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

合集下载

矿物与岩石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矿物与岩石的基本特征与分类

矿物与岩石的基本特征与分类矿物与岩石是地球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矿物是地壳中的天然无机物质,拥有特定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

岩石则是由一个或多个矿物组成的固体物质体。

矿物与岩石的基本特征与分类对于了解地球形成、矿产资源的富集和勘探有着重要意义。

一、矿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1. 物理性质:矿物具有一系列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光泽、硬度、密度、断口、晶体形态和磁性等。

这些物理性质可以用来鉴定和区分矿物。

2. 化学成分:矿物的化学成分是矿物分类的主要依据。

根据矿物的化学成分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硅酸盐矿物、氧化物矿物、硫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铁镍矿物等。

3. 晶体结构:矿物的晶体结构是其内部原子或离子排列的规则集合。

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可以将矿物分为立方晶系、正交晶系、斜方晶系、单斜晶系、菱方晶系和三斜晶系等。

4. 成因与产地:矿物的形成与特定的成岩过程、热液作用、气液固相结晶等密切相关。

根据成因的不同,可以将矿物分为火成矿物、热液矿物、沉积矿物和变质矿物等。

同一种矿物在不同的产地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用途。

二、岩石的基本特征与分类1. 成分与结构:岩石的成分包括岩石类别主要矿物的组成,以及辅助矿物、玻璃体、间隙等。

岩石的结构指的是岩石中矿物颗粒的排列和连接关系,主要有集合体结构、晶洞结构、微晶结构等。

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决定了岩石的性质。

2. 岩石的岩性:根据岩石的构造特征、矿物组成及其产生的环境等,可以将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由于岩浆在地壳内凝固形成的,如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等。

沉积岩是由于风化和侵蚀作用将岩屑物质沉积在地表形成的,如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等改造作用下形成的,如片麻岩、大理岩和石榴岩等。

3. 岩石的构造: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内部矿物颗粒和结晶之间的排列方式和空隙、节理等构造特征。

不同的构造会影响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保存条件。

常见矿物与岩石鉴别特征

常见矿物与岩石鉴别特征

常见矿物与岩石鉴别特征钾(正)长石K(Potash Feldspar) K [Al Si 3O8]单晶为短柱状或不规则粒状,常见卡氏双晶,集合体为块状。

常为肉红色、浅黄色及白色,玻璃光泽。

硬度6,比重2.56-2.58,两组解理正交,一组完全,另一组中等。

歪长石Anorthoclase,Ab67-Ab90中酸性-碱性火山岩高温“Quenched”,三斜晶系特征:肉红色(透长石/无色),{001}和{010}解理角近900,透长石和正长石常具卡式双晶,微斜长石和歪长石具格子双晶。

【鉴定特征】根据晶形、双晶(卡氏双晶)、颜色、硬度、解理,可与石英、方解石相区别。

产于花岗岩中的钾长石多为他形粒状,斑岩中多为自形晶,环斑花岗岩中为卵形,解理与光泽和斜长石相同,卡氏双晶是一重要特征。

粗大的条纹长石在手标本上可以看见,即在晶面或解理面上见到大致沿一定方向的须根状细脉,其颜色大多比主体浅,这些细脉就是条纹构造。

斜长石(Plagioclase)是长石引矿物中的一个系列,包括钠长石、奥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培长石和钙长石,岩石学中将前二者统称为酸性斜长石,而将后三者统称为基性斜长石。

斜长石特征:通常呈板状、长条状及板状集合体,基性斜长石多呈厚板状,断面接近正方形,中性斜长石板状,断面接近长方形,酸性斜长石多为长板条状。

具(001)(010)完全解理,在断口上可见平整宽阔的阶梯状具玻璃光泽的解理面;在岩石中常呈板状或不规则状粒状。

肉眼也能观察聚片双晶,双晶是长石类矿物重要鉴定特征,观察双晶方法是将标本向不同方向摆动,肉眼或放大镜在晶面或解理面上看到反光时出现一些相互平行、明暗相间的直线或折线,就是双晶。

白色至灰白色,为暗灰色-白色,有时偶见肉红色。

玻璃光泽,风化活遭受蚀变的斜长石呈土状光泽。

硬度6-6.5,比重2.55-2.76,两组解理完全,{001}和{010}解理角86-940。

斜长石玻璃光泽,硬度6-6.5,呈板状或长条状。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详细]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详细]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概述:岩石(rock)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者岩屑组成的集合体.按照岩石的成因,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是由各种外力地质作力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按成因又可分为四大类:表2-1 沉积岩分类简表砾状结构>2米米、砂状结构2~0.05米米、粉砂状结构0.05~0.005米米、粒径>100米米粒径2~100米米粒径65%强烈过饱和游离石英>20% 造岩元素含量的变化:Fe 米g Cu → Fe 米g Cu Al → Fe Ca Al Na → Ca Na K Al + SiO2岩石颜色的变化:深(绿黑)→暗(绿灰)→中色(灰色)→浅色(肉红、灰白).矿物组合变化、橄榄石、辉石(无石英)辉石、富钙斜长石、角闪石(基本无石英) 钙钠中等的斜长石、角闪石(少石英、黑云母) 富钠斜长石、正长石,石英大量出现 .变质岩(米eta米orphic rock)是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等)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 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副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分布及产状岩石类型主要分布位置重量百分比地表分布面积产出状态陆地海洋沉积岩地表或近地表 5% 75% 少量层状岩浆岩地下深处 89% 25% 占大多数块状或脉状变质岩构造运动剧烈地带或岩体周围 6% 几乎没有介于二者之间第一节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目的:1、学会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2、加深对地壳的物质组成的认识.一、矿物的形态矿物的形态有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之分.(一)单体形态由于矿物具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具一定外形的几何多面体,称为晶体(crystal).完好晶体的自然表面称晶面(crystal face),它相当于结晶格架上质点较密集或联结力较强的网面.晶体的形态称为晶形(crystal for米).各种矿物都有其独特的晶形,它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矿物的晶形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矿物单体晶形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向延长型呈柱状或针状,如石英、辉锑矿、角闪石等;二向延长型呈片状或板状,如石膏和云母等;三向等长型呈粒状,如黄铁矿等.矿物的晶体大小与生长环境有关,在适宜条件下某些晶体可生长成巨大的个体,例如,曾发现巨大的白云母晶体,其晶面可达7米2,但有些矿物的晶体极小,如高岭石的晶体仅为10~n×10μ米,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同一种岩石中不同矿物的结晶顺序也有先后,先结晶的矿物晶形较完好,后结晶的则受先结晶的矿物限制,常形成扇形不甚规则的“他形”晶.(二)集合体形态自然界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呈完好晶形以单体产出的矿物较少,绝大多数矿物都是以多个单体聚合在一起产出,同种矿物的许多个单体聚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称矿物集合体.1.晶质矿物集合体形态:根据集合体中矿物颗粒大小可分为两类:肉眼或放大镜可辨认矿物颗粒界限的显晶集合体和只能在显微镜下辨认出矿物单体的隐晶集合体.显晶集合体形态多取决于矿物单体的形态和它们的集合方式:如柱状和针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纤维状集合体是针状单体大致平行密集排列而成;放射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少数可为片状单休,以一点为中心向外成放射状排列而成;片状或板状集合体是片状或板状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粒状集合体是三向等长的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最典型且最常见的集合体是石英的晶簇状集合体,所谓晶簇(druse)是指若干个晶体在共同的基座上丛生在一起,且其中发育最好的晶体与基底近于垂直的单晶体群(图2-2).隐晶集合体是用放大镜也看不见单体界限的集合体,按其紧密程度可分为致密块状和疏松块状(土状).2.非晶质矿物的形态: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晶形,它的颗粒在显微镜下也难以辨认,故主要根据外表形态或成因分类,常见的有:分泌体——岩石中形状不规则或球形的空洞被胶体等物质逐层自外向内充填而成,常呈同心层状,大者(d >1厘米)称晶腺,小者(d<1厘米)称杏仁体.鲕状和豆状集合体是由许多球粒结核体彼此胶结而成的集合体,球粒小如鱼卵者称鲕状,大如豆粒者称豆状.此外,还有钟乳状、葡萄状、肾状集合体等,当非晶质矿物的集合体无一定外形,但较致密时称块状集合体,呈松散粉末时称粉末状集合体.二、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物理性质,这是由其矿物组分的晶体结构特点所决定的.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光学性质、力学性质以及磁性、压电性等等,这些性质是肉眼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一)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等.它是矿物对可见光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等的程度不同所致,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密切相关.透明度透明度(transParency)是指光线透过矿物的程度,它与矿物吸收可见光的能力有关,并取决于晶体中的阳离子类型和键性,可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个等级.颜色(color)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映.如对各种波长可见光不同程度的均匀吸收,则显出黑、灰等颜色;如矿物选择吸收某些波长的可见光,则显示出各种不同的颜色.不透明的金属矿物颜色较固定;某些透明矿物常因混有不同杂质,或因其它原因而呈现不同的颜色.矿物本身固有的颜色称自色,它与矿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有关,对鉴定矿物有重要意义,如方铅矿为铅灰色.矿物因含杂质或气泡等引起的颜色叫他色,如石英纯净时为无色,杂质的混入可使石英染成紫、蓝、烟灰等色.此外.矿物还可因表面氧化等原固产生假色,如黄铁矿新鲜面为浅铜黄色,表面氧化后常呈褐黄色.在描述颜色时,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标准色谱法:利用标准色谱(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白,灰、黑来描述矿物的颜色.例如孔雀石为绿色,斜长石为白色,当矿物颜色与标准色谱程度上有差异时,可加适当的形容词,如淡红色,暗灰色.2.类比法:把矿物和常见的实物进行对比来描述矿物的颜色.例如:铜黄色、铁黑色、乳白色等.3.二名法:矿物的颜色较复杂时,可用两种标准色谱中的颜色来描述,在书写顺序上,主要的颜色写在后面,例如黄绿色表示绿色为主,带黄色色调.在观察和描述矿物颜色时应以矿物新鲜面颜色为准.条痕条痕色(streak)是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是用矿物在毛瓷板上刻划来观察.透明矿物的粉末因可见光已全反射而呈白色或无色,不透明的金属矿物的条痕色比较固定,它代表了矿物的自身颜色,可作鉴定矿物的标志.条痕色可以和矿物自色一致,也可以不一致.由于条痕色消除了假色的干扰,减轻了他色的影响,突出了自色,因而它比矿物颜色更稳定,更有鉴定意义.如块状赤铁矿可以是铁黑色,也可以是红褐色,但条痕色都是樱红色.光泽(luster)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折射或吸收能力的反映.矿物的光泽与组成矿物的离子类型、原子量和键性有关,也与矿物表面的光滑度有关.按光泽的强弱分为玻璃光泽、金刚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金属光泽四个等级.①金属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强似金属磨光面,如方铅矿、黄铁矿;②半金属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较弱,似未经磨光的金属表硕,如磁铁矿;③金刚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弱,如金刚石;④玻璃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很弱,和平板玻璃相仿.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合称非金属光泽.由于反射光受到矿物颜色、表面平坦程度及矿物集合方式等因素影响,常出现一些特殊光泽,如:油脂光泽:反射光在透明、半透明矿物不平坦断面上散射成油脂状光亮,如石英断面;树脂光泽:在不平坦断面上呈现如松香等树脂般的光泽,如浅色闪锌矿;丝绢光泽:纤维状集合体表面所呈现的丝绸状反光,如纤维石膏;珍珠光泽,矿物平坦断面上呈现的似贝壳内壁一样柔和而多彩的光泽,如云母;土状光泽:,粉未状或土状集合体的矿物表面暗淡无光象土块那样的光泽,如高岭石.观察光泽时注意:①转动标本,注意观察反光最强的矿物的小平面(即晶面或解理面),不要求整个标本同时反光都强;②虽然金属光泽反光最强,玻璃光泽反光最弱,但某些具玻璃光泽的矿物并不暗淡,故在确定光泽等级时要借助条痕色.(二)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解理、断口、硬度等,它是矿物受外力作用后的反映,与矿物的晶体构造等有关.解理和断口矿物晶体或晶粒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解理(cleavage),裂开的光滑平面称解理面.矿物受力后在任一方向上裂开称凹凸不平的断面的性质称断口.解理由晶质矿物内部结构所决定,只有当单个晶体颗粒较大时,肉眼才能看到解理,一般在标本上如果见到晶粒的断裂面为闪光的小平面,即为解理面.根据解理出现的难易程度及解理面的大小、光滑程度,可将解理分成五级: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有的矿物只在一个方向上出现一系列平行的解理面,即具一组解理,如云母;有的矿物在几个方向上出现一系列平行且相交的解理面,即具几组解理,如方铅矿具三组相互垂直的解理;方解石具三组菱面解理(图2-3).具不完全解理,尤其是无解理的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断口.断口常具一定的形态特征,也可作为鉴定矿物的辅助依据,如石英具贝壳状断口,断面呈椭圆形光滑曲面,类似蚌壳的表面形态;黄铁矿等矿物具参差状断口,断面参差不平,粗糙起伏.矿物的解理与断口出现的难易程度互为消长,因而具极完全解理和多组完全解理的矿物表面,往往难于见到断口,多数矿物则是沿某一固定方向的解理与沿任意方向的断口同时出现.硬度硬度(hardness)是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如刻划、压入或研磨等)的能力.矿物的硬度与矿物内部质点的联结力有关,矿物中离子半径愈小,其结合力愈大,矿物的硬度也愈大.质点间化学键的类型常影响矿物的硬度,化合物为离子键,其硬度常较大,金属键的硬度较小,呈分子键的硬度最小.测定矿物硬度的绝对值需用特殊装置.在鉴定矿物时常用相对硬度,一般用十种矿物作为标准,将要鉴定的矿物与其相互刻划来比较来确定.这十种矿物按其硬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并称之为十级摩氏硬度计.在野外鉴定矿物的硬度时通常是用小刀(硬度为 5.25~5.5)和指甲(硬度为2~2.5)进行.也可以用其它已知硬度的矿物相互刻划来鉴定.矿物除力学和光学性质外,还有其它物理特性:比重:常凭经验用手掂估矿物的轻重,将矿物的比重分为三级:轻(<2.5)、中等(2.5~4)、重(>4).绝大多数矿物具中等比重,只有比重特别轻或特别重时,才有鉴定意义.如方铅矿比重大,石墨比重小.弹性:指矿物受外力作用(弹性极限内)能发生弯曲形变,外力取消后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如云母.挠性:指矿物受外力作用能发生弯曲形变,但外力取消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如绿泥石.脆性:指矿物受外力后易破裂成碎块的性质,如方铅矿.磁性:指矿物可被磁场所吸引,甚至本身能吸引铁屑的性质.通常使用普通磁铁测试,能被磁铁吸引者称磁性矿物,如磁铁矿.绝大多数矿物都是非磁性矿物.除上述这些物理性质可作为鉴定矿物的标志外,还常用一些最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定矿物的成分,如用冷稀盐酸测试方解石可起化学反应,并产生许多气泡. 三、一些常见矿物的特征石墨(C) 常为鳞片状集合体,有时为块状或土状.颜色与条痕均为黑色,可污手.半金属光泽.有一组极好解理,易劈开成薄片.硬度1~2,指甲可刻划.有滑感.相对密度为2.2.黄铁矿(FeS2) 大多呈块状集合体,也有发育成立方体单晶者.立方体的晶面上常有平行的细条纹.颜色为浅黄铜色,条痕为绿黑色.金属光泽.硬度6~6.5.性脆,断口参差状.相对密度5.黄铜矿(CuFeS2) 常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颜色铜黄,条痕为绿黑色.金属光泽.硬度3~4,小刀能刻划.性脆,相对密度 4.1~4.3.黄铜矿以颜色较深且硬度小可与黄铁矿相区别.方铅矿(PbS) 单晶常为立方体,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颜色铅灰,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硬度2~3.有三组解理,沿解理面易破裂成立方体.相对密度7.4~7.6.闪锌矿(ZnS) 常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颜色自浅黄到棕黑色不等(因含Fe量增高而变深),条痕为白色到褐色.光泽自松脂光泽到半金属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3.5~4.解理好.相对密度3.9~4.1(随含铁量的增加而降低).) 常发育成单晶并形成晶簇,或成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纯净石英(SiO2的石英无色透明,称为水晶(crystal).石英因含杂质可呈各种色调.例如含Fe”呈紫色者,称为紫水晶;含有细小分散的气态或液态物质呈乳白色者,称为乳石英.石英晶面为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7.贝壳状断口.相对密度2.65.隐晶质的石英称为石髓(玉髓),常呈肾状、钟乳状及葡萄状等集合体.一般为浅灰色、淡黄色及乳白色,偶有红褐色及苹果绿色.微透明.具有多色环状条带的石髓称为玛瑙.赤铁矿(Fe203)常为致密块状、鳞片状、鲕状、豆状、肾状及土状集合体.显晶质的赤铁矿为铁黑色到钢灰色,隐晶质或肾状、鲕状者为暗红色,条痕呈樱红色.金属、半金属到土状光泽.不透明.硬度5~6,土状者硬度低.无解理.相对密度4.0~5.3.磁铁矿(Fe304) 常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也常见八面体单晶.颜色为铁黑色.条痕为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5.5~6.5.无解理.相对密度5.具强磁性.褐铁矿实际上不是一种矿物而是多种矿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含水的氢氧化铁(Fe203·nH2O),并含有泥质及二氧化硅等.褐至褐黄色,条痕黄褐色.常呈土块状、葡萄状,硬度不一.萤石(CaF2)常能形成块状、粒状集合体,或立方体及八面体单晶.颜色多样,有紫红、蓝、绿和无色等.透明.玻璃光泽.硬度4.解理好.易沿解理面破裂成八面体小块.相对密度3.18.方解石(CaCO3)常发育成单晶,或晶簇、粒状、块状、纤维状及钟乳状等集合体.纯净的方解石无色透明.因杂质渗人而常呈白、灰、黄、浅红(含Co、米n)、绿(含Cu)、蓝(含Cu)等色.玻璃光泽.硬度3.解理好.易沿解理面分裂成为菱面体.相对密度2.72.遇冷稀盐酸强烈起泡.白云石(Ca米g(CO3)2) 单晶为菱面体,通常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一般为白色,因含Fe常呈褐色.玻璃光泽.硬度3.5~4.解理好.相对密度2.86,含铁高者可达2.9~3.1.白云石以在冷稀盐酸中反应微弱,以及硬度稍大而与方解石相区别.孔雀石(Cu(C03)(OH)2) 常为钟乳状、块状集合体,或呈皮壳附于其它矿物表面.深绿或鲜绿色.条痕为淡绿色.晶面上为丝绢光泽或玻璃光泽.硬度 3.5~4.相对密度3.5~4.0.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孔雀石以其特有颜色而易与其他矿物相区别.硬石膏(CaSO4) 单晶体呈等轴状或厚板状.集合体常为块状及粒状.纯净者透明.无色或白色,常因含杂质而呈暗灰色.玻璃光泽.硬度3~3.5.解理好,沿解理面可破裂成长方形小块.相对密度2.9~3.0.石膏(CaSO4·2H20) 单晶体常为板状.集合体为块状、粒状及纤维状等.为无色或白色.有时透明.玻璃光泽,纤维状石膏为丝绢光泽.硬度 2.有极好解理,易沿解理面劈开成薄片.薄片具挠性.相对密度 2.30~2.37.石膏中透明而呈月白色反光者称透明石膏,纤维状者称纤维石膏,细粒状者称雪花石膏.磷灰石(Ca5(PO4)3(F,C1,OH)) 常为六方柱状之单晶,集合体为块状、粒状、肾状及结核状等.纯净磷灰石为无色或白色,但少见.一般呈黄绿色.可以出现蓝色、紫色及玫瑰红色等.玻璃光泽.硬度5.断口参差状.断面为油脂光泽.相对密度2.9~3.2.以结核状出现的磷灰石称磷质结核.用含钼酸铵的硝酸溶液滴在磷灰石上,有黄色沉淀(磷钼酸铵)析出,是鉴别磷灰石的重要方法.橄榄石((米g,Fe)2(SiO4))常为粒状集合体.浅黄绿到橄榄绿色,随含铁量增高而加深.玻璃光泽.硬度6~7.解理不好.相对密度 3.2~4.4,随含铁量增高而增大.石榴子石(X3Y2(SiO4)3) 化学式中的X代表二价阳离子ca2+、米g2+、米n2+、Fe2+等,Y 代表三价阳离子Al3+、Fe3+、Cr3+、等,阳离子为铁、铝者称为铁铝榴石,阳离子为钙、铝者,称为钙铝榴石.尽管它们的化学成分有某种变化,但其基本结构相同,特征近似.石榴子石常形成等轴状单晶体.集合体成粒状和块状.浅黄白、深褐到黑色(一般随含铁量增高而加深).玻璃光泽.硬度6~7.5.无解理.断口为贝壳状或参差状.相对密度4左右.红柱石(A12SiO 5) 单晶体呈柱状,横切面近于正方形,集合体呈放射状,俗称菊花石,常为灰白色及肉(A12SiO5)红色.玻璃光泽.硬度 6.5~7.5.有平行柱状方向的解理.相对密度3.13~3.16.蓝晶石(A12SiO 5)单晶体常呈长板状或刀片状.常为蓝灰色.玻璃光泽,解理面上有珍珠光泽.有平行长轴方向的解理.硬度 5.5~7.平行伸长方向的硬度小,垂直伸长方向的硬度大.相对密度3.53一3.65.夕线石(A12SiO 5) 通常为针状及纤维状集合体.常为灰白色.玻璃光泽.硬度7.有平行伸长方向的解理.相对密度3.38一3.49.普通辉石(Ca,米g,Fe,Al)2(Si,Al)206 单晶体为短柱状,横切面呈近正八边形,集合体为粒状.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 5.5~6.0.有平行柱状方向的两组解理,其交角为87o.相对密度3.2~3.4.普通角闪石((Ca,Na)2一3(米g,Fe,Al)5(Si 6(Si,Al)2O 22)(OH,F)2)单晶体较常见,为长柱状.横切面呈六边形,经常以针状形式出现,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6.有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交角为56o.相对密度3.02~3.45,随着含Fe 量增加而加大.滑石(米g 3(Si 4010)(OH)2)单晶体为片状,通常为鳞片状、放射状、纤维状、块状等集合体.无色或白色.解理面上为珍珠光泽.硬度 1.平行片状方向有极完全解理.有滑感.薄片具挠性.相对密度2.58~2.55.高岭石(A14(Si410)(OH)3) 一般为土状或块状集合体.白色,常因含杂质而呈其它色调.土状者光泽暗淡,块状者具蜡状光泽.硬度2.相对密度2.61~2.68.具可塑性.白云母(KA12(AlSi310)(OH,F)2)单晶体为短柱状及板状,横切面常为六边形.集合体为鳞片状,其中晶体细微者称为绢云母.簿片为无色透明.具珍珠光泽.硬度 2.5~3.有平行片状方向的极好解理,易撕成薄片.具弹性.相对密度 2.77~2.88.黑云母(K(米g,Fe3(AlSi310)(OH,F)2) 单晶体为短柱状、板状,横切面常为六边形,集合体为鳞片状.棕褐色或黑色,随含铁量增高而变暗.其它光学与力学性质同白云母相似.相对密度2.7~3.3.长石长石是硅酸盐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矿物,约占地壳重量的50%.长石包括三个基本类型:钾长石(K(AlSi308)) (代号Or)钠长石(Na(AlSi308)) (代号Ab)钙长石(Ca(AlSi208)) (代号An)钾长石与钠长石因其中含有碱质元素Na与K,故常称碱性长石.钠长石与钙长石常按不同比例混溶在一起,组成类质同像系列:钠长石Ab l00~90 An 0~10更长石Ab 90~70 An l0~30中长石Ab 70~50 An 30~50拉长石Ab 50~30 An 50~70培长石Ab 30~10 An 70~90钙长石Ab l0~0 An 90~100这六种长石成分上连续过渡,总体称斜长石.其中钠长石与更长石称为酸性斜长石;拉长石、培长石及钙长石称为基性斜长石(此处酸性、基性为地质上的,非化学上的意义).斜长石有许多共同特征.如单晶体为板状或板条状.常为白色或灰白色.玻璃光泽.硬度6~6.52.有两组解理,彼此近正交,相对密度 2.61~2.75,随钙长石成分增大而变大.钾长石包含正长石、钾微斜长石、透长石及冰长石等变种,其成分无变化,仅结构略有差别.其中常见的是正长石.单晶体常为柱状或板柱状.常为肉红色,有时具有较浅的色调.玻璃光泽.硬度 6.有两组方向相互垂直的解理.相对密度2.4~2.57.第五节常见变质岩的认识目的: 1 通过对变质岩特征的认识加深对变质作用的理解2.学会认识几种常见的变质岩一、变质岩的矿物成分与原岩(变质前的岩石,可以是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有继承关系,同时又能形成一些特有的变质矿物.(1)岩浆岩中的主要矿物(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等)往往也是变质岩中的主要矿物,但含量不同,如:石英在岩浆岩中一般不超过30~40%,变质岩有时>90%(如石英岩).(2)沉积岩的主要矿物除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等以外,其它(如盐类矿物、粘土矿物)只能在浅变质时以残余矿物出现.(3)变质岩中所特有,只有在变质岩中才大量出现的矿物:低级变质矿物:绢云母、绿泥石、蛇纹石、红柱石、滑石等;中级变质矿物:云母、硬绿泥石、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蓝晶石;中—高级变质矿物:石榴石、透辉石、斜长石;高级变质矿物:矽线石、紫苏辉石等.二、变质岩的结构1.变余结构:浅变质岩中常见的结构,它仍保留了原岩的结构,如变余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砾(砂)状结构、变余泥质结构、变余伍状结构等.2.变晶结构:在变质过程中经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它与岩浆岩的晶质结构虽有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与岩浆岩晶质结构的主要区别表现在:(1)前者晶粒一般为全晶质(2)晶粒一般显它形或半自形自形(3)各种矿物无明显生成先后顺序(4)常见矿物的定向排列或粒状矿物的拉长现象粒状(花岗)变晶结构:由粒状矿物(长石、石英或方解石等)所组成,变矿物颗粒大小相近,似花岗岩结构.鳞片变晶结构:主要由云母、绿泥石、滑石等片状矿物组成.如与粒状矿物混合产出,可称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纤维变晶结构:主要由阳起石、透闪石、夕线石等纤维状、长柱状矿物组成;当它们与粒状矿物相组合时,称纤维粒状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变质过程中由于结晶能力的差异,形成颗粒较大,自形程度较高的变斑晶,如石榴子石、红柱石、,蓝晶石等.其基质的结构各异,从变余结构到粒状变晶结构等.3.交代结构:在交代作用过程中形成,主要分布于高级变质岩和混合岩中.一级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4.压碎结构:岩石在低温下受定向压力作用发生破碎而形成,是动力变质岩。

举例说明常见的矿物岩石及其特征鉴定(四川农业大学)

举例说明常见的矿物岩石及其特征鉴定(四川农业大学)

地学基础作业举例说明常见矿物和常见岩石,并说明其主要特征。

姓名殷孟珂专业地理信息科学学号 201807659指导老师陈远学提交时间2020.03.25班级:地学基础常见矿物肉眼鉴定特征表工业,尖端技术;磨料等。

胶,香料,药品,用于陶瓷,橡胶,可做橡胶,塑料,美者可做装饰品。

用作陶瓷,玻璃,料;冶金溶剂等,六、几种常见相似岩石的区别(一)斑状花岗岩和花岗板岩的区别斑状花岗岩:是分布于侵入体内部或呈大岩体产出的具有斑状结构的深成岩,斑晶主要为钾长石(此外尚有斜长石),它常不是从岩浆中析出的,而是富含钾、铝的碱质溶液交代基质中的矿物或基质中钾长石集中重结晶而成,或是富含钾的碱溶液,沿微裂隙渗透并溶解了基质而生成的变斑晶,其形成晚于基质,基质多为中粒或粗粒结构。

花岗斑岩:属一种浅成岩,多分布于岩体边缘或呈小结株、岩脉产出的斑岩体。

斑晶除钾长石外,常有双锥石英,斑晶是最早从岩浆中析出的产物,基质为细粒甚至出现微粒隐晶质结构。

(二)片麻状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区别片麻状花岗岩:是指具有片麻状构造的花岗岩,是花岗岩岩体经动力变质作用挤压而成,多分布于岩体边缘部位,分布上具有局限性。

花岗片麻岩:是具有花岗岩成分的片麻岩,是一种区域变质的产物(原盐可为沉积岩,也可是火成岩),分布面积往往很大。

二者区分时,其形态、产状很关键。

(三)煌斑岩和辉绿岩的区别:二者均属基性脉岩,它们的区别主要在结构上。

煌斑岩:具有特征的煌斑结构,即暗色矿物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具有全自形斑状(或粒状)结构。

暗色矿物较多,在40%以上。

辉绿岩,具有辉绿结构,即斜长石板条状晶体组成的三角形空隙中,充填有他形粒状辉石,基性斜长石较多,且基性斜长石(斑晶)常不稳定,蚀变成辉绿色或黄绿色的方解石、绿帘石和钠长石集合体。

四、几种常见相似岩石的区别方法(一)石灰岩与白云岩1、石灰岩颜色多呈深灰、蓝灰、黑色、灰色(因为灰岩中常含有碎屑和粘土质混入物,铁的化合物及有机之故)。

岩石矿物鉴别

岩石矿物鉴别
2、钾长石 钾长石包括正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透长石等。产于侵入岩中的主要是正长石和微斜长石,在浅成岩和喷出岩中可以是透长石。条纹长石是正长石或微斜长石与钠长石交生的产物,其中正长石或微斜长石多于钠长石。颜色是鉴别钾长石的一个重要标志。钾长石通常是肉红色的,但也有呈紫红色、白色、灰白色,甚至灰黑色。钾长石在风化过程中颜色会发生改变,肉红色可变成灰白色,灰白色也可变为肉红色。而且酸性斜长石也常呈肉红色。因此,颜色不能作为钾长石鉴定时的特征性标志。产于深成岩中的钾长石、微斜长石常呈它形粒状晶体。当钾长石在斑状、似斑状岩石中构成斑晶时,常呈板状、板柱状自形的晶体。野外鉴定长石时要特别注意双晶的观察。当旋转标本,发现长石解理面上出现一半反光,一半不反光时,此即为卡斯巴双晶;当出现相间反光时即为聚片双晶。钾长石常具卡斯巴双晶,而斜长石常具聚片双晶。这才是区别钾长石和斜长石最重要的标志。如果在大的钾长石晶体上,见有根须状的细脉,而且细脉的颜色又较浅,则为条纹长石。钾长石风化时,常生成白色的土状高岭石。
7、黑云母 黑云母主要出现在酸性的岩石中,新鲜的黑云母呈黑色或黑褐色,风化后褪色,常呈金黄色,解理极完全,常呈片状,在手标本中常可见到与晶体大小一致的平整的反光面,并可见珍珠光泽,硬度小于小刀。根据以上特征,不难将它与普通角闪石、辉石相区分。
8、霞石 霞石仅出现在SiO2不饱和的碱性岩中。侵入岩中的霞石因结晶常呈它形粒状,颜色为肉红色或灰白色,解理不完全,常具油脂光泽,易与石英混淆。与石英的区别是,石英一般呈烟灰色,在风化面上呈凸起状,而霞石一般呈肉红色,抗风化能力弱,常有风化产物存在。另外石英一般与富钾的碱性长石、酸性斜长石、黑云母共生,而霞石常与富钠的碱性长石(如歪长石)、碱性辉石共生。根据解理不发育、油脂光泽,可与正长石区分。

岩石野外鉴别

岩石野外鉴别

岩石野外鉴别主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一、岩浆岩类共同组成岩浆岩的矿物虽然很多,但常用的只有二十几种,称作造岩矿物,而最常用的造岩矿物就更太少了,主要存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

前四种不含铁镁低,表示铁镁矿物,矿物颜色较深,又称暗色矿物;后三种含硅、铝低,表示硅铝矿物,所含色元素太少,矿物颜色较厚,又称浅色矿物。

这几种造岩矿物相对于岩浆岩分类命名存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的肉眼鉴别特征及方法如下:1、橄榄石(fe,mg)2sio4它的发生往往则表示岩石中sio2的含量处在不饱和,常原产在逊于基性岩和部分基性岩中,与辉石或基性斜长石共生。

常用的橄榄石就是含有镁的,故颜色通常较厚为橄榄绿色,但少数含铁多时可以适合黑色。

透明化至半透明,玻璃光泽,圆形粒状,常用存有贝壳状断口。

次生变化常用,在燃烧岩中往往变为红棕色片状伊丁石,有时还留存橄榄石的外形――假象。

而在侵入岩中则变为为黄绿色至黑色(由于划出细粒磁铁矿之故)球状蛇纹石,或由叶蛇纹石集合体共同组成橄榄石假象。

它在标本上由于光线的反射而具有“闪光面”,这种现象在逊于基性岩中也就是一种常用的现象。

2、辉石和角闪石这两类矿物性质上很相近,故常混为一谈,因此在这里一起描述。

它们都就是暗色柱状晶体,与橄榄石在颜色、晶形、节理和次生变化等方面相同。

前者颜色通常比较浅,呈圆形柱状晶体,存有两组霰石(110)和(110)发育。

辉石和角闪石的一般鉴别特征可归纳成下表:矿物颜色晶形辉石黑色、棕色、暗绿色长柱状、粒状,其断面八边形或近方形霰石交角(110)∧(110)=90o,断口往往呈圆形阶梯状光泽玻璃光泽至半金属光泽共生矿物常与基性斜长石和橄榄石共生产状角闪石黑色至绿黑色短柱状、其断面为六边形或菱形≈60o,呈圆形菱形玻璃光泽至丝绢光泽常与中性斜长石和黑云母共生产于逊于基性、基性岩及部分中性岩中中性及中酸性岩中在岩浆岩中常用的普通辉石和普通角闪石,常常颜色均为深灰黑色至黑色,光泽亦很相近,这时形状和断面就比较关键,对标本必须特别注意其断面交角,辉石将近直角,而角闪石近似于菱形,常常必须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

三大类岩石肉眼区分方法要点

三大类岩石肉眼区分方法要点

第一节侵入岩的肉眼鉴定1.岩类的确定肉眼鉴定侵入岩的岩类,可以根据其矿物成分和颜色来进行。

(1) 主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组成侵入岩的矿物,主要有碱性长石、斜长石、钠长石、似长石(霞石、白榴石、方钠石等)、辉石、角闪石、橄榄石、黑云母、石英等。

1) 石英:岩石中有石英出现,通常表明SiO2过饱和,石英是酸性岩类的主要矿物。

石英在岩石中多呈烟灰色,不规则的粒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玻璃光泽。

因此易于灰白色的斜长石区别。

但当长石等矿物的解理不发育时,可用肉眼观察长石的双晶来区别。

鉴定岩石是否含石英时,最好将标本用水湿后观察。

这样,在同其他浅色矿物区别时效果会好一些。

2) 碱性长石:主要为正长石、微长石,在浅成侵入岩中可见透长石。

这些长石,从化学成分上说,统称为钾长石。

钾长石经常是肉红色、褐黄色、灰紫色、灰白色等。

以肉红色的钾长石最为常见。

但钾长石也有灰白色的,斜长石也有浅红色、蔷薇红色或肉红色的。

在鉴定两类长石时,颜色只能作为辅助条件,须考虑其他特征。

产于花岗岩中的正长石、微斜长石,常为他形粒状晶体,呈斑晶时可为自形晶。

正长石的卡式双晶常见(将长石的晶面或解理面迎光转动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就可以看见以一条直线或折线为界,两边反光强度不一,即为卡式双晶)。

产于正长岩、霞石正长岩中的正长石,其颜色有时呈肉红色,有时呈灰色。

富钠斜长石在钾长石中呈条纹交生状态,成为条纹长石。

如果是钾长石在斜长石中成条纹交生状态,则成为反条纹长石。

粗大的条纹在手标本上可以观察到,如在钾长石的晶面或解理面上,可以见到一些大致沿一定方向的须根状细脉,其颜色多半比主题要浅,这些细脉就是条纹结构。

3) 斜长石:斜长石广泛产于各种侵入岩中,多呈暗灰色-白色,有时也有肉红色或褐灰色。

玻璃光泽,风华和蚀变后呈土状光泽,两组解理(即(001)与(010)解理)完全。

聚片双晶为重要鉴定特征,其观察方法如下:将标本来回转动,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晶面或解理面上的反光情况,当看到互相平行的明暗相间的线段时,就是聚片双晶纹。

常见岩石矿物的鉴别方法

常见岩石矿物的鉴别方法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部
2005年7月
17
第一部分
物理性质
矿物学简介
硬 比 解 断 颜 条 透 光 发 折 其
明 光 光
度: 重: 理: 口: 色: 痕: 度: 泽: 性: 性: 他:
2.5-3 8.4-8.95g/cm3 无解理 断口呈贝壳状 铜红色,表面常因氧化而出现棕黑色被膜 铜红色 不透明 金属光泽 无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部
2005年7月
25
第一部分
物理性质
矿物学简介
硬 比 解 断 颜 条 透 光 发 折 其
明 光 光
度: 重: 理: 口: 色: 痕: 度: 泽: 性: 性: 他:
2-2.5 8.05g/cm3 平行{1010}解理完全
颜色为典型的棕红色或猩红色 猩红色 不透明 金刚光泽 无 具有旋旋光性
鉴定特征: 磁黄铁矿可以从它的暗黑铜黄色的颜色,块状和具有磁性 当中予以鉴定; 成因产状: 分布于各种类型的内生矿床中;在基性岩体内的铜钼硫化物 岩浆床中,它是主要矿物成因之一,与其共生的矿物有镍黄铁矿褐黄铜 矿;在接触交代矿床中,有时形成巨大的聚集,与其共生的矿物有黄铜 矿、黄铁矿、磁铁矿、毒砂等;在氧化带,它极易分解转变为褐铁矿
2005年7月
21
第一部分
物理性质
矿物学简介
硬 度: 比 重: 解 理: 断 口: 颜 色: 条 痕: 透 明 度: 光 泽: 发 光 性: 折 光 性: 其 他: 冰点为-40°C
液体 14.26g/cm3 无
锡白色 锡白色 不透明 金属光泽
液态矿物烧之可完全挥发成汞蒸气,气态点为350°C,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部

七大造岩矿物鉴别及特征

七大造岩矿物鉴别及特征

常见造岩矿物的薄片鉴定造岩矿物按其色率可以分为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本章学习和鉴定的矿物主要有七大类。

暗色矿物包括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和云母类;浅色矿物包括石英类、长石类、和碳酸盐类。

学习重点是了解并掌握七大类矿物的一般特征和常见变种的鉴定特征。

难点是相似矿物的区别。

一、橄榄石类橄榄石化学通式:R2[SiO4],R=Mg,Fe,Ca,Mn等。

橄榄石分类:可分为三个系列。

(1)镁橄榄石-铁橄榄石系列。

(2)锰橄榄石-铁橄榄石系列。

(3)钙铁橄榄石-钙镁橄榄石系列。

橄榄石(Olivine)(Mg,Fe)2[SiO4]【晶体结构】斜方晶系;【形态】晶体呈柱状或厚板状。

但完好晶形者少见,一般呈不规则它形晶粒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镁橄榄石为白色,淡黄色或淡绿色,随成分中Fe2+含量的增高颜色加深而成深黄色至墨绿色或黑色,一般的橄榄石为橄榄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解理中等;常见贝壳状断口。

硬度6.5~7。

橄榄石(贵橄榄石)主要光学特征:多为粒状、无色、正高突起、解理不发育、裂开发育,最高干涉色二级末到三级初,平行消光、二轴晶、 (±)2V角近90°。

为超基性岩、基性岩的常见矿物。

新鲜者呈柱状晶体,鲜艳的橄榄绿色或黄绿色,玻璃光泽,不规则断口或贝壳状断口。

常见的蚀变为蛇纹石化、滑石化、碳酸盐化。

二、辉石类辉石化学通式:R2[Si2O6],R=Mg、Fe、Al、Ca、Na等。

辉石分类:按其结晶特点可以分为两类。

(1)斜方辉石亚族(紫苏辉石、顽火辉石等)(2)单斜辉石亚族(普通辉石、透辉石、霓辉石等)。

普通辉石(Augite)Ca(Mg,Fe2+,Fe3+,Ti,Al)[(Si,Al)2O6]【晶体结构】单斜晶系;【形态】短柱状晶体。

横断面呈正八边形。

普通辉石亦呈粒状。

简单双晶和聚片双晶较常见。

【物理性质】灰褐、褐、绿黑色;条痕无色至浅褐色。

解理完全,夹角87°;具裂开。

硬度5.5~6。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主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鉴定特征1.石英,quartz X&”,”&Y硅的氧化,物矿物成分为SiO2。

石英晶体常呈带尖顶的六方柱状,柱面上有横纹。

通常呈晶族或粒状、块状集合体。

纯净的石英无色透明,但大多因含微量色素离子或细分散色裹体而呈各种颜色,并使透明度降低。

玻璃光泽,断口常呈油脂光泽。

硬度7,比重2.65。

无解理,贝壳断口。

具强压电性及热电性。

石英因粒度、颜色、包裹体等的不同而有许多变种:显晶质的有无色透明的水晶、紫色的紫水晶(俗称紫晶)、烟黄,烟褐至近于黑色的茶晶、烟晶或墨晶;浅黄色、透明的黄水晶;玫瑰红色的蔷薇石英(俗称芙蓉石);乳白色的乳石英。

因含赤铁矿或云母等鳞片状包裹体而呈斑点状闪光的砂金石。

隐晶质变种有:纤维状微晶组成的石髓(玉髓);胶体成因的玛瑙;由石英交代纤维状的石棉而成的虎睛石等。

隐晶质变种由粒状微晶组成,常含其他矿物的混入物,不透明,主要有燧石,灰至黑色(俗称火石)。

碧玉,因含氧化铁杂质而呈暗红色或绿黄、青绿等色。

石英是最重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均有广泛分布。

大的石英晶体主要产于伟晶岩晶洞中;块状的常产于热液矿脉中;粒状石英是花岗岩、片麻岩和砂岩等许多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

2.长石、feldspar长石是架状基形硅酸岩类矿物,包括三个基本类型:钾长石、钠长石和钙长石。

钾长石中最常见的是正长石;以不同比例的钠长石和钙长石混熔而成的一系列矿物都称斜长石。

[1]正长石,rthoclase正长石的化学成分是KAlSi3O8,晶体属单斜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

单体为短柱状或厚板状晶体,集合体为致密块状。

肉红或浅黄、浅黄白色,玻璃光泽,解理面珍珠光泽,半透明。

两组解理(一组完全、一组中等)相交成90°,硬度6,比重2.56-2.58。

900℃以上生成的无色透明长石称透长石。

正长石广泛分布于酸性和碱性成分的岩浆岩、火山碎屑岩中,在钾长片麻岩和花岗混合岩以及长石砂岩和硬砂岩中也有分布。

石头岩石矿物矿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石头岩石矿物矿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石灰岩
砂岩
页岩
沉积岩的特征
沉积岩的物质成分
在化学成分上,沉积岩中Fe2O3多于FeO,K2O 多于Na2O,岩浆岩则与 此相反。
矿物特征: (1)常见矿物: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粘土矿物、白云石、
石膏、硬石膏等(适应常T、常P的环境)。 (2)几乎没有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适应高温高压环境)
金属矿一般用百分比法表示,如品位5%的铜矿 石,表示每百吨中含铜5吨。贵金属常用克/吨法表示, 如品位5克/吨的金矿石,表示每吨中含金5克。
总结
化学元素是组成矿物的物质基础;矿物是组成岩 石和矿石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物可以用其晶体化学式表达,岩石、矿石只能 用主要组分的矿物化学式表达;
矿物是从离子、原子等微观结构来研究,岩石是 从结构、构造方面研究。
矿物的光学性质
矿物的光泽 (1)矿物的光泽就是光线照射到矿物表面上,矿物表面反射光的能力。 (2)按照矿物表明反光的强度,由强到弱可以把光泽分为三级: 金属光泽:反光很强,如金、银、自然铜、方铅矿、磁铁矿等的反光 。 半金属光泽:反光较强,较金属光泽稍弱,如辰砂、黑钨矿。 非金属光泽:反光较弱,如金刚光泽、玻璃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
岩浆岩
又称“火成岩”,是岩浆在内力作用的影响下由地壳 深处的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并经过冷凝结晶而成,占地壳 总重量的65%,如橄榄岩、玄武岩、辉长岩等。
橄榄岩
玄武岩
辉长岩
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1.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质结构岩石。 2.岩浆岩中有特有矿物,如霞石、白榴石等:也有着特有的
矿物的特征
1. 矿物系地球、月球及其他天体中天然形成的产物。 2. 矿物具有一定的成分、结构、形态和性质,借此可鉴别矿

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

常见矿物、岩石鉴定特征

重要矿物简述目前已发现的矿物大约有3000种,随着现代研究手段的改进,逐年不断有新矿物发现,近年平均每年发现约四五十种。

1949年以来我国发现并得到确认的新矿物约40种。

矿物分类的方法很多,当前常用的是根据矿物的化学成分类型分为5大类: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卤化物、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矿物、含氧盐矿物。

根据阴离子或络阴离子还可把大类再分为若干类,如含氧盐大类可以分为硅酸盐矿物、碳酸盐矿物、硫酸盐矿物、钨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以及钼酸盐矿物、砷酸盐矿物、硼酸盐矿物等类。

在众多矿物名称中,有一部分是以人名和地名来命名的,如高岭石是因江西省高岭而命名,全世界都叫这个名字;有一部分是根据化学成分、形态、物理性质命名的,如方解石是因沿解理极易碎成菱形方块而命名;赤铁矿、黄铁矿是根据其颜色和主要成分而命名;重晶石是根据其比重较大而命名,等等。

在中文矿物名称中,有一部分是源于我国传统名称,如石英、石膏、辰砂等,但大部分是由外文翻译成中国名称。

具有金属光泽或可提炼金属的矿物多称为某某矿,如方铅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具非金属光泽的矿物多称为某某石,如方解石、长石、萤石等。

下面简单介绍重要的有用矿物、造岩矿物(即组成岩石的重要矿物)以及我国某些特别丰富的矿物,共约40种。

一、自然元素矿物这类矿物较少,其中包括人们所熟知的矿物,如金、铂、自然铜、硫黄、金刚石等。

这里只介绍石墨和金刚石。

1.石墨C 通常为鳞片状、片状或块状集合体。

铁黑色或钢灰色,条痕黑灰色,晶体良好者具强金属光泽,块状体光泽暗淡,不透明。

有一组极完全解理,硬度1—2,薄片具挠性。

比重2.09—2.23。

具滑腻感,高度导电性,耐高温(熔点高)。

化学性稳定,不溶于酸。

鉴定特征:钢灰色,染手染纸,滑腻感。

石墨多在高温低压条件下的还原作用中形成,见于变质岩中;一部分由煤炭变质而成;石墨也常见于陨石中。

石墨可制坩埚、电极、铅笔、防锈涂料、熔铸模型以及在原子能工业中用作减速剂。

岩石矿物分类与鉴别特征

岩石矿物分类与鉴别特征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概述:岩石(rock)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者岩屑组成的集合体。

按照岩石的成因,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沉积岩:是由各种外力地质作力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按成因又可分为四大类:表2-1 沉积岩分类简表砾状结构>2mm、砂状结构2~0.05mm、粉砂状结构0.05~0.005mm 、粒径>100mm 粒径2~100mm 粒径65%强烈过饱和游离石英>20%造岩元素含量的变化:Fe Mg Cu → Fe Mg Cu Al → Fe Ca Al Na → Ca Na K Al + SiO2岩石颜色的变化:深(绿黑)→暗(绿灰)→中色(灰色)→浅色(肉红、灰白)。

矿物组合变化、橄榄石、辉石(无石英)辉石、富钙斜长石、角闪石(基本无石英) 钙钠中等的斜长石、角闪石(少石英、黑云母) 富钠斜长石、正长石,石英大量出现。

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是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等)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副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的分布及产状岩石类型主要分布位置重量百分比地表分布面积产出状态陆地海洋沉积岩地表或近地表 5% 75% 少量层状岩浆岩地下深处 89% 25% 占大多数块状或脉状变质岩构造运动剧烈地带或岩体周围 6% 几乎没有介于二者之间第一节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目的:1、学会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2、加深对地壳的物质组成的认识。

一、矿物的形态矿物的形态有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之分。

(一)单体形态由于矿物具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具一定外形的几何多面体,称为晶体(crystal)。

完好晶体的自然表面称晶面(crystal face),它相当于结晶格架上质点较密集或联结力较强的网面。

七大造岩矿物鉴别及特征

七大造岩矿物鉴别及特征

七大造岩矿物鉴别及特征造岩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矿物组成,根据化学成分和结晶形态的不同,可以将造岩矿物分为七类,分别是石英、长石、云母、斜长石、角闪石、绿帘石和黑云母。

以下将从它们的鉴别及特征方面进行介绍。

1. 石英(Quartz)石英是一种二氧化硅的硬石质矿物,具有坚硬的质地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

在自然界中很常见,可以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各种岩石中,如石英岩、花岗岩、变质岩等。

石英的最大特征是它的六方晶系结构,以及它的高硬度。

其次,石英水晶的光泽和透明度也被认为是其重要特征。

2. 长石(Feldspar)长石是一种属于硅酸盐的矿物,晶体呈三角锥形或板状。

长石在市场上的使用非常广泛,因为它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长石主要的特征是其包含钠、钾、钙和铝等元素,这些元素决定了它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与其他矿物的反应。

通过对长石的区分和鉴定,可以推断出岩石的成因和变质程度。

3. 云母(Mica)云母是一种属于硅酸盐的矿物,主要存在于页岩和变质岩中。

云母既有板状和流动性质,由于其层间水分子的存在,具有良好的易剥和柔软性,并且有良好的绝缘性,所以具有很广泛的使用价值。

云母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泛银光的折射率,并且可以切割成极薄的片状,也可以形成顶晶状体,这些特征在鉴别时很重要。

4. 斜长石(Pyroxene)斜长石是一种属于硅酸盐的矿物,主要存在于初始岩浆和变质岩中。

斜长石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而且易于处理和加工成形。

鉴别斜长石的主要特征是其晶体形态,通常表现为棱锥状和八面体状。

5. 角闪石(Amphibole)角闪石是一种属于硅酸盐的矿物,相对于其它矿物来说更加复杂。

角闪石具有高度的晶体形态多样性,可以表现出棱柱状、六面体状、针状等不同的形态,这些形态在它们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东北亚地区的一些地区的火成岩就广泛存在角闪石,因此在火成岩中观察到角闪石则是常见的。

7. 黑云母(Biotite)黑云母是一种属于硅酸盐的矿物,主要存在于变质岩、岩浆岩和火山岩中。

矿物区别及岩石鉴定,希望对你有用

矿物区别及岩石鉴定,希望对你有用

矿物区别及岩石鉴定,希望对你有用黄铜比黄铁矿颜色更“黄”更深,手感稍重,硬度低(找块石头划一下);斜长石有两组解理,石英没有,透明度低;石英常单晶,长石有多晶;方解石解理好,解理面为菱面体,加点盐酸强烈起泡,因为它就是碳酸钙;辉石单晶体短柱状,横切面近正八边形,角闪石是菱形;辉石颜色比角闪石更深;有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交角为56,角闪石交角124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脉岩:煌斑岩、细晶岩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

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

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全晶质显晶质粗粒:>5mm;中粒:1~5mm;细粒:<lmm; 描述总体矿物及各不同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在岩石中的含量不等粒:描述最大、最小及中间大小颗粒的大小及含量似斑状结构:大的为斑晶,小的为基质。

描述斑晶基质的相对含量,成分、形状,大小隐晶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半晶质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晶质):描述斑晶成分、形状、颗较大小及含量;基质部分的含量,颜色、断口特点玻璃质描述颜色、断口特点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

岩石与矿物

岩石与矿物

辉绿岩开放分类:岩浆岩、侵入岩、基性岩、辉绿岩、铸石粉辉绿岩(diabase)一种基性浅成侵入岩。

深灰、灰黑色。

主要由辉石和基性长石(与辉长岩成分相当的浅成岩类)组成,含少量橄榄石、黑云母、石英、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等。

基性斜长石常蚀变为钠长石、黝帘石、绿帘石和高岭石;辉石常蚀变为绿泥石、角闪石和碳酸盐类矿物。

因绿泥石的颜色而整体常呈灰绿色。

辉绿岩跟辉长岩的成分差不多,但它形成得比较浅,不像辉长岩那样深。

根据含有的不同成分,有多种。

如含石英多的叫作石英辉绿岩;含沸石、正长石等的,称碱性辉绿岩等。

辉绿岩是上等建筑材料。

辉绿岩为深源玄武质岩浆向地壳浅部侵入结晶形成,常呈岩脉、岩墙、岩床或充填于玄武岩火山口中的岩株状产出。

按次要矿物的不同,可分为橄榄辉绿岩、石英辉绿岩等。

可做建筑石材或工艺石料,是铸石原料。

质地均匀、无裂纹者可做石材原料,细粒者尤佳。

如贵州的“罗甸绿”、浙江临海的“孔雀绿”、河南的“五龙青”、“菊花青”均属此类矿床。

石英二长岩开放分类:岩石、地质学、岩浆岩、侵入岩、酸性岩浆岩化学成分介于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之间的一种岩石,是二者的过渡类型。

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同属酸性岩,且主要矿物同为石英和长石类矿物,但二者略有差别:花岗闪长岩酸度比花岗岩略低。

花岗岩中,长石类矿物钾长石多于斜长石;花岗闪长岩则斜长石(酸性斜长石)多于钾长石。

如果一块此类岩石中钾长石和斜长石比例略等,则称为石英二长岩。

斑状花岗闪长岩开放分类:岩石、地质学、岩浆岩、侵入岩、深成岩具有似斑状结构的花岗闪长岩称为斑状花岗闪长岩。

有时也称“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不同于具有斑状结构的浅成岩--花岗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属深成岩,常具有似斑状结构。

斑状花岗闪长岩中,斑晶多为斜长石为主。

捕虏体开放分类:岩石、地质学、岩浆、侵入岩、侵入作用地质学名词。

在岩浆侵入作用过程中,由于侵入作用的强大力量,经常使围岩碎块落入岩浆中,称为捕虏体。

岩株开放分类:地质学、岩浆岩、侵入岩、深成岩、岩体深成侵入岩的一类,是按出露情况划分的,与岩基相对。

岩石与矿物的鉴别与分类

岩石与矿物的鉴别与分类

岩石与矿物的鉴别与分类鉴别与分类岩石与矿物岩石和矿物是地球地壳中常见的组成部分。

准确地鉴别和分类岩石和矿物对地质学、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岩石和矿物的鉴别与分类方法。

鉴别矿物的方法:1. 物理特性鉴别法:-颜色:观察矿物的颜色变化,但并非所有矿物的颜色都是明显的判别特征。

-硬度:使用莫氏硬度尺来测量矿物的硬度,硬度越大,矿物越不容易被划伤。

-光泽:观察矿物的外表光泽,如金属光泽、玻璃光泽、半金属光泽等。

-透明度: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如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

-断口:观察矿物的断口形态,如贝壳状、贝壳状断口、参差不齐的断口等。

2. 化学性质鉴别法:使用化学反应对矿物进行鉴别。

例如,加入酸液或其他试剂检验矿物反应,根据反应的结果可以判断出矿物的成分。

3. 结构特征鉴别法:观察矿物的晶体形态和结构,如结晶外貌、晶体系统、晶体面、晶体形状等。

分类岩石的方法:1. 成因分类法:根据岩石形成的过程将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火成岩是由地壳内部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如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由风化、侵蚀作用和沉积过程形成的,如砂岩、泥岩等;变质岩是由于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岩石结构和矿物发生改变,如片麻岩、云母片岩等。

2. 岩石组成分类法:根据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将岩石分为石英岩、长石岩、辉石岩等。

3. 岩石颗粒分类法:根据岩石中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组合进行分类,如细粒岩、碎屑岩等。

鉴别与分类岩石和矿物对于了解地壳结构、矿产资源勘查和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鉴别和分类,可以有效地研究岩石和矿物的成因与形态,进而推断地质过程和资源分布规律。

此外,鉴别和分类还有助于判断矿石的品质和潜在经济价值,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鉴别和分类岩石与矿物是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基础工作。

通过运用物理特性鉴别法、化学性质鉴别法和结构特征鉴别法,可以准确地识别不同的矿物。

以成因分类法、岩石组成分类法和岩石颗粒分类法等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有助于深入了解地质过程和岩石形成机制。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详细]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详细]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概述:岩石(rock)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者岩屑组成的集合体.按照岩石的成因,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是由各种外力地质作力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按成因又可分为四大类:表2-1 沉积岩分类简表砾状结构>2米米、砂状结构2~0.05米米、粉砂状结构0.05~0.005米米、粒径>100米米粒径2~100米米粒径65%强烈过饱和游离石英>20% 造岩元素含量的变化:Fe 米g Cu → Fe 米g Cu Al → Fe Ca Al Na → Ca Na K Al + SiO2岩石颜色的变化:深(绿黑)→暗(绿灰)→中色(灰色)→浅色(肉红、灰白).矿物组合变化、橄榄石、辉石(无石英)辉石、富钙斜长石、角闪石(基本无石英) 钙钠中等的斜长石、角闪石(少石英、黑云母) 富钠斜长石、正长石,石英大量出现 .变质岩(米eta米orphic rock)是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等)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 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副变质岩.三大类岩石的分布及产状岩石类型主要分布位置重量百分比地表分布面积产出状态陆地海洋沉积岩地表或近地表 5% 75% 少量层状岩浆岩地下深处 89% 25% 占大多数块状或脉状变质岩构造运动剧烈地带或岩体周围 6% 几乎没有介于二者之间第一节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目的:1、学会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2、加深对地壳的物质组成的认识.一、矿物的形态矿物的形态有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之分.(一)单体形态由于矿物具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具一定外形的几何多面体,称为晶体(crystal).完好晶体的自然表面称晶面(crystal face),它相当于结晶格架上质点较密集或联结力较强的网面.晶体的形态称为晶形(crystal for米).各种矿物都有其独特的晶形,它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矿物的晶形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矿物单体晶形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向延长型呈柱状或针状,如石英、辉锑矿、角闪石等;二向延长型呈片状或板状,如石膏和云母等;三向等长型呈粒状,如黄铁矿等.矿物的晶体大小与生长环境有关,在适宜条件下某些晶体可生长成巨大的个体,例如,曾发现巨大的白云母晶体,其晶面可达7米2,但有些矿物的晶体极小,如高岭石的晶体仅为10~n×10μ米,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同一种岩石中不同矿物的结晶顺序也有先后,先结晶的矿物晶形较完好,后结晶的则受先结晶的矿物限制,常形成扇形不甚规则的“他形”晶.(二)集合体形态自然界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呈完好晶形以单体产出的矿物较少,绝大多数矿物都是以多个单体聚合在一起产出,同种矿物的许多个单体聚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称矿物集合体.1.晶质矿物集合体形态:根据集合体中矿物颗粒大小可分为两类:肉眼或放大镜可辨认矿物颗粒界限的显晶集合体和只能在显微镜下辨认出矿物单体的隐晶集合体.显晶集合体形态多取决于矿物单体的形态和它们的集合方式:如柱状和针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纤维状集合体是针状单体大致平行密集排列而成;放射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少数可为片状单休,以一点为中心向外成放射状排列而成;片状或板状集合体是片状或板状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粒状集合体是三向等长的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最典型且最常见的集合体是石英的晶簇状集合体,所谓晶簇(druse)是指若干个晶体在共同的基座上丛生在一起,且其中发育最好的晶体与基底近于垂直的单晶体群(图2-2).隐晶集合体是用放大镜也看不见单体界限的集合体,按其紧密程度可分为致密块状和疏松块状(土状).2.非晶质矿物的形态: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晶形,它的颗粒在显微镜下也难以辨认,故主要根据外表形态或成因分类,常见的有:分泌体——岩石中形状不规则或球形的空洞被胶体等物质逐层自外向内充填而成,常呈同心层状,大者(d >1厘米)称晶腺,小者(d<1厘米)称杏仁体.鲕状和豆状集合体是由许多球粒结核体彼此胶结而成的集合体,球粒小如鱼卵者称鲕状,大如豆粒者称豆状.此外,还有钟乳状、葡萄状、肾状集合体等,当非晶质矿物的集合体无一定外形,但较致密时称块状集合体,呈松散粉末时称粉末状集合体.二、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物理性质,这是由其矿物组分的晶体结构特点所决定的.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光学性质、力学性质以及磁性、压电性等等,这些性质是肉眼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一)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等.它是矿物对可见光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等的程度不同所致,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密切相关.透明度透明度(transParency)是指光线透过矿物的程度,它与矿物吸收可见光的能力有关,并取决于晶体中的阳离子类型和键性,可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个等级.颜色(color)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映.如对各种波长可见光不同程度的均匀吸收,则显出黑、灰等颜色;如矿物选择吸收某些波长的可见光,则显示出各种不同的颜色.不透明的金属矿物颜色较固定;某些透明矿物常因混有不同杂质,或因其它原因而呈现不同的颜色.矿物本身固有的颜色称自色,它与矿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有关,对鉴定矿物有重要意义,如方铅矿为铅灰色.矿物因含杂质或气泡等引起的颜色叫他色,如石英纯净时为无色,杂质的混入可使石英染成紫、蓝、烟灰等色.此外.矿物还可因表面氧化等原固产生假色,如黄铁矿新鲜面为浅铜黄色,表面氧化后常呈褐黄色.在描述颜色时,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标准色谱法:利用标准色谱(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白,灰、黑来描述矿物的颜色.例如孔雀石为绿色,斜长石为白色,当矿物颜色与标准色谱程度上有差异时,可加适当的形容词,如淡红色,暗灰色.2.类比法:把矿物和常见的实物进行对比来描述矿物的颜色.例如:铜黄色、铁黑色、乳白色等.3.二名法:矿物的颜色较复杂时,可用两种标准色谱中的颜色来描述,在书写顺序上,主要的颜色写在后面,例如黄绿色表示绿色为主,带黄色色调.在观察和描述矿物颜色时应以矿物新鲜面颜色为准.条痕条痕色(streak)是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是用矿物在毛瓷板上刻划来观察.透明矿物的粉末因可见光已全反射而呈白色或无色,不透明的金属矿物的条痕色比较固定,它代表了矿物的自身颜色,可作鉴定矿物的标志.条痕色可以和矿物自色一致,也可以不一致.由于条痕色消除了假色的干扰,减轻了他色的影响,突出了自色,因而它比矿物颜色更稳定,更有鉴定意义.如块状赤铁矿可以是铁黑色,也可以是红褐色,但条痕色都是樱红色.光泽(luster)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折射或吸收能力的反映.矿物的光泽与组成矿物的离子类型、原子量和键性有关,也与矿物表面的光滑度有关.按光泽的强弱分为玻璃光泽、金刚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金属光泽四个等级.①金属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强似金属磨光面,如方铅矿、黄铁矿;②半金属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较弱,似未经磨光的金属表硕,如磁铁矿;③金刚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弱,如金刚石;④玻璃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很弱,和平板玻璃相仿.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合称非金属光泽.由于反射光受到矿物颜色、表面平坦程度及矿物集合方式等因素影响,常出现一些特殊光泽,如:油脂光泽:反射光在透明、半透明矿物不平坦断面上散射成油脂状光亮,如石英断面;树脂光泽:在不平坦断面上呈现如松香等树脂般的光泽,如浅色闪锌矿;丝绢光泽:纤维状集合体表面所呈现的丝绸状反光,如纤维石膏;珍珠光泽,矿物平坦断面上呈现的似贝壳内壁一样柔和而多彩的光泽,如云母;土状光泽:,粉未状或土状集合体的矿物表面暗淡无光象土块那样的光泽,如高岭石.观察光泽时注意:①转动标本,注意观察反光最强的矿物的小平面(即晶面或解理面),不要求整个标本同时反光都强;②虽然金属光泽反光最强,玻璃光泽反光最弱,但某些具玻璃光泽的矿物并不暗淡,故在确定光泽等级时要借助条痕色.(二)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解理、断口、硬度等,它是矿物受外力作用后的反映,与矿物的晶体构造等有关.解理和断口矿物晶体或晶粒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解理(cleavage),裂开的光滑平面称解理面.矿物受力后在任一方向上裂开称凹凸不平的断面的性质称断口.解理由晶质矿物内部结构所决定,只有当单个晶体颗粒较大时,肉眼才能看到解理,一般在标本上如果见到晶粒的断裂面为闪光的小平面,即为解理面.根据解理出现的难易程度及解理面的大小、光滑程度,可将解理分成五级: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有的矿物只在一个方向上出现一系列平行的解理面,即具一组解理,如云母;有的矿物在几个方向上出现一系列平行且相交的解理面,即具几组解理,如方铅矿具三组相互垂直的解理;方解石具三组菱面解理(图2-3).具不完全解理,尤其是无解理的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断口.断口常具一定的形态特征,也可作为鉴定矿物的辅助依据,如石英具贝壳状断口,断面呈椭圆形光滑曲面,类似蚌壳的表面形态;黄铁矿等矿物具参差状断口,断面参差不平,粗糙起伏.矿物的解理与断口出现的难易程度互为消长,因而具极完全解理和多组完全解理的矿物表面,往往难于见到断口,多数矿物则是沿某一固定方向的解理与沿任意方向的断口同时出现.硬度硬度(hardness)是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如刻划、压入或研磨等)的能力.矿物的硬度与矿物内部质点的联结力有关,矿物中离子半径愈小,其结合力愈大,矿物的硬度也愈大.质点间化学键的类型常影响矿物的硬度,化合物为离子键,其硬度常较大,金属键的硬度较小,呈分子键的硬度最小.测定矿物硬度的绝对值需用特殊装置.在鉴定矿物时常用相对硬度,一般用十种矿物作为标准,将要鉴定的矿物与其相互刻划来比较来确定.这十种矿物按其硬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并称之为十级摩氏硬度计.在野外鉴定矿物的硬度时通常是用小刀(硬度为 5.25~5.5)和指甲(硬度为2~2.5)进行.也可以用其它已知硬度的矿物相互刻划来鉴定.矿物除力学和光学性质外,还有其它物理特性:比重:常凭经验用手掂估矿物的轻重,将矿物的比重分为三级:轻(<2.5)、中等(2.5~4)、重(>4).绝大多数矿物具中等比重,只有比重特别轻或特别重时,才有鉴定意义.如方铅矿比重大,石墨比重小.弹性:指矿物受外力作用(弹性极限内)能发生弯曲形变,外力取消后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如云母.挠性:指矿物受外力作用能发生弯曲形变,但外力取消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如绿泥石.脆性:指矿物受外力后易破裂成碎块的性质,如方铅矿.磁性:指矿物可被磁场所吸引,甚至本身能吸引铁屑的性质.通常使用普通磁铁测试,能被磁铁吸引者称磁性矿物,如磁铁矿.绝大多数矿物都是非磁性矿物.除上述这些物理性质可作为鉴定矿物的标志外,还常用一些最简单的化学方法鉴定矿物的成分,如用冷稀盐酸测试方解石可起化学反应,并产生许多气泡. 三、一些常见矿物的特征石墨(C) 常为鳞片状集合体,有时为块状或土状.颜色与条痕均为黑色,可污手.半金属光泽.有一组极好解理,易劈开成薄片.硬度1~2,指甲可刻划.有滑感.相对密度为2.2.黄铁矿(FeS2) 大多呈块状集合体,也有发育成立方体单晶者.立方体的晶面上常有平行的细条纹.颜色为浅黄铜色,条痕为绿黑色.金属光泽.硬度6~6.5.性脆,断口参差状.相对密度5.黄铜矿(CuFeS2) 常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颜色铜黄,条痕为绿黑色.金属光泽.硬度3~4,小刀能刻划.性脆,相对密度 4.1~4.3.黄铜矿以颜色较深且硬度小可与黄铁矿相区别.方铅矿(PbS) 单晶常为立方体,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颜色铅灰,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硬度2~3.有三组解理,沿解理面易破裂成立方体.相对密度7.4~7.6.闪锌矿(ZnS) 常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颜色自浅黄到棕黑色不等(因含Fe量增高而变深),条痕为白色到褐色.光泽自松脂光泽到半金属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3.5~4.解理好.相对密度3.9~4.1(随含铁量的增加而降低).) 常发育成单晶并形成晶簇,或成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纯净石英(SiO2的石英无色透明,称为水晶(crystal).石英因含杂质可呈各种色调.例如含Fe”呈紫色者,称为紫水晶;含有细小分散的气态或液态物质呈乳白色者,称为乳石英.石英晶面为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7.贝壳状断口.相对密度2.65.隐晶质的石英称为石髓(玉髓),常呈肾状、钟乳状及葡萄状等集合体.一般为浅灰色、淡黄色及乳白色,偶有红褐色及苹果绿色.微透明.具有多色环状条带的石髓称为玛瑙.赤铁矿(Fe203)常为致密块状、鳞片状、鲕状、豆状、肾状及土状集合体.显晶质的赤铁矿为铁黑色到钢灰色,隐晶质或肾状、鲕状者为暗红色,条痕呈樱红色.金属、半金属到土状光泽.不透明.硬度5~6,土状者硬度低.无解理.相对密度4.0~5.3.磁铁矿(Fe304) 常为致密块状或粒状集合体,也常见八面体单晶.颜色为铁黑色.条痕为黑色.半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5.5~6.5.无解理.相对密度5.具强磁性.褐铁矿实际上不是一种矿物而是多种矿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含水的氢氧化铁(Fe203·nH2O),并含有泥质及二氧化硅等.褐至褐黄色,条痕黄褐色.常呈土块状、葡萄状,硬度不一.萤石(CaF2)常能形成块状、粒状集合体,或立方体及八面体单晶.颜色多样,有紫红、蓝、绿和无色等.透明.玻璃光泽.硬度4.解理好.易沿解理面破裂成八面体小块.相对密度3.18.方解石(CaCO3)常发育成单晶,或晶簇、粒状、块状、纤维状及钟乳状等集合体.纯净的方解石无色透明.因杂质渗人而常呈白、灰、黄、浅红(含Co、米n)、绿(含Cu)、蓝(含Cu)等色.玻璃光泽.硬度3.解理好.易沿解理面分裂成为菱面体.相对密度2.72.遇冷稀盐酸强烈起泡.白云石(Ca米g(CO3)2) 单晶为菱面体,通常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一般为白色,因含Fe常呈褐色.玻璃光泽.硬度3.5~4.解理好.相对密度2.86,含铁高者可达2.9~3.1.白云石以在冷稀盐酸中反应微弱,以及硬度稍大而与方解石相区别.孔雀石(Cu(C03)(OH)2) 常为钟乳状、块状集合体,或呈皮壳附于其它矿物表面.深绿或鲜绿色.条痕为淡绿色.晶面上为丝绢光泽或玻璃光泽.硬度 3.5~4.相对密度3.5~4.0.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孔雀石以其特有颜色而易与其他矿物相区别.硬石膏(CaSO4) 单晶体呈等轴状或厚板状.集合体常为块状及粒状.纯净者透明.无色或白色,常因含杂质而呈暗灰色.玻璃光泽.硬度3~3.5.解理好,沿解理面可破裂成长方形小块.相对密度2.9~3.0.石膏(CaSO4·2H20) 单晶体常为板状.集合体为块状、粒状及纤维状等.为无色或白色.有时透明.玻璃光泽,纤维状石膏为丝绢光泽.硬度 2.有极好解理,易沿解理面劈开成薄片.薄片具挠性.相对密度 2.30~2.37.石膏中透明而呈月白色反光者称透明石膏,纤维状者称纤维石膏,细粒状者称雪花石膏.磷灰石(Ca5(PO4)3(F,C1,OH)) 常为六方柱状之单晶,集合体为块状、粒状、肾状及结核状等.纯净磷灰石为无色或白色,但少见.一般呈黄绿色.可以出现蓝色、紫色及玫瑰红色等.玻璃光泽.硬度5.断口参差状.断面为油脂光泽.相对密度2.9~3.2.以结核状出现的磷灰石称磷质结核.用含钼酸铵的硝酸溶液滴在磷灰石上,有黄色沉淀(磷钼酸铵)析出,是鉴别磷灰石的重要方法.橄榄石((米g,Fe)2(SiO4))常为粒状集合体.浅黄绿到橄榄绿色,随含铁量增高而加深.玻璃光泽.硬度6~7.解理不好.相对密度 3.2~4.4,随含铁量增高而增大.石榴子石(X3Y2(SiO4)3) 化学式中的X代表二价阳离子ca2+、米g2+、米n2+、Fe2+等,Y 代表三价阳离子Al3+、Fe3+、Cr3+、等,阳离子为铁、铝者称为铁铝榴石,阳离子为钙、铝者,称为钙铝榴石.尽管它们的化学成分有某种变化,但其基本结构相同,特征近似.石榴子石常形成等轴状单晶体.集合体成粒状和块状.浅黄白、深褐到黑色(一般随含铁量增高而加深).玻璃光泽.硬度6~7.5.无解理.断口为贝壳状或参差状.相对密度4左右.红柱石(A12SiO 5) 单晶体呈柱状,横切面近于正方形,集合体呈放射状,俗称菊花石,常为灰白色及肉(A12SiO5)红色.玻璃光泽.硬度 6.5~7.5.有平行柱状方向的解理.相对密度3.13~3.16.蓝晶石(A12SiO 5)单晶体常呈长板状或刀片状.常为蓝灰色.玻璃光泽,解理面上有珍珠光泽.有平行长轴方向的解理.硬度 5.5~7.平行伸长方向的硬度小,垂直伸长方向的硬度大.相对密度3.53一3.65.夕线石(A12SiO 5) 通常为针状及纤维状集合体.常为灰白色.玻璃光泽.硬度7.有平行伸长方向的解理.相对密度3.38一3.49.普通辉石(Ca,米g,Fe,Al)2(Si,Al)206 单晶体为短柱状,横切面呈近正八边形,集合体为粒状.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 5.5~6.0.有平行柱状方向的两组解理,其交角为87o.相对密度3.2~3.4.普通角闪石((Ca,Na)2一3(米g,Fe,Al)5(Si 6(Si,Al)2O 22)(OH,F)2)单晶体较常见,为长柱状.横切面呈六边形,经常以针状形式出现,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6.有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交角为56o.相对密度3.02~3.45,随着含Fe 量增加而加大.滑石(米g 3(Si 4010)(OH)2)单晶体为片状,通常为鳞片状、放射状、纤维状、块状等集合体.无色或白色.解理面上为珍珠光泽.硬度 1.平行片状方向有极完全解理.有滑感.薄片具挠性.相对密度2.58~2.55.高岭石(A14(Si410)(OH)3) 一般为土状或块状集合体.白色,常因含杂质而呈其它色调.土状者光泽暗淡,块状者具蜡状光泽.硬度2.相对密度2.61~2.68.具可塑性.白云母(KA12(AlSi310)(OH,F)2)单晶体为短柱状及板状,横切面常为六边形.集合体为鳞片状,其中晶体细微者称为绢云母.簿片为无色透明.具珍珠光泽.硬度 2.5~3.有平行片状方向的极好解理,易撕成薄片.具弹性.相对密度 2.77~2.88.黑云母(K(米g,Fe3(AlSi310)(OH,F)2) 单晶体为短柱状、板状,横切面常为六边形,集合体为鳞片状.棕褐色或黑色,随含铁量增高而变暗.其它光学与力学性质同白云母相似.相对密度2.7~3.3.长石长石是硅酸盐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矿物,约占地壳重量的50%.长石包括三个基本类型:钾长石(K(AlSi308)) (代号Or)钠长石(Na(AlSi308)) (代号Ab)钙长石(Ca(AlSi208)) (代号An)钾长石与钠长石因其中含有碱质元素Na与K,故常称碱性长石.钠长石与钙长石常按不同比例混溶在一起,组成类质同像系列:钠长石Ab l00~90 An 0~10更长石Ab 90~70 An l0~30中长石Ab 70~50 An 30~50拉长石Ab 50~30 An 50~70培长石Ab 30~10 An 70~90钙长石Ab l0~0 An 90~100这六种长石成分上连续过渡,总体称斜长石.其中钠长石与更长石称为酸性斜长石;拉长石、培长石及钙长石称为基性斜长石(此处酸性、基性为地质上的,非化学上的意义).斜长石有许多共同特征.如单晶体为板状或板条状.常为白色或灰白色.玻璃光泽.硬度6~6.52.有两组解理,彼此近正交,相对密度 2.61~2.75,随钙长石成分增大而变大.钾长石包含正长石、钾微斜长石、透长石及冰长石等变种,其成分无变化,仅结构略有差别.其中常见的是正长石.单晶体常为柱状或板柱状.常为肉红色,有时具有较浅的色调.玻璃光泽.硬度 6.有两组方向相互垂直的解理.相对密度2.4~2.57.第五节常见变质岩的认识目的: 1 通过对变质岩特征的认识加深对变质作用的理解2.学会认识几种常见的变质岩一、变质岩的矿物成分与原岩(变质前的岩石,可以是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有继承关系,同时又能形成一些特有的变质矿物.(1)岩浆岩中的主要矿物(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等)往往也是变质岩中的主要矿物,但含量不同,如:石英在岩浆岩中一般不超过30~40%,变质岩有时>90%(如石英岩).(2)沉积岩的主要矿物除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等以外,其它(如盐类矿物、粘土矿物)只能在浅变质时以残余矿物出现.(3)变质岩中所特有,只有在变质岩中才大量出现的矿物:低级变质矿物:绢云母、绿泥石、蛇纹石、红柱石、滑石等;中级变质矿物:云母、硬绿泥石、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蓝晶石;中—高级变质矿物:石榴石、透辉石、斜长石;高级变质矿物:矽线石、紫苏辉石等.二、变质岩的结构1.变余结构:浅变质岩中常见的结构,它仍保留了原岩的结构,如变余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砾(砂)状结构、变余泥质结构、变余伍状结构等.2.变晶结构:在变质过程中经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它与岩浆岩的晶质结构虽有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与岩浆岩晶质结构的主要区别表现在:(1)前者晶粒一般为全晶质(2)晶粒一般显它形或半自形自形(3)各种矿物无明显生成先后顺序(4)常见矿物的定向排列或粒状矿物的拉长现象粒状(花岗)变晶结构:由粒状矿物(长石、石英或方解石等)所组成,变矿物颗粒大小相近,似花岗岩结构.鳞片变晶结构:主要由云母、绿泥石、滑石等片状矿物组成.如与粒状矿物混合产出,可称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纤维变晶结构:主要由阳起石、透闪石、夕线石等纤维状、长柱状矿物组成;当它们与粒状矿物相组合时,称纤维粒状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变质过程中由于结晶能力的差异,形成颗粒较大,自形程度较高的变斑晶,如石榴子石、红柱石、,蓝晶石等.其基质的结构各异,从变余结构到粒状变晶结构等.3.交代结构:在交代作用过程中形成,主要分布于高级变质岩和混合岩中.一级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4.压碎结构:岩石在低温下受定向压力作用发生破碎而形成,是动力变质岩。

常见岩石矿物简介

常见岩石矿物简介

常见岩石简介目录1、钾长石 (1)2、方解石 (1)3、斜长石 (1)4、石英 (2)5、橄榄石 (2)6、辉石 (3)7、蛇纹岩 (3)8、角闪岩 (3)9、花岗岩 (4)10、闪长岩 (4)11、褐铁矿 (4)12、磁铁矿 (5)13、赤铁矿 (5)14、菱铁矿 (6)15、页岩 (6)16、辉绿岩 (6)17、黑云母 (6)18、绿泥石 (7)19、金云母 (7)20、石灰岩 (7)21、玄武岩 (8)22、流纹岩 (8)23、粗面安山岩 (8)24、花岗闪长岩 (9)25、矿体 (9)常见岩石矿物简介1、钾长石长石是钾、钠、钙等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矿物,也叫正长石。

钾长石(KalSi3O8)属单斜晶系,比重 2.56~2.59g/cm3,其理论成分为SiO2 64.7%Al2O3 18.4%,K2O 16.9%。

它具有熔点低(1150±20℃),熔融间隔时间长,熔融粘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陶瓷坯料、陶瓷釉料、玻璃、电瓷、研磨材料等工业部门及制钾肥用。

长石矿物除了作为玻璃工业原料外(约占总用量的50—60%),在陶瓷工业中的用量占30%,其余用于化工、玻璃熔剂、陶瓷坯体配料、陶瓷釉料、搪瓷原料、磨料磨具、玻璃纤维、电焊条等其它行业。

主要用于玻璃、陶瓷,还可用于制取钾肥,质量较好的钾长石用于制造电视显像玻壳等2、方解石晶系:六方晶系化学成分:CaCO3特性:为最重要的碳酸盐矿物,有完全的菱面体解理,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普通为白色或无色,含有其他颜色亦不少,条痕白色,硬度3.0,比重2.71,可溶於稀盐酸而起泡,纯净透明的称为冰洲石(Iceland Spar),具有强烈双折射和完全解理。

产状:石灰岩、大理岩和美丽的钟乳石之主要矿物即为方解石。

在泉水中可沉积出石灰华,在火成岩内亦常为次生矿物,在玄武岩流的杏仁孔穴中,沉积岩之裂缝内常有方解石充填而成细脉,或透过生物学作用,以贝壳或岩礁的方式产出。

常见矿物与岩石鉴别特征

常见矿物与岩石鉴别特征

常见矿物与岩石鉴别特征MoS2。

Mo 59.94%,S 40.06%。

Se、Te类质同象取代S可达25%;Re 取代Mo,含量可达2%(在3R和2H+3R型中较高)。

常含铂族元素。

六方晶系(2H);层状结构(图);P63/mmc;a0=0.315nm,c0=1.230nm;Z=2。

对称型6/mmm(2H);单晶呈六方板状、片状,通常以片状、鳞片状集合体产出。

铅灰色,条痕亮灰色(常带微绿),金属光泽,不透明。

硬度1-1.5,最完全解理,可分离成薄片,薄片有挠性,能在纸上划出条痕。

相对密度4.7-5,有滑腻感。

在高中温热液矿床中与黑钨矿、锡石、辉铋矿共生;也见于矽卡岩型矿床。

我国钼矿产地有辽宁、河南、山西、陕西等,储量居世界首位。

以其较强的光泽、较淡的颜色和在涂釉瓷板上的黄绿色条痕、较大的相对密度与石墨相区别。

钼、铼的矿石矿物。

石棉又称“石绵”,为商业性术语,指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和热侵蚀、电绝缘和具有可纺性的硅酸盐类矿物产品。

它是天然的纤维状的硅酸盐类矿物质的总称。

下辖2类共计6种矿物(有蛇纹石石棉、角闪石石棉、阳起石石棉、直闪石石棉、铁石棉、透闪石石棉等)。

石棉由纤维束组成,而纤维束又由很长很细的能相互分离的纤维组成。

石棉具有高度耐火性、电绝缘性和绝热性,是重要的防火、绝缘和保温材料。

但是由于石棉纤维能引起石棉肺、胸膜间皮瘤等疾病,许多国家选择了全面禁止使用这种危险性物质。

萤石Fluorite, CaF2等轴,晶形常见完好的立方体(黄铁矿相同),少数为菱形十二面体和八面体,集合体粒状、块状,无色者少见,颜色多样,常为紫、绿、蓝、黄色。

玻璃光泽,一般呈具有解理的致密块状。

解理{111}完全,H=4,D3.2。

四组八面体完全解理。

加热发蓝紫色荧光。

鉴定特征:多向完全解理(相交常呈三解形)。

根据晶形、颜色、解理、硬度可与方解石、重晶石、石英等区别。

萤石型结构:钙离子分布于立方晶胞的角顶和面心,氟离子占据八个小立方格的所有中心,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4和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矿物的分类及鉴别特征概述:岩石(rock)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者岩屑组成的集合体。

按照岩石的成因,分为三大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沉积岩:是由各种外力地质作力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按成因又可分为四大类:表2-1 沉积岩分类简表砾状结构>2mm、砂状结构2~0.05mm、粉砂状结构0.05~0.005mm 、粒径>100mm 粒径2~100mm 粒径65%强烈过饱和游离石英>20%造岩元素含量的变化:Fe Mg Cu → Fe Mg Cu Al → Fe Ca Al Na → Ca Na K Al + SiO2岩石颜色的变化:深(绿黑)→暗(绿灰)→中色(灰色)→浅色(肉红、灰白)。

矿物组合变化、橄榄石、辉石(无石英)辉石、富钙斜长石、角闪石(基本无石英) 钙钠中等的斜长石、角闪石(少石英、黑云母) 富钠斜长石、正长石,石英大量出现。

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是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等)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称副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的分布及产状岩石类型主要分布位置重量百分比地表分布面积产出状态陆地海洋沉积岩地表或近地表 5% 75% 少量层状岩浆岩地下深处 89% 25% 占大多数块状或脉状变质岩构造运动剧烈地带或岩体周围 6% 几乎没有介于二者之间第一节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目的:1、学会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2、加深对地壳的物质组成的认识。

一、矿物的形态矿物的形态有单体形态和集合体形态之分。

(一)单体形态由于矿物具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具一定外形的几何多面体,称为晶体(crystal)。

完好晶体的自然表面称晶面(crystal face),它相当于结晶格架上质点较密集或联结力较强的网面。

晶体的形态称为晶形(crystal form)。

各种矿物都有其独特的晶形,它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尽管矿物的晶形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矿物单体晶形可分为三种类型:一向延长型呈柱状或针状,如石英、辉锑矿、角闪石等;二向延长型呈片状或板状,如石膏和云母等;三向等长型呈粒状,如黄铁矿等。

矿物的晶体大小与生长环境有关,在适宜条件下某些晶体可生长成巨大的个体,例如,曾发现巨大的白云母晶体,其晶面可达7m2,但有些矿物的晶体极小,如高岭石的晶体仅为10~n×10μm,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同一种岩石中不同矿物的结晶顺序也有先后,先结晶的矿物晶形较完好,后结晶的则受先结晶的矿物限制,常形成扇形不甚规则的“他形”晶。

(二)集合体形态自然界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呈完好晶形以单体产出的矿物较少,绝大多数矿物都是以多个单体聚合在一起产出,同种矿物的许多个单体聚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称矿物集合体。

1.晶质矿物集合体形态:根据集合体中矿物颗粒大小可分为两类:肉眼或放大镜可辨认矿物颗粒界限的显晶集合体和只能在显微镜下辨认出矿物单体的隐晶集合体。

显晶集合体形态多取决于矿物单体的形态和它们的集合方式:如柱状和针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纤维状集合体是针状单体大致平行密集排列而成;放射状集合体是柱状或针状单体,少数可为片状单休,以一点为中心向外成放射状排列而成;片状或板状集合体是片状或板状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粒状集合体是三向等长的单体的不规则聚合体;最典型且最常见的集合体是石英的晶簇状集合体,所谓晶簇(druse)是指若干个晶体在共同的基座上丛生在一起,且其中发育最好的晶体与基底近于垂直的单晶体群(图2-2)。

隐晶集合体是用放大镜也看不见单体界限的集合体,按其紧密程度可分为致密块状和疏松块状(土状)。

2.非晶质矿物的形态: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晶形,它的颗粒在显微镜下也难以辨认,故主要根据外表形态或成因分类,常见的有:分泌体——岩石中形状不规则或球形的空洞被胶体等物质逐层自外向内充填而成,常呈同心层状,大者(d>1cm)称晶腺,小者(d<1cm)称杏仁体。

鲕状和豆状集合体是由许多球粒结核体彼此胶结而成的集合体,球粒小如鱼卵者称鲕状,大如豆粒者称豆状。

此外,还有钟乳状、葡萄状、肾状集合体等,当非晶质矿物的集合体无一定外形,但较致密时称块状集合体,呈松散粉末时称粉末状集合体。

二、矿物的各种物理性质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物理性质,这是由其矿物组分的晶体结构特点所决定的。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光学性质、力学性质以及磁性、压电性等等,这些性质是肉眼鉴定矿物的主要依据。

(一)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等。

它是矿物对可见光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等的程度不同所致,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透明度透明度(transParency)是指光线透过矿物的程度,它与矿物吸收可见光的能力有关,并取决于晶体中的阳离子类型和键性,可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个等级。

颜色(color)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映。

如对各种波长可见光不同程度的均匀吸收,则显出黑、灰等颜色;如矿物选择吸收某些波长的可见光,则显示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不透明的金属矿物颜色较固定;某些透明矿物常因混有不同杂质,或因其它原因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矿物本身固有的颜色称自色,它与矿物本身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有关,对鉴定矿物有重要意义,如方铅矿为铅灰色。

矿物因含杂质或气泡等引起的颜色叫他色,如石英纯净时为无色,杂质的混入可使石英染成紫、蓝、烟灰等色。

此外。

矿物还可因表面氧化等原固产生假色,如黄铁矿新鲜面为浅铜黄色,表面氧化后常呈褐黄色。

在描述颜色时,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标准色谱法:利用标准色谱(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白,灰、黑来描述矿物的颜色。

例如孔雀石为绿色,斜长石为白色,当矿物颜色与标准色谱程度上有差异时,可加适当的形容词,如淡红色,暗灰色。

2.类比法:把矿物和常见的实物进行对比来描述矿物的颜色。

例如:铜黄色、铁黑色、乳白色等。

3.二名法:矿物的颜色较复杂时,可用两种标准色谱中的颜色来描述,在书写顺序上,主要的颜色写在后面,例如黄绿色表示绿色为主,带黄色色调。

在观察和描述矿物颜色时应以矿物新鲜面颜色为准。

条痕条痕色(streak)是矿物粉末的颜色,通常是用矿物在毛瓷板上刻划来观察。

透明矿物的粉末因可见光已全反射而呈白色或无色,不透明的金属矿物的条痕色比较固定,它代表了矿物的自身颜色,可作鉴定矿物的标志。

条痕色可以和矿物自色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由于条痕色消除了假色的干扰,减轻了他色的影响,突出了自色,因而它比矿物颜色更稳定,更有鉴定意义。

如块状赤铁矿可以是铁黑色,也可以是红褐色,但条痕色都是樱红色。

光泽(luster)是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折射或吸收能力的反映。

矿物的光泽与组成矿物的离子类型、原子量和键性有关,也与矿物表面的光滑度有关。

按光泽的强弱分为玻璃光泽、金刚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金属光泽四个等级。

①金属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强似金属磨光面,如方铅矿、黄铁矿;②半金属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较弱,似未经磨光的金属表硕,如磁铁矿;③金刚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弱,如金刚石;④玻璃光泽:矿物反射光能力很弱,和平板玻璃相仿。

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合称非金属光泽。

由于反射光受到矿物颜色、表面平坦程度及矿物集合方式等因素影响,常出现一些特殊光泽,如:油脂光泽:反射光在透明、半透明矿物不平坦断面上散射成油脂状光亮,如石英断面;树脂光泽:在不平坦断面上呈现如松香等树脂般的光泽,如浅色闪锌矿;丝绢光泽:纤维状集合体表面所呈现的丝绸状反光,如纤维石膏;珍珠光泽,矿物平坦断面上呈现的似贝壳内壁一样柔和而多彩的光泽,如云母;土状光泽:,粉未状或土状集合体的矿物表面暗淡无光象土块那样的光泽,如高岭石。

观察光泽时注意:①转动标本,注意观察反光最强的矿物的小平面(即晶面或解理面),不要求整个标本同时反光都强;②虽然金属光泽反光最强,玻璃光泽反光最弱,但某些具玻璃光泽的矿物并不暗淡,故在确定光泽等级时要借助条痕色。

(二)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解理、断口、硬度等,它是矿物受外力作用后的反映,与矿物的晶体构造等有关。

解理和断口矿物晶体或晶粒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解理(cleavage),裂开的光滑平面称解理面。

矿物受力后在任一方向上裂开称凹凸不平的断面的性质称断口。

解理由晶质矿物内部结构所决定,只有当单个晶体颗粒较大时,肉眼才能看到解理,一般在标本上如果见到晶粒的断裂面为闪光的小平面,即为解理面。

根据解理出现的难易程度及解理面的大小、光滑程度,可将解理分成五级: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

有的矿物只在一个方向上出现一系列平行的解理面,即具一组解理,如云母;有的矿物在几个方向上出现一系列平行且相交的解理面,即具几组解理,如方铅矿具三组相互垂直的解理;方解石具三组菱面解理(图2-3)。

具不完全解理,尤其是无解理的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断口。

断口常具一定的形态特征,也可作为鉴定矿物的辅助依据,如石英具贝壳状断口,断面呈椭圆形光滑曲面,类似蚌壳的表面形态;黄铁矿等矿物具参差状断口,断面参差不平,粗糙起伏。

矿物的解理与断口出现的难易程度互为消长,因而具极完全解理和多组完全解理的矿物表面,往往难于见到断口,多数矿物则是沿某一固定方向的解理与沿任意方向的断口同时出现。

硬度硬度(hardness)是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如刻划、压入或研磨等)的能力。

矿物的硬度与矿物内部质点的联结力有关,矿物中离子半径愈小,其结合力愈大,矿物的硬度也愈大。

质点间化学键的类型常影响矿物的硬度,化合物为离子键,其硬度常较大,金属键的硬度较小,呈分子键的硬度最小。

测定矿物硬度的绝对值需用特殊装置。

在鉴定矿物时常用相对硬度,一般用十种矿物作为标准,将要鉴定的矿物与其相互刻划来比较来确定。

这十种矿物按其硬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并称之为十级摩氏硬度计。

在野外鉴定矿物的硬度时通常是用小刀(硬度为5.25~5.5)和指甲(硬度为2~2.5)进行。

也可以用其它已知硬度的矿物相互刻划来鉴定。

矿物除力学和光学性质外,还有其它物理特性:比重:常凭经验用手掂估矿物的轻重,将矿物的比重分为三级:轻(<2.5)、中等(2.5~4)、重(>4).绝大多数矿物具中等比重,只有比重特别轻或特别重时,才有鉴定意义。

如方铅矿比重大,石墨比重小。

弹性:指矿物受外力作用(弹性极限内)能发生弯曲形变,外力取消后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如云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