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

合集下载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第二章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第二章
2.2 表面状态和几何因素
Ebr影响因素 ① 材料因素 自钝化金属相对耐点蚀能力高;金属的表面粗糙核位错越容易形成点蚀。 ② 环境因素 介质的成分、pH值以及流速核温度等。 点蚀的防护 ① 合理的选材,加入适量的能提高抗点蚀的合金元素,如Cr、Mo、Ni等的不锈钢改善表面处理工艺,提高钝态稳定性。 ② 降低环境介质的有害元素 特别是卤素离子 ③ 合理的结构设计 ④ 采用阴极保护 对金属设备、装置采用电化学保护是防止小孔腐蚀发生的较好措施。阴极极化使电位低于保护电位Ep,使设备材料处于稳定的钝化区。 ⑤ 缓冲剂 封闭系统中采用缓冲剂,不锈钢采用硝酸盐、亚硝酸钠等。
2.2 力学因素
合理设计与加工减少局部应力集中 选用对接焊接结构、大的曲率半径、采用流型设计等。
2.2 力学因素
降低材料对SCC的敏感性 退火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时效处理改善合金组织(消除晶间偏析)降低对SCC的敏感性。 其他方法 合理选材,采取阴极保护。 疲劳腐蚀 疲劳断裂-金属构件在变动负荷作用下,经过一定周期后所发生的断裂。疲劳腐蚀-由腐蚀介质和变动负荷的联合作用而引起的断裂破坏。 循环应力以交变的张应力和压应力(拉-压应力交替变化)最为常见。如海上、矿山的卷扬机牵引钢索、油井钻杆、深井泵轴等。脉动应力为交变应力和拉伸应力的叠加。如凿岩机所承受的是脉动应力。
第2章 影响局部腐蚀的结构因素
2.1局部腐蚀和全面腐蚀比较
(1) 局部腐蚀和全面腐蚀的定义
全面腐蚀(General Corrosion)-腐蚀是在整个金属表面上进行。可事先预测。 局部腐蚀(Localized Corrosion)-腐蚀只集中在金属表面局部特定部位进行,其余大部分几乎不腐蚀。事先无法预知,容易发生脆性断裂失效,危害性特别大。
2.2 力学因素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

第一章腐蚀电化学基础一、概念及简答1.双电层金属浸入电解质溶液内,其表面的原子与溶液中的极性水分子、电解质离子、氧等相互作用,使界面的金属和溶液侧分别形成带有异性电荷的结构——双电层。

2.电极电位电极反应使电极和溶液界面上建立的双电层电位跃。

3.极化、极化曲线及极化图电池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流流动而引起电极电位偏离初始值的现象。

用来表示极化电位与极化电流或极化电流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将构成腐蚀电池的阴极和阳极极化曲线绘在同一E-I坐标上得到的图线,简称极化图。

4.超电压腐蚀电池工作时,由于极化作用使阴极电位下降,阳极电位升高。

这个值与各极的平衡电位差值的绝对值称为超电压或过电位。

以η表示。

5.钝化金属表面从活性溶解状态变成非常耐蚀的状态的突变现象称为钝化。

6.去极化反应:发生在阴极上的吸收电子的还原反应。

析氢腐蚀其发生的条件析氢腐蚀定义:指溶液中的氢离子作为去极剂,在阴极上进行阴极反应,使金属持续溶解而被腐蚀。

条件:腐蚀电池中的阳极电位必须低于阴极的析氢电极电位。

7. 耗氧腐蚀其发生的条件腐蚀电池上的阴极反应由溶液内氧分子参与完成,称为吸氧或耗氧反应。

耗氧腐蚀的条件为:腐蚀电池中的阳极初始电位EºM必须低于该溶液中氧的平衡电位Ee,O28.金属腐蚀的热力学条件金属溶解的氧化反应若进行,则金属的实际电位必更正于金属的平衡电极电位。

E>Ee,M 去极化反应若进行,则有金属电极电位必更负于去极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电位。

E<Ee,k 上述条件需同时满足。

9.腐蚀速度的工程表示方法重量法和深度法10.耐蚀性评定及其适用范围第二章局部腐蚀一、概念及简答1、应力腐蚀:在固定拉应力和特定介质的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破裂。

应力腐蚀产生的条件(特定材料+)固定拉应力+ 特定腐蚀性介质2、腐蚀疲劳:金属材料在循环应力或脉动应力和腐蚀介质的联合作用下,所引起的腐蚀。

(注意与疲劳断裂的区别)条件:变应力+腐蚀性介质3、磨损腐蚀:腐蚀性流体与金属以较高速度做相对运动而引起金属的腐蚀损坏,简称磨蚀。

关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关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关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能源化工等各类工业的崛起和迅速发展,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在各类工业中生产的装备都无法避免腐蚀。

因此,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是一门实用性与知识性很强的专业选修课,涉及物理、化学、冶金学、表面科学、力学、机械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

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面向大四学生。

首先是因为学生经过前三年基础课的学习沉淀,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经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将这些枯燥的单学科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吸收学习和转化。

其次是因为学生面临毕业实习找工作,这门课的知识又非常“接地气”,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各类企业的装备和生产流程。

因此,这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专业选修课。

而如何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业系统性衔接和传承,是一门值得我们承教者需要探索和研究的新课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思考,提出如下个人见解。

一、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程现状与存在问题由于课程总学时数的限制,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有关装备腐蚀与防护课程涉及的物理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且以往教学中基础理论学时相对较多,传统“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觉得比较枯燥乏味;另外实践课程相对较少,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差,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如何在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学习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高素质、创新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相符合,已经成为该门课程教学深入探讨的关键。

二、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实现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由于绪论是整个教材的前言和正文内容的提纲挈领,因此绪论排布要合理,有侧重性。

由于课时限制,大多数老师讲解的时候都是将绪论简言概之,加之学生对物理化学等方面知识的欠缺,使学生盲目而机械地学习这门课程,效果当然很不理想。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究极版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究极版

腐蚀的控制措施:一是不就行控制,即腐蚀发生后再消除它;二是预防性控制,即事先采取防止腐蚀的措施腐蚀的定义:金属与其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产生的破坏腐蚀的广义概念: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由于环境作用引起的破坏或变质叫腐蚀去极剂:能够吸收电子的物质非平衡电极电位:电极上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参与的电化学反应,正逆过程的物质始终不可能达到平衡状态,这种电极电位称为非平衡电极电位参比电极:用一个点位很稳定的电极作参照基准来测量任一电极的电极电位的相对值,这种参照基准电极称为参比电极常用的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氯化银电极、硫酸铜电极、金属单质常见的宏观腐蚀电池及其阴阳极:异种金属电池(还原性较强的为阳极,较弱的的为阴极)、温差电池(一般温度较高的部位为阳极,温度较低的部位为阴极)、浓差电池构成微电池(电化学不均一性)的主要原因:1.化学成分不均一2.组织结构不均一3.物理状态不均一4.表面膜不完整过程自发进行的条件:反应过程能量(自由能)降低,即G为负值,则此反应就有可以无需外加能量而自发进行金属自发腐蚀热力学条件:金属自发地产生电化学腐蚀的条件必须是溶液中含有能从金属上夺走电子的去极剂,并且去极剂的氧化还原电位要比金属溶解反应的平衡电位要正极化现象:电池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流流动而引起电极电位偏离初始值的现象极化现象的产生原因:产生极化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阳极或阴极的电极反应与电子迁移(从阳极流出或流入电极)速度存在差异极化现象的类型: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膜阻(电阻)极化超电压:腐蚀电池工作时,由于极化作用使阴极电位降低或阳极电位升高,其偏离平衡电位的差值,称为超电压或过电位极化曲线的含义:极化率低的曲线趋于平坦,它表示电极电位随极化电流的变化很小,也就是说电极材料的极化性能弱,电极过程容易进行。

反之,极化率高,极化曲线越陡,表明极化性能强,电极过程进行的阻力大腐蚀速度的影响因素:1.金属本身2.处理工艺3.介质环境4.其他环境从金属本身分析影响腐蚀速度有哪些?金属本身包括金属的电极电位、超电压、钝性、组成(尤其合金元素)、组织结构、表面状态、腐蚀产物性质等以上几个因素如何影响从介质环境分析影响腐蚀速度有哪些?介质环境包括介质组成、浓度、PH值、温度、压力、流速等。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件-绪论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件-绪论

船舶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
绪论
3、能源电力
水电:水轮机组的腐蚀,叶片空蚀; 火电:锅炉和管道的腐蚀; 核电站:高温、辐照、液态金属等腐蚀; 煤矿安全; 油气开采、运输。
绪论
4、化工工业
5、机械电子
6、民生
7、环境污染
绪论
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美国):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4.2%
绪论
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国):
2002年 柯伟院士
绪论
腐蚀防护的意义:
绪论
腐蚀防护的意义:
绪论
腐蚀防护的意义:
腐蚀科学的发展:
绪论
绪论
腐蚀科学的发展:
绪论
腐蚀科学的发展:
腐蚀的定义:
绪论
绪论
绪论
腐 蚀
金属腐蚀
机 理 破坏 特征
非金属腐蚀
腐蚀 环境
化 学 腐 蚀
电 化 学 腐 蚀
全 面 腐 蚀
局 部 腐 蚀
大 气 腐 蚀
土 壤 腐 蚀
电 解 质 溶 液 腐 蚀
熔 融 盐 中 的 腐 蚀
高 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 腐 蚀
应 力 腐 蚀
疲 劳 腐 蚀
磨 损 腐 蚀
小 孔 腐 蚀
晶 间 腐 蚀
缝 隙 腐 蚀
电 偶 腐 蚀
其 它
绪论
1.
腐蚀的危害性


材料腐蚀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腐蚀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腐蚀造成资源和能源浪费
腐蚀引起环境污染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金属电化学腐蚀基本原理
第二章 影响腐蚀的 结构因素 第三章 金属在某些环境中的腐蚀 第四章 金属结构材料的耐蚀性 第五章 非金属结构材料的耐蚀特性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
7
国内主要专业杂志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腐蚀与防护》 《腐蚀与防护》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材料保护》 材料保护》 《表面技术》 表面技术》 《全面腐蚀控制》 全面腐蚀控制》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
8
国外主要专业杂志 • Corrosion • Material Performanc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rosion Engineers NACE(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 • Corrosion Science • British Corrosion Journal
16
M.G.方坦纳认为,腐蚀分为湿腐蚀和干腐蚀更合 M.G.方坦纳认为,腐蚀分为湿腐蚀和干腐蚀更合 方坦纳认为 湿腐蚀 有液体存在产生的腐蚀是湿腐蚀, 理。有液体存在产生的腐蚀是湿腐蚀,通常包括水溶 液和电解质,如水对钢的腐蚀。 液和电解质,如水对钢的腐蚀。环境中无液相或在露 点以上时产生的腐蚀是干腐蚀, 点以上时产生的腐蚀是干腐蚀,腐蚀剂通常是蒸汽和 气体,并伴有高温,如炉气对钢的腐蚀(裂解炉)。 气体,并伴有高温,如炉气对钢的腐蚀(裂解炉)。
15
主要包括:
应力腐蚀:拉应力+腐蚀性介质 材料快速开裂。 应力腐蚀:拉应力+腐蚀性介质——材料快速开裂。 材料快速开裂 腐蚀疲劳:交变应力+腐蚀性介质。 腐蚀疲劳:交变应力+腐蚀性介质。 磨损腐蚀:腐蚀性介质高速流动或含有固体颗粒; 磨损腐蚀:腐蚀性介质高速流动或含有固体颗粒; 摩擦副在腐蚀性介质中的腐蚀。 摩擦副在腐蚀性介质中的腐蚀。 小孔腐蚀:腐蚀集中于某些点,形成深孔至穿孔。 小孔腐蚀:腐蚀集中于某些点,形成深孔至穿孔。 晶间腐蚀:发生于晶间,使晶粒间失去结合力, 晶间腐蚀:发生于晶间,使晶粒间失去结合力,强 度急剧下降,破坏无征兆。 度急剧下降,破坏无征兆。 缝隙腐蚀:铆接、胀接、螺纹连接处等。 缝隙腐蚀:铆接、胀接、螺纹连接处等。 电偶腐蚀:异种金属+电解质溶液。 电偶腐蚀:异种金属+电解质溶液。 选择性腐蚀:优先腐蚀材料中某种重要元素而破坏。 选择性腐蚀:优先腐蚀材料中某种重要元素而破坏。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

4.3 常用结构材料获得耐蚀能力的途径有哪些?并列出每种途径常见的金属。
(1)依靠钝化获得耐蚀能力的金属:18-8 不锈钢、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高硅铸铁。 (2)可钝化或腐蚀产物稳定的金属:碳钢与铸铁、铅与铅合金。 (3)依靠自身热力学稳定耐蚀的金属:铜(Cu)与铜合金。
6.1 工程上常用的防腐方法有哪些?
氢侵蚀阶段 当温度和压力较高,或者钢材与氢气接触的时间很长,则钢材将由氢脆阶段发展为 氢侵蚀阶段,使钢的强度和韧性降低。其特点是永久脆化,不可逆。
3.3 简述大气腐蚀与金属表面水膜厚度之间的关系。
区域Ⅰ:湿度特别低,金属表面只有极薄的一层吸附液膜,还不能认为是连续的电解液,相当于 干燥大气中的腐蚀,腐蚀速度很小,属于由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
4.1 什么是单相合金的 n/8 定律?
在给定介质中一种耐蚀的组元和另一种不耐蚀的组元组成的固溶体合金,其中耐蚀组元的含量等 于 12.5%、25%、37.5%、50%……原子分数(耐蚀组元的原子数与合金总原子数之比),即相当于 1/8、 2/8、3/8、4/8……n/8(n=1,2,……7)时,合金的耐蚀性将出现突然地阶梯式的升高,合金的电 位也相应的随之升高。这一规律称为 n/8 定律。
防止途径:①选择相容性材料;②合理的结构设计;③电化学保护;④电偶效应的正确利用—牺 牲阳极保护。
2.4 以贫铬理论阐述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机理。
奥氏体不锈钢在 450~850℃长时间加热时,晶间的铬和碳化合,从固溶体中沉淀出来,导致晶 间铬浓度降低,造成晶间贫铬,当铬含量降到钝化所需的最低含量(11%)以下时,当与腐蚀性介质 接触时,晶间贫铬区相对于碳化物和固溶体其它部分将形成小阳极对大阴极的微电池,就会发生严重 的晶间腐蚀。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闫康平)(二版)_第3章_金属在某些环境中的腐蚀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闫康平)(二版)_第3章_金属在某些环境中的腐蚀

钢材受高温高压的氢气作用,变脆甚至破裂的现象 氢腐蚀分为两个阶段: I:氢脆阶段(也称为氢腐蚀的孕育期);
II:氢侵蚀阶段
Fe3C +2H2→3Fe + CH4↑
Fe3C→ 3Fe + C C + 2H2→CH4
提高钢的抗氢腐蚀性能: 钢中加入强碳化物形成 元素(Cr、Mo、W、V、 Nb、Ti),使碳优先结 合成稳定的碳化物
(2)依靠选择氧化生成保护膜 合金元素的离子半径 < 基体金属离子半径 合金离子半径愈小,越容易发生选择氧化,添加量越多, 越能在低加热温度下发生选择氧化。如Fe中加Cr、Al形 成Cr2O3、Al2O3氧化膜,致密,阻止氧化的继续进行。 (3)生成稳定的新相(复合氧化物) 离子在AB2O4氧化膜中的扩散速度迟缓(移动所需活 化能提高) 合金元素和基体金属氧化物相互溶解形成新的复合氧 化物,使反应物质在其中的扩散速率非常小,提高了金属 抗氧化性质。如Fe中加入10%以上Cr生成FeO· Cr2O3尖 晶石型复合氧化膜,使离子在其中扩散迟缓,显示耐氧化 性。
氧化膜具有保护性的条件:
(i)膜必须是完整的。完整性是与庇林-贝德沃斯比r相关 r =VMO / VM
是金属氧化物体积VMO与所耗金属体积VM之比
r ≥1 膜保护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r<1 氧化膜疏松多孔,没有保护性。表3-2

(ii)膜具有足够强度和塑性,与基体金属结合力 强,膨胀系数相近。这是因为设备往往在热负荷 波动,温度剧变,流体冲刷或承受变载荷下的工 作。 • (iii)膜内晶格缺陷浓度低。如FeO是P型金属离 子不足氧离子过剩半导体,属岩盐(NaCl)立体结 构,晶格中有许多金属离子空位,膜保护性差。 磁性氧化铁Fe3O4具有尖晶石型的晶体结构,晶格 缺陷浓度低,膜具有高的保护性。 • (iv)氧化膜在高温介质中是稳定的,表现为高熔 点,高生成热。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综述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综述

一、腐蚀的危害性与控制腐蚀的重要意义腐蚀现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一切领域。

腐蚀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并且往往阻碍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

因此,研究材料的腐蚀规律,弄清腐蚀发生的原因及采取有效的防止腐蚀的措施。

对于延长设备寿命、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者掌握腐蚀基本知识的必要性腐蚀控制通常有两种措施,一是补救性控制,即腐蚀发生后再消除它;二是预防性控制,即事先采取防止腐蚀的措施,避免或延缓腐蚀,尽量减少可能引起的其他有害影响。

三、腐蚀的定义与分类腐蚀是在金属材料和环境介质在相界面上反应作用的结果,因而金属腐蚀可以定义为“金属与其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作用而产生的破坏”。

腐蚀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腐蚀机理可以将金属腐蚀分为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两大类。

1) 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非电解质直接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

2) 电化学腐蚀是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

按照金属破坏的特征,可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两类。

(1) 全面腐蚀是指腐蚀作用发生在整个金属表面,它可能是均匀的,也可能是不均匀。

(2) 局部腐蚀是指腐蚀集中在金属的局部区域,而其他部分几乎没有腐蚀或腐蚀很轻微。

局部腐蚀有以下几种:a.应力腐蚀破裂在拉应力和腐蚀介质联合作用下,以显著的速率发生和扩展的一种开裂破坏。

b.腐蚀疲劳金属在腐蚀介质和交变应力或脉动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腐蚀。

c.磨损腐蚀金属在高数流动的或含固体颗粒的腐蚀介质中,以及摩擦副在腐蚀性质中发生的腐蚀损坏。

d.小孔腐蚀腐蚀破坏主要集中在某些活性点上,蚀孔的直径等于或小于蚀孔的深度,严重时可导致设备穿孔。

e.晶间腐蚀腐蚀沿晶间进行,使晶粒间失去结合力,金属机械强度急剧降低。

破坏前金属外观往往无明显变化。

f.缝隙腐蚀发生在铆接、螺纹接头、密封垫片等缝隙处的幅度hi。

g.电偶腐蚀在电解质溶液中,异种金属接触时,电位较正的金属促使电位铰负的金属加速腐蚀的类型。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章习题与题解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章习题与题解

为什么说“材料的腐蚀是自发产生的”自然界中物质最稳定的存在状态是以金属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如:Fe 2O 3、FeS 、Al 2O 3等等..由于它们的强度、硬度、刚度等性能不能满足工业结构材料的要求;用冶金方法外加能量将它们还原成金属元素及其合金;它们比其化合物具有更高的自由能;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金属元素必然自发地转回到热力学上更稳定的化合物状态..这就是金属的腐蚀过程..有机非金属材料是由有机小分子材料经聚合成为大分子材料而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硬度;具备满足工业结构材料性能的..在聚合过程中加入的能量;使其比小分子具有更高的自由能..在介质中材料发生一些化学或物理作用;使其从高能的聚合态向低能而稳定的小分子状态转变;使材料的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键破坏..也是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无机非金属材料有天然的和人工的..两者均是由在自然界较稳定的化合物状态的分子或元素;在天然或人工外部作用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形状、强度、刚度和硬度的材料..这些材料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的外部作用;使其内能增加;具有比它们的化合物状态的分子或元素高的能态;同样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它们在腐蚀性介质环境下;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使材料的原子或分子间的结合键断裂破坏..也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材料腐蚀危害性 a.涉及范围广泛:因腐蚀是自发产生的;腐蚀现象就涉及到所有使用材料的一切领域;b.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间接损失:由于腐蚀引起停产、更新设备、产品和原料流失、能源浪费..一般间接损失比直接损失大很多..污染环境、造成中毒、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c.阻碍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直接损失:由于腐蚀造成的材料自身的损失;使材料变成废物..间接损失:由于腐蚀引起停产、更新设备、产品和原料流失、能源浪费..一般间接损失比直接损失大很多..污染环境、造成中毒、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控制腐蚀重要意义 研究材料的腐蚀规律;弄清腐蚀发生的原因及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可以延长设备寿命、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什么叫腐蚀 材料由于环境作用引起的破坏或变质..化学腐蚀 金属与非电解质直接发生化学作用引起的破坏..电化学腐蚀 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电化学作用引起的破坏..腐蚀按腐蚀机理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两类腐蚀按破坏特征 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两类局部腐蚀 应力腐蚀破裂、腐蚀疲劳、磨损腐蚀、小孔腐蚀、晶间腐蚀、缝隙腐蚀、电偶腐蚀、氢脆、选择性腐蚀、空泡腐蚀、丝状腐蚀腐蚀按腐蚀环境 大气腐蚀、土壤腐蚀、电解质溶液腐蚀、熔融盐中的腐蚀、高温氧化腐蚀和氢腐蚀作为过程装备设计人员;学习腐蚀知识有哪些必要性 a.合理选材:满足工艺和机械性能、防腐蚀要求;b.合理的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工艺要求、强度要求;同时考虑腐蚀问题;c.制定正确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热处理方法;d.采用经济实用的防腐蚀技术..金属腐蚀过程;可能按照哪些历程进行 各具有什么特点 金属腐蚀过程 可按化学和电化学两种历程进行..化学历程 氧化剂直接与金属表面的原子相碰;化合物形成腐蚀产物;该过程无电流产生..电化学历程 金属腐蚀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过程同时进行又相对独立;该过程有电流产生..电化学腐蚀的条件 阳极氧化、阴极还原、电解质存在..金属在含有其自身离子的盐溶液中;界面上形成双电层;使金属表面带有:①一定是正电;②一定是负电;③可能是正电;也可能是负电..三者哪个正确;为什么 说明双电层的特点答:②正确..在含有其自身离子的盐溶液中;盐溶液的极性水分子与金属离子之间的水化力大于金属离子与电子之间的结合力;形成的双电层;在金属表面上带负电;在金属和溶液界面溶液侧带正电.. 双电层的特点:①双电层的两层“极板”可能分处于不同的相中;如第一类双电层;也可能分处于同一相中;如第二类和第三类双电层..②双电层的内层有过剩的电子或阳离子;当系统形成回路时;电子可沿导线流入或流出电极..③双电层间存在很大的电位跃..举例说明什么是平衡电极电位和非平衡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是哪一种电位 非平衡电极电位能否用能斯特公式进行计算 为什么 铜电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当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达到使铜电极的溶解与铜离子在铜电极上析出的速率相等时;这时电极反应的正逆两过程的电荷和物质都达到了动态平衡;此时铜电极的电位就是铜的平衡电极电位..如果把铁电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电极溶解使溶液中铁离子浓度逐渐增加;到达一定程度后;溶液中的铁离子也会在铁电极上析出;但铜离子也析出;总不能使溶解出的金属离子在电量和质量上同时达到动态平衡;铁电极的电位成为非平衡电极电位..标准电极电位是标准状态下的平衡电极电位..非平衡电极电位不能用能斯特方程计算..因为能斯特方程是建立在平衡状态条件下计算电极电位的方程..写出下列电极反应的电极电位表达式.. 解:①查表1-5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电极电位表达式①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为0②查表1-5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电极电位表达式②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为+0.771V③查表1-5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电极电位表达式③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为+0.401说明什么叫氧化还原电极 什么叫氧化还原电位答:各种去极化反应在阴极进行时;阴极的电极材料本身不发生任何变化;只是当反应物在其表面氧化或还原时起输送或带走电子的作用;且氧化或还原的产物留在溶液中而不在电极上析出;这种电极称为氧化还原电极当去极化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其相应的平衡电位称为氧化平衡电位写出金属电化学腐蚀的热力学条件.. 答:0.K M e E E E <<何谓腐蚀电池 腐蚀电池有哪些类型 如图请标明腐蚀电池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一样;所不同的是腐蚀系统中电子回路短接;电流不对外作功;实际上是一个短路原电池..有宏观腐蚀电池和微观腐蚀电池两种类型..由铜和铁在稀H 2SO 4溶液中组成电池;指出正、负极和阴、阳极;并写出两电极反应的方程式;说明发生腐蚀的是哪个电极..答:铜是负极和阳极;铁是正极和阴极..e Fe Fe e Cu Cu 2;222+⇔+⇔++;铁电极发生腐蚀..极化现象 阳极极化和阴极极化 答:腐蚀电池工作时;由于电流流动而引起电极电位偏离初始值的现象;称为极化现象..通阳极电流后;阳极电位向正方向偏离称为阳极极化..通阴极电流后;阴极电位向负方向偏离称为阴极极化..电化学极化 浓差极化和膜阻极化 答:阴极上由于去极剂与电子结合的反应速度迟缓;来不及全部消耗来自阳极流来的电子;造成阴极电子增高;便阴极电位向负方向变化;阳极上金属失去电子成为水化离子的反应速度落后于电子流出阳极的速度;造成阳极电位向正方向偏离;叫做电化学极化..溶液中的去极剂到达阴极上与电子结合的速度比去极剂扩散到阴极上的速度高很多;造成阴极电位向负方向偏离..去极剂的扩散速度决定它在溶液中的浓度差;从而由它造成的极化叫浓差极化..金属表面形成的保护膜;具有较大的电阻;造成阳极溶解过程受阻;产生阳极电位向正方向的偏离;称为膜阻极化..解释P a 、P k 的物理意义..答:P a 是阳极极化曲线的极化率;P K 是阴极极化曲线的极化率;它们分别表示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的阻力大小..它们的数值大说明电极过程阻力大..腐蚀极化图;Evans 图 把构成腐蚀电池的阴极和阳极极化曲线绘在同一个电位E —I 电流强度坐标上;得到的图线称为腐蚀极化图.. 腐蚀极化图略去电位随电流的详细过程;将极化曲线简化成直线;这种简化了的极化图称为Evans 图..混合电位 腐蚀电位答:由于金属表面的电化学不均一性;存在很多微阳极和微阴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在金属表面上同时进行着两个以上的共轭电极反应..因阴极与阳极间从金属内部自然导通;金属上总的阳极反应电流必然等于总的阴极电流;恰好抵消..当达到稳定状态时;阴极和阳极彼此相互极化到同一电位;这一电位就是腐蚀电位;又称自腐蚀电位..腐蚀电位既非金属上阳极的平衡电位;也不是阴极的平衡电位;而是处在二者之间;又称为混合电位..1. 请解释下式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C PP P R E E a aa k a o =++=⨯∆∆100% C a -阳极控制程度; -阳极极化率;P K -阴极极化率;R-腐蚀系统电阻;ΔEa=I P a ;阳极极化引起的电位差;ΔE 0-阳极和阴极平衡电极电位之差下列电极过程为何种控制 为什么 答:a 为阳极控制过程;因为阳极极化率>阴极极化率;b 为阴极控制过程;因为阴极极化率>阳极极化率;c 为混合控制;阳极极化率与阴极极化率接近相等;d 是电阻控制;系统电阻在腐蚀控制中占主导地位根据下图你能得出何结论 此时;改变阳极极化曲线对其腐蚀有无影响 答:当阳极极化曲线在A 点以上变化时;对腐蚀速度无影响;低于A 点后;随阳极极化曲线变化;对腐蚀速度的变化有较大影响..如图说明为什么标准氢电极参比电极采用金属铂制成..答:是因为金属铂的超电压在较大电流密度下相对其他金属的小;偏离平衡电位的数值就小;作为标准氢电极采用的金属;测定的电极电位误差就小..说明影响析氢腐蚀的因素和特点.. 答:影响析氢腐蚀的因素有: a.电极表面状态 粗糙表面析氢超电压低;光滑表面析氢超电压高..原因是粗糙表面积大;阴极面积大..b.PH 值 酸性溶液中PH 值上升;析氢超电压升高;碱性溶液中PH 值下降;析氢超电压升高..c.温度 温度升高析氢超电压下降;约温度每增加1℃;析氢超电压减小2mV..d.溶液中的添加剂的性质不同;引起析氢超电压的变化不同.. 析氢腐蚀的特点:①阴极材料的性质对腐蚀速度影响很大..②溶液的流动状态对腐蚀速度影响不大..③阴极面积增加;腐蚀速度加快..④氢离子浓度增高PH下降、温度升高均会促使析氢腐蚀加剧..求25℃1atm时氢在中性溶液中的平衡电极电位.. 题给条件是标准状态;在标准状态下;氢的平衡电极电位规定为0..影响耗氧腐蚀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答:影响耗氧腐蚀的因素有:金属的本性、溶液的含氧量、阴极面积大小、溶液的流动状态..阳极金属的电位和极化性能不同;它的极化曲线与耗氧腐蚀的阴极极化曲线相交的位置不同;腐蚀速度不同;溶液的含氧量不同;耗氧腐蚀阴极极化曲线不同;氧含量大时;对应同样的阳极极化曲线;腐蚀电流大;对于宏观腐蚀电池阴极面积大;腐蚀速率大;对于微观腐蚀电池;阴极面积大小对腐蚀电流大小的影响很小;几乎无影响;溶液流动状态不同;造成溶液中的氧量补充到阴极的数量不同;一般流速大时腐蚀速率高..对一般电化学腐蚀;微阴极的数目对腐蚀有很大影响;为什么若阴极过程为耗氧反应;是否受微阴极多少的影响为什么答:因为一般电化学腐蚀;微阴极数目大时;还原反应进行的多;阳极就必须提供相应量的电子;腐蚀速度就大..到达微阴极的去极剂是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靠浓度差传递的;阴极面积越大;与去极剂相遇的机会就高..若为耗氧反应;氧从气液界面进入溶液向金属界面传递;传递途径类似一个圆锥体;一定数量的微阴极就已经利用了全部输送氧的扩散通道;微阴极增加;并不能增加扩散到微阴极上的总量..何为金属的钝化指出钝化时典型阳极极化曲线上各区域的名称活态区;过渡区、钝态区、过钝化区及各符号的物理意义..画图说明答:金属从活性溶解状态变成非常耐蚀的状态;这种表面状态的突变过程称为“钝化”铁制容器能否用来盛稀硝酸和浓硝酸为什么答:不能..因为铁虽可在硝酸浓度>40%后;被钝化;但钝化层会随温度升高;硝酸浓度的变化出现溶解;失去钝化作用..成相膜理论和吸附理论的要点是什么答:成相膜理论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溶解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了致密的、覆盖性良好的固体产物保护膜;这层保护膜作为一个独立的相而存在;它或者使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完全隔开;或者强烈地阻滞了阳极过程的进行;结果使金属的溶解速度大大降低;亦即使金属转变为钝态..吸附理论认为:金属钝化并不需要固态产物膜;而只要在金属表面或部分表面上生成氧或含氧粒子的吸附层就足够使金属钝化了..当这些粒子在金属表面上吸附以后;就改变了金属—溶液的界面的结构;并使阳极反应的活化能显着升高;因而金属表面本身的反应能力降低了;亦即呈现钝态..何谓金属的应力腐蚀破裂金属的应力腐蚀破裂有何特征金属的应力腐蚀破裂是金属结构在拉应力和腐蚀环境共同作用下引起的破裂.. ①在拉应力作用下;发生应力腐蚀破裂的金属材料对应的腐蚀环境是特定的—包括腐蚀介质性质、浓度、温度..②SCC断裂速度约0.01~3mm/h;比不存在拉应力时的局部腐蚀速率大很多倍;比无腐蚀环境时的纯力学断裂速度低很多;但承受的应力水平也低很多..③断口形貌;宏观上属于脆性断裂;微观上在断裂面上仍有流变痕迹..应力腐蚀破裂的机理电化学阳极溶解理论的论点:认为合金中存在一条阳极溶解的“活性途径”;腐蚀沿这些途径优先进行;阳极侵蚀处就形成狭小的裂纹或蚀坑..小阳极的裂纹内部与大阴极的金属表面构成腐蚀电池;由于活性阴离子如Cl—进入形成闭塞电池的裂纹或蚀坑内部;使浓缩的电解质溶液水解而被酸化;促使裂纹尖端的阳极快速溶解;在应力作用下使裂纹不断扩展;直至破裂..防止金属应力腐蚀破裂的途径有哪些答:有①降低设计应力;使最大有效应力或应力强度降低到临界值以下..②合理设计与加工减少局部应力集中..③采用合理的热处理方法消除残余应力..④合理选材;去除介质中的有害成分;添加缓蚀剂;阴极保护..金属的腐蚀疲劳是什么金属构件在交变负荷和腐蚀环境的联合作用下;经过一定周期后发生的断裂破坏;称为腐蚀疲劳..特点:①腐蚀疲劳的产生条件;没有特定的腐蚀介质的限定;只要有交变载荷存在;任何腐蚀环境中都可能发生..②腐蚀疲劳裂纹多为穿晶型;裂纹分支较少..③不存在疲劳极限;同样循环次数;承受的应力幅度值大量降低..④疲劳裂纹的断面大部分被腐蚀产物所覆盖;小部分呈粗糙的碎裂状..防止金属腐蚀疲劳的方法:①降低局部应力集中..②金属表面电镀..③介质中加缓蚀剂..④金属表面氮化和喷丸处理..⑤阴极保护..金属的SCC与腐蚀疲劳有何区别答:SCC承受的是拉应力;当拉应力低于某一定应力水平时不发生..腐蚀疲劳承受的是交变载荷;并不存在疲劳极限;也就是应力水平无下限..腐蚀疲劳的产生条件与应力腐蚀比较;它没有特定的腐蚀介质的限定;也就是说;在任何腐蚀环境中都可能发生..从撕裂特征来看;应力腐蚀裂纹既可为穿晶型;也可能为晶间型;且裂纹分枝多;呈树根状..而腐蚀疲劳裂纹多为穿晶型;裂纹分支较少..它所产生的裂纹数量往往比纯力学疲劳的多得多..从破坏的断面来看;纯力学疲劳破坏的断面大部分是光滑的;小部分是粗糙面;呈现一些结晶形状..腐蚀疲劳破裂的断面大部分被腐蚀产物所覆盖;小部分呈粗糙的碎裂状..磨损腐蚀腐蚀性流体与金属构件以较高的速度作相对运动而引起金属的腐蚀损坏;称为磨损腐蚀..形式有:湍流腐蚀、空泡腐蚀、微振腐蚀..湍流腐蚀的机理:流体速度达到湍流状态;击穿紧贴金属表面几乎静态的边界液膜;加速去极剂供应和阴、阳极腐蚀产物迁移;产生附加切应力;带动颗粒磨损..这些都加速了腐蚀速度..空泡腐蚀的机理:腐蚀介质与金属构件作高速相对运动;使流体的动能增加;而静压能降低..当流速足够高时;流体的静压力将低于流体的蒸汽压;使流体蒸发形成汽泡..在低压区产生的汽泡在高压区被压缩崩溃;气泡崩溃所产生的冲击波将对金属表面起强烈的锤击作用;使金属表面膜被破坏;甚至可使膜下金属的晶粒产生龟裂和剥落..这样重复的锤击作用;使金属造成小阳极大阴极而遭受腐蚀..微振腐蚀机理:由于流体高速流动;产生卡曼涡街;造成金属构件的振动;从而使边界层减薄或破碎;加速了阴、阳极腐蚀产物的迁移和去极剂的供应;从而加速了腐蚀速度..小孔腐蚀腐蚀破坏主要集中在某些活性点上;蚀孔的直径等于或小于蚀孔的深度的腐蚀现象..机理:易钝化金属在含有活性阴离子的溶液中;在钝化膜破损处;金属光滑表面上有夹杂的硫化物处、晶间有碳化物沉积处等很小的局部缺陷处;由于钝化膜的高电阻;造成小阳极大阴极的腐蚀电池;而形成蚀核..有些蚀核不再长大;有些蚀核继续长大;长成蚀孔..形成蚀孔后;孔内表面金属处于活态;电位较负..蚀孔外的金属表面处于钝态;电位较正;孔内外构成一个活态~钝态微电池..钝态表面被保护;孔内金属加速腐蚀..随腐蚀过程进行;孔深加深;孔外的氧不易扩散入孔内;孔内溶解的金属离子也不易往外扩散;孔内带正电的金属离子浓度增加;为保持溶液的电中性;带负电的氯化物水解;生成盐酸;使孔内介质的酸度增高;加速阳极溶解;从而形成具有“自催化酸化作用”的闭塞电池..从而使蚀孔沿重力方向迅速深化;以至把金属断面蚀穿..防止方法:①降低金属材料中的有害杂质..②在金属材料中加抗孔蚀合金元素..③降低溶液中氯离子浓度..④改善热处理制度;结构设计上消除死区..⑤阴极保护..什么叫缝隙腐蚀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存在很小的缝隙时;缝内介质不易流动而形成滞留状态;促使缝隙内的金属加速腐蚀;称为缝隙腐蚀..原因有:开始在缝隙口处是氧去极化作用;继而是氧扩散的浓差极化控制;最后形成闭塞电池的自催化腐蚀过程..简述小孔腐蚀与缝隙腐蚀的区别.. 答:区别为腐蚀的起因不同;一旦腐蚀发展两者一样都属于闭塞电池的自催化腐蚀过程..小孔腐蚀的起因为:在易钝化的金属表面钝化层有破损处形成蚀孔活性中心;有些活性中心发展成为蚀孔..缝隙腐蚀的起因为:初期缝隙内外发生氧去极化的均匀腐蚀..随后构成宏观的氧浓差电池;缺氧的缝内成为阳极;缝外为阴极;逐步发展为闭塞电池..电偶腐蚀异种金属彼此接触或通过其他导体连通;处于同一种介质中;会造成接触部位的局部腐蚀..其中电位较低的金属;溶解速度大;电位较高的金属;溶解速度反而减小;这种腐蚀称为电偶腐蚀;或称接触腐蚀、双金属腐蚀..机理:一种阳极电位较负的金属和一种阳极电位较正的金属偶接;电位较低的金属成为偶接电池的阳极;电位较高的金属成为偶接电池的阴极..从而使电位较低的金属在偶接电池的腐蚀电流强度比单独存在时;更大;电位较高的金属在偶接电池的腐蚀电流强度比单独存在时更小..电位较低的金属腐蚀速度增加;电位较高的金属腐蚀速度减小..防止电偶腐蚀可采用哪些方法①选择相容性材料;选择电偶序表中;相邻的金属偶接;减小偶接电位差..②合理的结构设计a.尽量避免小阳极大阴极结构;b.将不同金属的部件彼此绝缘;c.插入第三种金属;降低两种金属间的电位差;d.将阳极性部件设计为易于更换的或适当增厚以延长寿命..焊接表面缺陷主要有哪几种它们引起什么腐蚀类型有焊瘤、咬边、飞溅及电弧熔坑..焊瘤或咬边常形成可见的狭缝;而飞溅往往在母材板和金属颗粒的接触区形成缝隙;从而引起缝隙腐蚀..熔坑是孔蚀的发源地..写出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 答:当已凝固的焊缝金属在冷却的时候;由于垂直焊缝方向上各处的温度差别很大;结果高温区金属的收缩会受到低温区金属的限制;而使这两部分金属中都引起内应力;高温区金属内部产生残余拉应力;低温区金属内部产生残余压应力..焊缝晶间腐蚀的特征..焊缝晶间腐蚀的特征为;在表面还看不出破坏时;晶粒间已几乎完全丧失了结合强度;并失去金属声音;严重时只要轻轻敲打即可破碎;甚至成粉状..特别是不锈钢材料;有时即使晶间腐蚀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其表观仍保持着光亮无异的原态..晶间腐蚀的机理..奥氏体不锈钢在450~850℃长时间加热;例如焊接时;焊缝两侧2~3㎜处将被加热到这个温度范围的所谓晶间腐蚀敏化区;此时晶间的铬和碳化合成为Cr、Ni、Fe4C、Cr、Fe、Ni7C3或Cr23C6;从固溶体中沉淀出来;生成的碳化物;每1%C 约需10%~20% Cr;导致晶间铬含量降低..这时由于晶内与晶间的元素存在浓度梯度;晶内的碳及铬将同时向晶间扩散;但在450~850℃;Cr 比C 的扩散速度慢原子半径Cr=1.28;C=0.771;因此进一步形成的碳化铬所需的Cr 仍主要来自晶粒边缘;致使靠近碳化铬的薄层固溶体中严重缺Cr;使Cr 量降到钝化所必需的最低含量11%以下..这样;当与腐蚀介质接触时;晶间贫铬区相对于碳化物和固溶体其他部分将形成小阳极对大阴极的微电池;而发生严重的晶间腐防止晶间腐蚀有哪些方法答:有固溶处理、稳定化退火、超低碳法、合金化法和焊接材料中掺入铁素体形成元素使焊缝呈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金属F e 在P O2=1atm 的环境中腐蚀达到平衡后;把其放入P=1atm 的空气环境中;平衡将有何变化 为什么答:出现铁的氧化物分解..因为在1个大气压的空气中;氧的分压只有0.21个大气压;而氧化是在氧压力为1个大气压下达到平衡的;它高于空气中氧的分压;因此分解..如下图;造成氧化膜生长的位置不同的原因 a 图的膜生长位置在MO/O 2界面;是因为氧化膜中金属离子过剩;过剩的金属离子可能处于晶格的间隙位置上;膜内晶格缺陷便是间隙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间隙金属离子和电子通过膜中的间隙向外扩散;在MO/O 2界面与O 2反应生成MO..当氧化膜中金属离子不足时;则膜内晶格缺陷是金属离子空位和电子空位;在氧化期间;金属离子和电子通过金属离子空位和电子空位向外扩散;并在MO/O 2界面与O 2反应生成MO..b 图膜中过剩的金属离子处于正常晶格位置;膜内晶格缺陷则是阴离子如O 2-和自由电子;氧化期间;电子向外运动;O 2-通过O 2-空位向内扩散;并在M/MO 界面与M 2+反应生成MO..c 图膜中的晶格缺陷同时包含以上两种情况下的晶格缺陷;因此膜生成双向扩散同时存在;膜在中间位置生长.. 什么叫N 型半导体氧化物和P 型半导体氧化物 N 型半导体氧化物是:主要通过带负电荷的自由电子而导电的氧化物..P 型半导体氧化物是:主要通过电子空位的运动而导电的氧化物..金属表面膜完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庇林-贝德沃斯比r>1.. 完整的表面膜不一定具有保护性..保护膜的条件:①膜必须是完整的;②膜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塑性..并且与基体金属结合力强;膨胀系数相近;③膜内晶格缺陷浓度较低;④氧化膜在高温介质中是稳定的;表现为高的熔点和高的生成热..在氧化物中加入少量高价离子或低价离子N 型、P 型半导体氧化物有何影响答:对于金属离子过剩型的氧化膜N 型半导体;加入少量较高原子价的金属离子;可以减少间隙金属离子浓度;使金属氧化速度降低..对于金属离子不足型的氧化膜P 型半导体;加入少量较低原子价的金属离子;可以减少金属离子空位度;提高金属的抗氧化能铁有三种腐蚀产物FeO 、Fe 2O 3、Fe 3O 4;如图;为什么最内层是FeO;最外层是Fe 2O 3 答:因为FeO 是P 型半导体;具有高浓度的Fe 2+空位;晶格缺陷是金属离子空位;使得Fe 2+快速向外扩散;在FeO/界面与O 2-结合成FeO..Fe 2O 3是具有阴离子O 2-空位的N 型半导体;O 2-通过空位向内扩散;在Fe 2O 3/ Fe 3O 4界面与结Fe 2+合成Fe 2O 3..Fe 3O 4中P 型半导体占优势;它的导电率比FeO 要低得多..Fe 3O 4膜的成长是由于离子电导的80%是Fe 2+向外扩散;20%是O 2-向内扩散..提高钢的抗氧化性的主要途径 :合金化..-铁碳合金发生氢腐蚀的机理和条件.. 机理:氢脆阶段;钢材与氢气接触后;氢被吸附在钢表面上;然后分解为氢原子并沿晶粒边界向钢材内部扩散..尤其当钢材受力变形时;会剧烈地加速氢原子的扩散;高速扩散的氢原子在滑移面上转变成为分子状态;而分子氢不具有扩散能力;在晶间积聚产生内压力;使钢材进一步变形受到限制而呈现脆性..氢侵蚀阶段;当温度和压力较高;或者钢材与氢气接触的时间很长;则钢材将由氢脆阶段发展为氢侵蚀阶段;溶解在钢中的氢将与钢中渗碳体发生脱碳反应生成甲烷;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钢中的渗碳体不断脱碳变成铁素体;并不断生成甲烷;而甲烷在钢内扩散困难;积聚在晶界原有的微观空隙内;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而愈聚愈多;产生很大的内压力;形成局部高压;造成应力集中;使细微开口、扩大、传播;引起钢材中出现大量细小的晶界裂纹和气泡;使钢的强度和韧性大为降低;甚至开裂;导致设备破坏..钢内裂纹的产生;除了上述甲烷积聚形成局部高压、钢材脱碳强度降低以外;还由于渗碳体转变为铁素体后;体积缩小了0.7%;因而使钢材内部产生裂纹.. 条件:在一定的氢气压力下;渗碳体与氢气发生反应有一最低温度;称为氢腐蚀的起始温度;它是衡量钢材抗氢腐蚀的性能指标..低于这个温度时氢腐蚀反应速度极慢;可以认为对钢材无害..对应相应材料曲线;根据工作温度和氢气分压;查Nelson 线图;当纵坐标的工作温度和横坐标的氢气分压的交点在对应材料曲线的上方为发生腐蚀;在曲线下方为不发生腐蚀..方法:①在钢中加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它们把钢中的碳优先结合成稳定的碳化物;提高钢的抗氢腐蚀性能;②采用微碳纯铁含碳量<0.015%也具有很好的抗氢腐蚀性。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心得体会(5篇材料)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心得体会(5篇材料)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心得体会(5篇材料)第一篇: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心得体会学习《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心得腐蚀现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一切领域。

例如,各种机器、设备、桥梁在大气中因腐蚀而生锈;舰船、沿海的港口设施遭受海水和海洋微生物的腐蚀;埋在地下的输油、输气管线和地下电缆因土壤和细菌的腐蚀而发生穿孔;钢材在轧制过程因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作用而产生大量的氧化皮;人工器官材料在血液、体液中的腐蚀;与各种酸、碱、盐等强腐蚀性介质接触的化工机器与设备,腐蚀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处于高温、高压、高流速工况下的机械设备,往往会引起材料迅速的腐蚀损坏。

目前工业用的材料,无论是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几乎没有一种材料是绝对不腐蚀的腐蚀造成的危害是十分惊人的。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因腐蚀报废的钢铁约占年产量的30%,每年生产的钢铁约10%完全成为废物。

实际上,由于腐蚀引起工厂的停产、更新设备、产品和原料流失、能源的浪费等间接损失远比损耗的金属材料的价值大很多。

各工业国家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

腐蚀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并且往往阻碍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

例如,硝酸工业在不锈钢问世以后才得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合成尿素新工艺在上世纪初就已完成中间试验,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解决了熔融尿素对钢材的腐蚀问题才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从最开始的设计阶段就考虑腐蚀对工程的影响,用正确的方法控制腐蚀,这样既能节省资源,又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我们的效率。

对我们来说,我们更要踏实的学习知识,如果缺乏对于温度的、压力、浓度等的影响腐蚀规律的分析判断能力,那么按照手册相近选定的材料,往往会造成设备的过早破坏。

结构复杂的机器、设备,出于某种特定功能的需要,常常选用不同材料的组合结构,如果不注意材料之间的电化学特征的相容性,或两种材料的结构相对尺寸比例不恰当,热处理度不合理,都会加速设备的腐蚀。

所以腐蚀贯穿整个设计过程,所以我们要掌握腐蚀的一些基本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闫康平)(二版)防腐方法讲义PPT课件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闫康平)(二版)防腐方法讲义PPT课件

合金。当发生电镁化、腐锌蚀、时铝,,被及腐蚀
牺牲阳极材的料是那种比铁其更合活金泼等的。金属(牺牲
阳极),而①②铁在用被轮同保船样护的方了尾法。部防和止船电缆、
应用实例
壳输的油水管线道以、下地部下分设,备装和上化工
一设定备数等量的的腐锌蚀块。,来防止
船壳等的腐蚀。
10
船体 舵
-+
电源
船体 舵
牺牲阳极
(i) 保护度高;
(ii) 耗电少;
(iii)防止“过保护” 。
18
(2)阳极材料选择: ➢ 护屏保护的阳极材料对保护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使被保护构件的表面获得足够的电流密 度护屏必须:
具有足够负的电势,并且极化性能愈小愈好; 在使用过程中,表面不产生高电阻的硬壳,溶 解均匀。
锌与锌合金、镁合金、铝合金常做护屏材料, 锌—铝—镉三元合金在海水中使用电流稳定、寿 命长、价格便宜。
②当通阴极电流后,金属发生
阴极极化,金属腐蚀电势将向负方
向移动,由Ec移至EA1,腐蚀电流
由Ic移至IA1, EA1<Ecorr,IA1<Icorr此 时,腐蚀速率减缓。其外加阴极电
流称保护电流I保,I保=IK1-IA1。若继
续增大外加阴极电流,阴极极化使
金属电势移至阳极初始电势,
即 E E A0,则金属阳极溶解电流 IA=0,微电池腐蚀停止,金属得到
(2)形成保护层 如非金属或金属覆盖层(衬 里、搪瓷、涂料、镀层、发蓝处理、磷化处理等) ;
(3)改变腐蚀环境 如金属所处介质的脱盐和 除氧,加缓蚀剂等;
(4) 防腐蚀结构设计;
(5)电化学保护 阴极保护和阳极保护。
3
§6—1 电化学保护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件-第一章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件-第一章

电化学脱附
H2
(4)电极表面的氢分子通过扩散、聚集成氢气泡逸出
与电极材料、表面 状态,溶液的组成 、浓度、温度有关
塔菲尔公式
氢的超电压的影响因素: 与电极材料的种类有关:详见P28,Fig.1-27 与电极的表面状态有关:粗糙的表面低于光滑表面
与溶液的PH值有关:酸性溶液中: 碱性溶液中:
与溶液的温度有关:
各类双电层的特点:
双电层两层 “极板”分处于不同的两相-金属相 和电解质溶液中 双电层的内层有过剩的电子或阳离子,当系统形 成回路时,电子即可沿导线流入或流出电极 双电层犹如平板电容器。 电跃位:双电层的形成必然在界面 引起电位跃,总的电位跃=紧密层 电位跃+分散层电位跃; 当金属侧带负电时,电位跃<0; 金属侧带正电时,电位跃>0
绪 论
1. 腐蚀的危害性与控制腐蚀的重要意义
2. 设计者掌握腐蚀基本知识的必要性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避免事故的发生 节约维修费用
腐蚀控制措施:补救性控制 预防性控制 3. 腐蚀的定义与分类
腐 蚀
金 属 腐 蚀
机 理 破坏 特征
非金属腐蚀
腐蚀 环境
化 学 腐 蚀
电 化 学 腐 蚀
全 面 腐 蚀
局 部 腐 蚀
1.3 析氢腐蚀和耗氧腐蚀
阴极过程各具特点的两种最为常见的腐蚀体系 析氢腐蚀: 溶液中的氢离子作为去极剂,在阴极上放电,促使 金属阳极溶解过程持续进行而引起的金属腐蚀 耗氧腐蚀:
阴极上耗氧反应的进行,促使阳极金属不断溶解, 引起的金属腐蚀
1.3.1析氢腐蚀 (腐蚀电池中的阳极电位低于阴极的析氢电极电位)
(1)水化氢离子迁移、对流、扩散到阴极表面 H3O+ → 阴极表面 (2)水化氢离子脱水后,放电成为氢原子,被吸附在金属上 H3O+ → H + + H2O H+ +e→M-H吸附 (3)复合脱附或电化学脱附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 (M-H吸附)+( M-H吸附) 复合脱附 H2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第一章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第一章

1.1 金属电化学腐蚀原理
(1) 金属电化学腐蚀历程 金属腐蚀的本质就是金属与周围介质作用变 成化合物的过程,即氧化还原反应。根据氧化 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同,将金属的腐蚀历程 分为两种类型: 化学腐蚀(Chemical corrosion),其特点是氧化剂 直接与金属表面的原子碰撞,化合而形成腐蚀 产物,即 氧化还原在反应粒子相碰撞的瞬间直 接于碰撞的反应点上完成 。例如高温气体中活 1 泼金属的初期氧气过程。 Zn O 2 ZnO
2
1.1 金属电化学腐蚀原理
电化学腐蚀(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其
特点是金属的腐蚀存在两个同时进行却 相互独立的氧化还原过程,即阳极反应 (anode reaction) 和 阴 极 反 应 (cathode reaction)。例如锌在含氧中性水溶液中的 腐蚀:
1.1 金属电化学腐蚀原理
(3) 电极电位 电极电位-由电极反应使电极和溶液界面上 建立起的双电层电位跃,也称电极电势 (electrode potential),其数值通常取决于电极本 身、电解液浓度、温度等因素。包括平衡电极 电位和非平衡电极电位。由于其绝对值很难测 量,常见电极电位是半电池反应“O+R=R”相对 于标准氢电极(S.H.E)而言,是“氧化态和还原 态(O/R)”电位,有正负之分。
腐蚀的定义与分类
(2)按腐蚀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工业环境腐蚀:
自然环境腐蚀-包括大气腐蚀、海水腐蚀、土壤
腐蚀、生物腐蚀等,
工业环境腐蚀-包括电解质溶液的腐蚀、工业水
中的腐蚀、工业气体中的腐蚀、熔盐的腐蚀等。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并确定材料和环境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
普遍规律,包括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程设计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程设计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课程设计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介绍过程装备的腐蚀问题及其防护措施,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过程装备的腐蚀分类和机理
•各种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及应用
•腐蚀监测和评估方法
•腐蚀防护技术和措施
•腐蚀事故案例分析和预防措施
本课程适合化工、冶金、能源等相关专业本科及研究生学生、工程师等参与学习。

二、课程大纲
章节主要内容学时
第一章过程装备腐蚀的分类及机理 2
第二章材料的耐腐蚀性及应用 4
第三章腐蚀监测与评估 2
第四章腐蚀防护技术和措施 4
第五章腐蚀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2
第一章:过程装备腐蚀的分类及机理
学习目标: - 了解过程装备腐蚀的分类和机理 - 理解腐蚀对装备的危害
1。

腐蚀与防护课程简介

腐蚀与防护课程简介

《腐蚀与防护》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选修课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32学分:2
开课教研室:过程装备与控制适用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课程简介: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同时。

它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从事过程装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与维修工作中,能从腐蚀与防护的角度,正确的选择材料,进行合理的结构设和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腐蚀基本原理,影响腐蚀的结构因素,金属在典型介质中的腐蚀特点,耐蚀材料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耐蚀机理以及防护方法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合理地运用所学到的有关腐蚀与护护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对金属腐蚀理论、基本概念及重要的作用机理要有较清楚的理解,对一般的腐蚀现象能进行初步的分析。

初步掌握化工机械制造中的主要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主要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应用范围。

在防止腐蚀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基本原理、主要应用场合及条件。

本门课程是特点是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工程中化工设备和机械的腐蚀实例,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选用教材:陈匡民,《过程装备腐蚀与防护》.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金属氧化膜具有保护性的条件是什么?
(1)膜必须是完整的;(2)膜具有足够强度和塑性,并且与基本金属的结合力强、膨胀系数相近; (3)膜内晶格缺陷浓度低;(4)氧化膜在高温介质中是稳定的,表现为高的熔点和高的生成热。
3.2 简述氢腐蚀发生的阶段、产生条件及特点。
氢脆阶段 当温度和压力比较低,或者温度、压力虽不低,但钢材与氢气接触时间不长时,钢的 氢腐蚀不严重,只是韧性降低,材料变脆。其特点是暂时脆化,可逆的。
应力腐蚀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特定腐蚀环境、拉应力和敏感材料。 其发生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为腐蚀引起裂纹或蚀坑的阶段称为孕育期,也称为潜伏期或 诱导期;接着为裂纹扩展阶段,即由裂纹源或蚀坑发展到单位面积所能承受最大载荷的所谓极限应力 值时的阶段,称为裂纹扩展期;最后是失稳纯力学的裂纹扩展阶段,这段时间称为快速断裂期或破裂 期。 防止途径是:①降低设计应力,使最大有效应力或应力强度降低到临界值以下;②合理设计与加 工减少局部应力集中;③采用合理的热处理方法消除残余应力,或改善合金的组织结构以降低对 SCC 的敏感性;④其它方法,包括合理选材、去除介质中的有害成分、添加缓蚀剂、采用阴极保护。
1.1 腐蚀原电池由哪几部分组成?举例说明腐蚀原电池的电化学过程。
腐蚀电池必须有阳极、阴极和电荷等三个关键组成单元,这样就构成了腐蚀电池工作历程的三个 基本过程。
① 阳极溶解过程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金属失去电子并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而等电量的电子 留在金属表面并通过电子导体向阴极区迁移;Zn→Zn2++2e
氢侵蚀阶段 当温度和压力较高,或者钢材与氢气接触的时间很长,则钢材将由氢脆阶段发展为 氢侵蚀阶段,使钢的强度和韧性降低。其特点是永久脆化,不可逆。
3.3 简述大气腐蚀与金属表面水膜厚度之间的关系。
区域Ⅰ:湿度特别低,金属表面只有极薄的一层吸附液膜,还不能认为是连续的电解液,相当于 干燥大气中的腐蚀,腐蚀速度很小,属于由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
产物 温度
不导电、不电离的物质 电子得失在同一部位于同一时刻发 生,没有电流产生 在碰撞点上瞬时完成
在碰撞点上直接生成
主要在高温条件下
能导电、能电离的物质 电子得失在不同部位相对独立的进行, 有电流产生 在相对独立的阴阳区同时完成 一次产物在电极上形成,二次产物在一 次产物相遇处形成 室温与高温条件下
4.3 常用结构材料获得耐蚀能力的Biblioteka 径有哪些?并列出每种途径常见的金属。
(1)依靠钝化获得耐蚀能力的金属:18-8 不锈钢、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高硅铸铁。 (2)可钝化或腐蚀产物稳定的金属:碳钢与铸铁、铅与铅合金。 (3)依靠自身热力学稳定耐蚀的金属:铜(Cu)与铜合金。
6.1 工程上常用的防腐方法有哪些?
4.1 什么是单相合金的 n/8 定律?
在给定介质中一种耐蚀的组元和另一种不耐蚀的组元组成的固溶体合金,其中耐蚀组元的含量等 于 12.5%、25%、37.5%、50%……原子分数(耐蚀组元的原子数与合金总原子数之比),即相当于 1/8、 2/8、3/8、4/8……n/8(n=1,2,……7)时,合金的耐蚀性将出现突然地阶梯式的升高,合金的电 位也相应的随之升高。这一规律称为 n/8 定律。
过渡区曲线 BC 段,金属发生钝化, 金属表面有钝化膜形成,金属开始从 活性状态转变为钝态,膜的保护性能 很差,金属表面不断处于钝化与活化 相互转变的不稳定状态。
钝态区曲线 CD 段,金属表面处于 稳定的钝化状态。
过钝化区曲线 DE 段,金属由钝性 向活性转变。
2.1 简述应力腐蚀产生条件、发生阶段及防止途径。
2.2 简述孔蚀的发生过程及其防止措施。
蚀孔的形成:存在于金属内的一些阴离子在某些活性点上优先与金属离子结合成可溶性化合物, 形成蚀孔核。当蚀核长大到孔径约 30 微米时,金属表面即出现宏观可见的蚀孔。蚀孔的成长:形成 的蚀孔在闭塞电池内进行的所谓的“自催化酸化作用”下,将使蚀孔沿着重力方向迅速深化,以至把 金属断面蚀穿。
(1)全面腐蚀;(2)氧浓差电池腐蚀;(3)微生物腐蚀(MIC);(4)杂散电流腐蚀;
3.5 什么是杂散电流腐蚀,腐蚀特点是什么,及如何控制杂散电流腐蚀的发生?
地下埋设的金属构件在杂散电流影响下所发生的腐蚀,称为杂散电流腐蚀或干扰腐蚀。 腐蚀特点:电流从金属流入土壤(电解质)部位是阳极区,腐蚀就会发生。 控制方法:(1)直流电源要加强绝缘,不使电流流入土壤。 (2)改善管道绝缘质量。 (3)将 受干扰的管道与被保护管道连接起来,共同保护。 (4)在多管道地区,最好采用多个阳极站,每个 站的保护电流较小,阳极站离被保护管道较近,以缩小保护电流范围。(5)采用深井阳极可减小对其 他地下设施的杂散电流干扰。(6)采取排流措施。
② 阴极去极化过程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液中能够接受电子的去极剂从金属阴极表面捕获 电子形成新物质;2H++2e→H2
③ 电荷传递过程 体系中电荷的流动形成电流,电荷传递在金属中依靠电子从阳极流向阴极, 在溶液中主要依靠离子的电迁移。
1.2 简述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区别。
项目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介质 电子传递 反应区
4.2 简述金属铬、镍、硅的耐蚀特点。
(1)铬(Cr)的耐蚀特点是在具备钝化的条件下,合金含铬量愈高,就愈耐腐蚀; 而在不能实现钝化的条件下,往往随合金中含铬量的增高,腐蚀速率反而加大。 (2)镍(Ni)的耐蚀特点是热力学不够稳定,镍在铁的基体中的耐蚀性不是钝化作用,而是使 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提高;与 Fe-Ni 合金在硫酸、盐酸和硝酸中的腐蚀速率都随着镍的含量的增加而 减小;在氧化性介质和还原性介质中均有效。 (3)硅(Si)的耐蚀特点是具有优良的耐氯离子腐蚀特性。在不锈钢中既能起耐氯化物引起的 SCC 作用,又可改善孔蚀性能。
(1)电化学极化 由于电化学反应与电子迁移速度差异引起电位的降低或升高产生的极化现象。 (2)浓差极化 阴极或阳极由于浓度差异引起的极化作用。 (3)膜阻极化 在一定条件下,金属表面上形成的保护性薄膜引起的极化,通常称为膜阻极化或 电阻极化。
1.5 绘制钝化金属典型阳极极化曲线并说明各区域的含义
活态区曲线 AB 段,金属表面没有 钝化膜形成,金属处于活性溶解状态。
设计要点:(1)确定合理的保护度;(2)阳极材料的选择;(3)护屏或辅助阳极的合理配置;(4) 要预留保护参数的监测点。
6.3 阳极保护设计要点有哪些?
(1)正确选择辅助阴极材料;(2)辅助阴极的合理配置;(3)参比电极的选用和安装。
1.3 构成金属表面电化学不均一性的原因是什么?
①化学成分不均一(夹杂物);②组织结构不均一(相组织差异); ③物理状态不均一;④表面膜不完整。
1.4 极化产生的原因及三种极化作用的含义是什么?
产生极化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阳极或阴极的电极反应与电子迁移(从阳极流出或流入阴极)速度存 在差异引起的,只要阴、阳之间有电流流动,必然出现极化现象。
防止措施:①合理选材和改善材料性能;②降低环境介质中的有害元素;③合理进行结构设计; ④采用阴极保护;⑤用缓蚀剂。
2.3 简述电偶腐蚀的原理及防止途径?
在电偶腐蚀电池中,腐蚀电位较低的金属由于和腐蚀电位较高的金属接触而产生阳极极化,其结 果是溶解速度增加;而电位较高的金属,由于和电位较低的金属接触而产生阴极极化,结果是溶解速 度下降,即受到了阴极保护,这就是电偶腐蚀原理。
区域Ⅱ:湿度增大,金属表面的液膜厚度也逐渐增加,形成连续的电解液膜,腐蚀速度急剧增加。 区域Ⅲ:湿度继续增加,由于金属表面的液膜继续增厚,使氧通过液膜扩散变得困难了,所以腐 蚀速度也就有所下降。 区域Ⅳ:湿度很大,金属表面的液膜变得很厚,已相当于完全浸在电解液中的腐蚀情况,所以腐 蚀速度基本不变。
3.4 土壤腐蚀的几种常见腐蚀形式是什么?
(1)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覆盖层:金属覆盖层:金属衬里、金属镀层、复合金属板等;非金属覆 盖层:衬里、搪瓷、搪玻璃、涂料、联合覆盖层;(2)电化学保护:阴极保护、阳极保护;(3)防腐 结构设计;(4)介质处理
6.2 以外加阴极保护电流为例,简述阴极保护原理,并阐述其设计要点。
如果将腐蚀着的金属简单地看作短路的双电极腐蚀厚电池,则阴极保护的原理如图 6-3 所示。 从腐蚀极化图(图 6-4)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当外加阴极电流后,金属的腐蚀电位将向负方向移 动,有原来的 Ec 移至 EAl,此时金属的腐蚀电流就由 IC 降到 IAl,其外加的阴极电流称为保护电流 I 保, 为 I 保=IKl-IAl 若继续增大外加阴极电流,由于阴极极化使金属的电位移至阳极的初始电位,即 E=EAo,则金属上 的阳极溶解电流 IA=0,表示微电池腐蚀停止,也就是说金属得到了完全保护。
防止途径:①选择相容性材料;②合理的结构设计;③电化学保护;④电偶效应的正确利用—牺 牲阳极保护。
2.4 以贫铬理论阐述奥氏体不锈钢产生晶间腐蚀的机理。
奥氏体不锈钢在 450~850℃长时间加热时,晶间的铬和碳化合,从固溶体中沉淀出来,导致晶 间铬浓度降低,造成晶间贫铬,当铬含量降到钝化所需的最低含量(11%)以下时,当与腐蚀性介质 接触时,晶间贫铬区相对于碳化物和固溶体其它部分将形成小阳极对大阴极的微电池,就会发生严重 的晶间腐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