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采样技术
冲击式吸收管也可用于气溶胶的采集,但 流量只能用3L/min。
吸收液体积必须精确,并在使用中 防止挥发;
吸收液也有饱和容量,通常只用作 短时间采样;
采样前需用吸收液多次洗涤吸收管;
采样后要立即密封或转存,测定前 要用吸收液多次洗涤进气管;
需避光的应使用棕色管;
采用这种方式。
多孔玻板吸收管图示
P2ag3e 23
.
气态和蒸气态化合物的采集:
冲击式吸收管
性能要求:内管和外管的接口应是标准磨 口;内管应垂直于外管管底,出气口的内 径为1.0mm±0.1mm,管尖距外管底 5.0mm±0.1mm;固定小突应牢固。
气密性检查:同气泡吸收管。 气流方向:同气泡吸收管。 使用:与采气泵的连接与气泡吸收管相同。 GBZ/T160系列方法中硝基苯等约6种化
气泡吸收管图示
P2ag1e 21
.
气泡吸收管与采样泵的连接
将气泡吸收管的内管通过附加软胶管与 采样泵气密连接,中间可加一安全瓶防 止流量过大时,吸收液吸入采样泵造成 损坏。
气流的方向:内管进,外管出 GBZ/T160系列方法中约有16种化合物
可采用这种方式。
22
.
气态和蒸气态化合物的采集:
粉尘、COX、硫化氢、NOX 、苯
.
我们的日常工作 (1) 项目委托 现场调查、方案制定
(5) 报告编制 审核签发
检测流程
(2) 现场检测 准备工作
(4) 实验室检测 数据处理、原始记录
(3) 现场检测 /现场采样
3
.
作为一名专业的检 验检测人员,我们 的目标是?
准确定性 精确定量
我们的敌人是:误差
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方法
采样后,封闭活性碳管两端,置清洁容器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甲酸甲酯可保存5d,其余至少可保存7d。
39.
乙酸戊酯
GBZ/T 160.60-2004 酸酐类化合物
-
100
9.
二氯乙烯
GBZ/T 160.46-2004 卤代不饱和烷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800
-
1200
-
同三氯乙烯
同三氯乙烯
同三氯乙烯
10.
四氯乙烯
GBZ/T 160.46-2004 卤代不饱和烷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200
-
300
G2A
同三氯乙烯
同三氯乙烯
同三氯乙烯
11.
丁醇
GBZ/T 160.48-2007 醇类化合物
硫酸
GBZ/T 160.33-2004 硫化物
-
1
2
G1
多空玻板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
在采样点,用1只装有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以1.0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采样后,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置清洁的容器运输和保存。在室温下样品保存7d。
21.
正庚烷
GBZ/T 160.38-2007 烷烃类化合物
14.
镉及其化合物
GBZ/T 160.05-2004 镉及其化合物
-
0.01
0.02
G1
同上
同上
同上
15.
汞及其化合物
GBZ/T 160.14-2004 汞及其化合物
工作场所采样技术和采样规范
2.
呼尘
(三)、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
空气样品采集是进行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 检测的第一步,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根据待测物在 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的状态、各种采样方法的适用 性、采样点的工作状况和采样环境等因素选择。
(一)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的采样方法
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气态和蒸气态有害物质分 为:直接采样法、有泵型采样法和无泵型采样法。
法,即推大注射器的芯子将样品气压人小注射器中,并必
须先用样品气洗涤小注射器3次。避免注射器内壁吸附待测 物,特别在气温低、待测物挥发性小的时候;必要时,可
将注射器放在一定温度的恒温箱内,减少器壁吸附。采样
穿透容量
固体吸附剂发生穿透时所吸附等测物的量(mg)
问题:何为穿透? 即后段吸附剂吸附的待测物量达到( ≥)前段吸附剂量的
5%时。
常用换算
%与pmm的换算
1. pmm=1 /1000000=0.0001% 2. 1%=10000ppm
ppm与mg/m³的换算 mg/m³=(M/24.04)*ppm
使用注射器采集空气样品,其优点是操作简易、快速, 不需空气采样器,可反复使用,成本和费用低,适用于短时 间的采样。其缺点是采样体积有限,注射器易破碎,携带不 方便;样品保存时间短,采样后应尽快分析;不适用于采集 易吸附、对玻璃有腐蚀作用的毒物样品,不能进行长时间采 样。
2024/10/27
31
使用注意事项
不是,还要看是否在最高浓度时段采样。
长时间采样
指采样时间一般在1h以上的采样。
问题 1. 长时间采样得到的样品浓度( C检测)是不是就是CTWA? 不是,要看采样时间是否包含所有工作内容,还要看工人的
接触时间。
标准采样体积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中,与职业相关的因素,能够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因素。
识别和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在保障职工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介绍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现场监测法、生物学检测法和物化学检测法等。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通过问卷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费用较低、数据易于处理等优点。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问卷设计,例如对不同的职业人群进行不同的调查,或者针对不同的病因展开调查等。
问卷调查法的缺点是,数据来源于被调查者自己的报告,可能存在记忆偏差、信息缺失等问题,数据的客观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在分析问卷调查数据时,需要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并结合其他的数据来源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现场监测法现场监测法是指在现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对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能够准确地反映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对有效地控制危害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现场监测方法包括空气采样、噪声监测、射线监测、振动监测等。
就例如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分析过程中,通过抽样测试、样品测定等方法,利用专业设备对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根据标准要求进行监测、定量和分析,以解决现场操作环境中的问题。
而且,现场监测和定量测定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也有着很大的意义。
生物学检测法生物学检测法是指通过检测生物体中的生物标志物,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非破坏性、信息量大等优点。
常用的生物学检测方法包括血液检测、尿液检测、毛发检测等。
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生物体中对职业危害物质的反应,来进行危害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在操作中,需要先确定合适的检测生物标志物,并确保所选标志物与职业危害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范本(2篇)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范本1.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和指导企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工作,从而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包括所有行业和岗位。
2.检测和评价目的2.1 确定有害因素通过检测和评价工作,准确、全面地确定工作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粉尘、噪声等。
2.2 评估危害程度根据检测结果,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危害程度和风险水平,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
3.检测和评价内容3.1 环境因素检测通过对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进行检测,包括空气污染物、噪声、温湿度、辐射等,以及有害因素排放情况的监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2 化学因素检测对工作场所的化学因素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有毒气体、有害物质、有害化学品等,检测方法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3.3 物理因素检测对工作场所的物理因素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噪声、振动、辐射、照明等,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3.4 生物因素检测对工作场所的生物因素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细菌、病毒、真菌等,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健康和安全。
3.5 职业病检测对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因素进行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石棉、重金属、粉尘等,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4.检测和评价方法4.1 检测设备和工具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检测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测和样品采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检测方法和标准采用国家标准和规范中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4.3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浓度计算、数值转换、数据比较等,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
5.评价和控制措施5.1 危害程度评估根据检测结果和相关标准,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程度和风险水平,划分为低、中、高风险等级。
5.2 防护措施实施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个体防护、集体防护、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现场采样
现场采样的注意事项
现场采样需要注意采样时机、采样位置的选择,以及采样条件的控制,同时还需注意采样过程中的安全和保护 措施。
现场采样的实践案例
通过实践案例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场采样的应用和效果,以及如何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样品采集和检测。
总结和结论
现场采样是职业病防控的重要手段,能够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和控制提 供有效依据,对于保护劳动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现 场采样
现场采样是职业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能够直接获取工作环境中的危害 因素信息。本节将介绍现场采样的方法、常见的危害因素,以及实践案例。
现场采样的定义和重要性
现场采样是指在工作现场直接采集相关样本以获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信息, 可为职业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现场采样的方法和步骤
现场采样包括空气、水、粉尘、噪声等多个方面的检测,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采 样。
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如有害气体、粉尘、 噪声、高温等。
现场采样的仪器和设备
现场采样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仪器和设备,如空气采样器、粉尘采样器、噪 声计等,以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印刷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十-1-9
印刷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十-1-9摘要本次检测使用了多种方法,检测了印刷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噪音、粉尘、有机溶剂、化学因素等。
结果显示,印刷厂存在着一定的职业病危害。
其中,噪音和粉尘超标严重,化学因素和有机溶剂稍微偏高。
需要采取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保障工人的健康。
职业病危害检测方法本次检测使用了以下方法:- 噪声检测仪- 粉尘计- 活性炭管采样法- 气相色谱法以上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印刷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噪音、粉尘、有机溶剂、化学因素等。
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噪音检测结果表明,印刷厂的噪声值超标严重,高于国家标准。
其中,机器声噪最高,达到80 ~ 85 分贝,对工人的听力会造成损害。
需要在机器旁加装消声器、减震器等措施,降低噪音值。
粉尘印刷厂的粉尘值超标较严重,达到1.6 ~ 2.4mg/m3,高于国家标准。
其中以糊剂烟尘浓度最高,超标值达到1.2mg/m3左右。
建议加强通风换气,定期对车间地面、机器等进行清洗和维护。
有机溶剂检测结果表明,印刷厂的有机溶剂浓度略微超标,建议增加通风设备,加强通风换气。
化学因素印刷厂化学因素超标略微,其中以酞菁蓝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建议在操作时加强防护。
结论印刷厂存在着一定的职业病危害,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在噪声源头加装消声器、减震器等设备,降低噪音值;- 增加通风设备,加强通风换气;- 定期对车间地面、机器等进行清洗和维护;- 在操作时加强防护。
以上建议能够有效降低印刷厂的职业病危害,保障工人的健康。
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测定及质量控制
主要内容
•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采样及质量控 制 • 工作场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 范(GBZ159) •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标准 (GBZ/T160)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 •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Z/T192) •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T189) •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
• 最高容许浓度 (MAC):工作地点、在 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 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 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 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 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 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 数值。
• 工作场所: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 部地点。 • 工作地点: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 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 点。 • 采样点:指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 况,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用于职业病危 害因素采样测定的工作地点。
事故监测
•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 进行的紧急采样监测,或进行事故的模 拟监测。
工作场所空气中 有害物质采样监测
监测使用的仪器设备
• 空气收集器:指用于采集空气中气态、 蒸气态和气溶胶态有害物质的器具。如 大注射器、采气袋、各类气体吸收管及 吸收液、固体吸附剂管、无泵型采样器、 滤料及采样夹和采样头等。
3、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 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 收集器内; • 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阻 隔。 • 用无泵型采样器采样时应避免风扇等直 吹。 • 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 防爆型空气采样器。
4、采样过程注意事项: • 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 • 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 算时用流量均值。 • 部分毒物采样时应随时观察吸收液等的变 化,并随时终止采样,如氮氧化合物采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采样规程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采样规程一、合规依据 1、《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二、采样要求 1、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采样1个工作班;2、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在1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采样。
三、采样点数目 1、工作场所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个采样点;2、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采样点。
3、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件的工作地点;4、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不同有害物质时:分别设置采样点。
5、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6、劳动者流动工作时,在流动工作范围内,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7、仪表控制室: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8、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
四、采样对象数量 1、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3人:全部采样;---3~5人:采样2人;---6~10人:采样3人;---10人以上:采样4人。
2、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6人:全部采样;---6人:采样5人;---7~9人:采样6人;---10~14人:采样7人;---15~26人:采样8人;---27~50人:采样9人;---50人以上:采样11人。
1。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汇总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汇总1、钡(Ba):金属钡、氧化钡(Bao)、氢氧化钡(Ba(OH)2)、氯化钡(BaCl2)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2、镉(Cd):金属镉、氧化镉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3、钙(Ca):氧化钙、氰氨化钙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4、铬(Cr):铬酸盐、重铬酸盐、三氧化铬采样方法一:微孔滤膜5*15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采样方法二:用一只装有10.0ml水的冲击式吸收管,以3L/min流量采集15min 空气样品。
5、铜(Cu):金属铜、氧化铜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6、铅(Pb):金属铅、氧化铅、硫化铅、四乙基铅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7、镁(Mg):金属镁、氧化镁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8、锰(Mn):金属锰、氧化锰采样方法:微孔滤膜5*15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样2~8h空气样品。
职业卫生检测与质量控制
(1)溶剂解吸法
• ;采用合适的解吸剂,通常可得到 满意的解吸效率和准确精密的测定结果;操作简单, 无需特殊仪器;所得解吸液样品可以多次测定。
• 缺点:解吸液选择不当,可能对测定产生影响;解吸 液有一定毒性,如二硫化碳,使用时应注意防护,要 在通风柜内操作,尽量减少用量;溶剂解吸法因使用 的解吸溶剂量较大,一般不小于1mL,二用气相色谱 测定时,进样体积仅1-2μL,仅是解吸液样品的1/1000 ~2/1000,影响了的测定方法的灵敏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与质量控制
目录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一)、现场采样与检测 (二)、实验室检测
1、样品预处理 2、实验室分析检测
二、质量控制
2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二)、实验室检测
样品预处理
•我国职业卫生标准方法中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85类200余种 化学性职业病有害因素的检测方法,有的空气样品可以直接测定, 不需要任何处理。
(1)溶剂解吸法
•
溶剂解吸法是将采集后的固体吸附剂放入溶剂
解吸瓶内,放入一定量的解吸液,密封溶剂解吸瓶,
解吸一定时间,大量的解吸液分子将吸附在固体吸
附剂上的待测物置换出来并进入解吸液中,解吸液
供测定。为了加快解吸速度和提高解吸效率,可以
振摇解吸瓶,或用超声波帮助解吸。
• 解吸液应根据待测物及其所使用的固体吸附剂 的性质来选择。通常非极性固体吸附剂,对非极性 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强,解吸时用非极性解吸液。
•但在职业卫生监测中,大多数空气样品需要采用空气采样泵, 将有害因素采集到滤料、活性炭管等采样介质上,带回实验室检 测,检测时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样品类型不同,样品的采集和 与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需根据采样介质、测定方法的要求来选 择应用。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新版)备注说明: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经验法、类比法、检查表法、资料复用法、工程分析法、实测法和理论推算法等。
事实上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扬长避短,方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1经验法经验法是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借助自身经验和判断能力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业中采用传统工艺的工作场所的识别。
优点是简便易行。
缺点是识别准确性受评价人员知识面、经验和资料的限制,易出现遗漏和偏差。
为弥补上述不足,可采用召开专家座谈会的方式交流意见、集思广益,使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结果更加全面、可靠。
2类比法类比法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资料进行类推的识别方法。
采用此法时,应重点关注识别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如:①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辅材料、产品结构等;②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相似性,包括有害因素产生途径、浓度(强度)与防护措施等;③环境特征的相似性,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地理条件等。
类比法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中最常用的识别方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空气样品采集规范
采样记录单
采样记录单是在采样过程中记录现场采样 相关信息的表格。主要内容一般包括:采样项目编 号、采样物质、被采样单位、采样地点、操作位、 被采样对象、采样日期和时间、采样方法、采样介 质、器材、采样流量、工作环境温湿度、气压等气 象条件、采样人、陪同人等相关信息。
根据不同的采样形式和目的,分别有定点 采样记录单和个体采样记录单。表3―4和表3―5为 典型的采样记录单示例。
TWA样品的采集
工人个体8h采样样品(长时间采样)
工人非流动工作-----分时段采样的样品
工人流动工作------分地点采样的样品
个体采样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m
最高容许浓度
STEL和MA C采样
•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 • 现场存在波动 • 波动的时间段 • 定点或个体采样
• 调查记录 • 制定 采样时机和方法 • 超限倍数-采集和不采集
采样时段
• 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 • 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作为重点采样季节 • 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工作周) • 将空气中有害① 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 ② 一个代表性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设备的: 1个点(3台以下);2个点(4~10台);3个点(10台以上) ③ 一个代表性工作场所2台以上不同类型设备,测定同种有害物 质时, 于高浓度设备旁设置采样点;如测定不同有害物质时,按照 原则② ④ 多个工作地点的,每个地点设置1个 ⑤ 流动工作的,10m/个的密度 ⑥ 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
2-3 空气样 品采集规范
【知识目标】
掌握空气中有害物质采集规范; 掌握相应项目样品的保存与运输方法
【能力目标】
✓ 掌握布点规范 ✓ 具备正确选择采样设备、耗材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5_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现场采样
术语和定义(3)
·⒑ 采样流量 :在采集空气样品时,每分钟通过空
气收集器的空气体积。
· ⒒ 标准采样体积 :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
101.3 kPa(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 积,以L表示。
· ⒓ 职业接触限值(OELs )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
触限制量值。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 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 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 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
在评价卫生防护设施和措施的效果时,采样点应根据
防护设施的情形设置或在工作场所内间隔3 m~6 m均匀
布置。如在防尘、防毒设施运行前后,在工作场所均匀布
点采样来评价其效果或者可在防尘、防毒设施的局部布点,
在采取防护措施的前后进行采样测定。有时还需要在毒物
的排放口(如除尘器的排气筒外)、密闭装置的内外及可能逸
三、采样前的准备
· ⒈ 现场调查 · ⑴ 生产工艺、设备情况、原辅材料及产品 ;
·⑵ 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种分类和劳动者的工 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工作方式、接触 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⑶ 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 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⑷ 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如个体防护设施及 其使用情况)以及通排风情况等 。
·⑴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 ,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1个工作班不同生 产时间进行采样;或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对象,在 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采样1个工作班 。
检测类别(2)
·⑵ 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 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 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 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
GBZ/T 160.29-2004无机含氮化合物
-
20
30
-
大型气泡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
在采样点,串联2只各装有5.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0.5L/min流量采集空气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置于清洁的容器运输和保存。样品尽量在当天测定。
19.
9.
二氯乙烯
GBZ/T 160.46-2004卤代不饱和烷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800
-
1200
-
同三氯乙烯
同三氯乙烯
同三氯乙烯
10.
四氯乙烯
GBZ/T 160.46-2004卤代不饱和烷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200
-
300
G2A
同三氯乙烯
同三氯乙烯
同三氯乙烯
11.
丁醇
GBZ/T 160.48-2007醇类化合物
-
100
-
150
-
同甲醇
同甲醇
同甲醇
12.
异丁醇
GBZ/T 160.48-2007醇类化合物
-
100
-
150
-
同甲醇
同甲醇
同甲醇
13.
环己酮
GBZ/T 160.56-2004脂环酮和芳香族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50
-
100
皮
活性碳管:溶剂解吸型,装100mg/50mg活性炭
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min
序号
名称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MAC
PC-TWA
PC-STEL
EL
备注
采样器
采样方法
样品保存
1.
铬及其化合物
GBZ/T 160.07-2004铬及其化合物
-
0.05
-
0.15
G1
微孔滤膜,孔径0.8μm
采样夹,滤料直径40mm
小型塑料采样夹,滤料直径25mm
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和0-10L/min
立即封闭进气口后,垂直放置,置清洁容器运输和保存,尽快测定。
17.
二氧化碳
GBZ/T 160.28-2004无机含碳化合物
-
9000
18000
-
铝塑采气袋,0.5-1L
双联橡皮球
用双联橡皮球将现场空气样品打入采气袋,放掉后,再打入现场空气,如此重复5-6次;然后,将空气样品打满采气袋。
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测定。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碳管两端,置清洁容器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8d,冰箱可保存更长时间。
6.
三氯甲烷
GBZ/T 160.45-2007卤代烷烃类化合物
-
20
-
40
G2B
同二氯乙烷
二氯乙烷
二氯乙烷
7.
二氯甲烷
GBZ/T 160.45-2007卤代烷烃类化合物
-
200
-
300
G2B
注射器,100ml,1ml
短时间采样:以1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碳管两端,置清洁容器运输和保存。二氯乙烯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3d,冰箱保存7d,-20℃保存14d。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样品在室温可保存10d。
采样后,采集氯化汞的空气样品,立即向每个吸收管加入0.5ml高锰酸钾溶液,摇匀。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置清洁容器运输和保存。样品应尽快测定。
16.
一氧化碳
GBZ/T 160.28-2004无机含碳化合物
-
20
30
-
注射器,100ml,2ml
在采样点,用空气样品抽洗100ml注射器3次,然后抽取100ml空气样品。
14.
镉及其化合物
GBZ/T 160.05-2004镉及其化合物
-
0.01
0.02
G1
同上
同上
同上
15.
汞及其化合物
GBZ/T 160.14-2004汞及其化合物
-
0.02
0.04
皮
大型气泡吸收管
空气采样器,流量0-1L/min
在采样点,串联2个各装5.0ml吸收液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以5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在采样点,用空气样品抽洗100ml注射器3次后,抽取100ml空气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注射器进气口,垂直防置于清洁容器运输和保存。样品应尽快测定。
8.
三氯乙烯
GBZ/T 160.46-2004卤代不饱和烃类化合物
-
30
-
60
G2A
活性碳管:溶剂解吸型,100mg/50mg活性炭
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min
短时间采样:以1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采样后,立即封闭活性碳管两端,置清洁容器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7d。
2.
铅及其化合物
GBZ/T 160.10-2004 铅及其化合物
-
同上
同上
-
0.03
-
0.09
铅烟
同上
同上
同上
4.
锰及其化合物
GBZ/T 160.13-2004锰及其化合物
-
0.15
-
0.45
-
微孔滤膜,孔径0.8μm
采样夹,滤料直径40mm
小型塑料采样夹,滤料直径25mm
短时间采样:以5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以1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监测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采样后,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2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置清洁的容器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空气采样器,流量0-3L/min和0-10L/min
短时间采样:以5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以1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个体采样:将装好微孔滤膜的小型塑料采样夹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1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采样后,将滤膜的接尘面朝里对折2次,放入清洁塑料袋或纸袋,置于清洁的容器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5.
环己烷
GBZ/T 160.38-2007烷烃类化合物
-
250
-
375
-
活性碳管:溶剂解吸型,100mg/50mg活性炭
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 min
短时间采样:以100m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
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活性碳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0ml/min流量采集2-8h空气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