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超全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基本概念1.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2.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3.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4.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5.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6.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因特网的工作方式分为两大块:(老师提到)(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概念:处在因特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的主机。
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概念: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
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1.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2.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3.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汇总(超全)一、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传输和远程通信。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 按照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 按照拓扑结构分类: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状型等。
3. 按照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络(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和无线网络(如WiFi、蓝牙、红外等)。
三、计算机网络的协议1.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3.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文件的和。
4. 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5. POP3协议:邮局协议第3版,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
四、计算机网络的设备1. 网络接口卡(NIC):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设备。
2. 集线器(Hub):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的网络设备。
3. 交换机(Switch):用于连接多个计算机,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网络设备。
4. 路由器(Router):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实现数据路由的设备。
5. 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的设备。
五、计算机网络安全1. 防火墙:用于监控和控制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防止非法访问。
2. 加密技术:将数据加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3. 认证技术:验证用户身份,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4. 防病毒软件:用于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
5. VPN:虚拟私人网络,用于建立安全的远程连接。
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 5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数。
2. 物联网(IoT):将各种设备连接到网络,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边缘计算:将计算任务从云端迁移到网络边缘,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1.网络模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通常被分为多层模型,如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这些模型将网络功能分割成一系列逻辑层次,每个层次负责特定的任务。
常见的层次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2.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网关等。
路由器是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的设备,交换机用于在局域网内转发数据包,集线器是用于将多个设备连接到一个局域网上的设备,网关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
3.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是一台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符。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通常以十进制点分十六进制表示。
子网掩码用于确定网络中的主机部分和子网部分。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结合可以确定一个网络地址。
4.路由协议:路由协议用于确定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的最佳路径。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而动态路由是根据网络状态自动选择的路由。
5.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常用的协议之一、它由两个主要协议组成:传输控制协议(TCP)和Internet协议(IP)。
TCP协议负责将数据分割成小的数据包进行传输,并确保它们按正确的顺序到达。
IP协议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发送到目标地址。
6. HTTP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的协议。
它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客户端发送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返回响应。
HTTP协议使用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指定要请求的资源。
7. DNS:DNS(Domain Name System)是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系统。
它允许用户使用易记的域名而不是数字IP地址访问网站。
8.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涉及到保护网络和网络上的数据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破坏。
计算机网络必考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必考知识点总结计算机网络是指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技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工具,也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
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电子邮件、网页浏览、远程文件访问还是视频会议,都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支持。
因此,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至关重要。
接下来,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必考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是指两台或多台计算机通过传输线路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ARPANET,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信息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网络接口设备等组成。
按照规模不同,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全球互联网等。
3.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等。
OSI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为七层,而TCP/IP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为四层。
4.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介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介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种。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无线传输介质包括无线电波和红外线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1.数据通信和数据通信协议数据通信是指通过通信线路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数据通信协议是指在数据通信过程中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2.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以及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等。
串行传输是指一位一位地传输数据,而并行传输是指多位同时传输数据。
3.数据编码和调制解调数据编码是指将数字信号编码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调制解调是指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和将模拟信号解调成数字信号的过程。
计算机网络总结
计算机网络总结计算机网络总结(精选6篇)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网络总结(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计算机网络总结1虽然这次培训的时间很短,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特点和重要性。
培训使我的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的角度改变了,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积极接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观念,开阔了教学研究的视野。
目前正在进行课程改革,这样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把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教学转变为如何获得技能的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次培训也改变了我对信息技术的畏难情绪。
以前,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中总感觉不顺手,关键是自己懂得太少,通过这次培训,对信息技术究竟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有了一定的思路。
为我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矗。
通过学习、听专家讲座、网上交流等环节,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一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二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
过去教学学生所见的只是教师、黑板和几个简单的教具,实施“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习人与人进行交流的工具─语言,成了枯燥的苦学,而现在,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这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教学形式多样化,摆脱千篇一律。
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让教学在一节课内,轻松地、愉快地完成。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一、网络基础知识1. 网络的定义和分类:网络是由若干计算机通过通信链路连接而成的互联网,按作用范围可分为LAN、WAN和Internet。
2.OSI参考模型: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组成。
3.TCP/IP协议族:由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组成,是网络世界的基础协议。
4.常用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网关等。
二、网络协议1.TCP/IP协议族:包括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等,IP协议负责寻址和分组转发,TCP协议提供可靠的端到端传输控制,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传输服务。
2.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支持客户端发送请求和服务器返回响应。
3.DNS协议: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并提供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
4.DHCP协议: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为网络中的主机自动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配置信息。
5.FTP协议和T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和简单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
三、网络安全1.网络攻击与防范:常见的网络攻击包括拒绝服务攻击、入侵攻击、数据泄露等,防范措施包括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通信等。
2.加密与解密:对于敏感数据的传输,采用加密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常用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3.网络认证与授权:网络认证是指验证用户身份的过程,常用的认证方式包括用户名密码验证、数字证书验证等;网络授权是指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四、学习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是网络学习的基础,但只有结合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可以通过搭建实验环境、参与网络项目等方式进行实践。
2. 多进行网络实验:通过使用Wireshark等网络抓包工具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网络通信过程,熟悉各种协议的使用和交互。
3.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可以阅读相关论文、文章和安全报告等。
计算机网络复习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1.21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时代。
2.这里所说的“三网”,即指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考点:三网合一)计算机网络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提高可靠性所谓连通性,就是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
用户之间的距离也似乎一次而变得更近了。
所谓共享就是指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的含义是多方面的。
一课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
数据交换和通信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可以快速可靠地相互传递数据、程序或文件。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一些用于计算机实时控制和要求高可靠性的场合,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备份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
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风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
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的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并未统一。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的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另一个定义来自计算机老师: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试用通信线路通信设备,遵守共同的协定,用以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
网络分类作用范围、交换方式网络分类: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1):广域网W AN(wide area network) 广域网的作用范围通常为几十到几千公里,因而有时也称作远程网(long haul network)。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期末复习总结
前四章1、数据以分组(packet)为单位进行传送,在每个结点采用路由选择和存储转发技术将分组转发至下一站,直到最终目的地。
2、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1,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2,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3,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3、TCP协议主要用于实现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的分布式进程通信的功能;IP协议主要用于实现分组通过通信子网的路由选择功能。
4、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前身是ARPANET。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5、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互联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6、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边缘部分核心部分7、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8、计算机网络分类的方法:1,按传输技术分类:广播网络,点-点网络;2,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9、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星形拓扑,环形拓扑,总线形拓扑,树形拓扑,网状拓扑。
10、计算机网络从物理组成上看分为硬件、软件、协议三部分;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成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两个部分;互联网是一个由大量的路由器将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互联而成,结构在不断变化的网际网。
11、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12、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要素:语法:定义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
语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响应。
时序:通信过程中各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3、接口:表示同一结点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下层通过接口向上层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篇下面是结合老师的复习总结出来的,不过不知道是否有用,大家不可以完全依靠此去复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特点。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原理:直接利用可切换的物理通信线路,连接通信双方。
特点:在发送数据前,必须建立起点到点的物理通路;建立物理通路时间较长,数据传送延迟较短;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原理:信息以报文(逻辑上完整的信息段)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
特点:线路利用率高;要求中间结点(网络通信设备)缓冲大;延迟时间长。
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原理:信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
源结点把报文分为分组,在中间结点存储转发,目的结点把分组合成报文。
分组:比报文还小的信息段,可定长,也可变长。
特点:延迟短,线路利用率高;结点存储器利用率高;易于重传,可靠性高;易于开始新的传输,让紧急信息优先通过;额外信息增加。
各交换方式的比较:电路交换适用于实时信息和模拟信号传送,在线路带宽比较低的情况下使用比较经济;报文交换适用于线路带宽比较高的情况,可靠灵活,但延迟大;分组交换缩短了延迟,也能满足一般的实时信息传送。
在高带宽的通信中更为经济、合理、可靠。
是目前公认较(最)好的一种交换技术。
2、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目的: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4.数据传输的方式:
数据在计算机网络中通过数据包的形式进行传输。
数据包是一段固定长度的数据,包括头部和有效载荷。
数据传输可以采用电信号、光信号或无线信号。
5.计算机网络的协议:
6.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7.网络地址和端口:
8.数据传输的方式:
9.路由和交换:
路由是指根据网络地址和路由表来选择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交换是指在网络中选择最合适的路径来直接传输数据包。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RIP、OSPF和BGP,交换技术有以太网和令牌环。
10.无线网络技术:
除了有线网络,计算机网络还可以采用无线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常见的无线技术有Wi-Fi、蓝牙和移动通信等,它们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11.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12.网络性能和优化:
13.云计算和物联网:
云计算和物联网是当前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两大趋势。
云计算通过提供虚拟化资源来实现资源共享和弹性扩展。
物联网通过将各种设备连接到互联网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总结:。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完整版下面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总结: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规模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按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环形、星型和网状。
-按使用者类型分为公有网和专用网。
2.网络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指通过传输介质将信息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的过程。
-数据传输:指将数据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过程。
-通信链路:指连接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物理路径。
-码元:指数字通信中的最小单位。
- 波特(Baud):指每秒传输的码元数量。
3.计算机网络的协议:-通信协议:指计算机网络中规定的传输数据的格式和规则。
-协议分层:通信协议通常采用层次化的方式进行,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 OSI模型:指开放式系统互连(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参考模型。
-TCP/IP协议:指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常用的协议。
4.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指互联网协议地址,用于唯一标识网络设备的地址。
-IP地址分类:IP地址根据网络的规模和需求分为A类、B类和C类。
-子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辅助地址。
-子网划分:指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将一个大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子网的过程。
5.路由和路由器:-路由:指决定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路径选择过程。
-路由器: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转发数据包的网络设备。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动态路由是由路由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的路由。
6.域名和域名解析:-域名:用于标识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的字符串。
-域名解析: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过程。
-域名系统(DNS):指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7.网络安全:-防火墙:用于对网络进行访问控制的安全设备。
计算机网络重要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重要知识点总结1. OSI七层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
了解七层模型可以帮助理解网络的架构和数据传输过程。
2.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Internet协议(IP)。
TCP负责可靠的数据传输,而IP 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掌握TCP/IP协议可以帮助理解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机制。
3.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是在计算机网络中唯一标识一个设备的地址。
它由32位二进制表示,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用于将IP地址分为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对于进行网络规划和配置非常重要。
4.路由和路由器:路由是指决定数据包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路径的过程。
路由器是负责实现路由功能的网络设备。
了解路由和如何配置路由器可以帮助优化网络性能和解决网络故障。
5.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设备之间通信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HTTP、FTP、SMTP、POP3、SSH等。
了解常用的网络协议可以帮助理解网络中不同服务的原理和功能。
6.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网络上的数据不受未经授权访问、损坏、修改或泄露的威胁的一种措施。
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常见的安全威胁和防范措施对于维护网络的安全至关重要。
7.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设备之间物理和逻辑连接的结构。
常见的网络拓扑包括星型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和树状拓扑等。
了解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帮助选择适合的网络设计和配置。
8.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实现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的硬件设备。
常见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卡、集线器和防火墙等。
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的功能和用途有助于进行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1计算机网络的概述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多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连起来的系统,以实现彼此交换信息(通信)和共享资源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功能:(1)数据通信。
(2)资源共享。
(3)并行和分布式处理(数据处理)。
(4)提高可靠性。
(5)负载均衡。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网络的分布范围来分,网络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计算机网络基本网络拓扑结构有五种:总线形、星形、树形、环形、网状形。
计算机网络按使用者分类,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
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带宽:时延是衡量计算机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数据经历的总时延一般是指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和处理时延。
吞吐量:速率(数据率,比特率):bit/s信道利用率: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个层次及其相关协议的集合,是对计算机网络所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
接口数据单元IDU、服务数据单元SDU、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协议网络协议:为主机与主机之间、主机与通信子网之间或子网中各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而使用的,是通信双方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
网络协议采用分层方式的优点: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灵活性好。
结构上可分隔开。
易于实现和维护。
有利于标准化工作。
协议族:协议栈,许多成员协议的集合。
接口相邻实体间的通信是通过它们的边界进行的,该边界称为相邻层间的接口,每一层都定义了向它的相邻高层提供的一组服务。
服务由服务访问点(SAP)提供上层使用,某一层的SAP就是上一层可以访问本层服务的地方,每个SAP都有一个唯一属于它的地址。
服务访问点SAP: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
服务服务原语主要分为:请求原语,指示原语,响应原语,证实原语。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超全)
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超全)计算机网络知识汇总(超全)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本文将为您全面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网络设备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根据规模和地域范围,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2. ISO/OSI参考模型ISO/OSI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基本框架,共分为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和协议。
3. TCP/IP协议族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所采用的协议集合,包括IP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等。
IP协议负责对数据包进行分组和路由,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UDP协议提供不可靠但高效的数据传输。
二、网络通信协议1. IP协议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它定义了如何进行数据包的分组和路由。
IP地址是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主机和设备的。
同时,IPv4和IPv6是两个主要的IP协议版本。
2. ARP协议ARP协议用于通过IP地址获取对应的MAC地址,以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通信。
ARP协议通过广播方式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并将结果缓存,以提高通信效率。
3. ICMP协议ICMP协议用于在IP网络中传递控制消息,主要包括差错报文和请求报文。
差错报文用于报告网络错误,而请求报文用于网络测试和诊断。
4. DNS协议DNS协议负责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域名访问Internet上的资源。
DNS协议采用分布式的架构,通过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
三、网络设备1. 集线器和交换机集线器是一种传输媒介,用于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形成局域网。
交换机是一种数据转发设备,可以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交换和流量控制。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全面总结这也太全了吧!3篇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全面总结这也太全了吧!第一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技术。
它由一系列协议、硬件设备和软件组成,可以用于实现多种通信服务,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和万维网等。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由多个层次构成,并通过一系列协议组成一个网络协议栈。
本篇我们将重点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协议。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两种: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1. 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一种将网络通信分解为多个抽象层次的体系结构。
它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4年提出,共由七个层次组成。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底层,负责在传输介质上传输比特流。
它规定了硬件设备的标准、物理传输介质的特性及信号的传输方式。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之上,用于管理网络中的数据通信。
它负责将比特流打包成数据帧,并检测和纠错数据传输中出现的错误。
(3)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负责实现数据的路由和转发。
它使用IP地址来标识网络中的主机和路由器,并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路由协议进行数据包的转发。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主要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它使用不同的协议(如TCP和UDP)来管理数据的传输,并提供过渡和传输控制。
(5)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计算机之间的会话。
它允许不同计算机之间的进程进行交流,同时提供进程间的同步和数据复制。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主要负责数据格式转换和数据加密。
它允许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应用程序能够交流,并确保数据在通信过程中的可读性和安全性。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最高层,提供了各种应用程序的网络通信服务。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架构和应用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复习要点,帮助你巩固和回顾相关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联在一起,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包括资源共享、信息传输、提供远程服务、实现分布式处理等。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混合型等。
- 按照作用范围: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
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 TCP/IP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二、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原理和协议1. 数据的传输方式-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 半双工传输、全双工传输。
2.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混合型拓扑。
3. 常见的网络协议- IP协议:负责将数据包送到目的主机。
- 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通信服务。
- 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通信服务,适用于实时应用。
- HTTP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数据的协议。
三、网络设备和局域网1. 常见的网络设备- 集线器:物理层设备,用于实现局域网的物理连接。
- 交换机:数据链路层设备,用于实现局域网内的分组交换。
- 路由器:网络层设备,用于实现不同局域网之间的数据转发。
2. 局域网的常用技术- 以太网:常见的局域网技术,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方式。
- 无线局域网(Wi-Fi):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局域网。
四、网络安全和管理1.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 病毒和蠕虫:恶意软件,可以破坏文件和系统。
- 黑客攻击: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并进行数据篡改、窃取、破坏等行为。
计算机网络复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复习知识点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基础,而计算机网络的知识点则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必须要熟悉和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整理和总结一些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帮助读者进行复习和回顾。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连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按照规模和范围,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等。
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分为客户-服务器模型和对等模型。
客户-服务器模型是指一台计算机提供服务,其他计算机请求服务;对等模型是指所有计算机都可以既充当客户端又充当服务器。
3. 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传输介质常见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等。
二、计算机网络协议4. 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是指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定义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TCP/IP协议族TCP/IP协议族是目前互联网上广泛采用的协议体系,包括网络层的IP协议、传输层的TCP协议和应用层的HTTP协议等。
三、网络地址与路由6. 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主机或路由器。
子网掩码是用于划分网络和主机的标识符。
7. 路由器和路由表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转发数据包的设备,它通过路由表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路径。
四、网络通信协议8. 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在万维网上请求和传输超文本的应用层协议,常用于网页浏览。
9. 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是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文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支持上传和下载文件。
10. DNS协议域名系统是将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用于进行域名解析。
五、网络安全与管理11.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入侵检测系统用于识别并防范网络中的入侵行为。
计算机网络总复习(考点总结).docx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一、名词解释K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DU)协议是不同结点的对等层Z间通信所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对等协议之间传输数据的基木单位是协议数据单元PDU (Protocol Data Unit )。
2、实体、对等实体在网络中实体是一个抽彖的名词,它代表任何可以发送或者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对等实体是指位于两个结点上同一层的实体。
3、信道容量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是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4、链路、数据链路链路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
数据链路指的是,数据通信时,除了一条物理线路外,还需要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实现这些规程的硬件和软件加在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5、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是对可以从互联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表示。
6、服务、服务数据单元(SDU)服务是一种功能,它体现在网络中底层向和邻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
它有层次概念。
同一结点和邻层之间通信时交换数据的基本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DU)7、套接字用來表示网络环境中特定计算机上的特定应用程序,它是一个网络地址,由1卩地址和端口号组成。
8、多路复用在数据通信中,传输媒体的带宽或容量往往超过传输单-一信号的需求,为了有效地利用通信线路,可以利用一条信道传输多路信号,这种方法称为信道的多路利用,简称多路复用。
9、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与各层协议的集合10、CSMA/CD是一种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被称为"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
主要应用于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中。
1K数据交换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是指通信子网对所传输的数据的处理方法。
交换是指:根据需要和网络条件动态地安排两个通信结点的通信线路。
这种操作称为交换。
常见的数据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三种方式。
12、数据编码技术数据编码技术指的是怎样用信号來表示数据。
常用的数据编码方法冇两种:模拟数据编码(振幅键控、移频键控和移相键控)和数字数据编码(归零码、非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13、介质访问控制(MAC)技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有序地使用共享介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全面总结(这也太全了吧!)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全面总结(这也太全了吧!)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全面总结计算机网络是指在多个计算机之间,利用通信设备和网络通信协议,进行数据和资源共享的技术。
计算机网络包含了很多知识点,下面就对其进行全面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包括以下五层:1.物理层:确保数据在物理媒介上的传输,识别和管理传输介质的物理接口、传输速率等。
2.数据链路层:提供在物理层上建立逻辑连接的服务,使数据能够在物理媒介上进行可靠的传输,具体包括帧同步、流量控制等。
3.网络层:提供计算机之间的逻辑连接,实现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解决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的问题。
4.传输层:可靠地传输数据,并提供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服务,分为TCP协议和UDP协议两种。
5.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如Web、FTP、SMTP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层。
二、常用的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换的基础,以下是几种常用协议:1.TCP/IP协议:用于Internet的数据传输,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
2.HTTP协议:基于TCP/IP协议,用于Web应用,它是一种无状态的协议。
3.SNMP协议: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管理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4.DNS协议:域名解析协议,是将域名和IP地址进行转换的协议。
5.RIP协议和OSPF协议:用于路由器之间的通信,实现路由的选取和更新,实现路由表的更新。
三、常见的网络设备在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设备有以下几种:1.交换机:用于将局域网上的计算机互相连接,构建起一个局域网。
2.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局域网,使它们能够相互通信,实现整个网络的互联。
3.集线器:用于在局域网中连接多台计算机,可以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的数据交换。
4.网关:一种网络设备,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不同协议的网络互连起来。
四、网络安全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1.口令安全:如果口令太简单,容易被破解,容易导致口令泄露。
计算机网络背诵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背诵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使它们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的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其覆盖范围、传输技术、网络拓扑结构、使用用途等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
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等组成,其中计算机是网络的终端,通信设备是网络的中继设备,通信介质是传输信息的媒介。
4.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协作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多种功能,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二、网络拓扑结构1. 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和连接线路之间的物理连接关系,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等。
2. 各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总线型拓扑结构适合小型局域网;星型拓扑结构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扩展性;环型拓扑结构适合传输速率高的网络;网状型拓扑结构有较好的容错性和灵活性。
3.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场合,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网络传输技术1. 什么是网络传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传输和交换数据的技术,包括有线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
2. 有线传输技术的分类有线传输技术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和传输速率要求。
3. 无线传输技术的分类无线传输技术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蓝牙、Wi-Fi等,它们可以实现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4. 选择传输技术的考虑因素在选择网络传输技术时,需要考虑传输距离、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成本等因素。
四、网络协议1. 什么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数据传输格式和传输方式的约定,网络协议分为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应用层协议等。
2. 网络协议的作用网络协议可以规范和约束数据的传输过程,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复习总结
第一章概述
1.通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联机系统→双机互联→复杂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由自主运转的计算机通过各种通信手段互连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组成:若干自主的计算机(资源子网)、各种通信线路、通信设备(通信子网)
功能:资源共享、信息交换
(3)面向连接通信vs无连接通信
面向连接的通信就是通信双方在通信时,要事先建立一条通信线路,其过程有建立连接、通信和释放连接三个步骤。
无连接的通信就是通信双方在通信时,事先不建立连接,而是直接将数据发送出去,当然,为了保证数据能够到达收端,发出的数据中应携带包括目的地址在内的一系列控制信息。
特点:面向连接的通信在数据传输前要建立一条连接,因此是一种可靠的通信,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不需要携带控制信息;而无连接的通信中,携带目的地址的数据包各自独立进行传输,因而在通信过程中可能出现数据丢失、收端可能出现乱序。
(4)电路交换vs 分组交换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个人区域网(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英特网(Internet)。
——要会识别,例如:
计算机+蓝牙设备:PAN
一栋大楼内部的网络:LAN
四川省电信数据网:WAN
3.常用性能指标——速率、带宽(了解)
4.体系结构和网际互连(重点)
(1)分层结构——为什么分层?如何分层?
(2)分层结构中的各种术语——
层/对等层、实体/对等实体;
服务(垂直方向、系统内)、协议(水平方向、系统间);
服务访问点(SAP)、协议数据单元(PDU);
数据的封装(Encapsulation)
(3)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
协议就是对等实体之间通信时共同遵守的规则。
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
其中,语法表示信息的格式,即传递的数据由哪几部分组成;
语义表示信息的含义及控制信息的组成,即数据中各部分的具体意义;
时序表示信息交换的步骤与顺序等。
(4)两种体系模型:OSI、TCP/IP
OSI: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
TCP/IP协议族——包括那些协议?那些协议不属于此协议族?
(5)利用TCP/IP进行网际互联
核心思想:通过分层模型屏蔽各层间的实现细节;在网络层实现物理网络的逻辑互联。
核心设备:路由器——工作特点
第二章物理层
1.物理层提供的服务
提供无结构(无差别、无边界)的比特流传输。
2.功能
(1)确定物理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
(2)传输介质的驱动:——几种常见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那种信号质量最差?
双绞线的种类:
按照线序不同——直连线/交叉线;
按传输带宽——1类、2类、…、7类,其中3类用于话音,5类用于数据
(3)信道编/解码
(4)信道复用
要会区分,那些功能不属于物理层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基本概念(了解):链路/数据链路、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第四章局域网
1.基本问题
常见拓扑结构(物理拓扑/逻辑拓扑)——总线型、环型、星型
在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位置(下两层);
2.传统以太网的特点
共享信道、广播式传输、冲突解决机制(CSMA/CD协议)
CSMA/CD协议
基本机制:先听再说、边说边听、有冲突立即停止。
2τ的相关问题:(要会看时序图)
2τ的含义是什么?——2τ是共享式LAN中相距最远两个站点数据传播时间的两倍,它包括在信道上的传播时间和转发器延时。
为什么规定CSMA/CD的监听时间不低于2τ?——在CSMA/CD的工作机制中,如果监听时间低于2τ,则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发送站点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侦听不到事实上已经产生的冲突。
因此规定监听时间不低于2τ。
指数退避算法:(参看教材)
●MAC帧格式
各字段含义:
最大/小帧长度的由来——最小长度(64B):为适应2 ;最大长度(1518B):为保证公平性。
●以太网组网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自学习”维护转发表+依转发表转发MAC帧
冲突域和广播域(会识别)
第五章网络互联
1.概述
两种服务:面向连接vs无连接
“BE服务”的概念
虚电路/数据报服务的对比(都是分组交换):
2.IP编址
IP地址的结构、分类
利用变长掩码划分IP子网
3.ARP协议
作用:建立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基本工作机制:广播式请求,单播式应答
[知识扩展]:有文献在讨论TCP/IP体系结构时,将ARP协议列入网络接口层,即认为ARP不属于IP层,why?
4.IP协议
1) 分组交付和路由选择的过程——IP通信是一种典型的无连接通信
2) 路由表的构成:a.表项的组成部分;b.各种类型的路由(如特定主机路由、默认路由等)
3) 根据路由表推测网络拓扑(课堂演示练习、实验报告思考题)
4) IP协议字段
5) IP分组的分片与重组——为什么要分片?MTU的概念?
5.ICMP协议
IP的辅助协议
作用:为IP通信提供差错报告机制、为其它层(TCP/UDP、应用层协议)提供辅助功能
6.路由协议
1)
2) “度量”的概念
路由协议中,用来衡量路径长短的指标,不同路由协议采用的度量不同。
3) RIP协议
——采用的度量;路由更新的过程;特点和适用环境——用于小型IP网络
4) OSPF协议
——用于大型IP网络,不要求掌握具体的工作细节
5) 边界网关协议BGP
——了解不同路由协议的选路策略:并非所有的路由协议都是以“最短路”为选路原则。
第六章传输层
1.概述
端到端的逻辑通信的概念——进程间的通信
IP协议与传输层协议各自的作用范围/地址的作用范围;
如何在网络中标识一个通信连接——IP地址+端口地址
2.UDP协议
➢什么叫面向报文:
发送方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IP 层。
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应用层交给UDP 多长的报文,UDP 就照样发送,即一次发送一个报文。
接收方UDP 对IP 层交上来的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UDP是一种无连接的通信方式,是不可靠的通信。
➢报文格式(不要求背下来)
➢适用的通信环境:对传输质量要求不太高,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通信服务。
3.ARQ的基本原理
超时重传
肯定确认:只确认正确的,不确认错误的
累积确认:ACK-n表明第n-1号字节之前的数据(包括n-1号)均已正确接收。
窗口:
4.TCP协议
1) 面向数据(字节)流
2) 可靠的通信:带重传的肯定确认+累计确认
3) 报文格式(不要求背):各字段含义、作用(序号、确认号、控制字段、窗口大小)
➢综合应用:参照“实验二网络数据包分析”
要会识别MAC帧格式、IP分组格式、UDP/TCP报文格式,并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例如:
利用软件从某以太网上捕获的一个MAC帧如下所示(此处仅显示了从帧的起始位置开始的部分数据,且不包括前同步码和起始界定符)。
00 1F 3B A0 2F 47 00 0D 66 92 88 0A 08 00 45 00 05 DC 02 29 20 B9 E4 06 84 B3 79 34 D0 9B
AC 13 CA AC 00 50 05 65 89 E9 0F 85 7D FB 37 62 50 10 1D 50 2C 4E 00 00 6F 5A EE 41 D9 64
E1 F4 91 76 D3 E9 23 25 16 08 4D EA 49 46 C5 36 ……
则该MAC帧所封装的上层IP分组的源地址为(点分十进制表示);目的地址为(点分十进制表示)。
此IP分组的长度是字节;此IP分组在被捕获之前,经过了个路由器转发。
此IP分组内封装了一个TCP报文段,发出这个TCP报文段的发送端使用的端口号为(十进制表示),等等。
4) 概念:流量控制、滑动窗口
5) 实现方法:利用滑窗实现流量控制(收发速率匹配)
TCP滑窗机制:工作原理、窗口大小的调整机理(由接收方确定发送方窗口的大小——如何实现)
6) TCP连接管理——连接建立、连接拆除的过程,用文字描述和用时序图描述
连接建立(三次握手):
连接拆除(四次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