筋,这种线要勾成饱满、富于弹性的弧线,以表现花叶挺拔的生命力。
2、叶片、花瓣的边缘线,这种线变化多端。
这两种线条既有对比,又要统一,既表现了花叶转折变化的多姿,又要有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
国画工笔心得(精选15篇)
国画工笔心得(精选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国画工笔心得(精选15篇)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中国画工笔画技法之十八描介绍
中国画工笔画技法之十八描介绍工笔画亦称“细笔画”。
属中国画技法类别的一种,与“写意画”对称。
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
工笔画要求“有巧密而精细者”,水墨、浅绛、青绿、金碧、界画等艺术形式均可表现工笔画。
下面来看看中国画工笔画技法之十八描介绍。
中国画工笔画技法之十八描介绍一、高古游丝描:用尖笔圆匀细弱描出,要有轻柔秀劲古逸之气合。
易于表现娴静幽闲,典雅雍穆之情趣,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二、行云流水描:用笔如轻云舒卷、自如似水、转折柔和、流畅不滞。
三、铁线描:用中锋圆劲之笔法描出,粗细均匀,富有纪律性,无丝毫柔张之迹,宜于表现佛陀庄严肃穆之情,所以历代宗教绘画常取此法以用,以元代的《永乐宫壁画》等。
四、琴弦描:用中锋悬腕笔法,须留得住,心手相应而不乱,如唐代周肪的《听琴图》等。
五、折芦描:此由园笔转为方笔之法,仍须方中见园,可以隶法为之。
六、钉头鼠尾描:落笔如钉之头,似有小钩,收笔则如鼠尾,一气拖长,所谓头秃尾尖,头重尾轻,于细劲中仍见骨力。
清末之三任常用此法。
七、橄榄描:用笔最忌两头有力而中间虚弱,应起驰极轻,中间极沉着如唐人佛家正用此笔。
八、蚂蝗描:柔而不弱、无雍肿断续之迹,如梁楷《八高僧故事卷》。
九、曹衣出水描:衣纹多用直笔紧束,所谓曹衣(即曹不兴)出水笔法,最要沉着,如唐代的阎立本《步辇图》。
十、战笔水纹描:战战兢兢即颤也,用笔要留而不滑,停而不滞。
十一、阑叶描:此法用笔省轻重变化,但忌浮滑轻薄之习,唐代吴道子常用此法,多表现天女武神长裙深浅地,衣带飘舞之风姿。
十二、混描:在浓墨的衣纹线之侧,以淡墨或色彩以衣纹复线,反之亦可在淡墨线上以浓墨复线,以增加丰富的效果,此法古人常用。
十三、减笔描:马袁、梁楷多用此法,以少许胜人之多许,少难于多,用笔简括,一气哈成也。
十四、撅头描:用秃笔,坚挺拔中含有婀娜之意最异粗恶,此法宋人常用之,如梁楷《六祖图》。
十五、蚯蚓描:春蛇秋蚓,以喻作书无骨之弊,然险恶太过亦不足取,当如篆书圆笔为住如周文矩《重屏会棋图》。
简述中国画用线的五个基本要求
简述中国画用线的五个基本要求中国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绘画形式,其表现手法独具匠心。
线条是中国画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它能够传递出绘画者的个性和情感,同时也能够传达出画作所表现的主题和意境。
在中国画中,线条有着五个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是绘画者必须要掌握和运用的技巧。
第一要求:线的节律感线条的节律感是指线的粗细、长短、弯曲和速度等因素所构成的节奏感。
绘画者应该能够在画面中用线条表现出一个恰当的节奏感,以营造出画面的整体协调和谐。
第二要求:线的变化性线条不应该是单调的,它应该具备一定的变化性,以表现画面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在绘画中,线条的变化性可以表现为线的粗细、曲直、速度和灰度等方面。
第三要求:线的细腻度线条的细腻度是指线条的质感和细腻程度。
在中国画中,线条通常是用毛笔或其他细长笔刷绘制而成的,因此细腻度非常重要。
绘画者应该掌握好笔触的力度和方向,以表现出线的细腻度。
第四要求:线的厚重感线条的厚重感是指线条的质地和墨色的浓淡程度。
在中国画中,线条的厚重感常常是用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的。
绘画者应该掌握好墨色的浓淡程度和墨的渗透性,以表现出线条的厚重感。
第五要求:线的情感表达能力线条不仅是用来表现物体形态的工具,它还可以表达出画家的情感和思想。
在中国画中,线条可以表现出画家的内心世界,表达出画家的情感和感受。
绘画者应该在绘画过程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表达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总之,中国画中线条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掌握好线条的技巧对于画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细致的线条表现,中国画可以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艺术高度。
浅析工笔画的装饰美
、
工 笔画 高超 的 艺术水 平 。 意 境美 的完 美结 合 。 在 传 统 巾 国工 笔 画 巾 , 颜 色 在 画 面巾 有 均 衡 构 图作 用 的 同 受 中 国传 统 哲 学 影 响 的 中 国传 统绘 画 , 历 经 了上 下年 的发 时 ,它 还 可 以通 过小 同的色 彩 语 言诠 释着 不 同的色 彩 情感 ,它 是 展 , 既符合 艺 术 发展 的 一 规律 ,又 形成 了具有 中国古 典 韵昧 的 般
引 言 艺 术 的起源是 以装 饰 性 为 目标 发 展 完 善 的。 围的 工笔 画 更 是 以特有 的形式 感和 审美 感表 现 出装 饰 美 的 内涵 。 _笔 画存 画 T 面表 现 方面 主 要追 求雅 俗 共 赏 的装 饰 艺术 效 果 ,将线 条 、构 图、 色彩 等 各种 元 素之 间和 谐 的 相融 ,通过 取 神得 形 、 以线 立彤 、 以 形 达意 的描 绘 ,创 造 f 神 态 与形 体 完美 统 一 的艺 术作 品,达 到 一 u 种 线条 的 自然 流动 和 内容 诗 情 画意 的 审荚 情趣 ,是 一种 理 想荚 、
艺 术体 系和 中国气 质 及鲜 明的 民族 风格 和 民族 特 点 ,传 统 绘 画发 展 至今 ,一 般 分 为 山水 、花 鸟 、人 物三 科 ,这 些 与审美 的装 饰 性 有 千 丝 万 缕 的 联 系 。 然 而 , 工 笔 画 的 装 饰 艺术 形 式 理 论 足 深 邃 的 ,它 必须 具 备丰 富 的 中 国传统 文 化知 识 才 能在 理论 和 实 践上 创 新 , 由于笔 者 知识 水 平有 限 ,还 不 能对 工 笔 画进 行全 面 系统 的解 析 长 柔和 的线 称 为 “ 丝描 ”,起 笔 一 顿 ,收 笔细 长 的线 称 为 “ 游 钉 头 鼠尾 描 ”等 。 因此 ,从 至今 T 笔 画都 没 有改 变用 线 来 塑造 形 象 ,这 与曲 方绘 画有 本质 的 区别 。 在 中 国工 笔画 中,是 用 线条 来 表达 绘 画 艺术 语 言 的。 由于 I : 笔 画 的线描 画 法不 同,所 表 达 出来 的 内容 、 意境 也 是不 一样 的 , 但 都能 通过 这 独特 表 现方 式 来抒 发 作者 的情怀 。 中国工 笔 画 与西 方 绘 画 表 现 方 法 不 同 的是 , 中 国工 笔 画 注 重 线 的构 成 及 韵 律 、 节 奏变 化 , 以达 到增 强 画面 的装 饰 语 言和 装 饰效 果 。在 造 型 时应 避 免 画蛇添 足 , 因而 在 画面 中线 的长 短 、疏 密 穿插 变化 等 都 决定 了画面 和谐 、生 动及 其 艺术 效 果和 装 饰美 。唐代 绘 画 是 中 国绘画 走 向成 熟 的 时期 ,绘 画注 重 用线 的表 现力 。人物 画 家 的代 表 吴道 子 、张 萱等 ,都 是 当中 的典 范 。吴 道 子 画风 简洁 洗 练用 笔 “ 力健 有 余 , 圆转 飘 举 ” ,线 描用 笔 细劲 而 不觉 柔 弱 ,画 中无 背 景 ,构 图上人 物 安排 疏密 参 差 有致 ,形成 一 种 带有 视觉 节 奏和 韵 律 感 的 装 饰美 。生要 作 品有 《 维摩 沽像 》、 《 山鬼 图 》等 。 张萱 的代 表 作 有 《 国夫人 游 春 图 》 、 《 练 》 。柔 美 的线 条 使 每件 传 虢 捣 统 工笔 画作 品都 彰显 出 了装 饰美 感 。近 年 来 , 院校 来 一 批 青年 画家 ,在 继承 传 统 的基 础上 又 吸 收 了 西方一 些现 代 构 成元 素 ,他 们 根据 作 品 反映 内容 的 不 同 ,用线 造 型 谨 ,错 落 有 致 。但 并没 有 减弱 工 笔 画的 装饰 美 ,反 而 更 争强 了画而 的装 饰 冲 击力 。花 鸟 画 更为 突 出些 。
浅论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美学意义
俗 ,极 具 装饰 意 味 。具 体在 对 花 鸟描 绘 的过 程 中 ,通过 白描 线 条 的 造 型 、勾勒 填 彩 ,再 采用 分 染 、统 染 、罩 染 、平 染 、接 染 、点 染 、积 水 、 托色 、 立粉 等 多种 技法 描 绘对 象 ,来 达 到 画面 干净 整 洁 、栩 栩 如生 、精 致动 人 的视觉 效 果 。 精 于形 象而 意境 深 远 , 这 应 该 是 一 幅 成 功 的 工 笔 花 鸟 画 最 重 要 的一 点 。 因此 ,这 就 要求 工 笔花 鸟 画画 家 ,能 够有 “ 度物 象 而 取其 真 ”,有 “ 物之 华 ,取 其 华 ,物 之实 ,取 其 实 ” 的造 型能 力 。无论 是 兴盛 时 期 的宋代 工 笔 花 鸟画 ,还 是之 后 工 笔花 鸟 画的 发 展 历 史 ,都 是把 真 实且 具体 的对 象 形 态描 写 与意 境 的表 现放 在 首 要 的位 置 。 不论 画幅 尺 寸 的大 小 ,都 是花 了大量 的精 力 来苦 心 经 营 的 。这 既 是工 笔花 鸟画 区别 于其 他 绘画 体 裁 的形 式特 征 ,也 是 工 笔花 鸟 画 一个 重要 的审美 标 准 。工 笔花 鸟 画所 造 之境 必 合于 自然 ,所 写之 境亦 邻 于理 想 ,是 “ 天人 合 一 ”的美 的理 想 。 工 笔 画 鸟 画 在 其 精 神 内涵 上 ,讲 究 以形 传 神 ,形 神 兼 备 , 崇 尚意 境和 情 趣 ,追求 主 观情 感 的表 达 和显 现 , 因此 , 工笔 画是 “ 笔 工 而意 写 ” 。她 不仅 是造 型 上 的 “ 应物 象 形 ” ,而 且是 意象 的写 实 性 ,在 能动 的观 察 与 写生 的 基础 上 ,经 过 艺术 的 再创 作 , 追 求传 神 写照 ,从而达 到 气韵 生动 的 艺术 效果 。 二 、线 条在 工笔 花鸟 画 中的运 用 早在 原 始 彩陶 上 的花 鸟 画开 始 ,线 条似 乎 就成 为 了 中 国画 的 “ 精 髓 ”,几 乎 贯穿 了 中 国画 自古 至今 的发展 历程 。 以线作 为 艺 术 表 现 语言 是 中 国画 的主 要特 点 ,也是 工 笔花 鸟 画 的主 要骨 架 。 线条 结 构成 了工 笔花 鸟 画的 基本 图示 ,也 是工 笔 花鸟 画 的主 要造 型体 系之 一 。 早 期 的彩 陶艺 术 品上 的 色彩 古 朴 ,其 中描 绘 动物 形 态 的线条 刚柔 互 用 。 己具很 高 的 艺术 价值 。之后 ,花 鸟画 至唐 代 成为 独立 的 画科 ,并 走 上 了成 熟 阶段 ,唐 代 绢本 花 鸟 画作 品 因年代 久 远都 已经 不 复存 在 了 ,遗 留 下来 的仅 仅 为墓 室壁 画 ,以及 以牛 、马 为 题 材 的 花 鸟画 。 牛作 为 主体 ,在 绘 画 中得 到 反映 ,则 是 理所 当然 的 ,韩 混 的 《 五 牛 图》 就是 一幅 描 绘牛 的精 妙 绝 伦 的作 品 ,其 中
线条明晰,言简意真——白描古装人物工笔画技法
线条明晰,言简意真——白描古装人物工笔画技法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刚柔,粗细、巧拙,方圆,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
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
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注意: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
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中国工笔画---白描范例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如鲁迅《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
绘画中的白描,如《儒林外史》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事态的发展。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依风景或环境,间接揭示出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活动,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工笔画的线性之美
主 客 观 在 画 面 有 机 统 一 的 产 物 。 宗 白华 先 生说 : “ 由于把 形体 化 为飞 动 的线 条 ,着 重 于 线条 的流 动 , 因 此 使 得 中 国 的 绘 画 带 有 舞 蹈 的 意 味 … … 有 的 线 条 不 一 定 是 客 观 实 在 所 有 的 线 条 ,而 是 画 家 的 构 思 、 画 家 的 意 境 中 要 求 一 种 有 节 奏 的 联 系 用 自然 主 义 的 眼 光 是 不 可 能 理 解 的。 ”… 因此 ,传 统 绘 画 的线 条 是 “ 意 的抒 写 ” ,以意 为 先 ,气 质 、品格 为 尚。 形 式 上 的 “ ” 是 “ 写 ” 写 意 的工具 与载体 , “ 意写 ” 求 “ 写” 要 抒 的独特运作 方式。因此 ,进行 “ 意” 的抒 写是传 统 工笔 画对 线 的核 心 审 美 要 求
辩
工笔 画的线性之英
【 要 】从 线性结构讲 ,_ 笔 画主要 有两种形式 ,即 “ 摘 I - 工细画”和 “ 意写画”。 它 们都 以线作 为属性元 素,线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变化 随审美趣味 而 变化。工笔画线性的审 美趣味有 传统与现代之分 。传统 工笔 画中线性 审美趣味 重 “ 写”、尚 “ 气” ;现代 工笔画 中
绘 画笔法 的变化离不开对书法参悟。
( 1) “ 写 ” :张 彦 远 在 《 书 历 骨 家采 用 不同线 性 手段 组织 画面 ,展 代 名 画 记 》中指 出 : “ 气 形似 , 现 给 人 的 意 境 却 千 姿 百 态 ,这 是 为 皆本于 立 意而 归 乎用 笔 ,故 工 画者 什 么 呢, 7 多善 书。”荆 浩 在 《 法记 》中提 笔 其 实 ,这些 线性结 构 的意味都 出 “ 有 四势 ,谓 筋 、 肉 、骨 、气 。 笔 是 受 到审 美趣 味 影 响的结 果。 当主 笔 绝而 不 断谓 之 筋 ,起伏 成 实谓 之 体 的 审美理 想 要 求通过 实体 得 到体 肉 , 生 死 刚 正 谓 之 骨 ,迹 画 不 败 谓 现 的时候 ,往 往 会 受情 趣 爱好 的指 之 气 ” 。 四 势 从 书 法 的 角 度 对 线 条 引 选 择 适 合 内 容 表 达 的 形 式 加 以 实 的审 美本体进行 了界说。 现 , 其 间 的情 趣 爱 好 也 就 是 审 美 趣 传 统 工 笔 画 领 域 中 , 线 条 对 造 味。 一 方面 ,表达 媒 材和 对 媒材 的 型 起 主 导 作 用 。 首 先 , 画 家 通 过 运 使 用 方式 会促成 审 美趣 味 的生 发和 用 笔 形 的 方 圆 曲 直 ,笔 量 的 粗 细 长 发 展 ,刺激人 们 形成 相 应 的审 美感 短 ,笔质 的肥瘦 光 毛 ,笔 性 的 刚柔 知 、解读 和 创 作 方式。 同 时 ,审美 巧拙 ,笔路 的隐显起伏、行走 回复 , 趣 味也 是审 美 主体在 审 美过 程 中反 笔 力 的抑 扬顿 挫 、提按 转 折 ,执 笔 映出 的带 有感 情 色彩 的直 接评 价 , 的 搦 管 捻 管 ,运 笔 的 裹 毫 铺 亳 、 疾 既有 个 性 差 异 的 一 面 , 有 时 代 的 、 又 徐 擒 纵 , 笔 的 笔根 笔腹 、 锋 偏 锋 、 用 正 阶级 的、 民族 的共 同性 。作 为 中 国 顺锋逆 锋等对立 因素进行线 条创作。 历代 画家以线 的形 式创立 了十八 描 , 民族 绘 画 的精 华 ,工 笔 画线 性 的审 美 趣 味 有传 统 与 现代 之 分。 如 阎立 本浑健 坚 实 的铁 线 ;吴 道 子
浅析中国工笔画中的线条运用
105文|陈 玮浅析中国工笔画中的线条运用摘要:中国的工笔画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特点是在描绘景物时笔法是比较细腻的,也是比较精准的。
线条是工笔画中的作用是比较大的,线条主要具有质感、空间、虚实、阴阳的四种美感特征,同时在唯美的线条中也融入了画家的主观情感。
当前,我国的工笔画家主要是在全面掌握了工笔画的技巧后,吸收外国绘画的精髓,来使中国的工笔画具有创新性。
关键词:中国;工笔画;线条;运用在中国近工笔画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哪个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需要紧随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脚步的,在工笔画的发展浪潮中,我国的工笔画体系变得丰富多彩。
与此同时,工笔画的中国风格已经逐渐成为美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时代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工笔画技巧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工笔画只有不断地吸收优秀绘画艺术的精髓,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时代气息,满足群众的需求。
因此,工笔画的发展势在必行。
一、工笔画的审美价值的作用1)促进城市的发展之美。
工笔画可以说是一种唯美的艺术,工笔画文化有着不同体裁的展示形式,能够使人们达到赏心悦目的作用。
人们在感受工笔画的审美价值的同时,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浮躁的心灵得到沉淀。
人们在对工笔画的欣赏中,会不断的学会感受美。
慢慢的人们的这种审美意识就会不断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工笔画是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的,因此会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
工笔画的审美价值是城市健康发展的保证,城市只有发挥这个价值的作用,才能使城市的发展更加的稳定。
2)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美。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在工笔画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工笔画来对我国的中华文化有一个很好的继承。
这样才能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很好的发扬与传播。
工笔画的审美价值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这样的工笔画作品中,能够使人在倾听过程中不断洗涤自己的心灵。
都变得如此生动形象,好像使读者与作品融为一体。
关于美术作品中的线条鉴赏
关于美术作品中的线条鉴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是构成艺术作品的重要元素,它可以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感、观点和创意。
线条的鉴赏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线条的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线条的定义、分类、表现形式和鉴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
一、线条的定义线条是指在视觉上感受到的物体的边缘或分界线,它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线条可以是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它们在艺术作品中扮演着构图、表现手法和意义传达等重要角色。
线条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美感和表现力,它可以传达出艺术家的情感、观点和创意,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线条的分类根据线条的形状和特点,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和混合线。
直线是最简单的线条形状,它可以分为水平直线、垂直直线和斜线等。
直线具有简洁、稳定、力量感强等特点。
曲线是指呈现曲折形状的线条,它可以分为圆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
曲线具有优美、流畅、动感强等特点。
混合线则是直线和曲线的结合,它可以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和特点,是线条表现中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形式。
三、线条的表现形式线条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粗细、长短、密集、稀疏、弯曲、笔直等来呈现。
粗细的线条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轻重、远近等,并且能够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长短的线条可以表现出对象的大小、形态等,它们的组合可以形成有机的结构。
密集的线条给人以紧凑、有力的感觉,而稀疏的线条则能够给人以轻盈、通透的感觉。
弯曲的线条可以表现柔美的感觉,笔直的线条则可以表现出刚劲的力量感。
四、线条的鉴赏方法1. 理性鉴赏:线条的鉴赏首先需要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要考虑到线条的质感、形态、结构、技法等方面。
通过仔细观察线条的粗细、长度、弯曲程度、密度等特点,来分析线条的作用和表现手法。
2. 情感鉴赏:线条的鉴赏也需要从情感的角度进行体验和感受,要从艺术作品所传达出的情感、意义、氛围等方面进行理解和感受。
对我国工笔画用线的分析
对我国工笔画用线的分析作者:叶静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7期[摘要]我国的工笔画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特点是描绘景或物时笔法大都精致而细腻。
毋庸置疑的是,线条在工笔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线条不仅有质感、阴阳、空间、虚实的四种美感特征,还融入了画家的主观情感。
当下,艺术家要在掌握我国传统工笔画用线技巧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外来文化绘画线条的精华技法,创新我国的工笔画线描法,将中国画发扬光大。
[关键词]工笔画线条美感创新[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95-01在明朝时期,邹德所著的《绘事指蒙》、汪砢玉所著的《珊瑚网》中均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的中国画技法记载。
十八描可分三类:游丝描类(铁线描、曹衣描、琴弦描);柳叶描类(枣核描、橄榄描、行云流水描);减笔描类(竹叶描、枯柴描等)。
在吸收古代工笔线描精华的基础上,现代工笔画的用线更富于虚实的变幻性和顺锋逆锋的转换性。
从质感、阴阳、空间、虚实四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工笔画线条的用线基本法则,此外,工笔画的用线还受到画家主观情绪的影响。
在时代迅速发展的趋势下,工笔画用线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待传统艺术和外来艺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工笔画的发展,进一步将中国画发扬光大。
[1]线条的质感美。
“应物用线”是我国工笔画在造型方面的重要体现,针对形态各异的对象要因地制宜地运用不同的线条理念和用线技巧。
如画家在画一株美丽的花,若是木本枝干,需要逆锋涩笔;若是草本茎藤,则需要选择中锋润笔;在描绘叶子的凝练厚重时,宜采取铁线描技法,在描绘轻盈柔美的花朵时,则适合选用游丝描技法。
世间万象的质感各具其特点,或轻柔飘逸,或刚硬沉郁,或粗糙厚重,描绘不同质感的物象要采用各异的线条手法。
艺术家尝试着用“肌理制作”手法来表现质感美,最终发现没有线条的中国画完全称不上是工笔画,由此可见线条的质感美在工笔画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美术作品中的线条鉴赏
关于美术作品中的线条鉴赏美术作品中的线条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基础之一,线条的运用能够表现出作品的形态、结构、节奏和情感,是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线条的鉴赏需要我们通过观察和感受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美术作品中线条的鉴赏。
一、线条的种类和表现形式线条在美术作品中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实线、虚线、粗线、细线、曲线、直线、斜线等。
不同的线条表现形式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曲线线条往往能够表现出柔美和充满生命力的形态,直线和斜线则能够表现出稳重和动感的感觉。
线条的种类多样,作品中的线条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些线条粗细不一或长度不一,表现出作品的层次和立体感;一些线条有弯曲或者交错,表现出作品的动感和生气。
不同的线条运用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感觉和情绪,因此线条的鉴赏需要我们通过细致的观察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味。
二、线条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表现线条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在绘画中,线条往往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线条的运用可以使得作品更加具有形态感和空间感。
在雕塑中,线条则可以通过雕塑的立体感表现出作品的立体结构和空间感。
在建筑中,线条可以表现出建筑的结构和形态,能够突出建筑的美感和气势。
不同的艺术形式中线条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我们需要通过对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观察和理解来对线条进行鉴赏。
三、线条在作品中的功能和作用线条在美术作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它可以构成作品的形态和结构,可以表现出作品的节奏和动感,还可以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线条能够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生命力。
通过线条的运用,作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意味,从而使得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四、线条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要对美术作品中的线条进行鉴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和技巧来进行:1. 细心观察:通过仔细观察作品中的线条,我们可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浅谈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描艺术
人物画在我国绘画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最早的绘画活动开始,中国人物画就是以线造型,用线来表达人们的情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标准在逐渐改变,与此同时,中国人物画的线描艺术也在随之改变。
一、“线”的审美价值中国画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以线作为造型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这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
线条在工笔人物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学习和了解工笔人物画,首先就要从“线”开始,理解“线”的组织结构,“线”与“线”之间如何表现,以及用线的规律与技巧等等。
通过对“线”的学习和运用,探讨“线”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线”在绘画中起着塑造形体、界定形象的作用,纵观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趋势,了解“线”在传统工笔画与现代工笔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线”的认识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线”:中国书画家们坚持“线”的文字书写和“骨法用笔”的绘画特色,使“线”融入了东方哲学和美学思想,创造了一种以线造型的艺术形式,这就是中国绘画的线描艺术。
线是工笔人物画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最主要的造型手段,它的丰富变化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中国画中,一根线看似简单,但在绘画过程中,线有快慢、粗细、干湿等富有节奏的变化,这些具有变化的线丰富了绘画作品的内容,表现了人们的情感状态。
随着中国画艺术的发展,越加讲究线条美,越加重视意境情趣。
画家们赋予线条更多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中国画对“线”的表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期绘画中的“线”主要强调造型,起描画“形”的作用。
二、工笔人物画中的“线”的作用在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工笔人物画占居重要位置。
根据创作者的不同,工笔人物画可分为两派:文人学士派和民间画工派。
文人学士派淡彩薄敷,格调清新;民间画工派设色艳丽。
例如顾恺之、李公麟、陈洪绶、任颐等画家的工笔人物画属于文人学士派,寺庙道观和洞窟的壁画以及宗教画,民间年画等属于民间画工派。
无论是文人学士派,还是民间画工派,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上都占居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描写工笔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两篇)
描写工笔的唯美句子(精选合集第一篇)工笔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追求精细、细腻、精确的表现形式。
工笔画注重细节描绘,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令人陶醉,仿佛一幅幅精致的图案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瑰丽的梦境。
下面是描写工笔的唯美句子,希望能够为读者展示工笔绘画独特的魅力。
1. 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繁复而华丽的图案。
2. 工笔的画面如同镶嵌着宝石般,精致而华美。
3. 绘画中的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宛如艺术家的心血之作。
4. 画面中每一笔每一线都充满了精雕细琢的工艺美感。
5. 工笔绘画的色彩鲜艳而饱满,明快的色调让人心旷神怡。
6. 细致入微的线条勾勒出画面的纹理,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质感。
7. 透过工笔的绘画,可以看到每一处花纹、每一片叶子的细节,像是身临其境一般。
8. 工笔的画面中融入了无尽的细节,每一个角落都有令人惊叹的美丽。
9. 艺术家运用工笔技法,将大自然的美景绘制得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花香。
10. 工笔的繁复程度可谓精妙绝伦,令人瞩目的绘画技术展现了艺术家的高超造诣。
11. 每一处的细节都像是呼吸般有生命力,让人无法移开目光。
12. 工笔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13. 纤细的线条交织成复杂而精致的图案,宛如万象浮华。
14. 工笔画中的颜色层次分明,细腻的渐变表现出画面的柔和和立体感。
15. 工笔艺术将艺术世界独特的审美表达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为之倾倒。
16. 细心观察工笔画,能够发现其中藏匿着无尽的细节,仿佛在探索一个奇幻世界。
17. 工笔画的绘画过程精确而细腻,引人入胜的细节令人沉醉其中。
18. 工笔的绘画风格充满了文人情怀,用画笔记录下一幅幅雅致的画卷。
19. 透过工笔画的细腻描绘,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用心和对美的追求。
20. 工笔的绘画形式犹如一部美丽的古典诗集,让人陶醉其中。
21. 工笔绘画的细节描绘令人难以忘怀,宛如流水的音符穿越时空。
22. 工笔的画面宛如一张张瑰丽的油纸伞,轻盈而华美。
线条之美分段赏析
线条之美分段赏析一、绘画中的线条美1.中国画中线条的魅力中国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上自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墓帛画,下至明清时期,以及近、现代的各种绘画形式,几乎都离不开线条。
中国画的特点之一就是以线造型,通过提、按、顿、挫、轻、重、缓、急,或干、或湿、或浓、或淡等用笔方式的灵活变化,线条在宣纸上会产生不同的墨色变化,因而物象的形体与质感往往是在粗细轻重不同、简练明快的各种线条的协调组合中得以表现。
中国画的“线描”对于描写物象不仅要勾出形体结构,表现对象的质感、量感、运动感,同时还要注意各组线条之间的联系,要有疏密变化,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勾线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画法,例如游丝描均匀而灵活的线条适宜表现丝制品的衣服,表现山石、树木的粗糙要用涩些的线条,竹子和兰叶表面光润,要用流畅些的线条。
传统人物画中的“十八描”是中国画线描的代表,不同时代画家不同的笔墨技法和线描风格,体现了画家的个性、思想感情和修养的不同。
唐代吴道子善用兰叶描表现天女服饰飞动,神武长裙衣带曳地之感,行笔轻快如曼舞,线描如衣带迎风飘动,故有“吴带当风”之说,著名的作品有《送子天王图》。
宋代《八十七神仙卷》用的是游丝描,笔锋长而细,线条圆匀轻柔秀美,画面整体统一,充满线条的律动感。
中国画以线造型,但中国画的线条又远远超出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主要手段。
清代朱耷的《荷花水鸟》抒发了作者的孤独、冷漠、高傲和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情绪。
画面上,孤石倒立,残荷斜挂,荷的茎用一条充满墨色变化的线条从下往上贯穿整个画面,用笔非常简练,发挥了作者书法修养的优势。
历代中国画家潜心研究、不断探索,使得中国画的线条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可以说线条不仅是中国画塑造形体、抒情造境的主要手段,而且是中国画的生命。
2.西方绘画中的线条美西方绘画重写实,早期的绘画中线条主要起到勾画物象的轮廓、界定形象的作用,基本上是模仿与再现自然形象。
随着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到了光影,认为绘画中是不存在线的,只有体面及面与面的交接所形成的表面的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笔画因其工整细腻以及美丽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很受人们的喜爱。
一幅成功的工笔画,当我们略去它的色彩,剩下的就是一幅漂亮的白描画,这时,也许你会发现工笔画的线条比色彩更具魅力。
远在隋唐时期的人物画就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说法,这就是对二位画家不同用线风格的形象比喻。
古人就绘画中线条的外形甚至具体分类出“十八描”之说,如“兰叶描、钉头鼠尾描、铁线描、游丝描”等。
现代工笔画的发展在线条上更是讲究用线的“虚入虚出、实入虚出、逆锋入纸、顺锋切入、收笔回锋”等多种变化,充分体现线条在工笔画中的形式美感和技巧。
在我看来,工笔画的线条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质感、阴阳、空间、韵律四个方面。
工笔线条的质感美。
工笔画造型主要体现在“应物用线”,不同的表现对象,采取不同的用笔理念和技巧。
如轻盈的花瓣宜用游丝描、凝重的叶子宜用铁线描、木本枝干宜用逆锋涩笔、草本茎藤宜用中锋润笔等等。
观赏元永乐宫壁画,就会发现画中用线对质感的把握是非常精准的。
如衣纹的轻盈、虬髯的飞扬、尺牍的平实、手足的柔软、枪戟的锋锐,无不表现得惟妙惟肖。
而广为流传的“十八描”的命名规律也正是线描为质感服务的最佳佐证。
目前工笔画中广为流行的“肌理制作”手法,也是画家们为了摸索出更为恰当的表现质感(心理质感)的种种尝试——至于为什么肌理制作不能完全替代笔墨,我认为少了“线”这根主轴恐怕是不行的,有画家曾说,“无线的中国画只能称为彩墨画或者水墨画”。
工笔线条的阴阳美。
我们细观前人今贤的工笔花鸟作品,就会发现一个通用的用线特点,就是花叶的根部用线较粗浓,而花叶的瓣尖部位则用线较细淡,圆柱状的物体暗面的用线也比亮面要略粗一点,如宋人作品《海棠蛱蝶图》便是例证。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用线当随物体的阴阳变化而变化。
有些花卉,如荷花等虽然是花瓣尖部的用线较实,但是这些花卉恰恰都是瓣尖颜色较深。
深色,在绘画色彩上来说自然也就属于“阴”的部分。
当代工笔画家何家英的人物画十分讲究线条的阴阳相背,受光面线条淡细,背光面线条浓粗,使线条显示了充分的光感和立体感。
我们在工笔画的绘制中,通常情况下,都要遵循“阴粗阳细、阴浓阳淡”的基本法则。
工笔线条的空间美。
工笔线条虽然有很强的平面性和装饰性,但它所表现出的空间感不可小觑。
其实国画的空间感也就是中国画的“透视”,当然,它不同于西画的焦点透视,而以散点透视为主。
讲究“步随景移”,更多的时候只要能清楚表达出描绘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关系即可,并不严格考究局部的造型精准,这也是中国画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工笔画尤其是折枝工笔花鸟画中,更多的时候所表现的是一种微观空间。
可以说工笔画的线条在表现空间上是独具审美意味的,观察俞致贞的《西府海棠图》、《羊蹄甲》等,我们会发现,越是距离我们近的物体,用线一般都越严谨越厚实,线条的局部色彩也越深,而远处的物体,则用线的色深和严谨度都要淡化许多。
这就是工笔线条“近浓远淡、近实远虚”的道理。
工笔线条的韵律美。
工笔画用线的疏密、粗细、曲直、力度弹性
以及虚实变化,更多地体现了工笔画的节奏和韵律。
工笔画去除了色彩其实就是完整的线描图,可以说好的工笔画首先要有好的线条,线条的魅力是工笔画成功的一半。
中国古代白描画就体现了线条的造型优势。
湖南长沙楚墓发现的古帛画
锦翰堂装饰画:你来购物,我来包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