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基本过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说课稿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说课稿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是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节课通过介绍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节课先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概念,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逐步揭示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等关键问题。

这些实验探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为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机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光合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光合作用能够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等。

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和原理,学生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的重要实验及结论。

(2)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提高学生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科学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的重要实验及结论。

(2)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2、教学难点(1)分析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路和方法。

(2)理解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原理。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探究历程中的重要实验。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在整个第五章乃至整个高中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

本节内容我准备分为3个课时:第1课时只学习“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第2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第3课时具体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本节教学设计是该节的第2课时内容。

光合作用研究的历史,本来不需一个课时的时间,但我准备让学生以经典的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为线索,遵循科学家的探索思路,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了解科学家探究科学的艰辛历程和学会探究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模式】根据主体性教学目标,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为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归宿,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融合讨论法、谈话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构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和反应阶段的过程,分小组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得出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①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②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原理的创立是科学家在不断的观察、实验和探索中建立起来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3、能力方面通过观察实验,提升实验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搜集相关图片和素材;制作Flash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堂评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量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

高中生物_光与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光与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科学家们对光合作用认识过程。

2、总结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及二者间的联系。

3、学会阅读资料并从中提取、分析、处理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二者间的关系2、难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教学设计流程视频导入→表格呈现探究历程→分析资料,问题引导呈现探究→归纳总结资料5:卡尔文及其同事的实验发现:给予光照,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发现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化合物(C6)中。

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只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

资料6:卡尔文的研究小组通过实验还发现,叶绿体基质中的一种C5与CO2反应生成C3。

分析问题:固定二氧化碳的场所是哪里?尝试写出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总结:暗反应阶段发生的两个重要过程: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投影卡尔文循环的具体过程图片讲述:实际上卡尔文循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呈现图片的目的是让大家体会生命结构的复杂及揭示这些过程的艰辛。

检查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在活动用纸上构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过程图思考:1、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什么物质?2、暗反应阶段为光反应阶段提供什么物质?分析、讨论相关问题,展示学习成果:叶绿体基质CO2+C5→2C3对自己分析出的内容进行延伸观看图片构建过程图并展示学习成果思考并回答问题:1、[H]和ATP2、ADP和Pi学会阅读资料并从中提取、分析、处理相关信息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小结,总结出暗反应过程的实质,从而加深对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理解。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教育对光合作用的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加强学生对光合作用整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教材上以文字描述的形式非常系统的呈现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师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并总结,师生共同体验科学发现的艰辛与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品质。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物_光合作⽤的过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必修⼀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教学⽬标确⽴依据(⼀)课程标准要求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氧化碳和⽔转变为糖与氧⽓的过程中,转换并储存为糖分⼦中的化学能。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教版⾼中⽣物必修1分⼦与细胞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的教学内容。

光合作⽤在⾼中⽣物的整个教材中都是处于重要地位。

“光合作⽤”在绿⾊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分重要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也是⾼考的重要内容。

绿⾊植物的新陈代谢包括⽔分代谢、矿质代谢、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三个部分,其中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是通过光合作⽤和呼吸作⽤共同实现的。

光合作⽤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呼吸作⽤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绿⾊植物的光合作⽤具有⾮常重要的意义,是⽣物界最基本的新陈代谢。

(三)学情分析学⽣在初中⽣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的知识,⽽且⽣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光合作⽤的发现历史却很陌⽣,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标“科学探究的⼀般⽅法”知之甚少。

⾼中学⽣具备了⼀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分析思维的⽬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往往具有盲⽬性,缺乏⽬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活动的机会,让学⽣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教学⽬标1.通过资料分析,探究光合作⽤的过程。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2.阐明光合作⽤过程中贯穿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3.树⽴良好的⽣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社会责任)三、评价设计1.在了解⽣物学事实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归纳、推理等活动,⾃主构建光合作⽤过程的概念体系。

高中生物_必修一5.4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必修一5.4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以新课标“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学活动,将教材中经典实验的学习过程变为模拟科学家实验的探究过程,努力激发学生学生的思维潜能,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课堂展示使其更深切地体会到科学家们富有创意的思维过程和巧妙的科研方法,从中感悟科学探索的艰辛和乐趣。

二.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形式相结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增大课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同时注意新课标下教学理念的渗透,重在引导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验、学习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改进实验,科学地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实验。

基于此,选用了引导探究法和互动讨论法来进行本节课教学。

三.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①能按时间轴梳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科学家及实验。

②认同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2)科学探究:①光合作用经典实验的设计与探究的能力②讨论光合作用发现史角色体验中,知识迁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③在问题探讨、思维探究等过程中,合作互助、分享并运用信息、表达交流、建构模型的能力。

(3)科学思维:探究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4)社会责任:(5)通过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学习,交流、合作和评价,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认同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增进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经典实验的探究体验;(2)解释光合作用探究历程实验设计的原理和过程;(3)说明光合作用的定义并能据此写出光合作用反应式。

四.教学难点(1)、科学家探究过程中经典实验的探究过程;(2)、阐述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

五.教学过程光合作用在常温常压下使水裂解释放氧气,这是怎样做到的?进入量子水平……探索,永无止境!人类仍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希望大家能以造福人类为己任,将来通过研究光合作用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全球人类的吃饭问题究不断小有所成,其中有6次因有重大突破而获诺贝尔奖。

高中生物_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本节课主题思路:以问题方式导入要讲的内容,老师抛砖引玉,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主导,学生参与其中,思考、讨论,老师总结,画龙点睛。

并配合试验或课下让学生实际操作参与试验来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印象。

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讲概念之前,先通过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通过老师的补充,使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个基础的理解。

然后再循序渐进引入光合作用的概念,以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完整过程,并通过试验或课下作业使学生巩固本课的内容。

引导学生绿色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倡导学生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

问题1、我们都需要氧气,那么空气中的氧气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学生思考,讨论。

-------------------老师总结:绿色植物问题2、绿色植物制造氧气需要什么物质呢?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呢?学生思考、讨论--------------------老师总结:绿色植物制造氧气需要的基本物质就是光照。

二、教学目标1、阐明说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阶段、场所、产物。

认识到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2、培养学生思考、讨论以及合作的能力。

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能力。

3、运用植物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尝试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过程。

4、使学生意识到生物科学的价值,增强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三、教学过程坚持启发式教学,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分析,具体方法是:结合前面学习的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复习旧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归纳总结出结论。

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通过大屏幕展示处于与不处于阳光照射的植株的差异。

请学生观察比较二者的差异,想一想原因,是不是二者产生的物质不同?2.讲授课程自主学习---通过看书勾画、汇报展示、识记、抽考掌握下面问题:(1)光合作用的产物及其意义是什么?(2)如何利用光合作用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地膜覆盖、塑料大棚——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增加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4、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对天竺葵先进行暗处理?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2)、为什么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呢?为了进行对照3)、为什么要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由于酒精的沸点比较低,如果对酒精直接加热,会使酒精沸腾而全部汽化,甚至着火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结果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5、阅读光合作用放氧实验,并回答问题:金鱼藻实验有什么现象?快要熄灭的火柴棍,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刻猛烈燃烧起来。

高中生物_必修一5.4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必修一5.4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以新课标“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学活动,将教材中经典实验的学习过程变为模拟科学家实验的探究过程,努力激发学生学生的思维潜能,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课堂展示使其更深切地体会到科学家们富有创意的思维过程和巧妙的科研方法,从中感悟科学探索的艰辛和乐趣。

二.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形式相结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增大课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同时注意新课标下教学理念的渗透,重在引导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验、学习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改进实验,科学地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实验。

基于此,选用了引导探究法和互动讨论法来进行本节课教学。

三.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①能按时间轴梳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科学家及实验。

②认同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2)科学探究:①光合作用经典实验的设计与探究的能力②讨论光合作用发现史角色体验中,知识迁移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③在问题探讨、思维探究等过程中,合作互助、分享并运用信息、表达交流、建构模型的能力。

(3)科学思维:探究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4)社会责任:(5)通过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学习,交流、合作和评价,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认同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增进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经典实验的探究体验;(2)解释光合作用探究历程实验设计的原理和过程;(3)说明光合作用的定义并能据此写出光合作用反应式。

四.教学难点(1)、科学家探究过程中经典实验的探究过程;(2)、阐述发现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

五.教学过程光合作用在常温常压下使水裂解释放氧气,这是怎样做到的?进入量子水平……探索,永无止境!人类仍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希望大家能以造福人类为己任,将来通过研究光合作用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全球人类的吃饭问题究不断小有所成,其中有6次因有重大突破而获诺贝尔奖。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5.4光合作用的过程【目标引领】一、课程标准掌握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二、学考要求阐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学习目标(一)生命观念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认同一切生物皆有生命,养成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理性思维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2.概述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3.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的区别与联系。

(三)科学探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光合作用的神奇,学会合作学习。

(四)社会责任通过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形成保护绿色植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学习重点难点概述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问题激疑】种子萌发时,细胞呼吸需要适宜温度、湿度,充足的空气,而光合作用除了需要这些条件之外,还需要什么外界条件?“光”,为什么?“类囊体上有吸收光能的色素”。

根据反应过程是否需要光能,把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那么,光反应只在白天进行吗?暗反应只在夜间进行吗?【自主探究】根据课本P103-104独立完成学案自主探究,并在课本相应位置进行标记。

要求:限时6分钟1.光反应⑴场所:叶绿体的。

⑵条件:、色素、酶等。

⑶物质变化:将水分解为,将ADP和Pi合成ATP。

⑷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

2.暗反应⑴场所:叶绿体的中。

⑵条件:。

⑶物质变化: 二氧化碳首先与植物体内的结合生成两个,这个过程叫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接受释放的能量并且被3。

还原形成糖类和少量C5⑷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变为。

【合作解疑】阅读课本P103-104页内容,小组合作完成题板上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并概述光合作用过程。

要求:限时5分钟,然后小组展示成果,其他小组做补充。

【精讲点拨】1.光反应的过程2.暗反应的过程【知识构建】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表格,限时5分钟。

【巩固训练】翻题板抢答。

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对叶绿体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有了认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够深入,因此要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内涵更丰富的光合作用的概念,让学生学习并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然后逐步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原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原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5)教学设计光合作用的原理教学设计情感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养成良好的生物素养。

2、学习光合作用过程中,渗透物质与能量,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模型构建材料教学方法探究法,角色扮演法、模型构建法、讨论法、比较法、分析法、讲授法等相结合教学策略通过学生扮演科学家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通过分段播放微视频,分别展示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三段视频,引导学生进行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的模型建构,分小组合作粘贴展示并交流。

同学们通过自己制作粘贴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图解非常清晰的掌握了两个反应阶段。

注重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发生的部位和条件。

让学生明确在这两个过程中每一个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相应的能量转化过程。

最后提出问题:正常生长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或者突然停止二氧化碳的供应,C3、C5、ATP、还原氢等含量的变化怎样?使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

教学活动:回顾光合作用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光合作用的历程,学生分角色扮演各位科学家讲述实验过程。

然后引入课题:反应条件?反应场所?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变化?引入:实际上光合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分角色扮演科学家,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分组进行模型建构,加深了对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的理解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1、优化教学理念与专业知识技能2、树立新的生物教学理念3、加强生物专业知识的学习4、加强组织课堂的能力5、加强生物课例案的研究(4)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对光合作用大体内容基本了解,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有待于系统研究,对光合作用详细的过程有待深入探究。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学情分析本节内容面向的是高一学生,并且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他们已经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及提取实验,也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学科基础,学习本节课奠定了条件。

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对光合作用有了一些了解,但仍然不够深入,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现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相关的概念,丰富对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认识。

由于本节内容涉及到化学的知识以及叶绿体等违规结构,因此具有难度,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交流等方法,强化学生的认识。

因此在综合了以上内容后,可以选择以下教学方法:1.通过阅读资料、同桌交流的方法探讨光合作用。

2.结合课件实验展示,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3.通过资料探讨光合作用的应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初中时已经接触过的光合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了解了人们对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从中体验了科学的实验设计思路和面临不同的科学难题时科学家的思考方式和解决办法,体验到了高中的实验设计原则,并且从这一探究历程中学会了与人合作、交流沟通。

通过同桌交流以及集体的协作,共同解决难题。

通过对光合作用原理的认识,尝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有利于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重点和难点问题,能够从光合作用的两个反应阶段的场所、条件、物质转化、能量转化等方面落实光合作用的原理,并能通过资料分析为实际应用提供办法,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材分析一、本节的地位及内容本节内容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四节,主要阐述了人们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引导学生重新走科学家的探索历程,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道路中不断前进。

由于课本上的实验相对经典,学生应在教师的引领下认真分析,这对于学生认识和掌握本节内容都是很重要的。

高中生物_光和作用的原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光和作用的原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一课时枣庄市十六中高中生物组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是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的内容,是本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几乎是高考年年考查的要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光合作用的原理,过程以及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本节教材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和光合作用的原理过程这两方面的知识。

光合作用的发现是建立在初中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上,安排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和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著名实验。

其中普里斯特利和萨克斯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由于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并且一般掌握良好,故不需用大的篇幅来讲述,但通过另两个实验的学习,不仅能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同时能渗透实验的思想,加强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要点,也是难点。

对于光反应和暗反应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真正实现有效高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知道)(2)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与暗反应,能分析二者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并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反应式。

2.能力目标(1)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2)通过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进行学习的方法;(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及实验设计与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及创新、合作精神,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科学思想教育三、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2)光合作用的过程(3)光合作用的应用落实方案:通过探讨经典实验,分析它们精巧的设计思路,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设计思想进行实验设计,以加深对经典实验的理解。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学情分析】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时,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和前期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差异,可以更好地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目标,以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是对高中生物学情的分析:1. 年龄特点: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但大多数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力相对较低。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预度。

2. 学习能力:高中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差异,部份学生可能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较难点,而另一部份学生可能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兼顾学生的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资源。

3. 前期知识储备:高中生物课程中,光合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在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时,需要了解学生对于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设置合适的难度和深度,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教材分析】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下面是对高中生物教材的分析:1. 教材内容: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光合作用的内容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条件和产物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常会提供相关的实验案例和图表,以匡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机制。

2. 教材难度:教材中的光合作用内容通常属于高中生物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示例来匡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教材衔接: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与其他生物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光合作用与其他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和联系,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的反思,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光合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考纲解读2018年《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光合作用为Ⅱ,即理解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在复杂的情境在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本专题为高考重点和难点,在每年高考都占比重较大,以选择题与填空题方式呈现。

侧重考查色素种类与作用、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还常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原理结合,考查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概述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并说出光反应与暗反应过程与联系,理解光合作用的图解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3、理解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过程及结果分析。

4、总结和归纳光合作用过程的知识点,提升快速识图解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原理及过程,对图解和实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常考点的梳理。

难点: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和联系,对改变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物质变化的影响及知识点的解题思路。

四、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学习,已经具备基本相关知识储备,但该节考查内容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而学生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不高、题目获取信息不准确、审题不全面、分析存在遗漏等问题,因此复习时要通过整合教材要点,达到对光合作用过程和原理的融会贯通,还应结合光合作用的相关曲线,掌握关键点的含义。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模式:针对考题—构建考点—典型例题—限时训练—规范讲解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教师为客体进行指导点拨的原则。

精讲多练。

课时:4六、教学过程引入:结合近四年高考题对光合作用的考纲,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引入本节课。

考点一:本节课重点分析三个考点,以2017年新课标III第3题,2016·新课标II第4题和2013·新课标II第2题,引入第一个考点——叶绿体的结构与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教师活动:课件显示这一考点的知识点:并对其中色素的吸收光谱进行提问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1)原理(2)实验过程(3)实验结果及分析2、色素的种类、作用 3.色素的吸收光谱 4.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功能学生活动:踊跃发言,回扣基础知识,活跃气氛,完成考点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基本过程”课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2、描述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能力目标:尝试进行实验设计,学会控制自变量,设置对照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体验科学发展是开拓-继承-修正-完善的过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粒种子播种在土壤中,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它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从哪里来?学生:光合作用教师:什么是光合作用?它的发现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请同学帮助老师一起来探究这个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回眸历史,探究历程(一)植物为什么会生长?【资料1】 1642年,比利时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将一株2.3重的柳树苗种在90.8㎏的干土中,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5年后分别对树和土壤称重。

【结论】海尔蒙特实验说明: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来自。

(二)植物与空气什么关系?【资料2】 1771 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植物——蜡烛(小白鼠)”实验【结论】植物能空气。

【质疑】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过程有时不成功,英格豪斯证明______________。

直到1785年,人们发现了空气的成分,才知道植物光合作用中吸收的是____,放出的是____。

(三)光能到哪去了?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提出,植物把光能变成________储存起来。

(四)能量储存在什么物质中?【资料3】1864年,德国生物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探究活动1】(1)为什么要把绿叶放在暗处几小时?(2)让叶片一半遮光,一般曝光的目的是什么?(3)叶片用酒精处理的目的是什么?(4)这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A组B组C组D组(五) 光合作用是在什么部位进行的?【资料4】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

【资料5】 在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探究活动2】(1)为什么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2)该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结合资料5,该实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六)O 2是怎样产生的?【探究活动3】探究产物O 2中的氧原子来自于H 2O 还是CO 2,还是二者皆有?【问题探讨】(1)怎样设计分组对照实验?请画出示意图......。

(材料:小球藻,培养液,H 2O , H 218O , CO 2,C 18O 2)(2)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有哪些?分别对应什么结论?【结论】证明产物O 2中的氧原子来自于 。

【小结1】结合经典实验,思考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 原料、产物是什么?试着总结光合作用的定义。

能不能用一个反应式来表示?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把 和 转变成贮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 的过程。

2、光合作用反应式二、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资料6】将叶绿体破坏后离心,得到类囊体悬浮液、叶绿体基质,分别加入以下试管中。

1、2置于光下,3、4置于黑暗中。

(1) 四只试管中只有1号有气泡产生,收集后可使点燃的卫生香复燃(O2)。

【结论】:在光照时, 中生成了O 2.(2)向4只试管加入氧化剂 2,6 –二氯酚靛酚 (一种蓝色染料,会被[H]还原成无色),发现1号褪色。

【结论】:在光照时,类囊体中生成了 。

(3)1954年美国科学家阿农等在给叶绿体照光时发现:当供给Pi 、ADP 时,会有ATP 产生。

同样方法处理四只试管,只有1号有ATP产生。

【结论】:在光照时,类囊体中生成了。

(4)给1、2、3、4试管提供CO2、ATP、[H],只有 2、 4两试管中有糖产生。

【结论】:CO2转化为糖在进行,该反应(有/无)光能进行(5)不给2、4试管提供ATP、[H],2、4试管均无糖产生。

【结论】:叶绿体基质中参与了反应。

教师点拨:产生O2、[H]、ATP的反应需要光照,称为光反应,CO2转化为糖的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称为暗反应。

那么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呢?【探究活动4】光反应的条件、场所、反应物、生成物、物质转化、能量转化教师点拨:光反应产生的O2释放出来,那么[H]和ATP的去向呢?【资料7】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的14CO2做实验,最终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1)光照时间为几分之一秒时,90%的放射性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

(2)光照5秒后,检测到了含有放射性的六碳糖。

结论:CO2转化成有机物过程中,C的转移途径。

【小结2】从反应场所、条件、物质转化、能量转化、联系等方面列表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过程。

【小结3】尝试绘制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当堂达标】1、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A 是______,B 是_______,它来自于______的分解。

②图中C 是_______,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______部位,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图中D 是____,在叶绿体中合成D 所需的能量来自______④图中G________,F 是__________,J 是_____________⑤图中的H 表示_______, H 为I 提供_____________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B.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C. 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D. 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3、 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变过程是( )A. 光能→ADP 中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B. 光能→叶绿体中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C. 光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D. 光能→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4、暗反应中C3被还原的条件是( )A .ATP 、酶、[H]B .ATP 、氧气、 [H]C .水、ADPD .CO2、酶学生通过本章第三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中对实验探究有初步认识,但在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和设计思路上有很大困难。

通过学习经典实验的设计思想(以萨克斯实验为例),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逐个发现实验设计的原则,并能运用到今后的设计实验过程中去。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基本过程”效果分析1、本课采用电化教学手段,运用大量的图文、视频资料,内容丰富详实、形象生动。

课件界面美观友好、交互性强,利于教师操作。

2、学生在回顾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经典实验中,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广泛地参与,2 I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知识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场所、条件等方面讲述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经典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也为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过程做好知识铺垫。

促进了光合作用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分子水平上的概念建构,促进了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领域上的发展,特别是结合生物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思路,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能够及时捕捉对学生有价值的学习信息,组织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分组实验设计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广泛性。

4、利用小结深化提高,形成知识落点。

学生不仅能够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而且以探究性学习促进光合作用概念的建构。

对知识形成过程中使用的思维方式方法有新的理解和感悟。

5、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教师在主导这节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灵活把握课堂的节奏,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基本过程”教材分析一、本章与其他章的联系本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在本模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的供应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并且加深把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比喻为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所有细胞的"动力车间"的含义;学生便于加深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是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分不开的。

二、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主要介绍了叶绿体内光合色素的种类、分布和作用,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以及化能合成作用等知识。

一些蔬菜大棚为什么采用的日光灯是红色或蓝色的,而不是绿色的?本节教材的“问题探讨”从这里引出话题让学生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想象力。

关于绿叶中有哪些捕获光能的色素,教材是通过先引导学生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然后进行归纳。

学生实验后,教材归纳出绿叶中捕获光能的色素有4种。

那么,这些光合色素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什么部位呢?教材接着介绍了有关叶绿体的知识。

教材又引导学生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认识到,叶绿体不仅含有捕获光能的4种色素,而且含有多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并且具有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氧气的特性,可见,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本节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基础上,在简述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后,介绍了英格豪斯以及卡尔文等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原理的主要研究成果。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利于为讲述光合作用原理做好知识铺垫。

课本还结合鲁宾和卡尔文等科学家的实验,介绍了同位素标记法这一生物科学领域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

关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教材是在讲述了什么是光合作用强度后,通过引导学生做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探究实验来认识这一问题。

教材并为此提供了相关的提示和参考案例。

本节课学生主要经历了科学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预期结果→实施操作→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逐步感受到实验是探究科学的基本方法。

通过对海尔蒙特实验的挖掘,结合其他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认知过程从直观到概括,从个别到一般,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当堂达标】1、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A 是______,B 是_______,它来自于______的分解。

②图中C 是_______,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______部位,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图中D 是____,在叶绿体中合成D 所需的能量来自______④图中G________,F 是__________,J 是_____________⑤图中的H 表示_______, H 为I 提供_____________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B.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C. 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D. 叶绿体基质中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3、 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变过程是( )A. 光能→ADP 中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B. 光能→叶绿体中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C. 光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D. 光能→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4、暗反应中C3被还原的条件是( )A .ATP 、酶、[H]B .ATP 、氧气、 [H]C .水、ADPD .CO2、酶2 I【课后检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基本过程”课后反思1、本课采用电化教学手段,运用大量的图文、视频资料,内容丰富详实、形象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