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三章知识题
统计学第三章理解练习知识题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一、填空题3.1.1 是指一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的倾向。
3.1.2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另一个是各组变量值出现的。
3.1.3 计算比率的平均数时,如果已知比率及其基本计算式的分母资料,则采用。
3.1.4 计算比率的平均数时,如果已知比率及其基本计算式的分子资料,则采用。
3.1.5 是计算平均比率或平均发展速度最适用的一种方法。
3.1.6 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3.1.7 是指将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划分为四等分的三个变量值。
3.1.8 是指将按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划分为10等分的9个变量值。
3.1.9 在数据分布呈时,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相等。
3.1.10 是指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率。
3.1.11 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的简单算术平均数称为。
3.1.12 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称为。
3.1.13 总体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其的离差平方的平均数,通常以2 表示。
3.1.14 皮尔逊测度法就是利用算术平均数与众数的关系来测度数据分布的一种方法。
3.1.15 是指用标准差的三次方除三阶中心矩计算偏态系数的一种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3.2.1 先将一组数据的变量值按一定顺序排列,然后取某一位置的变量值来反映这些数据的一般水平,把这个特殊位置上的数值看作是平均数,称为 ( )A .数值平均数B .位置平均数C .离散系数 3.2.2算术平均数反映的是数据分布的什么特征( )A .集中趋势B .离散趋势C .偏态趋势3.2.3 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0)(=∑-f x xB .0x x f C .2()0x x f3.2.4 如果分布数列中各变量值呈几何级数变化或频率分布极不对称,计算平均数的常用方法是( )A .算术平均法B .几何平均法C .调和平均法3.2.5 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其实际数据计算算术平均数时,通常假定 ( )A .各组数据在组内是均匀分布的B .各组次数相等C .各组数据之间没有差异3.2.6 当数据分布为右偏分布时,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众数的关系表现为 ( ) A .o e M M x << B .e o x M M << C .o e x M M <<3.2.7 离散程度测度指标中,受极端值影响最大的是 ( )A .平均差B .标准差C .全距3.2.8 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 .说明问题的角度不同 B .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C .计算对象不同 3.2.9标准差系数消除了( )A .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B .平均数大小和计量单位的影响C .离散程度的影响3.2.10 直接使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其前提条件是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该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该相等C.两个总体的离差平方和应该相等3.2.11 下列指标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测度指标是()A.平均差B.标准差C.离散系数3.2.12 皮尔逊测度法就是利用算术平均数与众数的关系来测度数据分布的()A.偏斜程度B.离散程度C.集中程度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4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二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单项选择题B.平均差 D.离散系数2.如果峰度系数k >3,表明该组数据是(A )0A. 64.5 和 78.5 D.64.5 和 67.5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o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08.在⽐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oA.标准差不同C 数据个数不同1.⽐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D )。
A.极差 C 标准差A.尖峰分布B 扁平分布C 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3.某⼤学经济管理学院有 1200 名学⽣,法学院有 800 名学⽣,医学院有 320 名学⽣,理学院有 200 名学⽣0上⾯的描述中,众数是(B)0A.1200B.经济管理学院C.200D 理学院4. 某班共有 25 名学⽣ , 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 A)0B.67.5 和 71.5C.64.5和 71.5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6.某班学⽣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分是 96分,最低分是 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B)0A ⽅差B 极差C 标准差 D.变异系数A.极差B ⽅差C 标准差D.平均差B.⽅差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9.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C)0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识总量指标 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识单位指标10.反映同⼀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关系的是(D.⽐例相对指标11.2003年全国男性⼈⼝数为 66556万⼈,2002年全国⾦融、保险业增加值为 5948.9亿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 55566.61亿元,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03617.7亿元。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综合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2、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时最好用( )。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中位数D、几何平均数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
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4、下面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出勤率B、合格率C、工资总额D、计划完成百分数5、全国的粮食产量与人口数之比是()。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数量指标6、某年级全部学生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这种指标属于( )。
A、比较相对数B、强度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7、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4%,实际执行结果提高5%,则总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
A、5%-4%B、5%/4%C、105%/104%×100%D、104%/105%-100%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商品销售额B、商品购进额C、商品库存额D、商品流通费用额9、逐年减少的耕地面积和逐年增加的棉花产量,上述二指标( )。
A、均为时点指标B、均为时期指标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10、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A、有名数B、实物单位和货币单位C、无名数D、无名数和有名数11、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时,分子和分母( )。
A、只能是绝对数B、只能是相对数C、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D、只能是平均数12、下列相对数中,用有名数形式表现的有( )。
A、结构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1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
A、结构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强度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14、某市某年零售商业网密度=11790000人/10019个=108人/个该指标是( )。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填空题1、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三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可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特征的资料。
2、统计整理在统计分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必然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3、统计分组实质上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4、对原始资料审核的重点是真实性。
5、区分现象质的差别是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
6、标志是统计分组的依据,是划分组别的标准。
7、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品质分组,也可以按数量分组.8、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结合进行的分组,称为复合分组.9、次数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数量分布数列两种。
10、变量数列是单项变量分组、组距式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
11、按品质标志分组的结果,形成品质分布数列。
12、组限是组距变量数列中表示各组数量界限的变量值,其中下限是指最小值的变量值,上限是指最大值的变量值.13、组距变量数列的组距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与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14、组距变量数列的分布可以用次数分布曲线图表示。
15、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16、统计资料的整理方法主要有统计分组和统计汇总两种。
17、钟形分布、U形分布和J形分布是次数分布的三种主要类型.18、统计分组体系有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两种.19、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三种。
20、统计表从内容结构上看,是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2、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A )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3、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C )A.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B。
统计学习题三
第三章综合指标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计划,产量同上年比较必须增长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了10%,产量实际增长率为:A、40%B、60%C、20%D、17%2、受极端值影响最大的平均指标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Me3、成数方差的取值范围为:A、0 ~ 1B、0 ~ 0.5C、0 ~ 0.25D、任意正数4、当总体分布对称时:A、sk等于0B、 k等于0C、s等于0D、var等于05、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现金回笼率B、货币流通速度C、货币流通量D、存款平均余额6、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货币流通量B、存款余额C、商品库存量D、货币投放总额7、某银行办事处9月份的存款余额为8月份的105%,这个指标是:A、比较相对指标B、动态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相对指标8、计划规定,产量应比上年增长2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试确定同上年比较,产量实际增长率为:A、10%B、30%C、8%D、12%9、所有变量值都扩大1倍后再加上2,则方差:A、不变B、扩大2倍C、缩小至1/2D、扩大4倍10、市场上苹果价格早晚不同,早晚各买一斤的平均价格和早晚各买一元的平均价格:A、两者相等B、前者高于后者C、前者低于后者D、无法判断11、某企业工人平均月工资为1440元,月收入少于1 280元的占一半,估计多数人的工资为()元。
A、960B、1200C、1360D、160012、某企业工资总额比去年减少2%,而平均工资上升5%,则人数减少:A、3%B、10%C、75%D、6.7%二、多项选择题1、某变量取值2、3、2、5、2、8、6,则下列数值中是该变量的平均指标的是:A、3B、5C、2D、6E、42、某社区有人口20万人,商场50个,该社区的商场密度是:A 、0.4个/万人 B、2.5个/万人 C、0.4万人/个D、2万人/个E、1.5个/万人3、已知某变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中的两个是42、50,根据pearson规则,另外一个指标的数值可能是:A、44.67B、66C、54D、38E、264、某种商品的年末库存量是:A、时期指标B、价值指标C、实物指标D、时点指标E、离散指标5、时点数列的指标值:A、由连续调查而得B、由一次性调查而得C、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成正比D、直接相加没有意义E、反应现象在某时刻上的总量6、实物指标的计量单位有:A、自然单位B、度量衡单位C、货币单位D、复合单位E、标准单位7、平均指标包括: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8、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有:A、大专院校招生录取比率B、农、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C、人均国民收入D、本期平均工资与上期平均工资的对比的百分数E、专业技术人员在总人数中所占比重9、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A、人均粮食产量B、人均口粮C、人均国民收入D、粮食亩产量E、人均住房面积10、下列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A、计划完成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比例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E、结构相对数11、指出下列指标中的强度相对指标:A、按人口分摊的国民收入B、按人口分摊的粮食产量C、产值增长率D、职工平均工资E、人口出生率三、判断题1、根据组距数列计算的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统计学·统计整理3期末必刷题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填空题1、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
2、统计整理包括资料审核、统计分组、统计汇总和编制统计表四方面内容。
3、在分布数列中,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率称为频率,又称为比重或百分比。
4、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额称为全距;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的差额称为组距。
5、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总标题、横标题、纵标题数据和四部分构成;从内容上看,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
6、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程度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
7、统计表的宾词排列形式有简单设计和符合设计两种。
8、统计分组的基本原则是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和组合形式不同,统计分组有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两种。
9、统计分组同时具有两个含义:一是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组;二是将性质相同的单位合并在一起。
10、在组距数列中,用组中值来代表各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它是假定各组内变量值是均匀分布的。
二、是非题1、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
(×)2、统计表中如果不存在某项数字时,应用符号“—”表示。
(√)3、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就是正确划分各组的界限。
(√)4、在编制变量数列时,若资料有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则宜采用开口组表示。
(√)5、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且组限只能是重叠组限表示法。
(√)6、所谓“上限不在内”原则,是指当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
(×)7、次数分布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用表格表示,另一种是用图表示。
(√)8、能够对总体进行分组,是由于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决定的。
(√)三、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依据是(A )A、标志B、指标C、标志值D、变量值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C、正确确定组数和组限D、正确选择分布数列种类3、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B )A、正比B、反比C、无比例关系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4、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D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B、组数多少不同C、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数量不同5、等距分组适合于( B )A、一切变量B、变量变动比较均匀的情况C、呈急剧升降变动的变量D、按一定比率变动的变量6、确定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一般要求( B )A、不重叠B、重叠C、不等D、重叠或不重叠7、简单表与分组表的区别在于( C )A、主词是否分组B、宾词是否分组C、分组标志的多少D、分组标志是否重叠8、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示各组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 B )A、上方B、左方C、右方D、均可以9、在统计汇总时,如果只要求计算各组分配的单位数,可采用(B )A、过录法B、划记法C、折叠法D、卡片法10、在填写统计表时,当发生某项不应有数字时,用( C )符号表示A、OB、XC、—D、...11、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间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组间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2、累计次数或累计频率中的“向上累计”是指( C )A、将各组变量值由小到大依次相加B、将各组次数或频率由小到大依次相加C、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低的一组向最高的一组依次相加D、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最高的一组向最低的一组依次相加13、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采用( D )A、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次数密度1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为( C )。
第三章 统计学习题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描述(1)一、填空题2、动态相对指标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基本形式。
3、某现象的某一指标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上的指标值对比的结果是_______,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上的指标值对比的结果是_______。
4、同质总体中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的结果是_______,各部分数值相互对比的结果是_______。
7、相对指标一般都采用______的形式来表现,有些特殊的相对数,则采用_______的形式来表现。
9、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一般可以互换,因而有_______和_______之分。
10、长期计划执行结果的检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
11、计算和应用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时,当计划任务是按最低限额规定时,则计划完成百分数以_______100%为好,当计划任务是按最高限额规定时,则计划完成百分数以_______100%为好。
12、结构相对数的取值介于_______之间,各组结构相对数的和恒等于_______。
15、比例相对数是一种_______性比例,而比较相对数则是一种_______性比例。
二、单选题3、某厂劳动生产率计划比上年提高8%,实际仅提高4%,则其计划完成百分数为()。
A.4% B.50% C.96.30% D.103.85%4、某厂某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计划规定比去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其计划完成百分数为():、A.97.9% B.140.0% C.102.2% D.71.4%5、联合国粮农组织依据恩格尔系数的高低,提出的富裕标准是恩格尔系数为()。
A.30%以下B.30%—40%C.40%—50%D.50%—59%7、总体各部分结构相对数的和应()。
A.等于100% B.小于100% C.大于100% D.小于或等于100%10、将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应用,通常是计算()。
A.平均增长水平B.平均发展速度C.平均增长速度D.增长1%的绝对值11、反映总体各部分之间数量联系程度和比例关系协调平衡状况的综合指标是()。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 D )。
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离散系数2.如果峰度系数k>3,表明该组数据是(A )。
A.尖峰分布B.扁平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分布3.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
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B )。
B.经济管理学院D.理学院4.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该班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A)。
和和和和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6.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B )。
A.方差B.极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 )。
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平均差8.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
A.标准差不同B.方差不同C.数据个数不同D.计量单位不同9.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C )。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识总量指标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识单位指标10.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 C )。
A.计划完成成都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年全国男性人口数为66556万人,2002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亿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亿元,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亿元。
统计学章第3习题答
第三章统计整理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数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全距和组距2.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 B )。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不同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就表现为(C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C)。
A.260B.215C.230D.185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
A. 人口按年龄分组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C. 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C )。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D.再分组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D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8.在频数分布中,频率是指(C )。
A.各组频数之比B.各组频率之比C.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D.各组频数与各组次数之比9.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B )。
A.上限所在的组B.下限所在的组C.任意一组均可D.另设新组10.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B )。
A.正比例关系B.反比例关系C.乘积关系D.没有关系11.变量数列中各组的频率总和应(C )。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不等于100%12.在编制分配数列时,连续型变量的相邻组的组限必须(C )。
A.交叉B.不等C.重叠D.间断三.多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ABE)。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三章习题答案统计学第三章习题答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第三章是统计学中的重要章节,涵盖了概率论和概率分布的基本概念。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统计学第三章习题的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章节的内容。
1. 问题:某公司的员工平均年龄为35岁,标准差为5岁。
假设年龄服从正态分布,求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的员工所占的比例。
答案:由于年龄服从正态分布,可以使用标准正态分布表来计算概率。
首先,将年龄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即计算Z值。
Z = (X - μ) / σ,其中X为年龄,μ为平均年龄,σ为标准差。
对于年龄30岁,Z = (30 - 35) / 5 = -1,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概率为0.1587。
对于年龄40岁,Z = (40 - 35) / 5 = 1,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概率为0.8413。
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的员工所占的比例为0.8413 - 0.1587 = 0.6826,即68.26%。
2. 问题:某商品的销售量服从泊松分布,平均每天销售10件。
求一天销售量不超过5件的概率。
答案:泊松分布是一种描述稀有事件发生次数的概率分布。
对于泊松分布,概率函数为P(X=k) = (λ^k * e^(-λ)) / k!,其中λ为平均发生率。
对于该问题,λ = 10。
我们需要计算一天销售量不超过5件的概率,即P(X<=5)。
可以通过计算P(X=0) + P(X=1) + P(X=2) + P(X=3) + P(X=4) + P(X=5)来得到答案。
P(X=0) = (10^0 * e^(-10)) / 0! = 0.000045P(X=1) = (10^1 * e^(-10)) / 1! = 0.000453P(X=2) = (10^2 * e^(-10)) / 2! = 0.002266P(X=3) = (10^3 * e^(-10)) / 3! = 0.007553P(X=4) = (10^4 * e^(-10)) / 4! = 0.018883P(X=5) = (10^5 * e^(-10)) / 5! = 0.037767P(X<=5) = 0.000045 + 0.000453 + 0.002266 + 0.007553 + 0.018883 + 0.037767 = 0.067967,即6.80%。
统计学习题第三章
第三章统计数据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正确选择不同特征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B、确定组距C、选择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D、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3、统计分组的主要问题是()A、划分各组组限B、确定组数C、选择分组标志D、确定分组形式4、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重叠B、相近C、不等D、间断5、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6、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A、划分各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D、标志变异个数7、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A、成正比B、成反比C、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D、没有比例关系8、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B、510C、500D、4909、组距、组限、组中值之间关系是()。
A、组中值=(上限+下限)÷2B、组距=(上限-下限)÷2C、组中值=(上限+下限)×2D、组限=组中值÷210、将统计表分为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是()。
A、从构成形式上看B、从内容上看C、从作用上看D、从性质上看11、指出下列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B、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C、企业按资金拥有量分组D、企业按设备拥有量分组12、采用不等距分组编制变量数列是因为()A、现象是均匀变动的B、现象变动是不均匀的C、在标志值中没有极端值D、在标志值中有极端值13、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45~55,第二组55~65,第三组65~75,第四组75以上。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分组
第三章:统计分组一、单项选择题1。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A.必须是重叠的B。
必须是间断的C。
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
必须取整数2。
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B )。
A.60——-70分这一组B。
70—-—80分这一组C。
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 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3.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B )。
A。
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C。
分析分组D。
结构分组4.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 )。
A.重叠B。
相近C。
不等D。
间断5.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C )。
A.正比B.等比C.反比D.不成比例6。
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A )。
A。
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C。
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7。
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 C )。
A。
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B。
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C. 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D。
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8。
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C )A。
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 B. 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C. 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D. 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9.下面那一条不是统计分组的作用(D )A.划分类型B。
反映总体内部结构C. 研究现象间的依存关系D.反映现象的变动趋势12。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 )。
A。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正确确定组限与组数C。
正确划分分组界限 D.正确选择分组数列的类型13.分组标志一经选定( B )。
A.就掩盖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B。
就突出了总体在此标志下的性质差异C。
就突出了总体在其他标志下的性质差异D。
统计学第3、4章知识点与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数据资料的统计描述:统计表和统计图第一节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知识点: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2、定性数据的频数、频率、百分数、累计频数、累积频率的概念及计算。
3、定性数据频数分布表示方法主要有条形图、扇形图。
第二节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知识点:1、定量数据频数分布表的编制:(1)整理原始资料;(2)确定变量数列的形式;(3)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应注意的问题:确定组距,确定组限。
考查的区间式分组数据按“上组限不在组内”的原则确定。
2、定量数据的频数、频率、百分数、累积频数、累计频率的概念及计算。
3、定量数据频数分布表示方法主要有直方图、折线图和曲线图三种。
第三节探索性数据分析——茎叶图知识点:1、基本茎叶图的理解及编制第四节相关表与相关图知识点:1、相关表,反映定性变量与定量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2、散点图,反映两个定量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根据散点图判断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
第四章数据资料的统计描述:数值计算第一节集中趋势知识点:关于单值式分组和区间式分组数据的1、平均数的计算,包括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2、众数的计算3、中位数、四分位数的计算4、(补充知识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之间的关系5、百分位数的计算6、截尾均值的计算第二节离散测度知识点:1、极差的计算2、关于单值式分组和区间式分组数据的四分位数差的计算3、关于单值式分组和区间式分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差的计算4、变异系数的计算5、(补充知识点)偏度、峰度的含义及计算第三节协方差与相关系数知识点:1、样本协方差的含义及计算2、相关系数的含义及计算第四节相对位置测度与奇异点知识点: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2、奇异点的诊断:利用契比雪夫定理和经验规则第五节探索性分析——5点描述与箱线图知识点:1、5点描述法的理解2、箱线图的理解与运用第三章习题:一、填空题1、在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时,______反映了各个组中每一项目出现的次数,______反映了各个组中项目发生的比例。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一.判断题部分1 :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一样。
(×)2:统计分组的重点问题是确立组距和组数。
(×)3:组中值是依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均匀值,因此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均匀分派次数。
(× )3 :分派数列的本质是把整体单位总量依据整体所分的组进行分派。
(∨)4:次数分派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
频数的大小反应了它所对应的标记值在整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 )5:某公司员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派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派数列。
(×)6:连续型变量和失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纳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立组限。
(∨ )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设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散布是均匀的,因此这类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切性遇到伤害。
(∨ )8:任何一个散布都一定知足:各组的频次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 1 或 100%。
(×)9:按数目标记分组形成的分派数列和按质量标记分组形成的分派数列,都可称为次数散布。
( ∨ )10:按数目标记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目上的差别。
(×)11:统计分组此后,掩饰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别,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别。
(∨ )12:分组此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记值关于全体标记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次越大,则组的标记值对全体标记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统计整理的重点在(B)。
A 、对换查资料进行审查B、对换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 、对换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关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A、一定是重叠的B、一定是中断的C、能够是重叠的,也能够是中断的D、一定取整数3:以下分组中属于按质量标记分组的是(B)。
A 、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 、公司按计划达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 :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纳入(B)。
统计学习题第三章
第三章课后补充练习一、判断题1.总量指标是指能概括所有事物总量的一个综合指标()2.总量指标不仅反映现象在具体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而且也表现为总量之间的差额()3.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一般有实物单位、标准实物单位和复合单位()4.相对指标的数值一般表现为无名数,也有表现为有名数()5.强度相对数与算术平均数的主要区别在于“强度”与“算术”不一样()6.结构相对数中的“结构”是指总体内部的构成状况()7.某银行年末贷款余额为时点指标,储蓄余额为时期指标()8.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4%,实际降低5%,则实际完成程度为1%。
()9.算术(调和)平均数的基本形式是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的比值。
()10.比较相对指标与比例相对指标没有实质区别。
()11.某厂计划工业总产值完成250万元,实际于11月10日即达到国家计划,到年末完成300万元。
则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度百分数为120%,提前50天完成任务。
()12.某厂规定产品成本计划降低5%,实际降低10%,则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5%。
()13.以下都属于平均指标:A 平均工资;B 平均单位成本;C 平均亩产量。
()14.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则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高。
()15.若平均数为820,标准差系数等于0.2,其方差等于164.()16.比较平均数不同的两个总体的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应采用变异指标。
()18.计算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属于同一总体的有:A 计划完成度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比较相对指标;D 动态相对指标20.甲乙两个公司的平均工资分别为1200元、1400元;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220,240元。
则乙公司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更大。
()21.简单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特例。
()22.加权平均数的实质在于比重权数。
()23.计划完成度相对指标,可以用总量指标计算,也可以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计算。
()24.用比重权数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可明确地显示出权数的实质。
统计学第三章 变量分布特征的描述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 变量分布特征的描述二、 单项选择题1、下列情况下次数对平均数不发生影响的是( D )A 、标志值较小而次数较多时B 、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少时C 、标志值较小且次数也较少时D 、标志值出现次数全相等时2、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D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和众数C 、调和平均数和众数D 、众数和中位数3、计算相对数的平均数时,如果掌握了分子资料而没有掌握分母资料,则应采用( C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调和平均数D 、算术平均和调和平均都可以4、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A )A 、不变B 、扩大到5倍C 、减少为原来的1/5D 、不能预测其变化5、某企业有A 、B 两车间,2000年A 车间人均工资720元,B 车间730元,2001年A 车间增加10%工人,B 车间增加8%工人,如果A 、B 两车间2001年人均工资都维持上年水平,则全厂工人平均工资2001比2000( A )A 、提高B 、下降C 、持平D 、不一定 6、计算平均比率最好用( C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中位数 7、对某一钟型数列已知m 0=800,m e =820,则( A ) A 、820>-x B 、800<-x C 、800820<<-x D 、没有一定的关系8、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B ) A 、算术平均数 B 、中位数C 、几何平均数D 、众数 9、对某一数列的X i ;计算数值平均数,得则,320=-x (C ) A 、G ≥320而H ≤320 B 、G ≤320而H ≥320 C 、无法判断 D 、G ≥320而H ≥32010、若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而平均数不等,则(B ) A 、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B 、平均数大代表性大 C 、代表性也相等 D 、无法判断11、某企业年终奖金分配时,有10%的职工人均得10000元,25%的职工人均得9000元,30%的职工人均得8000元,25%的职工人均得7000元,另10%人均得6000元,则计算结果将有( D ) A 、m 0<m e <-x B 、m 0<m e ≠-x C 、m 0>m e >-x D 、-x =m 0=m e12、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D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13、某班45名学生中,25名男生某门课的平均成绩为78分,20名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2分,则全班平均成绩为(C )A 、80B 、79.28C 、79.78D 、80.3814、某商场销售洗衣机,2018年共销售6000台,年底库存50台,这两个指标是( C ) A 、时期指标 B 、时点指标 C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15、某小组40名职工,每人工作天数相同。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是()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B.编制统计表C.统计汇总问题 D.汇总资料的再审核2.统计汇总要求资料具有()A.及时性 B.正确性C.全面性 D.系统性3.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4.若数量标志的取值有限,且是为数不多的等差数值,宜编制()A.等距式分布数列 B.单项式分布数列C.开口式数列 D.异距式数列5.组距式分布数列多适用于()A.随机变量 B.确定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 D.离散型变量6.向上累计次数表示截止到某一组为止()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 B.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C.各组分布的次数 D.各组分布的频率7.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该分布曲线属于()A.正态分布曲线 B.J型分布曲线C.右偏分布曲线 D.左偏分布曲线8.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临组的组限一般要()A.交叉 B.不等C.重叠 D.间断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A.统计分组 B.逻辑检查C.数据录入 D.统计汇总E.制表打印2.影响组距数列分布的要素有()A.组类 B.组限C.组距 D.组中值E.组数据3.常见的频率分布类型主要有()A.钟型分布 B.χ型分布C.U型分布 D.J型分布E.F型分布4.根据分组标志不同,分组数列可以分为()A.组距数列 B.品质数列C.单项数列 D.变量数列E.开口数列5.下列变量一般是钟型分布的有()A.粮食平均产量的分布 B.零件公差的分布C.大学生身高的分布 D.商品市场价格的分布E.学生成绩的分布6.下列变量呈J型分布的有()A.投资额按利润率的分布 B.60岁以上人口按年龄分组的分布C.经济学中的供给曲线 D.不同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分布E.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三、填空题1.分布在各组的_______叫次数(频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一、单选题1. 如果所掌握到的只是各单位的标志值(变量值),这时计算算术平均数()。
A 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B应用加权算术平均数C用哪一种方法无法判断D这种资料不能计算算术平均数2. 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A 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C同时受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D无法做出判断3. 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 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大小B权数绝对数值的大小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4. 标志值的次数多少,对于算术平均数的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
若把标志值的次数都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则算术平均数的值为()。
A 也缩小为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扩大为原来的十倍D无法判断5. 如果被平均的每一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则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A 也增加5个单位B只有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增加5个单位C减少5个单位D保持不变6. 设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60%,而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工人,估计新职工所占的比重将比原来增加20%。
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如何变化()。
A 提高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7. 设有8个工人生产某种产品,他们的日产量(件)按顺序排列是:4、6、6、8、9、12、14、15,则日产量的中位数是()。
A 4.5B8和9 C8.5 D没有中位数8.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 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相等()。
A 只有钟形分布B只有U形分布C钟形分布或U形分布D只有对称的钟形分布9. 当变量右偏分布时,有()。
A Mo<Me<XB Mo>Me>XC Mo≤Me≤XD Mo≥Me≥X10. 设有某企业职工人数和工资水平资料如下:报告期的总平均工资低于基期的总平均工资,原因是:()。
A 各组工资水平的变动B各组人数的增加C各组人数结构的变动D职工收入的下降11. 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说明()。
A 平均数的数值越大B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大C平均数的数值越小D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12. 平均差的基本含义可表述为()。
A 各数量标志值离差的平均数B各数量标志值离差的平均数C各数量标志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绝对值D各数量标志对其算术平均数的平均离差13. 设篮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98厘米,一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00厘米。
篮球运动员组的身高平均差为2.6厘米,小学生组的身高平均差为1.8厘米。
根据该资料判断()。
A 篮球运动员组身高较均匀B小学生组的身高较均匀C两组的身高不能比较D无法比较14. 在计算方差时,如果所有的标志值均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方差()。
A 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B保持不变C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D难以作出判断15. 平均数为30,标准差为15,则各标志值对常数50的标准差为()。
A 625 B25 C675 D41516. 根据平均指标的确定方法和依据资料不同主要有五种,其中()。
A 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B众数和调和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C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D中位数和众数是位置平均数17. 当只有总体标志总量和各标志值,而缺少总体单位资料时,计算平均数应采用()。
A 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B简单算术平均数公式C调和平均数公式D几何平均数公式18. 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19. 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A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C 组中值能取整数D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20. 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
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简单调和平均数D 加权调和平均数21. 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A 扩大2倍B 减少到1/3C 不变D 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22. 假定各个标志值都减去20个单位,那么平均值就会()。
A 减少20B 减少到1/20C 不变D 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23. 如果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C 众数D 中位数24. 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都减去任意数a,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较()。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25. 标准差与平均差的区别主要在于()。
A 意义不同B 计算结果不同C 计算条件不同D 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式不同26. 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这是因为()。
A 平均数不一致B 离散程度不一致C 总体单位不一致D 离差平方和不一致27. 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A 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 平均数大,代表性大C 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 无法加以判断28. 如果两个数列是以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的,则比较其离差的计量方法是()。
A 极差B 标准差C 平均差D 标准差系数29. 如果偏度值a小于零,峰度值β小于0,可判断次数分布曲线为()。
A 左偏分布,呈尖顶峰度B 右偏分布,呈尖顶峰度C 左偏分布,呈平顶峰度D 右偏分布,呈平顶峰度30. 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
A 应该采用算术平均数B应该采用调和平均数C采用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都可以D采用算术平均数还是采用调和平均数应根据实际所掌握的资料而定31. 根据分组资料或分配数列计算标准差时,可采用下面的哪个公式较恰当()。
A()nxx2-∑B()ffxx∑-∑2Cffxx∑-∑D()ffxx∑-∑232. 已知某企业职工工资的分组资料如下:则该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全距近似地表示为()。
A 500元B400元C550元D无法计算其全距33. 分配数列各组的标志值不变,若每组的次数均增加20%,则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数值()。
A 相应地增加20% B数值不变化C反而减少20% D无法判断34. 平均指标是指同类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
A 复杂的总体数量的总和水平B可比的总体数量的相对水平C 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水平D 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程度的相对水平35. 算术平均数的分子和分母是( )。
A 两个有联系的而性质不同的总体总量B 分子是总体单位总量,分母是总体标志总量C 分子是总体标志总量,分母是另一总体单位总量D 是同一总体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36. 根据单项式分组数列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和直接利用该数列的未分组资料计算简单算术平均数是( )。
A 一致的 B 不一致的 C 某些情况下一致 D 多数情况下不一致37. 已知某公司所属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和占用资金额,计算该公式的平均资金利润率应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 C 加权调和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38. 在计算平均差时,所以采用离差的绝对值(x x -),这是因为( )。
A ()∑≤-0x x B ()∑≥-0x x C ()∑≠-0x x D ()∑=-0x x39. 平均差(A.D )的取值范围是( )。
A 0.=D A B 0.≤D A C 0.≥D A D 1.0≤≤D A40. 标准差(σ)的取值范围是( )。
A 0=σ B 0≤σ C 0≥σ D 10≤≤σ41. 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 毕业生起薪的差别。
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 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女性MBA 起薪的分布形状是( )。
A 尖峰,对称 B 右偏 C 左偏 D 均匀42. 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毕业生起薪的差别。
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
对样本中位数可作如下解释()。
A 大多数女性MBA的起薪是47543美元B最常见到的起薪是47543美元C样本起薪的平均值为47543美元D有一半女性的起薪高于47543美元43. 199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讨论了男性和女性MBA毕业生起薪的差别。
文章称,从前20名商学院毕业的女性MBA的平均起薪是54749美元,中位数是47543美元,标准差是10250美元。
对样本标准差可作如下解释()。
A 最高起薪与最低起薪之差是10250美元B大多数的起薪在44499~64999美元之间C大多数的起薪在37293~57793美元之间D大多数的起薪在23999~85499美元之间44. 大学生每学期花在教科书上的费用平均为280元,标准差为40元。
如果已知学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尖峰对称分布,则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在160~320元之间的学生占()。
A 大约95%B大约97.35%C大约81.5%D大约83.85%45. 在某公司进行的计算机水平测试中,新员工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工得分的分布形状是()。
A 对称的B左偏的C右偏的D无法确定46. 对在某个高速路段行驶过的120辆汽车的车速进行测量后发现,平均车速是85公里/小时,标准差是4公里/小时,下列可以看作是异常值的车速是()。
A 78公里/小时B82公里/小时C91公里/小时D98公里/小时47. 某组数据的四分之一分位数是45,中位数是85,四分之三分位数是105,则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A 右偏的B对称的C左偏的D上述全不对48. 某组数据的四分之一分位数是45,中位数是65,四分之三分位数是85,则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A 右偏的B对称的C左偏的D上述全不对49. 如果数据的分布是左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均值在中位数的右侧B均值等于中位数C分布的“尾部”在图形的右边D均值在众位数的左侧50. 除了()之外,下列都是中位数的特征。
A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大小数值的平均B中位数是数据集中趋势的一种度量C中位数的位置由公式(n+1)/2确定,其中n是数据个数D中位数等于第二个四分位数51. 权数对均值的影响实质上取决于()。
A 各组权数的绝对值大小B各组权数是否相等C各组变量值的大小D各组权数的比重52. 某城市对1000户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人均收入在2000~3000元的家庭占24%,在3000~4000元的家庭占26%,在4000~5000元的家庭占29%,在5000~6000元的家庭占10%,在6000~7000元的家庭占7%,在7000元以上的家庭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