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美学_真理与方法_中的美学问题_柴焰

合集下载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伽达默尔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真理与方法》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深入探讨了理解的概念以及它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在《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将理解视为一种基本的人类活动,艺术则被看作是一种表达理解的方式。

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是指我们对世界的主观认识与体验。

通过理解,我们能够对世界的存在与意义有所把握。

艺术则是一种表达理解的方式,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家可以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与感知传达给观众。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在于它们能够唤起观众的理解。

艺术作品并非一种客观存在,而是需要观众的参与与理解才能实现其真正的意义。

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关系,观众的理解能够使作品得以呈现出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意义。

伽达默尔还指出,艺术作品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之上。

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历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观众在理解艺术作品时,需要考虑作品所处的时代和文化环境,以及艺术家的背景和艺术传统等因素。

只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理解,观众才能真正领会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意义。

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中给出了艺术与理解的关系的一种深入解读。

他认为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观众的理解而获得其深层的意义,观众的理解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而得到更深入的启发与体验。

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考量,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意义。

艺术与理解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丰富观众对世界的认知,也可以为艺术作品赋予更为丰富和深刻的意义。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艺术B. 科学C. 哲学D. 宗教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比较研究B. 实证研究C. 历史研究D. 抽象研究答案:B3. 美学之父是谁?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4. 美学中的“形式美”通常指的是什么?A. 内容美B. 功能美C. 比例美D. 色彩美5.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印象派画家的作品?A. 《睡莲》B. 《星夜》C. 《日出·印象》D. 《蒙娜丽莎》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科学美学E. 技术美学答案:ABCDE2. 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哪些?A. 揭示美的本质B. 研究美的形式C. 探讨美的价值D. 分析美的规律E. 指导美的实践答案:ABCDE3. 下列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A. 模仿论B. 表现论C. 形式论D. 功能论答案:ABCDE4. 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包括哪些?A. 哲学分析B. 逻辑推理C. 实证调查D. 历史比较E. 跨学科研究答案:ABCDE5. 美学中的审美体验通常包括哪些元素?A. 感官体验B. 情感体验C. 认知体验D. 想象体验E. 道德体验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美学研究的意义。

答案:美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美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的审美活动,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生活质量。

2. 请解释什么是“审美距离”。

答案:审美距离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之间保持的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距离,它有助于人们客观地评价和欣赏美。

3.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审美标准。

答案:常见的审美标准包括和谐、平衡和比例。

4. 请简述“美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美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

真理与审美的完美结合——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思想研究

真理与审美的完美结合——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思想研究

真理与审美的完美结合——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思想研究曹培;邵小如【摘要】伽达默尔的哲学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哲学体系,他的《真理与方法》一书,虽然名为真理和方法,但更多谈到的却是艺术,即“艺术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1].这一原理在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中得到彻底的体现.伽达默尔将美学看作哲学解释学的一部分,认为艺术揭示了我们的存在,艺术和美是一种基本的存在方式;艺术经验超越了自然科学方法,又接近于哲学经验和历史经验,因而成为解释学的出发点.伽达默尔将审美经验抬高到了哲学的高度,美学成为解释学的一个有机部分.艺术显现了真理,同时我们也要从真理出发来探讨艺术.因此,真理就成了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核心概念.本文就是通过结合真理问题去研究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的.【期刊名称】《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4页(P138-141)【关键词】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真理【作者】曹培;邵小如【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601;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3-06“现象学追问”与“解释学逻辑”,已然成为21世纪人文科学的根本方法和文艺理论与批评的重要原则。

以伽达默尔解释学为代表的现代哲学,不同于传统哲学的重要特征在于:它放弃了追求绝对的终极原因、道德价值、目的等传统课题,而是申张个性的独立批判精神,标示主体性,注重多元的思维倾向。

在探索发掘艺术美学价值和意义的思维方向上,不再执著于传统与现代、偏见与理性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而是注重从人生意义上发现传统与现代的内在精神联系,以多向度、多层次的理解,使传统向新的生活经验开放,不断寻求生命的新意义。

理解的相对性和多元化观念,逐渐铸成了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并表现出对生活目的与意义的多元理解。

这在哲学上表现为:当哲学由古典推进到现代之后,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一批现代哲学家已不满足于以“主体-客体”关系为前提的追问方式,特别是不满足于概念哲学追求形而上的本体世界(尽管有学者指出海德格尔也有形而上学倾向),追求抽象的、永恒的本质,而要求回到具体的、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生活世界)。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真理与方法》是德国哲学家加达默尔的重要著作,该书不仅对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范式,同时也对艺术与理解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艺术与理解的关系是人类文化、哲学乃至生活的重要课题,而加达默尔在其著作中提出的观点为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出了他的古典美学观,强调了艺术的主观性和相对性。

他认为,艺术作品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由观众的理解和解释构成的。

在这一观点下,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在于其客观的特性,而在于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感知。

艺术与理解的关系在加达默尔看来是密不可分的,艺术的意义和影响取决于观众的理解和解释。

加达默尔还强调了艺术的历史性和文化性。

他认为,艺术作品是其所处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产物,与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要理解艺术作品,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艺术作为文化的反映和表达,需要被放置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来理解和解释。

艺术与理解的关系在这里也体现为对文化和历史的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加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中对艺术与理解的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他强调了艺术的主观性和相对性,指出艺术作品的价值与意义依赖于观众的理解和解释。

他强调了艺术作品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强调了艺术作品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对其理解和解释的重要性。

加达默尔还将艺术与理解的关系理解为一种对话和交流的过程,强调了观众的理解对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的影响。

这些观点为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和意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美学研究方法考试试题题库

美学研究方法考试试题题库

美学研究方法考试试题题库美学研究方法考试试题题库包含了多种类型的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美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试题目示例:1. 定义题:请解释“审美经验”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2. 简答题:简述美学研究中的“形式主义”与“表现主义”两种理论的主要区别。

3. 论述题:论述“美学”与“艺术哲学”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两者在研究方法上的不同。

4. 分析题:分析“美”的概念在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变化,并讨论其对现代美学研究的影响。

5. 比较题:比较并对比“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在性质和功能上的差异。

6. 案例分析题:选取一部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分析其美学价值,并讨论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7. 批判性思维题:评价当前流行的“日常生活美学”理论,并提出你对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的看法。

8. 研究方法题:描述如何使用“现象学”方法研究一个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

9. 历史分析题:分析18世纪启蒙时期美学理论的发展,并讨论其对后来美学研究的影响。

10. 综合应用题:结合现代科技,如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探讨它们如何改变我们对艺术和美学的理解和体验。

11. 开放性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跨文化交流对美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12. 研究设计题:设计一个研究方案,旨在探索不同年龄群体对同一艺术作品的审美偏好差异。

13. 批判性分析题:批判性分析当前社会中“消费美学”现象,并讨论其对个体和社会的潜在影响。

14. 哲学思考题:探讨“美”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这一问题对美学研究方法论的意义。

15. 跨学科综合题: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和美学,分析艺术如何影响个体的情感和社会行为。

考试题库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美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应用美学理论的能力。

康德美学的诠释学解读:伽达默尔美学思想渊源新论

康德美学的诠释学解读:伽达默尔美学思想渊源新论

康德美学的诠释学解读:伽达默尔美学思想渊源新论
陈通造
【期刊名称】《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44)003
【摘要】表面看来批判并反思康德美学以及由此引发的美学主体化进程构成了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但是通过深入地追溯考辨不难发现恰恰是通过对康德美学所做的诠释学式解读,伽达默尔得以发展出一种诠释学的真理观,从而为诠释学美学乃至哲学诠释学的展开奠定了基础.在对康德做反思性阐释的过程中伽达默尔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美学命题,这就是"审美无区分".
【总页数】5页(P111-115)
【作者】陈通造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1
【相关文献】
1.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未来性”——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特征再研究 [J], 李爱明
2.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过去性”——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特征再研究 [J], 李爱明
3.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现实性”——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特征再研究 [J], 李爱明
4.接受美学的回归和前行:从接受美学到交流美学——由伽达默尔与姚斯的争论探讨接受美学的发展 [J], 张谨
5.康德、席勒与伽达默尔的美学“游戏观” [J], 徐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真理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一、引言《真理与方法》是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的一部代表作,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该书作为哲学解释学的重要论述,对我国哲学、人文科学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真理”和“方法”这两个核心概念,并通过对它们的深入剖析,构建起一套独特的哲学体系。

二、全书概述《真理与方法》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真理的本质和意义,伽达默尔认为真理并非客观存在,而是存在于人的理解和解释之中,强调理解的历史性和语境性。

第二部分讨论方法,作者提出“对话”作为理解真理的基本方式,认为对话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生成性。

第三部分涉及方法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如文学、艺术、法律等领域。

三、具体方法在《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详细阐述了对话法、诠释法等研究方法。

对话法强调在对话中达成理解,通过倾听对方的声音,发现文本或现象背后的意义。

诠释法则是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揭示作者的意图和文本的内在逻辑。

这些方法旨在帮助学者在研究中更加贴近真理,实现主客观的交融。

四、书的价值和影响《真理与方法》自出版以来,对我国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书提出的哲学解释学和对话理论,为我国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同时,书中的观点也对文学、艺术、法律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强调的理解的历史性和语境性,使得我国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背景和历史的传承。

五、结论总之,《真理与方法》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哲学著作。

伽达默尔在书中提出的真理观、方法论以及对具体学科的启示,为我国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该书不仅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思考人生、追求真理的启示。

《真理与方法》读书笔记

《真理与方法》读书笔记

《真理与方法》读书笔记《真理与方法》读书笔记〔联邦德国〕H.G伽达默尔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导言:一,审美领域的先验化。

1,人文主义传统对精神科学的意义2,康德的批判所导致的美学主体化3,艺术真理问题的重新提出二,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及其解释学的意义1,作为本体论阐释之入门的游戏2,美学和解释学的结论译者前言:1,20世纪,西方哲学面临的选择:实证主义、主观主义。

2,胡塞尔的现象学。

摒弃了传统的客观主义,又超然于主观主义之外。

虽然我们无法把握事物的客观实在,但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这些事物是如何直接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的。

胡塞尔紧紧抓住直接呈现在意识中的事物并以之为研究对象。

他最终使人们离开了现实世界而转向了先验意识的世界。

3,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不满于胡着力于先验主体,把着眼点放在了流动的,不可归纳的存在上。

他吸取现象学的方法,通过经验世界存在的人(即此在)去把握作为本体的存在,从而创立了解释学现象学。

4,海德格尔的学生伽达默尔,创立了现代哲学解释学。

伽达默尔,本体论的世界是出发点,现象学方法是其方法论基础。

5,解释学——作为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到海德格尔那里,解释学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他把解释学的研究变为本体论的研究。

他认为前人解释学研究的基本缺陷是,没有从本体上去探讨理解现象,即没有把存在和在者分开。

他主张把存在和在者分开,存在是一个流动、生成的过程,在者指世界万物,它是一种已经生成和和已被规定的东西。

首先有存在,然后有在者,因而哲学最根本问题是存在问题。

6,伽达默尔,本体论视界。

写本书的目的:不在探讨的“理解”现象本身,而在“理解”现象背后的东西,即“理解”现象的本体论问题。

他所关注的是,所有“理解”现象中存在的普遍本质,而不是关于理解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7,现象学的方法不能采取实证主义的从现象到本质的理性认识的方法,也不能采取主观主义的方法,必须采取现象学的方法,即让对象直接呈现在人的意识中,通过内心体验去研究对象在人的意识中直接呈现的经验。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真理与方法》是德国哲学家艺术瓦尔特·加达默尔于1960年出版的一部哲学著作,其影响深远,对于后世的哲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加达默尔对于艺术与理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艺术的本质和其在理解中的作用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从加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入手,试论其对于艺术与理解之间关系的看法,以及对于我们当代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欣赏带来的启发。

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强调了艺术的创造性和独特性。

他认为,艺术不同于科学和技术,其价值并不在于提供现实的信息或者满足实际需求,而是在于其本身的存在和表达。

艺术家创造作品的过程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和表达,所创造的作品也是具有独特性和独特价值的。

艺术作品的形成是在于艺术家对于世界和现实的独特的观察和感悟,这种观察和感悟的表达方式是通过艺术作品来传达给观众的。

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在于其来源和表达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也决定了艺术具有超越性和独立性,不受传统的规范和标准的限制。

加达默尔认为艺术与理解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艺术作品在传达观众的时候,需要通过观众对于作品的理解和解读来得到其意义和价值。

加达默尔认为,理解不是一种简单的接受和理解,而是一种对于作品内涵和外延的深入的领悟和理解。

观众需要通过对作品的审美情感和理性思考来加深对于作品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得到作品真正的内涵和意义。

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观众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这也是作品能够产生共鸣和影响的原因所在。

加达默尔强调了艺术作为理解的一种方式的重要性。

他认为,艺术作品不是一种陈述或者传达信息的手段,而是一种对于世界和现实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家将自己对于世界的感悟和理解传达给观众,观众也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来重新认识和理解世界。

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家对于现实的表达,也是观众对于现实的再认识和再理解。

艺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也是一种对于自身和他者的认识和领悟。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摘要】本文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在导论部分,介绍了伽达默尔的思想背景和研究内容。

艺术的本质和功能部分探讨了艺术作为表达和传达人类思想情感的工具。

理解的过程与方法分析了理解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艺术与理解的相互关系揭示了艺术对于理解过程的重要性。

艺术作为理解的载体部分探讨了艺术如何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

艺术对理解过程的影响部分总结了艺术在激发人们思考、启发想象和促进理解方面的作用。

总结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强调了艺术与理解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艺术、理解、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本质、功能、过程、方法、相互关系、载体、影响、总结1. 引言1.1 导论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们将探讨艺术与理解的相互关系,以及艺术对理解过程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中关于艺术与理解的独特见解,以及这些见解对当代人类认知的启示。

2. 正文2.1 艺术的本质和功能艺术的本质和功能是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进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是一种独特的理解方式。

艺术的本质在于其能够触及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通过形式和符号表达出来。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在理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己的重要途径之一。

艺术的本质和功能使其成为人类思维和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具有无穷的魅力和启发力。

艺术的独特性和深刻性让人们在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启发。

2.2 理解的过程与方法在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中,理解的过程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通过交互作用来实现的,而非简单地将已有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

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而方法则是指导理解的工具和规范。

在艺术中,理解的过程是非常复杂和多样化的。

美学

美学

康德早已发现,在形而上学的天地里,你“可以说任何胡话而不用 担心谎言被揭穿”,因为一切都无法、也不需要被证明。在这样的 情形下,以注重实际的科学美学来取代空洞乏味的形而上美学,便 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它标志着美学“现代”时期的到来。
人们发现无论对于美学还是对于科学,都有一种对于客观性的要求。 科学的客观性表现为其理论概括的普遍有效性,美学的客观性要求 则在于其所面对的审美体验具有一种“公有性”。 美学认同于自然科学的时候,美学的学科本性便在很大程度上被遮 蔽了。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异常丰富的、充满鲜活灵性的生命现 象,对这个对象的把握既不应该是逻辑化、符号化的,也不应该是 纯客观的、明晰的、精确性的。 在美学研究在自己可能的条件下对自然科学方法的引进,一定意义 上可以推动美学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但同时,我们必须对其有效 性和适用范围保持足够的警惕,不能因自然科学在美学研究上的局 部成功而是美学研究自然科学化。
而一旦建立起解释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性质也就发生了根本的 变化,因为,“说明”和“解释”(理解)的差异一直被用于自然 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区别。
狄尔泰有句名言:自然为我们所说明,心理(精神)生活为我们所 理解。另一位哲学家哈贝马斯更是将“科学说明”逐出了人文学科 的领地。当代解释学大师加达默尔认为“解释”不是要发现某种客 观意义,而是要创造意义。
3、美学学科的建立
一直到了十八世纪,由于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推动,美学发展才 进入了新的阶段。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专著《埃斯 特惕卡》第一卷的出版,在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引起美学研究的革命性变化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提供科学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为美学研究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对 美学和艺术性问题也做过一系列重要原则性论述,提出了了“劳动 创造了美”、“美的规律”、“自然的人化”等重要论点,这对建 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也有着指导作用。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是二十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重要著作《真理与方法》(Truth and Method)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中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人文主义、文化哲学、社会科学、语言哲学等。

在这本书中,伽达默尔强调了艺术和理解的紧密联系。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人类认识和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

他认为,理解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而是一种与其它认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

理解是基于经验和预设的背景认识,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比较和对话不断起伏变化的过程。

因此,理解不是一个静态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伽达默尔的理论中,艺术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理解过程。

艺术作品是经验的产物,创作者和观众都共同参与了理解这个过程。

在艺术作品中,文化、历史、情感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协同构成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艺术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传达信息,而是通过感性和情感上的共鸣来实现交流和理解。

然而,伽达默尔并不认为艺术是唯一的理解方式。

他认为,理解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需要在不断的对话和交流中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针对特定情境,考虑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自身的情感体验。

因此,艺术虽然具有其特殊性,但在理解过程中不应该过分强调其独特性。

“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宏大叙事的探索——伊格尔顿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宏大叙事的探索——伊格尔顿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宏大叙事的探索——伊格尔顿对
“生命意义”的思考
柴焰
【期刊名称】《兰州学刊》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英国当代著名的新左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始终关注当代文化政治研究中的种种困境,持续不断地对后现代文化进行尖锐批判,并且遵循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以伦理学为新的起点,对道德、真理、客观性、自由、公正、正义、幸福、人性等后现代主义所逃避宏大问题做出了哲学层面的思考和阐发.尤其在西方学术界宣布理论终结或死亡的“后理论时代”中,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身体力行地探索了“生命的意义”这一宏大理论命题.
【总页数】5页(P18-22)
【作者】柴焰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
【相关文献】
1.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当代解读及其思考 [J], 刘博识;隋立双
2.“后理论时代”关于宏大叙事问题的探索——伊格尔顿“生命的意义”论析 [J], 柴焰
3.后理论时代的理论批判——基于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引发的思考 [J], 蒋继华
4.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当代解读及其思考 [J], 刘博识;隋立双;
5.理论如何反思?——由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引出的思考 [J], 汤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的《真理与方法》是西方哲学中一部深刻的著作,其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和理解是相互依赖、互为表达的关系,通过艺术对于世界的理解,人们可以获得更加丰富深刻的真理。

在《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提出了“语言之桥”(bridge of language)的概念,意味着理解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他认为,艺术和理解是建立在共享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的,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形式,通过语言的运用来传达创作者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表达。

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作品本身,而是涉及到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对话和交流,通过这种对话与交流,理解在艺术中得以实现。

艺术的真理性在于它所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现实和存在方式,通过艺术,人们可以获得一种与日常经验不同的视角和认知方式。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可以超越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限制,创造出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从而呈现一种更加真实和全面的世界。

艺术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符号系统,使观众可以超越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功能性,进入一种更加丰富和意义深远的境界。

艺术和理解的关系也体现在他们共同参与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和理解不仅仅是个体的经验和表达,更是整个社会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个别创作者的产物,更是整个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艺术通过其特殊的语言和形式,将过去的经验和知识传承下来,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认知模式。

通过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试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艺术与理解的关系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是一种可以表达和传递人类情感和感性认识的媒介。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听觉或文学上的经验,更是一种文化表达的方式。

他认为,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理解的过程,通过艺术,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历史、信仰以及价值观。

艺术与理解之间的关系在哲学史上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有些哲学家认为,艺术与理解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即艺术可以独立存在,而不需要被理解。

而伽达默尔则坚持认为,艺术必须通过理解来被真正的理解和欣赏。

在伽达默尔看来,艺术与理解的分离是不可避免的。

一件艺术品可以被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艺术评价。

因此,艺术评价并不是一种明确的或普遍的评价方法,而是需要在不断的讨论和交流中去获得。

此外,伽达默尔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即“语言的优先原则”。

他认为,作为理解学的核心概念,语言具有表达意义的能力,而艺术则是通过语言去表达人类感性经验的一种方式。

因此,理解任何一种艺术作品都必须建立在对语言的理解之上。

总的来说,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中对于艺术与理解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艺术与理解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

艺术是一种可以表达人类情感和感性认识的体验,通过理解和语言的解释,才能被真正地理解和欣赏。

因此,我们在理解和评价艺术作品时,必须尊重不同的文化、历史、信仰和价值观,不断探索、交流和对话,以达到更深刻的理解。

理解的美学——《真理与方法》中的美学问题

理解的美学——《真理与方法》中的美学问题

Aesthetic Aspects of Truth and Methods 作者: 柴焰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出版物刊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7-59页
主题词: 《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艺术真理;艺术美学
摘要: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是其'哲学解释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代表作《真理与方法》中,他对艺术真理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真理发生的方式.艺术作为精神科学,具有真理,但这种真理却是不能证明的,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理解现象去使我们承认艺术真理的合法性.因而,他的美学理论也是围绕着'理解如何可能'来进行的.伽达默尔通过对康德美学的批判以及对'游戏'、'象征'、'节日'等概念的考察,突出和阐明了艺术的理解问题,从而使艺术的真理得以合法地展现.。

关于美学研究方法中的一个问题

关于美学研究方法中的一个问题

作者: 洪毅然
出版物刊名: 学术月刊
主题词: 研究方法;美学;抽象概括;定义;现实生活;完全正;抽象概念;不良学风;朱光潜;研究者
摘要: <正>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学研究方法的一篇文章里指出,研究美学不应从抽象的概念出发,力主应当从具体的现实生活出发。

意在针砭从概念到概念的不良学风,语重心长,值得尊重。

其中涉及我还没有发表的一篇文章《美的定义及解说》,受教之余,引起以下疑问,写出来再向朱先生请教。

首先肯定:强调美学的研究方法,也同各门学科的研究方法一样,应当从具体实际出发而不应当从抽象概念出发,无疑是完全正确的。

然而,是不是说美学这门“科学”,根本不需要、不可以有任何定义呢?我想朱先生的原意未必如此。

也许不过是说:研究者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不宜太性急了,不宜过早地把精力放在勉强求得什么是“美”之类抽象概括的定义上,而应当主要先去下工夫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具体实际的审美现象、审美事实、审美经验,进行周密细致的深入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从中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达到足够确切的认识,最终才能找到(或逐渐。

美学问答和论述江苏自考全书总结

美学问答和论述江苏自考全书总结

一、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有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这种看法源于柏拉图,在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

第二种看法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这个思想来源于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

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为代表。

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审美心理活动,主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审美经验,重点研究产生这些审美经验的心理基础。

第五种观点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认为美学应该在人和世界的关系中来研究审美,而单纯研究主体或者客体都是片面的。

现在人们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和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我们对美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的概括包括三个层面:(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及审美活动;(2)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3)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因此,美学的研究方法也是多样的、综合的,但核心的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

二、美学的形成过程?美学学科的孕育和形成源远流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先形成审美意识,其次是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最后由美学思想发展到独立的美学学科。

美学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

三、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史上的各种美学都有自己的哲学基础,中国当代的美学理论毫无疑问应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具体说就是应当以马克思的实践论和社会存在论构成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四、审美与人生?审美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和存在方式,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实践需要审美,审美活动源于人生实践又促进人的实践。

人生实践形成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而审美境界是其中较高层次的、特殊的人生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中国海洋大学学报6(社会科学版)J OURNA 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 ti on)2004年第5期NO.5.2004理解的美学)))5真理与方法6中的美学问题X柴焰(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071)摘要: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0是其/哲学解释学0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代表作5真理与方法6中,他对艺术真理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

伽达默尔认为/理解0是真理发生的方式。

艺术作为精神科学,具有真理,但这种真理却是不能证明的,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理解现象去使我们承认艺术真理的合法性。

因而,他的美学理论也是围绕着/理解如何可能0来进行的。

伽达默尔通过对康德美学的批判以及对/游戏0、/象征0、/节日0等概念的考察,突出和阐明了艺术的理解问题,从而使艺术的真理得以合法地展现。

关键词:理解;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5X(2004)05-0057-03解释学(Hermeneutik)本是一门研究理解和解释的学科,它的提出肇始于涉及5圣经6注释的特殊领域,最初是一种正确理解和解释5圣经6的技术学。

到了19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qcher)根据以往的5圣经6解释学经验提出了有关正确理解和避免误解的普遍解释性理论,直接促进了解释学向人文科学更广阔领域的延伸,但解释学真正成为一门人文科学的基本方法还是一直等到狄尔泰(Dilthey)的出现,他在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理论设想的基础上试图为精神科学方法论奠定解释学基础,使解释学成为整个精神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普遍方法论。

但是,他们二人的解释学理论都没有超出方法论和认识论性质的研究,因而,他们只属于古典的或传位的解释学。

解释学产生根本性的转变,也就是成为哲学解释学是在海德格尔的推动下产生的,他使传统解释学从方法论的认识论性质的研究转变为本体论性质研究。

海德格尔的学生伽达默尔最终完成了这一转化并成为解释学最杰出的代表。

海德格尔作为现象学的宗师胡塞尔的学生,他运用现象学的方法集中研究了人的/存在0 (Sein)问题。

在5存在与时间6中,他认为/理解0是/此在0(人的存在)在世的基本方式,或此在自我确立的基本方式,因此,理解就不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而是此在的本体论问题了。

以海德格尔之见,理解作为此在在世的基本方式总是从人的既有之/此0(人生存的时间性和历史性处境)出发的,这既有之/此0在理解中表现为理解的/先行结构0或/先入之见0,因此,理解是一种在时间中发生的历史行为,任何理解活动都基于/前理解0,理解活动就是此在的前结构向未来进行筹划的存在方式。

海德格尔对伽达默尔的启示主要有理解的本体论性质和理解的历史性。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乃是对这两大原则的系统发挥与阐说。

1960年,5真理与方法6出版,这标志着解释学已经成为一门解释学哲学。

他力图要回答一个康德式的问题:理解何以可能?伽达默尔在5真理与方法6中试图/从对审美意识的批判开始,来捍卫那种我们通过艺术作品而获得的真理的经验,以反对那种被科学的真理概念弄得很狭窄的美学理论。

但是,我们的探究并不一直停留在对艺术真理的辩护上,而是试图从这个出发点开始去发展一种与我们整个解释学经验相适应的认识和真理的概念。

0[1](P3)这也就是说,伽达默尔试图以艺术经验里真理问题的展现为出发点,进而探讨精神科学的理解问题,并发展一种与语言紧密相关的哲学解释学的认识和真理的概念。

与这个思考相应,5真理与方法6一书分为三部分:(1)艺术经验是真理问题的展现;(2)真理问题扩大到精神学里的理解问题;(3)以语言为主线的解释学存在论转向,这三个部分分别构成在领域,即美学领域,历史领域和语言领域。

伽达默尔指出,在理解活动中发生的真理不同于科学认识的真理,科学认识的真理是一种命题真理,它指的是陈述与陈述对象的符合一致,在理解活动中发生的真理则指意义的发生与持存,后者是更原始的真理样式。

伽达57X收稿日期:2004-04-28作者简介:柴焰(1975-),女,河南焦作人,中国海洋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文艺学、传播学研究。

默尔认为,最直接了然的解释学真理是发生在艺术活动中的真理,因此,伽达默尔说:/艺术的经验在我本人的哲学解释学中起着决定性的,甚至是左右全局的重要作用。

它使理解的本质问题获得了恰当的尺度,并使负于把理解误以为那种君临一切的决定性方式,那种权力欲的形式,这样,我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索把我的注意力转向了艺术经验。

0[2]因此可以看出,伽达默尔对艺术的思考显然不是出于一般艺术学科的需要,而是他整个解释学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现代的艺术理论家,无论是处于亚里士多德传统还是现代美学传统,都认为真理概念同他们讨论的问题毫无关系,而在伽达默尔看来,传统美学因受认识真理观的支配而偏离了艺术思考的正道。

在认识论真理观的视野内,艺术因不能提供命题真理而被宣布为与真理无关。

美学一方面附合这种判决,另一方面与试图证明艺术陈述的准陈述性质而攀附于科学真理,尽管如此,艺术相对于科学总要等而下之。

事实上,艺术之真义和价值的揭示必赖于真理的改变,只有彻底放弃艺术和科学真理的关联,将艺术的和存在的真理(意义显现的真理或解释学真理)联系在一起加以思考,才能走进艺术的实际本身。

为此,伽达默尔区分了两种对真理的认识或经验方式,一种是受科学方法论指导的所谓科学之内的对真理的认识方式,另一种是超出科学方法论控制的所谓科学之外的对真理的经验方式,另一种是超出科学方法论控制的所谓科学之外的对真理的经验方式。

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一般自然科学都可以说是前一种认识方式,它们客观化它们的对象,尽量使主体不参与和影响客体,以便获得关于对象的客观知识和客观真理。

反之,在一般精神科学或人文科学中,对象并不是与主体无关的,主体也不是与客体分离的,往往正是主体对客体的参与才使其对象能被认识,其真理能被经验。

伽达默尔特别指出了精神科学在三个领域内的这种对真理的经验,即哲学的经验,艺术的经验和历史的经验。

在艺术领域内,所谓/艺术科学0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既不能取代艺术经验,也不能超越艺术经验,因为/通过一部艺术作品所经验到的真理是用任何其他方式不能达到的0,而这一点正构成了/艺术维护自身而反对任何的科学理由摈弃它的企图的哲学意义0。

[1](P2)我们人人都无疑有这种经验,正如人们所说,当美一旦放在科学分析的显影镜下,那么美就不成其为美。

伽达默尔承认艺术具有真理,但他认为这种真理都是不能证明的,精神科学之所以不需要为它们的真理寻找证明,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先于证明或外于证明的经验方式。

那么,如何对这种经验方式的合理性进行确认呢?这个问题也恰恰是解释学现象的现实意义。

在伽达默尔看来:/解释学现象的现实意义正在于:只有深入地研究理解现象才能提供这样的合法性。

0[1](P2)因此,5真理与方法6一书的任务就是通过深入研究理解现象来确认艺术的真理和一般传统的真理的合法性。

按照伽达默尔的思路,要确认艺术的真理和一般传统的真理的合法性,首先必须清除阻碍我们承认这些真理的障碍。

当然,这些障碍中首要的一个是科学的普遍权力要求或科学方法论的独断统治,但是,除了这种试图垄断一切认识的科学意识外,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还有来自艺术自身的/那种被科学的真理概念弄得很狭窄的美学理论。

0[1](P3)这也就是说,不仅自然科学方法论阻碍了我们承认艺术的真理,而且科学的美学理论也阻碍了我们的承认,这里的美学理论伽达默尔指的是自康德美学以来的一切否认、忽视或抛弃艺术真理要求的艺术理论。

他发现了康德美学的问题所在,即当康德把关于认识和真理的理论(5纯粹理性批评6)和关于美学的理论(5判断力批判6分开时,就蕴含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我们能认识什么0已经在艺术或美学之前就被回答了。

真理的问题已经在美的问题开始之前就结束了。

因此,伽达默尔通过对康德美学的批判来完成对已被科学真理概念弄得很狭窄的美学理论。

他首先指明审美意识是一种多于对它自身认识的意识;其次,他指明这种/多于0是与艺术作品存在方式内在联系的;第三,他指明艺术的存在和审美意识的存在可以最好地通过一些人文主义概念来理解,如教化,共通感,判断力和趣味,这些本是先于美学的传统概念,在康德的美学里,这些概念的真理要求被拒绝,因而被极大地狭隘化,它们原始的丰富意蕴丧失了。

伽达默尔试图通过澄清这些概念来召唤美学返回到它的源泉来克服美学自身的狭隘化。

伽达默尔通过对艺术经验的探讨,他证明所谓审美区分)))即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区分,艺术作品与其原本世界的区分)))乃是一种受方法论世界观本身所影响的抽象,经过对康德美学的详尽探讨,他认为:艺术经验是真理经验,但真理经验并不是我们具有的某物,真理不是我们在方法论证明中获得的东西或拥有的东西,艺术真理不是隶属主体的对象,而是主体所隶属的某物,主体不能控制的东西。

这个某物是事件,真理事件,我们得到它是因为我们属于它。

正是因为艺术经验属于艺术并是艺术的部分,真理事件在艺术语言中并不停止,艺术继续意义。

艺术属于一个超出方法论指导的特有的经验真理能力。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的经验包含着理解,这本身就表现了某种解释学现象,而且这种现象确实不是在某种科学方法论意义上的现象。

其实,理解归属于与艺术作品本身的照面,只有从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出发,这种归属才能得到阐明。

0[1](P106)他接受了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观,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看作是真理发生的方式或意义显现与持存的方式,他巧妙地抓住作品存在方式与游戏的内在一致性来说明这一问题,并因此突出了艺术作品的理解问题,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的存在类似于游戏。

/游戏0是艺术作品的本体,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本质0,[1](P174)/游戏者并不是游戏的主体,而是游戏通过游戏活动才达到表现。

0[1](P175)他认为,艺术活动是一个宗教仪式式的/游戏0,它不仅仅说明/仪式0本身才是中心,而且也要求/仪式参与者0(如作者和读者)主动、严肃、认真地将自己58参与进/游戏0(仪式)中。

伽达默尔认为,/艺术作品不是一个与自为地存在的主体所对峙的对象0,/艺术作品其实是在成为改变经验者的经验中获得真正存在的。

0所以,游戏就是/艺术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

0在/游戏0中,主要不是游戏制定者而是游戏的参与者呈现出意义。

正如游戏的存在方式就是自我表现一样,作品的存在方式也是自我表现。

游戏和作品的自我表现需要观众。

只有在观看这种自我表现才能实现并持续下去。

因此,艺术作品的接受理解的意义呈现出来。

对于作品的存在而言,作者的创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的理解,读者的理解使作品的存在变成现实,虽然在英伽登的现象学那里,/读者0的地位已经被提高了,但是,美学的/读者0时代一直要到伽达默尔从哲学的高度提高/读者0地位之后才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