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节 大气压强》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3节

大气压强》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第三节:大气压强

一、概述

《大气压强》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内容。学生已有固体压强和液

体压强的知识基础上,自主探究气体压强的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中关于大气压强的存在、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及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经探究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但托里拆利实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

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三、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大版块: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教学过程中将分别以“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两实验为重点,其中托

里拆利实验所用水银为有毒物质,故采用视频播放和动画结合的形式。教学过程中,始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本知识拓展开来,让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更多相关知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大气压强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认识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难点: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用大气压强解释有关现象。

六、教具设计

·相关实验器材,如马德堡半球,水杯,硬纸片, 底部铺有沙子的瓶子,纸条,火柴,剥了皮的熟鸡蛋,多媒体教学材料、玻璃板。

·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如:托里拆利实验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总结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

教师:液体是流动的,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空气也流动,我们周围是否也受到大气的压强呢?

学生认真讨论、思考。

(二).新课学习

1.大气压强

(1)演示:覆杯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为什么水流不出来?

教师引导:液体对纸片有压强

学生回答:大气对纸片也有压强,并且大于液体的压强。

教师:所以大气也是有压强的。

演示:瓶吞蛋实验

教师:进行试验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鸡蛋被吞了进去?

教师:这个实验证明能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够流动,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教师:大气为什么会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呢?

引导学生通过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相对比分析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证明

教师:刚才的这个实验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那么还有没有其它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并且说出。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给予肯定。

板书[2、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瓶吞蛋、纸托水]

教师:我们同学可以设计好多实验用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而历史上为了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可费了些周折。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马德堡半球的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告诉学生历史上首次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教师和学生一道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强的值

教师:根据奥托·格里克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还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

引导学生讨论课本“想想做做”。

教师:这个实验可以粗略地测出大气压强的大小。历史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的是伽

俐略的学生托里拆里。

(1)学生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2)用多媒体展示托里拆利实验的全过程。

配音: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入插在水

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

高度差约为760mm。将管子慢慢倾斜,继续测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是什么支持着高760mm的水银柱?

学生:是大气压强。

教师:回答得很好。那么水银面上方是什么?

学生:是真空。

教师:是真空就不能对管内水银面产生压强,而管外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强,正是

大气压强支持着玻璃管内760mm高的水银柱。也就是大气压强跟760mm高的水银柱产

生的压强相等。

具体引导学生计算大气压强。

教师:大气压强跟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即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3×

105Pa

分析:玻璃管倾斜、粗细、等对实验结果有没有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5.生物对大气压强的适应性

教师: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10N的压力作用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比大象躺倒

时对地面的压强还大。大气压强这么大,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呢?这是因为人体内部也

有压强,还因为人类长期生活在这样条件下,习惯了的缘故。

6.气压计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前用自制的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这一现象.

教师:当我们拿着自制的气压计从楼底走向高楼上,随着高度的增加,我们会发现“气压计”中的水面上升,这说明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

大气不仅具有压强,而且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1.013×105Pa是标准大气压强。

那么如何才能知道不同高度的大气压的高低呢?

引导学生设计液体气压计。

引导学生分析这种液体气压计有什么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