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16e27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d.png)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docx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1. 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血清总胆固醇(TC)的测定过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2. 原理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通常采用酶法,通过胆固醇酯酶将胆固醇酯水解为游离胆固醇,然后利用胆固醇氧化酶将游离胆固醇氧化为胆甾酮和H2O2,最后利用过氧化物酶将H2O2分解为2H2O和O2,同时产生颜色变化。
颜色的深浅与血清中胆固醇含量成正比,可通过比色法测定。
3. 试剂和材料酶试剂盒(含胆固醇酯酶、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校准品和质控品血清样本蒸馏水移液枪及吸头比色杯恒温水浴箱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4. 操作步骤4.1 准备工作确保所有试剂和样本均已在室温下平衡至25°C。
校准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至适当的波长(通常为500-550nm)。
4.2 试剂准备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将酶试剂混合均匀,并预热至25°C。
4.3 样本处理取适量的血清样本,避免溶血和脂血样本。
如有必要,对样本进行离心,去除沉淀物。
4.4 加样使用移液枪准确取样,将血清样本加入比色杯中。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加入等量的酶试剂至每个比色杯中。
4.5 反应将比色杯放入恒温水浴箱中,保持37°C反应一定时间(通常为5-10分钟)。
4.6 比色测定将反应后的比色杯放入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中。
读取吸光度值,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总胆固醇浓度。
5. 质量控制每次测定前,使用校准品进行仪器校准。
定期使用质控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 结果记录与报告记录所有测定结果,包括吸光度值、胆固醇浓度等。
根据医院或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编写并发布检测报告。
7. 安全注意事项操作时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实验服。
避免接触试剂和样本,尤其是避免吸入和摄入。
按照当地法规处理废弃物。
8. 维护和校准定期对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19246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5.png)
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测定试剂盒说明书分光光度法50管/48样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TC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TC是指组织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
测定原理:利用酯酶催化胆固醇酯水解生成游离胆固醇(FC)和游离脂肪酸(FFA),从而把胆固醇酯转化为FC;进一步利用胆固醇氧化酶催化FC氧化,生成△4-胆甾烯酮和H2O2;最后利用过氧化物酶催化H2O2氧化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在500nm有特征吸收峰,其颜色深浅与TC含量成正比。
自备仪器和用品:可见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可调式移液枪、1mL玻璃比色皿、异丙醇和蒸馏水。
试剂组成和配制:试剂一:异丙醇50mL(自备)。
试剂二:液体50mL×1瓶,4℃保存;试剂三:粉剂×1瓶,4℃保存;试剂四:液体100μL×1瓶,4℃保存TC标准品:液体1mL×1支,0.5μmol/mL,4℃保存。
TC的提取:1、组织中TC的提取:按照组织质量(g):试剂一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试剂一)进行冰浴匀浆,8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即TC待测液。
2、细胞、细菌中TC的提取:先收集400-500万细胞或细菌到离心管内,弃上清,加1mL试剂一,超声波破碎1min(强度20%,超声2s,停1s),即TC待测液。
3、血清(浆)等样品:直接测定。
测定操作:1. 分光光度计预热30 min,调节波长到500 nm,蒸馏水调零。
2. TC工作液的配制:临用前,吸取约0.8mL试剂二分别加入试剂三和试剂四瓶中,充分溶解后再全部转移回试剂二瓶中,充分混匀,TC工作液置于37℃水浴10min。
用不完的工作液4℃保存一周。
3. 标准管:依次在1mL玻璃比色皿中加入100μL FC标准液和900μL TC工作液,混匀,37℃静置3h后于500nm测定A标准管。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4143cc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c.png)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氧化酶法)血清中总胆固醇(TC )包括游离胆固醇(FC )和胆固醇酯(CE )两部分。
血清中胆固醇可被脂蛋白酯酶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FFA ),胆固醇在胆固醇氧化酶的氧化作用下生成胆甾烯酮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4-氨基安替比林和对羟基苯甲酸钠存在时,晶过氧化物酶(POD )催化,反应生成苯醌亚胺非那腙的红色醌类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标本中TC 含量成正比。
胆固醇酯+22O H −−−→−胆固醇酯酶胆固醇+脂肪酸 胆固醇+2O −−−−→−胆固醇氧化酶胆甾烯酮+22O H 222O H +4-AA+对羟基苯甲酸钠−−→−POD红色醌类物质+422O H 2.试剂主要组成成分3.样本要求:新鲜无溶血血清。
在22~25℃保存8小时,2~8℃保48小时,-20℃可保存1年。
样本应避免反复冻融!4.检验方法;仪器法(详见DF-603/DI-600标准操作规程) 5参考范围:6.检验结果的解释:6.1样本含量超出线性范围时,建议用0.9%(W/V)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样本。
6.2.单位换算:mg/dl=mmol/L×38.77.检验方法的局限性7.1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校正和测定温度、时间的控制。
7.2若试剂浑浊,或以水空白在500nm处吸光度大于0.080时不能使用。
8.试剂性能指标8.1试剂外观:无色透明或淡黄色液体,无悬浮物及沉淀。
8.2装量:不低于标识值。
8.3空白吸光度:在500nm处,光径1cm时,空白吸光度A≤0.0808.4线性区间:试剂的线性区间为[0.5-20.0]mmol/L,在此线性区间内:a)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b)[2.0-20.0]mmol/L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0%。
8.5准确度:使用具有溯源性的标准品进行测定,实测值与标识值的相对偏差应在±10%内。
8.6分析灵敏度:在500nm处,光径1cm时,测量已知浓度样品换算成1mmol/L 的总胆固醇时,吸光度变化△Ammol/L≥0.0028.7批内精密度:CV≤4.0%8.8批间差:R≤6.0%8.9稳定性:(2-8)℃下,原包装存放的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取到期后1个月的试剂进行测试,应满足1-8.7的要求。
总胆固醇实验报告
![总胆固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e2de6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3.png)
实验名称: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方法,了解血清总胆固醇在临床诊断和预防治疗中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是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酶法、比色法、沉淀法等。
本实验采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其原理是利用胆固醇酯酶(Cholesterol Esterase)将胆固醇酯水解为游离胆固醇,然后利用胆固醇氧化酶(Cholesterol Oxidase)将游离胆固醇氧化为胆汁酸,最后在碱性条件下与磷钼酸反应生成磷钼蓝,通过比色法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出血清总胆固醇的浓度。
实验材料:1. 血清样品:取自健康志愿者,经离心分离后获得。
2. 胆固醇酯酶、胆固醇氧化酶、磷酸盐缓冲液、磷钼酸、抗坏血酸、硫酸铜、邻苯二甲酸氢钾、氯仿、无水乙醇等试剂。
3. 仪器:酶标仪、移液器、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等。
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取血清样品1.0ml,加入氯仿和无水乙醇(1:2,V/V)混合液5.0ml,涡旋混合,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待测。
2. 标准曲线绘制:将胆固醇标准品配制成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标准溶液,分别加入胆固醇酯酶、胆固醇氧化酶、磷酸盐缓冲液、磷钼酸等试剂,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测定吸光度。
以胆固醇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取处理后的血清样品,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进行操作,测定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血清总胆固醇的浓度。
实验结果:1. 标准曲线绘制:以胆固醇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结果显示,胆固醇浓度在0.5-10.0mg/dl范围内,吸光度与胆固醇浓度呈线性关系。
2. 样品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血清总胆固醇的浓度为X mg/dl。
实验讨论:1. 血清总胆固醇是人体内重要的脂质成分,其浓度异常与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密切相关。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实验报告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1bf625c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0.png)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测定是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常见项目之一,本实验旨在掌握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熟悉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
二、实验原理目前,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常用的方法是酶法。
其原理是胆固醇酯酶(CE)将胆固醇酯水解为游离胆固醇(FC)和脂肪酸,胆固醇氧化酶(COD)将 FC 氧化为胆甾烯酮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POD)的催化下与 4-氨基安替比林(4-AAP)和酚反应生成红色醌亚胺。
在一定波长下,通过比色法测定吸光度,从而计算出血清总胆固醇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血清样本:新鲜无溶血、无脂浊的血清。
试剂盒:包含胆固醇酯酶、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酚等试剂。
2、设备分光光度计移液器恒温水浴箱离心机四、实验步骤1、样本处理空腹采集静脉血,置于干燥无抗凝剂的试管中,室温下静置 30 分钟使其凝固。
以 3000 转/分钟离心 10 分钟,分离血清,备用。
2、试剂准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将试剂 R1 和试剂 R2 分别配制好,并放置于恒温水浴箱中预热至规定温度。
3、测定操作取两支干净的比色管,分别标记为空白管和测定管。
空白管中加入蒸馏水20μL 和试剂R1 1000μL,混匀,置于 37℃恒温水浴箱中保温 5 分钟。
测定管中加入血清样本20μL 和试剂R1 1000μL,混匀,置于 37℃恒温水浴箱中保温 5 分钟。
然后,向空白管和测定管中分别加入试剂R2 500μL,混匀,置于37℃恒温水浴箱中保温 10 分钟。
4、比色测定以空白管调零,在分光光度计 500nm 波长处读取测定管的吸光度值(A)。
五、实验结果计算血清总胆固醇(mmol/L)=(测定管吸光度空白管吸光度)×校准品浓度÷校准管吸光度六、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测定的血清总胆固醇结果为_____mmol/L。
检验科生化总胆固醇TCH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
![检验科生化总胆固醇TCH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c410bcb915f804d2a16c162.png)
检验科生化总胆固醇(TCH )测定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体外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
【职责】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 ,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本SOP 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 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标本类型及实验前准备】1.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 ,不饮酒24h 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记录。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此外,对于体检者,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因为样本中各项目的含量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对于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小时内不做剧烈运动。
2.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仪器设备】东芝TBA-FX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低速离心机一、检测原理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采用的是氧化酶法。
OH ESPAS O H O H O O H 222222244+−−−→−+-+-∆+−−−−→−++−−−→−+醌亚胺氨基安替比林胆甾烯酮游离胆固醇脂肪酸游离胆固醇总胆固醇过氧化物酶胆固醇氧化酶胆固醇酯酶ESPAS:N-乙基-N-(3-磺丙基)-间-茴香胺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在胆固醇酯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游离胆固醇和脂肪酸,游离胆固醇在胆固醇氧化酶的催化下,氧化成Δ4-胆甾烯酮和双氧水,最后双氧水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与色原底物4-氨基安替比林和ESPAS 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醌亚胺。
由于醌亚胺在波长550nm处有吸收峰,所以在一定底物浓度范围内,550nm处吸光度的变化值与样本中总胆固醇的含量成正比.二、试剂1.试剂试剂来源: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R1:胆固醇酯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ESPAS(ADPS);R2:胆固醇氧化酶、 -氨基安替比林;。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操作规程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512f2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1.png)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操作规程《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操作规程》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操作步骤,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医疗机构进行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操作。
三、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2. 试剂:血清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开机预热分光光度计,确保仪器处于工作状态。
b. 取出血清总胆固醇测定试剂盒,检查试剂有效期和存储条件。
c. 准备标准品和样本待测血清。
2. 操作流程a. 取出试剂盒中的标准品,按照说明书稀释成不同浓度。
b. 加标准品和待测血清分别加入试剂管中,混匀后置于恒温水浴中反应一定时间。
c. 反应结束后,使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值。
3. 结果计算a. 使用标准品的吸光值绘制标准曲线。
b. 读取待测血清的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血清总胆固醇的浓度。
五、结果判定根据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值,参照相关标准进行结果判定和医疗建议。
六、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仪器和试剂使用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试剂及仪器的质量控制应在每次实验前进行验证。
3.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污染试剂和样本。
七、记录与保存1. 对每次测定的操作步骤、结果和质控记录进行详细记录,确保测定结果可追溯。
2. 相关记录资料应按规定保存,以备查。
八、附则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和异常结果的分析,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操作,并记录详细的处理过程。
以上即为《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操作规程》,希望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TC文档,总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试剂盒(TC)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TC文档,总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试剂盒(TC)检测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5bd39403169a4517623a348.png)
1、方法依据: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胆固醇(TC)测定试剂盒(氧化酶法)测定方法2、适用范围:适用于人血清总胆固醇(TC)的测定。
3、试剂仪器:3.1 试剂: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原装试剂盒。
3.2未开启的试剂盒避光保存于2℃~8℃有效期为一年。
试剂开瓶后应避光保存,在2℃~8℃可稳定28天。
试剂不可冰冻。
3.3 仪器:迈瑞BS-2000M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4、操作程序4.1方法原理在胆固醇酯酶(CHE )和胆固醇氧化酶(CHO )的作用下,酯型胆固醇被催化产生过氧化氢(H 2O 2)。
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POD )的作用下,与4-氨基安替比林(4-APP )和酚缩合,生成醌系色素,通过测定此反应的吸光度可求得胆固醇的含量。
胆固醇酯 + H 2O胆固醇 + 脂肪酸胆固醇 + O 2 Δ4-胆甾烯酮 + H 2O 22H 2O 2 + 4-氨基安替比林+ 酚醌亚胺 + 4H 2O4.2样本要求 新鲜血清样本,采集后及时测定,应避免溶血和污染。
4.3上机操作4.3.1试剂装载、校准、样品和质控血清分析操作详见“《迈瑞BS-2000M 全自动生化分析PODCHE CHO仪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4.3.2 校准:4.3.2.1 标准液的准备:校准品使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配套冻干品,按说明书要求稀释后分装,-20℃冷冻保存,用前提前15分钟从冰箱中取出,复溶到室温后上机检测。
4.3.2.2 校准程序:首次使用校准。
当有以下情况时需重新校准:1)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2)当仪器做完保养后;3)仪器进行零件更换时。
每次试验前用准备好的校准品进行校准,校准通过后进行检测。
4.3.2.3 质控:在标本开始之前做质控,质控通过后方能进行标本的检测。
4.3.3 测试基本参数4.4参考范围合适范围:≤ 5.17 mmol/L高度危险临界值: 5.6~6.6 mmol/L高度危险范围: > 6.6 mmol/L(注:各实验室应有自己的参考范围。
实验七__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实验七__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https://img.taocdn.com/s3/m/2677dbd271fe910ef12df875.png)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设计实验(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及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小组成员:班级:麻醉11-2班日期:2012年12月19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及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实验目的1、掌握酶法测定总胆固醇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用比色法测定血清尿素。
3、巩固有关胆固醇和尿素的知识。
4、进一步熟练UV2100型分光光度计的重点、难点:重点:1、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的原理2、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的注意事项难点:氧化酶法测定总胆固醇的原理一、实验原理(一)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TC)包括: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两部分。
本实验是胆固醇酯酶、胆固醇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相偶联发生的偶联反应。
第一步:血清胆固醇酯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FFA) 。
第二步:胆固醇在胆固醇氧化酶的氧化作用下生成△4-胆甾烯酮和H2O2。
第三步:H2O2在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存在时,经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生成苯醌亚胺非那腙的红色醌类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标本中TC含量成正比。
(二)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二乙酰在强酸条件下与尿素缩合成红色的4,5-二甲基-2-氧咪唑化合物,颜色深浅与尿素含量成正比。
因二乙酰不稳定,故由试剂中二乙酰一肟与强酸作用产生二乙酰。
二、操作步骤(一)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终点法检测TC,取试管3支按下表依次加样。
酶法测定TC操作步骤加入物(μl)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血清--20标准液或定值血清-20-蒸馏水20--酶试剂 1 000 1 000 1 000混匀后,37℃保温10 min,每管加3ml水混匀,用分光光度计比色,于500 nm波长处以空白管调零,读出各管吸光度。
(二)二乙酰一肟法测定血清尿素取试管3支,按下表依次加样。
二乙酰一肟法操作步骤加入物(ml)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血清--0.02尿素标准应用液-0.02-蒸馏水0.02--二乙酰一肟溶液0.50.50.5酸性试剂 5.0 5.0 5.0混匀,置沸水浴加热12min,取出置冷水中冷却5min,以空白管调零,在540nm处读取各管吸光度。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实验报告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17776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2.png)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实验报告背景介绍:总胆固醇(TC)是指血浆中所有脂蛋白的胆固醇总和,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
总胆固醇水平的高低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其进行准确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掌握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方法,了解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其原理为将胆固醇酯酶和胆固醇氧化酶加入样本中,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和过氧化物,再由过氧化物与酚类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有色产物,最后通过比色计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总胆固醇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取血清标本,离心分离血清。
2. 用标准吸光度计预热,设置波长为500nm。
3. 取适量样本和对照品,加入试剂A和试剂B,混匀后在37°C恒温水浴中反应15分钟。
4. 加入试剂C混匀,再在37°C恒温水浴中反应5分钟。
5. 用比色计在波长为500nm处对样本和对照品吸光度,计算总胆固醇含量。
实验结果:样本A吸光度为0.6,对照品吸光度为0.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本A的总胆固醇含量为5.0mmol/L。
样本B吸光度为0.7,对照品吸光度为0.4,计算出样本B的总胆固醇含量为6.0mmol/L。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样本A的总胆固醇含量正常,而样本B的总胆固醇含量超标,提示可能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对于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血清总胆固醇的测定方法及其临床意义,了解了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性。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血清总胆固醇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健康。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e0184e3aeaad1f346933fe5.png)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A1.2 原理血清中的胆固醇酯(CE)被胆固醇酯水解酶(CEH)水解成游离胆固醇(Chol),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CHOD)氧化成△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再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三者合称PAP),生成红色醌亚胺色素(Trinder反应)。
醌亚胺的最大吸收在500nm 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总胆固醇呈正比。
反应式如下:胆固醇酯+H2O CEH 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胆固醇+02 CHOD △4-胆甾烯酮十H2022H202+4-氨基安替比林+酚POD 昆亚胺+4H2OA1.3.1 受检者(体检对象或病人)的准备:除总胆固醇不一定用空腹血外,测定甘油三酯、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的病人必须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对于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近期内体重稳定,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
妊娠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后3个月检验才能反映其基本血脂水平。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降血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剂、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制剂等,检验以前应根据所用药物的特性停止用药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用药情况。
对体检对象及做前瞻性观察者,还应注意采血的季节,因为血脂水平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h内不作剧烈运动。
A1.3.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因此影响血脂水平。
例如站立5 min 可使血脂浓度提高5%,15 min提高16%,故在采血前至少应***5min。
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 min,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静脉阻滞5min可使甘油三酯增高10%~15%。
A1. 3.3 抗凝剂:我国多用血清作血脂检验。
如用血浆,多主张用EDTANa2(1mg/mL)抗凝。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法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71278c3968011ca30091fb.png)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法1.实验原理胆固醇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酶(CEH)水解成游离胆固醇,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COD)氧化成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再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使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三者合称PAP)反应,生成红色醌亚胺色素(Trinder反应)。
醌亚胺的最大吸光度在500nm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TC含量成正比。
反应式如下:CEH胆固醇酯+ H2O 胆固醇+脂肪酸COD胆固醇+O2Δ4-胆甾烯酮+H2O2POD2H2O2+ 4-AAP +酚苯醌亚胺(显色) + 4H2O 2. 标本:2.1 病人准备:12小时禁食。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
3. 标本存放:血清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1周;4~8℃保存可稳定1周;-20℃保存可稳定3个月。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6.1 试剂欧泰克总胆固醇试剂盒(货号:112 1307170 1 试剂8×70ml)6.1.1 试剂组成Tris缓冲液pH7.3 50mmol/L酚20mmol/L4-氨基安替比林 1.0mmol/L 胆固醇酯酶(CHE) ≥400U/L 胆固醇氧化酶(CHO) ≥200U/L 过氧化物酶(POD) ≥4000U/L 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叠氮钠(0.95g/L)为防腐剂。
不可入口!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
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6.2 校准品:使用罗氏复合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6.3 质控品: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 文件。
总胆固醇的测定
![总胆固醇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9b77bc7c1711cc7931b71663.png)
总胆固醇的测定1.原理:胆固醇酯+H2O 胆固醇酯酶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胆固醇+O2 胆固醇氧化酶胆甾烯酮+H2O22H2O2 +4—氨基安替比林+酚过氧化物酶醌亚胺 +4H2O2.标本采集与处理:2.1受检者准备:病人必须空腹12小时,不饮酒24小时后采集血样。
2.2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采血取坐位,(在抽血前至少应静坐5min)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2.3抗凝剂:多用血清作血脂分析。
如用血浆,就用肝素钠抗凝;2.4标本处理:室温下放置30-45min离心,放置时间不得超过3h。
分离出血清,如当天不能测定,可暂存4℃冰箱可稳定4天。
2.5标本拒收:标本应无溶血。
如不符合应重新采集标本.2.6采血管要求:采血时要求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一人一管,用后毁形,用5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30分钟,回收、焚烧、做好登记。
3.试剂:3.1试剂组成:RⅠ: 胆固醇酯酶≧1.141u/ml胆固醇氧化酶≧0.8u/ml过氧化物酶≧6u/mlRⅡ:磷酸缓冲液(PH7.7 )0.1mmol/L酚 3.5mmol/L4—氨基安替比林0.5mmol/L3.3质控血清:应在测量未知样本的同时检测质控物并确保质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且结果必须在三个标准差范围内。
3.3.1质控品批号及范围:批号022431,范围*±2st和*±3s。
3.3.2保存环境:在2—8℃保存,有效期内稳定。
3.3.3质控物保存:3.4试剂的贮存与稳定性:试剂在2—8℃保存,有效期内稳定。
工作液在2—8℃保存稳定30天。
4.仪器:上海迅达公司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XD811。
5.操作程序:5.1分析参数:方法:终点法波长: 500nm温度: 37℃比色杯光径:1cm6.计算方法:CHOL=A测定/A标准×定标血清浓度7.操作性能:线性范围12.93mmol/L,含量过高,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样品、重测,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总胆固醇测量方法
![总胆固醇测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f59af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4.png)
总胆固醇测量方法《总胆固醇测量方法》一、前言总胆固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体内血脂代谢物质。
总胆固醇的水平测量可以推测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是检测脂质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
二、测量原理总胆固醇测量一般采用酶联免疫酶法,电化学发光法,比色法等测量方法进行测试,其原理是利用抗原特异性抗体与特异抗原结合,催化特异性酶而诱导发光或比色反应,以此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及仪器1. 操作材料:血清/血浆样本,质控品,抗原及抗体,洗涤液,酶标板,酶,3,3',5,5'-四甲基联苯胺棕榈酸根(TMB)试剂级及稀释剂,发光消除液。
2. 仪器:酶标仪、微量滴定管、离心机、分光光度计、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热微波消解仪等。
3. 试剂:总胆固醇质控品及标准品,TMB和助剂试剂。
四、步骤1. 酶标仪的设置:在酶标仪中进行试剂和质控程序的设置,确定比色曲线,并计算相应的曲线斜率,计算相关性系数的可信度水平。
2. 加样:按试剂的操作规程,向各个试管中加入合适的血清样本、抗体和抗原。
3. 免疫反应:将各个试管放置在摇床中,摇晃3—5分钟,以使其充分混合,催化特异性酶而诱导发光或比色反应。
4. 测量:将试管放入离心机进行离心,将各个试管的比色结果通过分光光度计或其他胆固醇测量仪法进行测量。
5. 校正:将质控试管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根据结果,调节测量结果的可信度水平。
6. 报告:根据测量结果,报告总胆固醇的测定结果及可信度水平。
五、注意事项1. 在质控品、样本标记及加样时要注意完整性及准确性,以防止交叉污染等偏差。
2. 加样时,要注意充分混合,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3. 测量结果要经过校正后,才能确定总胆固醇的测定结果及可信度水平。
六、总结总胆固醇是检测脂质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常用的总胆固醇测量方法有酶联免疫酶法,电化学发光法,比色法等,其原理是利用抗原特异性抗体与特异抗原结合,催化特异性酶而诱导发光或比色反应,以此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
总胆固醇(TCHOL)检测标准操作规程5.0
![总胆固醇(TCHOL)检测标准操作规程5.0](https://img.taocdn.com/s3/m/571ba87c02768e9951e73823.png)
迪安诊断总胆固醇(TCHOL) 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版本号Version:第5/0版)2013年 12 月 30 日颁布实施编制(Editor):审核(Checker):批准(Approver):修订履历(Revision History)1.目的指导正确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检测。
2.实验原理胆固醇氧化酶法胆固醇酯+H2O 胆固醇酯水解酶胆固醇+脂肪酸胆固醇+O2 胆固醇氧化酶Δ4胆甾烯酮+H2O22H2O2+4-氨基安替比林 + 酚过氧化物酶醌亚胺色素+4H2O生成的苯醌亚胺的颜色深浅与胆固醇的浓度成正比。
3.适用系统:罗氏Cobas C8000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
4.试剂4.1检测试剂4.1.1厂家:罗氏诊断公司生产4.1.2稳定性:未开封于2~8O C保存,可稳定至有效期末,Cobas C501上机后稳定4周Cobas C701上机后稳定4周4.1.3成分:试剂1:PIPES缓冲液:225mmol/L,PH 6.8;Mg2+:10mmol/L;胆酸钠:0.6mmol/L;;4-氨基比林:≥0.45mmol/L;酚:≥12.6mmol/L;脂肪醇聚乙二醇醚:3%;胆固醇酯酶(假单胞菌属):≥25μkat/L(≥1.5U/ml);胆固醇氧化酶(大肠杆菌):≥7.5μkat/L(≥0.45U/ml);过氧化物酶(辣根):≥12.5μkat/L(≥0.75U/ml);稳定剂;防腐剂4.1.4配制:无需配制,直接使用4.1.5规格:400T/盒,2100T/盒4.2校准品 C.f.a.s4.2.1厂家:罗氏诊断公司生产4.2.2稳定性:未开封于2~8O C保存,可稳定至有效期末;校准物复融后冷冻起来,盖紧盖子保存在-15~-25O C,可稳定4周。
4.2.3配制:每瓶使用时用3mL去离子水复溶,静置30分钟轻轻混匀后使用,剩余量根据需要分装于离心管中,于-15~-25O C保存。
4.2.4规格:12×3mL4.3质控品伯乐化学物质质控物1,24.3.1厂家:美国Bio-Rad laboratories.INC4.3.2稳定性:未开启的质控品保存在2~8O C时,可稳定至有效期末。
血清胆固醇的测定
![血清胆固醇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3188a78a417866fb84a8e46.png)
余留海
2013.11.26
血清胆固醇的测定(氧化酶法)
Assays for Serum Cholesterol
一、原理 二、测定方法 三、参考值 四、临床意义 五、方法学评价 六、注意事项 七、小结
一、原理
血清中总胆固醇(TC)包括游离胆固 醇(FC)和胆固醇酯(CE)两部分。血清 中胆固醇酯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为游离胆 固醇和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在胆固 醇氧化酶的氧化作用下生成胆甾烯酮和过 氧化氢,过氧化氢在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 存在时,经过氧化物酶催化,反应生成苯 醌亚胺非那腙的红色醌类化合物。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分为三级:合适范围 5.72mmol/L(220mg/dl)。边缘升高5.235.69mmol/L(201-219mg/dl);过高值 >5.72mmol/L(220mg/dl)。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 危险因素。血清总胆固醇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 化的风险越大,时间也越早。血清总胆固醇每降 低1%,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可减少2%。但另一 方面,血清总胆固醇降到多低合适?目前认为, 将 血清总胆固醇保持在2.1-5.2mmol/L(90200mg/dl)范围内较为合适。对已有动脉粥样硬 化或冠心病者,应将胆固醇降至180mg/dl以下。
五、方法学评价
1. 线性范围: 0.05~12.9mmol/L,r≥0.990 2. 精密度:CV ≤3.0%,批间差≤5.0%, 3. 准确度:相对偏差 ±10% 4. 试剂空白吸光度≤0.150(波长505nm,光径 10mm) 5. 左旋多巴、尿酸、vitc、胆红素、谷胱甘肽等 达一定浓度时可竞争过氧化氢使结果偏低 6. 半胱氨酸(促G生成)使结果偏高。
各管充分混匀置37水浴10分钟后, 室温冷却测定
TCTG测定方法
![TCTG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c7ece419e8b8f67c1cb954.png)
一、总胆固醇(TC):包括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脂(CE)
1、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原理:血清中的CE可被胆固醇酯酶(CEH)水解为FC和游离脂肪酸(FFA),FC在胆固醇氧化酶(COD)的氧化作用下生成△4-胆甾烯酮和H2O2经过过氧化物酶(POD)催化,分解出氧,使无色的4-氨基安替比林(4-AAP)与酚偶联生成红色醌亚胺。
醌亚胺最大吸收峰在500nm左右,吸光度与样本中的TC含量成正比,与经过同样处理的TC校准品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样本中TC含量
CE+ H2O→FC + FFA
FC + O2→△4-胆甾烯酮+ H2O2
H2O2+4-AAP+苯酚→红色醌亚胺
二、甘油三酯(TG)
1、磷酸甘油氧化酶法测定清甘油三酯
原理:血清中TG经脂蛋白脂肪酶(LPL)作用,水解为甘油和FFA,甘油在ATP和甘油激酶(GK)的作用下,生成3-磷酸甘油(G3P),G3P经磷酸甘油氧化酶(GPO)氧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H2O2,H2O2在过氧化物酶(POD)作用下与4-AAP及4-氯酚显色,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
其显色程度与TG的浓度成正比,与经过同样处理的TG校准品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样本中TG含量。
TG+ H2O→甘油+脂肪酸
甘油+ATP→G3P+ ADP
G3P+ O2+ H2O→磷酸二羟丙酮+ H2O2
H2O2+4-AAP+4-氯酚→红色醌亚胺。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操作规程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516fff8b8f67c1cfbd6b80b.png)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操作规程A1.2 原理血清中的胆固醇酯(CE)被胆固醇酯水解酶(CEH)水解成游离胆固醇(Chol),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CHOD)氧化成△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再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三者合称PAP),生成红色醌亚胺色素(T rinder反应)。
醌亚胺的最大吸收在500nm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总胆固醇呈正比。
反应式如下:胆固醇酯+H2O CEH 胆固醇+游离脂肪酸胆固醇+02 CHOD △4-胆甾烯酮十H2022H202+4-氨基安替比林+酚 POD 昆亚胺+4H2OA1.3 标本采集与处理对于血脂分析,特别需要强调“分析前”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
A1.3.1 受检者(体检对象或病人)的准备:除总胆固醇不一定用空腹血外,测定甘油三酯、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的病人必须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对于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近期内体重稳定,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
妊娠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后3个月检验才能反映其基本血脂水平。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降血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剂、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制剂等,检验以前应根据所用药物的特性停止用药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用药情况。
对体检对象及做前瞻性观察者,还应注意采血的季节,因为血脂水平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h内不作剧烈运动。
A1.3.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因此影响血脂水平。
例如站立5 min可使血脂浓度提高5%,15 min提高16%,故在采血前至少应***5min。
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 min,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静脉阻滞5min可使甘油三酯增高10%~15%。
A1. 3.3 抗凝剂:我国多用血清作血脂检验。
总胆固醇(TC)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总胆固醇(TC)检测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61f488084868762caaed56a.png)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胆红素测定方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血清总胆红素的测定
3、试剂仪器
3.1试剂: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原装试剂盒
3.2未开启的试剂盒避光保存于2℃—8℃有效期一年。
试剂不可以冰冻。
4、操作程序
4.1方法原理
CHE
胆固醇酯+ H2O ——————→胆固醇+ 脂肪酸
CHO
胆固醇+ O2—————→H2O2 + ∆4-胆甾烯酮
POD
2H2O2 + 4-AAP +酚——————→醌亚胺+ 4H2O
4.2样本要求
新鲜血清或肝素血浆,样本收集后应尽快测定,必须避光保存,避免使用溶血样本。
4.3上机操作
4.3.1试剂装载、校准、样品和质控血清分析操作详见“《迈瑞BS-2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标准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4.3.2校准“
4.3.2.1 标准液的准备:校准品使用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配套冻干品,按说明书要求稀释后分装,-20℃冷冻保存,用前提前15分钟从冰箱取出,复溶到室温后上机检测。
4.3.2.2校准程序:每30天需要定标一次。
当有以下情况时需重新定标:
1)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时;
2)当仪器做完保养后;
3)仪器进行零件更换时。
每次试验前用准备好的校准品进行定标,定标通过后进行检测。
实验十四血清胆固醇测定(胆固醇氧化酶法)
![实验十四血清胆固醇测定(胆固醇氧化酶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ca87ec4a7302768f99391b.png)
实验十四血清胆固醇测定(胆固醇氧化酶法)胆固醇的测定方式很多;通常可分为化学试剂比色法、酶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核素稀释质谱法五大类。
化学试剂比色法中有直接法和间接法;前者可用血清直接测定,后者是用溶剂或其它方式提取胆固醇后再作定量。
酶法由于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试剂无侵蚀性,而且因利用特异性酶,大大减少了血液中其它成份的干扰,目前已成为测定胆固醇的要紧方式。
【目的】1.了解胆固醇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的原理,能进行血清胆固醇测定的操作。
2.把握血清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
【原理】血清中总胆固醇(TC)包括胆固醇酯(CE)和游离型胆固醇(FC),酯型占70%,游离型占30%。
胆固醇酯酶(CEH)先将胆固醇酯水解为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FFA),胆固醇在胆固醇氧化酶(COD)的作用下氧化生成Δ4-胆甾烯酮和过氧化氢。
后者通过氧化物酶(POD)催化氢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和酚反映,生成红色的醌亚胺,其颜色深浅与胆固醇的含量呈正比,在500nm波优势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管比较可计算出血清胆固醇的含量。
反映式如下:CEH胆固醇酯胆固醇 + 脂肪酸胆固醇 + O2△4-胆甾烯酮 + HO22POD2H2O2 + 4-氨基安替比林 + 酚红色醌亚胺【器材】试管、吸管、试管架、微量加样器、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
【试剂】酶法测定胆固醇多采纳市售试剂盒。
1. 酶应用液胆固醇酶试剂的组成为:磷酸盐缓冲液50mmol/L胆固醇酯酶≥200U/L胆固醇氧化酶≥100U/L过氧化物酶≥3 000U/L4-氨基安替比林mmol/L苯酚 5 mmol/L另外还含有胆酸钠和Triton X-100,胆酸钠是胆固醇酯酶的激活剂,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能增进脂蛋白释放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有利于胆固醇酯的水解。
2.mmol/L(200mg /dl)胆固醇标准液精准称取胆固醇200mg溶于无水乙醇,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也可用异丙醇等配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操作规程
A1.2 原理
血清中的胆固醇酯(CE)被胆固醇酯水解酶(CEH)水解成游离胆固醇(Chol),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CHOD)氧化成△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再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三者合称PAP),生成红色醌亚胺色素(Trinder反应)。
醌亚胺的最大吸收在500nm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总胆固醇呈正比。
反应式如下:
胆固醇酯+H2O CEH 胆固醇+游离脂肪酸
胆固醇+02 CHOD △4-胆甾烯酮十H202
2H202+4-氨基安替比林+酚 POD 昆亚胺
+4H2O
A1.3 标本采集与处理
对于血脂分析,特别需要强调“分析前”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
A1.3.1 受检者(体检对象或病人)的准备:除总胆固醇不一定用空腹血外,测定甘油三酯、脂蛋白与载脂蛋白的病人必须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对于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2周时间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近期内体重稳定,无急性病、外伤、手术等意外情况。
妊娠后期各项血脂都会增高,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后3个月检验才能反映其基本血脂水平。
注意有无应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如降血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剂、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制剂等,检验以前应根据所用药物的特性停止用药数天或数周,否则应记录用药情况。
对体检对象及做前瞻性观察者,还应注意采血的季节,因为血脂水平有季节性变动,为了前后比较应在每年同一季节检验。
应嘱体检对象在抽血前24h 内不作剧烈运动。
A1.3.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因此影响血脂水平。
例如站立
5 min可使血脂浓度提高5%,15 min提高16%,故在采血前至少应***5min。
一般从
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 min,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静脉阻滞5min 可使甘油三酯增高10%~15%。
A1. 3.3 抗凝剂:我国多用血清作血脂检验。
如用血浆,多主张用EDTANa2(1mg/mL)抗凝。
抗凝血浆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比血清中约低3%,EDTA用量越多,血浆水平偏低越明显。
但肝素抗凝不影响血浆中水平。
A1.3.4 标本处理:血标本应尽快送实验室。
室温下放置30min~45min后离心分离
血清或血浆,置洁净试管加盖保存。
在室温中放置不超过3 h,4C保存可稳定4天。
置-70'C可长期保存,但不可反复冻融。
A1.4 试剂
A1.4. 1 酶试剂:本科使用XX公司XX产
品号试剂盒,为干粉试剂。
临用前用水复溶
即可使用。
每瓶干粉用水XX ml复溶。
复溶后试剂内各主要成分如下:
磷酸盐缓冲液pH7.7 0.4mol/L
假单胞菌胆固醇酯水解酶≥800 U/L
奴卡氏菌胆固醇氧化酶≥400U/L
辣根过氧化物酶≥1000U/L
胆酸钠 3mmol/L
4—氨基安替比林 0.5mmol/L
酚 3.5mmol/L
聚氧乙烯表面活性剂 3g/L
A1.4.2 总胆固醇校准血清:也由XX公司提供,产品号为XX。
A1.4.3 试剂与校准血清的稳定性:未开瓶的试剂于4℃保存,可稳定至有效期。
复溶的试剂在2℃~8℃可稳定7天,15℃-25℃可稳定3天。
如在稳定期内试剂出现明显的粉红色,弃去不用o
A1.5 仪器, XX型号光电比色计,具500nm~520nm滤光片。
A1.6 操作
标本为及时分离的空腹血清,以及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
本法为终点法。
测定时标本管与标准管分别加入标本与标准血清各
10uL,酶试剂1.00mL,混匀后在37℃放置5 min,或20℃~25℃放置10min后用比色计比色,以试剂空白调零,波长500nm或520nm,颜色至少稳定60min。
A.1.7 计算
A测定
C= ×C0 -------------------------(A1)
A标准
式中:C——测定血清总胆固醇浓度,mmol /L;
A测定——标本管吸光度;
A标准——标准管吸光度;
Co——校准血清中总胆固醇浓度,mmol/L;
A,1.8 操作性能
A1.8.1 精密度:批内CV<1.5%,批间
CV<2.5%;
A1.8.2 准确度:以参考方法(ALBK法)定值的血清为校准品时,本法测定结果与ALBK 法基本一致。
A1.8.3 灵敏度:以酚为显色剂,总胆固醇为5.2mmol/L时的显色吸光度A500nm 约0.30—0.35。
A1.8.4 可报告范围:血清与酶试剂用量之比为1:100时,测定上限为13 mmol/L。
A1.8.5 特异性:血清中多种非胆固醇甾醇会不同程度地与本试剂显色。
一般人血清中非胆固醇甾醇约占总胆固醇的1%,在常规测定时这种影响可以不计。
A1.8.6 干扰:血红蛋白高于2g/L时会引起正干扰;胆红素>170umol/L时有明显负干扰。
抗坏血酸与甲基多巴血中浓度高于治疗
水平时也使结果偏低。
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混浊)在本法中(血清与试剂量1:100时)一般无明显影响。
注
1 本法为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推荐的总胆固醇测定常规方法(见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185)。
2 试剂中两种酶-胆固醇酯水解酶和胆固醇氧化酶的质量十分重要。
必须能有效地水解各种脂肪酸的胆固醇酯(有些微生物来源的酯酶不易水解花生四烯酸酯),对胆固醇的氧化必须完全。
选择试剂盒时应测试对血清标本总胆固醇的反应速度,好的试剂一般能在5min内(有的只要1min~2min)反应达到终点。
反应不能在10min内完成的试剂不宜采用,其原因可能是原酶质量不好或酶用量太少,后者可使高胆固醇结果偏低。
本法所用试剂,要求标本与酶试剂用量的比例为l:100,使可报告范围上限达13mmo1/L,过多地提高标本比例,会使测定上限降低。
如果标本中总胆固醇浓度超过13mmol/L,可
用生理盐水稀释后重新测定。
现在临床很少要求做游离胆固醇测定,如需做游离胆固醇测定,最简便的也是酶法,即在上述总胆固醇试剂中省去酯水解酶;一般游离胆固醇约占胆固醇的30%左右。
3 总胆固醇测定要求标准化,与国际标准取得一致,必须有准确可靠的标准参考物质(SRM)。
1)酶法测定总胆固醇时,血清中大部分胆固醇是酯化的,而且血清基体对酶反应有明显影响,不可使用纯胆固醇溶液为标准。
国际上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提
供代号为SRM909的人参考血清,作为总胆固醇测定的一级标准;我国也已建立了国家一级标准GBW 09138“人血清胆固醇标准物质”。
常规使用的试剂盒必须具有可追溯于以上参考血清的校准血清,方能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不可使用总胆固醇的定值控制品作标准。
3)本法使用的校准血清为液态,用前必须充分混匀。
A1. 9 参考值
人群血脂水平主要决定于生活因素,特别是饮食营养,所以各地区调查所得参考值高低不一,应根据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经验统.一制定高胆固醇划分标准。
欧美国家制定的标准大致相同,40岁以上人群总胆固醇水平高低的划分大致可定为:
合适水平<5.17mm01/L(200mg/d1);
边缘水平5.17mm01/L~
6.46mmol/L(201mg/dl~219mg/dl);
高胆固醇血症≥6.47mm01/L(≥220mg/dl)。
A1. 10 临床意义
影响总胆固醇水平的因素有:
A1.10.1 年龄与性别。
总胆固醇水平往往随年龄上升,但到70岁或80岁后有所下降,
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
A1.10.2 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合脂肪酸和高热量饮食可使总胆固醇增高;
A1.10.3 遗传因素;
A1.10.4 其他。
如缺少运动、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等可使总胆固醇升高。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病理状态下高胆固醇有原发与继发的两类。
原发的如家属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家属性apo—B缺陷症、多源性(polygenic)高总胆固醇、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
继发的见于肾病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糖尿病、妊娠等。
低总胆固醇血症也有原发的与继发的,前者如家属性的无β或低脂蛋白血症;后者如甲亢、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低总胆固醇者容易发生脑出血,也可能易患癌症(未证实)。
肝脏是胆固醇及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合成的器官,严重肝病病人
血清总胆固醇不一定很低,但由于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力低下,血清胆固醇酯占总胆固醇的比例可低达50%以下。
A1.11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