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欣赏教案西洋管弦乐曲欣赏

合集下载

西洋管弦乐队高中音乐公开课教案

西洋管弦乐队高中音乐公开课教案

《西洋管弦乐队》一、教学目的1、认识管弦乐队编制2、认识管弦乐队各组乐器3、了解各组乐器的差异性4、能分辨乐器在管弦乐队中的位置5、能知道音乐会的礼节6、欣赏交响乐曲二、教学过程(一)音乐理论知识学习:1、学习节奏。

(二)西洋管弦乐队介绍西洋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管乐、打击乐三大声部组成,小规模的管弦乐队一般有大约20到30名乐手,而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出阵容可达百余人。

首席:指管弦乐队中第一小提琴组的第一小提琴手,通常也是副指挥。

1、分类(1)弦乐器组(2)木管乐器组(3)铜管乐器组(4)打击乐器组2、弦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3、木管乐器组: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巴松4、铜管乐器组:小号、长号、圆号、大号5、打击乐器组:各种小乐鼓、定音鼓6、首席的功能7、音乐会的礼节8、乐团调音时,以何种乐器为准?(三)乐团席位排列交响乐是音乐当中高级别的演奏形式,所以为了让这数十种不同类别的乐器发展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和个性,世界上有好多的指挥家与乐器演奏家,经过将近一百多年的努力探索,才基本上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席位排列原则。

比如,弦乐组是整个管弦乐队的基础,它的音色给人以亲切感,所以一般席位排在舞台的前面,最靠近观众。

木管组乐器种类较多,银色突出,所以需要分门别类的将其排列在弦乐组之后,乐队的中间部位。

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音量宏大,并富有刺激性,所以他们排列在乐队的最后面或后侧面。

(四)《拉德斯基进行曲》非常有名的管弦乐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48年。

经常作为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已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欣赏管弦乐曲《法郎多尔舞曲》-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管弦乐曲《法郎多尔舞曲》-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欣赏管弦乐曲《法郎多尔舞曲》-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
乐上册教案
一、歌曲简介
《法郎多尔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鲁伯斯特·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II)于1876年创作的管弦乐曲,也是施特劳斯家族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曲以三拍子进行,曲调欢快、轻快、优美,节奏感强烈,更因其独特的奏鸣曲式和优美的旋律而广受欢迎。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法郎多尔舞曲》的曲目特点以及演奏形式;
2.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曲目听觉分辨力,以及对于管弦乐器的辨别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以及对于音乐艺术审美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
1. 教学内容
1.曲目欣赏:《法郎多尔舞曲》;
2.乐器音色辨析: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等;
3.音乐符号认知与速度的掌握。

2. 教学过程
第一步:教师在全班师生面前播放《法郎多尔舞曲》曲目以及演奏视频。

第二步:请学生默读速度符号,从中找出输入速度最快的标签,并逐渐从最快的开始寻找适合的速度。

第三步:教师辅导学生识别乐器音色并进行对比,用纸板制作类似于乐谱符号的筷子,以模拟乐器排队演奏的场景。

第四步: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模拟出《法郎多尔舞曲》的演奏场景,并返听他们的演奏。

同时,让学生们分别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去感受这支曲目。

第五步:教师总结,回顾本堂课程。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法郎多尔舞曲》的演奏形式以及曲目特点;更好地提高了她们对于音乐曲目的听觉分辨能力;培养了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同时也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能力进行了培养。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4课欣赏管弦乐曲《朝景》-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4课欣赏管弦乐曲《朝景》-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4课欣赏管弦乐曲《朝景》-教案一. 教材分析《朝景》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六上第4课。

作品以我国民间音乐元素为素材,运用了西洋管弦乐的编制,展现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乐曲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习《朝景》,学生可以感受管弦乐的魅力,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识谱、理解简单的音乐术语。

但对管弦乐的认识尚浅,对乐曲的结构、表现手法等内容需要进一步学习。

此外,学生对民间音乐有一定的了解,但如何将民间音乐与管弦乐相结合,还需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渗透。

三. 教学目标1.感受管弦乐曲《朝景》的美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了解西洋管弦乐的编制及特点,认识不同乐器的音色。

3.掌握乐曲的结构、主题及表现手法,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乐曲的结构、主题及表现手法。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音乐术语分析作品,理解作曲家创作意图。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方式,感受乐曲的美感。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主题,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

3.实践法:分组演奏乐曲片段,体验合作乐趣。

4.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讨作品内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乐曲《朝景》音频、图片、乐谱等。

2.乐器:钢琴、小提琴、长笛、大提琴等。

3.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清晨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清晨的感受。

播放《朝景》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感。

2.呈现(10分钟)完整播放《朝景》,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乐曲的整体结构。

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主题及表现手法,讨论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演奏乐曲片段,让学生亲身感受合作演奏的乐趣。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9课欣赏管弦乐曲《<绿袖子>主题幻想曲》-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9课欣赏管弦乐曲《<绿袖子>主题幻想曲》-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9课欣赏管弦乐曲《<绿袖子>主题幻想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绿袖子》主题幻想曲是一首改编自英国民谣的管弦乐作品,其曲调优美,旋律悠扬。

这首曲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深受人们喜爱。

将其纳入音乐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管弦乐的特点,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一些管弦乐的欣赏方法。

但对于这首曲子的背景和创作意图,他们可能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这首曲子的背景,理解其创作意图,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曲子。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绿袖子》主题幻想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掌握管弦乐的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绿袖子》主题幻想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把握管弦乐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聆听、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共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绿袖子》主题幻想曲的音乐作品。

2.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

3.准备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绿袖子》主题幻想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简要介绍这首曲子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绿袖子》主题幻想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管弦乐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根据《绿袖子》主题幻想曲的旋律,进行演奏练习。

教师在旁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绿袖子》主题幻想曲的演奏,教师进行检查,对学生的演奏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绿袖子》主题幻想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角度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绿袖子》主题幻想曲的特点和管弦乐的欣赏方法。

初中走进西洋乐教案

初中走进西洋乐教案

初中走进西洋乐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西洋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熟悉西洋乐器及其演奏方法;3. 欣赏西洋乐的经典作品,提高音乐素养;4. 培养对西洋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西洋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西洋乐器及其演奏方法;3. 西洋乐经典作品的欣赏;4. 西洋乐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西洋乐的经典作品,如《致爱丽丝》、《月光奏鸣曲》等,让学生初步感受西洋乐的魅力;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对西洋乐的认知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西洋乐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0分钟)1. 教师介绍西洋乐的定义,解释西洋乐与东方乐的区别;2. 教师简要介绍西洋乐的发展历程,如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等;3. 教师讲解西洋乐的组成部分,如交响乐、室内乐、独奏等。

三、西洋乐器及其演奏方法(15分钟)1. 教师介绍西洋乐器的基本分类,如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2. 教师讲解每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如小提琴的弓法、钢琴的键盘等;3. 教师演奏一段简易的西洋乐器组合乐曲,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

四、西洋乐经典作品的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西洋乐经典作品,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安魂曲》等;2.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声等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欣赏心得。

五、西洋乐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10分钟)1. 教师介绍西洋乐在中国的传入时间和发展历程;2. 教师讲解西洋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如音乐教育、演出市场等;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西洋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和启示。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加深学生对西洋乐的印象;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了解一位西洋乐作曲家或一部西洋乐作品;3.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更多的西洋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西洋乐的基本概念和乐器演奏方法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西洋乐经典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升;3. 学生对西洋乐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了解和思考。

音乐欣赏《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曲

音乐欣赏《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曲

音乐欣赏《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曲音乐欣赏《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曲江西省横峰县二中程立勇教学内容:音乐欣赏:管弦乐曲《蓝色的多瑙河》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本曲,使学生初步乐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什么是圆舞曲等音乐常识。

2.通过欣赏本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欣赏乐曲的同时展开一定的联想。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先弹奏一首圆舞曲类型的小乐曲,结束后提问:a刚才老师弹奏的歌曲每小节有几拍?b如果将这样的乐曲拿来伴舞也就是说将他看作一首舞曲的话,那它应该是一首四拍子的舞曲呢?还是一首三拍子的舞曲?总结:其实三拍子的舞曲有它自己专用的名词:圆舞曲也叫华乐兹()板书:圆舞曲是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曲。

17、18世纪流行于维也纳宫廷,19世纪起风行于欧洲各国,她的特点一般为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速度为小快板。

我们今天这节课的主要任务也是欣赏一首世界闻名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在欣赏乐曲的同时,我将同大家一起领略多瑙河上美妙的异域风情。

板书:标题,作者2.作者生平在以前的音乐欣赏课上,我和同学们讲过,如果要较好的欣赏了解一部音乐作品,如果条件的话,最好能了解一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同样为了能让我们更好的欣赏这部作品,我也找了一些关于这首圆舞曲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的资料,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他们。

首先是这首圆舞曲的作者生平。

板书:作者生平。

约翰.施特劳期[JohannStrauss]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兼指挥家。

于1825年10月25日生于维也纳一个音乐家的家庭里。

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是维也纳舞蹈音乐作曲家之一,他自己组织乐队,在国内外宫廷舞会、公园演奏,颇负盛名。

老约翰原想培养自己的儿子当银行职员,但小约翰却觉得自己非常喜欢音乐,所以他就跟他父亲乐队的队长学小提琴,又跟一位捷克的作曲家学习作曲。

在他十九岁的时候他就有了自己的一个十五人的乐队当众表演他自己的作品,同他父亲的乐队分庭抗礼了。

七年级音乐上册_欣赏《卡门序曲》教案

七年级音乐上册_欣赏《卡门序曲》教案
1.学生举例,教师将乐器图片贴在黑板上。
2.听辨常见乐器的音色,并说出声音特点。
3.学生分组活动 将黑板上的乐器图片归类
老师问:西洋管弦乐器一共分为4类,你能根据他们的形状、演奏形式等特点归类吗?
学生归类,老师总结弦乐组、管乐组、打击乐组的特点。
4.简介什么是管弦乐队
管弦乐队是由弦乐器、பைடு நூலகம்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大型器乐合奏乐队。由于演奏不同体裁的器乐作品以及演出场地、功用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称谓。例如:大型管弦乐队称“交响乐队”;而演奏室内乐作品、乐队编制较小的称“室内管弦乐队”等。
基本主题 : 热烈、辉煌
第一插部主题: 轻快、活泼
第二插部主题: 威武、雄壮
4.简介回旋曲式
回旋曲式: A+B+A+C+A+D+A+E+A……
其中的A是多次出现的回旋曲主要主题,B、C、D、E是新材料,专用名词是"插部"。一首回旋曲至少要有两个插部,分别称作第一、第二插部。
5.尝试用“啦”背唱第二插部主题,加深对音乐的印象。
NO:12
课题
欣赏《卡门序曲》
时 间
11.19

学 目

1.通过欣赏乐曲片断感受对管弦乐的音乐塑造力;
2.让学生能对交响音乐感兴趣,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获得审美体验,对交响乐能产生一定兴趣。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导入法、欣赏法。
四、课堂小结:
管弦乐队音乐张力强,表现力强,色彩丰富。今天我们只是初步体验了管弦乐的魅力,管弦乐在你们熟悉的动画、电影中都有经常出现,就在我们身边。

中学音乐欣赏第六周教案西洋管弦乐曲欣赏

中学音乐欣赏第六周教案西洋管弦乐曲欣赏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二、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一)、呈示部
1、引子:
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播放“引子”音乐)
授课日期
授课节次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了解协奏曲,熟悉名曲《梁祝》
教学重点
欣赏《梁祝》
教学难点
通过《梁祝》了解协奏曲
教学准备
教案、教科书、音乐设备
教学方法
欣赏、讨论、讲解




Ⅰ、课堂组织:5分钟
点名,填写教学日志。
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分钟
1、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有什么区别?
2、出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引出梁祝的故事
Ⅲ、讲授新课:分钟
西洋管弦乐曲欣赏
一、作者简介与作品体裁介绍
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
Ⅳ、归纳总结:分钟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Ⅴ、布置作业:分钟
通过学习谈下对梁祝的认识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欣赏 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欣赏 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教案

(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欣赏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教案一. 教材分析《雷鸣电闪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一首管弦乐曲,作品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雷电交加、风雨来临的场景。

本节课选自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下册,通过对该曲目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感受管弦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管弦乐有一定的认识。

但此曲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感悟作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感受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的速度、力度变化,体会作品描绘的风雨来临场景。

2.了解波尔卡舞曲的特点,认识作品的节奏、旋律结构。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作品的速度、力度变化。

2.分析波尔卡舞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3.培养学生对管弦乐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分析法:通过对作品的节奏、旋律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介绍、波尔卡舞曲特点等内容。

2.音响设备:播放《雷鸣电闪波尔卡》乐曲。

3.乐谱:为学生提供简易的乐谱,方便学生跟随乐曲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雷鸣电闪波尔卡》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雷鸣电闪波尔卡》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速度、力度变化。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随乐曲进行节奏、旋律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巩固对作品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介绍波尔卡舞曲的其他作品,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节奏、旋律特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自行聆听《雷鸣电闪波尔卡》乐曲,尝试分析作品的节奏、旋律结构。

从《卡门序曲》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欣赏教案

从《卡门序曲》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欣赏教案

《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无疑是西方管弦乐作品中最为著名、最为受欢迎的序曲之一。

其音乐魅力吸引着无数观众和音乐家,每一次演出都会激起无限的共鸣和感受。

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深入探究音乐作品的内涵,从中领悟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在欣赏《卡门序曲》这个经典的音乐作品时,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呢?下面,就结合乔治·比才的《卡门序曲》,来探究音乐欣赏的本质。

一、歌剧中的启示《卡门序曲》是著名歌剧《卡门》的序曲,歌剧以主人公卡门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女色斗士卡门与军官何塞之间的悲剧恋情。

歌剧的结尾,卡门被何塞所杀,预示着她的命运的悲剧性和预言性。

正是这种悲剧 tragedy 的情感内核,也寄托了民族情感与自然情感的统合。

在音乐欣赏中,我们要深刻地理解作曲家在这首曲子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让音乐之美更深入人心。

二、旋律的优美《卡门序曲》的旋律极为优美,童谣般的轻快旋律引人入胜,特别是弦乐和木管乐器形成的甜美旋律,让人感受到无限的柔情与美好。

整个序曲由热情洋溢的舞曲和忧郁沉闷的副主题组成。

这种旋律可以让听众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这体现了乔治·比才杰出的作曲才华,更向人们展示了音乐的魅力和艺术性。

三、对比的魅力旋律和灵魂并不是音乐的全部,乐曲的对比也给人带来了深刻印象。

比如,序曲的其中一段短暂的“福音曲”与其他旋律呈鲜明对比,突出了旋律之间的微妙和巧妙的对比调和。

在音乐欣赏中,注意到这些对比之处,从而对音乐的意境有更深层次的领悟,体味音乐的魅力,提高卓越的鉴赏力。

四、表现力的张力《卡门序曲》的乐器组合非常完美,演奏过程中极具表现力。

特别是鼓点和铜管乐器,加强了音乐的节奏感,我感觉整个乐曲浑然天成、统一和一致,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这种表现力的张力,也是音乐所具有的特质之一。

《卡门序曲》的魅力不仅在于旋律的优美,更在于乐曲所包含的情感故事、对比魅力和表现力的张力等方面。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欣赏 管弦乐曲《卡门序曲》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欣赏 管弦乐曲《卡门序曲》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5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序曲,也是整部歌剧中最著名的乐章。

这首乐曲以管弦乐的形式展现了西班牙斗牛场上的热烈场景,节奏明快,旋律激昂,充满活力。

本节课将通过欣赏《卡门序曲》,让学生了解西方管弦乐的特点,感受音乐所表现出的热烈、欢快的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各种类型的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卡门序曲》作为一首西方管弦乐作品,其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可能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分析乐曲的结构、节奏和旋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乐曲,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卡门序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比才及其作品特点。

2.分析《卡门序曲》的乐曲结构、节奏、旋律,感受乐曲所表现的热烈、欢快的氛围。

3.培养学生对西方管弦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乐曲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乐曲结构的理解2.节奏、旋律的分析3.西方管弦乐特点的把握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乐曲的背景、结构、节奏、旋律等知识。

2.示范法:播放《卡门序曲》,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魅力。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5.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简单的乐曲片段,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乐曲介绍、结构分析、节奏旋律解析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卡门序曲》。

3.乐谱:为学生提供直观的乐曲结构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卡门序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比才及其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卡门序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欢快的氛围。

3.操练(10分钟)分析乐曲结构,讲解节奏、旋律特点,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简单演奏。

欣赏管弦乐《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教学设计

欣赏管弦乐《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三、《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乐曲分析
(一)、欣赏第一部分——主题
1、模唱珀塞尔主题,讨论珀塞尔主
题部分表达的情感。

2、珀塞尔主题在这段音乐中出现了几
次?并分析乐曲先后分别由哪些组乐演
奏?
全奏——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
—弓弦乐器组——打击乐器组——全奏
(二)、欣赏第二部分——变奏
1、变奏曲简介
教师:乐曲在珀塞尔主题的基础上,
进行了十三次变奏,每一段变奏曲都重点
介绍一种乐器或一组乐器,下面就让我们
来逐一认识它们吧!P58
2、对照课本听辨每种乐器各自演奏
的一段变奏,并写出你听到的乐器顺序。

木管乐器组:
变奏一:长笛、短笛;变奏二:双
簧管;
变奏三:单簧管;变奏四:大管
铜管乐器组:
变奏五:小提琴;变奏六:中提琴;
变奏七:大提琴;变奏八:低音提
琴;
变奏九:竖琴
弓弦乐器组:
变奏十:圆号;变奏十一:小号;
变奏十二:长号及大号
打击乐器组:
变奏十三:打击乐器
学生聆听音乐主
题,根据乐器组出
现的先后顺序完
成体验探究内容。

聆听并用心
记忆各种乐器不
同的音色。

分段欣
赏并分析每一部
分乐器的音色及
其表现力,熟知乐
器,并听辨各个
乐器的音色
师生互动合作解
决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
研究学习的能力。

分段欣赏并分析
每一部分乐器的音色
及其表现力,熟知乐器
听辩各乐器。

检测的目
标点达标效果对于音
色接近的乐器,要通过
细微的特点来分辨。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7课欣赏管弦乐曲《法朗多尔舞曲》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7课欣赏管弦乐曲《法朗多尔舞曲》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7课欣赏管弦乐曲《法朗多尔舞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朗多尔舞曲》是一首经典的管弦乐作品,选自《阿达吉奥》组曲,由意大利作曲家阿尔比诺尼创作。

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西班牙风格,节奏明快,旋律热情奔放,展示了管弦乐丰富的表现力和魅力。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特点和表现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法朗多尔舞曲》之前,已初步掌握了乐理知识,对管弦乐器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管弦乐的分类、演奏技巧和风格特点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法朗多尔舞曲》的背景、作者及乐曲特点。

2.掌握管弦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乐曲的情感内涵,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法朗多尔舞曲》的背景、作者及乐曲特点;掌握管弦乐的基本知识。

2.难点: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内涵,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乐曲背景、作者及乐曲特点,传授乐理知识。

2.示范法:播放管弦乐演奏视频,让学生感受乐曲风格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乐曲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乐曲背景、作者、乐理知识的PPT。

2.视频:准备管弦乐演奏《法朗多尔舞曲》的视频资料。

3.乐器:准备相应的管弦乐器,如小提琴、钢琴、长笛等。

4.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法朗多尔舞曲》的封面、作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标题、作者和背景。

2.呈现(10分钟)播放管弦乐演奏《法朗多尔舞曲》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

《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曲音乐教案

《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曲音乐教案

《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约翰·施特劳斯和他的代表作《蓝色的多瑙河》。

2. 培养学生对管弦乐的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蓝色的多瑙河》,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约翰·施特劳斯的生平介绍2. 《蓝色的多瑙河》的创作背景及意义3. 管弦乐的基本知识4. 《蓝色的多瑙河》乐曲结构分析5. 乐曲演奏形式及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蓝色的多瑙河》乐曲的分析、演奏和欣赏。

2. 教学难点: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约翰·施特劳斯的生平、创作背景及乐曲结构。

2. 示范法:播放《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演奏片段,让学生感受乐曲的魅力。

3. 实践法:分组进行乐曲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和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约翰·施特劳斯及其代表作《蓝色的多瑙河》。

2. 新课内容:讲解乐曲的创作背景、结构分析、演奏形式及技巧。

3. 乐曲欣赏:播放《蓝色的多瑙河》管弦乐演奏片段,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妙。

4.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乐曲演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欣赏其他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加深对管弦乐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讨论和实践活动。

2. 演奏技巧:评估学生在分组演奏时的技术掌握情况,如节奏、音准和表达。

3. 音乐欣赏: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讨论,了解他们对《蓝色的多瑙河》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欣赏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约翰·施特劳斯其他作品的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反思讲授、示范、实践和讨论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音乐西洋乐教案

初中音乐西洋乐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音乐西洋乐教学年级:八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西洋乐器的特点和分类,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西洋乐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演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内容:1. 西洋乐器的分类和特点2. 西洋乐器的演奏技巧3. 合作演奏教学重点:1. 西洋乐器的特点和分类2. 西洋乐器的演奏技巧教学难点:1. 西洋乐器的演奏技巧2. 合作演奏的协调性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西洋乐器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西洋乐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西洋乐器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堂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西洋乐器的分类和特点,如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

2. 教师示范西洋乐器的演奏技巧,如弓法、指法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西洋乐器的演奏乐趣。

三、分组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西洋乐器进行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

3. 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演奏技巧。

四、合作演奏(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演奏,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演奏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学生自主选择演奏曲目,展示自己的演奏水平。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西洋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回家后,练习西洋乐器的演奏技巧。

2. 家长协助孩子,监督孩子的练习进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合作演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西洋乐器的特点和分类,掌握了西洋乐器的演奏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设置,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保证了教学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序曲,也是整部歌剧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部分。

它由管弦乐队演奏,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生动的画面感。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欣赏这部经典管弦乐曲,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管弦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卡门序曲》作为一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经典作品,其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复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感内涵,培养学生对经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卡门序曲》的创作背景、作曲家比才及其作品特点。

2.培养学生对管弦乐的欣赏能力,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共鸣。

3.通过欣赏《卡门序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的情感变化,理解乐曲的表现手法。

2.分析乐曲的结构,把握其音乐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乐曲的背景、作曲家及其作品特点。

2.示范法:播放《卡门序曲》,让学生跟随音乐感受情感变化。

3.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音乐特点。

4.讨论法:学生交流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介绍、作曲家生平、乐曲结构分析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卡门序曲》。

3.乐谱:为学生提供直观的音乐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简要介绍作曲家比才及其作品《卡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卡门序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情感氛围。

3.操练(10分钟)分析乐曲的结构,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的主题变化和情感波动。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乐曲,讨论乐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5.拓展(5分钟)介绍《卡门》歌剧的其他选段,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卡门序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内涵。

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西洋管弦乐队》教案

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西洋管弦乐队》教案

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西洋(Xīyáng)管弦乐队》教案教学(jiāo xué)目标:1、让学生了解西洋(Xīyáng)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

2、认识各种弦乐器的外型,了解其音质音色、表现力及在乐队中的地位(dìwèi)和作用。

3、了解弦乐四重奏及弦乐家族(jiāzú)的演奏形式,听辨其和声效果以及各乐器的音色。

听辨弦乐器的音色以及欣赏弦乐四重奏。

(1)《雨打芭蕉》。

(2)《乘着歌声的翅膀》。

思考:在听这两首乐曲时注意听辨是由什么乐队演奏的?2、引出课题:西洋管乐队简介(之一)弦乐器家族(1)出示幻灯“西洋管乐队”排列图。

(2)介绍弦乐器家族:1)小提琴:高音乐器,音色明亮优美,常但任独奏。

教师将小提琴实物拿出,让学生直观认识小提琴的外型;用弓拉一拉,让学生听听音色,播放小提琴独奏的音乐片断让学生听。

2)中提琴:中音乐器,音色较暗,常作填充和声之用,极少独奏。

教师拿出中提琴,让学生直观比较与小提琴的不同之处,用弓拉一拉,比较与小提琴的区别。

3)大提琴:低音乐器,音色柔和、丰满,拔弦效果很好。

教师拿出大提琴,让学生了解其外形和演奏姿式,再听拉弓的音色和拔弦的音色,播放一首大提琴独曲片断,让学生了解它的音质音色和表现力。

4)低音提琴:低音乐器,音色低厚,反映迟钝。

出示幻灯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形,播放低音提琴演奏的音乐片断,让学生自己区别与大提琴的不同之处。

5)竖琴:音质柔美、华贵,乐队中使用不多,其滑音演奏具有特殊效果。

出示幻灯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形,播放竖琴演奏的音乐片断,让学生了解其音色。

竖琴是弹拨乐的音色,在西洋管弦乐队中,没有弹拨乐组,所以将它规在弦乐器家族。

3、播放各弦乐器演奏的曲目:(1)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

(2)大提琴独奏《天鹅》。

(3)低音大提琴独奏《动物狂欢节》选段。

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小纸片,当你听到是小提琴演奏,就在小纸片上写一个“小”字,高高举起,看谁对弦乐家族的音色辨t别最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各位教师直接输入教学内容即可)
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




Ⅰ、课堂组织:2分钟
点名,填写教学日志
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3分钟
今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一个用音乐来讲述的故事。音乐也能讲故事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用音乐来讲述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Ⅲ、讲授新课:35分钟
一、对作曲家的介绍
何占豪: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Ⅴ、布置作业:2分钟
写出感想
教学反思
(各位教师直接输入教学内容即可)
教研组长签名:教务科长签名
年月日
195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与同学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妇孺皆知”的最著名的小提琴作品,是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音乐的必听曲目,被誉为“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的“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整个东方音乐的骄傲”。在不久前香港电台举办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梁祝》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古典乐坛上家喻户晓的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一起,被评为“千年最受听众欢迎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曾经有一位学者感叹道:“哪里有太阳,哪里就有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梁祝》!”
八、音乐结构
体裁:单乐章标题性小提琴协奏曲式。
曲式: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
引子:描绘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呈示部:
第一主题(爱情主题):优美抒情。
第二主题(副部主题):轻快活泼,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展开部:由三个部分组成。
抗婚:音乐低沉阴暗,
楼台会: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时分时合,音调缠绵悱恻,如泣如诉。
3、最后是再显部,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整个就是化蝶,非常感人,基本就是主题多次再现。
四、三、播放“引子”让学生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乐曲的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描绘什么样的场景?
五、展示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交代一下祝家庄周围的环境。
四、播放“呈示部”。让学生倾听“爱情主题”告诉他们这是梁祝在草桥结拜。听副部主题时通过节奏、速度、演奏乐器等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希望学生能说出:“欢快”“共读共玩”;听结束部从音乐要素理解性分析之后,也让学生讲讲感受,希望能说出:“十八相送”情绪急转直下,为后面做好铺垫。
授课日期
授课节次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
了解协奏曲,熟悉名曲《梁祝》
教学重点
1、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依次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断。
2、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体验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难点
从《梁祝》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理解音乐的象征性和形象性,从音乐中获得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真正听懂《梁祝》,从而喜欢中国民乐。
五、“展开部”包括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说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头脑中为音乐配上画面。
六、欣赏“再现部”,引导学生对比“爱情主题”在“呈示部”时和在“再现部”的不同。引导学生能说出:明亮轻快、安祥宁静。
七、学习检查:随意点击《梁祝》片断让学生说出音乐所讲诉的故事情节。
哭灵投坟:变化运用了戏曲音乐中的“倒板”和“紧拉慢唱”等手法,表现了祝英台对封建势力的强烈反抗和控。
再现部(化蝶):音乐再次出现安祥、宁静的气氛,寄托了人们对悲剧的男女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Ⅳ、归纳总结:3分钟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现在让我们更有激情、更加投入的再次唱起《化蝶》,提示学生可以用对唱、伴唱、轮唱等形式进行表演。
二、二、出示“曲式结构”示意图,简要分析《梁祝》的曲式结构。告诉学生小提琴象征祝英台,大提琴象征梁山伯。
三、1、首先是呈式部:
引子——主部(爱情主题+草桥结拜+主题再现)——连接部——副部——结束(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这是整首曲子的主要部分,里面有一些华采,和多次出现的主题。
2、接着是展开部:讲述逼婚-抗婚--楼台会--投坟-哭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