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复习笔记(DOC)
水文学整理重点(DOC)
降水四要素:降水(总)量、降水历时与降水时间、降水强度、降水面积。 降水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下垫面条件等 下垫面条件的影响: 地形:坡向与降水(迎风坡多雨)、高度与降水(地形的抬升增雨并非无限制的,当气流被 抬升到一定的高度后,雨量达最大值。此后雨量就不再随地表高程的增加而继续增大,甚至 反而减小。)
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 (1)水文循环永无止境 (2)水文现象的周期性和随机性 (3)水文现象区域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第一章
水文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径流 3 个阶段和水分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 径流 5 个环节。 水文循环概念: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等作用下,以蒸发﹑水汽 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和径流等方式进行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水循环类型: 海陆间水循环:是指从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被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以降水的 形式降落到地面后,其中一部分蒸发到空中,另一部分经过地表和地下径流又流到海洋,这种 海陆间的水循环又称大循环。 海洋小循环:海上内循环,就是海面上的水份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 成降水,又降到海面的过程。 陆地小循环:是指陆面水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在 高空冷凝形成降水,仍落到陆地上,从而完成的水的循环过程。(可以再分为大陆外流区小
循环和内流区小循环)
水文循环的作用与效应:表层结构、气候、地表形态、生态、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土壤蒸发:土壤蒸发是发生在土壤孔隙中的水的蒸发现象,它与水面蒸发相比较,不仅蒸发 面的性质不同,更重要的是供水条件的差异。 土壤蒸发是土壤失去水分的干化过程,据土壤供水条件差别及蒸发率的变化,分三个阶段: (1)定常蒸发率阶段 (2)蒸发率下降阶段 (3)蒸发率微弱阶段 形象因素:土壤孔隙性、地下水位、温度梯度等
(完整版)水文学原理必背知识点打印版
绪论一、水文学简史英文Hydrology,来源于拉丁语,“水的知识”。
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1. 萌芽期(公元1600年之前)2. 奠基时期(公元1600-1900年)3. 实践时期(1900-1950年)4. 现代化时期(1950年- )一、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1.时程变化上的周期性与随机性2.空间变化上的相似性与特殊性二、水文现象的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以质量守恒、能量(动量)守恒等定理为基础,揭示水文现象运动变化的机理、规律。
数理统计法水文现象具有随机性,从而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研究水文现象特征值的统计规律。
地理综合法水文现象具有地区性,从而通过建立地区经验公式、绘制各种特征值等值线图,揭示水文特征值的地区规律。
水文循环水文循环的原因(外因、内因)水的不断蒸发、输送、凝结、降落、产流、汇流的往复循环过程大循环和小循环大循环:海洋→大气→大陆→海洋(纵向+横向)小循环:海洋→大气→海洋(海洋小循环)大陆→大气→大陆(内陆小循环)水文循环的规律1)海洋的蒸发量多于降水量;2)大陆的降水量多于蒸发量;3)大陆外流区输入水汽量与输出水量基本平衡;4)大陆内流区降水量与蒸发量基本相等。
水文循环的作用和意义1、调节气候;2、塑造了地球表面;3、形成了巨大的水利资源;4、形成一切水文现象。
水资源问题➢原因1)水资源量时空分布不均匀;2)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不相适应;3)水环境污染;4)水资源浪费。
➢对策1)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调配;2)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3)节约用水。
9流域和水系分水线:使雨水分别汇集到两条不同的河流,起着分水作用的地形,是流域的边界线。
流域:汇集地面水和地下水由分水线所包围的区域。
河网密度流域单元面积内干支流长度流域的地形起伏特征1. 河流的落差和比降2. 流域平均坡度3. 流域面积~高程曲线流域自然地理及下垫面情况1. 流域地理位置2. 流域的土壤岩石性质和地质构造3. 流域植被率4. 流域湖泊率、沼泽率降水水分以各种形式从大气到达地面统称降水。
(完整word版)工程水文学知识点(word文档良心出品)
13.降水量指一定时段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用降落在地面上相应的水层深度表示,mm计
14.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主要气象因素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蒸发。
15.我国降雨量特征:三个不均:地区分布不均、年际分布不均、年内分布不均。
16.降水量地理分布:全国大致可分为十分湿润的、湿润带、半湿润带、半干旱带、干旱带。
4.测站的水位与流量之间呈良好的稳定关系(单一关系),该关系往往受一断面或一个河段的水力因素控制,前者称为断面控制,后者称为河槽控制。
5.水文测站一般应布设基线、水准点、各种断面即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浮标测流断面、比降断面。基线通常与测流断面垂直,起点在测流断面线上,基线长度一般应为0.6B;水准点分为基本水准点和校核水准点,均应设在基岩或稳定的永久建筑物上;测流断面应与基本水尺断面重合,且与断面平均流向垂直;浮标测流断面有上中下3个断面;比降断面设立比降水尺,观测河流水面比降和分析河床的糙率。
18.水文分析计算中,相关分析的先决条件是两变量在物理成因上确有联系
19.无偏估值是指无穷多个同容量样本参数的数学期望值等于总体的同名参数值
20.用样本的无偏估值公式计算统计参数时,则计算出的统计参数近似等于相应总体的统计参数
21.皮尔逊III型频率曲线的三个统计参数x、Cv、Cs值中,为无偏估计值的参数是x
5.资料可靠性审查:(1)水位资料的审查(2)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审查(3)水量平衡的审查。
3.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是陆地上由大气降水补给的各种地表和地下淡水水体的动态水。通常用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地球表面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称为水资源。
水文学笔记
水文学复习笔记黄锡荃主编李惠明、金伯欣编绪论1.水文学的研究对象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概念:【名词解释】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统称为水文现象。
例如:河湖中的水位涨落,冰情变化,冰川进退,地下水的运动和水质变化等。
特点:【简答】①水循环永无止尽;②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③水文现象咋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第一章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1.水资源的涵义与特性答:水资源应用价值表现为水量、水质、水能三个方面。
(一)水资源的涵义【名词解释】①广义水资源:世界上一切水体,包括海洋、河流、琥珀、沼泽、冰川、土壤水、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都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即水资源。
②狭义水资源:它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体,它仅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这种开发利用,不仅目前在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合理,且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也是可接受的。
这种水资源主要指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土壤水等淡水资源,个别地方还包括微咸水。
这几种淡水资源合起来只占地球总水量的0.32%左右。
(二)水资源的特性【简答】①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与其有限性②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③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④利于害的两重性2.世界水资源水资源是指全球水量中可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利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
最能反映水资源数量和特征的是年降水量和河流的年径流量。
世界水问题:①总量不足,用水量不断增加;②水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分布极不均衡;③世界上60%的地区面临淡水资源不足的困境,40多个国家水资源严重匮乏;④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3.我国水资源特点【论述题】(一)水资源总量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
全国水资源利用分为9个一级区,南北水资源分布差异较大,北方5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35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9%,平均产水模数8.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水资源贫乏;南方4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2766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1%,平均产水模数65.4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为北方的7.4倍,水资源丰富。
水文总结与复习word
水文学课程总结与复习要点回顾水文地理学水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类水体性质、形态特征、变化和时程分配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也是水文学下属的分支学科。
水量平衡水量平衡,是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收入的水量-支出的水量=蓄水的变化量。
水量平衡是质量守恒原理在水循环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地球上水循环能够持续不断进行下去的基本前提。
径流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液态降水形成降雨径流,固态降水则形成冰雪融水径流。
径流是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又是水量平衡的基本要素,它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
下渗又称入渗,是指水从地表渗入土壤和地下的运动过程。
下渗不仅影响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动态,直接决定壤中流和地下径流的生成,而且影响河川径流的组成。
下渗是将地表水与地下水、土壤水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径流形成过程、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
超渗产流在降雨过程中当降雨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强度(能力)时,所有到达地表的雨水全部渗入土壤之中,但是下渗强度的空间变化很大,有些地方下渗能力强,有些地方下渗能力弱,在有些地方当降雨强度大于土壤的入渗强度时多余的雨水便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超渗雨),这种产流方式称为超渗产流。
超渗雨开始蓄积形成地面积水。
降水过程线以一定时段(时、日、月或年)为单位所表示的降水量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曲线或直方图。
降水过程线它是分析流域产流、汇流与洪水的最基本资料。
此曲线图图只包含降水强度、降水时间,而不包含降水面积。
河网调蓄作用河岸调节及河槽的调节现象,统称为河网调蓄作用。
由于河网水位上升速度大于其两岸地下水位的上升速度,当河水与两岸地下水之间有水力联系时,一部分河水补给地下水,增加两岸的地下蓄水量,这称为河岸容蓄。
同时,涨洪阶段,出口断面以上坡地汇入河网的总水量必然大于出口断面的流量,因河网本身可以滞蓄一部分水量,称为河网容蓄。
《水文学》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1、水文学:研究地球上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水文现象: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3、水文现象的特点:①水循环永无止尽:任何一种水文现象的发生,都是全球水文现象整体中的一部分和永无止境的水循环过程中的短暂表现。
②水文现象在时间上的变化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
周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地球公转及自转,地球和月球的相对运动,以及太阳黑子的周期性运动所导致的昼夜,四季交替的影响所致。
各因子本身在时间上也不断变化,因而又具有随机性。
③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
4、传统的水文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地理综合法.成因分析法:以物理学原理为基础,研究水文现象的形成、演变过程,揭示水文现象的本质、成因,其与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定性和定量的关系,通常是建立某种形式的确定性模型。
数理统计法以概率理论为基础,根据实测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得水文现象特征值的统计规律,或对主要水文现象与其影响因素之间进行相关分析,求出其经验关系。
地理综合法按照水文现象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的地域差异,用各种水文等值线图表示水文特征的分布规律,或建立地区经验公式,以揭示地区水文特征。
5、水温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特性,它影响到水中生物、水体自净和人类对水的利用。
6、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表面平均温度: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半球高于南半球;南北纬0-30度之间印度洋水温最高印度洋热带海区三面受亚、非、澳大利亚大陆包围,并受暖流影响,所以水温最高。
;南北纬50-60度之间大西洋水温相差悬殊。
大洋水温的垂直分布,从海面向海底呈不均匀递减的趋势-在南北纬4(T之间,海水垂直结构可分两层,即:表层暖水对流层(一般深度达600-1000米)和深层冷水平流层〈庞大水体)I、表层扰动层 --- 表层暖水对流层的最上一层〈约0-100米)受气候影响明显,紊动混合强烈,对流旺盛,水温垂直分布均匀,垂直梯度极小。
水文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一、名词解释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称为包气带。
径流模数M:系指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出的流量,以L/s*km2为单位。
计算公式:M=Q/F*1O3(1L=1O~¥)贮水系数: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释出(或储存)的水体积。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Z间的含水层屮的水。
稳定流:水在渗流场中运动,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等)不随时间改变时,称为稳定流。
地下水含水系统:是指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层圈闭的,内部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赋存地下水的岩系。
水系:汇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一个地表径流系统,成为水系。
上层滞水:包气带局部隔水层(弱透水层)之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溶滤作用:在水与岩土相互作用下,岩土屮一部分物质转入地下水屮。
这就是溶滤作用。
越流:相邻含水层通过其间的弱透水层发生水量交换。
测压水位:井中静止水位的高程就是承压水在该点的测压水位。
地下水动态: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含水层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等)随时间的变化, 称作地下水动态。
孔隙度:是指某一体积岩石(包括孔隙在内)屮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111的水的体积。
渗透系数:达西定律中K为其线性比例系数称为渗透系数含水层:是饱水并能传输与给岀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之比。
层流: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是,水的质点作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上升泉:由承压含水层补给的泉。
正均衡:某一均衡区,在一定均衡区内,地下水水量(或盐量、热量)的收入大于支出,变现为地下水储存量(或盐量、热量)增加。
储存资源量:含水系统地下水多年平均低水位以下的重力水体积为其储存资源量,单位代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称为潜水。
专门水文学复习资料(经典版)(DOC)
一、名字解释1.动储量:单位时间流经含水层(带)横断面的地下水体积,即地下水的天然程流量;2静储量:地下水位年变动带以下含水层(带)中储存的重力水体积;3调节储量:地下水位年变动带内重力水的体积;4开采储量:用技术经济合理的取水工程能从含水层中取出的水量,并在预定开采期内不致发生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等不良后果。
5补给量:补给量是指天然状态或开采条件下,单位时间通过各种途径进人含水系统的水量。
6储存量:指地下水补给与排泄的循环过程中,某一时间段内在含水介质中聚积并储存的重力水体积7允许开采量:允许开采量就是用合理的取水工程,单位时间内能从含水系统或取水地段取出来,并且不发生一切不良后果的最大出水量8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系统是以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把地球水圈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体作为一个系统,运用系统理论分析、研究地下水的形成与运移的机理,并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地下水资源的勘察、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问题。
9地下水动态:1、地下水的动态——指表征地下水数量与质量的各种要素(如水位、泉流量、开采量、溶质成分与含量、温度及其它物理特征等)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10地下水均衡——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地下水水量、溶质含量及热量等的补充(或流入)量与消耗(或流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11给水度:给水度(产)是表征潜水含水层给水能力或储水能力的一个指标,12水文地质参数:表征含水介质水文地质性能的数量指标,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含水介质的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承压含水层的储水系数、潜水含水层的重力给水度、弱透水层的越流系数及水动力弥散系数等,还有表征与岩土性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的有关参数,如降水人渗系数、潜水蒸发强度、灌溉入渗补给系数等。
13渗透系数:渗透系数(K)又称水力传导系数,是描述介质渗透能力的重要水文地质参数,14导水系数(T):是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与含水层厚度的乘积15储水率:表示当含水层水头变化一个单位时,从单位体积含水层中,因水体积膨胀(或压缩)以及介质骨架的压缩(或伸长)而释放(或储存)的弹性水量16越流系数:表示当抽水含水层和供给越流的非抽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为一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两含水层之间弱透水层单位面积的水量17降水人渗补给系数:是降水渗人量与降水总量的比值,18水动力弥散系数:是表征在一定流速下,多孔介质对某种溶解物质弥散能力的参数。
水文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水资源:广义:世界上一切水体;狭义:仅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径流的特征值:流量:流量Q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秒;径流总量:径流总量W是指T时间段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总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径流深度:径流深度R是指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求得的水层深度,以毫米为单位;径流模数:径流模数M是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F之比;径流系数:径流系数a是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度R与相应的降水深度P之比,a<1。
蓄满产流:降雨在补足包气带中的水分亏缺之后,所余的水量全部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即蓄满产流。
超渗产流:当降雨强度超过下渗率时,未渗入土壤的水分便形成地表径流,即超渗产流。
河岸调节作用:当河网水位上升至高于其两岸地下水位,且河水与两岸地下水之间有水力联系时,一部分河水补给地下水,增加两岸的地下蓄水量;当河网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时,一部分地下水补给河水,这种调节称为河岸调节。
二、简答题1、水资源的特性1.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与其有限性;.2,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3, 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4 利与害的两重性2、水循环的发生机理第一,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第二,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第三,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第四,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3、水循环的实质水循环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4、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的区别蓄满产流:降雨在补足包气带中的水分亏缺之后,所余的水量全部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即蓄满产流。
(完整word)水文学重点
绪论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性质、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水文现象: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统称为水文现象。
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1)水循环永无止尽;2)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有周期性又有随机性;3)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以物理学原理为基础;数理统计法,以概率理论为基础;地理综合法,按照水文现象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的地域差异,用各种水文等值线图表示水文特征的分布规律,或建立地区经验公式,以揭示地区水文特征。
(P5)水循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体,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入渗及径流等各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变、能量交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水循环机理:1)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整个循环过程保持着连续性,无头无尾,是物质与能量的传输、储存、转化过程且存在于每一环节;2)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
水的三态转化为水循环提供了前提条件;环境因素(地理纬度、海陆因素、地貌形态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循环的路径、规模和强度;3)水循环涉及到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4)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是开放系统;5)地球上的水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某些物质一起运动。
水循环的基本类型(按不同途径与规模):大循环:发生于全球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特点是在循环过程中,水分通过蒸发与降水两大基本环节,在空中与海洋,空中与陆地之间进行垂向交换,与此同时,又以水汽输送和径流的形式进行横向交换.小循环:发生于海洋或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又称内部循环,前者为海洋小循环,后者为陆地小循环。
海洋小循环包括海面的蒸发与降水;陆地小循环可分为大陆外流区小循环(存在于海洋之间的横向水分交换)和内流区小循环。
(P43)水体的更替周期:指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
完整word版水文学复习资料分解
水文学、名词解释水文现象: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水循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海水盐度:单位质量海水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叫海水盐度。
它是海水物理、化学性的重要标志。
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
水资源:指全球水量中可谓人类生存、发展所利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
水体更替周期:指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水量平衡:指任意选择的区域,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内蓄水的变化量,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
蒸发能力:通常,将处在特定的气象环境中,具有充分供水条件的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称为蒸发能力。
区域总蒸发:是指研究区域内所有蒸发面上各种蒸发、散发之综合。
水汽扩散:指由于物质、粒子群等的随机运动而扩展于给定空间的一种不可逆现象。
扩散现象不仅存在于大气之中,也存在于液体分子运动进程中。
水汽输送:指大气中水分因扩散而由一地向另一地运移,或由低空输送到高空的过程。
降水历时:指一场降水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
降水量: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 降水面积:即降水所笼罩的面积,以平方公里计。
下渗率:下渗又称入渗,是指水从地表渗入土壤和地下的运动过程。
下渗能力:又称下渗容量,指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率。
稳定下渗率(fc ):通常在下渗初期,下渗具有较大的数值,称为初渗,其后, 下渗作用不断进行,下渗率不断递减。
当下渗到一定深度后,下渗率趋于常值, 此时称为稳定下渗率。
产流机制:水在沿土层的垂向运行中,供水与下渗矛盾在一定介质条件下的发展 机理和过程,称为产流机制。
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每秒。
径流深:指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求得的水层深度,以毫米为单位。
水文学基本知识点完美版
水文学基本知识点完美版1. 水文学的定义水文学是研究水资源的形成、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以及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灾害防治相关的知识体系。
2. 水文学的重要性水文学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提供关于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的信息,为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水灾害的预防和减轻提供支持。
3. 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水文学的核心是研究水循环。
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径流、地下水补给等过程。
通过研究这些过程的物理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了解水的运动规律和分布特征。
4. 降水量的测量方法降水量是水文学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降水量测量方法包括雨量计、激光雷达和卫星遥感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研究目的。
5. 地下水的形成和补给地下水是地表水向地下渗透后形成的水体。
它在水文循环中起到重要的储存和补给作用。
地下水的形成受到地质、土壤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6.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文学不仅研究水资源的基本特征,还涉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通过水文学的研究,可以为水资源规划、水利工程设计和水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7. 水灾害及防治水文学还研究水灾害的发生机理和防治策略。
洪水、干旱和山洪等水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通过水文学的研究可以提前预警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8. 水文学的应用领域水文学的研究成果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包括水资源规划管理、环境保护、农业灌溉和城市供水等。
水文学的发展将更好地支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以上是关于水文学基本知识点的完美版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所列内容属于水文学基本常识,相关数据和具体实践应以实际情况和官方数据为准。
*。
水文知识笔记
径流深=径流量/集水面积/1000(mm) 径流模=年平均流量/集水面积*1000 径流量=年平均流量*365(6)*86400均方差σ:反应均值相同系列数据的离散程度。
1)(2--=∑-n x x i σ离差系数C v :反应不同均值系列的离散程度。
C v =-x σ=1)1(2--∑n k i k i =-x x i 离差系数大则数据系列离散程度大。
偏差系数(偏态系数):反应变量在均值两则分布是否对称。
C s =33)3()1(v i c n k --∑ 当C s =0时表示变量大于均值和小于均值出现的机会相等,说明系列对称。
当C s >0时,表示大于均值的机会少,呈现正偏,反之C s <0时表示大于均值的机会多,呈现负偏。
水文数据一般都是正偏系列。
水位24小时变幅小于0.12m 时属变化缓慢过程,8时、20时观测,0.12m---0.24m 之间时应4段观测。
输沙模数=年输沙量(t )/集水面积含沙量=泥沙重(g )/水样容积(cm 3)*106洪水频率曲线适线时应注意在曲线的左上端配合较好,可在x -±-x x σ和C v cv σ±范围内调整。
-x σ = n σcv σ=212v v c n c +当断面有迁移的站,当迁移后无较大支流汇入、流出时,若集水面积变化在3%<f<20%时可做面积改正,流量换算。
0.67f f Q )(新原新原=Q 系数0.67为省局在07年做特征水位修订给各地区的指导说明中给定的值。
1985国家黄海基准高程+0.029m=1956黄海高程。
2,1km2=100公顷1公顷=15亩=10000m1公顷=1墒(东北用法)1亩=666.67m21公亩=100m2河网密度:单位流域面积上河流长度,等于干支流总河长/流域面积。
河道弯曲系数:河长/河道首尾直线距离。
在用角规量河长时,一般加5%(经验值)河长改正数,即量取值+量取值*5%=实际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水资源:广义:世界上一切水体;狭义:仅仅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径流的特征值:流量:流量Q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秒;径流总量:径流总量W是指T时间段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总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径流深度:径流深度R是指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求得的水层深度,以毫米为单位;径流模数:径流模数M是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F之比;径流系数:径流系数a是某一时段的径流深度R与相应的降水深度P之比,a<1。
蓄满产流:降雨在补足包气带中的水分亏缺之后,所余的水量全部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即蓄满产流。
超渗产流:当降雨强度超过下渗率时,未渗入土壤的水分便形成地表径流,即超渗产流。
河岸调节作用:当河网水位上升至高于其两岸地下水位,且河水与两岸地下水之间有水力联系时,一部分河水补给地下水,增加两岸的地下蓄水量;当河网水位低于地下水位时,一部分地下水补给河水,这种调节称为河岸调节。
二、简答题1、水资源的特性1.水资源的循环再生性与其有限性;.2,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3, 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4 利与害的两重性2、水循环的发生机理第一,水循环服从于质量守恒定律;第二,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第三,水循环广及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及生物圈。
第四,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却是开放系统。
3、水循环的实质水循环就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4、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的区别蓄满产流:降雨在补足包气带中的水分亏缺之后,所余的水量全部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即蓄满产流。
蓄满产流的发生条件是:P > Wm—W0蓄满产流能否发生于降雨强度无关,与降雨量有关。
超渗产流:当降雨强度超过下渗率时,未渗入土壤的水分便形成地表径流,即超渗产流。
发生条件:超渗产流能否发生与降雨强度有关,即降雨强度大于下渗率时即可,与降雨量无关。
一般来说,在湿润地区,以蓄满产流为主;在干旱地区,以超渗产流为主。
5、影响径流形成的因素气候因素:包括降水、蒸发、气温、风、湿度等流域下垫面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地形特征、地质条件、植被特征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径流的过程、径流的数量、质量的变化。
三、论述题1、你的家乡所在地或你熟悉的地区有哪些水资源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解决?2 、试述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1 水循环与地球圈层构造:在地球表层系统中,水圈处于主导地位,水圈中的水通过周流不息的循环运动,积极参与了圈层之间的界面活动,并深入4大圈层内部,将它们耦合在一起。
2 水循环与全球气候:首先,水循环是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其次,水循环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重新再分配,使不同经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得到缓解;再次,水循环的强弱及路径,还会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甚至可以决定地区的气候基本特征。
3 水循环与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4 水循环与生态平衡5 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3、河川径流是怎样形成的?1 降雨时形成径流的前提条件2 流域蓄渗过程降雨初期,大部分降水并不立即产生径流,而消耗于植被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
在降雨过程中,当降雨强度小于下渗能力时,雨水将全部深入土壤中;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能力时,超出下渗强度的降雨,形成地面积水,蓄积于地面洼地,称为填洼。
随着降雨继续进行,满足填洼后的水开始产生地面径流。
流域上继续不断降雨,渗入土壤的水使包气带含水量不断增加,土层中的水达到饱和后,在一定条件下,部分水沿坡地土层侧向流动,形成壤中径流;下渗水流达到地下水面后,以地下水的形式沿坡地土层汇入河槽,形成地下径流。
因此,流域上的降水,经过蓄渗过程产生了地面径流,壤中径流和地下径流。
3 坡地汇流过程超渗雨水在坡面上呈片流,细沟流运动的现象,成坡面漫流。
满足填洼后的降水开始产生大量的地面径流,它沿坡面流动进入正式的漫流阶段。
坡面漫流在蓄渗容易得到满足的地方先进行,然后其范围不断扩大,地面径流经过坡面漫流而注入河网。
壤中流及地下径流在有空介质中运动。
4河网汇流过程各种径流成分经过坡地汇流注入河网后,沿河网向下游干流出口断面汇集的过程,即河网汇流过程,这一过程自坡地汇流注入河网开始,直至将最后汇入河网的降水输送到出口断面为止。
经过河岸调节和河槽调节过程,使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变缓,汇流历时延长,降低出口断面一下发生洪水的可能性。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河流:地表示沿天然沟谷槽低运动形成的水体。
水系:在一定的集水区域内,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
流域:由分水线包围的区域称为流域。
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通常以小数或千分数表示。
含沙量:每立方米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
输沙量:一定时段内通过一定过水断面的泥沙含量。
艾里定律:河床上移动的推移质的质量与水流速速的六次方成正比。
矿化度:天然水体中各种元素的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称为矿化度。
正常年径流量:用多年径流量的平均值代替正常年径流量。
洪水:大量降水或积雪在短时间内汇入河槽,形成特大的径流,成为洪水。
枯水:苦水是河流断面上较小流量的总称。
湖泊:湖泊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洼地的蓄水体系,是湖盆、湖水以及水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水库的特征水位:死水位:水库在设计过程中有一个设计最低水位,它是根据发电最小水头和灌溉最低水位而确定的,同时也考虑到泥沙的淤积情况;正常高水位:为了满足发电、灌溉等需要而设计的库容,成为兴利库容,兴利库容所对应的水位称正常高水位;设计洪水位:在水库正常运行情况下,当发生设计洪水时,水库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设计洪水位或最高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当发生特大洪水时,水库允许达到的最高水位。
汛前限制水位:相应于防空的那部分库容的水位称为汛前限制水位。
沼泽:沼泽是地表土壤层水过饱和地段。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河流是地表水循环的主干?河流虽然槽蓄量最小,但河水是地表唯一的畅流液态水,它的水循环动力机制既受到热力因素影响又受重力作用所控制,其交替更新的周期最短,水循环的活力最强,因此它在地表水循环过程中起着上接大气水,下通地下水,最后联结海水的主干作用,它是地表水循环亚系统中的主干子系统。
2、河流有哪几种补给形式?各有何特点?一、雨水补给最重要,多发生在夏、秋。
补给特点:不连续性和集中性。
流量过程线:锯齿状。
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多在春季发生(北方).补给特点:连续性和时间性。
过量过程线:双峰(春、夏)三、冰雪融水补给高山地区永久积雪或冰川,在干旱、半干旱山区,多发在夏季。
特点:单位面积出水率高,与太阳辐射、气候的变化一致。
流量过程线:单峰(夏)。
四、湖泊、沼泽水补给起调节作用,流量过程平缓五、地下水补给是河流水量可靠而经常的来源,浅层受季节变化影响大,深层受季节变化影响小3、天然水体的矿化作用包括哪几种?溶滤作用,吸附性阳离子交替作用,氧化作用,还原作用,蒸发浓缩作用,混合作用。
4、影响河流年径流量C V的因素有哪些?年径流量:年径流量大,C V值小。
补给来源:以高山冰雪融水或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年径流C V值小,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cv值大,尤其是雨水变率打地区,C V值更大流域面积:流域面积小的河流,C V值大于流域面积大的河流。
5、计算正常年径流量时参证站的选择原则是什么?1 参政变量与研究变量在成因上是相联系的2 参政变量的系列比研究变量的系列要长3 参政变量与研究变量必须具有一定的同步系列,以建立相关关系。
6、什么是湖泊的演化?湖泊有其发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湖泊一旦形成,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类活动的影响,湖盆形态、湖水性质、湖中生物等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湖泊由深变浅,由大变小,湖岸由弯曲变为平直,湖底由凹凸变为平坦,就会深水植物逐渐演化为浅水植物,沿岸的植物逐渐向湖心发展。
由于泥沙不断充填,水中生物的死亡和堆积,最后湖泊会转化为沼泽。
干燥区湖泊由于盐分不断积累,淡水湖转化成咸水湖。
盐度较小的湖泊其生物大致与淡水湖相同,盐度较大的湖泊,淡水生物很难生存。
当水量继续蒸发减少,咸水湖可以变干,转化为盐沼,至此湖泊全部消亡。
7、什么是水库的调节作用?运用水库蓄容径流的能力来抬高水位,集中落差,并对入库径流在时程上,地区上,按各用水部门的需要,重新分配过程,称水库调节。
8、水库的异重流有什么作用?减少泥沙堆积,延长水库寿命。
9、径流向海产生哪些汇集效应?1 径流补给对近岸海区的冲淡效应2 泥沙向海输入,陆地不断延伸3 陆地元素不断向大海迁移第三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称承压水。
泉: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是含水层或含水通道出露地表发生地下水涌出之现象。
通常山区及山前地带泉水出露较多。
二、简答题1、地下水流系统与地表水流系统有何区别?2、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有哪几种?绘图说明。
(1)具有周期性水力联系(2)单向的水力联系常见于山前冲积扇地区及干旱沙漠区,在这些地区的地表江河水位,常年高于地下潜水位,所以河水长年的渗漏,不断补给地下潜水。
(3)间歇性水力联系丘陵和低山区潜水含水层较厚的地区比较多见。
隔水层的位置介于河流洪枯水位之间。
当洪水期时河水位高于潜水位,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发生水力联系,河流成为地下潜水的间歇性补给源;而在枯水期,地表水与地下水脱离接触,水力联系中断,此时仅在潜水出露点,以悬挂泉的形式出露地表。
(4)无水力联系地下潜水位恒高于江河水位,单向的补给河流。
3、过量开采地下水能带来哪些后果?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由过度抽取引起的损耗问题•损耗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
地下水位的下降又进一步带来了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桥梁等交通受损、海水倒灌入侵等各种问题。
4、绘制潜水等水位线图有何用途?1 确定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水位线,并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即为潜水的流向。
2 确定浅水面的水力坡度沿水流方向取任意两点的水位差,除以两点间投影在平面上的垂直距离。
3 查取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推断含水层的岩性与厚度变化,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互补关系,以及研究和布设饮水、排水工程的位置等。
三、论述题第五章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水文效应:由于自然或认为因素,使地理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水循环要素、过程、水文情势发生变化,成为水文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