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新高考模式详解_新高考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新高考模式详解_新高考模式
3+1+2新高考模式详解_新高考模式
到底什么样的选科更加适合即将参加新高考的每一位考生呢?所谓的3+1+2模式具体又是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3+1+2新高考模式详解,希望大家喜欢。
3+1+2新高考模式详解
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
即通常所说的“3+1+2”模式。
“3”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新高考选科要注意什么
不随波逐流,随意选择
这是最,为什么很多同学扎堆选择理化生物,尤其是物理,一方面,选择物理真的很重要,因为大学专业几乎没有限制,但是如果你的物理成绩不好怎么办?你还需要选择吗?
实际情况是,一些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也纷纷效仿,好像不学物理让人觉得不够聪明,属于低智商行列。
胁迫的后果就是被别人宰了。
不要凭感觉选择
也有很多学生完全听从自己的感受,你认为哪个科学更好,成绩还不错,所以选择了,事实上,人们在这门课上成绩更好,大多数都比你好。
一些学生比较自己的科目,认为某些科目比其他科目更好,所以我选择了,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新高考选什么科目组合好
1个、物理学+化学+生物组合
可报告的专业报道:96%以上
以湖北省招聘数据为例,在本科批次,湖北物理班共有3629个高校专业组招生,其中,重选科目化学+ 有3573个大学专业组可以申请生物学,可报告专业覆盖率为98.4%,可以看出,这个组合可以选择的专业有很多,当然,每个省的组合覆盖率可能略有不同,但大部分都在96%以上。
但是这种组合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难学,作为传统地理,这也是很多学生的噩梦,所以你必须自己决定利弊。
2个、历史+化学+ 政治选修组合
可报告的专业报道:96%以上
同样以湖北省的招聘数据为例,在本科批次,2190名高校专业组在湖北历史班招生,其中,重选科目化学+ 有2162个大学专业组可以申请政治,可报告专业覆盖率为98.7%,这个组合堪称历史第一组合之王。
这种组合非常适合那些喜欢文科的人,对地理不感兴趣的同学,有化学添加科目,拓宽专业选择,但化学学习也需要一定的记忆和归纳,因此,考生需要考虑自己的。
新高考如何选择最有利的科目
1个、物理、化学历史选修课
物理、化学历史是可以选择最多专业的学科组合,因此,无需过多考虑专业,在选择大学专业时,除了升学进入大学任教,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有机材料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选择这种组合的考生通常在科学方面做得很好,逻辑思维能力强,还,强大的分析和思考能力,而且历史很容易记住和理解,好成绩。
2个、物理、化学地理
物理、化学地理结合也不错,这个组合也有很多专业可以选择,其中地理,虽然是文科,但偏理科,有一个地方可以计算,因此,对于逻辑思维能力好的同学,这样的科目组合高考分数会更高,这种搭配更科学,因此,很多理科生都会选择这样的三科组合。
新高考选科的主要参考因素
个人兴趣爱好:学生首先考虑的自己喜欢哪些学科,擅长哪些学科,但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特长往往难以发现。
高校专业了解:学生会考虑自己将要选择的高校专业开设哪些课程、就业方向如何,特别是各个专业对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的限制。
高中学科认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各学科知识容量、难度,以及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师生关系会对学生选课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组合成绩:学生选择不同组合时的成绩也会成为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
职业倾向分析:性格及职业倾向的测评数据能为学生选课提供一些基本参考。
家庭成员职业: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的职业有时会对学生选择产生较大影响。
新高考选科技巧有什么
1.高分段的考生,优先考虑双一流、985、211等院校。
这些院校实力相当强,学生后期店铺、考研的比较多。
中等成绩的考生,尽量多比对专业优势,不局限于在京高校。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选专业。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对专业的适合度,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专业会让自己未来的学习之路更加平坦。
2.建议家长和学生在选科的过程中,不要过分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赋分的具体细节上,毕竟,选考科目影响考生选择的主观因素很多,最终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第一出发点,根据高校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自身特长来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